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西证券
icon
搜索文档
中美贸易摩擦或再度升级,我国稀土出口管制趋严且首次覆盖半导体或对海外芯片制程产生约束
华西证券· 2025-10-12 21:29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推荐 [3] 核心观点 - 中国稀土出口管制政策在2025年10月进一步升级,不仅扩大了对稀土物项的管制范围,还首次将半导体相关应用纳入管制,旨在加强对核心技术环节的管控 [1] - 此次管制措施与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相互交织,美方宣布针对中方的管制措施加征100%关税,并对关键软件实施出口管制,预计将对海外高端制造业(特别是半导体和新能源)的供应链产生显著约束 [1][16] - 中国在全球稀土供应链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尤其在冶炼分离和稀土永磁体等中下游环节,海外产业链短期内难以实现有效替代,中国持续的管控收紧将强化其战略地位 [12][13][14] 稀土出口管制政策升级 - 2025年第56号公告对稀土生产设备和关键零部件实施出口管制,包括离心萃取设备、焙烧窑、电解槽等,通过精确技术参数限制境外建立完整产业链 [2] - 2025年第57号公告对5种中重稀土物项(钬、铒、铥、铕、镱)的金属、合金、靶材、永磁材料等多形态产品实施全面管制,结合此前管制,实现了对所有12种中重稀土元素的覆盖 [2] - 2025年第61号公告将管制范围延伸至境外,规定若下游产品中中国管制的上游稀土物项价值占比达到0.1%及以上,或生产过程中使用了中国相关技术,均需申请出口许可 [5] - 2025年第62号公告明确禁止出口稀土开采、冶炼分离、金属冶炼、磁材制造及二次资源回收利用等相关技术及其载体 [5] 稀土的战略地位与应用 - 稀土被誉为“工业维生素”,是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国防科技工业不可或缺的关键材料 [6] - 在军事领域作用关键:美国爱国者导弹制导系统需使用约3kg钕铁硼磁体,一架F-35战机需417公斤稀土材料,一艘弗吉尼亚级核潜艇需4吨稀土 [6] - 在半导体制造中不可或缺:稀土元素(如镧、钇)用于高k介质材料,是支撑14纳米及以下先进芯片制程(如HKMG工艺)的关键,解决晶体管漏电问题 [7][10] - 在新能源领域占据主导:稀土永磁电机在新能源车电机市场份额超过80%,一辆纯电动汽车需使用3-10kg稀土,每兆瓦风机需使用约200kg稀土 [11] 对海外供应链的潜在影响 - 管制政策首次覆盖半导体领域,最终用途为14纳米及以下逻辑芯片或256层及以上存储芯片的出口申请将实行逐案审批,可能影响海外芯片制程的进度与成本 [10] - 中国在全球稀土供给中占据主导地位:2024年全球稀土储量9000万吨,中国占比48.41%(4400万吨);全球稀土产量39万吨,中国产量27万吨,占比68.54% [12][14] - 海外产业链完整度低:2023年中国冶炼分离产品产量占全球份额92%;预计2025年全球稀土永磁产量31.02万吨,中国产量28.42万吨,占比91.62% [14] - 海外新建项目规模小且进展缓慢:例如Lynas的镝铽分离产线产能仅300吨,MP Materials计划年产1000吨钕铁硼磁体,短期内难以撼动中国的供给主导地位 [14] 投资建议 - 受益标的包括中国稀土产业链龙头公司,如中国稀土、广晟有色、北方稀土、盛和资源,以及磁材企业金力永磁、正海磁材、宁波韵升等 [16]
海外策略周报:特朗普关税态度再度引发全球市场震荡-20251012
华西证券· 2025-10-12 21:28
