亿纬锂能(300014):亿纬锂能2025三季报分析:一次性因素影响盈利,关注经营改善趋势向好
长江证券· 2025-11-24 22:15
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并予以“维持” [6]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尽管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受到一次性因素影响,但公司经营改善趋势向好,后续将持续受益于结构改善和电池供给趋紧 [1][4][11] - 2025Q3实现收入168.32亿元,同比增长35.85%,环比增长9.49%;归母净利润12.11亿元,同比增长15.13%,环比大幅增长140.16% [2][4] - 预计公司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5亿元、80亿元,对应2026年市盈率为18倍,报告继续推荐 [1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扣非净利润为7.80亿元,同比下滑22.04%,但环比大幅增长130.04% [2][4] - 2025Q3销售毛利率和销售净利率分别为13.66%和7.33%,若剔除股权激励费用、单项坏账计提影响,预计经营口径盈利能力维持稳定 [11] - 期间费用率合计为9.5%,同环比均有所改善,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0%、3.8%、3.6%和1.1% [11]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流入25.31亿元,资本开支为30.32亿元 [11] - 其他收益为1.5亿元,其他投资收益为6.17亿元(包含思摩尔减持),联营、合营投资收益为1.86亿元 [11] 业务运营与出货量 - 前三季度动力电池出货34.59GWh,同比增长66.98%;储能电池出货48.41GWh,同比增长35.51%,整体出货增速高于行业,市场份额提升 [11] - 消费电池业务预计保持稳定增长 [11] 未来展望与增长动力 - 储能业务方面,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价格调整落地将提升盈利能力,后续储能大电芯基地爬坡趋稳后有望贡献盈利 [11] - 海外业务方面,马来西亚储能基地预计在年底逐步爬坡,有望形成溢价贡献超额盈利;大圆柱电池国内产能将以配套海外客户为主 [11] - 锂原电池业务维持较高毛利率,并有新品类和新应用场景落地;小圆柱电池有望维持较高增速,铁锂小圆柱也将爬坡贡献增量 [11] - 公司增长动力将主要看重大圆柱海外客户和马来西亚储能基地的放量,基于2026年锂电行业需求高增、供给平稳释放,盈利端存在紧缺和价格抬升的可能性 [11]
湖南裕能(301358):2025三季报分析:出货高增,盈利改善,看好价格修复和一体化布局下的业绩弹性
长江证券· 2025-11-24 22:06
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且维持此评级 [6] 核心观点 - 报告看好湖南裕能价格修复和一体化布局下的业绩弹性 [1][4]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88.68亿元,同比增长73.97%,环比增长16.76% [2][4]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3.40亿元,同比增长235.31%,环比增长61.26% [2][4]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扣非净利润为3.24亿元,同比增长238.85%,环比增长44.16% [2][4] - 预计公司2026年实现归母净利润30亿元左右,对应市盈率为18倍 [11] 经营业绩分析 - 前三季度磷酸盐正极材料销售量为78.49万吨,同比增长64.86% [11] - 2025年第三季度铁锂材料出货约30.4万吨,同环比均保持高增 [11]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吨毛利预计基本维持持平 [11] - 2025年第三季度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和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17%、1.54%、0.90%和0.59% [11] - 整体期间费用率约为3.2%,同环比持续改善 [11] - 2025年第三季度信用减值计提0.83亿元,其他收益0.22亿元,投资净收益亏损0.1亿元 [11] - 2025年第三季度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出7.33亿元,主要受会计准则政策调整影响 [11] - 存货为36.56亿元,环比持续提升,印证下游需求景气 [11] 未来展望 - 公司排产持续环增,进一步延续景气度 [11] - 新品占比有望随下游需求持续提升,支撑加工费持续修复 [11] - 需求超预期下总量供需有望迎来拐点,推动挺价意愿,涨价落地有望增厚盈利 [11] - 公司磷矿已然投产,产能利用率逐步爬升,有望实现一定的盈利弹性 [11] 财务数据预测 - 预测2025年营业收入为321.30亿元,2026年为481.95亿元,2027年为578.34亿元 [16] - 预测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15.08亿元,2026年为30.12亿元,2027年为35.92亿元 [16] - 预测2025年每股收益为1.98元,2026年为3.96元,2027年为4.72元 [16] - 预测2025年市盈率为35.11倍,2026年为17.58倍,2027年为14.74倍 [16] - 预测2025年净资产收益率为11.8%,2026年为19.8%,2027年为19.8% [16]
晶晨股份(688099):持续挖掘端侧AI应用潜力,业绩增长可期
中邮证券· 2025-11-24 20:22
投资评级 - 股票投资评级为“买入”,且评级为“维持” [1] 核心观点与业绩表现 - 报告核心观点认为该公司“持续挖掘端侧 AI 应用潜力,业绩增长可期” [4]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0.71亿元,同比增长9.29%,创历史同期新高;归母净利润6.98亿元,同比增长17.51% [4][5] - 单季度看,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17.41亿元,同比增长7.20%,环比减少3.33%;归母净利润2.01亿元,同比减少13.14%,环比减少34.76% [5] - 预计公司2025/2026/2027年营收分别为70.6/89.7/106.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1/14.1/18.1亿元 [8] 公司基本情况 - 最新收盘价为88.88元,总股本/流通股本为4.21亿股,总市值/流通市值为374亿元 [3] - 52周内最高价/最低价为112.74元/63.49元,资产负债率为12.8%,市盈率为45.12 [3] - 第一大股东为Amlogic (Hong Kong) Limited [3] 业务驱动因素与产品表现 - 端侧AI渗透率提升与新品销量扩大是营收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5] - 公司与谷歌合作推出多款适配端侧大模型Gemini的新产品,助力智能家居产品升级 [6] - 公司与三星合作推出彩色电纸大屏显示产品,并与沃尔玛、影石等客户合作拓展To C与To B市场及商用办公新场景 [6] - 前三季度携带自研端侧智能算力单元的芯片出货量超1,400万颗,同比增长超150% [7] - 6nm芯片出货量近700万颗,预计全年达1,000万颗;W系列出货量超1,300万颗,同比增长近70%,其中Wi-Fi 6出货超400万颗 [7] - C系列智能视觉芯片销售超300万颗,达去年同期两倍 [7] - 公司正整合芯迈微研发团队,构建“蜂窝通信+光通信+Wi-Fi”多维通信技术栈 [7] 财务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2026/2027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19.20%、27.00%、18.80% [12] - 预计2025/2026/2027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23.25%、38.79%、28.58% [12] - 预计2025/2026/2027年每股收益(EPS)分别为2.41元、3.34元、4.29元 [12] - 预计2025/2026/2027年市盈率(P/E)分别为36.95、26.62、20.71 [12] - 预计2025/2026/2027年毛利率分别为37.4%、38.0%、39.0%,净利率分别为14.3%、15.7%、17.0% [13] - 预计2025/2026/2027年净资产收益率(ROE)分别为13.8%、16.3%、17.7% [13]
四川路桥(600039):Q3归母净利润增60%,预期股息率具性价比
