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民生证券
icon
搜索文档
石化周报:以伊冲突升级,布油突破75美元-20250615
民生证券· 2025-06-15 14:2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以伊冲突升级致布油突破75美元 短期因中东地缘冲突、美伊谈判暂停及夏季原油消费旺季 油价下跌空间小 但OPEC+计划增产 建议关注地缘演变和OPEC+实际产量情况 [1][9] - 推荐两条投资主线 一是关注抗风险和资源量优势强的中国石油、产量增长且桶油成本低的中国海油、高分红一体化的中国石化;二是关注产量处于成长期的中曼石油、新天然气 [4][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本周石化市场行情回顾 板块表现 - 截至6月13日 中信石油石化板块上涨3.3% 沪深300下跌0.3% 上证综指下跌0.2% 深证成指下跌0.6% 石油开采子板块周涨幅最大为5.0% 其他石化子板块涨幅最小为0.3% [13][16] 上市公司表现 - 截至6月13日 石油石化行业中 中曼石油涨幅最大为17.52% 洪田股份跌幅最大为7.03% [19] 本周行业动态 - 6月9 - 13日有多项行业动态 包括中国原油、成品油、天然气进出口数据 俄罗斯天然气管道受袭 欧盟制裁俄罗斯石油 美国原油产量预测 利比亚原油产量上升等 [21][22][24] 本周公司动态 - 6月9 - 13日多家公司有动态 如潜能恒信油田项目投产 博汇股份设立子公司 多家公司发布分红派息、股份质押、债券发行、项目中标等公告 [29][30][33] 石化产业数据追踪 油气价格表现 - 截至6月13日 布伦特原油期货结算价74.23美元/桶 周环比+11.67%;WTI期货结算价72.98美元/桶 周环比+13.01% [39] - 截至6月13日 NYMEX天然气期货收盘价3.54美元/百万英热单位 周环比-6.47%;东北亚LNG到岸价格12.76美元/百万英热 周环比+1.67%;中国LNG出厂价4406元/吨 周环比-0.38% [43] 原油供给 - 截至6月6日 美国原油产量1343万桶/日 周环比+2万桶/日;截至6月13日 美国原油钻机439部 周环比-3部 [54] - 2025年4月 OPEC原油产量月环比下降6.2万桶/日 [55] 原油需求 - 截至6月6日 美国炼厂加工量1723万桶/天 周环比+23万桶/天;炼厂开工率94.3% 周环比+0.9% [61] - 截至6月12日 中国山东地炼厂开工率45.1% 周环比-1.9% [62] 原油库存 - 截至6月6日 美国商业原油库存43242万桶 周环比-364万桶;战略原油储备40206万桶 周环比+24万桶 [3][72] 原油进出口 - 2025年4月 中国海运进口305百万桶 同比上升3.7% 环比下降2.3%;沙特海运出口179百万桶 同比下降14.7% 环比下降6.0%等 [85] 天然气供需情况 - 截至6月11日 美国天然气总供给量112.9十亿立方英尺/天 周环比+0.44%;总消费量70.0十亿立方英尺/天 周环比+3.09% [90] - 截至6月12日 欧盟储气率52.75% 周环比+2.58%;德国储气率44.62% 周环比+2.54%;法国储气率60.70% 周环比+3.22% [90] 炼化产品价格和价差表现 成品油 - 截至6月13日 国内汽柴油现货价格为7983、7038元/吨 周环比变化+2.29%、+2.52%;和布伦特原油现货价差为77.43、59.48美元/桶 周环比变化-5.26%、-6.91% [94]
国防军工行业专题报告:海外启示录3:中国军贸的“DeepSeek”时刻是否来临?
