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证券

搜索文档
软饮料行业专题:头部品牌加码冰柜陈列提前布局形成渠道壁垒
中泰证券· 2025-07-30 21:10
行业投资评级 - 软饮料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4] 核心观点 - 冰柜陈列成为软饮料行业渠道竞争的核心战略,头部品牌通过先发优势形成渠道壁垒[6][18][32] - 冰柜投放显著提升单点销售表现,农夫山泉2021-2022年即饮茶收入增长48.30%和50.82%,东鹏2023-2024年销售收入同比提升32.42%和40.63%[6][18] - 冰柜陈列实现库存前置化,每10万台冰柜对应约2亿元库存金额,缩短供应链响应周期[6][23] - 头部品牌通过排他性陈列和让利终端强化渠道绑定,如农夫山泉多开门冰柜策略[6][37] 头部品牌冰柜布局 - **农夫山泉**:冰柜数量从2019年36万台增至2022年80万台,押金收入2018-2019年增长37.46%至7.89亿元,采用5年以上折旧摊销模式[6][37][40] - **东鹏饮料**:冰柜数量从2022年7.4万台增至2024年30万台,2024年渠道推广费用同比增长54.03%,费用计入当期销售费用[6][18][40] - **可口可乐**:国内冰柜数量超130万台,康师傅达100万台,元气森林2025年累计投放近40万台[16][19][20] 冰柜投放效益 - 即时消费属性强化:79%消费者夏季首选冰镇饮料,81%会因产品未冰冻转向竞品,冰柜投放可提升售点销量29%[14] - 新品孵化通道:冰柜黄金陈列位出货率占50%,东鹏通过优先陈列"补水啦"等新品加速放量[31][28] - 成本优化:大规模采购摊薄冰柜成本(普通冰柜1500-2000元/台),高密度布局降低单点渠道成本[37]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农夫山泉、康师傅(存量冰柜优势)及东鹏饮料(激进投放策略)[6][38]
软饮料行业专题:头部品牌加码冰柜陈列,提前布局形成渠道壁垒
中泰证券· 2025-07-29 23:2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东鹏饮料评级为买入,农夫山泉未明确标注评级但备注未覆盖公司预测数据取自 Wind 一致预期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冰柜陈列带动即时消费,头部品牌加码投放,能提升产品曝光和动销,还可实现库存前置,为新品孵化提供通道,头部品牌借此形成渠道壁垒,不同品牌冰柜费用计提方式有别 [2][3][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冰柜陈列带动即时消费,头部品牌加码投放 - 冰柜在即时零售消费属性中边际效益更高,夏季多数消费者首选冰镇饮料,终端店投放冰柜可提升售点销量 29% [15][19] - 冰柜的投放带动单点销售的提升,元气森林冰柜数量增加带动销售收入提升,品牌注重单点产出,头部品牌在终端网点覆盖有优势,单点提升边际成本更低,冰柜投放解决消费者触达和口感问题 [20][21][22] - 头部品牌已将冰柜投放视为战略性投入,农夫山泉、东鹏饮料冰柜投放带动产品收入增长,东鹏冰柜投放促进动销,各品牌均重视冰柜投放并制定计划 [26][27][28] 冰柜陈列带动库存前置,排他性为新品孵化提供通道 - 冰柜陈列实现规模化库存前置,加速产品曝光及消费者触达,冰柜陈列使库存前置,高频补货形成动销循环,品牌通过奖励业务人员和支持终端提升合作意愿和陈列质量 [34] - 品牌资源集中为新品孵化提供通道,通过优化陈列方案提升动销及复购 [37][38] - 提升渠道掌控力,加速渗透空白网点,冰柜为新品提供生存空间,提升动销和存活率,冰柜投放是渠道提质增效方案,可增强品牌渠道壁垒,加速空白市场覆盖 [43][44] 头部品牌抢占核心位置,高效运营优化陈列方案 - 头部品牌凭借先发优势形成核心区位渠道壁垒,新兴品牌突破难度大,头部品牌抢占优质位置,大规模采购摊薄成本,排他性和让利终端加强绑定,高密度布局降低成本 [50] - 大规模采购摊薄成本,高密度布局降低渠道成本,高规格冰柜采购有规模效应,高密度投放提升曝光度和运营效率 [50] - 业务人员高效运营,保证冰柜陈列方案执行及优化,品牌需定期维护冰柜陈列,业务人员按规定操作,优化方案执行 [50] 冰柜费用计提 - 冰柜费用计提有两种方式,农夫山泉采用折旧摊销模式,折旧和摊销占比及押金收入提升,摊销周期在 5 年以上;东鹏饮料计入当期销售费用,渠道推广费和销售费用因冰柜投入增加 [6][51][55]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布局较早、存量冰箱较多的农夫山泉、康师傅,及冰柜布局激进、效果显著的东鹏饮料 [9][53]
