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小鹏汽车(XPEV)
icon
搜索文档
vivo与小鹏汽车达成战略合作,将共同解锁手车互联新体验
新浪科技· 2025-09-19 13:39
战略合作 - vivo与小鹏汽车于9月19日宣布达成战略合作 共同解锁手车互联新体验并探索数字世界无限可能 [1] - 双方合作内容包括OriginOS 6系统进一步打通手机与车机 在小鹏P7车型上线镜像投屏和首发小V控车功能 [3] - 通过语音深度融合实现车机与手机语音助手互联互通 [3] 技术整合 - vivo OS产品总监确认全新系统OriginOS 6与小鹏汽车共创多项新特性 [3] - 小V控车功能为双方合作首发 通过语音助手打通实现跨设备控制 [3] - 合作聚焦手机与车机系统级整合 涵盖投屏显示与语音交互技术 [3]
小鹏汽车-W早盘涨超4% 成为32个市场新势力纯电销量第一
智通财经· 2025-09-19 11:46
股价表现 - 早盘股价上涨超4% 截至发稿时涨幅达3.56%至84.25港元 成交额9.83亿港元 [1] 销售业绩 - 1-8月境外46个国家和地区累计交付24,702台 同比增长超137% [1] - 境外门店数量翻倍增长至275家 [1] - 在12个国家和地区获得新势力纯电销量第一 在32国/地区市场成为新势力品牌总销量榜首 [1] - 欧洲市场同期获得新势力纯电销量冠军 [1] 产品与技术展示 - 慕尼黑国际车展展出五款车型:全新小鹏P7、2025款小鹏G6、2025款小鹏G9、小鹏X9、小鹏P7+ [1] - 同步展示人形机器人、飞行汽车、陆地航母模型及SEPA扶摇架构等前沿技术产品 [1] 全球化战略 - 欧洲首个研发中心正式启用 标志着全球化战略进入关键里程碑 [1]
港股异动 | 小鹏汽车-W(09868)早盘涨超4% 成为32个市场新势力纯电销量第一
智通财经网· 2025-09-19 11:46
股价表现 - 小鹏汽车-W(09868)早盘涨超4% 截至发稿涨3.56%报84.25港元 成交额达9.83亿港元[1] 销售业绩 - 1-8月境外46个国家和地区共交付24,702台 同比增长超过137%[1] - 境外门店数量翻倍增长至275家[1] - 在12个国家和地区获得新势力纯电销量第一 在32国/地区市场统计中成为新势力品牌总销量榜首[1] - 在欧洲市场摘得同期新势力纯电销量冠军[1] 产品与技术展示 - 2025年慕尼黑国际车展展出五款车型:全新小鹏P7、2025款小鹏G6、2025款小鹏G9、小鹏X9、小鹏P7+[1] - 同步展示人形机器人、飞行汽车、陆地航母模型、SEPA扶摇架构等前沿展品[1] 全球化战略 - 欧洲首个研发中心将正式启用 标志着全球化战略迎来关键里程碑[1]
再给中国低空经济一点时间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9-19 11:27
2025.09.19 本文字数:1755,阅读时长大约3分钟 作者 |第一财经 黄琳 与之类似地,小鹏汇天在发展初期阶段也获得了小鹏汽车团队的支持,包括研发资金、技术人员、动力 电池技术、供应链等等,以此快速提高产品研发效率和品牌知名度。小鹏汽车CEO何小鹏多次在公开场 合谈及,飞行汽车是未来战略方向,他认为,飞机市场的发展尚未做到足够规模,但在未来10~20年 里,飞行汽车市场可能达到汽车市场营收的20%,预计规模达2万亿美元。 对于飞行汽车的商业化落地,何小鹏在接受第一财经专访时表示,在跟小鹏汽车生态紧绑的情况下,飞 行汽车年销1万辆即可实现盈亏平衡,若没有汽车生态的加持,年销需达5万辆才能够实现盈亏平衡。他 同时强调,若想将飞行汽车带入家庭中,安全、质量十分重要,且飞行汽车的安全与质量的要求远高于 汽车的相关要求。 一场航展期间发生的eVTOL(电动垂直起降器)撞机事件,让舆论将目光再次聚焦飞行汽车这一新兴 产物。从诞生伊始,飞行汽车以兼具汽车和飞行器功能的特点,吸引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在不到5年时 间里,已有长安汽车、吉利汽车、广汽集团、小鹏汽车等超5家造车企业将飞行汽车纳入战略规划中。 飞行汽车明显的 ...
