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车中旭霞
icon
搜索文档
九号公司系列一-年报点评:2024年利润高增长,电动两轮车、割草机等业务有望快速放量【国信汽车】
车中旭霞· 2025-04-18 16:53
行业及公司概况 - 电动两轮车行业政策发力叠加格局优化,行业高景气拐点渐近 [2] - 九号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142亿元,同比增长38.9%,2016-2024年复合增速36.9% [2][5] - 2024年净利润10.8亿元,同比增长81.3%,2020-2024年复合增速96.3% [2][5] 财务表现 - 2024年综合毛利率28.2%,同比增长1.3个百分点,净利率7.7%,同比增长1.8个百分点 [2][8] - 电动两轮车毛利率21.1%,同比增长2.1个百分点,机器人毛利率51.1%,同比增长2.1个百分点 [2][8] - 销售费用率7.8%,同比下降2.3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5.9%,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综合费用率18.7%,同比下降2.6个百分点 [2][11] 业务分项表现 - 电动两轮车收入72.11亿元,同比增长70.4%,机器人收入9.0亿元,同比增长254.8%,全地形车收入9.8亿元,同比增长39.8% [5] - 电动平衡车及滑板车收入33.8亿元,同比下降3.1% [5] 电动两轮车业务 - 搭载RideyGo! 2.0智能车机系统,智能化功能包括智能仪表、辅助驾驶、防盗等 [13] - 2024年推出MIX家族、妙想家C系列、远航家M+系列、魔术师K系列等新品 [3][13] - 截至2025年2月,中国区专卖门店超7600家,覆盖1200多个县市 [3][13] 割草机业务 - 2024年发布Navimow X3系列,割草效率达行业平均2倍,覆盖面积最高1万平方米 [3][14] - 配备三摄系统、全局快门、300度超广视角,定位精度提升 [14] - 2025年春季在欧美上市,覆盖30多个国家 [14] 全地形车业务 - 2024年发布AT10(97HP马力,0-100km/h加速8秒)和UT6(舒适性优化)新品 [17] - 产品线涵盖ATV、UTV、SSV三大系列,满足农业、越野等场景 [17] 增长驱动因素 - 电动两轮车智能化优势及渠道扩张推动销量增长 [3][13] - 割草机及全地形车新品放量,成为新增长点 [3][14][17] - 规模效应带动利润率提升,费用率持续优化 [2][8][11]
低空经济行业专题系列二:eVTOL动力系统的市场空间、技术趋势和产业链机遇【国信汽车】
车中旭霞· 2025-04-17 10:33
低空经济产业整体概况 - 低空经济定义为以1000米以内空域为依托,辐射制造、飞行、保障等产业的综合性形态,载人垂直起降飞行器飞行高度通常在300米以下[11] - 2023年国内市场规模达5059亿元,同比增速33.8%,预计2025年达8592亿元,2035年有望突破3.5万亿元[23] - 政策推动形成"上游自主突破、中游协同攻关、下游标准引领"的全链条发展格局,30余省市将低空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14][17][18] eVTOL市场空间与技术路线 - 中期存量市场测算:旅游观光场景需求2.4万架,通勤场景8.5万架,整机销售市场规模超2500亿元[45][46][47] - 技术路线呈现百花齐放:多旋翼构型占比30%,复合翼17%,倾转旋翼36%成为主流[34][35] - 全球eVTOL概念产品超1000个,亿航EH216-S成为全球首款获标准适航证的无人驾驶载人飞行器[19][35] 动力系统产业链价值分布 - 动力系统占eVTOL成本结构40%,中期存量市场空间达1000亿元[48][52] - 永磁同步电机因功率密度优势成为首选,轴向磁通电机扭矩密度达传统径向电机4倍[117][118][123] - 新能源汽车电机企业如英搏尔、汇川技术凭借技术协同优势切入eVTOL电机市场[6][104] 航空动力系统技术对比 - 传统航空动力系统以燃油发动机为主,适用于大载重长航时场景,但存在高能耗高噪音问题[3][54] - 电推进系统分为纯电/混动/氢能路线,分布式电推进(DEP)技术能量利用效率超70%,较燃油发动机提升30个百分点[55][57] - 政策明确以电动化为主攻方向,要求2024-2030年实现250kW级航空电机规模化量产[54] 商业化应用场景进展 - 亿航智能累计完成超56000架次安全试飞,获全球首个载人eVTOL适航三证[1][20] - 物流配送场景率先跑通:美团、顺丰实现无人机城市常态化运营,中通采购峰飞航空30架货运eVTOL[20][52] - 低空旅游试点落地广州、深圳等地,单架次补贴最高达300元/人[18][45] 产业链竞争格局 - 整机制造形成三类主体:航空巨头(波音、空客)、车企(吉利、小鹏)、专业厂商(亿航、峰飞)[19] - 民航发动机市场被GE、普惠、罗罗垄断,CFM国际占比59%;军用领域仅中美英法等国具备自主研发能力[95][100] - 国内航空发动机整机制造由央企主导,CJ-1000A发动机正在推进国产大飞机替代[101]
