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证券
搜索文档
特步国际(01368):Q3主品牌稳健增长,索康尼超20%
华西证券· 2025-10-17 16:25
投资评级与基本信息 - 报告对特步国际(1368 HK)的投资评级为“买入” [1] - 报告发布日公司最新收盘价为6.01港元,总市值为168.43亿港元 [1] 2025年第三季度运营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主品牌零售流水实现同比低单位数增长,增速环比持平 [2][3] - 主品牌零售折扣保持在7至7.5折的健康水平,环比持平,同比略有下降 [3] - 渠道库存周转为4至4.5个月,同比略有提升,环比持平 [3] - 索康尼品牌在2025年第三季度零售销售实现超过20%的同比增长,增速环比持平 [2][3] 核心投资观点与未来展望 - 短期来看,推进主品牌DTC战略的投入虽对业绩有负面影响,但利于长期品牌忠诚度和保留率的提升 [4] - 索康尼未来将持续拓宽产品矩阵,开发复古和通勤系列,并继续在一二线城市开设高端门店 [4] - 在收购索康尼和迈乐全部权益后,索康尼的毛利率有望持续提升 [4] - 公司对索康尼电商业务进行全面改革,以确保线上线下产品一致,线上业务有望恢复快速增长 [4] - 奥莱业务有望为公司提供新的增长增量 [4] 财务预测与估值 - 维持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6/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42.86亿元/155.58亿元/172.51亿元 [4] - 预计2025/2026/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74亿元/15.11亿元/16.64亿元 [4] - 预计2025/2026/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50元/0.54元/0.60元 [4] - 以2025年10月16日收盘价6.01港元计算,对应2025/2026/2027年市盈率分别为11倍/10倍/9倍 [4] - 预计毛利率将从2024年的43.20%逐步提升至2027年的44.50% [6]
奥美森(920080):新股介绍智能装备单项专家转型多领域
华西证券· 2025-10-16 23:39
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投资评级 [1] 核心观点 - 奥美森是空调换热器与管路加工智能装备领域的专家,正从电器装备专家向多领域智能装备服务商转型,展现出稳健的业绩增长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1][6][29][41] 行业分析 - 中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规模持续扩大,2023年产业规模约为3.2万亿元,预计2024年将增长至3.6万亿元 [2][11] - 空调制造行业下游需求旺盛,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家用空调生产制造基地,产量全球占比超过80% [2][19] -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家电产业快速发展,对智能化、自动化制造装备需求迫切,为国内装备企业带来机遇 [2][18] - 环保、新能源等领域为智能装备带来新增长点,例如中国机房空调市场2023年规模达87.5亿元,同比增长12.9%,预计到2026年将达127.4亿元 [25][26] 公司主营业务与财务表现 - 公司主营业务为智能生产设备及生产线,核心产品包括换热器生产智能设备(如胀管机、长U机)和管路加工智能设备(如弯管机),并拓展至环保、风电、锂电新能源等领域 [1][29][33]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79亿元、3.25亿元、3.58亿元,同比增长依次为-9.49%、16.60%、10.30% [1][35] -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19亿元、0.48亿元、0.56亿元,同比增长依次为-56.75%、148.41%、15.90% [1][35]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19,137.70万元,同比增长17.75%;归母净利润3,264.70万元,同比增长28.46% [1][35] - 2024年换热器生产智能设备收入2.47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69.89% [4][41] 技术研发与竞争优势 - 公司技术覆盖基础加工至智能管控全链条,自主研发的强制式无收缩胀管工艺使胀管合格率超99.6%、能耗降70%、原材料损耗降3% [3][39] - 创新无屑切割技术提升加工效率,基于PLC边缘计算+数据透传网关的远程维护技术可降低设备平均能耗3%及维护成本10% [3][39] - 拥有丰富的知识产权储备,截至2024年底累计拥有467项有效授权专利(含195项国内发明专利、10项国际PCT专利)和63项授权著作权 [40] - 研发投入持续,2022-2024年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维持在8%-9.37%,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40] 市场地位与客户基础 - 公司是格力、美的、奥克斯、海信等头部家电企业的长期供应商,客户粘性强 [4][29][41] - 积极拓展新客户和新领域,环保设备已获中国电建、盈峰环境等订单,2024年环保设备收入817.67万元(占比2.31%);新能源设备已服务比亚迪、明阳智能等客户 [6][32][41] - 核心产品适配行业趋势,如胀管机可加工最小管径3.4mm铜管(行业主流5mm以上),契合小管径换热器降本50%、提效10%的趋势 [4][41]
资产配置日报:面临抉择-20251016
华西证券· 2025-10-16 23:38
核心观点 - 市场当前处于低波盘整期,股债双双面临方向性抉择,技术形态呈现收敛三角形结构且成交额缩量至2万亿元以下,创8月13日以来最低值[1][2] - 建议根据市场后续走势制定应对计划:若震荡则分散配置并搭配红利资产;若放量上涨则增加主题仓位;若放量下跌则增大红利仓位等待科技主题更好买点[2] - 商品市场情绪回暖,“反内卷”与贵金属两条主线共振上行,但“反内卷”品种多处于“强预期、弱现实”状态,基本面尚未明显改善[8][9] 市场行情总结 - 10月16日万得全A下跌0.44%,全天成交额1.95万亿元,较昨日缩量1417亿元[1] - 港股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分别下跌0.09%和1.18%,南向资金净流入158.22亿港元,紫金黄金国际、小米集团、阿里巴巴分别净流入17.38亿、10.60亿和7.62亿港元[1] - 债市进入定价纠结期,10年国债和10年国开债活跃券收益率分别下行0.55bp和0.90bp至1.75%和1.93%,30年国债表现相对活跃,收益率下行普遍超过2bp[4] 行业与板块分析 - 煤炭板块成为近期红利行情领涨板块,港口煤炭库存从5月12日的7869.8万吨下降至9月29日的6043.2万吨,库存去化提供价格支撑,反内卷政策为供给侧优化提供预期[3] - 港股科技板块考虑加仓,恒生科技指数已回落至9月10日位置,接近8月底至9月初利好出现前水平,且美元指数在10月14日开始出现回落迹象[3] - 债市30年-10年利差已由年初低点的15bp扩张至40bp以上,创2023年二季度以来新高,新老利差和税收利差分别达到约10bp和15bp水平[5] 商品市场表现 - 贵金属板块延续强势,沪银和沪金分别大幅收高2.93%和1.84%[8] - “反内卷”主题品种普遍收涨,多晶硅领涨3.5%,焦煤、碳酸锂、焦炭涨幅均在2%以上,生猪下跌3.2%[8] - 商品市场整体净流入近30亿元,黑链吸引超18亿元资金,新能源板块获12亿元流入,贵金属尽管价格创新高却遭遇48亿元净流出[8] - 多晶硅等品种供给宽松格局未改,黑色系表观需求仅219.75万吨/周处于低位,钢厂螺纹利润仍为负,基本面尚未明显改善[9] 投资策略建议 - 针对市场抉择准备三套方案:震荡行情下分散配置搭配红利资产;放量上涨时增加主题仓位;放量下跌时增大红利仓位[2] - 港股科技板块建议分批建仓,若继续下跌将创造更具性价比的加仓点位[3] - 债市利差机会需坚持交易思维,当前缺乏强有力方向逻辑,动荡行情适合博小,趋势行情方才博大[6]
