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工锂电
搜索文档
马斯克100万台KPI催化人形机器人量产 多家电池企业最新进展追踪
高工锂电· 2025-09-22 18:38
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驱动力 - 产业正从技术功能实现向应用能力进化的质变阶段过渡 [4] - 政策推动与商业雄心形成双重驱动 科技部明确推动在汽车制造、物流搬运等场景应用落地 [4][5] - 全球资本认可度快速提升 Figure公司估值达到390亿美元 [6] 特斯拉Optimus量产目标与影响 - 特斯拉明确下一代Optimus 3目标 具备精细操作灵巧手、AI大脑和大规模量产能力 [7] - 马斯克新薪酬方案包含关键运营目标 累计交付100万台人形机器人 [8] - 百万台交付目标强力催化整个产业链的量产节奏 [9] 人形机器人能源需求与技术瓶颈 - 当前普遍续航不足2小时 远未达到商业化要求的8小时工作标准 [9] - 续航能力成为核心瓶颈 电池企业正加速布局解决方案 [10] 固态电池技术进展 - 松下基本完成全固态电池开发 计划应用于耐高温工业机器人 [11] - 孚能科技第一代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已送样头部企业 支持持续运行8至12小时 通过针刺、250℃热箱测试 [11] - 中创新航与头部企业合作的固态电池项目取得阶段性进展 [12] 液态电池改良与创新方案 - 亿纬锂能发布G26P功率型电芯支持9分钟快速补能 G26Q能量型电芯能量密度达310Wh/kg [13] - 通过铝壳和全极耳设计实现5%减重和20%温升降低 推出双电技术方案满足不间断作业需求 [13] - 赣锋锂业推出全地形机器人电池 具备7C高倍率放电能力和超3小时续航 日产600套电池组 BMS支持每200毫秒数据采集 [14] 电池企业技术路径与战略差异 - 行业共性聚焦解决续航、安全、快充和轻量化痛点 将固态电池视为未来制高点 [16] - 松下和孚能科技抢占全固态电池技术前沿 [16] - 亿纬锂能和赣锋锂业侧重提供可规模化应用的成熟解决方案 [16] - 欣旺达采取分步走策略 初期通过高镍高硅体系将液态电池能量密度提升至350Wh/Kg 长远目标500Wh/kg以上固态电池 创新提出主躯干电池+关节微型电池混合架构 [15][16]
每日速递|字节跳动发布数据中心储能项目招标
高工锂电· 2025-09-22 18:38
政策导向 - 国家能源局等四部门提出推动建立高安全、高可靠电池储能装备体系,重点研制长寿命、宽温域、低衰减的锂电池、钠电池、固态电池关键装备[1] - 政策要求突破电池管理系统安全监测、隐患预警和主动防护技术,并研发大功率压缩机及膨胀机等关键装备以及高效率飞轮储能、高比能长寿命超级电容器等短时高频储能装备[2] 市场需求与出口 - 字节跳动发布数据中心储能项目招标,采购范围包括200MWh以上大规模锂电储能及相匹配的风电、光伏设备,计划于2025年11月1日开始,12月30日完成[5] - 2025年1-8月中国锂离子电池出口额达482.96亿美元,同比增长25.79%,出口数量为30.03亿个,同比增长18.66%[6] - 2025年8月单月锂离子电池出口额为71.53亿美元,同比增长23.51%,出口数量为4.36亿个,同比增长18.24%[6] 产业链公司动态 - 赣锋锂业联合成立江西赣锋航运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000万元,经营范围涵盖水路普通货物运输、船舶制造等[7][8] - 理想汽车与欣旺达动力以50:50出资比例成立合资公司山东理想汽车电池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生产、制造、销售业务[10] - 嘉元科技披露部分铜箔产品加工费已从去年底部回升,预计今年部分高端定制化产品加工费仍有上涨空间[12] 材料与零部件投资 - 浙江宸德精密制造有限公司年产3500万套锂电池结构件项目在浙江平湖开工,总投资7.5亿元,用地55.4亩,预计达产后年总产值可达6亿元[13] - 山河智能控股子公司博邦山河新材料与孚能科技签署采购框架协议,协议总金额不超过1.175亿元,供应磷酸铁锂及三元锂电池负极材料[15]
刚果钴配额制来袭,2025仅剩1.8万吨
高工锂电· 2025-09-22 18:38
总冠名: 海目星激光 年会特别赞助: 大族锂电 专场冠名: 英联复合集流体、逸飞激光、华视集团、欧科工业空调 金球奖全程特约赞助: 思客琦 时间&地点: 2025年11月18-20日 深圳前海华侨城JW万豪酒店 倒计时57 天 2025(第十五届)高工锂电年会 暨十五周年庆典&高工金球奖颁奖典礼 主办单位: 高工锂电、高工产研(GGII) 协办单位: 卡洛维德 会议合作: 陈女士 13560731836(微信同号) 9 月 21 日,全球最大的钴生产国刚果(金)宣布,自 10 月 15 日起结束长达八个月的出口禁 令,转向严格的配额制管理。 对于占全球三分之二以上钴供应的 国内 电池产业链而言, 配额制 意味着 更明确的 供应格局收 紧。 出口配额低于一半产能 实质性紧缩来袭 根据刚果(金)战略矿产市场监管控制局( ARECOMS )的方案, 2025 年剩余可出口钴仅 1.81 万吨, 有关 测算 指出 , 今年所剩的 1.81 万吨 配额, 较去年同期实际出口量缩减超 60%, 对应 全 球钴供应缩减 6.7 万吨,市场已从预期短缺转向实质短缺。 且ARECOMS的 2026 、 2027 年的年度上限为 ...