中泰证券晨会聚焦-20250729
中泰证券· 2025-07-29 23:26
报告核心观点 在存款利率下降、存款搬家背景下理财市场稳步扩容 产品收益率明显回落 产品结构和资产配置发生变化 [6] 理财市场规模情况 - 截至2025年6月末 全国194家银行机构和32家理财公司有存续理财产品 共存续产品4.18万只 较年初增加3.78% 同比增加4.54% 存续规模30.67万亿元 较年初增加2.38% 同比增加7.53% [6] - 分机构看 理财公司存续规模达27.48万亿元 占全市场比例89.61% 同比增长12.98% 银行机构存续规模3.19万亿元 同比下降24.04% [6] 产品收益率情况 - 2025年上半年 理财产品平均年化收益率2.12% 较2024年上半年的2.80%下滑68bps 较2024年末的2.65%下降53bps [6] - 截至6月末 3年AA中短期票据、3年AA(2)城投债到期收益率分别为2.05%、2.04% [6] 产品结构情况 - 从产品运作模式看 截至2025年6月末 开放式理财产品存续规模24.82万亿元 占比80.93% 较年初微升0.13个百分点 同比提升1.06个百分点 封闭式产品规模5.85万亿元 占比19.07% [7] - 开放式产品中 现金管理类产品存续规模6.40万亿元 占开放式产品比重25.79% 规模较去年同期下降14.55% [7] 资产配置情况 - 截至2025年6月末 理财产品投资资产合计32.97万亿元 债券类资产(含债券、同业存单)规模18.33万亿元 占总投资资产的55.60% [8] - 从债券类别看 持有信用债规模12.79万亿 占总投资资产的38.79% 较去年同期下降2.34个百分点 利率债0.99万亿 占总投资资产的3.01% [8] - 其他资产中 现金及银行存款占比24.8% 拆放同业及债券买入返售占比6.6% 公募基金占比4.2% [8] - 7月以来多只理财产品积极参与科创债ETF产品认购 从10只科创债ETF产品披露的前十大持有人来看 理财产品占比达到了3.57% [8] 资产配置长期变化情况 - 现金及银行存款占比由2024年末的23.9%升至2025年中的24.8% [9] - 权益类资产占比延续下行趋势 2025年中占总投资资产的2.40% [9] - 债券及同业存单占比在2021年末68.39%的高点后逐步调整 2025年中稳定在55.60% [9]
主动权益重返黄金时代:负债驱动资金之一
中泰证券· 2025-07-29 22:0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是机构负债端变化驱动的增量资金入市行情,预计带来3万亿增量资金,目前资金面逻辑仅演进到机构驱动、险资先行,赚钱效应带来的资金共振刚开始,下半年A股上行趋势将延续 [5][15] - 主动权益(股票基金、固收 + 基金)将在本轮行情中迎来新一轮发展的黄金时代,基于选股能力创造的Alpha是主动权益产品脱颖而出的关键 [5][15] - 在本轮增量资金搭台,股债比价、盈利磨底等积极因素共振的牛市环境下,中高波产品将有较大可能获得增量资金青睐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三轮资金驱动市场复盘:个股时代、抱团时代和主动管理时代 - 2014 - 2015年是散户 + 杠杆驱动的牛市,个股和指数表现相对占优,主动权益基金边际定价权相对较弱,资本市场政策鼓励发展,IPO重启、沪港通发布,降息降准释放流动性,杠杆与散户入场使市场换手率和两融占比大增,14、15年个股收益率中位数分别达37.53%和64.09%,超主动权益基金 [16][20] - 2019 - 2021年是公募牛,主动权益基金相对收益明显,公募极致抱团并形成极强定价权,主动权益跑赢指数,非公募重仓股表现最弱,以茅指数、宁组合为代表的核心资产契合产业趋势,2020年基金新发高峰,增量资金推高抱团股行情 [16][25] - 2025年是机构牛,机构配置力量推动下,主动权益基金开始崭露头角,收益率中位数与个股中位数相当、并跑赢指数 [16] 主动管理的崛起:重仓抱团难以形成超额,选股能力创造Alpha - 基金重仓股在本轮行情中未获明显超额,2015年、2020年主动基金前5大重仓股平均超额收益分别为75%、84%,截至2025/7/24仅获3%超额 [30] - 基金持股占比与集中度位于近5年低位,基金持股市值占比由21年14%降至25Q1的7% - 8%,持仓集中度CR100由20年74%降至25Q2的52.9%,CR50由58.9%降至40% [34] - 基金重仓公司向中小市值企业转移,2000亿以上大市值占比下降7%至48%,300亿以下公司占比由20Q4的8%提升至25Q2的14%,中小盘股配置价值提升但个股方差大,对基金经理选股能力要求更高 [35][41] 三大因素共振,推动A股底部中枢系统抬升 - 资金方面,2025年主要类型机构预计带来3万亿增量资金入市,保险、理财、公募基金、信托分别预计新增入市8162( + 1720 )亿元、3268 - 5848亿元、9391亿元、5833亿元 [42] - 股债比价视角下,非银资金偏好权益资产,广谱利率下行,十年期国债利率难满足负债端收益要求,货币基金收益超长债基金,今年以来固收 + 基金季度规模大幅扩张,截至7月25日较年初累计增长2478亿 [45] - 全A盈利磨底,截至2025Q1,全部A股(非金融)归母净利增速连续8个季度负增长后一季度转正,同比4.51%,盈利企稳回升需内生因素改善,结构改善更值得关注 [51] 以固收 + 为例,机构偏好如何 - 产品最大回撤与业绩相关,牛市时高波产品业绩领先,熊市时低波产品业绩领先;资金流向与回撤、业绩相关,牛市时基金流向绩优高波产品,熊市时资金偏向选择低波且绩优的产品 [7] - 策略选择上,17 - 18年低波产品熊市绩优概率更高,19 - 21年及本轮24、25年牛市中,高波产品绩优概率更高,今年以来排名前20%的产品中,高波产品数量占比达60%以上 [59] - 资金流向方面,19 - 21年牛市中,绩优的中高波产品获净申购概率更大,19年低波流入份额高或因牛熊思维转换过渡,22 - 24年牛转熊后,排名40%以下产品资金可能流向低波产品,今年资金处于由熊市思维向牛市思维适应转变阶段 [59]
淡季库存上行,基本金属价格小幅波动
中泰证券· 2025-07-29 14:2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行业“增持”评级 [6][11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全球制造业阶段性回升,宏观环境整体缓和,目前处于消费淡季,基本金属均有累库表现,价格小幅波动,在长期供需格局重塑背景下,基本金属价格下行空间或有限,寻找下一个介入机会,尤其是对于供应刚性品种铝和铜尤为如此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行情回顾 1.1 股市行情回顾 - A股上涨,上证指数、深证成指、沪深300环比分别上涨1.67%、2.33%、1.69%,申万有色金属指数收于5648.91点,环比上涨6.7%,跑赢上证综指5.03个百分点 [18] - 小金属、能源金属、金属新材料、工业金属和贵金属涨跌幅分别为14.3%、12.4%、5.41%、4.72%、 -0.21% [18] - 周内有色金属领涨个股有中钨高新(40.2%)、盛和资源(31.2%)等,领跌个股有海星股份( -19.0%)、有研粉材( -4.9%)等 [19] 1.2 基本金属价格 - 国内金属价格涨跌不一,LME铜、铝、铅、锌本周涨跌幅为0.0%、 -0.3%、0.4%、0.2%;SHFE铜、铝、铅、锌的涨跌幅为1.1%、1.2%、0.8%、2.6% [20] 2.宏观“三因素”运行跟踪 2.1 中国因素 - 2025年6月国内PMI为49.7,环比上升0.2,新订单PMI为50.2 ,6月中国出口金额为3252亿美元,同比 +6%,其中对美出口金额同比 -16%,对东盟出口金额同比 +17% [27] - 6月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 +2.8%,其中制造业同比 +7.5%,基建同比 +8.9%,房地产开发 -11.2%,6月中国工业增加值当月同比 +6.8% [27] 2.2 美国因素 - 美国6月ISM制造业PMI为49,环比 +0.5,6月CPI当月同比 +2.7%,核心CPI当月同比 +2.9%,通胀数据创五个月来最大环比涨幅,美联储内部对降息前景分歧加剧 [33] - 本周美元指数下降至97.67,美国7月19日首次申领失业救济人数为21.7万人 [33] 2.3 欧洲因素 - 6月欧元区制造业PMI为49.5,7月欧元区ZEW经济景气指数为36.1,不及预期值37.8 [36] 2.4 全球因素 - 6月全球制造业PMI指数环比上升0.8个百分点至50.3,呈现供需双回升格局,但关税政策不明朗对未来制造业影响有不确定性 [38] 3.