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对冲研投
icon
搜索文档
调研报告 | 苹果:西部产区历史性的坐果减产
对冲研投· 2025-05-06 19:18
核心观点 - 西部苹果产区遭遇近10年来最严重的"热、干、风"三合一极端天气,导致授粉受精严重受阻,坐果率大幅下降,减产幅度显著[1][2][42] - 调研显示陕西整体减产约50%,山西吉县减产50%(比去年多减20%),甘肃庆阳减产30%-40%[2][22][43] - 与历史性霜冻减产不同,本次坐果问题导致的产量损失不可逆,且质量将低于预期[2][29][32] - 当前现货价格达6年高位(栖霞一二级4-5元/斤),库存仅次于2018-2019产季,预计价格将突破2023年高点[3][38][44] - 新季开称价低于4元/斤概率小于1%,有望创历史新高,因西部连续两年减产且现货支撑强劲[4][39][45] 调研概况 - 历时6天覆盖246个果园,访谈116位果农/代办,重点验证陕西陕北地区(洛川+富县95个样本)[6][9] - 采用实地考察与交叉验证结合,对争议较小区域(如白水、合阳)适当减少样本量[9] - 甘肃静宁庄浪等次要产区通过电话/微信补充调研[9] 气象灾害影响 - **大风沙尘**:4月10-13日沙尘暴黄色预警与花期重叠,导致蜜蜂活动减少+柱头黏附沙尘[10][26] - **严重干旱**:西部主产区三四月降雨量为近10年最低,树体营养不足[14][22] - **异常高温**:4月14日起温度达5年峰值,柱头快速干燥阻碍花粉管萌发[17][26] - **三合一效应**:80%果农确认减产与热干风强相关,早熟品种因自花授粉+早开花受影响较小[22] 减产机制分析 - 授粉窗口极短:最佳授粉时间仅6小时,最长不超过1天,高温使柱头在30分钟内失活[1][24] - 生理落果特征:未受精幼果带果柄脱落(花后1-4周),与霜冻致损机制本质不同[24][29] - 动态恶化过程:同一果园4月21日预估套袋14万→25日10万→28日8万,减产认知逐日加深[2][29] - 质量连锁反应:授粉不充分导致种子分布不均,预计陕西果个偏小+畸形果增多[32][45] 市场供需研判 - **现货端**:当前库存结构分散(无大户囤货),距新果上市尚有5个月,淡季涨价动能充足[3][38] - **开称价规律**:2018/2021/2024三个高开高走年份均对应西部减产,今年具备同样特征[4][39] - **价格预期**:新季半商品果收购价大概率突破4元/斤,可能超越2019年历史峰值[39][45]
五一假期复盘特辑:黄金下跌,OPEC+ 6月大幅增产,原油重挫;外盘股市显著上涨
对冲研投· 2025-05-05 15:37
文 | 对冲研投编辑组 编辑 | 杨兰 审核 | 浦电路交易员 信息来源 | 鹰眼快讯 五一小长假即将结束,假期间全球金融市场发生了哪些重要事件?跟着对冲研投内容团队 一起复盘假期外盘行情,回顾国内外重要资讯及数据,为明天的开盘做充足的准备吧! 常规数据资讯监控请点击 文末 "阅读原文" 进入鹰眼快讯产品 10Y美债收益率上涨14.1基点,报4.315%。 3. 外汇市场: 美元指数回升。 美元指数冲高回落,假期间一度站上 100,随后涨幅收窄,累计上涨0.51%, 报99.7 2 。人民币汇率上升,日元贬值。 4.大宗商品: OPEC+ 6月大幅增产,美油跌超6 % ,布油下破 60美元/桶;农产品 涨跌互现,马棕油跌 2.78%,美棉涨超3%;贵金属跌超2%。 WTI原油下跌6.03%至56.12美元/桶,Brent原油下 跌5. 46 %至59.2美元/桶。农产品涨跌互现,马棕油跌2.78 % ,美麦涨超 4%,美棉涨超 现在 来跟我们一起做全球宏观 &大宗商品的开盘准备吧! $${\begin{array}{r l}{{\boxed{0,1}}}&{{}\to{\underset{\lambda\in ...