锂电新周期开启②:从内卷到“全球”竞合、“优质”产能升级
高工锂电· 2025-09-21 16:23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锂电行业进入新一轮资本开支周期 但此轮扩张与2020-2021年以规模为核心的产能军备竞赛存在本质区别 呈现出全球化 高端化和生态化三大新范式 标志着行业从粗放规模增长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3][4][26][27] 全球化:从"中国制造"到"全球布局" - 中国企业投资版图从聚焦本土转向全球多点开花 2024年电动汽车供应链境外投资规模首次超过国内投资 其中74%资金投向电池工厂 [6] - 全球化布局地域广泛且具战略纵深 覆盖东南亚 欧洲和美洲关键市场 例如中创新航在葡萄牙建设15GWh电池工厂 宁德时代和瑞浦兰钧在印尼投建新产能 亿纬锂能在马来西亚布局圆柱电池和储能电池基地 [7] - 产业链协同出海特征显著 电池厂海外扩张与终端整车厂全球化紧密协同 如长城汽车和比亚迪2025年启动巴西工厂生产 通过海外建厂规避贸易壁垒并满足国际车企供应链本土化要求 [9] - 电池企业海外营收占比持续提升 2025年上半年宁德时代海外营收占比达34% 国轩高科为27% 亿纬锂能和欣旺达分别达25%和40% [10] 高端化:从"规模复制"到"技术迭代" - 本轮资本开支包含大量面向下一代技术的投资 尤其以固态电池为代表的先进产能 行业驱动力从拼成本转向拼技术 [13][14] - 固态电池设备订单密集落地 先导智能2024年固态电池设备订单近1亿元 2025年上半年达4-5亿元 全年订单有望达8-10亿元 并成功交付干法混料涂布设备和600MPa等静压设备 [14] - 固态电池生产各环节投资活跃 海目星手握4亿元2GWh固态电池量产设备订单 赢合科技交付固态湿法涂布与辊压设备 杭可科技获得欧洲车企固态电池中试线后段设备订单 利元亨承接国内首条硫化物全固态电池整线项目 [15][16] - 龙头企业采取双轨并行战略 在海外市场规模化扩张成熟LFP和NCM技术 在国内市场技术性升级投建固态 半固态等下一代技术试验线和首批生产线 [17][18] 生态化:从"环节博弈"到"链式共振" - 产业链传导机制更为健康 表现为终端需求驱动 自下而上有序传导的链式共振 [19][21] - 上游材料端复苏明显 2025年6月头部LFP材料企业产能利用率普遍超80% 部分企业达90%以上 触发新一轮扩产计划 [21] - 材料端扩产同样体现高端化和全球化特征 湖南裕能布局西班牙 龙蟠科技布局印尼 国内新建项目对标第四代超高能量密度和高压实密度等高性能产品 [22][23] - 头部企业间深度绑定 宁德时代向上游富临精工预支付15亿元款项锁定2026年底前高压实铁锂材料供应 基于长期订单和预付款的合作模式确保扩产基于真实需求 [24] - 设备端迎来新增和更新双轮驱动 设备更新需求占比从2020年代初约15%逐步提升至2025年20% 2026年35%和2027年43% 2025年上半年先导智能 海目星等头部设备企业新签及在手订单总额超300亿元 同比增长70%至80% [24][25] 从"内卷"到"超越" - 本轮扩张是对上一轮周期内卷式竞争的系统性修正与战略超越 空间维度上通过产能出海开拓全球增量市场 技术维度上通过先进产能迭代升级低端同质化产能 格局维度上头部集中体现市场出清后的有序扩张 [26][27]
锂电新周期开启①:资本开支飙升,上行拐点确立
高工锂电· 2025-09-21 16:23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锂电池产业在经历两年行业"深冬"后显现明确周期性拐点 新一轮由头部企业引领、基于真实需求复苏的资本开支周期已启动 [2] 市场情绪转变 - 2025年第二季度资本市场出现分化行情 宁德时代、赣锋锂业与天齐锂业等产业链核心企业股价强劲回升 [3] - 市场对供给端信息敏感度急剧放大 宁德时代江西宜春矿山许可证到期消息引发锂业股集体跃升10% [4] - 市场主要矛盾从需求不足转向供给紧张警惕 呈现周期底部向上拐弯的经典前兆 [4] 财务数据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锂电全产业链营业收入2678.64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1% 