核心观点 - 特朗普关于关税态度的言论引发全球市场显著震荡,美股科技股因高估值和政策冲击面临中期调整压力 [1] - 欧洲、日本及多个新兴市场受美国关税政策联动影响,叠加自身经济基本面问题,预计中期容易出现回调 [1] - 港股市场短期或持续震荡,但估值偏低、基本面稳健且受关税影响较小的低位资产存在配置机会 [1][39] 全球市场表现 - 多数发达市场下跌:道琼斯工业平均跌幅达2.73%,日经225逆势上涨5.07% [9][10] - 新兴市场分化:胡志明指数上涨6.18%,恒生指数下跌3.13% [10][11] - 全球市场回调主因包括估值偏高(如标普500席勒市盈率达39.09)及特朗普关税政策冲击 [1][16] 美股市场 - 主要指数全线下跌:标普500、纳斯达克指数、道琼斯工业指数跌幅分别为2.43%、2.53%、2.73% [2][12] - 科技股估值压力显著:纳斯达克指数市盈率升至43.4,费城半导体指数市盈率达52.9 [1][16] - 行业表现分化:公用事业板块上涨1.42%,能源板块下跌3.98% [12] - 个股亮点:超威半导体周涨幅30.5%,联信银行上涨7.54% [16] - 中概股承压:纳斯达克金龙指数下跌8.37% [18] 港股市场 - 主要指数普遍下跌:恒生指数、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分别下跌3.13%、3.11%,恒生科技指数跌幅达5.48% [2][24] - 行业涨跌不一:公用事业板块上涨1.57%,非必需性消费板块下跌6.71% [28] - 个股表现突出:恒生银行周涨幅26.07%,恒隆地产上涨5.03% [30] - 低估值资产受关注:部分基本面稳健、受关税影响较小的港股低位资产具备低吸机会 [39] 海外经济数据 - 日本PPI同比增速为2.67%,略低于前值2.68% [40] - 德国制造业订单指数环比增速为-0.82%,较前值-2.75%改善 [40] - 美国消费者信心提升:密歇根大学消费者现况指数升至61,Sentix投资信心指数升至4.2 [42] - 欧元区经济指标回暖:零售销售指数环比增速为0.1%,Sentix投资信心指数升至-5.4 [46]
投资策略周报:冲击将小于4.7行情,“转机与机遇”成十月主题词-20251012
华西证券· 2025-10-12 19:38
核心观点 - 报告核心观点认为,尽管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导致全球市场波动,但本次关税冲击的影响将远低于今年4月水平,十月市场主题为“转机与机遇”[1][2] 报告判断,基于资本市场的“学习效应”和中国稳市机制的增强,市场恐慌情绪可控,且十月底的APEC峰会可能成为中美关系转机的重要节点[2][3] 战术上,关税升级被视为谈判筹码,“TACO”交易重演概率较高;战略上,大国博弈长期化已成共识,其对股市的影响将减弱,市场走势最终取决于各自产业链稳定性和经济韧性[2][3] 市场回顾 - 近期中美贸易关系紧张升级,美国总统宣布自11月1日起对中国额外征收100%关税,并对“所有关键软件”实施出口管制[1] 受此影响,全球避险情绪升温,美股市场下挫,纳斯达克指数单日下跌3.56%,创今年4月10日以来最大单日跌幅;美国科技七巨头指数跌3.62%,高通股价大跌7.2%,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下跌6.10%[1] 市场展望 - 本次冲击影响预计将小于4月行情,短期波动难免,但冲击程度或远低于4月水平[2][3] 市场恐慌情绪相对可控,VIX恐慌指数升至21.66,显著低于4月高点的60.13[3] 资本市场已对大国博弈的长期性产生学习效应,对类似冲击有所预期[2][3] 十月底APEC峰会期间的中美元首会晤是重要观察节点,市场抱有乐观期待[2][3] - 战术层面,关税升级被视为特朗普为后续中美谈判增加筹码的策略,由于关税生效日设定在APEC峰会之后,留有缓冲期,因此“TACO”交易重演的概率较高[3] 战略层面,大国博弈长期化已成市场共识,中国应对策略更趋主动和成熟,近期打出反制组合拳展现对等性,贸易摩擦对股市的影响将趋于减弱[3] 行业配置 - 短期行业配置可参考上一轮关税冲击后的估值修复表现,反关税、自主可控和稳定类资产可能阶段性占优,例如红利、农业、军工、稀土等[2] 中期来看,科技革命仍是最大主线,在慢牛行情中,资金有望重新聚焦于景气成长和未来产业投资[2] 中国资产估值与市场稳定机制 - 当前中国资产整体估值处于合理区间,A股沪深300指数市盈率位于历史(2010年以来)81%分位,创业板指市盈率位于历史43%分位;港股恒生指数市盈率位于历史78%分位,恒生科技指数市盈率位于历史34%分位[3] 以中央汇金公司为代表的“国家队”已明确其类“平准基金”定位,应对冲击愈加成熟,成为资本市场强有力的稳定器,股市稳定性优于今年4月[3] 资金面与流动性 - 本周权益类基金发行份额为9亿份[26] 2025年8月,私募基金股票仓位为63.82%[26] 本周A股融资资金净买入508亿元[28] 10月至今,股票型ETF净申购377亿元[28] 10月至今,A股IPO融资规模为2亿元[30] 10月至今,重要股东净减持51亿元[30]
