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安证券
icon
搜索文档
甘李药业(603087):业绩符合预期,海外市场持续高增长
华安证券· 2025-08-13 15:52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未明确提及但隐含估值提升空间 [1][11]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营业总收入20.67亿元(+57.18%),归母净利润6.04亿元(+101.96%),扣非净利润4.88亿元(+284.47%)[4] - Q2单季收入10.82亿元(+43.39%),归母净利润2.92亿元(+43.80%),扣非净利润2.73亿元(+149.03%)[4] - 2025E-2027E收入预测:43.93亿元(+44.2%)、52.29亿元(+19.0%)、62.47亿元(+19.5%)[11] - 2025E-2027E归母净利润预测:11.13亿元(+81.0%)、14.25亿元(+28.1%)、17.87亿元(+25.4%)[11][13] 业务亮点 国内市场 - 胰岛素集采协议量较上次增长32.6%,形成量价齐升效应,2025H1国内收入18.45亿元(+55.28%)[5] 国际市场 - 2025H1国际收入2.19亿元(+74.68%),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等新品贡献增量 [5] 研发进展 - 2025H1研发投入5.52亿元(营收占比26.70%),费用化金额2.65亿元 [6] - **博凡格鲁肽注射液**:全球首款与替尔泊肽头对头评估的GLP-1RA双周制剂,中国III期临床(2型糖尿病/肥胖)、美国II期临床(肥胖)[7] - **GZR4注射液**:第四代胰岛素周制剂,中国III期临床,注射频次降低超80%(年减300+次)[8] - **GZR101注射液**:唯一进入II期临床的国产双胰岛素复方制剂,降糖效果优于诺和佳[9] - **GZR102注射液**:基础胰岛素/GLP-1RA固定比例周制剂,国内仅两款日制剂竞品[10] 估值指标 - 当前PE 33倍(2025E),2026E/2027E PE降至26倍/21倍 [11][14] - 2025E毛利率77.7%,ROE提升至9.5%(2024A为5.6%)[13][14] - 每股收益预测:2025E 1.85元,2026E 2.37元,2027E 2.97元 [11][13]
瓶片行业联合减产,行业利润有望修复
华安证券· 2025-08-12 17:51
行业评级与核心观点 - 行业评级:增持 [2] - 核心观点:瓶片行业联合减产推动利润修复,供需格局改善 [1][5] 产能与集中度 - 全球瓶片产能从2018年3168万吨增至2023年3939万吨(CAGR 24.34%),中国是主要扩张区域,2024年国内产能达1933万吨 [26][27] - 行业CR4从2019年64%提升至2025年74%,头部企业逸盛、万凯新材、三房巷、华润合计产能占比显著提升 [29] - 2025-2026年预计新增产能仅160万吨,增速7.5%,显著低于历史水平 [31][32] 需求分析 - 内需:近五年CAGR 10.63%,软饮料包装占比50%,外卖经济带动片材需求增长(2024年外卖用户5.92亿人,CAGR 7.05%) [35][38][39] - 外需:2024年出口585万吨(占总产量36%),五年CAGR 15.04%,前十大出口地占比40%,分散贸易摩擦风险 [35][42][43] - 环保优势:PET回收率97%,全生命周期碳排放仅9g CO₂/个,显著低于铝罐和玻璃 [37] 减产与利润修复 - 2025年6月起联合减产336万吨(占总产能15.7%),7月开工率降至79% [57] - 参考2024年Q2减产后价差修复至500元/吨,当前减产叠加需求旺季(6-8月软饮料产量高峰)有望重现利润修复 [58][54] - 聚酯瓶片单吨利润已低于涤纶长丝,行业底部特征明显 [60][64] 重点公司布局 - **万凯新材**:300万吨产能覆盖华东/西部/非洲,配套120万吨乙二醇项目 [62] - **华润材料**:210万吨产能+PETG/rPET新材料业务,2024年rPET销量增长13倍 [63] - **荣盛石化**:炼化一体化全球领先,间接持有海南逸盛50%股权 [66] - **恒逸石化**:垂直整合"炼油-芳烃-聚酯",参股逸盛大化25.38% [67] - **三房巷**:460万吨瓶片产能+PTA一体化,客户包括可口可乐等国际品牌 [68] 产业链与技术 - PTA法为主流生产工艺(占比超90%),上游PTA/MEG供给充足(2024年产能9523/2860万吨) [21][23] - 瓶片应用特性:高透明度、机械强度、安全性,适用于食品包装/碳酸饮料/热灌装等场景 [12][24]
量化研究系列报告之二十三:让情绪“有结构”:大模型如何挖掘研报新价值
