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万宏源宏观

搜索文档
M1增速缘何回升?——5月金融数据点评(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申万宏源宏观· 2025-06-15 11:05
核心观点 - 后续政策性金融工具推出可能稳定信贷表现 [1] - 5月M1增速回暖主要由于去年"资金防空转"政策低基数效应和房地产销售边际回暖 [1][7] - 5月M1同比回升0.8个百分点至2.3% [1][7] - 企业中长期贷款连续两个月同比少增超1500亿元 [1][8] - 5月PPI同比降幅扩大至-3.3%可能预示企业投资计划将进一步削减 [8] - 社融存量同比从2024年底8.0%上升至8.7%主要因政府债净融资"前置" [9] - 5月政府债净融资新增14633亿元但同比增量收窄至2367亿元 [9] 常规跟踪 - 5月新增信贷6200亿同比少增3300亿主要拖累来自企业中长贷 [11] - 居民部门贷款新增540亿同比少增217亿其中中长贷新增746亿同比多增232亿 [11] - 企业部门票据融资新增746亿同比少增2826亿短期贷款新增1100亿同比增加2300亿 [11] - 5月新增社融22871亿同比多增2248亿主要源于政府债券 [12] - 人民币贷款新增5960亿同比少增2237亿政府债券新增14633亿同比多增2367亿 [12] - 5月M2同比下行0.1个百分点至7.9%新口径M1同比上行0.8个百分点至2.3% [15] - 居民存款新增4700亿同比多增500亿企业存款减少4176亿同比少减3824亿 [15]
申万宏观·周度研究成果(6.7-6.13)
申万宏源宏观· 2025-06-14 11:39
深度专题 - 转型进入"新阶段",政策步入"革新期",外部冲击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反内卷"和"服务业"成为破局关键 [5] - 美国"例外论"被证伪,需区分叙事与趋势,上半年最大预期差 [8] - 关税对美国经济的影响是下半年主要矛盾,短期需关注通胀走向 [9] 热点思考 - 6月美国关税、减税和货币政策变化受关注,国内出口数据与增量政策进入"验证期" [11] - 政策性金融工具或"呼之欲出",短期稳增长工具值得期待 [12][14] - 入境游火爆,中国单方面免签国增至47国,对外开放提速,从"China Travel"转向"中国购" [15] 高频跟踪 - 中美第二轮贸易谈判将启,美国非农就业强于预期 [22] - 美西航线运价涨幅扩大,工业生产平稳,基建开工弱势 [24] - 习近平主席与特朗普通话强调平等磋商,韩正副主席会见美方代表团推动双边关系 [27][28] 经济数据 - 2025年实际GDP预计全年增长5%,二季度E为5.1%,但房地产投资持续下滑(-11.5%全年E) [6] - 出口2025年一季度同比10%,二季度E回落至3.4%,进口当季同比-1.2% [6] - 核心CPI企稳,5月通胀数据呈现三个特征 [19] 贸易动态 - 中美贸易逆差达2954亿美元,当前关税10%,暂缓期后或升至34%,6月9日启动第二轮会谈 [23] - 欧盟、越南、韩国等面临关税升级压力,日本有望6月中旬达成协议 [23]
国内高频|美西航线运价涨幅扩大(申万宏观 · 赵伟团队)
申万宏源宏观· 2025-06-11 18:22