国泰海通证券· 2025-11-24 20:00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格 - 投资评级为“增持” [1][3][8] - 目标价格为11.93元 [1][3][8] 核心观点与盈利预测 - 核心观点:公司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大幅增长59.7%,经营净现金流显著改善,新签订单增长强劲;“十五五”规划提及国家战略腹地建设,公司有望受益;预期股息率具性价比 [2][3][4][5] - 预测2025-2027年每股收益(EPS)分别为0.92元、0.97元、1.02元,增速为11.2%、5.3%、5.2% [3][6] - 基于2025年13倍市盈率(PE)给予目标价 [3] 第三季度及前三季度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732.8亿元,同比增长1.95%;第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4% [4]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53.00亿元,同比增长11.04%;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9.7% [4] - 2025年前三季度毛利率为15.12%,同比下降0.64个百分点;期间费用率为5.92%,同比下降0.98个百分点;归母净利率为7.23%,同比上升0.59个百分点 [4] - 2025年前三季度经营净现金流为-2.36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56.06亿元大幅改善;其中第三季度单季经营净现金流为40.5亿元 [4] 新签订单与业务构成 - 2025年前三季度新签合同金额971.73亿元,同比增长25.16% [4] - 按业务分:基建新签826.70亿元(增长26%),房建新签143.56亿元(增长19%),其他新签1.48亿元(增长6%) [4] - 按地区分:省内新签763亿元(增长16%),省外及国外新签209亿元(增长79%) [4] - 2025年第三季度新签订单单季增速为35.1% [17] 股息回报与政策展望 - 公司当前股息率为4.46%,2024年分红比例为50% [5] - 根据公司公告,2025-2027年度现金分红比例将不低于当年归母净利润的60% [5] - 基于盈利预测,当前股价对应2025年预期股息率为6.0% [5] 行业背景与战略机遇 - “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推进国家战略腹地建设和关键产业备份 [5] - 公司地处四川,受益于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战略腹地建设等多重战略叠加效应 [5] 财务数据摘要与估值比较 - 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72.10亿元,预测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80.18亿元 [6] - 报告采用的可比公司2025年预测市盈率均值为14.6倍,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2025年预测市盈率为10.0倍,低于可比公司均值 [18]
梅花生物(600873):公司将积极应诉,海外布局加速推进
国泰海通证券· 2025-11-24 19:52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给予公司2025年11.79倍市盈率,对应目标价13.44元 [13] 核心观点 - 公司适应全球竞争能力提升,加速推进海外产能布局 [2] - 公司成功完成对日本协和发酵相关业务的交割,获得位于上海、泰国、北美等地的生产经营实体,实现产业出海战略落地 [13] - 公司产业链向下游高附加值医药级氨基酸市场延伸,氨基酸产品管线进一步增加 [13] 财务表现与预测 - 2024年营业总收入为250.69亿元,同比下降9.7%,预计2025年将增长5.3%至263.89亿元 [4] - 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27.40亿元,同比下降13.8%,预计2025年将增长16.8%至32.00亿元 [4] - 预计每股收益将从2024年的0.98元提升至2025年的1.14元 [4] - 净资产收益率预计将从2024年的18.8%回升至2025年的20.2% [4] - 当前市盈率为10.61倍(基于2024年业绩),预计2025年将降至9.09倍 [4] 公司运营与战略 - 公司将积极应诉日本味之素株式会社提起的诉讼,两起案件涉案金额各为1.3亿元 [13] - 协和发酵并表预计将在2025年度确认增加约7.8亿元的营业外收入,此项属于非经常性损益 [13] - 通过收购协和发酵业务,公司获得了食品氨基酸、医药氨基酸及母乳低聚糖(HMO)业务,评估基准日相关权益价值为16.26亿元 [13] 市场表现与估值 - 公司当前股价为10.37元,总市值约为290.80亿元 [6][7] - 52周内股价区间为9.14元至11.65元 [7] - 过去12个月股价绝对升幅为2%,但相对指数表现落后12个百分点 [11] - 公司净负债率为-15.45%,显示其处于净现金状态 [8] - 基于2025年预测,公司市盈率(9.09倍)低于部分可比公司(如千禾味业22倍,中炬高新18倍) [4][15]
安克创新(300866):纵览安克创新增长前景系列之四:如何看待小充板块增长持续性?