低空经济行业专题系列二:eVTOL动力系统的市场空间、技术趋势和产业链机遇【国信汽车】
车中旭霞· 2025-04-17 10:33
低空经济产业整体概况 - 低空经济是以1000米以内空域为依托的综合性产业形态,辐射低空制造、飞行、保障和服务等领域[10] - 2023年民航局发布《国家空域基础分类方法》,将空域划分为5类管制空域和2类非管制空域,G类和W类空域用于低空经济活动[10] - 国内已形成"上游自主突破、中游协同攻关、下游标准引领"的全链条发展格局,呈现技术快速迭代与产能扩张态势[2][17] 政策支持体系 - 低空经济于2023年12月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位为"战略性新兴产业",2024年3月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称为"新增长引擎"[13] - 2024年12月国家发改委专设低空经济发展司,统筹协调空域规划、适航认证等多项工作[13] - 全国已有30个以上省市区将低空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15个城市共建低空经济生态圈,规划到2025年打造100个标杆示范项目[16] 市场规模与潜力 - 2023年全球低空经济市场规模约2.08万亿元,2024年预计增至2.32万亿元,麦肯锡预测2035年全球规模突破5000亿美元[21] - 2023年中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达5059亿元,同比增长33.8%,预计2025年达8592亿元,2026年突破万亿,2035年有望达3.5万亿元[21] - 截至2023年底国内在册无人机126.7万架,同比增长32.2%,2023年民用无人机市场规模1174.3亿元,预计2025年达1691亿元[25] eVTOL核心地位与市场空间 - eVTOL具有经济、环保、低噪音等优势,相比无人机功能更广泛,相比直升机运营成本更低[27][28] - 全球eVTOL概念产品超1000个,倾转旋翼构型占比36%,多旋翼构型占比30%,复合翼构型占比17%[32] - 中期存量市场测算:旅游观光场景需求2.35万架,通勤场景需求8.5万架,整机销售市场规模超2500亿元[41][42] 动力系统核心价值 - 动力系统在eVTOL成本结构中占比约40%,是价值量最高的核心环节[2][43] - 基于2500亿元整机市场规模测算,中期eVTOL动力系统市场空间达1000亿元[2][47] - 动力系统包括动力电机、电调和螺旋桨,其中永磁同步电机因高功率密度成为eVTOL首选[5][95] 技术路线与产业链机遇 - eVTOL动力源分为全电动和混合动力两大类,纯电推进因环保高效成为主流选择[39][49] - 分布式电推进系统(DEP)采用多台小型电动机,能量利用效率超70%,显著高于传统燃油发动机40%的水平[50] - 新能源汽车电机企业凭借技术协同优势积极布局eVTOL市场,如英搏尔与亿航智能深度合作[6][47] 适航认证与产业壁垒 - eVTOL电机适航认证技术壁垒高、周期长,是市场准入的关键门槛[6] - 航空发动机市场呈寡头垄断格局,CFM国际、普惠、罗罗等占据全球主要份额[86] - 中国航空发动机市场由进口主导,但中国航发等企业正加速国产化替代进程[91][92]
52页深度 | 禾赛科技:受益于激光雷达行业渗透率加速上行,技术及规模构建护城河【国信汽车】
车中旭霞· 2025-04-16 08:31