基本金属 3.1 电解铝 - 2025年6月国内原铝进口量约为19.24万吨,环比减少13.8%,同比增长58.7%,1 - 6月累计进口总量约124.99万吨,同比增涨2.5%;6月出口量约为1.96万吨,环比减少39.5%,同比增加179.4%,1 - 6月累计出口总量约为8.66万吨,同比增长206.6% [41] - 供给方面,行业开工产能环比增加1万吨,运行产能4397.5万吨,本周电解铝产量84.34万吨,环比增加0.02%,本周新增减产7万吨、复产1万吨、投产7万吨 [43] - 需求方面,铝加工企业平均开工率为58.7%,环比下降0.1%,除铝线缆开工率下降0.40%外,铝型材、铝箔和铝板带开工率与上期持平 [43] - 库存方面,国内铝锭库存57.7万吨,环比增3.6万吨,铝棒库存26.43万吨,环比减1.38万吨,海外LME铝库存45.08万吨,环比增2.01万吨,全球库存129.21万吨,环比增加4.23万吨,下游铝板带箔企业原料库存23.84万吨,环比减0.36万吨,成品库存52.97万吨,环比增1.04万吨 [43] - 盈利方面,长江现货铝价20800元/吨,环比增加0.19%,行业90分位现金成本(含税)17246元/吨,完全成本18455元/吨,即时吨盈利3559元 [43] 3.2 氧化铝 - 供给方面,生产企业复产增加,建成产能11302万吨,环比增加10万吨,运行产能9495万吨,环比增加110万吨,周度产量183.1万吨,环比上周增加3.9万吨 [79] - 需求方面,氧化铝/电解铝产能运行比2.16,环比上周增加0.03,供需进一步趋于宽松,现货价格因期货市场情绪和临近结算日可流通现货少而继续走高 [79] - 库存方面,库存从上周398.9万吨上升至404.7万吨,环比增加5.8万吨 [79] - 盈利方面,截至7月25日,氧化铝价格3240元/吨,环比增加0.31%,按国产矿价计算,成本2886元/吨,环比下降0.10%,吨毛利313元/吨,环比增加20.28%,按几内亚进口铝土矿价格计算,成本2947元/吨,吨毛利260元/吨,环比增加23.09% [79] - 进出口方面,6月中国出口氧化铝17.1万吨,环比降17.7%,同比增8.8%,1 - 6月累计出口134.3万吨,同比增65.7%,6月进口氧化铝10.1万吨,环比增50%,同比增168.4%,1 - 6月累计进口26.8万吨,同比降77.4%,6月净出口6.97万吨,1 - 6月累计净出口107.5万吨 [79] 3.3 精炼铜 - 供应方面,矿冶矛盾阶段性放缓,7月25日SMM进口铜精矿指数(周)报 -42.63美元/吨,较上一期上升0.82美元/吨,国内炼厂周度产量23.83万吨,环比下降0.06万吨,同比增加1.54万吨,本周理论冶炼利润为 -2627.42元/吨,环比 -172元/吨 [86] - 需求方面,国内主要精铜杆企业周度开工率录得69.37%,环比 -4.85%,铜线缆企业开工率为70.83%,环比 -2.07% [86] - 库存方面,海外LME铜库存12.85万吨,环比上升0.63万吨,较去年同期减少10.93万吨,COMEX库存24.86万吨,环比上升0.58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23.47万吨,国内现货库存19.64万吨,环比减少2.57万吨,同比减少25.48万吨,全球库存总计57.35万吨,环比下降1.36万吨,同比减少12.93万吨 [86] - 进出口方面,2025年5月中国进口精炼铜约30万吨,同比 +5.1%,出口精炼铜约7.9万吨,同比下降49.9% [86] 3.4 精炼锌 - 供应方面,加工费持稳,SMM Zn50国产周度TC均价持稳至3800元/金属吨,SMM进口锌精矿指数上升至76.25美元/干吨,国内炼厂周度产量12.25万吨,环比 +1260吨,同比 +2.09万吨 [104] - 需求方面,国内镀锌周度开工率录得59.42%,环比上升0.3%,压铸锌开工率为51.03%,环比下降0.92%,氧化锌开工率为55.99%,环比下降0.33% [104] - 库存方面,国内SMM七地锌锭库存总量为9.83万吨,较上周 +0.48万吨,锌锭社会库存偏低,LME库存为11.5万吨,较上周 -0.245万吨 [104] 5.