非银三季报预喜,或将成为短期风浪中的压舱石
华西证券· 2025-10-12 19:08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推荐 [5] 核心观点 - 非银金融行业三季报预计表现良好,有望成为短期市场波动中的稳定力量 [1] - 券商板块受益于市场活跃度提升和股权融资回暖,三季报景气度预计持续提升 [3][15] - 保险板块迎来非车险业务"报行合一"新规,长期有助于行业降本增效和提升承保盈利能力 [4][8][16] 市场及板块行情 - 本周(2025年10月5日至10月11日)非银金融申万指数上涨0.50%,跑赢沪深300指数1.01个百分点,在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15 [2][14] - 细分板块表现:证券板块上涨0.49%,保险板块上涨0.73%,多元金融下跌0.31%,互联网金融下跌0.35%,金融科技下跌1.55% [2][14] - 个股涨幅前五:广发证券(+7.94%)、华泰证券(+6.57%)、中油资本(+5.71%)、国信证券(+5.40%)、四川双马(+5.28%) [2][14] - 个股跌幅前五:海南华铁(-19.01%)、国盛金控(-13.52%)、东方财富(-3.80%)、瑞达期货(-2.32%)、南华期货(-1.77%) [2][14] 券商板块分析 - 2025年第三季度日均成交额21,086亿元,同比大幅增加212.7%,环比2025年第二季度增长67% [3][15] - 2025年第一季度至第三季度日均成交额分别为15,225亿元、12,619亿元、21,086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71%、52%、213% [3][15] - 2025年第三季度股权融资活跃:IPO共28家,募集资金379.715亿元,同比2024年第三季度增长148.0%;增发43家,募集资金883.310亿元,同比增长270.7%;可转债53家,募集资金155.327亿元,同比增长44.9% [3][15] - 券商板块看好资本市场投融资中介功能以及居民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提升的趋势 [3][15] 保险板块分析 - 2025年10月10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新规,加强对非车险业务的监管,要求合理设置预定附加费率和手续费率水平 [4][16] - 新规旨在解决非车险市场存在的"低费率、高费用、责任泛化"问题,遏制恶性竞争和行业亏损 [8][16] - 短期可能增加险企合规成本,但长期有利于行业降本增效,改善综合成本率,提升服务质量和承保盈利能力 [8][16] 市场关键指标 - 本周A股日均交易额26,030亿元,环比增加12.5%,同比增加10.3% [1][17] - 2025年第四季度至今日均成交额26,030亿元,较2024年第四季度日均水平增加41.1% [1][17] - 2025年至今日均成交额16,584亿元,较2024年全年日均水平增加90.9% [1][17] - 截至2025年10月9日,两市两融余额24,455.50亿元,环比增加0.60%,较2024年日均水平增加56.06% [1][17] - 融券余额163.35亿元,占两融余额比例为0.67% [1][17] - 2025年至今A股IPO上市79家,募集金额774.92亿元;2024年全年IPO上市100家,募集金额673.5亿元 [1][17] - 股票质押情况:截至2025年10月10日,市场质押股数2,991.50亿股,占总股本3.66%,质押市值30,391.81亿元 [19] 行业动态资讯 - 北交所全面启用"920"代码,提升市场独立性和板块认同感 [40] - 证监会主席吴清强调以科创板和创业板改革为抓手,深化投融资综合改革 [40][41] - 证监会、财政部就《证券期货违法行为吹哨人奖励工作规定》征求意见,提高奖励标准以鼓励市场监管参与 [41] - 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推动健康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15项举措深化健康险改革 [41]
