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牛市的规律与洼地
天风证券· 2025-08-24 18:44
核心观点 - 当前A股估值分布运动特征与2014-15年牛市相似,低估值个股比例持续下降,高估值区间个股比例从2.5%升至10%以上,行情呈现普涨特征[1][12][34] - 静态估值分布离散度接近2021年12月水平但低于2015年1月,低估值比例(22%)较历史极端水平(2015年6月为2%)仍有较大下降空间[2][39] - 行业配置聚焦三大方向:科技AI+(Deepseek突破驱动)、消费股估值修复、低估红利崛起,特别强调恒生互联网的战略机会[5][70] 市场估值分析 - 动态视角显示2024年9月以来全A低估值个股比例持续下降,P/B分布曲线高点向右下方移动,类似2014-15年牛市先消灭低估值再全面提升估值的特征[1][13][34] - 2014-15年牛市前期金融与稳定风格领涨(阶段1涨幅最佳),中后期成长风格大幅跑赢(阶段2涨幅超75%),当前行情初期所有估值指数普涨且高估值指数涨幅超40%[16][36] - 2016-17年为结构牛,低估值指数全程正收益而高估值指数表现弱势,2019-21年牛市出现折返跑特征,分布曲线中间两度向上移动[20][26][30] - 当前估值变异系数为0.805(历史中位数0.794),处于55.2%分位数且逐步下降,表明上涨行情具有普遍性[12] 国内经济动态 - 7月财政收入累计同比回正(0.1%),当月同比回升至2.65%,税收收入同比达5%(创年内新高),非税收入同比回落至-12.93%[43][45] - 财政支出同比回升至3.04%,支出占收入比重高于2019-2024年平均水平,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回落至8.93%,土地出让收入同比降至7.16%[44][48][50] - 工业生产腾落指数回升至101(8月17日为96),纯碱、甲醇、山东地炼等分项回升,地铁客运量指数回落至4009万人次[54][57] 国际环境与政策 - 鲍威尔杰克逊霍尔发言释放鸽派信号,市场押注9月降息概率达75%(CME数据),7月FOMC纪要显示利率维持在4.25%-4.5%[4][65][66] - 俄乌冲突出现缓和迹象,特朗普计划推动普京与泽连斯基双边会晤,普京称俄美关系出现曙光并期待全面恢复关系[61][62] - 中东局势方面,以色列批准E1区定居点建设计划遭联合国谴责,哈马斯同意加沙停火提议但内塔尼亚胡坚持接管加沙城[63][64] 行业配置建议 - 科技AI+主线由Deepseek突破与开源引领,AI产业趋势进展取决于应用端和消费端突破[5][70] - 消费板块处于低估值、利率下行及政策催化环境,估值修复为核心因子,宏观过度悲观反而存在风险[5][70] - 低估红利板块高度依赖AI产业趋势进展,需关注强势产业趋势出现时的回撤风险[5][70] - 恒生互联网成为重点配置方向,受益于消费分层复苏和估值修复逻辑[5][70]
牛且“慢”
国投证券· 2025-08-24 18:35
核心观点 - 当前A股处于流动性驱动的牛市阶段 但需避免脱离基本面的快牛或疯牛行情 应追求震荡慢牛模式[1] - 市场风格正从银行-微盘杠铃策略向"反杠铃超额"切换 中间资产及科技成长板块迎来超额收益回摆[1][3] - 创业板指和科创50成为三季度胜负手 7月初以来分别大涨24.60%和24.36% 显著领先其他宽基指数[3][4] - 恒生科技板块具备补涨潜力 当前点位仅为2021年高点的一半 与创业板指收益率差值达23pct[3][4] - 市场需经历"三头牛"演化过程:短期流动性牛→中短期基本面牛→中长期新旧动能转换牛[5] 市场表现与交易特征 - 本周主要指数普涨:上证指数涨3.49% 沪深300涨4.18% 创业板指涨5.85% 科创50大涨13.31%[1][17] - 成长风格强于价值风格 小盘股涨幅居前 全A日均成交额达25874亿元 环比上升[1][17] - 全球市场表现分化:纳指累跌0.58% 标普500涨0.27% 道指涨1.53% 欧洲STOXX50涨0.73% 恒生指数涨1.65%[12][14][15] - 南向资金持续流入 2025年累计净流入达8910亿元 8月重点流入互联网和汽车板块[24][26] 流动性驱动逻辑 - 增量资金主要来自债转股再均衡 