民生证券· 2025-06-13 19:1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 维持评级 [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地缘冲突延宕升级使全球军贸格局变革,中国有望巩固全球军工竞争地位 [1][2] - 中国正从“追赶者”向“引领者”迈进,军贸产品得到实战检验且向高附加值产品拓展 [3][4] - 中国具备开拓军贸市场的有利条件,军贸市场或成军工行业新增长点,建议关注多领域公司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地缘冲突延宕升级;全球军贸格局悄然变革 - 国际局势严峻,局部冲突频发,如俄乌、苏丹、巴以、印巴等冲突 [13] - 2024 年全球军费约 2.72 万亿美元,同比增 9.4%,亚洲、欧洲国防支出占比提升 [2] - 美俄中位列全球军事强国前三,2024 年美国军费 9973 亿美元居首,中国占 GDP 1.7% [16][18] - 全球军贸年市场约万亿元,2011 - 2022 年 CAGR = 4.3%,美国主导出口,沙特为主要接收国 [21] - 2015 - 2024 年美国出口份额 39% 居首,中国 6% 且 2021 年起呈提升趋势 [22] - 2015 - 2024 年沙特进口份额 8.8% 居首,中国 3.4% 且 2019 年起明显下降 [28] 国别分析:中国正从“追赶者”向“引领者”迈进 中国 - 2015 - 2024 年出口武器主要为飞行器,巴基斯坦为主要接收国,占出口总金额 48% [3][31][33] - 2015 - 2024 年进口武器主要为发动机,俄罗斯为主要供应国,占进口总金额 74% [3][37][38] 美国 - 2015 - 2024 年出口武器主要为飞行器,沙特为主要接收国,2025 年美拟向沙售 35 亿美元军备 [42][43] - 2015 - 2024 年进口武器主要为飞行器,英国为主要供应国,占进口总量 18% [45][46] 发展机遇:中国军贸或将迎来趋势拐点 内外共振:国际有需求,中国有能力 - 2015 年后全球军费扩张,区域矛盾复杂,各国对装备需求攀升 [52] - 中国军贸产品在印巴冲突中获实战检验,国际关注度提升 [52] - 中国军贸产品性价比高,从传统装备向高附加值产品拓展,进口份额降,出口份额升 [4][54] 从美国 F35 看军贸的拉动作用 - 美国内需采购 2456 架 F - 35,约 20 个国家外贸采购超 1000 架,交付 1102 架,积压 408 架 [60] - 军贸产品毛利率高,F - 35 项目营收占比上升,提升洛克希德马丁盈利水平 [61] 投资机会:重点领域和公司 - 雷达系统:技术发展快附加值高,反隐身雷达受关注,需求旺,建议关注航天南湖等公司 [65][67][68] - 弹药:美军采购量大,制导装备需求或增长,中国有技术优势,建议关注北方导航等公司 [72][73] - 无人机与反无:市场需求增长,无人机从辅助变主力,反无需求增长,中国有产业链优势,建议关注中无人机等公司 [80][81][82] - 军机:军贸受重视,歼 10 及“枭龙”出口表现好,未来或有更多先进战机出口,建议关注中航沈飞等公司 [86][87] - 装甲车:发展方向为体系化、配主动防御系统、发展无人化平台,建议关注内蒙一机等公司 [91][92]
基金分析报告:如何捕捉港股科技的估值修复和成长性机会?
民生证券· 2025-06-12 20:02
报告核心观点 - 港股市场因流动性和成长性提升估值回升,科技、医药等成关注方向,长城港股通价值精选多策略基金长期收益弹性强,持仓偏好高成长板块,有望在港股估值修复中获超额收益 [1] 如何捕捉港股科技成长机会 - 港股市场长期估值低但近期回升,近十年恒生指数平均 PE_TTM 为 10.53,当前处于 57%的十年估值分位数 [8] - 2024 年至今港股日均成交额达 1241 亿港元且持续提升,南向资金净流入大幅增加,2025Q1 公募基金对港股偏好提高,持仓市值达 3146 亿元,加权港股总仓位 13.51%创历史新高 [10][12] - 中概股回流提高港股成长性,前中国 10 家科技巨头公司流通市值在港股占比约 34%,科技、医药等成今年港股主要关注方向 [14][15] 长城港股通价值精选多策略基金投资价值分析 风险收益特征 - 曲少杰管理以来基金长期收益高、弹性强,自 2019 年 6 月年化超额收益 5.54%,2024 年以来年化夏普 1.8,滚动持有一年期胜率超 50% [20][22][23] 配置偏好 - 约九成港股持仓且近年占比增加,资产配置以港股为主 A 股为辅,择时准确度较高 [25] - 偏好 TMT、医药等成长型板块,2024 年年报前五大重仓行业占比约 90.25%,下半年增持电子等行业 [27] 持仓特征 - 重仓股采用买入持有策略,多为行业龙头或新兴小巨人,2023 年底买入泡泡玛特贡献高收益 [30] - 2025 年一季报前十重仓股占比 74%,集中于新消费和互联网企业,持仓估值低于港股整体且处历史低位 [33][34] - 持仓股盈利能力强,2020 年以来 ROE 和毛利率增长,当前加权 ROE 达 14%,毛利率超 30%,归母净利润增速约 80% [37] 操作特点 - 投资风格偏好热门股,近三年换手率中枢约 180%,前十大重仓股集中度高于同类基金平均水平 [38] 管理人特征梳理 - 基金管理人长城基金成立于 2001 年,截至 2025 年 3 月 31 日公募管理规模约 3342 亿元,产品线丰富且获多项业内大奖 [42] - 基金经理曲少杰管理 3 只基金,规模 11.54 亿元,投资理念是长期持有优质公司,选股注重估值与盈利增速匹配 [3][46][47]
禾盛新材(002290):动态点评:对外投资熠知电子,打通AI的“任督二脉”
民生证券· 2025-06-12 17:4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禾盛新材拟 2.5 亿元增资熠知电子获 10%股权,熠知电子聚焦高端计算芯片,有深厚客户基础且可协同 AI 一体机,与子公司海曦技术可打通 AI 产业链,预计公司 25 - 27 年收入和归母利润增长,看好业务前景 [1][2][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对外投资情况 - 2025 年 6 月 11 日,禾盛新材拟以自有或自筹资金 2.5 亿元向熠知电子增资,熠知电子投前估值 22.5 亿元,投资后预计持 10%股权 [1] 熠知电子情况 - 主营业务为研发、设计和销售高端处理器及提供芯片解决方案,掌握多项关键技术,有完善研发环境和流程,推出两大系列产品 [1] - 定位高端服务器处理器芯片设计公司,完成 3 代处理器芯片设计,在售芯片获知名终端客户认可,系国内少数商业落地 ARM 服务器处理器芯片公司,TF7000 系列性能达国内先进水平,覆盖多场景,与多个 GPU 研发企业完成产品适配,建立稳固合作关系 [2] 协同效应情况 - 子公司海曦技术从事人工智能领域软硬件业务,提供 AI 基础设施等服务,有完善售后体系和团队;熠知电子是国产化 CPU 核心企业,设计智能芯片提供解决方案,二者可相互助力 [3] 投资建议情况 - 预计公司 25 - 27 年分别实现收入 30/33/36 亿元,归母利润 2.1/2.8/3.3 亿元,对应 2025 年 06 月 12 日收盘价 P/E 分别为 41/30/26x,看好公司业务前景 [4] 盈利预测与财务指标情况 |项目/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2,526|3,000|3,338|3,612| |增长率(%)|7.9|18.8|11.2|8.2| |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百万元)|98|208|284|328| |增长率(%)|18.3|112.0|37.0|15.3| |每股收益(元)|0.39|0.84|1.15|1.32| |PE|86|41|30|26| |PB|10.5|3.9|3.5|3.0| [5] 公司财务报表数据预测汇总情况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2,526|3,000|3,338|3,612| |管理费用|56|63|60|60| |投资收益|-1|0|0|0| |净利润|94|208|284|328| |其他流动资产|120|105|117|123| |非流动资产合计|345|345|345|345| |资产合计|1,787|3,143|3,511|3,863| [10] 利润表及主要财务指标情况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2,526|3,000|3,338|3,612| |营业成本|2,260|2,582|2,837|3,067| |营业税金及附加|10|12|13|14| |销售费用|10|14|13|13| |管理费用|56|63|60|60| |研发费用|86|90|100|98| |EBIT|109|239|314|361| |财务费用|-5|1|-13|-16| |资产减值损失|-13|0|0|0| |投资收益|-1|0|0|0| |营业利润|113|239|327|377| |营业外收支|-2|0|0|0| |利润总额|111|239|327|377| |所得税|17|31|43|49| |净利润|94|208|284|328|