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江酒店:收购铂涛品牌少数股东权益,积极实现25年业绩目标
东吴证券· 2024-12-25 14:26
投资评级 - 锦江酒店维持"买入"评级,预期未来6个月个股涨跌幅相对基准在15%以上 [2][11] 核心观点 - 锦江酒店作为中国第一大酒店连锁集团,品牌、运营和管理持续赋能网络扩张,疫情期间逆势扩张,市场格局显著向好 [2] - 锦江酒店拟以17.1亿元收购铂涛系少数股东股权,交易完成后将分别持有麗枫/希岸/喆啡95%股权,剩余5%少数股东权益将在交割完成后3个月内注销 [12] - 行业格局改善,2025年酒店行业供需增速基本匹配,预计RevPAR同比持平,酒店龙头扩张优于行业 [1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4/14.2/15.3亿元,对应PE估值为23/20/18倍 [2] - 预计2024-2026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141.95/148.08/155.35亿元,同比变化分别为-3.10%/4.32%/4.91% [11] - 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42/14.18/15.31亿元,同比变化分别为23.99%/14.20%/7.94% [11] 财务数据 - 2023年每股净资产为15.86元,资产负债率为63.26%,总股本为1,070.04百万股,流通A股为908.01百万股 [4] - 2023年营业总收入为146.49亿元,营业成本为84.98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0.02亿元 [7] - 2023年经营活动现金流为51.62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为11.11亿元,筹资活动现金流为-35.69亿元 [7] 市场数据 - 锦江酒店收盘价为26.24元,一年最低/最高价为21.47/34.40元,市净率为1.65倍,流通A股市值为23,826.18百万元,总市值为28,077.96百万元 [15] 行业分析 - 行业投资评级为增持,预期未来6个月内行业指数相对强于基准5%以上 [1] - 2025年酒店行业供需增速基本匹配,预计RevPAR同比持平,酒店龙头扩张优于行业 [13]
海思科:公司首次覆盖报告:研发管线持续推进,创新转型成效显著
开源证券· 2024-12-25 14:04
公司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首次)” [2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海思科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从特色仿制药起家,现已转型为麻醉及镇痛、糖尿病及并发症、肿瘤、神经痛等领域的创新药企,随着各领域的创新管线不断落地,公司业绩有望迎来新一轮提升 [42] - 公司持续在麻醉镇痛领域发力,核心产品环泊酚是1类静脉麻醉药物,HSK21542是公司研发的κ受体激动剂,用于急慢性疼痛、瘙痒的治疗,预计HSK21542获批后销售额有望迅速攀升 [43] - 公司继续加大创新药研发力度,深度布局围手术期用药、肿瘤、代谢性疾病、自身免疫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等治疗领域 [4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业绩与产品 - 2023年环泊酚成为公司最大销售额的品种,销售额达8.5亿元,2021-2023年主要品种销售额稳步增长,复合增长率达到34.3% [58] - 公司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已呈现回暖趋势,2023年营业收入达到33.55亿元,同比增长11%,归母净利润2.95亿元,同比增长7% [60] - 公司麻醉产品、肠外营养产品贡献主要收入,2023年麻醉产品收入8.5亿元,占比25%,肠外营养产品和原料药收入分别为6.15亿元和5.70亿元 [109] - 公司毛利率稳定,净利率企稳回升,2023年毛利率为71.02%,净利率为8.8% [110] 研发管线与创新转型 - 公司在研管线布局丰富全面,目前有12个商业化产品及进入临床阶段的1类新药,涉及肿瘤、呼吸、代谢、自身免疫和围手术期用药等领域 [92] - 核心研发团队规模较大,硕博比例较高,研发中心现有人员830余人,硕士以上占比约41% [91] - 公司已形成管理科学、组织架构齐全的技术开发体系,研发中心涉及麻醉及镇痛、糖尿病及并发症、肿瘤、神经痛等多个疾病领域 [65] 麻醉镇痛业务 - 麻醉药物种类丰富,以全身麻醉剂为主,全身麻醉剂在全球及中国麻醉剂市场份额分别为42.5%及73.5% [121][122] - 环泊酚注射液是公司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类静脉麻醉药,于2020年12月获批,2023年销售额达8.5亿元,市场份额已达到同类市场的Top5 [126] - 