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周观察:机器人国产链持续推进,金风绿醇气化炉工艺验证成功
华西证券· 2025-10-12 19:07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推荐 [5] 报告核心观点 - 人形机器人、新能源汽车、新能源(风电/光伏/储能)、电力设备与AIDC等板块在技术突破、政策支持与需求释放等多重因素驱动下,呈现高景气度,产业链相关环节有望迎来量利齐升 [1][2][3][7] - 国产替代、新技术产业化、出海布局是核心投资主线,具备技术优势、供应链卡位能力及国际化视野的企业将深度受益 [1][2][3][7] 按目录分类总结 人形机器人 - 赛力斯凤凰与火山引擎签署具身智能业务合作框架协议,推动技术研发与场景验证闭环 [12] - 国内外企业加速布局,AI技术突破推动人形机器人量产落地,核心零部件国产替代需求强烈,市场空间广阔 [1][12] - 特斯拉链量产预期明确,马斯克预计2025年底数千台Optimus投入使用,2029或2030年达年产100万台;国产链紧跟,华为、宇树、智元等本体厂商积极布局 [13] - 灵巧手环节关注微型丝杠&腱绳复合传动技术,轻量化环节关注PEEK材料(可减重40%)及MIM工艺应用 [13][14] - AI大模型突破推动机器人进入具身智能新阶段,具备明确应用场景的公司有望率先兑现业绩 [15] 新能源汽车 - 2025年9月多家车企新能源销量环比向上,蔚来(34,749辆,环比+11%)、零跑(66,657辆,环比+17%)、小鹏(41,581辆,环比+10%)、小米(40,000+辆)单月销量破历史记录 [16][17] - 四季度传统销售旺季到来,动力电池需求提升;海外平价车型推出推动电动化率提升;动储领域景气度共振,锂电池及材料排产饱满,涨价趋势明朗 [2][16] - 固态电池等新技术趋于成熟,产业化落地将打开增长空间,看好设备-材料-电池环节 [2][18] - 六氟磷酸锂价格从5万元/吨涨至5.8万元/吨(涨幅超15%),行业供需紧平衡,头部企业排产饱满 [23] - 投资逻辑聚焦新技术(如固态电池、大圆柱、复合集流体)、全球化布局、二线电池厂突破及热泵/充电桩等细分领域机会 [18][19][20][22][23][24][25] 新能源 光伏 - 行业处于库存去化和产能去化拐点,供给端边际变化带来机遇;BC技术(如隆基Hi-MO 9组件效率24.8%、双面率80%)加速落地,成长空间可期 [32][35][38] - 颗粒硅凭借能耗优势(建设综合电耗降80%)、成本优势(现金成本28.17元/kg)扩大市场份额;钙钛矿进入GW级量产阶段 [33] - 欧洲户储库存去化结束,德国动态电价政策激活套利需求,户储渗透率仅21.5%,提升空间大;大储需求旺盛,2025年1-8月国内储能招标规模292GWh(同比+104%) [37][39] - 钨丝金刚线渗透率快速提升,当前市占率约80%;母线价格降至17.6元/km,龙头企业产能释放增厚盈利 [40][41][42] 风电 - 2025年1-8月风电项目核准规模约112GW,招标容量97.29GW;陆上风机价格企稳回升,不含塔筒中标均价达1653.5元/kW [44][49] - 主机环节迎盈利拐点:价格端陆风招标均价回升5-10%,成本端规模效应与技术降本支撑;出海加速,2024年风机出口5.2GW(同比+42%) [49][50][53][55] - 海风成长性强,欧洲2025-2034年海风年均新增装机12.6GW(为过去5年4倍);国内深远海项目储备充沛 [54][55][56] - 金风科技3GW风电制氢氨醇项目获备案,兴安盟绿氢制绿色甲醇项目气化炉工艺验证成功,绿氢需求预计2030年达500万吨/年 [4][28][30][31] 储能 - 欧洲储能市场迎政策与经济性双驱动,2024/2025年新增大储装机规模8.8GWh/16.3GWh(同比+79.6%/+85.2%),国内头部企业持续斩获订单 [3][27][39] - 国内独立储能收益结构多元化,2025年8月招标规模10.25GW/33.8GWh(容量同比+60%);储能电芯价格触底反弹,280Ah电芯均价回升至0.295元/Wh [39] 电力设备&AIDC - AMD与OpenAI达成战略合作,将部署6吉瓦AMD GPU;海内外AIDC景气度共振,液冷需求明确(如英伟达GB300服务器采用全液冷) [7][60] - 液冷赛道关注CDU、冷板、快接头等环节;SST(固态变压器)技术有望成为AIDC下一代供电方案,提升能效与可靠性 [60][61][65] - 特高压建设具备刚性需求,配网智能化、电力设备出海(欧洲、东南亚等市场)及AI数据中心电气设备需求增长 [61] - 国内液冷设备厂商有望跟随行业高景气度快速发展,积极拓展海外市场的企业将受益 [7][60]
周专题:国内电视加快旺季备货,9月出货环比增长17%
华西证券· 2025-10-12 15:21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推荐 [6] 核心观点 - 国内电视市场显现旺季备货迹象,2025年9月中国电视品牌整机出货量达292万台,环比增长17.3%,尽管同比仍下降8.5%,但环比增长表明传统销售旺季来临,厂商备货节奏加快 [1][10] - 行业格局呈现头部集中态势,海信、TCL、创维、小米四大品牌在2025年9月合计市占率约79%,其中前三家传统品牌合并市占率达62.0%,出货量约181万台,同比仅微降0.5% [13] 周专题:电视市场出货情况 - 2025年第三季度中国电视品牌整机出货量为727万台,同比下降10.4% [1][10] - 2025年前三季度累计出货量为2389.5万台,同比下降2.5% [1][10] - 小米(含红米)2025年9月出货量约50万台,市场占有率为17.1%,而长虹、海尔和康佳三大品牌合并出货量约44万台,同比下降14.0%,合并市占率为15.2% [13] 公司重点公告 - 万朗磁塑以人民币23,535.9万元现金收购天恩电子100%股权,旨在提升家电零部件产业链配套能力,天恩电子2024年实现收入2.3亿元 [2][14] - 涛涛车业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8亿元至6.2亿元,同比增长92.46%至105.73%,业绩增长主要源于海外产能建设、费用控制、品牌营销及渠道拓展 [3][16] - 科沃斯董事冷泠计划减持不超过300,000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不超过0.052%,其目前持有1,292,000股,占总股本0.22% [4][16] 数据跟踪:原材料价格 - LME铜现货结算价(2025年10月10日)环比上周(2025年10月3日)上涨1.9% [17] - LME铝现货结算价(2025年10月10日)环比上周(2025年10月3日)上涨3.6% [17] - DCE塑料结算价(2025年10月10日)环比前值(2025年9月26日)下降1.5% [17] - 钢材综合价格指数(2025年9月26日)环比上周(2025年9月19日)下降0.1% [17] 数据跟踪:海运及汇率 - CCFI综合指数(2025年10月10日)环比前值(2025年9月26日)下降6.68%,其中美东航线、美西航线、欧洲航线综合指数分别下降7.06%、5.72%、8.19% [24] - 美元兑人民币即期汇率(2025年10月10日)环比前值(2025年9月26日)下降0.16% [24] 数据跟踪:地产市场 - 2025年1-8月,中国商品房销售面积累计同比下降4.70%,房屋竣工面积累计同比下降17.0%,房屋新开工面积累计同比下降19.50% [25] - 2025年7月,美国成屋销量(季调:折年数)同比下降1%,美国新建住房销量(季调:折年数)同比上升12% [27]
计算机行业周报:手握中国芯,改写半导体格局-20251012