小鹏汽车:1—8月在境外46个国家和地区共交付24702辆
证券时报网· 2025-09-19 11:06
海外市场表现 - 公司1-8月在境外46个国家和地区共交付24702辆汽车 [1] - 公司境外交付量同比增长超过137% [1] - 公司境外门店数量翻倍增长至275家 [1]
小鹏MONA系列要引入亿纬锂能?车企选择混装电池背后:提升议价能力、获取更优质资源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9 10:32
小鹏汽车电池供应商调整 - 小鹏MONA系列基础版本车型引入亿纬锂能作为电池供应商 后续将采用其提供的传统方形电池方案 该电池排布更灵活 对底盘适配能力更强 能降低更多开发成本 [1] - 长续航版本车型仍旧使用比亚迪电池 [1] - 小鹏汽车是亿纬锂能的核心客户 部分核心车型已搭载亿纬锂能电池 如全新小鹏P7搭载了双方联合研发的超薄磷酸铁锂高续航电池包 [1] 行业多源电池供应策略 - 多家头部车企采用电池混装策略 包括特斯拉 宝马 吉利汽车 上汽集团等均同时与多家电池厂商合作 [2] - 多源供应商策略可降低对单一供应商的依赖 避免供应链中断 保障供应链稳定 [4] - 该策略能增强企业谈判能力 促使供应商提高服务质量 降低价格 为企业带来更多利益 [4] - 有助于企业在更大范围内筛选最适合的供应商 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 [5] - 主机厂最理想状态是只有一家供应商 但一般会保持两到三家备选供应商 [5] 消费者反应与行业争议 - 电池混装引发部分消费者对电池来源和性能的疑虑 如2024款理想L7和L8 Max版车型与欣旺达电池混装引发消费者不满 [6] - 消费者质疑理想汽车在30余万元起售价车型上未保持电池一致性 [6] - 小米SU7电池混装事件中 宁德时代否认与小米SU7电池直接关联 但小米汽车称车辆电池由多家供应商随机装配 引发公众对车企信息透明度的质疑 [6] 行业建议与解决方案 - 车企应明确标注电池型号 赋予消费者充分的知情权与选择权 [7] - 清晰的信息披露能有效避免因认知误差引发的消费纠纷 [7] - 厂家对产品要求和标准一致 消费者无需担忧产品质量存在差异 [6] - 零跑汽车官方表示选用多家行业知名电池供应商 统一按零跑电池技术要求标准供货 在性能及安全上并无差异 [6]
再给中国低空经济一点时间|琳机一动
第一财经· 2025-09-19 10:09
行业概况与市场前景 - 飞行汽车兼具汽车和飞行器功能特点 吸引市场广泛关注 已有长安汽车 吉利汽车 广汽集团 小鹏汽车等超5家车企纳入战略规划 [1] - 飞行汽车优势在于突破地面交通拥堵 实现高效点对点出行 大幅缩短出行时间 [1] - 摩根士丹利预测2040年全球飞行汽车市场规模达1.5万亿美元 [5] - 中国四部委明确2035年低空经济规模突破3.5万亿元 其中飞行汽车占比约三分之一达1万亿元 [5] - 小鹏汽车CEO预计未来10-20年飞行汽车市场可能达汽车市场营收20% 规模约2万亿美元 [2] 技术瓶颈与解决方案 - 行业面临电池续航 安全性 自动驾驶能力等技术难题 [1] - 固态电池是提升飞行汽车续航和安全性的重要研发方向 [3] - 飞行汽车电池需满足高低温适应性 充电循环寿命等共性指标 可实现车机共用标准认证 [3] - 小鹏汇天与赛力斯集团就航空增程器进行接触 解决续航里程短问题 [3] - 飞行汽车对无人驾驶需求强烈 需结合强智能驾驶能力降低操作难度 [4] 产业链协同与成本优化 - 飞行汽车70%-80%产业链 供应链及生产制造可复用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现有基础 [1] - 汽车产业链各环节与低空飞行器深度衔接 车规级激光雷达价格因规模化生产大幅下降 [2] - 依托汽车供应链可使传统直升机运营成本降低85% 采购成本降低60% [2] - 国内电机采购价格仅15万元 远低于国外电机成本 [2] - 小鹏汇天获得小鹏汽车团队在研发资金 技术人员 动力电池技术 供应链等全方位支持 [2] 商业化进展与盈利模式 - 小鹏汽车生态加持下飞行汽车年销1万辆即可实现盈亏平衡 无生态支持需年销5万辆 [3] - 安全与质量要求远高于传统汽车 是进入家庭市场的关键前提 [3] - 行业发展需经历逐步成熟过程 类似新能源汽车2019年发展初期的技术迭代路径 [4]
