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邮证券

搜索文档
物产环能(603071):热电联产价值外延,新能源持续布局熔盐储能技术
中邮证券· 2025-07-07 19:1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6][5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是浙江省属国企,从煤炭流通转型为环保能源综合服务商,业务涵盖煤炭流通、热电联产和新能源,业绩稳健且盈利能力回升,传统能源稳健发展,新能源积极布局,预计未来营收和利润增长,基于此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4][6][1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浙江省属国企——环保能源综合服务商 以煤炭流通为基,积极拓展热电联产,持续布局新能源产业 - 公司最早可追溯到1950年,2021年上市,2022年布局新能源产业,持续优化“能源贸易 + 能源实业”模式,业务包括煤炭流通、热电联产和新能源 [4][14][16] - 截至2025Q1,控股股东为物产中大集团,与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57.4%,实控人为浙江省国资委 [19] 业绩稳健,盈利能力回升明显 - 2024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47.1、7.4亿元,同比分别+0.9%、 - 30.2%;2025Q1营收99.5亿元,归母净利润1.6亿元,同环比均下降,主要因煤炭流通业务利润减少 [22] - 2025Q1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分别为0.3%、0.6%、0%、0.3%,同比分别+0.02、+0.08、 - 0.03、0pct [23] - 2025Q1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7.2%和1.9%,同比分别+0.3、 - 0.6pct [24] - 2024年煤炭流通营收占比92.8%,煤炭流通和热电联产是利润主体,2024年二者毛利占比分别为57.2%、47.2%,毛利率分别为2.6%、24.7%,新能源毛利率31.1% [26] - 2025Q1存货规模30.2亿,同比增长12.2%;2024年应收账款13.8亿,同比增长17.8% [30] - 截至2025Q1,资产负债率44.3%,剔除预收账款/合同负债后为35.5%,财务风险低 [32] - 2025Q1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1.83亿元,去年同期 - 9.96亿元,回款改善 [33] - 截至2024年累计分红15.1亿元,2024年分红比例45%,每股股利0.6元/股,2024 - 2026年拟分配现金分红不低于扣非归母净利润40% [35] 传统能源稳健发展 + 积极拓展新能源 煤炭流通业务:平稳发展 - 煤炭流通行业低毛利高周转,价格影响销售溢价,公司为上下游提供一体化服务 [36] - 国内开拓西北市场,海外与多家企业合作,2024年销售煤炭5958.4万t,同比+7.4%,北方港库存去化,煤炭价格有望回升 [40] 热电联产业务:价值持续外延——“热电 + 固废” - 热电联产有区域垄断性,浙江需求稳定,公司有6家热电厂,总装机407MW,年供热1962.90万t、发电31.76亿KWh、压缩空气45.22亿m³,热网主管道511km,服务区域集中在浙江嘉兴和金华等地 [5][43] - 2024年蒸汽、电力、压缩空气、污泥处置销量分别同比+3.4%、+15.1%、+6.0%、+3.3%,蒸汽和电力单价稳定 [44][45] - 公司研究固废处置技术,相关项目2024年11月通过验收 [45] 新能源业务:持续布局,积极培育第二增长曲线 - 公司聚焦熔盐储能技术,示范项目推进并获补助,预计2030年国内熔盐储能装机超16GW,总投资达2000亿元 [5][49] - 熔盐储能可提升火电机组灵活性,国家推动煤电发挥兜底保障和支撑调节作用 [51]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核心假设 - 假设煤炭和热电联产价格稳定 [54] - 2025 - 2027年煤炭销量分别为6018、6078、6139万t;热电联产蒸汽销量分别为898、929、957万t,电力销量分别为16.1、16.9、17.6亿kWh;新能源营收增速分别为30%、20%、15% [54] - 2025 - 2027年煤炭流通毛利率分别为2.6%、2.6%、2.7%;热电联产分别为24.9%、25.1%、25.3%;新能源分别为35%、37%、40% [55] - 预计2025 - 2027年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0.33%、0.32%、0.30%;0.44%、0.42%、0.40%;0.32%、0.34%、0.35% [55] 主要财务数据预测 - 预测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52.7、458.2、463.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9、8.5、9.1亿元,三年归母净利润CAGR为7.5%,摊薄EPS为1.42、1.52、1.64元 [6][57] 估值与评级 - 2025年7月3日股价对2025 - 2027年预测EPS的PE倍数分别为9、8、8倍,参考可比公司估值,考虑热电联产资产价值拓展,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6][59]
关键节点将近,A股或震荡消化涨幅
中邮证券· 2025-07-07 17:58