绿源集团控股(02451):两轮车稳健发展,LYVA搭建新增长曲线
华西证券· 2025-10-16 22:03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4] 核心观点 - 公司作为电动两轮车行业领先品牌,产能布局完善,研发实力雄厚,渠道开拓稳步推进,两轮车主业有望持续稳健增长 [4] - 公司积极切入电助车领域,打造高端品牌LYVA,依托自主研发的核心中置电机系统等技术,突破欧美技术壁垒,已布局46国市场,开辟新的业务增长点 [3][4][47]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63.42/72.84/81.93亿元,增速为25%/15%/12%;归母净利润为1.77/2.32/2.74亿元,增速为51%/31%/18% [4][65] 公司基本概况 - 公司历史沿革从1996年技术奠基起步,历经规模化扩张、技术突围与资本上市(2023年港交所上市),进入多品牌与全球化布局阶段(2024年至今)[11][1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累计申请1200项专利,当年投入研发费用2.31亿元,同比增加22.4% [12] - 公司股权结构高度集中,实际控制人倪捷、胡继红夫妇合计持股65.08% [15] - 核心管理层团队稳定,行业经验深厚,平均从业经验超过27年 [19] 财务表现与预测 - 公司营收从2020年的23.78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50.83亿元,2024年微降至50.72亿元(同比下降0.22%);归母净利润从2020年的0.4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1.46亿元,2024年为1.17亿元(同比下降19.86%)[21] - 盈利能力稳健,毛利率从2020年的11.88%提升至2024年的13.11%,净利率从1.69%提升至2.30% [24] - 产品结构持续优化,电动自行车是核心收入来源,2024年收入30.17亿元(同比增长11.74%),占总收入59.48% [27] - 费用投入加大,研发费用率从2020年的3.51%升至2024年的4.56%,销售费用率从5.11%升至6.14% [30] 行业环境与市场地位 - 中国电动两轮车市场2019-2024年销量复合年均增长率达6.32%,2024年销量同比下降9.09%,但预计2025年销量将回升至约5200万辆 [2][36] - 行业保有量稳固,截至2024年底突破4.25亿辆,形成稳定的替代需求 [36] - 国内市场集中度提升,2024年行业前三名企业市占率合计达61%,其中雅迪以26.3%的份额领跑 [40] - 中国电动两轮车出口在2024年显著回暖,出口额达413.88亿元(同比增长29.11%),出口量达2211万辆(同比增长47.0%),均价升至1872元 [2][43] 产品与渠道竞争力 - 公司构建多元化产品矩阵,覆盖电动摩托车、电动自行车等高中低端车型,主打中高端市场,核心技术包括液冷动力系统(电机寿命达传统产品3-5倍)、数字电池系统(冬季续航提升30%)等 [3][20][56] - 高端子品牌LYVA聚焦中高端电助力自行车市场,以万元级定价,依托自主研发的中置电机系统等,构建“人-车-场景”智能生态 [3][47] - 渠道方面,线下网络广泛覆盖中国328个城市,拥有超过1400家经销商及12800多家零售门店,2022年线下渠道收入占比达89.80%;线上渠道在主流电商平台表现亮眼,2022年线上收入达2.72亿元(同比增长149.79%)[52] - 生产端布局浙江、山东、广西、重庆四大智能制造基地,形成“东西南北”战略布局,重庆基地计划2025年投产,产能200万辆 [3][49]
9月居民存款回流,M1高增
华西证券· 2025-10-16 09:09
