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苏

搜索文档
内存芯片,寒冬已过?
虎嗅APP· 2025-06-30 07:55
核心观点 - 全球芯片市场尤其是内存芯片领域正释放复苏信号,包括DRAM和HBM市场价格回升、库存去化、订单恢复 [3] - 行业供需结构、产品组合与资本流向正发生深刻变化,新一轮存储周期正以不同于以往的节奏启动 [26] 韩国DRAM出口激增 - 韩国DRAM出口额自2月起连续四个月实现两位数增长:3月增长27.8%,4月增长38%,5月增长36%,6月前20天增长25.5% [4] - 6月前20天韩国DRAM出口额达2.69万亿韩元(约19亿美元),同比增长25.5% [6] - TrendForce预计第三季度通用型DRAM价格将上涨18%~23% [6] 三星DRAM业绩复苏 - 三星半导体部门第二季度营业利润预计达2万亿韩元,环比翻倍增长,主要归因于通用DRAM价格回升 [9] - 三星已向AMD供应HBM3E 12层芯片,但需进入英伟达供应链以站稳HBM市场 [9] - 今年以来三星股价上涨12.9%,走势明显改善 [9] DDR4与DDR5价格走势 - DDR4芯片现货均价达12.5美元,最高价触及24美元,而DDR5价格维持在6美元上下 [11] - 16Gb DDR4 3200芯片现货价格从5月23日的5.6美元上涨至6月20日的11.5美元,几近翻倍 [13] - DDR5 4800/5000芯片价格上涨9%至6美元左右 [13] 美光财报表现 - 季度营收达93亿美元,环比增长15.5%,同比增长36.6%,高于预期的88.6亿美元 [15] - 调整后每股收益1.91美元,高于预估的1.60美元,毛利率提升至39% [15] - HBM业务季度收入环比增长约50%,计划2025年底将HBM市场份额提升至23%~24% [15] SK海力士HBM表现 - SK海力士第一季度在全球DRAM市场份额达36%,高于三星的34%和美光的25% [17] - HBM领域占据70%市场份额,市值突破200万亿韩元(1470亿美元) [17] - 预计第二季度营业利润达9万亿韩元(66亿美元),下半年季度营业利润有望突破10万亿韩元 [17] 行业结构性变化 - 三星、美光、SK海力士相继宣布停产DDR4系列,转向DDR5与HBM [22] - HBM生产带来更高单位利润,厂商将传统产线转向高附加值产品 [22] - 欧美关税政策不明促使终端厂商囤货避险,推高短期价格 [23] AI与HBM需求 - 英伟达预计"数十GW"的AI基础设施项目,每建设一个GW收入将在400亿至500亿美元之间 [24] - 预计英伟达2025年GPU出货量达650万台,2026年达750万台,平均销售价格超40,000美元 [24] - HBM供不应求,存储厂商宣布HBM库存将在2025年之前售罄 [23]
房企债券融资临近“复苏” 到期偿还金额逐年递减
上海证券报· 2025-06-30 03:11
房地产企业债券融资复苏临界点 - 房地产企业债券融资正步入"复苏"临界点 [1] - 行业债券净融资规模处于平衡期 未来两年到期债务持续降低有利于轻装前行 [2] - 房地产行业债券融资从"幸存"到"复苏"的临界点 [5] 民营房企美元债破冰 - 新城发展6月发行3亿美元优先票据 为首只纯民营地产公司美元债 利率达11 88% [2] - 绿城中国发行3 5亿美元优先票据 年利率8 45% [3] - 民营房企境外发债冲破2022年以来的"冰封期" 标志信用分层修复期开启 [2][3] 民企境内发债亮点 - 上半年优质民企发行16只债券 包括美的置业 滨江房产 新希望五新实业等 [6] - 美的置业发行中期票据采用CRMW信用增强 信用保护费费率0 9% [6] - 民企发债呈现小幅修复趋势 但行业分化明显 部分企业仍在处置存续债务 [4] 创新融资工具应用 - 保利发展发行85亿元定向可转债 为今年规模最大房地产债券 [6] - ABS 租赁住房REITs和绿色债券可能成为未来融资新增长点 [6] 债券市场结构特征 - 上半年发行256只地产债 中期票据占比42%达109只 [4] - 地方国企仍是发行主流 但优质民企重启债券发行 [4] 债务偿还规模趋势 - 上半年境内债券净偿还550亿元(Q1净偿还276 11亿元 Q2净偿还274亿元) [7] - 2021年债券到期7940 84亿元 2025年降至4427 02亿元 2028年后将低于2000亿元 [7] - 下半年到期规模1631亿元 同比显著下降 [7] 信用风险改善 - 2025年新增违约债券余额224 52亿元 同比大幅下降 [7] - 违约问题得到控制 信用风险蔓延减缓 但尾部风险仍需重视 [7]
上半年权益基金发行明显回暖 创新产品多点开花
证券时报· 2025-06-30 02:05