公司概况 - 禾赛科技是全球领先的激光雷达研发与制造企业,产品应用于ADAS乘用车和商用车、自动驾驶汽车以及各类机器人应用 [2][8] - 公司2024年营收20.8亿元,同比增长11%,净亏损收窄至-1.0亿元(2023年为-4.8亿元),Non-GAAP调整后净利润1369万元实现转正 [2][30] - 主营业务收入占比为激光雷达产品93.7%、工程设计4.8%、其他产品0.9%、其他服务0.5% [2][14] - 公司累计激光雷达交付量达82.7万台,2024年销量50.19万台,2022-2024年销量分别为8.04万、22.21万、50.19万台 [9][30] 行业发展与市场空间 - 2024年中国乘用车激光雷达搭载率突破5%,预计2025年起将加速渗透至15万元级别车型 [4][69] - 全球乘用车激光雷达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617亿元增长至2027年1358亿元,CAGR达30% [4][47] - 中国乘用车激光雷达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189亿元增长至2027年430亿元,CAGR达32% [47] - L3级别自动驾驶是技术跃升关键节点,L3及以上级别需标配激光雷达 [42][43] 竞争格局 - 2024年全球ADAS乘用车激光雷达市场禾赛科技、速腾聚创、华为市占率分别为26%、26%、24% [4] - L4自动驾驶激光雷达市场禾赛科技市占率达61%,Waymo和速腾聚创分别为14%和12% [4] - 2024年中国前装激光雷达市场速腾聚创、华为、禾赛科技、图达通市占率分别为32.57%、27.71%、26.22%、13.43% [65] 产品与技术优势 - 产品矩阵覆盖AT系列(ADAS)、FT系列(补盲)、Pandar系列(自动驾驶)、XT/JT系列(机器人)等多技术路线 [5][15][17] - 核心技术包括芯片化设计(ASIC架构)、产品平台化、自动化产线,有效降低成本并加速规模化量产 [5][18] - 2024年推出旗舰产品AT512(探测距离300米+)、ATX(体积比AT128缩小60%),2025年发布JT系列迷你激光雷达 [18][22] - 纯固态激光雷达FT120已量产,2025年升级版FTX视场角达180°×140°为全球最大 [18] 客户与产能 - 客户涵盖理想、小米、比亚迪、零跑、长城、长安、吉利等头部自主及新势力车企,以及百度、滴滴等自动驾驶公司 [12][18] - 自有自动化工厂2025年产能将突破200万台,麦克斯韦制造中心已落成投产 [12] - 获得国际顶级OEM量产定点,加速拓展全球ADAS市场 [12] 财务表现 - 2019-2024年营收CAGR达42.94%,激光雷达产品收入CAGR为42.76% [30] - 毛利率从2019年70.30%降至2023年35.24%,2024年回升至42.59% [35] - 2024年三费率为65.74%,其中研发费用率41.19% [35] 技术路线与产业链 - 乘用车主流技术路线为半固态(MEMS/转镜)和纯固态(OPA/Flash) [53] - 成本结构中收发模块占比50%-60%,光学部件占比10%-15% [57] - 上游芯片(FPGA/SoC)、光学部件(舜宇/永新光学)、收发模块(炬光科技/长光华芯)国产化程度提升 [63] 战略布局 - 在美国硅谷、德国斯图加特设办公室,软件研发中心落地重庆,形成全球化布局 [8][12] - 研发人员占比超50%,创始团队为清华/斯坦福背景,拥有深厚技术积累与产业经验 [25][26][28]
52页深度 | 禾赛科技:受益于激光雷达行业渗透率加速上行,技术及规模构建护城河【国信汽车】
车中旭霞· 2025-04-16 08:31
公司概况 - 禾赛科技是全球领先的激光雷达研发与制造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ADAS、自动驾驶汽车和各类机器人应用 [2][9] - 公司2024年营收20.8亿元,同比增长11%,净亏损收窄至-1.0亿元(2023年为-4.8亿元),调整后净利润1369万元实现转正 [2] - 主营业务结构为激光雷达产品(93.7%)、工程设计(4.8%)、其他产品(0.9%)和其他服务(0.5%)[2] 产品与技术 - 公司构建了立体化产品矩阵,包括AT、FT、JT、XT、OT、PANDAR、QT、ET七大系列,覆盖机械旋转、转镜、电子扫描等技术方案 [6][17] - 核心技术包括芯片化设计能力(ASIC架构)、产品平台化、感知算法技术和车规级能力 [6] - 2024年推出旗舰产品AT512(探测距离超300米)和ATX(体积缩小60%),2025年发布FTX(全球最大视场角车规级固态激光雷达)[19][23] 市场表现 - 2024年中国乘用车激光雷达搭载率突破5%,预计全球市场规模将从2024年617亿元增至2027年1358亿元,CAGR 30% [4][49] - 2024年ADAS领域市占率26%(与速腾聚创并列第一),L4自动驾驶领域市占率61% [4] - 激光雷达累计交付量从2022年8.04万台增至2024年50.19万台,CAGR达180% [10][31] 客户与产能 - 客户涵盖自主品牌、新势力、合资及全球车企,以及机器人、robotaxi等领域企业 [6] - 2025年产能将突破200万台,自建自动化工厂实现规模化量产 [8] - 获得百度萝卜快跑新一代无人驾驶平台主激光雷达独家定点,与比亚迪、零跑等达成战略合作 [13][70] 财务表现 - 2019-2024年营收CAGR 42.94%,激光雷达产品收入CAGR 42.76% [31] - 毛利率从2019年70.30%降至2023年35.24%,2024年回升至42.59% [36][41] - 2024年三费率65.74%(销售9.29%/管理15.26%/研发41.19%),同比优化1.4pct [36] 行业趋势 - L3级自动驾驶推动激光雷达需求,预计2027年L3渗透率28%,L4渗透率6% [43][49] - 技术路线向半固态(MEMS/转镜)和纯固态(OPA/FLASH)演进,SoC芯片逐步替代FPGA [54][57] - 产业链上游国产化加速,收发模块(激光器/探测器)成本占比50-60%,光学部件占比10-15% [58][64]
人形机器人周报(第10期):特斯拉更新机器人行走视频,宇树发布全新灵巧手方案【国信汽车】
车中旭霞· 2025-04-15 23:32
市场表现 - 国信人形机器人指数2025年4月7日-4月11日下跌8.43%,弱于沪深300指数5.55个百分点,弱于上证综合指数5.32个百分点,年初至今上涨14.1% [1][2] - 成分股中双林股份上涨6.35%,其余个股普遍下跌,跌幅较大的包括北特科技(-13.07%)、肇民科技(-12.19%)、拓普集团(-12.49%)等 [1][2][6] - 指数成分股为50家披露机器人相关业务的公司,以2023年1月1日为100基点,按市值加权计算 [4] 行业动态 - 宇树科技发布人形机器人G1拳击视频,展示击打、平衡恢复等能力,计划开展机器人格斗直播 [7] - 长城汽车与宇树科技达成战略合作,重点发力具身智能底层技术、"车+机器人"场景创新等方向 [9] - 傅利叶发布开源人形机器人Fourier N1,身高1.3米,重38公斤,23个自由度,最高奔跑速度3.5米/秒 [11] - 特斯拉Optimus团队成员杨硕离职创业,成立妙动科技开发消费级机器人产品 [12] - 广汽集团发布新一代一体式关节产品,谐波减速器旋转关节同体积下刚性提升50%,输出力矩提升40% [16] 政府政策 - 600亿国家级人工智能基金落地,重点关注具身智能领域 [22] - 工信部2025年将开展人形机器人等标准研究 [23] - 苏州计划到2027年机器人产业规模达2000亿元 [24] - 首批人形机器人国家标准立项,优必选牵头制定作业操作技术要求 [25] - 北京推进5G人形机器人在高端制造和消费服务场景规模化应用 [28] 融资动态 - 灵心巧手完成超亿元种子轮融资,创灵巧手行业种子轮融资纪录 [33] - 穹彻智能完成数亿元Pre-A++轮融资,加速具身智能基础模型研发 [34] - 鹿明机器人半年内完成两轮近亿元融资 [35] - 星尘智能连续完成数亿元A轮及A+轮融资 [36] 企业公告 - 嵘泰股份拟投资2925万元设立合资公司,布局行星滚柱丝杠等业务 [38] - 肇民科技与客户共同开发多个人形机器人精密零部件新品 [38] - 恒帅股份重点发展谐波磁场电机技术,匹配机器人电机需求 [38]
汽车行业周报(25年第15周):欧盟或撤销对华电动汽车关税,关注上海车展和财报行情【国信汽车】
车中旭霞· 2025-04-15 23:32
核心观点 月度产销: 根据乘联会统计,3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94.0万辆,同比增长14.4%,环比增长40.2%;今年1-3月份累计销量512.7万辆,同比增长6.0%。3月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 241.2万辆创当月历史新高,同比增长8.9%,环比增长36.4%;1-3月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627.7万辆,同比增长11.3%。 周度数据: 根据上险数据,3月31日-4月6日,国内乘用车上牌33.64万辆,同比+25.3%,环比-30.1%;其中新能源乘用车上牌16.81万辆,同比+37.4%,环比-30.4%。3月累计更 新(3.3-4.6):3月国内乘用车累计上牌201.65万辆,同比+38.0%;其中新能源乘用车累计上牌105.59万辆,同比+57.9%。 本周行情: 本周(20250407-20250411)CS汽车上涨4.29%,CS乘用车上涨3.16%,CS商用车上涨3.4%,CS汽车零部件上涨5.12%,CS汽车销售与服务上涨4.75%,CS摩托车及 其他上涨7.76%,电动车上涨3.1%,智能车上涨5.57%,同期的沪深300指数上涨2.31%,上证综合指数上涨2.48%。CS汽车强于沪深300指 ...