社融与信贷表现 - 9月新增社融35,338亿元,同比少增2,297亿元,但高于市场预期的32,686亿元[1] - 新增人民币贷款12,900亿元,同比少增3,000亿元,略低于市场预期的13,900亿元[1] - 三季度新增贷款同比降幅加速扩张,一、二、三季度同比变化分别为3.4%、-17.6%、-33.5%[6] 社融结构分析 - 新增实体贷款和政府债券是社融主要拖累,分别为16,080亿元(同比少增3,662亿元)和11,886亿元(同比少增3,471亿元)[2] - 表外票据和企业债融资提供支撑,新增规模分别为3,235亿元(同比多增1,923亿元)和105亿元(同比多增2,031亿元)[2] - 四季度政府债净发行规模预计显著低于2024年同期,拖累效应或放大[2] 信贷结构分化 - 企业短贷新增7,100亿元,创近十年同期新高;企业中长贷新增9,100亿元,略低于2020年以来同期均值10,393亿元[3] - 居民短贷新增1,421亿元,同比再降1,279亿元;居民中长贷新增2,500亿元,同比小幅提升200亿元,但仍处2015年以来同期低谷[3] - 表内票据融资新增-4,026亿元,同比少增4,712亿元[3] 企业融资行为 - 2025年1-9月企业综合融资需求累计同比增幅3,592亿元,较2024年全年的-37,879亿元明显改善[4] - 企业灵活使用短贷、票据、企业债等工具压降成本,对中长贷的诉求减弱[4] 居民需求与政策 -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年贴息比例1%)效果不显著,居民短贷数据依旧疲软[4] - 提振消费可能需要更强力的货币政策,如进一步放松房贷利率或降低存量利率[4] 存款结构变化 - 9月新增存款22,100亿元,其中居民存款新增29,600亿元,显著高于2021-2023年同期均值23,291亿元[5] - 新增非银存款-10,600亿元,弱于2021-2023年同期均值-3,375亿元,资金或从股市回流银行[5] 货币供应M1 - 9月M1同比增长7.2%,高于预期值6.0%;M2同比增长8.4%,与预期值8.5%基本持平[1] - M1高增可能受居民活期存款(新增2.96万亿元,同比多增0.76万亿元)和低基数支撑[7] - 2025年1-9月M1增量1.82万亿元,与2021-2023年同期平均值1.79万亿元接近[7] 存款活化问题 - 6-8月居民和企业定期存款增幅分别为6,843亿元和2,678亿元,均低于近五年同期均值[8] - 流失的定存未显著转化为活期存款,活期存款占比稳定在26-28%区间,资金或流向理财等替代产品[8] 政策展望 - 当前居民与企业需求亟需进一步"宽货币"政策,但央行是否重启买债或降准降息需观察通胀和GDP数据[9] - 三季度GDP主流预期为4.7%,若显著高于预期,"宽货币"节奏可能延后[9] 债市影响因素 - 债市短期受关税风波、债基赎回费落地预期、央行买债期待三重驱动,趋势处于混沌状态[9] - 在方向明朗前,谨慎情绪或持续占据上风[9]
进出口高增,谁的贡献
华西证券· 2025-10-14 09:18
进出口总体表现 - 2025年9月出口总值3286亿美元,同比增长8.3%,超出市场预期的5.65%[1] - 2025年9月进口总值2381亿美元,同比增长7.4%,超出市场预期的1.37%[1] 进口增长驱动因素 - 大宗商品、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对进口的拉动效应分别扩大2.5、3.7、3.4个百分点[1] - 集成电路和飞机进口分别对整体进口拉动1.0和0.5个百分点[2] - 原油、大豆、铁矿砂进口额增速分别较前月加快7.6、10.2、19.0个百分点,主要由进口数量增长推动[2] - 从拉美、欧盟、非洲进口同比增速升幅介于11-30个百分点,对整体进口拉动介于1.2-1.9个百分点[2] 出口增长原因分析 - 中秋节错月导致今年9月工作日较去年多2天,是出口超预期增长的推动因素之一[3] - 剔除中秋节影响后,日均出口金额同比约为-1.1%,高于之前两年9月的-2.5%、-2.2%[3] - 2024年9月台风影响导致基数较低,对2025年9月出口同比有正面影响[3] 出口地区表现 - 对非洲和拉丁美洲出口增速明显改善,同比分别为56.8%和15.8%,合计拉动整体出口改善约2.8个百分点[4] - 