2025年上半年公募基金新发市场概况 - 上半年新成立基金总数661只,总发行规模5261亿元,数量连续三年上升(2024年624只、2023年609只)[1] - 权益基金发行明显回暖,预计下半年继续升温并成为行业布局重点[1][7] 债券型基金发行情况 - 债券型基金发行规模2469.98亿元,占比46.95%,平均单只募资19.92亿元[2] - 中长期纯债基金主导,东方红盈丰稳健配置6个月持有A以65.73亿元居首,5只产品超50亿元[2] - 被动指数型债基扩容,国泰中债优选信用债指数A募59.99亿元,兴银同类产品募59.93亿元[2] - 同业存单指数基金发行9只,金鹰和宏利产品均达50亿元顶额募集[2] - 债基占比显著下降(2025年46.95% vs 2024年81.24%、2023年63.69%),市场热度降温[2] 股票型基金发行表现 - 股票型基金发行380只(2024年228只、2023年142只),规模1855.32亿元,占比35.27%[3] - 规模远超2024年同期664.41亿元及2023年全年1406.58亿元[3] - 增长驱动因素:ETF互联互通扩容、费率改革等政策红利,以及A股结构性行情带动赚钱效应[3] 创新型产品发展动态 - REITs产品发行10只,总募资48亿元,底层资产多元化(如物流、商业地产)[4] - 指数增强型基金爆发,鹏扬中证A500增强A等18只产品抢占细分赛道[4] - QDII基金发行数量同比翻倍,中欧恒生消费指数A募18.97亿元,聚焦港股特色标的[4] - 养老目标基金创新升级,广发养老目标2055五年持有推动长期资金入市[4] 指数权益基金发展趋势 - 被动股票基金数量显著增长,反映低成本、透明化工具需求上升[5] - 新发宽基指数基金(如科创综指)及自由现金流指数基金引入盈利质量因子[5] - 细分领域指数产品涌现(科创板AI、港股通消费/创新药、通用航空产业等)[6] 政策与行业布局方向 - 《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发布,首批浮动费率基金助推权益发行[7] - 科技主题基金(AI、半导体、新能源、机器人)及消费复苏、创新药基金或成布局重点[7] - 指数及指数增强产品将为主流,需研发长生命周期指数;“固收+”产品因稳健需求受关注[8]
波司登(03998):营收与净利润创历史新高,派息比率继续提升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6-29 21:4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 FY25 财年营收与净利润创新高略超预期,派息率提升,羽绒服业务为核心且贴牌业务发展快,线下优化渠道线上稳健增长,盈利能力提升费用率管控好资产质量稳健,中长期看好发展维持“买入”评级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及盈利预测 - FY2024 - FY2028E 营业收入分别为 232.14 亿、259.02 亿、284.65 亿、312.72 亿、342.10 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 38%、12%、10%、10%、9% [5] - FY2024 - FY2028E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0.74 亿、35.14 亿、38.99 亿、43.40 亿、47.54 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 44%、14%、11%、11%、10% [5] - FY2024 - FY2028E 每股收益分别为 0.28、0.32、0.35、0.39、0.43 元/股,毛利率分别为 59.6%、57.3%、57.4%、57.5%、57.3%,市盈率分别为 15、13、12、11、10 [5] 公司点评 - FY25 财年集团收入 259.0 亿元同比升 11.6%,归母净利润 35.1 亿元同比升 14.3%,拟派末期每股股息 0.22 港元,财年整体派息率 84.1% [6] - FY25 财年羽绒服业务收入同比升 11%至 216.7 亿元占比 83.7%,贴牌业务收入同比增 26.4%至 33.7 亿元占比 13.0%,女装收入同比降 20.6%至 6.5 亿元占比 2.5%,多元化业务收入同比升 2.8%至 2.1 亿元 [6] - 线下优化渠道,羽绒服自营业务收入同比增 5.2%至 150.9 亿元占 69.6%,加盟业务收入同比增 24.3%至 57.2 亿元占 26.4%;线上全品牌收入 75.8 亿元同比升 9.3% [6] - FY25 财年集团毛利率同比降 2.3pct 至 57.3%,销售费用率同比降 1.8pct 至 