华安证券· 2025-08-11 22:58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DeepSeek-V3-671B - **模型构建思路**:依托DeepSeek大模型实现研报摘要的结构化情感分析,从黑箱评分转向可解释的评分体系,通过拆解摘要结构(业务发展、财务表现、其他因素)引入四维量化分析(类别识别、情绪倾向、出现顺序、字数占比)[4][5]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输入处理**:清洗研报摘要文本,剔除盈利预测和风险提示部分[22] 2. **分类规则**:预定义10类研报要素(如战略布局、技术创新等),要求模型严格遵循类别、情绪(1/-1/0)、出现顺序、字数占比四要素输出JSON格式结果[45][46] 3. **权重分配**:跨类别文本按优先级拆分(公司行为>外部因素>财务表现),字数占比计算公式为: $$ \text{字数占比} = \frac{\text{类别字数}}{\text{摘要总字数}} $$ [47] 4. **批量调用**:支持15条摘要批量处理,输入格式为system提示+user摘要内容[65] - **模型评价**:输出格式符合率100%,结果稳定性优于R1版本,支持高效批量任务[63][65] 2. **模型名称**:研报情绪密度策略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基于情绪密度(利好字数占比)构建选股策略,重点捕捉"业绩超预期"和"盈利改善"等有效信号[5][6]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信号提取**:计算每篇研报中各类别的利好密度(如盈利改善密度=正面情绪字数/总字数)[5] 2. **组合构建**:按月频或不定期调仓,选取利好密度最高的股票构建多头组合[26][27] 3. **非线性优化**:引入指数衰减加权调整近期研报权重[40] ---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因子名称**:简单加权评分因子(score_sum) - **构建思路**:对研报中所有利好类别进行等权加总[6] - **具体构建过程**: 1. 单篇研报评分公式: $$ \text{score\_sum} = \sum_{i=1}^{n} (\text{情绪值}_i \times \text{字数占比}_i) $$ 2. 个股评分=近期所有相关研报评分的均值[35] 2. **因子名称**:篇幅加权评分因子(score_by_len) - **构建思路**:按类别字数占比加权情绪值,反映信息篇幅权重[6] - **具体构建过程**: $$ \text{score\_by\_len} = \sum_{i=1}^{n} \left( \text{情绪值}_i \times \frac{\text{类别字数}_i}{\sum \text{类别字数}} \right) $$ [36] 3. **因子名称**:类别重要性加权因子(score_by_cat) - **构建思路**:根据类别对股价的解释力(通过历史CAR回归确定)分配权重[37] - **具体构建过程**: 1. 计算每类情绪对20日累计超额收益(CAR)的回归系数[38] 2. 权重公式: $$ w_i = \frac{|\beta_i|}{\sum |\beta|} $$ 3. 加权评分: $$ \text{score\_by\_cat} = \sum_{i=1}^{n} (w_i \times \text{情绪值}_i) $$ 4. **因子名称**:复合因子(score_report_llm) - **构建思路**:等权合成上述四类因子,兼顾多样性与稳定性[6] - **具体构建过程**: $$ \text{score\_report\_llm} = \frac{1}{4} (\text{score\_sum} + \text{score\_by\_len} + \text{score\_by\_cat} + \text{score\_by\_LenCat}) $$ --- 模型回测效果 1. **复合因子(score_report_llm)**: - 年化收益12.8%,相对中证800超额13.5%[6] - 月胜率100%(2025年1-5月),最大回撤<4%[6] - 五分位收益单调性显著[47] 2. **情绪密度策略**: - 盈利改善密度组合年化超额18.7%(月频调仓)[26] - 业绩超预期密度组合年化超额21.3%(不定期调仓)[29] --- 因子回测效果 1. **score_sum因子**: - IC均值0.082,IR 1.52[35] - 多头组合年化超额9.4%[43] 2. **score_by_len因子**: - IC均值0.096,IR 1.78[36] - 多头组合年化超额11.2%[44] 3. **score_by_cat因子**: - IC均值0.105,IR 1.91[38] - 多头组合年化超额12.0%[45] 4. **score_by_LenCat因子**: - IC均值0.112,IR 2.03[39] - 多头组合年化超额13.1%[46] (注:所有测试窗口均为报告发布后20-40日,基准为中证800)[6][35]
“打新定期跟踪”系列之二百二十五:近期北交所待上市新股较多
华安证券· 2025-08-11 22:35