对非洲和拉美出口改善占出口增速升幅3.9个点的72%[4] - 对美国出口同比-26.8%,降幅较8月收窄6.3个百分点,对出口拖累下降约1个百分点[4] 出口产品结构 - 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对出口的拉动作用分别为7.7和3.1个百分点[5] - 手机、通用机械设备、船舶、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出口拉动提升较多[5] 周边经济体对比 - 韩国9月出口同比增长12.7%,越南出口同比增长25.3%[5] - 剔除假日影响后,韩国9月日均出口同比-6.1%,为自4月以来首次转负[5] 未来展望与风险 - 四季度因高基数效应,出口同比增速可能回落至5%以内[8] - 国内政策超预期调整、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超预期变化、流动性超预期变化是主要风险因素[9]
361度(01361):ONEWAY门店落地,超品店拓店顺利
华西证券· 2025-10-13 19:59
投资评级与目标 - 报告对361度(1361HK)的投资评级为“买入”[1] - 公司最新收盘价为594港元 总市值为12282亿港元[1] 核心运营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 361度主品牌零售流水同比增长约10% 童装品牌零售流水同比增长约10% 电商平台零售流水同比增长约20%[2] - 2025年第三季度线下、线上增速环比2024年第二季度持平 其中主品牌、儿童线下流水增速环比持平 线上流水增速环比亦持平[3] 产品创新与战略 - 公司深化“科技赋能产品创新升级”战略 落实“专业化、年轻化、国际化”的品牌定位[4] - 跑步领域推出「雨屏9代」跑鞋和「飞燃45」专业马拉松竞速跑鞋 篮球领域推出「DVD4」和「狂飚2PRO」战靴 户外领域推出「轻野」系列冲锋衣 女子健身领域焕新「新肌 PRO」「新动」系列 儿童领域推出「闪羚40」、「软弹柱 II 代」等多款产品[4] 品牌宣传与建设 - 通过尼古拉•约基奇首次中国行、斯宾瑟•丁威迪中国行、阿隆•戈登亚洲行等球星活动提升品牌热度 并同步发售相关专属配色产品[5] - 作为第20届亚运会官方合作伙伴 为超32万名工作人员提供装备 品牌竞速家族亮相2025柏林马拉松博览会 并成为2025唐山马拉松顶级合作伙伴及2025泰山马拉松荣耀赞助商[6] 渠道拓展与建设 - 线上渠道方面 官宣合作美团闪购与美团团购双业务 实现平均30分钟极速送达 并构建“线上引流+线下核销”的闭环[7] - 线下渠道方面 芬兰户外运动品牌ONEWAY门店落地郑州及济南 首家女子运动概念店在石家庄落地 截至第三季度末 全国超品门店数量达93家[8] 财务预测与投资建议 - 维持公司2025/2026/2027年收入预测为11616亿元/13353亿元/15317亿元 维持归母净利润预测为1395亿元/1630亿元/1873亿元[9] - 对应2025-2027年每股收益(EPS)为067元/079元/091元 以2025年10月13日收盘价594港元计算 对应市盈率(PE)分别为81倍/69倍/60倍[9] - 投资逻辑基于短期消费降级趋势下的受益、主品牌及童装店铺面积升级与超品店拓展、线上增速亮眼、奥莱及美团合作等新业态贡献增量 以及ONEWAY品牌未来持续开店潜力[9]
闻泰股权冻结如何影响转债?
华西证券· 2025-10-13 16:47
事件概述 - 闻泰转债因未披露重要信息于2025年10月9日停牌[1] - 子公司安世半导体收到荷兰政府部长令,要求其资产、知识产权、业务及人员在一年内保持现状[1] - 荷兰法院指派第三方人士及少数外籍高管管理安世,闻泰科技运营决策权被暂时搁置[1] 直接影响 - 安世半导体日常生产、研发及运营基本面未受影响,利润100%归属于上市公司[1] - 短期内因决策链条变更及审批环节增加,运营效率可能下降,资源配置灵活性降低[1] 公司立场与外部支持 - 闻泰科技坚决反对商业问题政治化,已启动法律与外交途径要求荷兰政府撤销指令[2] - 事件与美国商务部BIS规则相关,中美关系缓和后限制有望缓解[2] - 中国商务部表示将采取必要措施维护中国企业权益,闻泰可能获得法律及国家层面支持[2] 风险与法规分析 - 当前情况暂未触发退市风险警示(*ST)规范类细则[2] - 需关注是否出现"生产经营活动受严重影响且三个月内无法恢复"情形以触发其他风险警示(ST),但目前实质触发概率有限[2] 转债定价与投资展望 - 闻泰转债价格已接近债底,调整相对充分,债底支撑大概率有效[3] - 若荷兰政府限制出现缓和,可关注估值回升机会[3] - 事件发展存在超预期风险[4]