公司积极推进环泊酚注射液的国际化进程,目前在美国开展的2项Ⅲ期临床试验均已完成,将在美国申报NDA [129] 糖尿病药物市场 - 糖尿病患者基数较大,2021年全球成年糖尿病患者人数达到5.37亿,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达1.4亿人,占全球患者总数的26.2% [8] - 糖尿病药物靶点众多,疗效安全性各有差异,DPP-4抑制剂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 [9] HSK21542相关 - HSK21542是公司研发的κ受体激动剂,用于急慢性疼痛、瘙痒的治疗,适应症“腹部手术术后镇痛”已于2023年10月申报NDA,适应症“成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慢性肾脏疾病相关的中度至重度瘙痒”也于2024年9月获上市许可受理 [43] - HSK21542的对标药物CR845临床疗效优异,预计HSK21542获批后销售额有望迅速攀升,2028年或将突破12亿元 [17] - 尿毒症瘙痒症获批药物少,HSK21542加速推进该适应症获批,预计产品销售收入有望为公司业绩贡献新增量 [22]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5.98/7.28/9.72亿元,对应EPS为0.53/0.65/0.87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63.3/52.0/38.9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42] - 预计2024-2026年营业收入为4383/5492/7025百万元,归母净利润为598/728/972百万元,毛利率分别为71.6%/73.9%/75.7% [45]
迪哲医药:深度报告:深耕恶性肿瘤,源头创新构建全球竞争力
中航证券· 2024-12-25 14:04
公司概况 - 迪哲医药成立于2017年10月,由AZAB、先进制造、无锡灵创共同出资成立,2021年12月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专注于恶性肿瘤新疗法的研究、开发和商业化 [5] - 公司拥有先进的转化科学平台和完善的研发管线,致力于推出首创药物(First-in-class),目前已有两款创新产品上市:舒沃哲(舒沃替尼)和高瑞哲(戈利昔替尼) [5] - 公司股权结构中,实际控制人为ASTRAZENECA AB,持股26.21%,最终受益人为张小林,持股1.76% [38] 核心商业化产品 - 舒沃替尼于2023年8月获NMPA批准上市,是国内唯一获批靶向EGFR Exon20ins的药物,适用于EGFR Exon20ins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二线治疗客观缓解率(ORR)达61%,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为6.5个月 [46] - 戈利昔替尼于2024年6月获NMPA批准上市,是全球首个且唯一靶向JAK-STAT通路治疗PTCL的药物,客观缓解率(ORR)达44.3%,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为5.6个月 [22] - 舒沃替尼和戈利昔替尼是公司盈利的主要来源,带动公司整体业绩高速增长 [18] 财务表现 -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8亿元,同比增长743.97%;2024Q3单季实现营业收入1.35亿元,同比增长236.39% [17] -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5.58亿元,同比增长32.63%;2024Q3单季实现归母净利润-2.14亿元,同比增长32.09% [40] - 公司研发费用始终是营业成本中占比最大的部分,2024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为5.68亿元,同比降低1.94% [42] 研发与技术创新 - 公司拥有行业内领先的转化科学研究能力,建立了包括肿瘤中枢神经系统转移研究平台、肿瘤免疫与放疗联合治疗研究平台等核心技术平台 [48] - 公司研发管线中的主要候选创新药如戈利昔替尼、舒沃替尼等均基于自身研发平台研发,具有高度的源头创新特性 [24] - 公司所有产品均享有完整的全球权益,并采用全球同步开发的模式 [26] 市场前景与竞争格局 - 舒沃替尼在中国市场的销售峰值有望达到30.76亿元,全球市场销售峰值有望达到129.54亿元 [114] - 全球EGFR-TKI药物市场规模预计从2019年的53亿美元增长到2030年的232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1.2% [82] - 中国EGFR-TKI药物市场规模预计从2019年的77亿元增长到2030年的60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2.4% [61] 行业背景 - 