华西证券· 2025-10-12 14:4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推荐 [4] 报告核心观点 - 中国通过加码稀土出口管制强化其在半导体产业链中的战略地位,中国稀土产量占全球近70%,此举被视为卡住美国半导体行业的“命门” [1][20][21] - 复旦大学团队成功研发出全球首颗二维-硅基混合架构闪存芯片,性能“碾压”现有Flash技术,实现了混合架构的工程化,良率达94.3%,为我国在下一代存储技术领域掌握主动权 [2][26][31][36] - 全球存储芯片价格显著上涨,三星计划将部分DRAM价格上调15%-30%,NAND闪存价格上调5%-10%,美光科技价格普遍上涨约20%,现货市场DDR4价格在不到一个月内累计上涨接近30%,半年涨幅超200% [23] - 一系列重要的半导体行业会议将于2025年第四季度密集召开,包括湾区半导体产业生态博览会、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合作大会、中国半导体先进封装大会等,旨在汇聚产业智慧,推动中国半导体产业协同发展与技术突破 [3][17][42][55][60] - 行业投资建议关注半导体、芯片、存储等领域的受益标的 [7][18] 中国筑牢稀土安全护城河 - 中国明确对稀土出口实施管制,三种情况“原则上不予许可”:向境外军事用户出口、向被列入管控名单的实体出口、出口可能被用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恐怖主义或军事用途 [1][20] - 稀土是支撑半导体设备精密化、材料高性能化与工艺先进化的关键基础材料,其应用贯穿半导体制造全链条 [1][21] - 2024年中国稀土产量为27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69.2% [21] - 针对可能“提升军事潜力”的用途审批门槛大幅提高,例如用于研发14纳米以下芯片或256层以上存储芯片的稀土材料将实行逐案审批 [20] 全球首颗“二维-硅基”混合闪存芯片问世 - 复旦大学周鹏-刘春森团队研发的“长缨(CY-01)”架构,将二维超快闪存器件“破晓(PoX)”与成熟硅基CMOS工艺深度融合 [2][26] - 该芯片实现了400皮秒超高速非易失存储,比传统闪存快100万倍,是迄今最快的半导体电荷存储技术 [26] - 芯片良率高达94.3%,支持8-bit指令操作,32-bit高速并行操作与随机寻址 [31] - 团队采用模块化集成方案,通过高密度单片互连技术实现二维材料与CMOS衬底的紧密贴合,解决了“LAB to FAB”的产业化难题 [29][36] - 团队计划用3-5年时间将项目集成到兆量级水平,未来或在3D应用层面带来更大市场机会 [41] 半导体行业会议前瞻 - **2025年湾区半导体产业生态博览会(10月15-17日,深圳)**:集结数百位行业领袖,举办TOP20高层战略研讨闭门会、第九届国际先进光刻技术研讨会及20+场技术论坛,新凯来子公司将发布新一代超高速实时示波器等新品 [42][44][50][54] - **第三届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合作大会(10月24-25日,江苏盐城)**:以“聚力‘芯’发展 共建‘芯’生态”为主题,聚焦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前沿技术与应用 [55][57][59] - **2025中国半导体先进封装大会(10月22日,昆山)**:围绕“晶圆制造是根基,先进封装是突破方向”核心议题,探讨2.5D/3D集成、Chiplet架构等前沿技术 [60][61][63] - **2025半导体显示产业年会**:将发布《2025 MLED显示产业白皮书》,聚焦Mini LED背光、MLED直显、AR/VR微显示等关键议题 [65][67] 行业行情与市场表现 - 本周(报告期)申万计算机行业下跌1.83%,在申万一级31个行业中排名第28位 [68][72] - 2025年初至今申万计算机行业累计上涨25.69%,在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10位,跑赢沪深300指数8.36个百分点 [70][73] - 本周计算机板块321只个股中,87只上涨,210只下跌,上涨股票数占比27.10% [76] - 行业涨幅前五的公司为中望软件(16.52%)、品茗科技、竞业达、中威电子、安联锐视;跌幅前五为恒为科技、荣科科技、每日互动、佳创视讯、深信服(-9.13%) [77][78][84] - 从估值看,SW计算机行业PE(TTM)为93.56倍,高于2010-2025年历史均值59.64倍 [86][88] 投资建议与受益标的 - 报告列出受益标的,涵盖半导体、芯片、存储等多个细分领域 [7][18] - 半导体领域包括北方华创、中微公司、中芯国际、晶合集成、燕东微、华虹半导体等 [7][18] - 芯片领域包括寒武纪、海光信息、景嘉微、龙芯中科等 [7][18] - 存储领域包括德明利、开普云、深科技、香农芯创、江波龙等 [7][18]