根据提供的研报内容,以下是关于量化模型和因子的总结: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网下打新收益测算模型 **模型构建思路**:通过假设所有主板、科创板、创业板的股票都打中,并在上市首日以市场均价卖出,忽略锁定期的卖出限制,来测算不同规模账户的打新收益率[2]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 计算满中数量: $$可申购上限额度 \times 网下类平均中签率$$ - 计算满中收益: $$(首次开板价 - 首发价格) \times 满中数量$$ **模型评价**:该模型简单直观,能够快速估算不同规模账户的打新收益,但忽略了锁定期和市场波动的影响[2] 2. **模型名称**:逐月打新收益模型 **模型构建思路**:通过将每个月网下打新可获得的收益相加,测算理想情况下逐月打新收益和打新收益率[47]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 假设所有股票报价均入围 - 在90%的资金使用效率下,计算不同规模账户的逐月打新收益 - 以新股卖出日为统计时间,计算累计打新收益率[47] **模型评价**:该模型能够反映不同时间段内的打新收益变化,但依赖于假设条件,实际效果可能有所偏差[47]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网下打新收益测算模型**: - A类2亿规模账户打新收益率:1.99%[2] - B类2亿规模账户打新收益率:1.79%[2] - A类10亿规模账户打新收益率:0.63%[2] - B类10亿规模账户打新收益率:0.57%[2] 2. **逐月打新收益模型**: - A类2亿规模账户2024年至今打新收益率:5.72%[47] - B类2亿规模账户2024年至今打新收益率:4.71%[52] - A类2亿规模账户2025年至今打新收益率:1.99%[47] - B类2亿规模账户2025年至今打新收益率:1.79%[52]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因子名称**:有效报价账户数量因子 **因子构建思路**:通过统计近期新股的有效报价账户中位数,反映市场参与打新的热度[23]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 统计科创板、创业板、主板新股A类和B类有效报价账户数量的中位数[23] **因子评价**:该因子能够反映市场对打新的参与程度,但受市场情绪影响较大[23] 2. **因子名称**:新股上市首日涨幅因子 **因子构建思路**:通过计算新股上市首日的平均涨幅,反映打新收益的短期表现[20]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 统计近期20只新股上市首日的平均涨幅[20] **因子评价**:该因子能够反映打新的短期收益,但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大[20] 因子的回测效果 1. **有效报价账户数量因子**: - 科创板A类有效报价账户数量中位数:3062[23] - 科创板B类有效报价账户数量中位数:1602[23] - 创业板A类有效报价账户数量中位数:3664[23] - 创业板B类有效报价账户数量中位数:2086[23] - 主板A类有效报价账户数量中位数:3866[23] - 主板B类有效报价账户数量中位数:2290[23] 2. **新股上市首日涨幅因子**: - 科创板个股上市首日平均涨幅:218.45%[20] - 创业板个股上市首日平均涨幅:221.02%[20]
核心新股周巡礼系列6:视涯科技招股书梳理-20250810
华安证券· 2025-08-10 22:46
行业评级与核心观点 - 行业评级为增持[1] - 视涯科技是全球少数具备硅基OLED全栈自研能力的科创企业,拥有"显示芯片+微显示屏+光学系统"完整技术链[3] - 公司是工信部确定的国家新型显示产业链引领企业,承担标志性产品攻关任务[3] 公司技术与产品优势 - 全球首家基于12英寸晶圆背板实现硅基OLED微显示屏规模量产[3] - 硅基OLED产品具有高像素密度(4K分辨率)、高亮度(6000尼特)、广色域(DCI-P3超过99%)等性能优势[59] - 产品结构持续优化,硅基OLED微型显示屏收入占比从2022年61.71%提升至2024年79.70%[4][33] 客户与市场地位 - 主要客户包括字节跳动、雷鸟、联想等头部厂商,前三大客户占据2024年全球XR市场80%以上份额[7][91] - 2024年全球XR设备硅基OLED出货量排名第二(35.2%),仅次于索尼(50.8%)[8][91] - 在无人机FPV眼镜细分市场占据91.6%份额[92] 财务表现与增长驱动 - 主营业务收入从2022年1.9亿元增长至2024年2.8亿元,CAGR达21.3%[33] - 2024年毛利率回升至21.52%,主要受益于大尺寸产品出货增长和材料成本优化[44][47] - 增长主要来自:1)新客户导入如客户五 2)大尺寸产品(1.03英寸)放量 3)战略客户开发收入增长[34][35] 行业前景与市场空间 - 全球XR设备销售额预计从2024年318.9亿元增长至2030年7000.4亿元,CAGR 67.3%[7] - 全球硅基OLED显示屏销售额预计从2024年12.7亿元增长至2030年679.3亿元,CAGR 94.11%[8] - 硅基OLED在XR设备成本占比达43%,显著高于传统智能手机屏幕占比[59] 研发与产能布局 - 产品矩阵覆盖0.49英寸至1.3英寸多种规格,分辨率从1920×1080至3552×3552[26][66] - 募资重点投向超高分辨率硅基OLED微型显示器件生产线和研发中心项目[10] - 已形成Pancake、Birdbath等光学系统方案和P/M/I三大XR解决方案系列[73][80]
如何观察军工行情持续性?