环比增长13% [5] - 当季归母净利润总额217.65亿元 同比激增30.49% 环比增长18.68% 连续两个季度实现双重快速增长 [5][6] - 正极材料领域二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高达164.02% 全产业链细分领域盈利能力显著改善 [6] - 雅保在碳酸锂现货价格同比下跌20%背景下实现每股0.11美元调整后盈利 超市场预期亏损0.82美元 [7] - 天齐锂业2025年上半年扭亏为盈 主因锂化合物及衍生品产销量同比增长 [9] 产能与资本开支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头部电池厂商产能利用率自2022年来首次整体突破80%荣枯线 前六制造商均超80% [10] - 宁德时代2024年三季度重启大规模设备招标 2025年上半年产能利用率达90% 接近2021年95%历史记录 [11] - 2025年上半年中国锂电池行业资本开支总额同比正增长31.72% 电池制造环节Q1和Q2同比增速分别为23%和40% [14] - 宁德时代2025上半年资本开支202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46% 规模为历史第二高点 [14] - 亿纬锂能同期资本开支44亿元 同比激增104% 投资8.65亿元建设马来西亚第二期储能电池工厂 [15] - 中创新航、宁德时代、国轩高科在建产能规模均已超过百GWh级别 [15] 需求结构变化 - 2025年储能系统占全球电池总产量27% 显著高于2024年23%和2023年18% [17] - 磷酸铁锂电池领域 储能系统消耗全球40%以上LFP电池产量 [17] - 亿纬锂能、中创新航等企业出货结构中储能电池占比近50% [18] - 全球储能系统电池2025年出货量预测被大幅上调约50% [19] - 中国提出2027年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1.8亿千瓦以上 带动约2500亿元项目直接投资 [19] - 2025年8月中国纯电动汽车零售销量同比增长17.2% 插电混动汽车出现7.3%同比负增长 [20] - 2025年8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单车平均带电量54.0kWh 较去年同期46.4kWh大幅增长16.4% [21] - 动力电池电芯价格止跌 储能电池电芯价格从0.25元/Wh底部回升至0.27-0.28元/Wh [22]
中国锂电回收“抢滩”欧洲
高工锂电· 2025-09-20 18:15
文章核心观点 - 中美企业格林美与Ascend Elements合作开拓欧洲动力锂电池回收市场 回应欧盟新电池法规创造的高价值可持续市场机遇[2] - 欧盟新电池法通过强制性回收目标 再生材料含量要求和数字电池护照等措施 强力重塑欧洲电池循环经济蓝图 目标2030年实现89-90%电池自主供应[3][4][5][6][7][8] - 中国企业集体涌入欧洲回收市场 包括华友钴业 宁德时代 中伟股份等 采取差异化战略路径应对原料争夺和供应链挑战[16][17][18][19] 欧盟电池法规框架 - 便携式电池回收率目标:2030年达到73% 轻型交通工具电池回收率:2031年达到61% 电动汽车电池生产商承担100%回收责任[5] - 材料回收效率底线:2027年钴 镍 铜回收率不低于90% 锂回收率不低于50% 2031年钴 镍回收率提升至95%[5] - 再生材料含量要求:2028年新电动汽车电池必须含16%再生钴 6%再生锂 6%再生镍 2036年门槛大幅提升[6] - 数字电池护照:2027年容量大于2千瓦时电池需记录全生命周期信息[7] - 欧盟锂需求:2030年达55万吨/年 目前仅生产1%关键原材料 通过关键原材料法案要求2030年至少15%战略原材料来自回收[7][8] 格林美-Ascend Elements合作战略 - 技术互补:格林美提供规模化生产能力和成本控制经验 Ascend Elements提供Hydro-to-Cathode®专利技术 