工业生产 - 高炉开工率同比小幅回落0.2个百分点至2.1%,表观消费同比下行2.3个百分点至-1.7% [5] - 化工链开工保持韧性,纯碱开工同比+2.7个百分点至-1.3%,PTA开工同比-1.1个百分点至3%,涤纶长丝开工持平前周录得2.6% [15] - 汽车半钢胎开工率大幅回落,同比-4.4个百分点至-6.7% [15] 建筑业开工 - 全国粉磨开工率同比-0.1个百分点至-1.9%,水泥出货率同比+3.2个百分点至-2.3% [25] - 沥青开工率同比+0.8个百分点至4.3%,玻璃消费同比-13.2个百分点至-21.2% [36] 下游需求 - 全国新房日均成交面积同比-28.2个百分点至-27.8%,一线城市成交同比-45个百分点至-21.6% [47] - 铁路货运量同比-2.4个百分点至-0.1%,港口货物吞吐量同比-4个百分点至0.8%,集装箱吞吐量同比-10.9个百分点至0.1% [58] - 观影人次同比+51.7个百分点至14.6%,票房收入同比+52.8个百分点至14.4% [68] 出口与集运 - CCFI综合指数环比+3.3%,美西航线运价环比+9.6%,东南亚航线运价环比-3.3% [77] - BDI周内均价环比+13.2% [77] 物价 - 农产品价格分化,猪肉、鸡蛋价格环比分别-0.3%、-0.9%,蔬菜、水果价格环比均+1.1% [89] - 南华工业品价格指数环比-0.2%,能化指数环比-0.4%,金属指数环比-0.1% [100] 入境游市场 - 2024年入境游恢复至历史趋势81.9%,旅行出口恢复至2019年138%水平 [115] - 2025年前5月国际航班架次同比+21.1%,五一假期入境游订单同比+141% [115] - 2024年免签入境外国人次达2012万、同比+112.3%,上海、北京接待入境游客单月最高达67.1万、45.5万 [116] - 2024年国际旅游外汇收入6767.8亿元、同比+77.9%,对GDP增速贡献约0.1% [118]
热点思考|入境游“有多火”?(申万宏观 · 赵伟团队)
申万宏源宏观· 2025-06-11 18:22
旅游市场新趋势 - 入境游复苏势头强劲,2024年国内出游人次回升至历史趋势56.1%,入境游恢复至81.9%,旅行出口恢复至2019年138%水平 [2] - 2025年前5月国际执行航班架次同比21.1%,国内航班为-0.6%,五一假期入境游订单同比141%,高于国内县域游(20%) [2] - 东南亚游客占比显著提升,2024年上海接待游客中东南亚占比22.5%,较2023年上行6.8pct,北美游客占比下降2pct [2][17] 入境游加速修复原因 - 2024年后入境游加速修复,2025年4月上海入境游人次达2019年115.3%,超过泰国(76.7%)和新加坡(88.1%) [3][23] - 签证便利化政策推动复苏,2024年免签入境外国人达2012万,同比112.3%,2025年上海、北京单月入境游客分别达67.1万、45.5万 [4][26] - 文化出海带动消费,2025Q1文化服务出口占GDP比重1.5%,较2019年提升近1pct,泡泡玛特境外收入占比达38.9% [5][41] 入境游增长潜力 - 服务业开放度较低,2024年旅行出口占GDP比重0.1%,低于全球均值1.6%,运输、文娱服务出口排名靠后 [6][50] - 政策加码释放需求,2025年4月出台《加快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方案》,参考日本经验放宽签证后旅游出口占比提升14.4pct [7][61] - 离境退税政策优化,2025年4月退税起退点下调至200元,现金退税限额提高至2万元,深圳五一入境游订单同比188% [68][69] 经济效应分析 - 2024年旅行出口2831.2亿元,同比60.5%,国际旅游外汇收入6767.8亿元,交通类收入占比63.5%(4300亿元),娱乐类13%(879.5亿元) [8][73] - 入境游客停留9.2天,餐饮消费514.4亿元(占比7.6%),商品消费406.1亿元(占比6%),合计贡献社零增长0.7% [73][75]
年中展望 | 美国“例外论”的终结(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申万宏源宏观· 2025-06-11 11:28