肺癌是全球新发病例和死亡最高的癌症类型,2022年全球新发肺癌病例220.68万人,中国新发肺癌病例92.41万人 [75] - EGFR Exon20ins是第三常见的EGFR基因突变,占EGFR突变的3.5%,多发于无吸烟史的亚裔女性患者 [64] - 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是一组淋巴造血系统恶性肿瘤的总称,PTCL和CTCL合计约占NHL的17%-25% [132] 投资建议 - 报告给予迪哲医药“买入”评级,预计公司2024-2026年的EPS分别为-1.88元、-1.40元和-0.01元 [10] - 公司作为国内专注于恶性肿瘤治疗的小分子药物龙头,其商业化产品在国内市场快速放量,有望驱动业绩快速增长 [10] - 公司早期管线布局高度差异化,竞争格局缓和,未来后续产品的顺利研发或将带来持续增长动力 [10]
安凯微:智驭端侧,携手扬帆
中邮证券· 2024-12-25 11:59
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5][19] 核心观点 - AI 加速赋能,端侧智能化需求带动智能硬件技术更迭,预计 2026 年中国智能硬件的市场规模有望突破 2 万亿元人民币 [5] - 公司主要从事物联网智能硬件核心 SoC 芯片的研发、设计、终测和销售,已量产的 SoC 芯片主要分为物联网摄像机芯片和物联网应用处理器芯片 [5] - 公司顺应端侧智能化发展趋势,推出带算力的二代芯片,采用双核 RISC-V 架构,内置 2T OPS NPU,支持多种 AI 功能 [5] - 公司推出智能锁解决方案,全方位覆盖各种核心芯片产品,预计明年智能门锁业务开始起量 [5] - 公司第二代 BLE 应用处理器芯片系列采用 40nm 工艺制程,降低功耗水平、提高集成度,最新推出的第五代物联网摄像机芯片系列采用 22nm 工艺制程,并开始 12nm Finfet 工艺设计的研发工作 [5] 财务数据 - 预计公司 2024/2025/2026 年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0.3/0.7/1.0 亿元 [5] - 2023A/2024E/2025E/2026E 营业收入分别为 573/520/702/913 百万元,增长率分别为 12.5%/-9.1%/35.0%/30.0% [6] - 2023A/2024E/2025E/2026E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 26.84/-33.04/70.55/101.46 百万元,增长率分别为 -32.63%/-223.08%/313.53%/43.82% [6] - 2023A/2024E/2025E/2026E EPS 分别为 0.07/-0.08/0.18/0.26 元/股 [6] - 2023A/2024E/2025E/2026E 市盈率分别为 160.78/-130.64/61.18/42.54 [6] - 2023A/2024E/2025E/2026E 市净率分别为 2.82/2.90/2.82/2.72 [6] - 2023A/2024E/2025E/2026E EV/EBITDA 分别为 128.32/-193.10/42.07/34.21 [6] 公司基本情况 - 最新收盘价为 11.01 元 [1] - 总市值/流通市值分别为 43/25 亿元 [2] - 资产负债率为 8.3% [3] - 第一大股东为安凯技术公司 [4] - 总股本/流通股本分别为 3.92/2.29 亿股 [17] - 52 周内最高/最低价分别为 12.05/6.50 元 [18]
锦江酒店:收购少数股权,增厚业绩、降本增效
国金证券· 2024-12-25 11:2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收购少数股权有利于增厚业绩,提升对子公司的控制力度,有助于锦江内部管理效率提升 [1] - 本次交易PE估值低于行业均值,对价合理,卖方所得款项将用于购买锦江股份,与公司利益继续绑定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权将注销,注销完成后三个标的公司将成由锦江100%控股 [1] 点评 - 公司于2016年收购铂涛集团81.0034%股权,三次增持后于2021年6月完成对铂涛集团100%控股 [1] - Lavanda、Xana、Coffetel三家标的公司分别运营铂涛旗下麗枫、希岸、喆啡品牌,截至1H24在营酒店分别为1269/566/659家,23年净利润分别为2.69亿元/8179万元/7719万元、净利率33.7%/28.9%/29.9% [1] - 三家标的公司运营酒店数量较多、业绩表现较好,尤其是麗枫达到千店以上、净利率超过30%,对公司业绩将形成增厚,若按照23年备考净利水平计算,本次收购及后续剩余5%股权注销完成后,有望增厚公司业绩约1.46亿元 [1] - 过去公司内部存在本部、铂涛、维也纳三大体系架构冗余问题,2020年中国区改革以来不断优化,本次少数股权收购有利于进一步整合公司资源、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内部决策效率 [1] - 本次交易PE估值低于行业均值、对价合理,卖方所得款项将用于购买锦江股份,与公司利益继续绑定 [1]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 