而非场外配资加杠杆 对估值与基本面匹配性要求较高[2] - 融资余额创新高至2.1万亿元 7月以来净流入2793亿元 重点布局科技龙头(寒武纪、东方财富、中芯国际)[56][58] - 主动型基金重仓股资金流入自6月中旬启动 但7月新发份额仅97亿元 增量主要来自仓位提升而非新资金[64][65] - 股债再平衡潜力巨大 混合型基金股债市值差已收缩至5000亿元 潜在转换规模可达1.5万亿元[71] 板块轮动与配置机会 - 恒生科技板块迎来三重催化:估值低位(仅为2021年高点50%)、资金流入(7月以来ETF净流入476亿元)、美联储鸽派信号[34][35] - 行业轮动遵循历史规律:银行搭台→非银跟涨→成长唱戏→大金融冲顶 当前处于成长唱戏阶段[81] - 新旧动能转换进入"新胜于旧"阶段 新经济占比提升 重点关注四大方向:港股新核心资产、出海、硬科技(AI半导体/创新药)、新消费[99][104] - 全球大宗商品普涨:WTI原油周涨1.4%至63.66美元/桶 LME铜周涨0.2%至9796.5美元/吨 金价周涨1.1%至3371美元/盎司[122][125][119] 宏观经济环境 - 7月经济数据冷热不均:固定资产投资当月同比-5.3% 社零增速小幅回落 但网上零售额同比增9.2%[130] - 外需显现韧性:8月EPMI出口订货指标环比升2.8% 新能源、节能环保行业处于景气扩张区间[130] - 美联储9月降息概率升至90% 但属于"预防式降息" 鲍威尔强调需警惕通胀预期脱锚风险[144][145] - 国内信贷扩张呈现供给驱动特征:社融增速触底回升 广谱利率回落 形成量升价跌组合[80]
量化择时周报:牛市思维,行业如何配置?-20250824
天风证券· 2025-08-24 18:14
市场趋势与仓位建议 - WIND全A指数短期均线(20日)收于5752点,长期均线(120日)收于5271点,两线差值扩大至9.12%,显著高于3%的阈值,市场处于上行趋势格局 [2][3][8][9][14] - 赚钱效应值为5.22%(前值3.73%),显著为正,建议在赚钱效应转负前保持高仓位并逢低加仓 [1][2][8][10][14] - 绝对收益产品建议仓位提升至80%,因PE估值处于85分位点(中等水平),PB估值处于50分位点(较低水平) [3][10] 行业表现与配置方向 - 近期强势行业:通信(上涨10.47%)、电子;弱势行业:房地产(微涨0.98%)、医药;资金流入明显的行业包括家电和消费者服务 [1][9] - 中期配置推荐困境反转型板块:港股创新药、证券保险;政策驱动板块:光伏、化工;科技板块:军工算力、电池(TWO BETA模型) [2][3][8][10][14] - 短期信号显示黄金股在调整后有望反弹 [2][3][8][14] 市场表现与估值数据 - WIND全A指数全周上涨3.87%,中证2000涨3.23%,中证500涨3.87%,沪深300涨4.18%,上证50涨3.38% [1][9] - 估值分位数基于2014年10月17日至2025年8月22日历史数据,当前PE分位数85%、PB分位数50% [3][10][12]
净利润断层策略本周绝对收益3.69%
天风证券· 2025-08-24 18:13
核心观点 - 报告重点分析三种量化投资策略的历史表现和当前收益情况 戴维斯双击策略在2010-2017年实现26.45%年化收益[2] 净利润断层策略自2010年以来实现29.13%年化收益[3] 沪深300增强组合本年超额收益达17.17%[4] - 所有策略均采用多因子选股模型 结合基本面与技术面指标进行组合优化 戴维斯双击策略聚焦低市盈率成长股[8] 净利润断层策略捕捉业绩超预期跳空缺口[12] 沪深300增强组合融合GARP、成长和价值三类投资偏好[15] 戴维斯双击策略 - 策略通过低市盈率买入成长潜力股 待盈利增长和估值提升后获取双击收益 2010-2017年回测期间年化收益26.45% 超额基准21.08%[2][9] - 今年以来累计绝对收益44.43% 超额中证500指数25.27% 本期组合自2025年5月6日调仓后超额基准9.91%[2][10] - 历史表现显示超额收益稳定性强 2013年超额基准57.71% 2020年超额基准58.91% 最大相对回撤出现在2024年达-20.14%[9] 净利润断层策略 - 策略结合基本面业绩超预期与技术面跳空缺口信号 选取公告后跳空幅度前50股票等权构建组合[12] - 