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浙商证券
icon
搜索文档
ST华通(002602):更新报告:SLG+X的全球旗手,率先跑出的A股龙头
浙商证券· 2025-10-09 22:06
投资评级与核心观点 - 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7][6] - 核心观点:公司是以SLG和经典IP为主、擅长游戏出海的研发商,其“SLG+X”品类的《Whiteout Survival》和《Kingshot》两款头部游戏有望在生命周期和利润率上持续超预期,研发经验可复用,叠加《Kingshot》国服增量,公司营收和利润有望持续高增 [1] 业绩表现与财务预测 - 25H1公司实现营收172.07亿元,同比+85.5%;归母净利润26.56亿元,同比+129.33% [13] - 25Q2实现营收90.62亿元(YoY+80.73%,QoQ+11.27%);归母净利润13.06亿元(YoY+157.79%,QoQ-3.22%)[13]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424亿元、531亿元、59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1亿元、102亿元、116亿元 [5]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25倍、15倍、13倍 [5][12] 核心游戏运营亮点 - 《Whiteout Survival》自2024年6月登顶中国手游出海收入榜后,已连续13个月“霸榜”,稳居全球68个地区iOS畅销榜前10,截至2025年8月底全球累计收入突破33亿美元 [13][21] - 《Kingshot》自2025年2月上线,4月收入高增209%,5月收入翻倍,6月收入环比再增56%,累计收入超3亿美元 [13][22] - 《Kingshot》国服《奔奔王国》已上线,其在中国区游戏畅销榜排名从163名上升至87名,流水处高增阶段 [22][24] - 合成类新游《Tasty Travels: Merge Game》表现亮眼,8月位列中国手游海外收入榜第23名 [5][28] 行业趋势与公司优势 - 全球SLG游戏市场规模预计在2027年突破200亿美元 [15] - “SLG+X”模式通过结合其他玩法(如三消、模拟经营)提高获客和留存,解决用户固化问题,是行业重要趋势 [19] - 公司过往产品《阿瓦隆之王》《火枪纪元》生命周期均超6年,验证其SLG游戏的长生命周期运营能力 [2] - 《Kingshot》的成功已验证公司在“SLG+X”品类具备可复制性,其开发及买量经验可复用 [2] 产品管线与未来催化 - 公司储备有《彩虹岛》《永恒之塔》《大航海时代:起源》等多款大IP游戏 [5][30] - 基于经典IP《饥荒》打造的手游《饥困荒野》已于2025年6月5日开启“焕新测试” [34] - 核心催化包括:25Q3业绩持续高增,单季度业绩有望达17~18亿元;公司推进会计差错更正,满足条件后将提交“摘帽”申请 [3] 估值与目标 - 基于2026年归母净利润约100亿元的预测,参考可比公司2026年P/E估值平均数23.2倍,给予公司2026年23倍P/E估值,目标市值约2300亿元,较当前股价有48.2%上行空间 [6]
25Q3业绩前瞻:关注底部基本面变化,线下和出海重点推荐
浙商证券· 2025-10-09 17:01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看好(维持)[4] 报告核心观点 - 报告核心观点为关注底部基本面变化,线下和出海是重点推荐方向 [1] - 线下大周期将至,宏观经济、价格端和消费政策托底,创新驱动变革,体验升级驱动坪效和利润超预期 [5] - 休闲景气持续,流量向平台汇聚,OTA格局稳固,成长性和盈利性持续兑现 [5] - 酒店进入周期底部,看好战略调整和存量调改提升效率 [5] - 电商平台竞争压力减缓,静待Q4旺季,即时零售扩容 [5] 旅游与OTA - 国庆出行数据符合预期,国庆第六天跨区域人次同比增长7% [2] - 旅客出游偏好从“去看”加速转变为“去体验”,国内省际交界城市假期订单量同比增长58%,昭通假期预订单量同比增长95% [2] - OTA格局稳固,线上化率提升趋势未变,头部OTA业绩基本符合预期,战略重点转向AI应用 [2] - 景区受益国庆,长白山景区10月1日至3日累计接待游客99830人次,同比增长22.16%,创历史新高 [3] - 西湖国庆首日客流接待量同比增长12.33%,天山天池国庆首日接待游客15000余人 [3] 