汽车行业周报(25年第15周):欧盟或撤销对华电动汽车关税,关注上海车展和财报行情【国信汽车】
车中旭霞· 2025-04-15 23:32
风险提示: 汽车供应链紧张、经济复苏不及预期、销量不及预期风险。 重要行业新闻与上市车型 重要行业新闻 1、行业动态 核心观点 月度产销: 根据乘联会统计,3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94.0万辆,同比增长14.4%,环比增长40.2%;今年1-3月份累计销量512.7万辆,同比增长6.0%。3月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 241.2万辆创当月历史新高,同比增长8.9%,环比增长36.4%;1-3月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627.7万辆,同比增长11.3%。 周度数据: 根据上险数据,3月31日-4月6日,国内乘用车上牌33.64万辆,同比+25.3%,环比-30.1%;其中新能源乘用车上牌16.81万辆,同比+37.4%,环比-30.4%。3月累计更 新(3.3-4.6):3月国内乘用车累计上牌201.65万辆,同比+38.0%;其中新能源乘用车累计上牌105.59万辆,同比+57.9%。 本周行情: 本周(20250407-20250411)CS汽车上涨4.29%,CS乘用车上涨3.16%,CS商用车上涨3.4%,CS汽车零部件上涨5.12%,CS汽车销售与服务上涨4.75%,CS摩托车及 其他上涨7.76%,电动车上涨3 ...
人形机器人周报(第10期):特斯拉更新机器人行走视频,宇树发布全新灵巧手方案【国信汽车】
车中旭霞· 2025-04-15 23:32
市场表现 - 国信人形机器人指数2025年4月7日-4月11日下跌8.43%,弱于沪深300指数5.55pct,弱于上证综合指数5.32pct,年初至今上涨14.1% [1][2] - 拓普集团下跌12.49%,三花智控下跌10.57%,中鼎股份下跌11.22%,银轮股份下跌9.45%,北特科技下跌13.07%,双林股份上涨6.35% [1][2] - 贝斯特下跌8.98%,浙江荣泰下跌10.47%,祥鑫科技下跌8.64%,双环传动下跌6.9%,斯菱股份下跌11.77%,豪能股份下跌9.05% [1][2] - 精锻科技下跌10.06%,蓝黛科技下跌12.18%,凌云股份下跌5.32%,旭升集团下跌11.79%,肇民科技下跌12.19%,爱柯迪下跌9.84% [1][2] 行业动态 - 宇树发布人形机器人G1拳击视频,展示击打固定目标、对打及快速恢复平衡能力,计划开启机器人格斗直播 [7] - 长城汽车与宇树科技达成战略合作,围绕机器人技术研发、智能制造升级、智能整车创新展开深度合作 [9] - 均胜集团与智元合资成立宁波普智未来机器人有限公司,第一期产线计划年产1000台人形机器人及轮式机器人 [13][14] - 傅利叶发布首款开源人形机器人Fourier N1,身高1.3米,体重38公斤,全身23个自由度,最高稳定奔跑速度3.5米/秒 [11] - 特斯拉机器人团队成员杨硕离职创业,成立妙动科技,聚焦消费级机器人产品 [12] - 广汽集团发布具身智能机器人核心部件,包括新一代一体式关节产品和低压伺服驱动器,技术指标对标国际顶尖水平 [16] - 深开鸿发布全国首个基于开源鸿蒙的机器人操作系统M-Robots OS,支持多机实时协同、多硬件兼容、AI原生支持 [19] 政府新闻 - 600亿国家级人工智能基金落地,重点关注具身智能前沿技术及产业化进展 [22] - 工信部2025年将开展人形机器人等标准研究 [23] - 苏州发布机器人产业三年计划,目标2027年产业规模达2000亿元 [24] - 首批人形机器人系列国家标准正式立项,优必选牵头制定作业操作技术要求 [25] - 深圳市发布科技金融行动方案,15条措施支持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 [26] - 广东省加快打造全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发展高地,发布多项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及解决方案 [27] - 北京市推进具备5G通信能力的人形机器人在高端制造、消费服务场景规模化应用 [28] 融资动态 - 灵心巧手完成超亿元种子轮融资,聚焦具身智能平台研发 [33] - 穹彻智能完成数亿元Pre-A++轮融资,加速具身智能基础模型研发及商业化应用 [34] - 鹿明机器人半年内连获两轮近亿元融资,资金用于核心技术研发及产品化落地 [35] - 星尘智能连续完成数亿元A轮及A+轮融资,由锦秋基金、蚂蚁集团领投 [36] 公司公告 - 嵘泰股份拟与润孚动力共同出资设立公司,布局行星滚柱丝杠等业务 [38] - 恒帅股份重点着力谐波磁场电机技术,匹配机器人电机需求 [38] - 肇民科技与客户共同开发多个人形机器人精密零部件新品 [38]
速腾聚创系列三-年报点评:2024年收入同比增长47%,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机器人技术平台公司【国信汽车】
车中旭霞· 2025-04-12 12:52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5亿元,同比增长47.2%,净利润为-4.8亿元,相比2023年的-43.4亿元大幅收窄 [2][8] - 2024年ADAS产品收入13.4亿元,同比增长71.84%,销量51.98万台,同比增长114% [2][17] - 2024年机器人及其他产品收入1.98亿元,同比增长6.4%,销量2.44万台,同比增长47% [2][20] - 2024年毛利率17.20%,同比提升8.8个百分点,净利率-29.22%,同比提升357.4个百分点 [4][25] - 2024年三费率53.96%,同比下降41.31个百分点,其中研发费用率37.32%,同比下降19.38个百分点 [29] 产品与技术 - 2024年推出MX激光雷达,价格低于200美元,获得多家整车厂定点 [6][58] - 2025年初发布EM4激光雷达,具备1080线、600米探测能力,已获国内外多家整车厂定点 [6][45] - 2024年10月自研SoC芯片M-Core获AEC-Q100认证,使MX主板面积减少50%,功耗降低40% [40] - 2025年推出机器人全固态激光雷达E1R和半球形激光雷达Airy,Airy尺寸仅乒乓球大小,提供水平360°视场角 [45][69] - 2025年3月发布机器人视觉新品Active Camera AC1,实现激光雷达、摄像头与IMU硬件级融合 [77] 客户与订单 - 截至2024年底,获得28家汽车整车厂及一级供应商的95款车型量产定点,12家客户的32款车型已实现SOP [49][58] - 与全球310多家汽车整车厂和一级供应商建立合作,累计获得8个海外及中外合资品牌定点 [6][61] - 全球核心Robotaxi及Robotruck厂商中的6家已签订正式量产协议 [6][61] - 截至2024年底,服务机器人及其他非汽车领域客户超2,800家 [49][72] - 2025年与Coco Robotics、白犀牛、酷哇机器人等头部企业达成战略合作 [72] 研发与创新 - 2024年研发投入6.15亿元,AI机器人等创新业务研发投入约2.5亿元,占41% [29] - 研发人员从2023年563人增至2024年637人,增聘AI算法及专有芯片开发人员 [29] - 截至2024年底,以641项激光雷达专利公开量居行业榜首 [53] - 已与全球超10家人形机器人企业建立战略合作 [51][78] - 推出第二代灵巧手Papert 2.0,具有20个自由度和14个力传感器 [5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