重点公司公告 - 宏创控股2025年1 - 6月未经审计的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2.93亿元,较去年同期未下降 [125] - 中孚实业豫联集团解除质押股份数量为148,146,592股,占其所持股份的13.75%,占公司总股本的3.70%,解除质押后剩余被质押股份数量为203,400,000股,占其所持股份的18.88%,占公司总股本的5.07% [125] - 五矿资源二季度3座铜矿铜总产量达14万吨,同比增54%,两座锌矿锌总产量达5.6万吨,同比增长12%,并与金诚信签订五年采矿合同 [125] - 云南铜业拟通过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云铜集团持有的凉山矿业40%股份,并向中铝集团、中国铜业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交易价格23.24亿元,交易后凉山矿业将成为上市公司的控股子公司 [125]
8月金股报告:资金面有望驱动市场继续上涨
中泰证券· 2025-07-28 23:41
市场走势 - 7月A股持续上涨,万得全A高于去年10月8日高点,万得全A等权指数突破15年牛市高点,沪指接近3600点[5] 上涨原因 - 本轮行情启动前投资范式与14年牛市前类似,2014年驱动因素是资金面,本轮是险资先入市,公募和个人投资者或为后续增量[7] - 当前国内负债端压力比2014年大,资产荒可能更严重,居民部门资金欠配,后续有望成重要增量资金[8] - 近期公募与散户资金入市规模扩张,6月三类新发基金规模接近300亿,截至上周两融余额接近2万亿,连续5周增量超100亿,两融交易占A股成交比例突破10% [8] 配置策略 - 建议关注大金融和科技类资产,看好大金融资产后续表现,科技类资产可基于交易拥挤度做反向交易[5][9] 行情特征与动力 - 行情由估值扩张驱动,指数走势与盈利背离,类似情形出现在09年、14年和19年牛市[12] - 估值扩张动力是“资产荒”与政策预期,负债端压力是指数突破重要原因,政策预期推动股市拔估值[12] 8月金股组合 - 港股科技50ETF、福达股份、豪能股份、珠江股份、科锐国际、万华化学、东材科技、和黄医药、药明生物、宝钢股份、智明达、东方财富、晨光股份[17][19] 风险提示 - 经济下行压力超预期,政策力度不及预期[9][18]
中泰证券晨会聚焦-20250728
中泰证券· 2025-07-28 22:06
报告核心观点 - 科技突破性进展叠加政策助推刻画牛市主线,港股强势“复苏”科技持续提振市场信心,关注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指数配置价值,介绍华安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 [6][7][8][11] 各部分总结 科技突破性进展叠加政策助推刻画牛市主线 - 中国AI资产重估、科技革命提振未来增长信心,科技企业创新推动科技龙头迎来“重估+成长”双轮驱动,AI革命使科技板块未来潜力可期 [6] - 政策利好叠加产业突破,资本市场政策力度上升支持科技发展,产业与市场资源向科技领域集聚并产出 [6] 港股强势“复苏”科技持续提振市场信心 - 科技板块引领行情,香港股市吸引全球资金关注,上半年涨幅显著呈牛市态势,科技龙头引领大涨,恒生科技指数涨幅亮眼 [7] - 港股科技板块具长期投资价值,科技龙头企业有护城河与竞争优势,估值优势与上升空间明显,成分股盈利稳定改善 [7] 关注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指数的配置价值 - 港科龙头齐聚,科技属性更纯集中度高,成分股专注TMT和互联网,前十大成分股权重合计超75%,能精准捕捉产业核心红利,增强指数防御性 [8] - 成长性强,估值修复空间大,中长期和短期表现跑赢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过去一年涨幅达57.26%,市盈率处于合理偏低位置 [9] 产品介绍 - 华安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跟踪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指数,助力投资者布局港股科技板块龙头企业,追求跟踪偏离度和跟踪误差最小化 [11]