新一轮关税,新一轮TACO
华西证券· 2025-10-12 13:03
关税政策走向与市场反应 - 美国威胁自11月1日起对中国额外征收100%关税,并对“全部关键软件”实施出口管制,导致标普500指数下跌2.7%,国际铜价和油价跌幅超过4%[1] - 100%关税落地概率不高,Polymarket网站押注其11月1日落地的概率仅为23%,因4-5月高关税(税率一度达145%)曾导致美国从中国进口下降超40%,且难以找到替代方[2] - 11月1日关税时点与10月31日至11月1日APEC峰会中美领导会晤窗口重叠,预计会晤如期举行概率高,100%关税可能作为谈判筹码而非真实政策[3] - 中美下一轮谈判可能场景:达成协议关税税率下调5-10%,或维持现状推迟3个月再谈判;美方希望中方进口大豆、飞机并放开关键矿产管制,中方希望美方降低关税和出口管制[3] 股市影响与板块机会 - 本轮贸易摩擦对股市影响或不及4月,10月10日纳斯达克指数下跌3.56%,跌幅小于4月3日和4日的-5.76%和-7.51%;市场对中美关系趋紧的敏感度下降[4] - 政策稳市预期提供支撑,“十四五”期间上证综指年化波动率15.9%,较“十三五”下降2.8个百分点;若市场大跌,“国家队”可能介入推动反弹[5] - 当前市场风险点:股价超过95%历史分位数的个股占比达18%(高于经验值15%),融资余额占A股流通市值比例处于年内高位,杠杆资金敏感行业(如半导体、通信设备、电池)可能受冲击[5] - 若行情调整,科技、红利、消费板块有望修复;半导体、稀土、创新药、游戏等受关税影响较小,出口链(工程机械、消费电子等)和中美关系修复主题(如AI、储能)存在机会[6][7] 债市表现与中期展望 - 10月11日债市抢跑定价,5-10年期利率债收益率下行2-4bp,超长期品种下行4-5bp;10年国债活跃券成交888笔,市场定价已较充分[8] - 短期债市补涨空间或不及4月初(当时10年国债收益率下行16bp),因机构年末浮亏压力可能抑制利率下行,关键点位(如10年国债1.75%)存在兑现压力[9] - 中期债市行情取决于基本面与宽货币预期能否重回焦点;若关注点转向资本市场稳定性、基本面压力及宽货币,行情可能缓且长,7-10年国债或地方债为“免疫品种”[11]
流动性跟踪:资金利率或低位运行
华西证券· 2025-10-11 22:09
资金市场概况 - 国庆假期后首周资金面重回宽松,隔夜利率R001较节前下行21个基点至1.33%,7天利率R007下行13个基点至1.49%[1] - 节后首两日(10月9-10日)逆回购累计到期量高达2.66万亿元,成为主要扰动项[1] - 央行为缓解到期压力进行对冲操作,包括提前续作11000亿元3个月买断式逆回购及加大逆回购投放(9-10日分别投放6120亿、4090亿元)[1] 短期展望与流动性 - 税期前(10月27日前)资金面有望维持平稳,10月流动性考验集中在月末税期与跨月周重合时段[2] - 下周(10月13-17日)政府债净缴款规模仅为748亿元,对资金面扰动不大[2] - 下周央行公开市场合计到期19710亿元,若央行如期续作6个月买断式逆回购,资金利率大概率维持低位,7天利率预计在1.50%以下[2] 公开市场操作 - 10月9-11日央行公开市场净回笼4263亿元,其中7天逆回购投放11370亿元,到期17633亿元[3] - 10月13-17日逆回购到期1021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到期8000亿元,国库定存到期1500亿元[3] 票据与债券市场 - 月初票据利率显著下行,1个月期利率下行115个基点至0.90%,3个月期下行135个基点至0.30%[4] - 节后首日(10月9日)大行净买入票据478亿元,扭转9月末连续5日净卖出(合计680亿元)态势[4] - 10月13-17日政府债净缴款852亿元,较前一周的468亿元有所提升,主要受国债净缴款规模增加861亿元至1261亿元拉动[5] 同业存单市场 - 季初存单发行利率转为下行,加权发行利率为1.61%,较前一周下行5.7个基点[6] - 存单到期压力小幅回升,下周(10月13-17日)到期4936亿元,后续一周(10月20-24日)到期6167亿元[6]