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98|208|284|328| |EBITDA|142|273|347|395| |货币资金|350|1,507|1,738|1,977| |应收账款及票据|520|617|686|743| |预付款项|95|102|112|122| |存货|358|466|512|554| |其他流动资产|120|105|117|123| |流动资产合计|1,442|2,798|3,165|3,518| |长期股权投资|0|0|0|0| |固定资产|211|211|211|211| |无形资产|55|55|55|55| |短期借款|10|10|10|10| |应付账款及票据|768|753|827|895| |其他流动负债|84|92|101|58| |流动负债合计|862|855|939|963| |长期借款|100|100|100|100| |其他长期负债|16|16|16|16| |非流动负债合计|116|116|116|116| |负债合计|978|971|1,054|1,078| |股本|248|248|248|248| |少数股东权益|4|4|4|4| |股东权益合计|809|2,172|2,456|2,784| |负债和股东权益合计|1,787|3,143|3,511|3,863| |成长能力(%)| | | | | |营业收入增长率|7.93|18.77|11.25|8.24| |EBIT 增长率|1.49|120.40|31.08|15.08| |净利润增长率|18.29|112.04|37.01|15.33| |盈利能力(%)| | | | | |毛利率|10.52|13.93|15.01|15.10| |净利润率|3.88|6.92|8.52|9.08| |总资产收益率 ROA|5.48|6.61|8.10|8.49| |净资产收益率 ROE|12.17|9.58|11.60|11.80| |偿债能力| | | | | |流动比率|1.67|3.27|3.37|3.65| |速动比率|1.01|2.49|2.59|2.82| |现金比率|0.41|1.76|1.85|2.05| |资产负债率(%)|54.73|30.90|30.03|27.92| |经营效率| | | |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64.37|58.93|56.97|57.72| |存货周转天数|61.56|57.44|62.08|62.56| |总资产周转率|1.42|1.22|1.00|0.98| |每股指标(元)| | | | | |每股收益|0.39|0.84|1.15|1.32| |每股净资产|3.24|8.74|9.88|11.20| |每股经营现金流|0.80|0.17|1.09|1.12| |每股股利|0.00|0.00|0.00|0.00| |估值分析| | | | | |PE|86|41|30|26| |PB|10.5|3.9|3.5|3.0| |EV/EBITDA|42.36|22.05|17.32|15.24| |股息收益率(%)|0.00|0.00|0.00|0.00| |现金流量表(百万元)|2024A|2025E|2026E|2027E| |净利润|94|208|284|328| |折旧和摊销|33|33|34|34| |营运资金变动|58|-205|-53|-90| |经营活动现金流|198|41|270|277| |资本开支|-10|-31|-31|-31| |投资|0|0|0|0| |投资活动现金流|-10|-31|-31|-31| |股权募资|8|0|0|0| |债务募资|-179|0|0|0| |筹资活动现金流|-180|1,147|-8|-8| |现金净流量|14|1,157|231|238| [11]
地产行业2025年中期投资策略:止跌回稳定调行业,静待投资端变化
民生证券· 2025-06-12 09:56
报告核心观点 - 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效果显现,“稳楼市”或贯穿全年,城中村改造及收储有望下半年加速落地;新房销售同比降幅有望收窄,二手房热度或持续;物业行业筑底;REITs行业扩容提速,消费、保障房类业绩稳定 [2][3][4] 地产篇 政策端 - 多次中央会议为房地产政策定下止跌回稳基调,各部门响应出台具体措施,如住建部加强建设质量监管、财政部扩大政策实施范围等 [11][12][13] 需求端 - 2025年多地结合中央政策进行促需求政策调整,集中于优化公积金贷款政策、加大购房补贴等方面 [15][16] 投资端 - 收储专项债加速落地,截至2025年4月,17个省市拟用2097亿元收购7582万方闲置土地;多地推进城中村改造房票安置政策,广州先行先试,南京、西安等城市陆续落地或探索 [18][21][22] 供给端 - 