新能源乘用车第37周销量报告
东证期货· 2025-09-18 22:1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2025年第37周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有发展也有挑战 单周零售量同比增长但增速放缓 市场格局不断变化 部分车企表现出色 部分车企面临负增长[1][2][2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乘用车市场周度概述 - 2025年第37周乘用车单周零售45.3万辆 同比下降4.1% 今年以来零售1518.2万辆 同比增长6.3%[1][11] - 新能源乘用车单周零售27.0万辆 同比增长6.3% 今年以来零售791.5万辆 同比增长22.7% 受高基数和部分地区补贴终止影响 同比增速放缓[1][11] - 新能源单周渗透率达59.6% 年累计渗透率为52.1% 呈缓慢上升趋势[21] - 分动力方式 传统燃料、油电混合、新能源分别零售16.7万辆、1.6万辆、27.0万辆 分别同比-16.2%、-15.1%、6.3% 分别占乘用车的36.8%、3.6%、59.6%[22] - 新能源乘用车中 纯电、插混、增程式分别零售18.0万辆、6.8万辆、2.3万辆 分别同比23.0%、-14.5%、-21.3% 分别占新能源乘用车的66.5%、25.1%、8.4%[22] - 分生产属性 乘用车中 自主、合资品牌分别零售30.7万辆、14.7万辆 分别同比2.9%、-16.0% 占乘用车的67.7%、32.3%[24] - 新能源乘用车中 自主、合资品牌分别零售24.3万辆、2.7万辆 分别同比7.9%、-6.1% 占新能源乘用车的89.8%、10.2%[24] 重点新能源车企销量分析 整体情况 - 第37周各车企新能源乘用车周销量 比亚迪7.1万辆 吉利汽车3.3万辆 上汽通用五菱1.9万辆 特斯拉(中国)1.5万辆 长安汽车1.4万辆 奇瑞汽车1.0万辆 鸿蒙智行1.0万辆 新势力车企中 零跑1.3万辆 小米1.0万辆 问界0.9万辆 小鹏、理想0.8万辆 蔚来0.6万辆[2][27] - 比亚迪、特斯拉、理想等同比负增长 小鹏、蔚来、零跑、小米、岚图等维持较高增速[2][27] - 新能源汽车市场格局不断变化 小鹏和零跑成绩较好 新品牌加入带来变数 传统车企后来居上[2][27] 各车企情况 - 比亚迪周销量7.1万辆 7月起同比增速由正转负 今年以来累计销量228.0万辆 同比增速2.6% 纯电和插混车型销量基本占比五五开 1 - 8月全球累销286.4万辆 其中乘用车及皮卡海外累销63万辆[31] - 吉利汽车周销4.9万辆 其中新能源3.3万辆 车企电动化率约67% 今年以来累销159.1万辆 同比增长48.2% 新能源累计94.2万辆 同比增长99.3%[33] - 上汽通用五菱乘用车整体销量2.0万辆 其中新能源1.9万辆 车企电动化率高达91% 今年以来累计销量57.3万辆 增速19.8% 新能源49.2万辆 增速36.1% 纯电车型占主导[36] - 长安汽车乘用车整体销量2.3万辆 其中新能源销量1.4万辆 车企电动化率约为59% 今年以来累计82.1万辆 同比2.0% 新能源40.8万辆 同比18.7%[41] - 奇瑞汽车乘用车整体销量2.3万辆 其中新能源1.0万辆 车企电动化率约为43% 今年以来累计84.3万辆 同比24.0% 