长江证券· 2025-11-24 19:22
投资评级 - 报告对安克创新维持“买入”评级 [11]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6.57亿元、31.98亿元和38.95亿元,对应市盈率分别为20.80倍、17.29倍和14.19倍 [9] 核心观点 - 安克创新小充业务已接近百亿规模,2024年营收达96.5亿元,同比增长28%,占公司总营收约39% [6][19] - 公司凭借持续捕捉用户需求并技术赋能,已成就全球第一数码充电品牌的优异认知,在亚马逊平台份额、均价、评分均稳定领先 [3][8][9] - 行业层面,合规化认证加强及手机厂商取消附赠原装充电器为优质龙头带来增长支撑,同时快充、无线充等结构性升级方向增长迅速 [3][7] - 在产品功能性识别度较低但品牌壁垒关键的背景下,公司小充业务仍存在较大的市场份额攫取空间 [3][8] 行业前景 - 小充品类大盘预计保持稳健增长,2024-2032年全球移动电源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预计为6.4%,2024-2030年全球充电器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预计达6% [7][21] - 结构性增长机会突出:2024年上新手机机型中支持快充的占比已达96%;无线充市场2024-2032年复合增速预计高达26% [7] - 行业监管趋严(如移动电源被纳入CCC认证)及手机厂商取消附赠原装充电器(如苹果、小米、华为等),为第三方优质充电配件厂商创造明确增长机会 [7][24] - 产品升级围绕便捷、安全、高效展开,快充、无线充、多输出、叠加屏显等细分方向有望快速增长 [3][7] 公司竞争优势 - **品牌与市场地位**:2020年即成为全球第一数码充电品牌,2025年10月在美亚墙充、充电宝、无线充产品销额份额分别达14%、27%和19%,评分与苹果接近且明显领先其他品牌 [3][8][56][62] - **产品与技术领先**:持续通过技术创新解决用户痛点,如首创PowerIQ技术解决适配性问题、推出拉车线解决易弯折问题、全球率先引入氮化镓实现大功率与小体积兼顾 [8][42][47][50] - **渠道优势**:在美国主要KA渠道(如BestBuy、Walmart、Target)线上官网的小充产品进驻数量(131/354/47个)和价格带覆盖均明显优于竞争对手绿联科技 [66][68] - **运营效率**:研发人员人均创收(2024年925万元)及平均薪酬(53万元)高于绿联科技,存货周转天数(73天)和净营业周期(65天)等指标表现更优,经营效率领先 [8][86][90] - **产品推新能力**:2024年以来新品迭代速度领先,如发布Anker MagGo系列、Anker Prime先锋系列等,产品在三方测评中多个类目表现突出 [8][78][80][82][84] 财务表现与预测 - 2024年公司小充业务营收96.5亿元,同比增长28% [6][19] - 2021-2023年,公司小充产品出货量复合年增长率为5%,出货均价复合年增长率为13%,产品结构升级驱动均价提升 [7][33]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11.10亿元、375.78亿元和450.4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6.57亿元、31.98亿元和38.95亿元 [9][100]
华懋科技(603306):华章智算,懋业新程
中邮证券· 2025-11-24 19:19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6] 核心观点 - 报告公司是汽车被动安全领域龙头企业,正通过收购富创优越聚焦AI及算力制造领域,以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5]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5.87%,但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12.06%,主要受费用因素短期压制 [4] - 剔除股份支付及可转债利息费用化影响后,扣非净利润实际同比增长25.97%,显示主营业务盈利能力具韧性 [4] - 预计2025/2026/2027年收入分别为27/32/3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87/5.73/7.75亿元 [6] 公司基本情况 - 最新收盘价45.99元,总市值152亿元,总股本3.29亿股 [3] - 52周内最高价58.40元,最低价28.75元,资产负债率27.3%,市盈率53.23 [3] - 第一大股东为东阳华盛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3] 