自2010年起年化收益29.13% 年化超额基准26.45% 本年累计绝对收益48.09% 超额基准28.93%[3][14] - 历史回测中2015年绝对收益达106.94% 超额基准63.82% 但2024年出现最大相对回撤-37.12%[14] 沪深300增强组合 - 基于GARP、成长和价值三类投资偏好构建因子 GARP型使用PBROE和PEG因子筛选低估值高成长性股票[15] - 组合历史超额收益稳定 全样本年化超额基准8.94% 本年超额沪深300指数17.17% 但本周超额收益为-2.79%[4][16][17] - 2014年绝对收益61.35% 超额基准9.70% 2017年超额基准12.73% 收益回撤比达9.05[16]
短期快速上攻临近尾声,中期聚焦反转方向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8-24 16:33
核心观点 - A股短期快速上攻临近尾声,上证综指开盘或将直接挑战3900点,距离4000点年度目标已非常接近,短期继续上行空间趋于有限[1] - 本轮牛市并非单纯资金驱动的"水牛",市场正进入从流动性驱动向盈利驱动的切换期,具备基本面反转预期的行业有望在轮动中逐步成为主线[1] - 美联储9月降息概率大幅提升至81%,股债汇市场几乎已完全Price in降息预期[2] - 中美对抗持续,特朗普政府扩大对钢铁和铝产品加征50%关税范围至数百种衍生品,并拟对家具征收新一轮关税[2] A股市场表现 - 上证综指连续突破3700点和3800点,进入加速上涨阶段[1] - A股日均成交额本周升至2.6万亿元,较上周均值增加约5000亿元[3] - 两融余额本周前四日净流入高达842亿元,环比增长58%,是6月底以来周均流入的2.7倍[3] - 上证综指RSI指标已升至92.8,处于历史高位[3] - 电子板块10年PE百分位已达92%,TMT成交占比升至42%,接近前高48%,估值和交易情绪偏热[3] 市场轮动特征 - 市场风格呈现极致演绎后无缝切换,涵盖微盘股、银行、创新药、反内卷、科技等多个板块[3] - 大盘权重股由创业板权重股切换到科创板权重股[3] - 市场已轮动到低位的白酒板块,但反弹更多由投机个股驱动而非基本面修复[3] - 白酒板块在超跌反弹后仍在底部震荡区间,随着业绩利空落地,后续可成为反转行情重要布局方向[3] 港股市场表现 - 港股走势受流动性与汇率因素牵制,1个月HIBOR大幅上行至2.77%,对港股形成明显压制[3] - 恒生指数在A股带动下本周小幅上涨[3] - AH股溢价指数维持低位运行,本周收于125,限制了港股相对A股的表现空间[3] - 南向资金本周净流入降至179亿港元[3] - 大型科网股继续获得南向资金青睐,腾讯净流入大幅增至46亿港元,阿里与小米分别获净买入5亿港元与11亿港元[3] 海外市场动态 - 美股整体表现谨慎,纳指全周下跌0.6%,标普500小幅上涨0.3%[2] - 鲍威尔在Jackson Hole会议指出就业下行风险增加,通胀上行风险大幅减弱,可能需要调整政策立场[2] - 特朗普政府积极推动俄乌停火谈判并试图缓和美俄关系,意在集中力量应对中国[2] - 10年期国债收益率自7月初以来已上行15bps,在宽松预期主导下进一步上行空间有限[3] 汇率环境 - 美元指数自7月24日以来进入震荡区间,在鲍威尔发表鸽派讲话后虽短线下挫但未跌破7月24日位置[3] - 港股对美元指数高度敏感,若美元继续盘整短期仍将对港股构成压制[3] 资金流向 - 资金从债市转向股市的速度可能减慢,因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空间有限[3] - 若下周A股继续放量,短期成交可能临近阶段高点[3]
北交所策略专题报告:北证50与专精特新指数齐创历史新高,北证50新中枢1450-1650点或将确立
开源证券· 2025-08-24 16:12