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全球宏观经济最大的预期差是"美国例外论"被证伪,主要因素包括Deepseek时刻、特朗普关税冲击和美国财政约束 [2][8] - 下半年市场焦点将转向关税谈判反复、滞胀预期验证和《美丽大法案》落地,需关注短期交易节奏和全球资金再平衡趋势 [2][8] - 美国经济基准假设为"放缓但不衰退",通胀上行与经济下行压力基本对称,预计核心PCE通胀将在2025年四季度达到3.3%的高点 [5][71] 叙事切换:从"美国例外论"到"美国否定论" - 2025年1-3月全球制造业PMI连续3个月高于50荣枯线(50.1/50.6/50.3),但4月回落至49.8,商品贸易量价呈V型复苏 [2][8] - IMF将2025年全球GDP增速预测从1月的3.3%下调至4月的2.8%,其中美国从2.7%下调至1.8%,欧元区从1%下调至0.8% [2][23] - 大类资产表现分为三个阶段:年初至1月13日延续特朗普交易;1月14日至4月4日衰退预期升温;4月5日后出现"股债汇三杀" [3][27][30][35] 关税的经济冲击 - 美国平均关税税率从2024年底的2.4%升至2025年5月的16%,4月9日峰值达27% [54][58] - 关税对经济影响遵循"进口价格-PPI-CPI"传导路径,预计核心PCE通胀将在2025年四季度达到3.3%的峰值 [71][75] - GTAP模型显示关税对美国短期GDP影响在-0.5%至-0.9%之间,长期影响在-0.2%至-0.5%之间 [81][83] 《美丽大法案》影响 - 法案80%内容为延长现有减税措施,20%为新增减税,预计未来十年将增加财政赤字3.1万亿美元 [89][90] - 2026年美债净发行量或达2.2万亿美元,显著增加长债供给压力 [103][108] - 即使加征全球关税带来2.5万亿美元收入,仍不足以弥补法案造成的3.3万亿美元赤字增加 [92] 美元-美债安全资产地位 - 美国进入"股债汇三杀"高发阶段,2025年已发生11次周频维度"三杀",远超历史同期 [115][121] - AI技术竞赛中美国领先优势从一年多缩短至不到三个月,科技股高估值面临挑战 [134][137] - "孪生赤字"(财政赤字6.8%+贸易赤字)不可持续,美元贬值周期或将延续 [137][139][144]
热点思考 | 政策性金融工具,“新”在何处?(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申万宏源宏观· 2025-06-10 23:26
文 | 赵伟、贾东旭、侯倩楠 联系人 | 贾东旭 摘要 在当前宏观政策积极发力稳增长的背景下,政策性金融工具备受关注。前两轮其成效显著,本轮新型工 具何时可能落地?资金投向又会有哪些新动向?本文分析,可供参考。 短期还有哪些稳增长工具值得期待?政策性金融工具或"呼之欲出"。 4月政治局会议对宏观政策做出新部署,货币政策率先在5月初落地,财政政策方面,政府债发行依旧保 持积极态势,短期内增量可能来源于政策性金融工具。 货币政策上,央行于 5月7日推出三大类货币政策 措施及十项具体举措。财政政策方面,除政府债净融资维持高位外,增量资金来源需关注政治局会议提 出的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 政策性金融工具可能在6月底落地,一方面源于发改委给出的指引,另一方面也和当前经济基本面稳健有 关。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表示,"力争6月底前下达2025年'两重'建设和中央预算内投资全部项目清 单,同时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另外,当前经济基本面表现稳健,5月乘联会乘用车零售同比 13.0%,出口相关指标也处于较高区间。 同时,5 月份以来,多地积极筹备项目并准备申报,召开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政策宣讲会或对接会。 5月 中旬以来 ...