线下零售 - 2025年1-8月累计零售业态增长分化:专业店(yoy+5.2%)、专卖店(yoy+1.7%)、超市(yoy+4.9%)、百货(yoy+1.2%)、便利店(yoy+6.6%)[4] - 超市受益调改与供应链变革,百货调改进程稍慢,社区模式如便利店保持高增速 [4] - 胖东来模式被视为线下零售出路,永辉预计25年完成200家门店调改,25Q4存量门店关闭完成后有望迎来盈利改善 [6] - 汇嘉时代北京路店调改后首周销售额破1732万元,增长272% [6] 餐饮酒店 - 25Q3全国酒店客房数同比增长8.1%,导致大盘RevPAR承压,但15间以下新增供给环比放慢 [7] - 龙头酒店公司25Q2 RevPAR同比变化:锦江(-5%)、首旅(-5.9%)、华住(-3.7%)、君亭(-7%)、亚朵(-4.4%)[7] - 25Q4进入低基数环境,龙头公司经营数据有望超预期 [7] - 2025年1-8月餐饮社零同比增长3.6%,下半年累计增速下降,受禁酒令影响 [7] - 25年为农历双春年,婚宴等细分板块受关注,同庆楼3月后收入开始恢复 [7] 跨境电商 - 2025年亚马逊PrimeDay推动美国所有零售商线上消费增长30.3%,达241亿美元 [8] - 电商平台流量竞争加剧,折扣促销时间延长,如亚马逊PrimeDay由2天延长至4天 [8] - 平台型企业(如小商品城、焦点科技)业绩稳健,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小 [9] - 产品型企业如安克创新在25年9月德国IFA展推出多款突破性创新产品 [9] - 赛维时代作为亚马逊服饰龙头,差异化竞争,业绩持续修复;绿联科技NAS放量,业绩有望延续高增 [9] 母婴零售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制定促进生育政策,发放育儿补贴,大力发展托幼服务 [10] - 呼和浩特市于2025年3月13日出台针对一胎家庭的生育补贴,对三胎发放育儿补贴10万元(每年1万元直至10周岁)[10] - 7月28日公布国家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从25年1月1日起对3周岁以下婴幼儿发放补贴至3周岁 [10] - 孩子王、爱婴室等龙头企业优化店型,同店增势显著,新店型度过爬坡期后业绩有望超预期 [11][12] 本地生活 - 25Q2美团、京东、阿里巴巴正式开启“外卖战”,投入力度高于预期 [13] - 25Q2美团经调整净利润同比下降89.0%至14.93亿元;阿里巴巴中国电商业务经调整EBITA同比-21%至383.89亿元;京东新业务经营亏损从-6.95亿元同比扩大至-147.77亿元 [13] - 25Q3夏季茶饮单量增长,平台加大补贴投入(如“0元喝”、“满25减21”),业绩持续承压 [14] - 25Q4竞争或转向高留存、高价值客单产品及基建建设,短期竞争压力仍存 [14] 综合电商 - 25年8月社零总额3.97万亿元,同比增长3.4%,实物网上零售额1.02万亿元,yoy+7.10%,线上渗透率达25.65%,同比提升1.7个百分点 [15] - 8月增速TOP4品类:家具类(yoy+18.6%)、体育娱乐(yoy+16.9%)、金银珠宝(yoy+16.8%)、家用电器及音像器材(yoy+14.3%)[15] - 电商行业竞争压力减缓,平台加快布局即时零售,使用AI技术+补贴提升用户体验 [16] - 25Q4各平台或将在双十一加快即时零售布局,驱动业态渗透提速 [16] 建议关注标的 - 线下零售:永辉超市、重庆百货、家家悦、步步高、汇嘉时代、新华百货 [5][6] - 电商:阿里巴巴-W、拼多多 [5] - 本地生活:美团-W [5] - 餐饮酒店:同庆楼、首旅酒店、锦江酒店、华住集团 [5] - OTA平台:携程集团-S、同程旅行 [5] - 景区:西域旅游、长白山;演艺:宋城演艺 [5] - 跨境电商:小商品城、焦点科技、赛维时代、安克创新、绿联科技 [5][9] - 代运营:若羽臣、青木科技 [5] - 母婴零售:孩子王、爱婴室 [5]
2025年三季报业绩前瞻报告:周期向上,重估持续