32.9%,管理费用率同比降 0.1pct 至 6.4%,经营利润率同比升 0.2pct 至 19.2%,归母净利率升 0.3pct 至 13.6% [6] - 考虑短期消费环境,略微下调 FY26 - 27 年并新增 FY28 年盈利预测,预计 FY26 - 28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9.0/43.4/47.5 亿元,对应 PE 分别为 12/11/10 倍 [6] 合并利润表 - FY2024 - FY2028E 收入分别为 23214、25902、28465、31272、34210 百万元,成本分别为 - 9380、 - 11062、 - 12134、 - 13275、 - 14594 百万元等 [16]
财信证券宏观策略周报(6.30-7.4):指数继续震荡整理,关注TMT及新消费补涨-20250629
财信证券· 2025-06-29 18:46
报告核心观点 - 第三季度A股指数预计在924行情以来的宽幅震荡区间内,市场风格将继续轮动,前期滞涨的高景气方向存在补涨可能,可关注AI产业链、新消费、国防军工、高股息板块 [6] 各部分总结 近期策略观点 - 4月8日开启的反弹行情由“风险事件消退”驱动,6月中旬市场调整有小微盘股交易拥挤、中东冲突升级、市场流动性收紧三个担忧,上周风险事件降温,A股出现修复式反弹,但万得全A指数临近强压力位,反弹力度或不足以突破,第三季度市场需震荡整理,等待经济基本面、政策面、流动性明确信号 [9] - 经济基本面数据待观察,7月后抢出口效应或转透支效应,政策刺激效果淡化,内需自发复苏待明确,地产及消费未见明显拐点信号 [10] - 增量政策出台需等待,中美关税谈判结果未定,出台时点可能后延,大概率在9月底左右 [10] - 流动性拐点需等待,预计美联储9月再次降息,届时或打开国内货币政策宽松空间 [10] - 上周市场普涨,小微盘股表现亮眼,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北证50指数周涨跌幅分别为1.91%、3.73%、6.84%,科创50指数、创业板指、红利指数周涨跌幅分别为3.17%、5.69%、 -0.51%,小微盘股相关指数涨幅靠前 [10] - 期待6月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改善,5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9.1%,较4月增速下降12.1个百分点,预计6月利润增速较5月略有改善 [11][12] - 货币政策出台时点需观察,央行第二季度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表述有变动,但多是对“市场表现”的滞后回应,预计下半年仍有降准降息空间 [13] - 港元触及弱方兑换保证,香港金管局开始收紧流动性,需观察对港股市场的影响 [14] - 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美国5月核心PCE物价指数同比增长2.68%,鲍威尔表态提升降息预期,交易员预计9月开始降息,不排除9月后紧急补降息,为国内增量政策出台打开空间 [15] - 投资方向可关注AI产业链、新消费、国防军工、高股息板块 [16][17][18] A股行情回顾 - 上周(6.23 - 6.27)上证指数上涨1.91%,收报3424.23点,深证成指上涨3.73%,收报10378.55点,中小100上涨2.55%,创业板指上涨5.69%;计算机、国防军工、非银金融涨幅居前;沪深两市日均成交额为14528.36亿元,较前一周上升22.46%;中盘股占有相对优势;美元兑人民币(CFETS)收盘点位为7.1690,跌幅为0.20%;ICE轻质低硫原油连续下跌11.90%,COMEX黄金下跌2.94%,南华铁矿石指数上涨1.92%,DCE焦煤上涨6.34% [19] 行业高频数据 - 展示了工业机器人、工业锅炉、挖掘机产量同比增速,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煤炭库存,焦煤、焦炭期货结算价,水泥价格指数,主要有色金属期货结算价,电子产品销量增速等行业高频数据图表 [27][29][31] 市场估值水平 - 展示了万得全A指数市盈率、市净率走势图表 [41][42] 市场资金跟踪 - 展示了两融余额变化、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走势、中国新成立基金份额、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融资买入额及占比等市场资金跟踪图表 [43][45][48]
A股策略周思考:上证攻坚新高后,怎么看?