核心观点 - 北证50指数和北证专精特新指数均创历史新高,北证50指数首次有效突破1500点,预计新中枢将确立在1450-1650点区间 [2][10][23] - 北交所企业具备高专精特新属性(国家级小巨人占比54.48%)、高β弹性、小市值特征,并受益于科技小盘风格延续及指数化投资工具丰富化 [2][12][17][23] - 流动性显著改善,日均成交额达425.99亿元(周增63.25%),日均换手率升至8.52%(+2.89pcts),估值分层明显,部分行业估值溢价突出 [3][27][35][37] 市场表现与估值分析 - 北证50指数报1600.27点(周涨8.40%),PE TTM 72.98X;专精特新指数报2785.76点(周涨8.86%),PE TTM 86.13X [3][28][32] - 整体PE从52.07X升至55.04X,分层显著:58.61%企业PE超45X(160家),28.57%企业PE超105X(78家),9.16%企业PE处于0-30X(25家) [3][35] - 行业估值分化:信息技术(114.23X)、消费服务(57.83X)、医药生物(50.16X)、高端装备(46.10X)、化工新材(48.11X) [37][40] 指数与风格特征 - 北交所高β属性显著:2025年北证50收益54.20%,专精特新指数收益65.49%,远超沪深300(11.26%)和科创50(26.18%) [17][19] - 专精特新企业占比54.48%,仅次于科创板(58.23%),高于创业板(32.13%)和主板(8.22%),聚焦新质生产力领域 [12][14] - 指数基金扩容:11支北证50指数基金预计2025年入市,发行份额最高为华泰柏瑞(2.69亿份)、前海开源(1.04亿份) [20][21][23] 新股发行与审核动态 - 2024年初至2025年8月22日,34家新上市企业首日涨幅均值254.24%,2025年11家新股首日涨幅均值330.67% [47][49][55] - 发行市盈率均值14.35X,宏远股份(首日涨358.02%)、能之光(首日涨344.38%)表现突出 [47][49][55] - 近期审核进展:世昌股份已注册,中诚咨询等3家提交注册,精创电气定于8月29日上会 [4][56][59] 投资策略聚焦 - 关注半年报业绩超预期、具备新质生产力稀缺性的标的,警惕高估值企业业绩不达预期风险 [3][43] - 重点行业:高端装备、信息技术、化工新材、医药生物,其中半导体制造(153.24X)、国防军工(182.44X)估值领先 [37][40][43] - 股票池推荐标的包括德源药业(PE 28.3X)、同力股份(PE 13.7X)、康乐卫士(成长性突出)等20家企业 [44]
北交所策略专题报告:开源证券机器人开发生产及应用端持续推进,关注北证20家产业链优质标的
开源证券· 2025-08-24 16:11
核心观点 - 机器人产业开发生产及应用端持续推进,北交所机器人产业共有20家标的,总市值达829.73亿元,涵盖伺服电机、空心杯电机、小型聚合物锂电池、回转轴承、六维力传感器等产品[2][18] - 北交所五大行业本周平均涨跌幅均收涨,其中信息技术行业表现最佳,平均涨跌幅达+6.76%[3][30] - 科技新产业153家企业中133家上涨,区间涨跌幅中值为+4.20%,总市值由5014.59亿元上升至5330.53亿元[4][44][47] - 多家公司披露2025年半年报,部分公司归母净利润实现高增长,如春光智能同比增长175.40%,创远信科同比增长354.24%[5][68][69] 机器人生产及应用端持续推进 - 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于8月14日至8月17日在国家速滑馆"冰丝带"举办,汇聚全球五大洲、16个国家的280支队伍、500余台人形机器人[12] - 智元机器人2025年8月21日举办首届合作伙伴大会发布机器人动作与表达创作平台"灵创平台",Beta版本将于今年10月正式上线[14] - 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表示,小鹏人形机器人预计将在2026年下半年量产,新一代人形机器人将在1024小鹏科技日亮相[16] - 开特股份拟设立武汉市开特具身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着力开发应用于机器人和汽车领域的六维力传感器、编码器、EMB等产品,合资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500万元[20][21] - 铁大科技通过全资子公司上海沪通智行科技有限公司向狗熊机器人有限公司投资6000万元,交易完成后持有狗熊机器人37.69%股权[24] 北证行业表现 - 