考虑本次收购完成,预计24E~26E归母净利12.0/14.3/17.4亿元,对应PE为23.4/19.7/16.1X,维持"买入"评级 [1] 公司基本情况 - 2022年营业收入11,008百万元,2023年营业收入14,649百万元,2024E营业收入14,360百万元,2025E营业收入14,934百万元,2026E营业收入15,613百万元 [3] - 2022年归母净利润113百万元,2023年归母净利润1,002百万元,2024E归母净利润1,201百万元,2025E归母净利润1,427百万元,2026E归母净利润1,741百万元 [3] - 2022年摊薄每股收益0.106元,2023年摊薄每股收益0.936元,2024E摊薄每股收益1.123元,2025E摊薄每股收益1.334元,2026E摊薄每股收益1.627元 [3] 收购三大标的公司股权明细 - Lavanda、Xana、Coffetel三家标的公司分别运营麗枫、希岸、喆啡品牌,交易价格分别为11.01/2.90/3.24亿元,收购完成后将分别持家三个标的公司95%股权 [5][14] - 2023年Lavanda、Xana、Coffetel的营业利润分别为3.90亿元/1.14亿元/1.08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69亿元/0.82亿元/0.77亿元,营业利润率分别为49.01%/40.39%/41.73%,净利率分别为33.74%/28.88%/29.92%,PE估值分别为10.64/10.66/10.62X [5] 收购三大标的公司业绩情况及估值 - 2023年Lavanda、Xana、Coffetel的营业利润分别为3.90亿元/1.14亿元/1.08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69亿元/0.82亿元/0.77亿元,营业利润率分别为49.01%/40.39%/41.73%,净利率分别为33.74%/28.88%/29.92%,PE估值分别为10.64/10.66/10.62X [5] 三张报表预测摘要 - 2021年主营业务收入1,339百万元,2022年主营业务收入1,008百万元,2023年主营业务收入14,649百万元,2024E主营业务收入14,360百万元,2025E主营业务收入14,934百万元,2026E主营业务收入15,613百万元 [35] - 2021年归母净利润113百万元,2023年归母净利润1,002百万元,2024E归母净利润1,201百万元,2025E归母净利润1,427百万元,2026E归母净利润1,741百万元 [35] - 2021年摊薄每股收益0.106元,2023年摊薄每股收益0.936元,2024E摊薄每股收益1.123元,2025E摊薄每股收益1.334元,2026E摊薄每股收益1.627元 [35]
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方案发布,小商品城的受益点分析
国信证券· 2024-12-25 10:52
投资评级 - 报告对公司的投资评级为"优于大市",并上调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29.67/35.82/49.04亿元,对应PE分别为26.5/22/16倍 [16][19][41] 核心观点 - 报告聚焦义乌国际贸易改革,重点在于深化出口贸易发展并便利进口贸易繁荣,公司作为市场经营及贸易服务商,将加速建设全球数贸中心,推动从传统贸易向数字贸易生态跃升,提升小商品贸易在全球市场的优势地位 [16][41] - 公司作为试点单位,先行推进进口正面清单试点,力争到2025年义乌市进口贸易额达到1000亿元,2030年突破3000亿元,较2023年的655亿元增长358% [2][5][41] 政策与行业影响 - 方案提出完善市场采购贸易方式,适应交易即时化、订单碎片化、物流包裹化等国际贸易新趋势,将数字化技术嵌入交易、物流、支付、融资等环节,为中小微主体降本增效 [1][4] - 推动进口贸易创新发展,建立进口消费品正面清单管理制度,优化清单内商品通关流程,并以商城集团为试点企业,计划落地进口正面清单首单业务 [2][4] - 提升贸易平台功能,包括保税区与海外仓联动,建设以"全球数贸中心"为标志的第六代义乌小商品市场 [4][42] - 推动完善跨境电商规则,加快与RCEP等国际规则标准相融相通,建立小商品国际化标准体系,争取开展国家小商品标准制度型开放试点 [4][43] - 创新支持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合作 [4][44] 公司业务与财务表现 - 公司旗下爱喜猫全球好物集合店截至2024年中报累计数量达19家,涵盖家居生活、美妆护肤、母婴用品等六大品类,集合2万+优质单品 [9] - 公司构建了全程数字化的联合监管平台,提供一站式检测认证服务,未来有望进一步提升进口贸易服务能力,创造新的业务增量 [12] - 公司旗下Yiwu Pay(义支付)已获批跨境人民币结算和支付机构外汇业务,截至2024年6月30日,跨境人民币支付业务交易额超120亿人民币,支持25种币种,覆盖150多个国家和地区 [13] - 公司2024年1-11月进出口总值6139.9亿元,同比增长17.6%,其中出口5420.6亿元,进口719.3亿元 [5] - 公司2023年进出口总值中,非洲占比18.53%,美国占比11.27%,欧盟占比10.43%,东盟占比8.96%,出口市场区域比例较为均衡 [11] - 公司2023年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值2239.3亿元,占比39.56% [11] 未来展望 - 公司逐步发展成为集市场管理、展示交易、物流服务、金融服务为一体的国际贸易综合服务商,未来在义乌进出口贸易进一步繁荣的背景下,各项业务均有望迎来发展机遇 [15] - 公司计划依托"义支付"平台,优化跨境人民币与外汇服务,争取在2026年实现跨境支付交易规模100亿美元以上 [13]