天风证券· 2025-06-29 18:45
策略报告 | 投资策略 A 股策略周思考 证券研究报告 上证攻坚新高后,怎么看? 市场思考:如何看待指数后续节奏? 1)由于整体市场的显著放量,上周小盘拥挤度出现明显下行。指标从 65% 下行至 62.4%,目前的幅度已经与 25 年 4 月比较接近,1 月幅度则更大。 2)前两次后续市场出现调整的背景是市场处于成交额减量+小盘拥挤度上 行,表现在市场出现调整之前先出现了缩圈至小盘的现象,而上周以前,市 场存量稳定。这一轮从 4 月初挖坑以后开始上行,但期间成交额(MA20) 均处于 1.2 万亿左右的相对低位,在修复过程中并没有出现过热的情况。另 外,本轮从 4 月初至今的行情并没有过热,融资余额增幅较小。 3)复盘 2014 年,14 年上半年小盘持续跑赢大盘,像沪深 300 这类的大盘 指数的收盘价在 14 年的 3-6 月份创 2013 年以来的新低,小盘表现更强的 这个特征和现在相似。到了 14 年下半年,在 14 年 7 月-8 月上旬和 14 年 11 月-12 月也出现了【小盘拥挤度下行】+【成交额上行】这个组合,全 A 指数上行新高。另外,期间在 14 年 8 月下旬-10 月又回到了小盘风 ...
证监会突发改革IPO!6月29日,下周一股市会如何发展?
搜狐财经· 2025-06-29 02:55
IPO改革与市场动态 - 证监会改革IPO政策鼓励未盈利企业上市融资,预计IPO排队企业数量将持续增加[1] - 沪深北三大交易所近期集中更新审核动态:北交所单日受理10家IPO(年内最高单日记录),深交所受理4家,上交所受理3家[1] - 6月23-25日沪深北交易所分别新增受理10单、9单和15单IPO申请,半导体产业链(芯片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将全面受益[1] 大小盘股分化表现 - 小盘股全日强势(微盘股表现占优),大盘股持续走弱拖累沪指,银行板块大幅下跌引发指数回调[3] - 保险/券商股冲高回落压制指数,释放资金流向其他板块,超六成个股上涨(涨跌幅中位数+0.34%)[3] - 银行股下跌被解读为涨后正常回调,市场通过银行股调节指数涨幅实现平衡[3] 银行股与市场资金流向 - 银行板块集体调整导致沪指跌0.7%(盘中最高3362.63点,最低3421.04点),但个股普涨(3200股上涨,中位数+0.35%)[5][7] - 银行股当前股息率4%-5%仍具吸引力,但大资金持续配置银行股被视为对经济复苏前景的谨慎态度[5] - 中小市值高科技/高成长股开始轮动表现,深指涨0.34%、创业板涨0.47%[7] 市场技术面与板块轮动 - 沪指冲高回落(早盘高开震荡至3362.63点后下行),做空力量主要来自银行/保险/港口板块[7] - 深市与创业板逆势上涨,显示资金向科技成长方向切换的倾向[5][7] - 市场情绪改善(个股上涨比例提升),中小市值个股活跃度显著高于权重股[3][7]
推动服务消费升级!毕马威徐司辞:应把握情绪健康等需求
南方都市报· 2025-06-28 11:23
消费市场复苏与结构性变革 - 2025年前两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 较2024年全年的3 5%提升0 5个百分点 显示消费复苏势头延续 [5] - 政府工作报告将"大力提振消费"列为首要任务 "消费"一词出现频次较上年激增52% 政策抓手包括大宗消费品以旧换新 文旅体育消费培育 服务消费扩容等 [6] - 消费市场呈现深层次结构性调整 驱动因素包括宏观经济不确定性 人口结构变化及消费观念迭代 需求维度扩展至情绪价值 健康管理 绿色环保 品质提升与高性价比 [6] 区域消费发展潜力 - 广东沉浸式消费场景覆盖率为30% 服务消费新兴领域占比22% 显示两者均有广阔发展空间 [6] - 广东省2025年2月推出服务消费升级四大维度政策 包括基础消费扩容(餐饮 家政) 改善型消费激活(文旅 体育健康) 数字化绿色化场景赋能 产融结合支持餐饮企业上市 [10] 子赛道发展现状 - 全球奢侈品市场前三为中国(1017亿美元) 美国(964亿美元) 日本(283亿美元) 合计占比48% 消费者呈现理性化趋势 [7] - 化妆品市场竞争白热化 国货品牌线上表现亮眼 环保友好型护肤品受青睐 头部企业稳定性突出 中小企业需靠产品创新与渠道精耕突破 [7] - 功能性食品市场规模从2013年不足1000亿元跃升至2020年近3000亿元 年均复合增长率12% 增强免疫力和缓解疲劳类产品需求显著 [7] - 餐饮与文旅呈现融合趋势 消费者对食品品质 创意菜品 用餐体验及社交分享需求攀升 推动新业态并激活三四线城市消费 [9] 资本市场动态 - 2025年Q1全球IPO募资282亿美元 前十大以信息技术 媒体及电信业为主 香港IPO市场中消费品募资占比达45% 前十大募资企业有三家来自该领域 [6]