政策高频 | 习主席同美国总统通电话(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申万宏源宏观· 2025-06-10 23:26
政策动态 - 习近平主席与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强调用好经贸磋商机制,争取双赢结果,美方表示乐见中国经济强劲增长并继续奉行一个中国政策 [2] - 《政务数据共享条例》公布,推进政务数据安全有序高效共享利用,构建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提升政府数字化治理能力 [3][4] - 财政部等五部门建立长江、黄河流域统一的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根据水质情况核算各省出资或受偿金额,每三年评估一次 [5][6] - 财政部、生态环境部等五部门出台意见,明确7项重点任务,包括中央统一建立大江大河干流补偿机制、拓展补偿领域等,目标到2027年建成长江黄河干流补偿机制 [7] - 财政部拨款支持20个城市实施城市更新,包括北京、天津等,东部城市补助不超过8亿元,中部不超过10亿元,西部和直辖市不超过12亿元,总补助金额超200亿元 [8][9] 行业融合 - 人社部等4部门开展人力资源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在30个左右城市探索建立制造业人力资源服务标准体系,试点周期为2025至2027年 [10][11] 政策性金融工具 -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可能在6月底落地,投向涵盖数字经济、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消费领域、水利工程等多个方面 [16][17] - 前两轮政策性金融工具中,2015-2017年专项建设债券发行规模约2万亿元,投向三农建设、轨道交通等五大领域;2022年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规模7400亿元,重点投向交通水利能源等三类项目 [18] -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将支持科技创新,特别是AI、算力等领域,同时可能纳入消费领域,与传统基建投向形成协同 [19][20]
核心CPI企稳的三个特征?——5月通胀数据点评(25.05)(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申万宏源宏观· 2025-06-10 11:59
核心观点 - 5月CPI同比-0.1%,持平前值,略好于市场预期(-0.2%),环比-0.2% [2][8][67] - PPI同比-3.3%,较前值-2.7%进一步回落,环比-0.4%,低于市场预期(-3.2%)[2][8][36][67] - 核心CPI企稳主要体现为三个特征:核心商品PPI回弹、核心商品CPI上行、核心服务CPI改善 [3][9][68] 特征一:核心商品PPI回弹 - 5月核心商品PPI同比回升0.3pct至-1.4%,主因消费政策刺激需求释放及关税冲击缓和 [3][9][68] - 制鞋业价格上涨0.8%,计算机整机制造涨0.2%,家用洗衣机/电视机/汽车整车制造价格降幅收窄1.6/1.4/0.6pct [3][9][68] - 工艺美术及礼仪用品制造价格同比大涨12.8% [9] - PPI跌破-3%主要受大宗商品拖累: - 国际油价下行拖累国内油价,测算拖累PPI环比-0.2%(石油开采PPI环比-5.6%)[12][68] - 钢煤价格拖累PPI环比-0.3%(煤炭开采PPI环比-3%,黑色压延PPI环比-1%)[12][68] - 铜价支撑PPI环比0.1%(有色采选PPI环比0.8%)[12][13][68] - 中下游产能利用率偏低压制PPI,光伏设备及锂离子电池制造价格分别下降12.1%和5% [3][13][68] 特征二:核心商品CPI上行 - 核心商品CPI同比+0.1pct至0.2%,受"以旧换新"政策及金价上涨驱动 [4][19][69] - 交通工具CPI同比上行0.4pct至-3.4%,家用器具CPI同比持平于-0.2% [4][19][69] - 金饰品价格暴涨40.1%,带动其他用品及服务CPI同比上行0.7pct至7.3%,贡献整体CPI同比0.4% [4][19][69] 特征三:核心服务CPI改善 - 服务CPI同比上行0.2pct至0.5%,核心服务CPI环比0.1%优于季节性(-0.03%)[4][22][59][69] - 假期天数同比增加2天刺激需求释放,宾馆住宿价格涨4.6%(创十年新高),旅游价格涨0.8% [4][22][59][69] - 房租CPI环比-0.1%弱于季节性,显示居住需求仍疲软 [4][22][69] 食品与非食品CPI分化 - 食品CPI同比-0.4%: - 鲜果(+3.3%)、淡水鱼(+3.1%)、海水鱼(+1.5%)因供应减少涨价 [6][27][70] - 鲜菜(-5.9%)、猪肉(-0.7%环比)因供给充足价格下行 [6][27][70] - 非食品中交通工具用燃料CPI同比大幅回落2.7pct至-12.9%,主因国际油价下跌 [6][51][71] 后续展望 - 政策加码(服务消费支持、"以旧换新")或支撑核心CPI,但供给侧约束仍存: - 中下游产能利用率偏低及关税不确定性压制工业品价格 [33][68][70] - 大宗商品与食品供给充足或持续拖累价格 [33][70] - 服务业供给恢复可能抑制服务通胀 [33][70]
Chartbook 第1期 | 一文全览:关税对美国经济的影响(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申万宏源宏观· 2025-06-10 11:59
关税现状与展望 - 5月12日中美协议后全球贸易不确定性有所回落但仍处历史极值水平 美国平均进口关税税率16% 中国对美国税率降至27% [2] - 美国对等关税和对华关税暂停期将分别于7月9日、8月12日结束 需关注后续谈判进展及政治阻力 [2] - 截至5月末美国进口关税税率最高行业为服装(52.6%)、纺织品制造(52.8%) 金属加工行业税率提升幅度最大 [6][7] 关税经济效应 - 中-美集装箱预订量大幅提升显示"抢进口"启动 但库存累积和内需走弱或制约下半年动力 [2] - 关税对美国通胀推升效应已显现但尚不显著 三四季度可能进入上行期 零售价格自3月来持续上涨 [2][11][12] - 私人投资受冲击更大:PCE消费进口占比9% 而私人设备投资进口占比达38% 尤其车辆行业与墨西哥绑定深 [16][17] 行业动态与数据 - 联合国预测2025Q2全球贸易量增速1.5% 工业生产数据为主要上修动力 贸易价格呈上升趋势 [4][5] - 美国进口增速领先库存增速约3个月 一季度部分进口商品尚未完全转化为库存 [9][10] - 里士满联储调查显示72%企业已采取应对措施 79%制造商计划涨价 48.5%已实际涨价 [14][15] 经济周期演变 - 当前关税水平下未来1-2季度市场将纠结于"滞胀"与"放缓" 四季度可能转向"衰退恐慌" [3] - 制造业PMI、资本开支意愿和地产销售均指向私人投资减弱 居民"抢购"意愿下滑且失业数据恶化 [2]
6月出口会反弹吗?——5月外贸数据点评(25.05)(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申万宏源宏观· 2025-06-10 11:59
核心观点 - 5月出口同比回落至4.8%,较4月下降3.3个百分点,主要受"抢出口"现象退坡和同期基数走高影响 [2][3][9] - 对新兴经济体出口明显回落:东盟(-6.0pct至15.1%)、印度(-9.2pct至12.7%)、拉美(-15.0pct至2.5%) [3][9][38] - 中游制造类和能源资源类出口增速分别从4月的7.4%、1.3%下降至6.3%、-3.5%,显示新兴经济体"抢出口"退坡 [3][15] - 对美出口同比继续回落(-13.5pct至-34.4%),但玩具(+5.4pct至-1.1%)、服装(+3.7pct至2.5%)等商品增速回升 [4][19][52] - 5月下旬美自中集装箱预定量同比从-35.4%飙升至28.4%,义乌小商品出口价格指数攀升至107.6 [19][52] 出口商品分析 - 消费电子出口回升:集成电路(+13.2pct至33.4%) [5][31] - 轻工制品回落:鞋靴(-5.4pct至-5.6%)、纺织纱线(-5.2pct至-2.0%) [5][31] - 地产链商品回落:家具(-1.9pct至-9.7%)、塑料制品(-0.7pct至-2.0%) [31][53] - 资本品分化:船舶(+7.6pct至43.7%)上升,通用机械(-11.4pct至5.6%)下降 [5][33] - 中间品分化:稀土(-13.9pct至-48.3%)下降,汽车零配件(+0.7pct至7.0%)上升 [33] 进口分析 - 5月进口同比回落3.2个百分点至-3.4% [6][42][54] - 机电产品进口小幅回升(+0.1pct至5.5%),主要受汽车零配件(+3.6pct至-25.0%)推动 [42] - 大宗商品进口回落:铜(-18.6pct至5.8%)、原油(-8.2pct至-0.8%)、铁矿石(-5.1pct至-3.8%) [6][42][54] - 大豆进口明显回升(+65.2pct至36.2%) [42] 未来展望 - 6月将从新兴经济体"抢出口"转向对美"抢出口" [4][27][52] - 三个参考指标:加工贸易进口同比仍为正(2.4%)、美自中集装箱预定量飙升、义乌小商品价格超季节性上扬 [2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