高端装备行业本周平均涨跌幅为+5.20%,市盈率中值降至54.3X,万通液压+44.98%、海达尔+33.78%、同惠电子+25.66%涨跌幅排名前三[3][31] - 信息技术行业本周平均涨跌幅为+6.76%,市盈率中值升至104.8X,晶赛科技+29.51%、曙光数创+27.78%、汉鑫科技+17.35%涨跌幅排名前三[3][33] - 化工新材行业本周平均涨跌幅为+4.49%,市盈率中值升至46.3X,戈碧迦+21.29%、民士达+9.85%、天工股份+8.58%涨跌幅排名前三[3][36] - 消费服务行业本周平均涨跌幅为+5.58%,市盈率中值降至57.8X,前进科技+22.94%、佳合科技+19.77%、一致魔芋+17.60%涨跌幅排名前三[3][38] - 医药生物行业本周平均涨跌幅为+4.86%,市盈率中值升至45.3X,诺思兰德+20.80%、德源药业+14.15%、锦好医疗+12.83%涨跌幅排名前三[3][40] 科技新产业表现 - 北交所科技新产业153家企业中133家上涨,区间涨跌幅中值为+4.20%[4][44] - 万通液压+44.98%、海达尔+33.78%、晶赛科技+29.51%、曙光数创+27.78%、同惠电子+25.66%位列涨幅前五[4][44] - 153家企业的市盈率中值由59.2X升至59.9X,总市值由5014.59亿元上升至5330.53亿元,市值中值由24.90亿元上升至26.06亿元[4][47] - 智能制造产业55家企业市盈率TTM中值升至59.9X,万通液压+44.98%、海达尔+33.78%、前进科技+22.94%分列市值涨跌幅前三甲[51][55] - 电子产业45家企业市盈率TTM中值升至68.6X,晶赛科技+29.51%、曙光数创+27.78%、同惠电子+25.66%分列市值涨跌幅前三甲[58] - 汽车产业24家企业市盈率TTM中值升至40.0X,三祥科技+24.93%、开特股份+20.08%、建邦科技+9.19%分列市值涨跌幅前三甲[60][62] - 信息技术产业29家企业市盈率TTM中值升至85.1X,汉鑫科技+17.35%、国子软件+15.88%、路桥信息+15.10%分列市值涨跌幅前三甲[64] 公司公告与业绩表现 - 春光智能2025H1归母净利润0.06亿元,同比增长175.40%[5][68] - 天罡股份2025H1归母净利润0.31亿元,同比增长35.87%[5][68] - 优机股份2025H1归母净利润0.34亿元,同比增长36.52%[5][68] - 基康技术2025H1归母净利润0.32亿元,同比增长14.33%[5][68] - 创远信科2025H1归母净利润0.06亿元,同比增长354.24%[5][69] - 林泰新材2025H1归母净利润0.75亿元,同比增长167.81%[5][69] - 国子软件2025H1归母净利润0.18亿元,同比增长53.73%[5][70] - 视声智能获得《发明专利证书》基于预测算法的组网节点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5][68] - 浩淼科技获得2项《发明专利证书》[5][69] - 天润科技获得2项《发明专利证书》[5][69] - 瑞华技术获得美国专利商标局授予的1项《发明专利证书》[5][70]
金融工程周报:超预期偏鸽,利好港股核心资产-20250824
华鑫证券· 2025-08-24 15:30
核心观点 - 中国资产流动性牛市延续 港股核心资产补涨机会显现 主要受益于美联储超预期偏鸽表态[2] - 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年会讲话释放降息信号 直接推动风险偏好回升 消除港股相对收益的最后制约因素[2][6] - 配置重点转向港股非银、汽车、互联网平台、消费、有色金属及物业地产板块 风格上侧重中大盘成长股[2][7] - 九月降息预期强化Goldilocks逻辑 但对衰退风险仍需保持警惕 生物科技、美债短债及黄金成为确定性方向[2] 全球资产配置 - 美股仓位上调至中等 流动性指标修复 生物医药、罗素2000及大型AI科技股成为首选[3][36] - 日股维持高仓位 日美关税协议消除配置障碍 俄乌"相对和平"交易利好石油进口国逻辑[5][42] - 美债收益率确定性上穿5% 需警惕Risk Off风险 但短期降息预期提升带来交易机会[5][36] - 