这类芯片,寒冬已过?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6-28 10:21
公众号记得加星标⭐️,第一时间看推送不会错过。 去年摩根士丹利发布的《寒冬将至》报告曾为半导体行业浇下一盆冷水。然而,2025年上半年以来, 全 球 芯 片 市 场 正 悄 然 释 放 出 复 苏 信 号 。 尤 其 是 内 存 芯 片 领 域 , 从 通 用 DRAM 到 高 带 宽 内 存 (HBM),市场价格回升、库存去化、订单恢复,似乎正在书写"春天将至"的新篇章。 信号一:韩国通用DRAM出口激增 韩国作为全球DRAM产业的核心基地,其出口数据是观察行业周期的风向标。自今年2月起,韩国 DRAM出口额结束此前的同比下滑态势,连续四个月实现两位数增长:3月增长27.8%,4月增长 38%,5月增长36%,6月前20天增长25.5%。 (来源:Daeun Lee) 这些数据与"半导体寒冬"的主流叙事背道而驰。相反,它们表明,通用DRAM市场(主要应用于PC 和基础服务器)正快速形成供需紧张格局。据韩国KED Aicel数据显示,6月前20天,韩国DRAM出 口额为2.69万亿韩元(约19亿美元),同比增长25.5%。需注意的是,这一数据不包括如HBM等更 复杂的多芯片封装产品。 TrendForce 指 ...
总结与展望 | 城市:上半年新房成交规模同比持平,二手成交动能放缓(2025H1)
克而瑞地产研究· 2025-06-28 09:42
行业整体走势 - 2025年二季度楼市呈现"止跌回稳"弱复苏态势,新房供求环比增长但同比下降,上半年供给约束显著,成交与去年同期持平[1] - 高得房率新规住宅入市维持市场热度,二手房增长动能放缓因学区置业热潮消退及新盘分流改善客群[1] - 预判下半年新房成交绝对量三季度环比回落,同比降幅收窄,四季度跌幅扩大,全年弱复苏;城市间分化加剧,核心一二线企稳回升,多数城市仍在底部寻找平衡[1] 新增供应 - 二季度全国商品住宅供应环比增长但同比下降20%,上半年供给约束显著[2] - 分能级看仅一线城市放量,4-5月供应量较一季度月均和去年同期显著增长;二线和三四线供应低迷,三四线跌幅居首[4] - 30城6月预期新增供应同环比齐跌,上半年累计同比回落;城市分化明显:上海、深圳等热点城市供给约束显著,昆明等供应充裕型城市同环比齐增,佛山等弱二三线推盘积极性低[6] 新房成交 - 二季度成交环比微增同比下降,呈现"筑底企稳"走势,4月降5月增6月再降[7] - 一线城市韧性最强,前5月累计同比增幅居首;二线基本持平去年,三四线仍处探底阶段同环比齐降[9] - 30城6月成交同环比齐跌,但二季度整体环比持增;一线中北京、广州、深圳累计同比正增长,二三线如成都、杭州保持高位,武汉累计同比转正,长春等低位徘徊[10] 二手成交 - 二季度30城二手房成交同环比齐增但逐月下行趋稳,增长动能放缓[11] - 深圳、西安上半年累计同比增幅超30%,重庆、合肥等复苏显著,东莞等低基数城市大幅增长,郑州等仍处回调期[14] 房价表现 - 前5月一线和强二三线城市房价稳定,三四线回调;上海、深圳、北京为房价TOP3,深圳同比微降2%,北京增17%,上海持平[15] - 启东、南通等因高端盘成交占比上升结构性拉升房价;惠州、南昌等前期透支或基本面弱的城市房价深度调整[16] 新房库存 - 5月末百城商品住宅库存4.63亿平方米,同环比齐跌;去化周期25个月,同比下降5%,仅一线同环比齐跌18%和1%[18][21] - 一线中上海库存低位,深圳同比腰斩;二线中长春去化周期高企,杭州、合肥不足9个月;三四线半数城市消化周期超30个月[23][24] 未来预判 - 三季度供给量预期回落,核心一二线如北京、上海等仍是推盘重点,尤其改善盘和豪宅市场;弱三四线延续低位去库存[25][26] - 三季度成交绝对量不及二季度但同比降幅或收窄,核心一二线热点恒热,三四线筑底;单城市内项目分化加剧,核心区域高热外围去化承压[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