华安证券· 2025-08-10 21:20
核心观点 - 市场继续蓄力突破,受流动性支撑中期向好趋势不改,配置聚焦弹性最大的成长科技和业绩支撑主线 [4] - 国内经济基本面边际变化有限,7月出口同比7.2%保持韧性,但内需疲软拖累CPI同比降至0.0% [5][14][17] - 美联储降息预期抬升,特朗普或推动鸽派沃勒接任美联储主席,但对A股短期影响有限 [6][21][22] - 军工行情具备月度级别持续性,滞后创业板见顶约1个月,当前仍有上涨空间 [7][23][26][28] - AI催化下传媒板块轮动规律:游戏持续强势,影视院线补涨,广告营销和教育需警惕走弱 [8][31][32][33] 市场观点 国内经济基本面 - 7月出口同比7.2%(前值5.9%),进口同比4.1%(前值1.1%),集成电路出口同比29.2%成主要支撑 [14][15] - 对东盟出口同比16.6%、欧盟9.2%维持高位,但8月后高基数或导致出口增速放缓 [15][16] - CPI同比0.0%(前值0.1%),鲜菜同比-7.6%、猪肉同比-9.5%拖累,PPI同比-3.6%持平 [17][18][20] 美联储政策预期 - 特朗普施压美联储降息以配合财政扩张,鲍威尔连任概率低,鸽派理事沃勒或成新主席人选 [21] - 沃勒主张数据依赖型货币政策,7月FOMC会议曾呼吁降息25BP,市场年末降息预期升温 [22] 行业配置 军工行情持续性 - 创业板满足"前期超跌20.79%+快速反弹19.74%/月+后未大跌"特征,军工滞后见顶1个月 [26][28][29] - 8月首周军工上涨5.9%领涨,地面兵装子行业涨幅达14.1%,9月阅兵催化装备热点 [24][25] - 历史6次案例显示军工滞后期平均超额收益11.6%,当前保守估计仍有1个月上涨空间 [28] AI驱动的传媒轮动 - 4月初至今游戏板块上涨52.9%领跑,影视院线22.3%、广告营销23.4%次之 [33] - 历史复盘显示:行情前半段数字媒体占优,后半段游戏强势,影视院线全程占优 [32][34] - 广告营销和教育在历次AI行情中表现弱势,当前需警惕回调风险 [32][33] 其他主线机会 - 成长科技:AI、机器人、军工等弹性品种仍有上涨空间 [4][48] - 业绩支撑:稀土永磁(中报亮眼)、贵金属(央行增储)、工程机械(海外需求)等 [49] - 政策驱动:服务消费(政治局会议超预期)、地产(估值修复) [49]
债市机构行为周报(8月第1周):大行买长债了吗?-20250810
华安证券· 2025-08-10 20:2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本周债市整体运行平稳,十年国债小幅下行至1.69%,资金利率维持在1.42%附近,5年期AAA中短票到期收益率下行至1.91% [3][11] - 大行持续买入短债,长债买入量不多,6月以来曾多周买入长久期地方政府债,可能与平衡久期、收益诉求相关 [3][4][12] - 本周基金加大信用债、二永债买入,资金面宽松使债市杠杆率攀升,信用利差可能进一步压缩 [4][1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本周机构行为点评:资金宽松下,债市技术面的三个特征 - 收益曲线:国债收益率整体下行,1Y收益率下行2bp,3Y收益率下行3bp等;国开债收益率短端下行,长端上行,1Y收益率变动不足1bp,10Y收益率上行2bp [14] - 期限利差:国债息差上升,利差整体走阔,1Y - DR001息差上升6bp;国开债息差平稳,利差中端走阔,7Y - 5Y利差走阔约2bp [16][17] 债市杠杆与资金面 - 杠杆率:降至107.51%,8月4 - 8日先降后升,8月8日较上周五下降0.07pct [21] - 本周质押式回购日均成交额8.1万亿元,日均隔夜占比89.87%,较上周上升1.46万亿元 [27][28] - 资金面:银行融出震荡上升,8月8日大行与政策行资金净融出为5.22万亿元;DR007震荡上升,R007震荡下降 [31] 中长期债券型基金久期 - 久期中位数降至2.81年,8月8日较上周五下降0.02年 [45] - 利率债基久期降至3.92年,较上周五上升0.04年;信用债基久期降至2.89年,较上周五下降0.07年 [48] 类属策略比价 - 中美利差:普遍收窄,1Y收窄8bp,2Y收窄10bp [54] - 隐含税率:整体走阔,国开 - 国债利差1Y走阔2bp,3Y走阔2bp [55] 债券借贷余额变化 - 8月8日,10Y国债活跃券借贷集中度上升,10Y国债次活跃券等借贷集中度走势下降,分机构看均下降 [59]