财务表现与预测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7.84亿元,同比增长15.87%;Q3单季营业收入6.76亿元,同比增长18.34% [4]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1.72亿元,同比减少12.06%;Q3单季归母净利润0.36亿元,同比减少43.72% [4]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增长20.51%,2026年增长20.12%,2027年增长20.09% [9]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增长39.58%,2026年增长48.07%,2027年增长35.09% [9] - 预计毛利率从2024年的30.9%提升至2027年的34.0%,净利率从12.5%提升至20.1% [12] 业务发展与战略 - 产品线覆盖夹网布、汽车安全气囊布、安全气囊袋及安全带等汽车被动安全系统部件 [5] - 拟收购富创优越57.84%股权以实现100%控股,切入半导体及算力制造领域 [5] - 富创优越主营高速率光模块、高速铜缆连接器等AI及算力制造产业链组件,目前主要收入来自高速率光模块PCBA [5] - 新业务受益于AI应用发展和算力需求,以及境内外生产布局和全球优质客户资源 [5]
艾为电子(688798):拟发行可转债,端侧AI、汽车电子布局加速
中邮证券· 2025-11-24 19:08
投资评级 - 报告对艾为电子给出“买入”投资评级,并维持该评级 [1] 核心观点 - 公司拟发行可转换债券,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9.01亿元,用于加速端侧AI及汽车电子等领域布局 [4][5] - 随着AI技术发展,智能终端AI算力需求高速增长,驱动数模混合芯片升级;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转型对车载芯片性能提出更高要求 [5] - 公司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4.98%,其中第三季度营收环比增长10.59%,归母净利润环比增长28.94%,工业互联、汽车电子等领域布局成效显现 [6] - 预计公司2025/2026/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0.5/34.7/40.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0/5.3/7.1亿元 [7] 公司基本情况 - 最新收盘价为71.82元,总市值167亿元,流通市值97亿元 [3] - 52周内最高价99.30元,最低价61.23元,资产负债率22.9%,市盈率65.29 [3] - 总股本2.33亿股,流通股本1.36亿股,第一大股东为孙洪军 [3] 财务表现与预测 - 2024年营业收入29.33亿元,同比增长15.88%;归属母公司净利润2.55亿元,同比增长399.68% [9]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30.50亿元,同比增长3.98%;归属母公司净利润3.98亿元,同比增长56.33% [9] - 预计2026年营业收入34.67亿元,同比增长13.67%;归属母公司净利润5.29亿元,同比增长32.76% [9] - 预计2027年营业收入40.26亿元,同比增长16.13%;归属母公司净利润7.07亿元,同比增长33.60% [9] - 盈利能力持续改善,预计毛利率从2024年的30.4%提升至2027年的37.6%,净利率从8.7%提升至17.6% [11] - 每股收益预计从2024年的1.09元增长至2027年的3.03元,市盈率相应从65.69倍下降至23.69倍 [9][11]
新莱应材(300260):零部件国产化加速
中邮证券· 2025-11-24 18:32
投资评级 - 报告对股票的投资评级为“买入”,且为“维持”该评级 [2] 核心观点与投资建议 - 报告核心观点认为公司正紧抓半导体国产化契机,积极布局半导体设备及厂务端零部件,业务规模持续增长 [5] - 公司受益于半导体行业国产化及国产替代加快趋势,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22.55亿元,同比增长4.31% [5] - 公司在食品饮料领域通过“设备+包材”业务模式增强客户黏性,产品市占率稳步增长 [5] - 公司全资子公司方新精密拟投资20亿元建设半导体核心零部件项目,达产后预计年产值超15亿元 [6] - 投资建议基于预测,预计公司2025/2026/2027年收入分别为30.19亿元、34.34亿元、39.5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2亿元、2.58亿元、3.57亿元 [7]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最新收盘价为52.72元,总股本为4.08亿股,总市值为215亿元 [4] - 