C昊创瑞通(301668):新股介绍:智能配电设备赛道“小巨人”
华西证券· 2025-10-11 19:24
投资评级 - 报告为新股介绍,未明确给出投资评级 [1] 核心观点 - 昊创瑞通是智能配电设备行业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注于智能配电设备及配电网数字化解决方案 [1] - 公司财务表现优异,2022-2024年营收和净利润持续增长,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增速高于营收增速 [1][18] - 行业层面,智能电网和新型电力系统构建持续推进,配电环节智能化投资占比提升,为智能配电设备带来良好发展机遇 [2][10][12] - 公司研发投入持续增加,技术成果丰硕,市场竞争力强,在国家电网招标中排名靠前 [3][23] 行业概况 - 中国全社会用电量持续增长,2023年达到9.22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7%,2014-2023年复合增长率为5.78% [8] - 电力需求预计将保持刚性增长,2030年全社会用电量预计达到13万亿千瓦时以上 [8] - 电网投资规模维持高位,2023年电网完成投资5,277亿元,其中配电网投资2,920亿元,占比55.33%;2024年电网工程投资完成6,083亿元,同比增长15.3% [9] - 电网建设重心向配网侧转移,2014-2023年配电网投资复合增长率为4.28%,高于电网总投资复合增长率(2.79%) [9] - 配电环节智能化投资重要性提升,国家电网规划中其占比从2011-2015年的21.71%提升至2016-2020年的26.06%,投资额增长20.00% [2][10] - 国家目标在2025年基本建成安全可靠、绿色智能的智慧配电网 [12] - 关键智能配电设备招标量增长显著,如一二次融合成套环网箱2017-2024年招标量年均复合增长率达57.19% [13] 公司产品与业务 - 公司核心产品包括智能环网柜、智能柱上开关和箱式变电站等智能配电设备 [14][16] - 智能环网柜用于电缆线路环进环出及分接负荷,实现保护、控制、在线监测等功能 [16] - 智能柱上开关用于架空线路,起到分段区间控制和保护作用,具备馈线自动化等功能 [16] - 箱式变电站用于高低压系统电能输送,集成变压器、开关设备等,实现环境监控、自动灭火等智能化功能 [16] 公司财务表现 - 2022年营业收入5.60亿元,同比增长46.99%;归母净利润0.69亿元,同比增长34.99% [1][18] - 2023年营业收入6.72亿元,同比增长20.11%;归母净利润0.87亿元,同比增长27.12% [1][18] - 2024年营业收入8.67亿元,同比增长28.99%;归母净利润1.11亿元,同比增长27.32% [1][18]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51亿元,同比增长2.97%;归母净利润0.62亿元,同比增长15.80% [1][18] 公司竞争优势与亮点 - 研发团队实力强,截至2024年末有研发人员43名,占总人数11.35% [3][21] - 研发投入持续增长,2022-2024年研发投入分别为1,730.30万元、2,336.20万元和3,232.70万元,复合增长率36.69% [3][21] - 拥有132项专利和30项软件著作权,其中发明专利15项,参与编制2项国家标准 [3][23] - 市场地位突出,2022-2024年国家电网相关产品招标中,公司合计中标数量排名分别为第6、第2和第第3 [23] - 获得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级绿色工厂、高新技术企业等多项资质认定 [23] - 积极推动产业融合与技术升级,产品向智能化、一体化、模块化等方向发展,制造端向智能制造升级 [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