假期分享 | 关于大宗商品投资的再思考
对冲研投· 2025-05-03 09:02
大宗商品作为资产类别的特征 - 大宗商品是反映实物资产供求变化的另类资产,不提供市场beta,价格回报独特[1] - 商品之间低相关性是共同特征,但同一生产链或可替代商品间存在例外[2] - 商品反映现货供需而非预期资产,无收入来源使其估值难度高于股票和债券[3] - 1970-2019年近50年间商品价格仅温和上涨,与"价格必然长期上涨"的普遍认知矛盾[3] 商品收益构成 - 商品收益三部分:现货价格变动、展期收益率(期货升水/贴水)、抵押品利息收入[5][6] - 近月期货合约常被用作现货价格代理变量[5] - 展期收益方向取决于期货曲线形态:升水市场为负,贴水市场为正[5] - 商品期货策略通常将大部分资产配置于国债作为抵押品[6] 商品的传统投资用途 - 历史上商品被证明是可靠的通胀对冲工具,尤其对意外通胀有效[8] - 标普GSCI回报与通胀水平呈线性关系:通胀>6%时平均回报19.6%,通缩时期回报-46.1%[11][13] - 商品与传统资产相关性低,55/40/5组合较60/40组合波动率更低(20年年化波动11.63% vs 12%)[15][18] - 2008年后资产相关性上升削弱商品分散化效果,但近年商品内部相关性已回落至历史低位[17][19] 商品投资的新思路 - 改进商品beta构建方法:采用等风险贡献权重替代生产量加权,可降低波动性[23] - 第二代商品指数表现优于传统指数:如S&P GSCI Risk Weight指数5年年化波动仅8.4%[24][27] - 单一商品可作为表达地缘政治、气候等主题的投资工具,其收益呈正不对称性[28] - 农产品短期价格波动显著,自然灾害可能导致极端上涨[29] - 商品适合战术交易:供求变化驱动的价格波动特性使其更接近交易资产[30] - 商品市场存在可系统捕获的风险溢价,如套利策略具有经济合理性[32] 商品市场结构性变化 - 通胀构成变化削弱商品对冲效果:劳动力成本和技术因素占比提升[10] - ESG因素正影响商品投资,机构投资者可能通过多空交易推动市场结构调整[31] - 商品风险溢价策略尚处早期,未被充分套利,存在持续获取机会[32]
致敬劳动者,对冲研投祝大家五一快乐!
对冲研投· 2025-05-01 10:31
【对神研投 bestanalyst.cn i FF 1 1 1 International Workers' Day 平凡而伟大 向劳动者致敬! l K 休 致 敬 劳 动 者 · 最 可 敬 的 人 ...
大宗商品接下来路在何方?
对冲研投· 2025-04-30 16:40
大宗商品市场表现 - 自4月2日对等关税以来大宗商品跳空暴跌8 88%(最高点到最低点),后随着90天暂停关税市场修复部分下跌,目前自最低点上涨3 92%但跳空缺口修复无望 [2] - 工业品表现弱于农产品,工业品受关税对需求的影响大于供给,农产品受关税对供给的影响大于需求 [2] - 此轮下跌压缩利润,化工品相对于油品反弹更弱 [2] - 全球123个商品品种中低于250日均线的比例持平于23年银行危机水平,与250日均线差值分位数低于50%的比例略低于23年银行危机水平 [28] 宏观经济展望 - IMF将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2 8%,较1月预测低0 5个百分点,预计2026年增长3%,较1月预测低0 3个百分点 [5] - IMF预测中国今年经济增长4%,较1月预测低0 6个百分点,而中国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 4% [5] - JP Morgan测算当前关税对中国、美国、全球GDP冲击幅度分别为2 5%、1 2%、1 0% [6] 衰退风险分析 - 截至4月25日,美股业绩发布会对关税负面点评次数达2005年以来最高,对需求负面提及次数达2022年中以来新高,对衰退提及次数接近2020、2022年水平 [7] - 美银信贷调查显示贸易战是投资者最担忧问题,其次是经济衰退,二者超越通胀担忧但对经济衰退担忧仍低于2023年水平 [7] - 彭博调查显示未来12个月出现经济衰退可能性为45%,高于3月份的30% [7] - 