轻工制造及纺服服饰行业周报:反内卷下关注造纸及锦纶,持续提示潮玩布局机会-20250728
中泰证券· 2025-07-28 22:0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反内卷下关注造纸行业及锦纶赛道机会,持续关注新消费高景气赛道,纺织制造出口有不确定性,家居补贴落地估值修复空间显现[8][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上周行情 - 2025/7/21 - 2025/7/25上证指数涨1.67%,深证成指涨2.33%,轻工制造指数涨1.84%排第17,纺织服装指数涨1.45%排第19 [3][20] - 轻工制造细分行业涨跌幅:造纸3.64%,家居用品2.17%,文娱用品0.7%,包装印刷0.67% [3][20] - 纺织服装细分行业涨跌幅:纺织制造2.34%,服装家纺1.37%,饰品0.48% [3][20] 原材料价格跟踪 - MDI、TDI、聚醚环比均上涨,截至7月25日,MDI周环比涨3.59%,TDI周环比涨12.68%,软泡聚醚周环比涨0.67% [35] - 棉花价格环比上升,截至7月25日,中国棉花价格指数328周环比升0.26%,Cotlook:A指数周环比降0.82% [40] - 截至7月25日,粘胶短纤价格周环比持平,涤纶短纤周环比升0.75%,涤纶长丝DTY周环比升1.67%,锦纶长丝价格周环比持平,7月24日澳洲羊毛价格周环比升2.13% [42] 行业重点数据跟踪 商品房周度销售数据 - 2025年7月20 - 26日,三十大中城市成交套数14286套,同比降2.2%,周环比升25.5%,成交面积150.09万平方米,同比降6.8%,周环比升23.2% [51] 造纸周度数据 - 阔叶浆均价周环比+0.89%,针叶浆均价周环比+0.65%,白卡纸均价周环比-0.32%,白板纸均价周环比-0.36%,双胶纸均价周环比-0.44%,双铜纸均价周环比-0.37%,木浆生活用纸均价周环比-0.41%,箱板纸均价周环比+0.05%,废黄板纸均价周环比+0.75% [57] - 白卡纸开工率周环比+0.47pcts,白板纸开工率周环比持平,双胶纸开工率周环比+0.12pcts,双铜纸开工率周环比-1.61pcts,生活用纸开工率周环比+0.26pcts,箱板纸开工率周环比-2.48pcts [69] 地产月度数据 - 2025年1 - 6月,房屋竣工面积1.63亿平方米,累计同比-15.5%;房屋新开工面积3.04亿平方米,累计同比-20%;商品房销售面积4.59亿平方米,累计同比-3.5% [74] 家具月度数据 - 2025年1 - 6月,家具制造业营业收入3023.9亿元,同比-4.9%;利润总额106.4亿元,同比-23.1% [88] - 2025年6月,家具制造业营业收入535.2亿元,同比-6.5%;利润总额27.2亿元,同比-8.4%;亏损企业比例32.4% [91] - 2025年1 - 6月,建材家具卖场累计销售额6945.1亿元,同比+0.9%;6月累计销售额1231.1亿元,同比+0.1%;6月全国建材家具卖场景气指数116.14,同比降4.78点,环比降9.58点 [91] - 2025年6月,家具及零件出口金额55.6亿美元,同比+0.6%;1 - 6月累计出口329亿美元 [94] - 2025年6月,家具类社零同比+28.7%;1 - 6月同比+22.9% [96] 纺服月度数据 - 2025年1 - 6月,纺织业营业收入11244.8亿元,同比-0.5%;利润总额301.8亿元,同比-6.7% [96] - 2025年6月,纺织业营业收入1941.8亿元,同比-6.8%;利润总额46.9亿元,同比-30.1% [97] - 2025年1 - 6月,纺织服装、服饰业营业收入5648.8亿元,同比-0.6%;利润总额209.2亿元,同比-13.1% [97] - 2025年6月,纺织服装、服饰业营业收入57.3亿元,同比-11.8% [97] - 2025年6月,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金额152.7亿美元,同比+0.8%;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出口金额120.5亿美元,同比-1.6% [105] - 2025年6月,服装类社零同比+1.7%;1 - 6月同比+2.5%;6月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社零同比+1.9%;1 - 6月同比+3.1% [108]