浙商证券· 2025-10-09 13:23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看好”(维持)[7] 报告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医药行业多个子板块周期向上,基本面持续复苏或改善,具备重估潜力 [1][2][3][4][5][6][7] 创新药板块 - 中国本土创新药进入“工程师红利”兑现期,其高效临床效率和优异临床数据优势得到MNC充分认可,强化了国际化/BD及估值突破前景 [1] - 具体公司业绩预测:恒瑞医药2025Q3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0%-30%,2025E增长13.95%;荣昌生物2025Q3收入同比增长90%-100% [9] CXO板块 - 从财务数据和订单分析,CXO产业基本面拐点已现并持续复苏 [2] - 看好小分子/大分子CDMO商业化订单兑现,以及多肽、寡核苷酸、ADC CDMO等业务发展 [2] - 具体公司业绩预测:药明康德2025Q3经调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0%-30%;凯莱英2025Q3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5%-25% [9] 科研上游板块 - 看好降息周期开启和全球新药研发需求修复下,业绩弹性更大的上游标的 [3] - 推荐皓元医药、毕得医药、纳微科技等 [3] - 具体公司业绩预测:皓元医药2025Q3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均预计增长20%;毕得医药2025Q3收入预计增长20-30% [9] 医疗器械板块 - 看好三类企业:①国产空间大、集采风险出清的高值耗材企业,如骨科、电生理等;②招投标恢复及出海拉动的医用设备和家用医疗公司;③技术壁垒高/新品拉动的IVD及低值耗材企业 [4] - 推荐联影医疗、迈瑞医疗、微电生理等公司 [4] - 具体公司业绩预测:联影医疗2025Q3收入预计增长30%-40%,2025E归母净利润预计增长43%;微电生理2025Q3收入预计增长20%-30% [9] 中药板块 - 中药行业具备现金充裕、分红高、利润增长波动少的属性 [5] - 2025Q2相比Q1行业净利润增速已有好转,在中药材降价成本压力减轻下,2025H2净利润增速有望环比H1进一步提速 [5] - 截至2025Q2,申万中药行业机构持仓比例低至0.37%,动态市盈率处于2021年以来低位 [5] - 具体公司业绩预测:东阿阿胶2025E归母净利润预计增长21.7%;云南白药2025Q3归母净利润预计增长10%-15% [9][10] 药店板块 - 看好管理能力更优、能通过品类快速调整对冲行业影响的药店龙头 [6] - 推荐大参林、益丰药房、老百姓等 [6] - 具体公司业绩预测:大参林2025Q3归母净利润预计增长25%-35%;老百姓2025E归母净利润预计增长45% [9][10] 医药流通板块 - 看好板块基本面触底后,在医保监管影响出清及“十五五”规划下整合提速、经营改善带来的低位配置价值 [7] - 同时看好部分流通公司创新业务拓展带来的价值重估机遇 [7] - 推荐上海医药、九州通、重药控股等 [7] - 具体公司业绩预测:重药控股2025E归母净利润预计增长69%;九州通2025E归母净利润预计增长14% [9][10]
电子板块2025年三季报业绩前瞻报告:AI云侧持续推动业绩快速成长,端侧需求蓄势待发
浙商证券· 2025-10-09 11:59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看好(维持)[4] 报告核心观点 - 展望2025年三季度,电子板块整体呈现同环比成长趋势,云侧AI是下游需求主要驱动力,端侧AI需求带动相关企业加速复苏,国产化加速与行业景气度向上推动板块业绩稳健增长 [1] AI硬件 - 国产算力:国内云厂商AI服务器采购在第二季度阶段性放缓,但随着先进制程产能释放,云厂商资本支出增速有望出现季度性向上拐点,预计国产算力板块业绩逐季提升 [2] - 海外算力:北美五家头部云厂商对2026年资本支出增长给出乐观指引,甲骨文因与OpenAI交易,其“剩余履约义务”达4550亿美元,预计云基础设施业务在未来四年分别增长至320亿、730亿、1140亿和1440亿美元,海外算力链业绩增速和确定性较高 [2] - 存储:云厂商转向推理导致HDD采购需求旺盛,并转向SSD替代,造成较大需求缺口,存储缺货与供给紧张短期内可能持续加强 [3] - 模拟:泛工业下游自2025年第二季度开始复苏趋势明确,部分公司实现较高增长,叠加消费电子传统旺季,模拟类上市公司三季度业绩有望环比持续增长 [3] - PCB:三季度传统电子旺季叠加英伟达GB200上量、GB300量产、Asic芯片起量、800G交换机加速渗透及存储需求增长等AI驱动因素,有望带动PCB厂商产品单价及毛利率提升,胜宏科技、沪电股份、深南电路等厂商2025年第三季度经营有望实现同比增长 [3] 消费电子链 - iPhone17系列通过外观变化和性价比提升带动销售,其内核体系与软件系统的代差构成吸引力,上游供应商将受益于终端销量带来的高稼动率,外观结构件、散热结构件、电池等单机价值量提升环节的供应商受益程度更显著 [4] - 电子制造向机器人、新能源车、折叠手机、AI眼镜等新兴领域横向拓展,将成为第四季度个股的主要驱动因素 [4][6] 国产替代链 - 晶圆厂:中芯国际指引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环比增长5%-7%,毛利率18%-20%,受益于渠道备货补库,晶圆出货量及平均销售价格均环比增长,汽车电子、网络相关、存储器配套控制芯片需求增长明显 [7] - 半导体设备:受AI、国产替代需求驱动,国内逻辑/存储厂商扩产逻辑增强,推动设备厂商订单落地,预计该板块第三季度业绩稳步增长 [7] - 半导体材料:国内AI产业发展及第三季度消费电子旺季带来巨大需求,材料作为上游环节有望受益,预计头部厂商第三季度业绩持续增长 [7] 封测 - 封测板块周期性较强,厂商稼动率与需求景气度高度相关,通富微电、伟测科技等封测厂2025年第三季度经营有望实现同比增长,随着国内先进制程良率及产能提升,AI芯片及配套存储硬件需求有望增长 [8] 业绩预测 - 海光信息2025年第三季度收入预计为1000亿元,同比增长48.7%,环比增长43.8% [10] - 寒武纪2025年第三季度净利润预计为2000亿元,同比增长1559.2%,环比增长13.0% [10] - 北方华创2025年第三季度收入预计为1086亿元,同比增长35.4%,环比增长36.8% [10] - 中芯国际2025年第三季度净利润预计为135亿元,同比增长27.4%,环比增长42.9% [10]
浙商早知道-20251009
浙商证券· 2025-10-09 07:30
宏观观点 - 股票方面,APEC(中美两国元首会晤的潜在窗口)后,市场风险偏好可能渐进转弱 [2] - 观点驱动因素为三季度数据更新 [2] - 与市场差异在于APEC后切红利 [2] 策略观点 - 推测上证指数有两种运行路径:一是直接突破前高,形成日线5浪结构;二是先进行区间震荡,此后再行突破 [3] - 战略看多A股走势,战术执行细化操作,建议若遇上证指数回踩震荡区间下沿则以逢低增配为主,依旧中线看多做多 [3] - 预计A股节后开盘大概率是震荡格局,国庆节前两个交易日主要宽基指数多数收涨,国庆期间欧美、日韩整体上涨,港股、A50指数小幅下跌 [3] 行业配置建议 - 建议绝对收益资金重点关注有补涨需求的券商板块(尤其是年线附近品种),同时盯紧近期走势稳健、利好频出的地产板块(后续可延伸至基建工程) [3] - 考虑双创指数高风险、高收益特征,建议相对收益资金采取三项对策:一是采取上升趋势线或相关均线作为操作依据;二是区分中、短仓位,短线仓缩短操作周期;三是在科技板块内"高切低",不断发掘年线附近的补涨品种 [3]
莱特光电(688150):OLED国产化空间持续拓增,多元化产品矩阵夯实高成长动能
浙商证券· 2025-10-08 21:50
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5][9] 核心观点与业绩表现 - 报告核心观点为OLED国产化空间持续拓增,多元化产品矩阵夯实公司高成长动能[1]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2亿元,同比增长18.84%,归母净利润1.26亿元,同比增长36.74%,扣非归母净利润1.20亿元,同比增长45.29%[1] - 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7亿元,同比增长11.73%,环比增长1.37%,归母净利润6,559.14万元,同比增长33.93%,环比增长7.75%[1] - 公司Red Prime材料获国家工信部认定为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Green Host及Red Host材料率先在下游面板厂商实现混合型材料的国产替代[1] 行业前景与市场需求 - 作为新一代显示技术,OLED凭借其优势在智能手机、平板、笔电、车载显示及可穿戴设备等领域加速渗透[2] - 国内面板厂商积极布局8.6代线,8.6代AMOLED线基板面积是6代线的2.16倍,加之Tandem叠层结构的应用,使单条产线发光材料用量可能达到6代线的4倍,直接带动OLED有机材料需求快速上升[2] - 根据Counterpoint Research数据,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显示面板厂商在全球OLED面板出货量中的占比已接近50%,创下历史新高[2] - 公司已与头部面板厂商保持紧密合作,与龙头企业京东方建立了近十年的稳固合作关系[2] 