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住宅项目规范》,超30个省市出台“好房子”建设标准,有助于企业打造优质产品促进市场止跌回稳 [23][24] 新房二手房销售 - 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及金额同比降幅有望收窄,中性预测下全年销售金额同比降5%左右、面积降10%左右;开发商销售强者恒强,核心城市销售套数同比微降;全国主要城市去化效果显现但两极分化显著;二手房挂牌价差回升,以价换量明显,一线城市去化周期下降,二三线上升 [31][32][42] 土地市场 - 核心城市土地出让集中化,热度有望延续;开发商拿地集中度及意愿度提升,2025年1 - 4月部分头部开发商拿地金额同比激增 [46][53][65] 物业篇 基础物业服务 - 管理规模增速放缓,非住业态成扩张重点,样本企业管理规模同比增速从2023年的15.1%降至13.2%;住宅物业费基本未下降,多数物管公司同比变动在0.3元/平/月以内;整体实际收缴物业费变化稳中有升 [71][72][77] 增值服务 - 非业主增值服务营收占比趋同,多在15%以内;社区增值服务受经济影响增速放缓,但长期重要性未减弱;细分业务中,美居等业务受收入预期下行影响大,空间服务广告传媒收入有特点,生活服务受影响小 [80][84][89]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增速下降但为正,净利润增速分化,国资企业韧性强,部分民企“增收不增利”;业务毛利率趋同,基础物管毛利率分两类,非业主增值服务差异缩小,社区增值服务波动收窄;贸易应收款占比下降、账龄结构有恶化但整体健康,减值拨备比率上升;销管费用率下降,净利率微降 [90][101][123] REITs篇 常态化发行 - 得益于央地政策协同,REITs常态化发行提速,2025年以来新增发行的底层资产范围扩大、类型多样化 [125][126][129] 收益率与波动性 - 2025年以来REITs收益率优于股债市场,中证REITs指数涨幅9.07%;波动性相对稳定,近250日波动率6.85%居于股债之间 [130] 板块表现 - 板块分化较大,保障房、消费REITs相对稳定 [135]
电子行业深度:智能眼镜:AI形态领航,探索AR新视界
民生证券· 2025-06-12 08: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AI大模型能力提升推动人机交互变革,孕育新型AI终端载体,智能眼镜是最具智能化改造潜力的AI大模型载体之一 [1][11] - 市场对AI眼镜产品形态达成共识,RayBan Meta验证其商业模式可行性,智能眼镜将向AI+AR眼镜演变 [2][20] - 光波导+Micro LED是AR眼镜核心瓶颈,产业链协同推进其落地,衍射光波导+Micro LED光学组合有望成终局方案 [3] - AI眼镜产业从预期管理迈向销量落地阶段,AR是AI理想显示载体,智能眼镜形态必然向AR演变,建议关注相关投资机会 [3][9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智能眼镜:AI先行,探索AR - AI大模型能力提升、成本下降,推动人机交互方式变革,孕育新型AI终端载体 [11] - 智能眼镜靠近重要感官器官,AR显示能力为AI提供输出能力,AI赋能潜力突出 [16] - 智能眼镜初步重点是寻找佩戴场景,市场对AI眼镜产品形态达成共识,RayBan Meta验证其商业模式可行性 [19][20] - AI眼镜是过渡形态,缺乏屏幕显示能力,后续将叠加光学显示模块,走向AI+AR道路 [22][23] - AI眼镜聚焦智能化处理与人机交互,AR眼镜侧重于提供沉浸式增强现实体验,二者核心硬件需求不同 [26][28] 2 光波导+Micro LED成为核心瓶颈,产业链协同推进AR眼镜落地 2.1 光波导:二维阵列+衍射光波导前景广阔,SiC引领材料革新 - 光学成像模组是AR眼镜大规模放量的关键瓶颈,光波导类方案成为主流发展方向 [34][39] - 光波导分为几何光波导和衍射光波导,阵列光波导二维扩瞳技术突破,衍射光波导光栅设计自由度大 [42][49] - 阵列+衍射光波导协同发展,SiC成为衍射光波导方案新理想基,国内外8英寸碳化硅衬底产线投产将降低成本 [53][55] 2.2 光机:Micro LED成为驱动AR眼镜落地的新引擎 - AR眼镜光机朝着高PPI、高分辨率、高亮度、小体积、低功耗方向发展,需采用微显示技术方案 [56] - AR采用的微显示技术主要有LCoS、Micro OLED、Micro LED,各有优劣,Micro LED+光波导有望成未来主流光学显示方案 [59][66] 2.3 渠道合作:AR眼镜落地的关键环节 - AR眼镜需满足视力矫正和装饰审美需求,线下渠道在个性化验光、配镜及体验中心功能方面意义重大 [68][69] 2.4 供应链:内生外延,协同促进AR眼镜产业走向成熟 - 水晶光电、舜宇光学、歌尔股份等公司在光波导、光机等环节布局,蓝特光学、美迪凯等提供原材料加工,天岳先进布局SiC材料 [70][80] - 初创公司在光波导技术上取得突破,通过战略合作加快商业化进程,福立旺有望成为苹果智能眼镜供应商并拓展机器人赛道 [80][83] 3 投资建议 - AI眼镜产业从概念预期迈向销量落地阶段,应重视相关厂商投资机会,AR眼镜有望成未来重要投资主题,关注其关键部件方向 [90] - 投资逻辑上,SoC是AI眼镜硬件关键,光学是AR眼镜硬件核心问题,建议关注品牌、方案商、代工等多类公司 [4][91]
深度学习因子月报:Meta因子5月实现超额收益3.9%-20250611
民生证券· 2025-06-11 21:02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DL_EM_Dynamic 因子 - 因子名称:DL_EM_Dynamic - 构建思路:采用矩阵分解算法从基金选股网络中提取股票内在属性,结合LSTM生成的动态因子表示[19] - 具体构建过程: 1. 基于基金持仓数据构建基金-股票网络矩阵 2. 使用矩阵分解提取基金和股票的内在属性矩阵 3. 将静态属性与LSTM生成的动态因子表示拼接 4. 输入MLP网络生成最终因子预测[19] - 因子评价:能够捕捉市场动态变化,增强模型表现[19] 2. Meta_RiskControl 因子 - 因子名称:Meta_RiskControl - 构建思路:在深度学习模型中加入风格因子暴露控制,结合元增量学习框架[25] - 具体构建过程: 1. 模型输出乘以股票因子暴露作为最终输出 2. 损失函数中加入风格偏离惩罚项 3. 使用ALSTM模型作为底层模型 4. 外层采用元增量学习框架进行定期更新[25] - 因子评价:有效控制模型回撤,降低风格波动[25] 3. Meta_Master 因子 - 因子名称:Meta_Master - 构建思路:利用市场状态信息和深度风险模型改进Transformer预测模型[35] - 具体构建过程: 1. 构建120个市场状态特征 2. 使用加权MSE损失函数放大多头端误差 3. 采用在线元增量学习定期更新模型 4. 结合深度风险模型计算市场状态[35] - 因子评价:适应动态市场变化,提升模型稳健性[35] 4. 深度学习可转债因子 - 因子名称:深度学习可转债因子 - 构建思路:使用GRU网络学习可转债非线性定价逻辑[50] - 具体构建过程: 1. 引入可转债特有时序因子 2. 将截面属性因子与GRU输出拼接 3. 预测未来收益[50] - 因子评价:相比传统策略收益显著提升[50]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DL_EM_Dynamic 因子 - 中证1000 RankIC均值12.1%[9] - 中证1000多头组合超额收益3.5%[9] - 年化超额收益23.4%,IR 2.03[23] 2. Meta_RiskControl 因子 - 全A RankIC均值12.8%[9] - 全A多头组合超额收益2.7%[9] - 沪深300增强组合年化超额收益15.0%,IR 1.58[30] 3. Meta_Master 因子 - 周度RankIC均值14.7%[9] - 全A多头组合超额收益3.9%[9] - 中证1000增强组合年化超额收益25.2%,IR 2.33[47] 4. 深度学习可转债因子 - 偏股型RankIC 11%,平衡型9.5%,偏债型3.9%[53] - 平衡+偏债组合年化超额收益10.9%[55]
贝森特“化债”的招靠谱吗?(一):SLR的_来龙去脉”
民生证券· 2025-06-11 16:43
美债现状 - 美债规模达36万亿美元,众议院减税和支出法案将在未来额外增加2.4万亿美元赤字[3] - 截至2025年4月,美国商业银行持有美债规模约为1.8万亿美元,占总资产比例约为7.6%,接近有数据以来最高水平[10] 美债需求与应对策略 - 美债传统需求方中,美联储短期内难增持,外国投资者需求不坚定,美国政府可深挖存量需求或寻找新财税收入增长点[4] SLR规则相关 - SLR是美国银行监管关键指标,大型银行需维持3%的SLR,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需额外维持2%的增强型SLR [6] - 美国可能在今年夏季修改SLR规则,修改方向为修改计算方法或范围、降低标准[5][6][7] 放松监管影响 - 豁免交易持有美债可缓解银行做市压力,8家系统性重要银行若豁免超6400亿美元交易美债,平均能提高SLR 3.94个百分点[8][9] - 修改SLR对银行增持美债影响有限,SLR豁免最多能消化未来十分之一新增赤字,至多增加2000 - 3000亿美元/年美债持有[9][10][11] 风险提示 - 美国经贸政策大幅变动、关税扩散超预期,或致全球经济放缓、市场调整幅度加大[13]