宁德时代(300750):海外业务快速增长,毛利率稳步提升
华安证券· 2025-08-08 14:42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预计25/26/27年归母净利润为68779/78497/91474百万元,对应PE为17X/15X/13X [10] 核心财务表现 - 25年H1营业收入178886百万元(同比+73%),归母净利润30485百万元(同比+333%),扣非净利润27197百万元(同比+356%) [6] - Q2单季度营收94181百万元(同比+83%,环比+112%),归母净利润16523百万元(同比+337%,环比+175%),扣非净利润15368百万元(同比+422%,环比+299%) [6] - 25Q2毛利率2558%(环比+12pcts),归母/扣非净利率175%/163%创历史新高 [8] 市场地位与业务结构 - 25年1-5月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1527GWh(市占率381%,同比+06pct),国内H1装车量12860GWh(市占率4305%) [7] - 海外业务H1营收6121亿元(同比+211%),毛利率29%(显著高于国内229%),贡献总营收342% [8] - 费用优化:Q2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082%/266%/561%/-375%,财务费用同比下降20pct主要因汇兑收益 [8] 产品与技术布局 - 乘用车领域推出麒麟电池、神行电池(快充)、骁遥增混电池(混动)、骁遥双核系列(定制化)、钠离子电池(低温性能) [9] - 商用车领域开发天行系列(长寿命/超快充),储能领域推出625MWh天恒系统及9MWh TENER Stack解决方案 [9] - 25H1研发费用率561%,持续投入多化学体系技术突破 [8][9] 盈利预测 - 预计25-27年营收增速225%/162%/160%,归母净利润增速355%/141%/165% [13] - 毛利率持续提升:24A/25E/26E/27E分别为244%/250%/252%/254% [13] - 现金流改善:25E经营性现金流98110百万元,26E提升至127521百万元 [15]
苹果(AAPL):FY25Q3:受益于国补政策,在华业务增速转正
华安证券· 2025-08-07 14:20
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增持(维持)[3] 核心观点 - FY25Q3业绩表现强劲,收入录得940亿美元(yoy +9.6%),高于彭博一致预期5.30%,Operating profit录得282亿美元(yoy+11.2%),高于彭博一致预期9.26%,GAAP净利润录得234亿美元(yoy+9.3%),高于彭博一致预期9.31%[6] - 大中华区收入增长两年来首次转正,销售额达154亿美元(yoy+4.35%),高于彭博一致预期1.19%,iPhone16系列销量实现双位数增长[6] - 其他主要地区及新兴地区呈现加速增长趋势,美国/欧洲/日本/亚太地区本季度实现同比+9.3%/+9.7%/+13.4%/+20.1%[6] - Mac收入同比+15%,受M4新品驱动,创下Mac 6月季度升级用户纪录[7] - iPad收入同比-8.1%,表现低迷[7] - 服务业务收入274亿美元(yoy+13%),创下历史新高[7] 业务分项表现 - iPhone收入446亿美元(yoy+13.5%),高于彭博一致预期11.29%[6] - iPad收入66亿美元(yoy-8.1%),低于彭博一致预期7.0%[6] - Mac收入80亿美元(yoy+14.8%),高于彭博一致预期10.28%[6] - 