信用业务周报:如何看待近期上游周期品价格快速上涨-20250728
中泰证券· 2025-07-28 22:03
市场表现 - 上周市场主要指数大多上涨,科创50涨幅最大,周度涨跌幅为4.63%[22][28] - 大类行业中材料指数和能源指数表现较好,周度涨跌幅分别为5.26%和4.38%;公用事业指数和金融指数表现较弱,周度涨跌幅分别为0.01%和0.10%[19][24] - 30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有27个行业上涨,涨幅较大的行业有建筑材料、煤炭和钢铁,分别上涨8.20%、7.98%和7.67%;跌幅较大的行业有银行、通信和公用事业,分别下跌2.87%、0.77%和0.27%[19][29][30] 市场观察 - 近期政策不能作为周期品即刻扩张的标志信号,不会形成周期性商品供给收缩与价格上涨的共振效应[10] -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透露总量政策边际回收信号,指数市场承压或低于去年同期水平[10] - 中美元首会晤可能性上升,未来数月科技股具备显著结构性利好[14] 投资建议 - 建议继续执行“哑铃型策略”,集中布局科技 + 军工板块,以及非银行体系以外的红利类资产[18] 估值与成交额 - 截至2025/7/25,万得全A估值(PE TTM)为20.73,较上周值上升0.31,处于历史分位数(近5年)的83.70%[40][43] - 上周万得全A日均成交额为18486.97亿元(前值为15462.51亿元),处于历史偏高位置(三年历史分位数94.10%水平)[34][37] 经济日历 - 本周需关注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官方综合PMI、财新制造业PMI,以及美国ADP就业人数变动、美联储利率决议等全球经济数据[45]
2025年理财半年报点评:规模扩张下的结构转型
中泰证券· 2025-07-28 22:0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存款利率下降、存款搬家背景下理财市场稳步扩容,但产品收益率明显回落,现金管理类产品规模持续收缩,信用债占比小幅回落,积极配置科创债ETF等资产 [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理财产品存续情况 - 截至2025年6月末全国194家银行机构和32家理财公司有存续理财产品,共存续产品4.18万只,较年初增加3.78%,同比增加4.54%;存续规模30.67万亿元,较年初增加2.38%,同比增加7.53% [9] - 理财公司存续规模27.48万亿元,占全市场比例89.61%,同比增长12.98%;银行机构存续规模3.19万亿元,同比下降24.04% [9] 产品结构情况 - 开放式理财产品存续规模24.82万亿元,占比80.93%,较年初微升0.13个百分点;封闭式产品规模5.85万亿元,占比19.07% [6][9] - 开放式产品中现金管理类产品存续规模6.40万亿元,占开放式产品比重25.79%,规模较去年同期下降14.55% [6] 产品收益率情况 - 2025年上半年理财产品平均年化收益率2.12%,较2024年上半年的2.80%下滑68bps、较2024年末的2.65%下降53bps [9] 资产配置情况 - 截至2025年6月末理财产品投资资产合计32.97万亿元,债券类资产(含债券、同业存单)规模18.33万亿元,占总投资资产的55.60% [10] - 持有信用债规模12.79万亿,占总投资资产的38.79%,较去年同期下降2.34个百分点;利率债0.99万亿,占总投资资产的3.01% [10] - 其他资产中现金及银行存款占比24.8%,拆放同业及债券买入返售占比6.6%,公募基金占比4.2% [10] - 7月以来多只理财产品积极参与科创债ETF产品认购,从10只科创债ETF产品披露的前十大持有人来看,理财产品占比达到了3.57% [10] 长期变化情况 - 现金及银行存款占比由2024年末的23.9%升至2025年中的24.8%;权益类资产占比延续下行趋势,2025年中占总投资资产的2.40% [10] - 债券及同业存单占比在2021年末68.39%的高点后逐步调整,2025年中稳定在55.6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