反内卷效果逐显,持续重点推荐青鸟消防
华西证券· 2025-10-13 16:10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推荐 [4] 核心观点 - 行业“反内卷”效果逐步显现,供给侧优化持续推进,多个细分领域出现提价和行业自律行为 [1][6] - 国际消防展等行业事件形成催化,消防新国标等技术标准提升加速中小企业出清,利好龙头企业 [1][6] - 新疆自治区成立70周年及新藏铁路公司成立等事件,预计将为区域带来显著投资增量 [7] - 部分企业凭借技术突破开辟新成长曲线,如工业涂料领域的国产替代和新应用场景探索 [7] 细分行业与公司推荐 - **消防报警**:推荐青鸟消防,受益于消防新国标实施带来的行业出清和技术门槛提升,公司抢滩中高端市场,工业消防国产替代进程加速,25H1海外毛利率高达48.12% [1][6] - **水泥**:推荐海螺水泥、华新水泥,上峰水泥等受益,工信部等部门联合发布《建材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行业自律加速,价格推涨意愿强烈 [1][6] - **光伏玻璃**:推荐旗滨集团,福莱特、信义光能等受益,行业底部出现提价,2.0mm镀膜光伏玻璃提价幅度明显 [1][6] - **防水材料**:推荐东方雨虹、科顺股份,行业顺应倡议产品提价,自律加快推进 [1][6] - **玻纤及电子布**:推荐中国巨石、中材科技,国际复材等受益,特种电子布维持超高景气,头部企业业绩增长强劲,中国巨石25H1归母净利润同比+75.51% [1][6] - **消费建材**:推荐经营韧性超预期的三棵树,以及估值低位且具备高分红的伟星新材、兔宝宝 [1][6] - **新疆区域主题**:新疆交建、北新路桥、天山股份、雪峰科技、西部建设等标的受益于区域投资弹性提升 [7] - **工业涂料**:推荐麦加芯彩、松井股份,在新业务领域取得技术突破,船舶涂料实现国产替代,乘用车涂料25Q1同比+78.17% [7] 主要产品价格与市场数据 - **水泥市场**:本周全国水泥市场价格环比下调0.4%,全国重点地区水泥企业平均出货率低于45%,全国水泥磨机开工负荷均值为40.43%,较上周下降4.45个百分点 [2][28][39] - **浮法玻璃**:本周国内浮法玻璃均价为1289.81元/吨,较上周上涨65.07元/吨,涨幅5.31%,环比涨幅扩大 [2][67] - **光伏玻璃**:截至本周四,2.0mm镀膜面板主流订单价格约13元/平方米,3.2mm镀膜主流订单价格约20元/平方米,价格环比持平 [2][73] - **玻纤市场**:无碱粗纱市场价格暂稳,国内2400tex无碱缠绕直接纱市场主流成交价在3250-3700元/吨,全国企业报价均价维持3524.75元/吨;电子纱G75主流报价8300-9200元/吨,价格基本持平 [2][80][89] - **房地产市场**:第41周(10/04-10/11),30大中城市新房成交面积102.04万㎡,同比-46%,环比-33.94%;15城二手房成交面积97.78万㎡,同比-39%,环比+7% [3][23] 市场表现与重点公告 - 本周建材指数上涨2.41%,跑赢沪深300指数2.92个百分点 [13] - 华新水泥发布A股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共授予257.80万股 [19] - 新疆交建中标某高速公路项目,金额为4.83亿元 [21] - 中国电建下属子公司联合体签订沙特光伏IPP项目合同,金额分别约为58.43亿元和58.76亿元 [20]
刚果金政府发布钴出口配额的获取、分配和执行条件,继续推荐关注钴资源标的