公司业务与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OLED终端材料实现销售收入2.62亿元,同比增长31.63%[2] - 2025年上半年公司OLED材料毛利率达到77.9%,同比增长5.81个百分点,主要得益于高毛利产品导入与深化降本增效[3] - 公司以"产品系列化,客户全覆盖"为核心市场战略,成功构建多元化、阶梯化的产品矩阵,持续推动Red Prime及Green Host产量提高,Red Host、Green Prime等产品向量产迈进[3] - 公司通过升级生产流程、优化核心材料工艺及强化精细化管理体系有效降低生产成本[3] 研发投入与技术布局 - 公司保持高强度研发投入,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总计3,206.69万元,同比增长6.91%[4]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新增授权发明专利24件,在终端材料领域重点开发红、绿、蓝三色OLED主体、发光功能材料及掺杂材料,多款材料已实现量产或进入客户测试[4] - 公司积极布局蓝光磷光、叠层器件连接层CGL材料、窄光谱高色域MRTADF材料等前沿技术,在中间体方面,氘代产品及海外日韩终端客户定制材料研发进展显著,3支材料已量产[4] - 钙钛矿项目协同产学研合作,在材料研发与添加剂领域取得阶段性成果,2款添加剂客户端测试表现良好[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6.32亿元、8.42亿元、10.88亿元[4]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8亿元、3.41亿元、4.45亿元[4] - 当前股价对应市盈率分别为40倍、29倍和22倍[9] - 预计2025-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62元、0.85元、1.10元[10]
浦发银行(600000):点评报告:东方资产举牌,不确定性下降
浙商证券· 2025-10-08 21:44
投资评级与估值 - 报告对浦发银行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6] - 目标价为16.45元/股,对应2025年市净率0.71倍,相较当前11.90元的股价有38%的上升空间 [5] 核心观点与事件概览 - 东方资产举牌浦发银行,彰显战略投资者信心,有助于降低股价不确定性 [1][2] - 截至2025年9月29日,东方资产累计增持浦发银行10.73亿股,持股比例达3.44%,并持有浦发转债860万张 [1] - 信达资产于2025年6月已通过溢价转股增持浦发银行,成为前十大股东,东方资产是继信达后第二家举牌的战略投资者 [2] 股东行为与转债转股影响 - 若东方资产将其持有的860万张可转债全部转股,其累计增持股数将达11.42亿股 [3] - 主要股东(如上海国际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中国移动)可能采取反摊薄行动,推动剩余可转债大部分转股,从而显著减轻市场对转债转股带来卖压的担忧 [3][4] - 可转债完全转股后,浦发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有望从2025年第二季度末的8.91%静态提升48个基点至9.39%,有助于夯实资本实力并打开资产扩张空间 [4] 财务业绩预测 - 预计浦发银行2025年至2027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12.93%、6.45%、6.26% [5][6] - 预计同期每股净资产分别为23.12元、24.28元、25.53元 [5][6]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为1752.36亿元,同比增长2.63% [6]
机械行业2025年三年报业绩前瞻:周期反转,成长爆发,出口崛起