通信行业动态报告:量子计算光量子技术路线进展加速,未来大有可为
民生证券· 2025-06-11 16:4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评级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量子计算领域多种技术路线并行发展,光量子是重要技术路线之一,具备独特竞争优势,研究热度高且产业生态逐步形成,国内外研究推进使其发展加速,未来量子计算有望颠覆经典计算架构解决AI算力瓶颈 [1][2][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总结 1 量子计算领域,光量子是重要的技术路线之一 1.1 量子计算技术路线众多,光量子路线其具备独特的竞争优势 - 量子计算关注度提升,以量子比特为基本单元,理论上能在特定领域实现指数级加速,是未来计算能力跨越式发展重要方向 [9] - 量子计算技术路线分“人造粒子”和“天然粒子”两大类,光量子是重要技术路线之一,基于量子叠加态和纠缠态原理实现量子逻辑运算,可分为逻辑门型和非逻辑门型 [12][13] - 光量子路线优势是支持室温工作、相干时间长、适合构建分布式量子计算网络、可与现有光纤通信基础设施兼容;缺点是逻辑操作和可编程通用系统实现难度大 [10][12] - 超导、离子阱、中性原子、硅半导体等技术路线各有优劣 [13][14] 1.2 光量子技术路线研究热度高,产业生态正逐步形成 - 截至2023年9月,光量子路线专利申请数量占比21%,排名第二 [2][14] - 光量子计算产业包括底层支撑系统、光量子计算原型机、软件和应用服务等四个关键环节,厂商发展模式分全栈式和重点发展硬件处理器设计封装两类,光量子软件处于起步阶段 [16][17] 2 当前国内外研究持续推进,光量子技术路线发展迎来加速 - 海外头部厂商进展显著,Xanadu于2025年1月推出可扩展、网络化和模块化的量子计算机Aurora,计划2029年建立量子数据中心;PsiQuantum于2025年2月推出光量子计算芯片组Omega [3][20][28] - 国内方面,2023年10月我国成功构建255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三号”,处理高斯玻色取样速度比“九章二号”提升一百万倍;2024年4月玻色量子发布新一代550计算量子比特的相干光量子计算机“天工量子大脑550W” [3][33][38] 3 投资建议 - 建议持续聚焦量子计算领域创新进展,关注国盾量子、禾信仪器等量子计算核心标的,以及电科网安、吉大正元等量子加密通信标的 [4][43]
贝森特“化债”的招靠谱吗?(一)
民生证券· 2025-06-11 11:31
美债现状与挑战 - 美债规模达36万亿,众议院减税和支出法案将在未来额外增加2.4万亿美元赤字[1] 美债需求与应对策略 - 美债传统需求方中,美联储增持难,外国投资者需求不坚定,美国政府可深挖存量需求或寻找新财税收入增长点[1] 放松监管聚焦指标 - 放松监管聚焦银行资产杠杆率指标SLR,其计算为一级资本除以总杠杆暴露,计算总杠杆暴露时商业银行所有资产不按风险调整[2] SLR规则修改预期 - 美国今年夏季可能修改SLR规则,修改方向一是修改计算方法或范围,如剔除美债;二是降低标准,如降低GSIBs标准[2][3][4] 修改SLR的风险 - 将所有美债剔除出SLR计算有风险,2025年Q1美国银行整体持有债券账面亏损达4312亿美元[4] 放松SLR的目的与影响 - 放松SLR主要目的是改善美债市场流动性,豁免交易持有的美债优先级更高,可缓解银行做市压力[5] 豁免美债对银行杠杆率的影响 - 美国25家一级交易商中21家隶属于大型银行控股集团,每增持10亿美元美债,8家系统性重要银行SLR指标下降4.87bp,截至2024年12月,8家银行持有交易美债超6400亿美元,豁免平均能提高SLR 3.94个百分点[6] 美国商业银行美债持有情况 - 截至今年4月,美国商业银行持有美债约1.8万亿美元(含政府机构债),占总资产比例约7.6%,最大25家商业银行持有1.46万亿美元,占所有商业银行持有美债的79%[7] SLR豁免对化债的作用 - SLR豁免最多能消化未来十分之一新增赤字,至多增加2000亿至3000亿美元/年美债持有,而未来十年年均财政赤字约2.1万亿美元[7][8][9] 风险提示 - 美国经贸政策大幅变动、关税扩散超预期,导致全球经济超预期放缓、市场调整幅度加大[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