标普500成分股公司提及"更好"与"更差"比率为1 7x,为2008年以来最低水平 [7] 国内政策与行业周期 - 4月政治局会议定调"按兵不动,托而不举",存量政策"用好用足",增量政策"备足预案" [8] - 房地产政策转向"发展新模式"、"巩固稳定态势",暗示高层认为房地产风险解除,大政策难再现 [8] - 房地产处于底部周期,AI数据中心代表的半导体周期波峰已过,光伏、新能源、半导体均处下行周期 [8] 大宗商品分板块展望 - 贵金属:货币属性主导,地缘政治、关税纷争、美国政治左倾化侵蚀美国信用,上涨逻辑不变但需注意节奏 [10] - 有色金属:矿端收缩逻辑受需求不稳定挑战,铜因内生收缩优于锡 [10] - 黑色产业链:钢铁减产贯穿全年但雷声大雨点小,压制原料价格,成材利润空间大概率0-100元 [10] - 非金建材:外贸环境和房地产市场定位下产能收缩压力持续,价格测试大厂成本线 [10] - 原油能化:OPEC增产叠加需求收缩,价格下行测试成本线可能引发减产反抗 [10] - 油脂油料:南美丰产定局,北美种植季来临,美国生物燃料政策RVO存不确定性,天气炒作有空间 [11] 市场情绪指标 - 美股公司负面关税评论达历史高位,负面需求提及达2022年中以来新高 [14][15][16][17] - 衰退提及次数接近2020、2022年水平 [18][19] - 70%美国信贷投资者担忧衰退,低于2023年83%峰值 [20][21] - 84%投资者担忧贸易战,达2019年峰值水平 [22][23]
商品策略专题:Sell in May的警告与仓单定价的回归?
对冲研投· 2025-04-29 19:48
商品市场定价修复 - 铜价从4月1日至今震荡幅度接近12% 但跌幅回落至4%下方 显示商品定价修复已完成大部分 [2] - 市场讨论修复式定价的上边界是否接近触及 需从中美经济现实出发 美国交易滞胀中的"滞" 中国交易"通缩未缩" [2] - 国内出口商通过转向东南亚 墨西哥 加拿大等市场缓解关税冲击 运费上涨印证贸易转口 支撑出口数据避免急跌 [2] 中美贸易成本分担机制 - 2018年通过人民币贬值实现"汇率抵消" 使美国进口商未明显感知中国商品涨价 国内出口商以价换量补利润 [2] - 本轮人民币汇率稳定 成本分担缺乏共识 美国进口商通过"抢进口"建立安全库存 暂缓采购导致通胀未显著上行 [2] - 需关注美国制造业PMI 非农就业 通胀数据 验证是否朝衰退路径定价 [3] 国内经济与商品市场 - 一季度GDP同比5.4%增速难再提升 出口贡献占比约30% 后续出口压力或主导市场定价 [3] - 4月商品价格修复回升 但上边界可能接近 对年度低点判断持保留态度 [3] - 钢铁产业限产预期引发钢厂利润修复交易 多成材空炉料头寸显现 若落实5000万吨减产目标将压制铁矿需求 [3] 多晶硅与农产品机会 - 多晶硅期现背离显著 现货企稳后或通过期货上涨收敛 头部企业仓单成本4.1-4.2万/吨 产业集中度CR4达60%限制空头交割能力 [3] - 美国RVO政策影响美豆油走势 北半球播种期天气交易窗口开启 5月初寒潮为季节性风险点 [3] 季节性交易策略 - "Sell In May"季节性叙事适用于工业品 原材料 能源 但需动态评估复杂市场环境 [3] - 节前可关注出口依赖型商品套保机会 如橡胶 热卷 部分化工品 但不宜机械套用 [3] 研究工具与服务 - 提供波动属性分析 宏观套利 跨品种/跨期价差 期权交易等工具表 需连接实时行情数据 [4] - 全球宏观气候表 交易计划复盘 仓位测算等工具辅助全流程交易管理 [4] - 知识星球服务包含VIP资料 直播 产业专家交流 电子书等 年费599元 [5][6]
金属周报 | 宏观再缓和,铜价延续反弹、贵金属显著回调
对冲研投· 2025-04-28 18:55