华盛锂电:电解液添加剂龙头,盈利拐点可期
东吴证券· 2024-12-25 10:5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华盛锂电是电解液添加剂龙头企业,预计2024年盈利拐点可期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投资要点 - 24Q3添加剂出货3000吨以上,全年预计增长30%。预计24Q3出货3000吨以上,24Q1-Q3累计出货0.7万吨以上,预计24Q4出货环比持平,24年出货有望达近1.1万吨,同增约30% [2] - 24H2公司产能利用率70%-80%,显著好于二线。公司现有张家港一期、二期、三期以及全资子公司泰兴华盛四个生产基地,其中募投项目三期已建成投产,VC、FEC产能达1.4万吨 [2] 财务表现 - 24Q3费用环比小幅改善,资本开支同比下降明显。24Q1-3期间费用1亿元,费用率29.3%,其中Q3期间费用0.4亿元,费用率30% [3] - 24Q1-3经营性净现金流-0.9亿元,其中Q3经营性现金流-0.4亿元 [3] - 24Q1-3资本开支2.1亿元,其中Q3资本开支0.5亿元 [3] - 24Q3末存货0.8亿元,较年初-26.3% [3] - 24Q3业绩基本符合预期。24Q1-3营收3.3亿元,归母净利润-1.3亿元,毛利率-20.7%,归母净利率-39.7% [4] - 24Q3营收1.3亿元,归母净利润-0.6亿元,毛利率-31.3%,归母净利率-46.1% [4] 行业分析 - 行业价格底部小幅反弹,预计25年持续出清。24Q3公司单吨亏损约2万元/吨,预计VC/FEC价格已触底,10月亘元文登产线失火背景下,行业价格已小幅反弹约0.1万元/吨 [5] - 预计25H1价格底部维持,缓慢出清。考虑需求端25-26年维持近30%增速,关停产能较难重开,且行业产能扩张周期较长,VC扩产约需一年左右,预计盈利25H2-26年有望反转 [5] 公司背景 - 华盛锂电成立于1997年,2003年进入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市场,2022年7月13日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目前公司产品主要有电子化学品及特殊有机硅两大系列,是碳酸亚乙烯酯(VC)和氟代碳酸乙烯酯(FEC)市场领先的供应商之一 [9] - 公司2018-2020年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添加剂出货市占率在国内同类产品中排名第一 [9] 产品与技术 - 添加剂成分是电解液企业的技术核心所在。电解液的核心原材料包括溶质(锂盐)、溶剂、添加剂,其中用量各占12%、84%、4%。添加剂占电解液成本的10%-30% [10] - 公司拥有多项核心技术,包括2006年在国内率先开发出氟代碳酸乙烯酯(FEC)的卤素置换工艺路线,以及在特殊有机硅领域拥有"非光气法生产异氰酸酯硅烷"技术 [23] - 2023年公司VC销量0.53万吨,同增61%,FEC销量0.27万吨,同增19% [23] 产能与布局 - 公司具备完备的前后道工序生产能力,电解液添加剂产能持续扩张。现有张家港一期、二期、三期以及全资子公司泰兴华盛四个生产基地,其中募投项目三期已建成投产,VC、FEC产能达1.4万吨 [38] - 华盛锂电计划与三美股份等合作伙伴合作,成立盛美锂电子公司(华盛锂电持股51%),布局新型锂盐双氟磺酰亚胺锂(LiFSI)和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LiTFSI) [32]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 考虑行业仍处周期底部,产品价格触底,过剩产能缓慢出清,下调公司2024-2025年,新增26年归母净利预期至-1.6/0.06/0.3亿元,同比-550%/+104%/+375%,25-26年对应PE为587/124倍,维持"增持"评级 [11][41]
杭叉集团:60余年锐意进取,跻身世界叉车强者之列