华西证券· 2025-10-12 22:3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推荐 [4] 报告核心观点 - 刚果金政府发布钴出口配额政策,预计将加剧全球钴供应紧张局面,推动钴价进一步上涨,利好拥有钴资源的企业 [1][10][11][15] - 全球钴供需格局趋紧,预计2027年供需缺口达2.55万吨 [12][13] - 印尼新增钴供应难以弥补刚果金出口限制造成的供应缺口 [11] 刚果金钴出口配额政策详情 - 刚果金国家矿产监管机构ARECOMS签发的决定自2025年10月16日起生效,详细规定了钴出口配额的获取、分配和执行条件 [1][2] - 2025年基础配额(钴金属当量)为:10月3,625吨,11月7,250吨,12月7,250吨,合计1.81万吨 [2][10] - 2026-2027年基础配额均为8.7万吨,战略配额均为9,600吨,合计出口配额均为9.66万吨 [3][10] - 基础配额主要根据2022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期间的历史出口量按比例分配,但Entreprise Générale du Cobalt(EGC)和Société du Terril de Lubumbashi(STL)除外 [2] - 配额不可转让或延期,自2026年1月1日起,未使用的月度配额将失效并重新分配给ARECOMS的年度战略配额 [3] - 经营者须根据每月最高出口配额和钴价预缴矿业权使用费(按销售价值的10%计算) [5] 主要矿业公司配额分配 - 洛阳钼业2025年第四季度基础配额为6,650吨,预计2026年基础配额为31,920吨,占刚果金当年出口配额的36.7% [6][7][16] - 嘉能可2025年第四季度基础配额为3,925吨,预计2026年基础配额为18,840吨,占比21.7% [6][7][16] - 欧亚资源2025年第四季度基础配额为2,125吨,预计2026年基础配额为10,200吨,占比11.7% [6][7][16] - 其他公司配额包括:Gecamines(1,475吨/7,080吨)、北方工业(1,000吨/4,800吨)、中国有色集团(825吨/3,960吨)、盛屯矿业(350吨/1,680吨)、金川国际(325吨/1,560吨)、华友钴业(225吨/1,080吨)、紫金矿业(225吨/1,080吨)等 [6][7][16] 全球钴供应格局分析 - 刚果金是全球钴供应核心,2024年产量22.0万吨,占全球总产量29.0万吨的76% [10] - 假设刚果金2025年产量与2024年持平,但其2025年2月22日至10月15日暂停出口,预计减少16.52万吨供给,占2024年全球产量的57% [10] - 2026-2027年,按2024年标准计算,刚果金减少的出口供应量约占全球产量的43% [10] - 印尼是未来钴供应主要增长点,2024年产量2.8万吨,全球占比9.7% [11] - 预计2026-2027年印尼新增4-5万吨钴供应产能,但与刚果金减少的12.34万吨供应量相比,无法扭转全球供应短缺趋势 [11] 全球钴需求与供需平衡预测 - 2024年全球钴消费量22.2万吨,同比增长14%,创2021年以来最快增速 [12] - 消费结构:电动汽车领域消费约9.5万吨,同比增长21%,占比43%;消费电子领域消费6.7万吨,同比增长12%,占比30% [12] - 假设2025-2027年年均消费增速为10%,则2025-2027年全球钴消费量分别为24.42万吨、26.86万吨、29.55万吨 [12] - 乐观估计2027年全球原生钴供应量为21万吨(其中印尼7万吨,刚果金出口9.66万吨,其他地区4.5万吨),再生钴供应量为6万吨,合计27万吨 [13] - 预计2027年全球钴需求量为29.55万吨,供需缺口约为2.55万吨 [13] 钴价走势与投资建议 - 截至2025年10月10日,电解钴价格报收35.05万元/吨,较年初16.9万元/吨上涨107% [15] - 预计未来两年随着社会库存耗尽及供需缺口出现,钴价仍有进一步上涨空间 [15] - 推荐关注标的:洛阳钼业(刚果金钴基础出口配额占比高)、华友钴业(印尼湿法镍产能达18万吨)、力勤资源(湿法镍产能12万吨,钴产能14,250吨)、格林美(印尼红土镍矿湿法冶炼项目镍年产能15万金吨) [15] - 建议关注腾远钴业、寒锐钴业未来获得钴出口战略配额的可能性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