核心观点 - 近期宏观氛围转暖,特朗普提出削减对华高额关税,普京表态愿就停火谈判,宏观缓和导致金铜价格分化 [1][3] - 上周COMEX黄金下跌0.33%,白银上涨1.46%;沪金下跌0.48%,沪银上涨1.47%;COMEX铜上涨3.04%,沪铜上涨1.71% [2] - 铜价反弹受宏观改善和供应端干扰双重推动,Antamina铜矿安全事故引发供应担忧 [3] - 贵金属回调因美国关税政策缓和导致避险情绪消退,黄金多头获利了结 [4] 基本金属市场 铜市场表现 - COMEX铜价震荡回升,沪铜重回78000元/吨附近,国内消费韧性显现 [5] - 国内精炼铜库存显著去化,出库量环比增加,下游订单和提货强劲 [5] - COMEX铜维持contango结构,交仓压力可能增加 [5] - SHFE铜back结构扩大,近端合约back显著扩大,显示月差博弈从预期转入现实 [5] - CFTC持仓显示非商业空头占比维持低位,预示铜价仍有反弹空间 [5] 铜产业动态 - 铜精矿TC周指数为-37.56美元/干吨,较上周跌6.74美元/干吨,市场延续低迷 [7] - BHP招标推动TC下移,对炼厂截标-44,对贸易商截标-66 [7] - 现货升水走强,持货商挺价惜售,下游节前备货需求支撑 [10] - 国内电解铜现货库存18.22万吨,较17日降5.29万吨,上海市场去库明显 [12] - 精铜杆加工费多数上涨,企业订单平稳;再生铜杆原料问题显著 [15] 贵金属市场 价格表现 - COMEX黄金下跌1.5%,白银上涨3.4%;伦敦金现下跌0.9%,伦敦银现上涨3.2% [19] - SHFE黄金下跌0.3%,白银上涨1.4%;上金所黄金T+D下跌0.3%,白银T+D上涨1.6% [19] - 白银跌幅弱于黄金,金银比下行;铜价上涨黄金下跌,金铜比下行 [20] 市场动态 - 黄金VIX回落,避险情绪放缓,市场风险偏好回升 [27] - COMEX黄金库存减少150万盎司至4171万盎司,白银库存减少120万盎司至49791万盎司 [35] - SHFE黄金库存持平于15.7吨,白银库存减少33吨至924吨 [35] - SPDR黄金ETF持仓减少6吨至946吨,SLV白银ETF持仓减少164吨至13956吨 [40] - COMEX黄金非商业多头持仓减少12811手至25.9万手,空头持仓增加14021手至8.4万手 [40] 市场前瞻 - 国内精炼铜库存去化显著,下游订单强劲,现货买盘提供支撑但非上行驱动 [50] - 金价短期上冲动能减弱,中长期海外不确定性和美元信用逻辑仍支撑黄金上行 [50]
研客专栏 | 原油是否过度定价了远期供应宽松?
对冲研投· 2025-04-28 18:55
原油非基本面定价驱动 - 近期油价反弹主要由美国经济指标改善驱动,包括近端月差走强和非农数据证伪即刻衰退预期,此前OPEC限产解除的利空定价被修正 [7] - 失业率指标U3和U6显示经济周期波动对原油定价的影响,图表数据覆盖2002-2023年 [6] OPEC+供应动态 - 补偿减产计划覆盖2025年3月至2026年6月,总减产量18.9-43.5万桶/日,主力国家包括伊拉克(持续16个月超10万桶/日)、哈萨克斯坦(3-9万桶/日)和阿联酋(0.5-0.6万桶/日) [18] - 沙特等国解除自愿减产后的产量增幅显示:2025年底较解除前增加1242.6万桶,2026年底增加2340.8万桶 [8] - 伊朗、俄罗斯和委内瑞拉三国出口环比显著减少,伊朗产量面临美国"极限施压"可能导致供应中断 [10] 全球库存结构 - 4-6月为传统累库窗口,今年伴随限产解除或出现显著库存提升,累库斜率高峰在4月中旬至5月初,库存高点通常出现在5-6月 [11] - 西北欧ARA港口原油库存和新加坡油品总库存数据显示当前处于季节性低位 [13] - 全球浮仓数据显示亚洲和中东地区浮仓量较2021-2023年同期水平有所下降 [28] 区域供需平衡 - 沙特下调5月亚洲阿拉伯轻质原油OSP,旨在挤压俄罗斯和伊朗的市场份额,争夺炼油厂采购 [19] - 美国油品总表需周环比增长9.16%,汽油表需增长11.25%,但航煤需求下降0.47% [38] - 全球裂解价差反弹显示补库意愿增强,美国汽油裂差反弹或证伪季节性淡季预期 [25] 价格展望 - EIA预测布伦特原油价格将从70美元/桶升至2025年75美元/桶,2026年回落至68美元/桶,因OPEC+减产取消和非OPEC增产 [23] - 当前WTI反弹强压位64-66美元,远期供应增量可能导致上行受阻,震荡偏弱格局 [45] - 全球供需平衡预计未来几个月持续收紧,8月或出现140万桶/日赤字,但四季度可能重现过剩 [23]