国盛证券· 2024-12-25 10:14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1][12] 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是国内民营叉车龙头厂商,新能源系列产品最齐全制造商之一,在"三电"核心技术方面处于行业领先 [11]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锂电产品兼具性能优势与成本优势,有望充分受益于全球锂电叉车份额的快速提升 [11]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后市场业务成为业绩重要的新增长点,租赁市场具备品牌、服务、人才和产品等多方面优势 [11] - 预计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74.81/193.59/218.57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7.4%/10.7%/12.9% [2][11] - 预计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20.07/23.18/26.93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6.7%/15.5%/16.2% [2][11] 行业分析 - 全球叉车行业正处于新一轮上行周期,锂电化带动国产叉车增速快于全球叉车市场增速 [11] - 全球电动叉车锂电化率占比仍在30-40%,预计远期将达60-80% [11] - 预计2026年全球叉车市场空间超2千亿元,国内市场超7百亿元 [11] - 预计2024年全球叉车保有量达1529.24万辆,国内保有量达688.10万辆,售后维保与配件销售空间巨大 [11] - 全球叉车市场发展至今已经相对成熟,中国叉车企业凭借锂电产品性能优异、低成本等策略快速跻身叉车国际市场 [103] 公司概况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创立于1956年,自1974年开始专注于叉车的研发、制造和销售 [11]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在行业中率先发布了1.5-48t平衡重式高压锂电叉车、20-60t锂电牵引车、集装箱正面吊和空箱堆高机等全系列高压锂电车型 [11]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营业收入位列世界第8位 [11]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产品矩阵丰富,新能源战略为公司长期增长蓄力 [42]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海外营收占比持续提高,国际化战略取得初步胜利 [49] 财务分析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为162.72亿元,同比增速为12.90% [47]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2023年归母净利润为17.20亿元,同比增速74.23% [47]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销售费用率3.96%,管理费用率2.32%,研发费用率4.85%,财务费用率-0.16% [50]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2023年净资产收益率(ROE)由16.63%增长至23.09% [50]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2023年存货周转率为6.14次,应收账款周转率为10.81次 [50] 市场空间 - 预计2026年全球叉车行业市场空间达2045亿元,其中国内市场规模为773亿元 [119] - 全球叉车销量结构中内燃车需求快速被电动叉车取代,2023年全球叉车销量结构中内燃叉车和电动叉车分别占比27.77%和72.23% [135] - 国内叉车销量结构中内燃叉车和电动叉车占比分别为32.13%和67.87%,电动叉车以其操作灵活、环保和使用成本低迅速取代内燃叉车 [135] - 全球叉车企业竞争格局相对稳定,国内叉车企业凭借产品和成本优势在世界市场站稳脚跟 [122] - 2023年世界前十大叉车企业显示,叉车市场需求依然强劲,中国企业也凭借着出色的技术和产品力,在世界叉车市场中逐步扩大着影响力 [153]
丰光精密:深耕精密零部件领域,布局谐波减速器打开向上成长空间
江海证券· 2024-12-25 10:13
公司概况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是首批北交所上市企业,专注于高精密零部件加工、组装以及铝制品铸造领域,成立于2001年,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厚的技术实力 [1] - 公司荣获了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多项荣誉,并于2021年成功在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 [1] - 公司实际控制人李军间接控制公司64.61%的股权,股权结构稳定,实控人对公司的经营决策、生产等重大事项具有表决权 [120] 财务表现 -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3亿元,同比增长29.44%;归母净利润0.22亿元,同比增长35.68%;扣非净利润0.21亿元,同比增长143.69% [1] - 