成本降低50% 碳排放降低49% 电池循环寿命延长50% 功率性能提升88%[10][11] - 跨国循环模式:探索"欧洲-印尼-欧洲"模式 利用格林美印尼年产15万金属吨镍资源基地对冲欧洲原料短缺[12][13] - 战略定位:以"敏捷技术联盟"切入欧洲市场 应对专业技术商和电池厂竞争[14] 中国企业欧洲布局 - 华友钴业:投资15亿欧元在匈牙利建设正极材料工厂 与德国Tozero 法国苏伊士合作 利用香港GEM Sky31个回收服务中心[17] - 宁德时代:通过子公司邦普循环在匈牙利超级工厂附近设回收设施 处理生产废料并为宝马 奔驰提供本土化解决方案[18] - 中伟股份:与德国revomet成立合资企业 收购比特费尔德工厂25%股份 年处理能力2.8万吨 锁定镍 钴 锂原料来源[18] - 其他企业:亿纬锂能在匈牙利为宝马配套建厂 国轩高科与斯洛伐克InoBat在德国 斯洛伐克建厂[18] 市场挑战与前景 - 原料争夺:欧洲超级工厂建设初期高纯度生产废料成为2030年前回收企业争夺焦点[19] - 技术经济性挑战:磷酸铁锂电池回收缺乏高价值钴和镍 经济性成为世界性难题[19] - 人才短缺:欧洲面临从操作自动化设备技工到湿法冶金化学工程师的严重技术人才短缺[19] - 未来市场:2033年全球第二生命电池市场规模达190亿美元 直接回收技术可能颠覆现有格局[20]
华为明年将在大湾区建设500座重卡超充站
高工锂电· 2025-09-20 18:15
倒计时59天 2025(第十五届)高工锂电年会 暨十五周年庆典&高工金球奖颁奖典礼 主办单位: 高工锂电、高工产研(GGII) 协办单位: 卡洛维德 总冠名: 海目星激光 年会特别赞助: 大族锂电 专场冠名: 英联复合集流体、逸飞激光、华视集团、欧科工业空调 金球奖全程特约赞助: 思客琦 时间&地点: 2025年11月18-20日 深圳前海华侨城JW万豪酒店 会议合作: 陈女士 13560731836(微信同号) 2025年1-8月新能源重卡销量超11万辆,同比增长约179%。新能源重卡销量的快速增长,同步 带动了补能方式的多元发展。 其中,兆瓦级超充方案成为新能源重卡补能方式的焦点。 近日,华为在超充联盟2.0的基础上集中签约,并宣布预计 年内在深圳建成落地建成20个兆瓦超 充场站,明年计划在湾区拓展至500座。 此前,华为兆瓦级超充方案已联合11家车企开发30余款4C超充重卡,覆盖港口、矿山等高频作业 场景,并与顺丰、京东等物流企业达成战略合作,首批部署5000辆适配车型。 更进一步,华为联合多家车企成立的"超充联盟2.0"计划年底前推出59款兆瓦超充重卡, 目前, 该联盟已实现交付22款。 不仅如此,华 ...
利元亨全固态电池整线陆续交付,2025 H1强势扭亏
高工锂电· 2025-09-19 18:36
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 - 2025年上半年国内固态电池新增扩产规划超50GWh 计划投资额超150亿元 行业进入从中试到装车测试关键阶段 [3] - 设备投资具有前置效应 电池量产预计2026年后启动 但设备投资已提前开展 [6] - 设备商当前订单承接将直接影响未来固态电池市场份额 [7] 利元亨技术布局与突破 - 面向头部车企的全固态电池整线项目进入交付阶段 与超20家客户开展技术交流 [4] - 研发投入1.56亿元占营收10.22% 重点攻关界面问题与高压工艺 [7][8] - 明确四大关键工艺节点:高压致密化、电解质与电极片复合、极片封装与绝缘、高压化成与分容 [9] - 针对硫化物电解质安全风险 设计三级防护体系(防爆/防毒/防腐蚀) [9] - 设备布局覆盖干法涂布、电解质热复合、胶框印刷、叠片一体机及高压化成分容等核心工序 [9] 公司经营与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3341万元 实现扭亏为盈 [10] -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2.24亿元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同比缩短15天 [11] - 综合毛利率同比提升2.64个百分点 净利率转正 [11] - 管理费用同比下降45% 财务费用下降57% 期间费用率环比降超11个百分点 [11] 新业务与全球化进展 - 智能仓储订单金额6.52亿元 同比增超十倍 占比提升至13.2% 应用覆盖锂电/汽车/光伏/电子制造 [12] - 获得头部企业AI算力服务器智能工厂订单 布局机器人软硬件技术及人形机器人产线 [12] - 波兰生产基地实现本地化生产 直接供应欧洲客户 海外订单占比预计持续提升 [12] - 海外分支机构支持客户海外扩产 海外项目资源储备丰富 [12]