海外风险偏好保持Risk On 金融条件指数站上120日均线 鲍威尔鸽派表态延续乐观情绪[6][43] A股市场观点 - 维持中等仓位 成长风格占优 重点配置中盘成长指数包括科创200、创业板200等[7][9][44] - 上证综指上涨3.49%站上3800点 创业板指涨5.85% 科创50指数大幅上涨13.31%[37][44] - 北向资金大幅流入港股 总仓位突破2024年10月高点 融资余额创历史新高但出现单日回落[7][44][45] - 行业轮动加速 关注AI软件、国产算力、机器人轮动机会 以及大消费板块低位配置价值[44][54] 港股市场观点 - 仓位上调至较高水平 南向资金单周净买入179亿港币 主要流向非银金融、传媒及医药板块[36][46][47] - 恒生指数上涨0.27% 恒生科技指数涨1.89% 互联网平台财报亮眼(腾讯/小米)推动补涨行情[37][46] - 港股金股组合绝对收益达71.18% 相对恒生指数超额收益44.86% 腾讯和天齐锂业H累计收益超40%[7][49] - 当前持仓满仓 重点配置腾讯、阿里巴巴、李宁、再鼎医药、万洲国际及中芯国际H等标的[7][49] 商品与固定收益 - 黄金仓位上调至较高水平 伦敦金现上涨1.08% 央行连续9个月增持累计1116万盎司[37][55] - 美债短债基金成为配置重点 降息预期提升下短期交易机会显现[36] - 商品市场分化明显 伦敦银现涨2.37% 布油上涨2.14% 但国内螺纹钢下跌2.62%[37] ETF组合表现 - 偏股型鑫选技术面量化组合2024年绝对收益41.83% 相对沪深300超额20.61%[57] - 当前持仓集中在食品饮料ETF、半导体ETF、汽车ETF、酒ETF及银行ETF等板块[10][57] - 偏债型量化全天候组合累积收益8.63% 最大回撤3.26% QDII板块中亚太精选单周涨2.77%[10][58] - 需警惕技术面大小盘分歧 融资盘推动上涨逻辑可能引发降杠杆风险[11][59]
港股三大指数涨幅分化明显,场内热点快速轮动
银河证券· 2025-08-24 15:08
核心观点 - 港股三大指数呈现明显分化走势,恒生指数上涨0.27%,恒生科技指数上涨1.89%,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上涨0.45% [2][4] - 行业层面分化显著,可选消费、信息技术、日常消费领涨,涨幅分别为2.46%、2.10%、0.96%,而材料、能源、公用事业跌幅居前 [2][5] - 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可能推动海外资金流入港股市场,国内财政数据改善(7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2.6%)为市场提供支撑 [2][35][36] - 建议关注中报超预期板块、政策利好板块(如AI产业链和"反内卷"行业)及高股息标的 [2][37] 港股市场表现回顾 - 全球主要股指涨跌互现,港股三大指数中恒生科技指数表现最佳(+1.89%),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和恒生指数涨幅较小 [2][4] - 二级行业中耐用消费品、半导体、造纸与包装涨幅领先,煤炭、有色金属、钢铁跌幅较大 [2][5][12] - 港交所日均成交金额达2804.64亿港元,较上周增加236.06亿港元,沽空比例上升至11.61% [2][11] - 南向资金净买入179.04亿港元,较上周减少202.17亿港元,腾讯控股、美团-W获大幅净买入 [2][11] 估值与风险溢价分析 - 恒生指数PE为11.54倍(2019年以来85%分位数),PB为1.2倍(85%分位数),恒生科技指数PE为21.77倍(22%分位数) [2][15] - 相对美债的风险溢价率为4.4%(处于2010年以来6%分位),相对中债的风险溢价率为6.88%(54%分位) [2][17][23] - AH股溢价指数升至125.33(2014年以来27%分位数) [2][26][34] - 能源、公用事业、金融等高股息行业股息率超4%,公用事业股息率处于2019年以来50%分位数以上 [2][26][31] 投资机会聚焦 - AI产业链受政策催化(上海"AI+制造"实施方案、DeepSeek-V3.1发布推动国产算力发展) [9] - "反内卷"行业如光伏产业迎来规范措施(工信部座谈会强调遏制低价竞争) [10] - 中报业绩超预期板块及高股息标的(能源股息率超7%)具备配置价值 [2][26][37]