浙商证券· 2025-10-08 17:11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看好(维持)[6] 核心观点 - 2025年四季度机械行业策略为“周期反转,成长爆发,出口崛起”[2] - 2025年上半年行业呈现周期与成长共舞的特征,工程机械、出口链、船舶业绩持续释放[1] - 机械设备(申万)2025H1实现营收10109亿元,同比增长9%;归母净利润763亿元,同比增长22%[1] - 截止2025年9月30日,机械设备(申万)指数上涨37%,跑赢上证指数21个百分点[2] 2025年上半年业绩复盘 - **整体业绩**:机械设备行业2025H1营收10109亿元(+9%),归母净利润763亿元(+22%)[1] - **工程机械**:营收3343亿元(+5%),归母净利润274亿元(+14%);五大主机厂营收1494亿元(+10%),归母净利润141亿元(+29%)[1] - **出口链**:营收5226亿元(+9%),归母净利润379亿元(+30%)[1] - **船舶**:营收1192亿元(+20%),归母净利润59亿元(+112%)[1] - **子行业涨跌幅**:锂电设备(+142%)、人形机器人(+66%)、半导体设备(+60%)、工业气体(+49%)、风电设备(+43%)涨幅居前[2] 2025年四季度策略:周期反转 - **工程机械**:海外市占率提升,国内更新周期启动;2025年1-8月挖掘机总销量154181台(+17.2%),其中国内销量80628台(+21.5%),出口73553台(+12.8%)[4] - **工业气体**:氧氮价格拐点向上,9月液氧/液氮均价同比变动+27%/+4%[10] - **船舶**:周期景气上行,订单持续兑现;2025年6月底克拉克森新船价格指数报收187.11点,2021年以来增长47.2%[9] 2025年四季度策略:成长爆发 - **人形机器人**:产业趋势已成,预计2030年中美市场需求约203万台,市场空间约3185亿元;核心零部件如行星滚柱丝杠价值量占比高[7][8] - **AI产业链**:AI引领未来十年,关注泛特斯拉产业链、泛华为产业链[3] - **可控核聚变**:未来终极能源,中美竞争下进度有望超预期[3] 2025年四季度策略:出口崛起 - **出海链**:贸易战下竞争格局改善,龙头强者恒强;关注北美地产复苏、新兴市场成长等方向[8][9] - **全球竞争力**:中国工程机械为全球优势产业,据KHL数据,2024年全球Top50制造商中徐工/三一/中联市占率合计12.4%,未来提升空间大[5] 投资建议 - **工程机械**:重点推荐三一重工、徐工机械、恒立液压、中联重科等[7] - **人形机器人**:重点推荐上海沿浦、浙江荣泰、三花智控、拓普集团等[8] - **船舶**:重点推荐中国船舶、中国动力、中船防务等[9] - **工业气体**:重点推荐杭氧股份,持续推荐侨源股份、陕鼓动力[10]
2025年非银金融行业三季报业绩前瞻:券商延续高增,险企保持韧性
浙商证券· 2025-10-08 17:00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看好(维持)[6] 核心观点 - 2025年第三季度非银行业业绩延续景气,寿险新业务价值平均增速达32.6%,证券行业净利润同比增长62.8%[1] - 非银板块当前兼具胜率与赔率,估值与业绩有望形成戴维斯双击,建议在板块内高切低,选择有alpha且估值与位置较低的标的[8] 保险行业业绩前瞻 - 预计主要上市险企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速均在20%以上,平均增速32.6%,具体为新华保险52.9%、中国太保29.5%、中国平安26.2%、中国人寿21.8%[2] - 预计中国财险综合成本率同比优化1.7个百分点至96.5%,驱动因素包括费用率下降和赔付率下降[3] - 2025年1-8月全国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为1258.2亿元,同比减少40.8%,大灾影响明显减少[3]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度万得全A指数上涨19.5%,港股通指数上涨14.8%,预计险企总体投资收益仍有韧性[4] 证券行业业绩前瞻 - 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累计上市券商营收同比增长42.4%,净利润同比增长62.8%[5] - 预计证券行业整体经纪业务净收入同比增长90.6%,驱动因素为A股日均成交额达2.1万亿元,同比大增210.2%[5] - 预计证券行业投资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5%,权益投资收益成为胜负手[5] - 预计证券行业信用业务净收入同比增长43.3%,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度日均两融余额2.1万亿元,同比增长49%[6][7] 投资建议 - 证券行业推荐湘财股份A、广发证券A,建议关注国泰海通A、中金公司H、东方证券H、东兴证券A[8] - 保险行业推荐中国太保A,建议关注中国太保H、中国人寿H、阳光保险H[8] - 多元金融建议关注中油资本A、南华期货A[8] - Web3领域推荐连连数字、OSL集团,建议关注中信股份H、众安在线H[8]