新能源30.2万辆 同比66.7%[46] - 特斯拉(中国)该周销量1.5万辆 今年以来累计39.5万辆 同比负增长 - 6.7% 今年多次推出优惠活动 7月1日起Model 3长续航版售价上调 反映行业“反内卷”趋势 且首次进入新能源汽车下乡目录[51] - 鸿蒙智行该周销量1.0万辆 其中问界销量约0.9万辆 与上汽合作的尚界H5计划于9月正式发布[54] - 造车新势力中 零跑1.3万辆 小米1.0万辆 问界0.9万辆 小鹏、理想0.8万辆 蔚来0.6万辆 小鹏、蔚来、零跑、小米、岚图等维持较好同比增速[62]
GlobalData visits IAA Mobility 2025
Yahoo Finance· 2025-09-18 20:01
行业展会动态 - 2025年慕尼黑国际汽车及智慧出行博览会(IAA Mobility)在慕尼黑市中心及会展中心举行 展期三天 其中开放式展区免费向公众开放并展示大量车型 且选址于城市标志性历史景点如Residenz和市政厅钟琴附近[1] 参展商格局 - 中国与欧洲汽车制造商的竞争格局在展会中凸显 延续了2024年巴黎车展的行业态势[2] - 参展中国整车厂包括Aito、比亚迪(含比亚迪及腾势品牌)、长安(含阿维塔和深蓝品牌)、奇瑞(含Jaecoo和Omoda品牌)、东风(风行品牌)、一汽(红旗品牌)、广汽集团(含广汽及埃安品牌)、零跑汽车和小鹏汽车[2] - 欧洲制造商参展数量增加 仅Stellantis(不含欧宝)和特斯拉缺席[2] 产品进入策略 - 中国车型进入欧洲市场的进程可能晚于展会呈现的预期 因部分展车并非针对欧洲市场配置[3][4] - 具体案例:Aito展出的三款车型(M5、M7、M9)均为中东特定配置 长安阿维塔品牌三款车型需经重新配置方能进入欧洲市场[4] - 车型认证流程(homologation)耗时且成本高昂 延缓中国车型进入欧洲速度 典型案例为比亚迪海鸥升级为海豚Surf版 车身加长并提升安全性[4]
每日速递|亿纬锂能打入小鹏MONA电池供应体系
高工锂电· 2025-09-18 19:01
电池领域动态 - 雅化集团与四川大学共建联合实验室推进硫化锂和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研发 样品生产制备及客户送样工作预计年内完成 中试线建设有望从原目标2027年提前至2026年[3][4] - 亿纬锂能进入小鹏MONA电池供应体系 基础版本采用其方形电池方案 长续航版本仍采用比亚迪电池 方形电池相比短刀电池具备更灵活排布和更强底盘适配能力[5] - 格林美控股子公司与绿通科技签署战略协议 共建新能源场地车辆与动力电池"回收-再造-再生"全生命周期闭环产业链[7][8] - 星恒电源与小牛电动达成微刀电摩锂电池战略合作 签署规模达3GWh的锂电池联合研发协议[9] 材料技术突破 - 天齐锂业年产50吨硫化锂中试项目实质动工 采用自主开发新技术设备具备低风险快速量产能力 同时完成新型电解制备技术实验级验证并推进中试线建设 五类二元锂合金负极材料进入客户验证阶段 建立300mm幅宽超宽锂带稳定生产能力[11] - 河北坤天新能源硅碳负极材料千吨级量产线一期投产 已向国内外头部客户小批量供货 气相硅碳负极产品获国内外头部电池企业认可 二期扩产后总年产能将达5000吨[12][14] - 海亮股份新型铜箔产品具备量产出货能力 包括适配固态电池的镀镍铜箔 相关技术指标实现行业领先并获一线电池企业正向反馈[16] 设备与海外进展 - 恒翼能科技启动IPO上市辅导 专注于新能源智能制造装备 为锂电池提供智能化产线及全生命周期检测线 注册资本1.255亿元[16] - 西班牙政府向InoBat提供5380万欧元补贴及45.6万欧元贷款 支持其建设巴利亚多利德电池工厂 项目总投资约7.12亿欧元 计划2027年实现32GWh产能 2029年达满产状态[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