马上要放假了!当心“赔率”太低的事情……
对冲研投· 2025-04-28 18:55
市场表现与红利策略 - 4月全市场量能持续低于1.1万亿,银行股表现突出,大盘红利策略显著跑赢中小盘指数(如中证1000、中证2000)[3] - 红利指数已完全修复4月7日的跳空缺口,实现绝对收益与相对收益双重优势[3] 期权时间价值解析 - 期权价值由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原称时间价值)构成,外在价值受方向、隐含波动率(隐波)和时间三维度影响,非单纯时间损耗[3] - Theta指标量化每日时间损耗,例如Theta为-0.3650的合约每日损耗约10元(假设标的价格与隐波不变)[4][5] - Vega指标反映隐波变动影响,隐波上升1%可使权利仓盈利(如Vega 0.3200的合约盈利32元)[5] 长假期权交易风险 - 历史案例显示长假前后双卖策略(同时卖出认购和认沽)风险极高:2020年春节后虚值认沽期权单日涨幅达1751.85%,2019年五一后隐波跳升5%,2018年十一后A股低开4%[6] - 卖方策略在事件冲击下可能面临爆仓,如2020年节前30%仓位双卖头寸开盘即爆仓[6] 持股/持币过节策略建议 - 建议通过买沽期权对冲股票持仓风险,成本控制在资产千分之几,可抵消部分意外亏损(如清明假期事件)[8] - 利用节前逆回购高利率(如204001.SH按6天计息)获取收益,覆盖对冲成本[8] 衍生品工具与资源 - 提供期货及期权套利工具表(跨品种、跨期价差)、宏观资产晴雨表等进阶分析工具,需实时行情数据支持[9] - 会员服务包含定制化交易训练营、1V1私教及仓位测算工具,年费599元[11] 数据与社群支持 - 每周更新大类资产周报、期货品种手册及产业嘉宾问答,VIP会员可获取专属直播与电子书资源[10][11] - 社群提供交易计划复盘模板、组合风险管理工具,适用于多资产交易员[9][11]
政治局会议: 从“底线”看“预案”
对冲研投· 2025-04-25 18:20
4月政治局会议关键信号分析 核心观点 - 政策布局呈现"两步走"特征:"底线"要稳(加速存量政策)、"预案"要足(储备增量政策)[2] - 首次明确提出"经贸斗争",强调以自身确定性应对外部不确定性[3] - 财政与货币政策分工明确:财政主攻"稳就业",货币侧重"稳市场"[3] - 服务消费成为政策加码核心领域,配套设立专项再贷款工具[3] - 房地产供需两端协同发力,加快存量政策落地[3] 政策框架与实施路径 - **存量政策加速**:政府债发行使用提速、化债纾困、城中村改造等被列为优先事项,宏观政策定调从"实施"升级为"加紧实施"[3] - **增量政策储备**:包括养老再贷款、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等创新手段,强调"根据形势变化及时推出"[3] 财政与货币分工 - **财政政策重点**: - 将"稳就业"置于"四稳"首位,失业保险基金稳岗返还比例将提高(尤其针对受关税冲击企业)[3] - 实行外贸冲击对冲与民生兜底双轨并行[3] - **货币政策工具**: - 明确创设结构性新工具,科创再贷款规模达3000-5000亿元[3] - 新增"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支持科技、消费、外贸领域[3] 消费政策方向 - **服务消费主导**:政策明确将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可能将补贴范围扩展至受关税冲击的小商品[3] - **两新政策扩围**:兼顾刺激消费与"出口转内销"诉求,海南已率先清理限购措施响应政策[3] 房地产调控策略 - **需求端**: - 清理消费限制性措施,海南全省取消限购示范政策落地[3] -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或涉及货币化安置,需关注PSL变化[3] - **供给端**: - 加速城市更新行动、危旧房改造及商品房收购[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