债市专题研究:国庆假期要闻汇总及思考
浙商证券· 2025-10-08 16:4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核心观点 国庆期间全球资产有两大交易主线,一是美国政府停摆使部分重要经济数据停发,对美联储降息预期影响小但引发宽财政持续性担忧;二是高市早苗胜选日本自民党总裁,其宽松政策主张带动宽财政和宽货币预期,受美日关键事件共振,全球风险偏好有望受流动性驱动抬升,日本股指和黄金领涨,美日等主要国家长债利率上行 [1][11]。 各目录总结 假期要闻汇总及思考 - 美国政府停摆,国会参议院未通过年度拨款法案致联邦政府近七年再次停摆,预计停摆约两周,核心原因是两党在医保福利支出上有分歧,反映政府债务高企背景下不同党派和利益集团矛盾激化,特朗普意图推动永久裁员或增加就业压力,重要数据延迟发布或使美联储降息决策延后,市场对美国政府债务不可持续担忧升温 [11][12] - 高市早苗胜选日本自民党总裁,后续锁定日本首相概率大,其政策风格类似“安倍经济学”,预示日本或激进财政扩张,宽财政+宽货币政策组合意味着强日股、弱日债、弱日元,加息窗口可能延后,套息资金可能回流日债市场 [12][13] - 国庆期间COMEX黄金价格上涨2.49%,10月7日盘中突破4000美元/盎司,2025年以来黄金上涨受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地缘风险事件发酵、各国央行增持黄金减持美债三大因素驱动,美国政府停摆进一步推动黄金避险需求,当前金价虽创新高但主升浪或未关闭 [14] 全球大类资产表现 - 国庆期间(10月1日至10月6日)权益资产价格普遍上涨,日本股指表现突出;商品表现分化,黄金、白银和铜价大幅上涨,10月7日COMEX黄金价格突破4000美元/盎司;债券利率普遍震荡上行,表现偏弱势,整体表现为日股>商品>除日股外其他股指>债市 [2][15][16] - 股票市场,国内A股休市,港股节后冲高回调,恒生指数等节中三个交易日累计涨幅分别为0.38%、1.31%、0.19%;海外多数股指普遍上涨,纳斯达克综合指数等节中三个交易日累计涨幅分别为1.24%、0.77%、6.70%、1.38%,高市早苗胜选带动日本股指大涨 [19] - 商品市场,美国政府停摆驱动贵金属避险需求,黄金、白银、铜价大涨,节中三个交易日价格分别上涨2.49%、3.33%、3.46%;能源方面原油价格普遍下跌,IPE布油节中三个交易日价格下跌0.95% [19] - 债券市场,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先下后上,总体上行2.0BP,日债在双宽预期下走出陡峭化表现,10年期国债收益率节中三个交易日上行1.5BP,意大利和德国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分别上行0.6BP、1.0BP [20] 海外要闻汇总 - 美国政府停摆致非农数据推迟发布,新增ADP就业为负但下降趋势变缓,9月制造业PMI仍处收缩区间但收缩速度变缓,非制造业PMI明显上涨,生产增长最多 [27] - 欧元区9月CPI环比维持不变,同比小幅上升超2.0%,PPI同比、环比均下降,核心CPI环比下降,后市需关注通胀反弹风险 [36] - 日本央行副行长表示经济或温和复苏,预计继续加息,高市早苗当选自民党总裁,其货币政策风格以宽松为导向 [39] 国内要闻汇总 - 出行方面,国庆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和私人出行人流量较去年同期增长,国内及国际航班执飞数量均增加,国际航班增幅显著 [44][45][59] - 电影方面,国庆假期观影人次和票房较2024年接近但远不及2019年,上映场次高于2019年 [51] - 城市地铁方面,国庆一线城市地铁出行量多数下跌 [51] - 餐饮方面,国庆假期餐饮消费火热,“必吃榜”流量、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美团餐厅预定量均有增长 [58] - 地产方面,上海二手房成交较2024年同期下跌60%左右,北京楼市国庆期间火热,四季度宏观政策有望发力,短期房地产政策预计聚焦回稳目标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