公司预计2024-2026年实现营收分别为2.55/3.08/3.63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20.60%/21.13%/17.86%;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44/0.54/0.66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22.70%/23.89%/22.34% [66] - 公司销售毛利率基本维持在34%以上,2024年前三季度销售毛利率为35.34%,销售净利率为14.21% [105] 业务结构 - 公司产品覆盖领域广泛,包括智能制造、高端装备制造、机器人、贴片机、精密机械、3D打印、航空航天以及自动化生产线等多个行业或领域 [124] - 公司积极推进谐波减速器研发,并于2024年上半年完成了谐波减速机全系列齿形设计,具备根据市场需求投入规模性生产的能力 [102] - 2020-2024H1,公司产品业务占比由88.50%下降至76.72%;加工业务占比由8.70%提升至19.62%,占比提升显著 [108] 技术实力与客户资源 - 公司通过不断提升工艺技术、深入精细化管理以及引进先进生产设备的发展战略,在精密零部件领域形成了一定的竞争优势 [27] - 公司拥有数百台国外进口品牌数控加工中心、数控车床、高精度磨床、压铸机等加工、压铸及检测设备,以及恒温恒湿的欧标标准化生产车间 [6] - 公司客户涵盖了多个细分行业知名品牌制造商,如蒂业技凯(THK)、安川电机(YASKAWA)、埃地沃兹(Edwards)、山洋电机(SAN-YO)、盖茨集团(Gates)、中国中车、阿尔斯通(ALSTOM)等 [150] 行业前景 - 随着工业自动化、智能化和高端化的发展,企业对于机器人、数控机床等中高端设备的需求亦随着增加,谐波减速器作为核心零部件之一,具备良好的市场前景 [102] - 2024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将超5883亿美元,2030年前后破万亿美元,消费电子领域在AIGC持续走向边缘终端的背景下,AI手机、AIPC有望获得消费者更多关注 [163] - 我国汽车市场继续保持平稳发展,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速最为亮眼,公司作为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将持续受益于行业发展带来的机遇 [139] 估值与投资建议 - 对应当前股价21.08元,公司2024-2026年PE分别为89/72/59倍,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66] - 公司有望在人形机器人、数控机床等高端制造领域获得更多市场份额,向上成长空间打开,但短期涨幅过大 [66]
长安汽车:点评报告:5年200亿布局低空经济,阿维塔C轮融资加速新能源转型
华龙证券· 2024-12-25 10:11
投资评级 - 报告对长安汽车的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2][5] 核心观点 - 长安汽车与亿航智能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计划未来5年在低空经济领域投入超200亿元,未来10年投入超1000亿元,探索陆海空立体出行解决方案[3] - 长安汽车旗下联营企业阿维塔科技完成C轮融资,融资额超110亿元,拟于2026年IPO上市[2][14] - 长安汽车看好2025年新能源转型与全球化拓展双线并进,深蓝、阿维塔和启源三大新能源品牌新品储备充足,泰国右舵生产基地预计于2025年一季度投产[3] 财务数据 - 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1.72/81.09/109.77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22.4/17.0/12.6倍,低于可比公司平均值[15][19] - 2024年营业收入预计为1746.46亿元,同比增长15.4%,2025年预计为2056.43亿元,同比增长17.7%[18] - 2024年毛利率预计为15.9%,2025年预计为16.1%,2026年预计为16.4%[22] 市场表现 - 当前股价为13.93元,52周价格区间为11.43-18.90元,总市值为1381.48亿元,流通市值为1143.99亿元[14] - 近一月换手率为37.64%[14] 战略合作与投资 - 长安汽车与亿航智能合作打造飞行汽车,计划成立未来出行生态科技合资公司[3] - 阿维塔科技C轮融资超110亿元,主要用于后续车型研发设计、品牌建设和海外拓展[14] 产品与市场 - 深蓝S09和启源C798分别为大型增程和中型插混SUV,阿维塔06定位中型轿车,预计于2025Q2上市[3] - 泰国右舵生产基地预计于2025年一季度投产,投产第一年产能预计达10万辆,未来将增加至20万辆[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