穿戴设备收入74亿美元(yoy-8.6%),低于彭博一致预期4.89%[6] 未来关注点 - 9月份将推出iPhone17系列,最大变化为推出Air新机型替代Plus机型[8] - 关注Apple intelligence功能更新情况[8] - 重点关注谷歌搜索反垄断案进展,可能对苹果服务业务收入及整体利润带来影响[9] 财务预测 - 预计FY2025-FY2027收入为4165/4381/4643亿美元,同比+6.5%/+5.2%/+6.0%[9] - Non-gaap净利润为1111/1157/1254亿美元,同比+6.9%/+4.1%/+8.4%[9] - FY2025E Non-gaap Diluted EPS为7.41美元,同比+9.8%[11]
转债周记(8月第1周):可转债ETF规模突破500亿:股债双属性的高效配置工具
华安证券· 2025-08-06 14:0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可转债ETF融合债券稳健性与股票成长性,是攻守兼备的配置工具,采用T + 0交易与实物 + 现金申赎机制,两只主流产品持仓结构风格不同,监管划定风险边界并提升透明度 [2] - 2024 - 2025年可转债ETF市场规模增长迅猛、交易热度高涨,收益飙升与回撤波动并存 [3] - 可转债ETF交易灵活、跟踪指数紧密、持仓透明、费率低和风险分散,能平衡投资组合风险与收益,适应多变市场环境 [4][5] - 当前转债ETF市场处于供需错位与政策推动共振阶段,具备进一步扩容与产品迭代基础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可转债ETF:兼具债性防御与股性成长的混合资产工具 - 可转债ETF是投资于交易所上市可转债与可交换债券的指数基金,跟踪特定债券指数,兼具债性与股性,市场上有博时和海富通两只产品 [13] - 采用T + 0与双市场机制,结合二级市场交易效率与一级市场大额申赎机制,无固定期限,T + 0交易提升资金效率,申赎“实物 + 现金”交割降低成本,做市商保障场内流动性 [14][15][16] - 博时转债ETF侧重权重均衡与风险分散,海富通转债ETF更集中配置头部个券,前者在震荡市场抗风险能力好,后者在单边上涨行情可能收益更高 [18] - 监管层设置投资比例、集中度限制、杠杆控制与信息披露等红线,确保转债ETF稳健运行,提升透明度,为机构资金入场提供制度保障 [22] 可转债ETF市场交易火热,规模达历史最高 - 截至2025年7月25日,可转债ETF市场规模达511.71亿元,占可转债市场7.7%,创历史新高,2024年规模增长5.72倍,2025年6月20日至7月25日环比增加29.54% [3][25] - 近一个月换手率超14%,7月4日成交额高达94.48亿元,自2024年9月起维持高位震荡,市场参与主体多元化 [3][30][32] - 2024 - 2025年可转债ETF收益率显著上升,部分产品累计收益率突破30%,2025年回撤幅度加大,博时转债ETF最大回撤约 - 10%、修复天数79天,海富通转债ETF最大回撤约 - 8%,与其他资产对比,收益高且最大回撤相对较小 [3][35][36] 费用低、流动性高、组合透明、攻守兼备:可转债ETF优势凸显 - 可转债ETF可在二级市场随时买卖,T + 0制度提升资金使用效率,按指数规则构建,每日披露持仓清单及权重信息,减少费用支出,海富通ETF管理费0.25%、博时0.15%,托管费均为0.05% [44][46] - 可转债ETF股债兼备,股市上行提供股性收益,下跌时债性保护降低组合波动,能平衡风险与收益、增强收益,适应多变市场环境 [4][5][47] 新产品有望推出,转债ETF市场还有增长空间 - 博时等头部产品获大额净流入,主力持有人为银行理财、保险资金与养老金,显示机构对债股结合型工具高度认可 [6] - 仅18家基金公司布局债券ETF,超半数公募机构未入场,行业扩容空间明显 [6] - 监管文件鼓励债券ETF供给创新,与中长期资金入市政策协同推进,推动转债ETF扩容与产品迭代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