公司52周内最高价/最低价分别为74.78元/23.35元,资产负债率为61.5%,市盈率为94.14 [4] - 公司第一大股东为李水波 [4] 盈利预测与财务指标 - 预测公司2025年营业收入为30.19亿元(同比增长5.95%),2026年为34.34亿元(同比增长13.76%),2027年为39.53亿元(同比增长15.11%) [10] - 预测公司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1.92亿元(同比下降15.37%),2026年为2.58亿元(同比增长34.53%),2027年为3.57亿元(同比增长38.69%) [10] - 预测公司2025年每股收益(EPS)为0.47元,2026年为0.63元,2027年为0.88元 [10] - 预测公司市盈率(P/E)将从2025年的112.24倍下降至2027年的60.15倍 [10] 相对估值分析 - 相对估值参考A股半导体设备零部件公司,可比公司2025年一致预期PS均值为9.65倍 [11] - 公司2025年预测PS为7.12倍,低于可比公司均值,2026年及2027年预测PS分别为6.26倍和5.44倍 [12]
禾盛新材(002290):首次覆盖报告:主业行稳致远,布局AI拓展业务边界
海通国际证券· 2025-11-24 16:12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优于大市"评级,基于PE和PS估值法,给予公司2026年50倍PE估值,合理估值为147.90亿元人民币,对应目标价为59.61元 [4][14][18] 核心观点 - 公司作为家电复合材料领域龙头企业,传统主业经营稳健,同时前瞻布局AI芯片与服务器业务,拥抱算力国产化浪潮,形成"家电外观复合材料+人工智能"双轮驱动的发展格局 [1][4][14] - 传统家电用复合材料业务基本盘稳固,凭借产能与技术优势占据较高市场份额,预计未来将保持稳健增长;AI拓展业务通过子公司海曦技术切入算力基础设施领域,已进入订单快速放量阶段,成为业绩新增长点 [4][8][9] - 公司通过多元化的生态合作(包括技术企业、高校、医院及行业客户)推动AI技术迭代与商业化落地,为业务拓展奠定坚实基础 [4][44][54] 财务表现与预测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5.26亿元(同比增长7.9%),归母净利润0.98亿元(同比增长18.3%);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达0.97亿元,同比增长58% [3][29][31]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30.06亿元、35.22亿元、40.87亿元,同比增长19.0%、17.2%、16.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7亿元、2.96亿元、4.17亿元,同比增长111.2%、43.1%、41.0% [3][10][14] - 盈利能力持续改善,预计销售毛利率从2024年的10.5%提升至2027年的17.8%,净利率从3.7%提升至10.0% [3][11][33] 传统家电复合材料业务 - 公司深耕家电外观复合材料领域二十余年,核心产品为PCM(预涂覆金属板)与VCM(覆膜金属板),广泛应用于冰箱、洗衣机、空调等白色家电外观部件 [4][19][20] - 凭借苏州、合肥两大生产基地的产能优势,服务LG、美的、海信、松下等国内外知名家电品牌,在国内家电用外观复合材料行业占据较高市场份额 [4][19][20] - 预计2025-2027年家电用复合材料业务营收分别达27.05亿元、29.21亿元、31.26亿元,同比增长9.0%、8.0%、7.0%,毛利率稳定在14% [8][11] AI业务布局与进展 - 2024年3月成立控股子公司海曦技术,正式切入AI服务器及智算中心领域,聚焦国产化AI基础设施构建与垂直场景应用 [4][9][38] - 海曦技术依托海光国产化CPU+DCU硬件,推出政通政务大模型一体机、童邦心理筛查一体机等产品,下游客户覆盖三大运营商、商汤科技等头部企业 [4][9][46] - AI拓展业务已实现盈利并进入快速放量阶段,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达3.00亿元、6.00亿元、9.60亿元,毛利率逐步攀升至20%、25%、30% [9][11] 技术合作与生态建设 - 在技术端与兆芯、无问芯穹、熠知电子等企业联合开发国产化硬件与大模型部署方案,突破"M×N"跨芯片-模型适配难题 [4][44][54] - 在产学研端联动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机构,整合心理学、算力技术、医疗数据资源,赋能AI产品研发 [4][44][61] - 在商业化端与途耀信息签订800台大模型一体机采购协议、中标铁路上海局信创项目,并联合帆一尚行切入汽车算力服务领域 [4][4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