单壁碳纳米管规模化放量
高工锂电· 2025-09-19 18:36
行业背景与会议信息 - 高工锂电年会暨十五周年庆典将于2025年11月18-20日在深圳举办 由高工锂电和高工产研主办 海目星激光总冠名 大族锂电特别赞助[2] - 会议聚焦固态电池产业化加速背景下的单壁碳纳米管规模放量趋势[2] 单壁碳纳米管产业化进展 - 天奈科技2025年1-8月固态/半固态电池客户碳纳米管浆料总出货1500吨 其中单壁产品占比70%[3] - 天奈科技上半年单壁浆料出货约1000吨 仅第二季度达800吨 预计三季度出货提升至1500-2000吨[3] - 公司预计2026年上半年单壁粉体产能达130-140吨 对应浆料规模达万吨级[3] - 天奈科技已与国轩高科、卫蓝新能源、太蓝新能源、清陶能源等固态电池企业合作 并进入海外市场与美国QuantumScape达成合作[4] - 道氏技术已向多家电芯客户批量供货单壁碳纳米管 并向头部锂电池企业及海外客户送样测试[5] - 山东碳寻规划2025年实现单壁粉体产能100吨/年 浆料1.3万吨/年 2026年粉体扩至400吨 2028年目标粉体1000吨/年[6] 产能扩张与资本布局 - 天奈科技"年产450吨单壁碳纳米管项目"分三期建设 一期150吨/年 二三期2025年底启动 2026年底总产能达450吨/年[5] - 美国天奈计划2026年投产万吨级碳纳米管浆料生产线 欧洲天奈计划2026年投产3000吨浆料生产线[5] - 道氏技术将原募集资金转投"年产120吨单壁碳纳米管项目" 总投资6亿元 建设周期三年[5] - 捷强装备以4690万元现金收购山东碳寻51%股权 切入单壁碳纳米管新材料赛道[2] 技术优势与需求驱动 - 单壁碳纳米管在固态电池正极添加量是液态体系的3-5倍 在硅碳负极和锂金属负极中为刚需材料[7] - 在钠电池中添加量比液态锂电池高出8-10倍 钠电池规模化商业化将释放需求弹性[7] - 单壁产品单吨利润为传统一代、二代产品的3倍以上[10] - 天奈科技推动单壁+多壁混合第四代产品认证 目标2025年出货1万吨[10] 应用拓展与市场前景 - 单壁碳纳米管应用延伸至机器人领域(电子皮肤、柔性传感器)和电子器件领域(低功耗、高速度碳基器件)[8] - 碳基电子器件市场预计5年内商业化 潜在规模达百亿美元级别[9] - 随着固态电池商业化提速 单壁碳纳米管使用量已显著超越多壁碳管 市场规模有望在未来三到五年急速扩大[11]
每日速递|理想汽车与宁德时代达成五年全面战略合作
高工锂电· 2025-09-19 18:36
电池行业战略合作 - 理想汽车与宁德时代签署五年全面战略合作协议 围绕电池安全 超充技术等展开深度合作 宁德时代将为理想汽车全系产品提供高性能动力电池系统 包含三元锂电池 M3P电池 磷酸铁锂电池和钠离子电池 [2][3] 固态电池技术进展 - 中固时代完成Pre-A轮融资 由科力远集团战略领投 资金用于河北保定超大容量固态电池中试线建设 加速固态电池产业化 [4] - 赣锋锂业固态电池已在部分车型试装车及量产 并应用于知名无人机及eVTOL企业 公司正加速在新能源汽车 消费电子等领域的产业化进程 [6] - 松下能源宣布发力全固态电池生产 计划应用于工业机械等领域 力争2026年度实现样品出货 [6] 材料供应链合作 - 山河智能控股子公司博邦山河与孚能科技签署采购框架协议 孚能科技拟采购磷酸铁锂电池负极材料 三元锂电池负极材料 协议总含税金额预计不超11750万元 [6] 海外市场拓展 - 格林美与美国Ascend Elements签署合作备忘录 将构建欧洲领先的动力锂电循环产业体系 包括合作建设动力锂电池回收体系 拆解与黑粉制造体系 锂镍钴资源化与电池材料再制造产业体系 并探索在美国合作推进锂离子电池回收与工程电池材料生产的可能性 [7][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