信用周报:赎回扰动反复,信用债如何参与?-20250824
华创证券· 2025-08-24 11:11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债市处于季节性逆风期,经济基本面未明显回暖,央行态度偏呵护,债市为震荡调整而非趋势性反转 [3][10][30] - 信用债收益率普遍上行,利差多数走阔,配置性价比相对提升,建议关注中短端品种的结构性加仓机会 [1][4][30] - 赎回压力整体可控,但需警惕股债跷板效应下的反复扰动,交易型资金应规避长久期品种 [2][3][4] 债市复盘及信用策略展望 市场表现 - 本周信用债各品种收益率普遍上行3-14BP,其中9-10y城投债、3-4y保险次级债表现偏弱 [1][10] - 信用利差多数走阔1-7BP,仅1y短端品种、4-5y隐含评级AA产业债、15y中票信用利差被动收窄0-3BP [1][4][30] - 上证指数上行至3800点以上创新高,股债跷板效应明显,债市震荡走弱 [1][10] 赎回压力分析 - 8月18日中长期纯债基金单日净值下跌16.18BP,创年内新高,触发赎回潮信号,全周累计跌幅13.5BP [2][12] - 短期纯债基金全周净值累计跌幅3.91BP,理财产品净值下跌但跌幅可控,未达2月下旬和3月中上旬水平 [2][15] - 信用债ETF份额周一至周四连续四日小幅下跌,周五明显修复,利率债ETF份额总体稳定 [2][13] 机构行为分化 - 基金前半周抛售债券,累计净卖出2033.36亿元,后半周缓和;理财持续净买入540.15亿元 [3][18][22] - 基金净卖出信用债集中在1-3y(186亿元)、3-5y(106亿元)、7-10y(204亿元)、10y以上(62亿元)品种,明显缩短久期 [3][23] - 理财增配3y以内短端信用债185亿元,保险增配5y以上长久期信用债166亿元 [3][23] 后市策略 - 建议配置型资金重点关注中短端品种调整带来的性价比,交易型资金规避长久期信用债及二永品种 [4][30] - 城投债中2-3y低等级品种配置价值提升,地产债建议关注1-2yAA及以上央国企机会 [41][42] - 煤炭债短端可适当下沉、中高等级可拉久期至3y;钢铁债关注1-2yAA及AA+品种利差压缩机会 [42] 重点政策及热点事件 政策动态 - 财政部规范PPP存量项目,允许地方政府运用专项债券、一般债券等资金用于符合条件的在建项目政府支出 [5][36][39]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就商业银行并购贷款管理办法征求意见,允许并购贷款置换并购价款但不置换已有并购贷款 [5][37][39] - 5000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将出台,重点投向数字经济、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绿色低碳等九大领域 [5][37][39] 产品创新 - 14家基金公司上报第二批科创债ETF,其中8只拟在上交所上市,6只在深交所上市 [5][38][39] - 首批10只科创债ETF上市流通规模1203.82亿元,较8月15日的1161.24亿元继续增加 [38][39] 二级市场表现 品种差异 - 城投债利差普遍走阔0-10BP,内蒙古、辽宁、新疆地区走阔5BP幅度最大 [41] - 地产债收益率上行4-11BP,利差多数走阔1-8BP [41] - 金融债中银行二永债利差走阔0-6BP,券商次级债走阔1-7BP,保险次级债3-4y品种利差走阔6-10BP [42] 估值水平 - 中短票AAA级1y收益率1.74%(历史分位数10%),信用利差17BP(历史分位数2%) [43] - 城投债AA级2y收益率1.99%(历史分位数11%),信用利差35BP(历史分位数13%) [43] - 银行二级资本债AAA级5y收益率2.09%(历史分位数17%),信用利差32BP(历史分位数16%)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