报告核心观点 - 关键节点将近,A股或震荡消化涨幅,配置上可采用哑铃策略,推荐纯红利股和TMT成长方向 [4][5][32] 市场表现回顾 - 本周A股除科创50外主要股指均上涨,沪深300涨1.54%表现最佳,中小市值的中证500和中证1000分别涨0.81%和0.56% [3][12] - 风格指数均上涨,金融风格涨1.86%最佳,成长风格涨幅回落,大中小盘市值风格均涨,大盘和中盘指数优于小盘指数 [3][12] - 茅指数和宁组合上涨,宁组合涨2.23%,茅指数涨1.15% [3][12] - 行业层面,银行收复失地,“反内卷”交易突起,申万一级行业中钢铁、建筑材料、银行和医药生物领先 [15] A股高频数据跟踪 A股情绪及成交跟踪 - 个人投资者情绪本周稳定,截至7月5日情绪指数7日移动平均数报9.49%,较6月28日的9.57%下降,已摆脱持续性悲观进入常规游走阶段 [4][17] - 融资盘资金净买入和占全A成交比重下降,本周延续上周净流入趋势,成交热情下降 [20] A股行业轮动速度及强度跟踪 - 采用轮动速度和轮动强度指标衡量行业轮动,当前处于“高速度低强度”区间,历史上该区间指数偏向横盘震荡,平均持续2个月 [23] - 本次行业轮动始于4月底,7月轮动速度或下降,市场有望找到交易主线 [24] 红利性价比模型跟踪 - 跨资产红利比价模型显示,以银行股为代表的纯红利资产在降准降息背景下仍在合意区间 [25] - 红利股收益率可拆解为股债两部分,银行股相对万得全A走强是股债差异补偿部分抬升,当前银行股股债差异补偿仍处高位,降准降息利于红利股性价比提升 [28] 后市展望及投资观点 - 美国关税谈判7月9日前取得皆大欢喜成果可能性低,A股内外环境7月无重大变化,将聚焦内部基本面,或震荡消化涨幅 [4][30][32] - 配置上采用哑铃策略,推荐银行、公路铁路、电力等纯红利股,以及TMT成长方向的估值修复机会,“反内卷”交易不会是“供给侧改革”行情简单重演 [5][32]
医药生物行业报告(2025.06.30-2025.07.04):PD-(L)1/VEGF双抗BD预期引发创新药行情持续热潮
中邮证券· 2025-07-07 17:4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强于大市,维持评级,收盘点位7952.02,52周最高8490.25,52周最低6070.89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PD - (L)1/VEGF双抗BD预期引发创新药行情持续热潮,阿斯利康与Summit潜在交易催化市场,反映MNC公司对PD - 1/VEGF双抗认可,其有望爆发巨大商业价值 [5] - 伏欣奇拜单抗成功上市,痛风领域创新药进入收获期,预计2030年国内抗痛风药物市场规模达100亿元以上,建议关注相关创新药企 [6] - 本周医药生物上涨3.64%,跑赢沪深300指数2.1pct,在31个子行业中排第4,其他生物制品板块涨幅最大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一周观点:PD - (L)1/VEGF双抗BD预期引发创新药行情持续热潮 - 7月3日阿斯利康正洽谈150亿美元潜在交易收购Summit的PD - 1/VEGF双特异性抗体AK112,反映MNC公司认可,PD - 1/VEGF作为下一代IO潜在基石药物有巨大商业价值 [5][14] - 以康方生物依沃西为例,它能同时靶向PD - 1和VEGF,安全性和疗效性优于传统联合治疗方案,带动多款PD - (L)1/VEGF双抗交易 [18][20] - 国内PD - (L)1/VEGF双抗/三抗产品商业化和研发进展重要,2025年上半年康方生物依沃西单抗获批上市,部分产品临床进度靠前 [22] - 2024年全球12款药物年销售额破100亿美元,默沙东帕博利珠单抗销售额294.82亿美元居首,受益标的有康方生物等 [25] 一周观点:伏欣奇拜单抗成功上市,痛风领域创新药进入收获期 -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病人数呈上升趋势,预计2030年全球达14.2亿人,我国达2.4亿人,痛风无法完全治愈,治疗分急性发作期和长期治疗 [26] - 2024年我国抗痛风药物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7亿元增至22亿元,预计2030年超100亿元,目前在研药物靶点多,IL1β靶点产品进入收获期 [6][32] - 国内URAT1抑制剂在研产品多,2024年12月多替诺雷上市,恒瑞医药SHR4640报产,IL - 1β信号通路是痛风发作关键炎症通路,伏欣奇拜单抗获批上市,三生国健SSGJ - 613处于临床三期 [35][39] - 建议关注具备研发实力和先发优势的创新药企,受益标的有长春高新等 [40] 一周观点:本周医药生物上涨3.64%,其他生物制品涨幅最大 本周医药生物上涨3.64%,其他生物制品涨幅最大 - 本周医药生物上涨3.64%,跑赢沪深300指数2.1pct,在31个子行业中排第4,其他生物制品板块涨幅8.28%最大,医疗设备板块跌幅0.21%最大 [7] 细分板块周表现及观点 - **创新药**:本周创新药板块走强,看好后续行情,短期震荡正常,看好2 - 3年维度行情,选股思路包括出海已落地、待落地等标的 [48] - **医疗设备**:本周医疗设备板块下跌0.21%,估值有上涨空间,政策利好国产设备国产替代,看好AI +影像/手术方向,受益标的有山外山等 [49][51] - **医疗耗材**:本周医疗耗材上涨3.77%,随着高值耗材集采接近尾声有望稳步上涨,建议关注相关方向标的,推荐标的有英科医疗等 [52][54] - **IVD板块**:本周IVD板块上涨4.94%,估值有上涨空间,看好AI +辅助诊断等方向,受益标的有润达医疗等 [54][55] - **血液制品板块**:本周血液制品上涨0.01%,关注血制品广东联盟集采续约情况,建议关注头部血制品公司,推荐标的派林生物,受益标的天坛生物 [56][58] - **药店板块**:本周线下药店板块上涨2.52%,看好龙头药房,推荐标的益丰药房、大参林 [59][60] - **医疗服务**:本周医院板块下滑0.04%,即将迎来暑期板块修复,推荐标的新里程等,受益标的爱尔眼科等 [61] - **中药板块**:本周中药板块上涨1.27%,看好国企龙头整合、消费环境改善和创新驱动等方向,推荐标的康臣药业等,受益标的方盛制药等 [62] - **CXO板块**:本周医疗研发外包板块上涨7.13%,行业进入上行周期,建议关注龙头公司,受益标的药明康德等 [63][64]
基础化工行业报告(2025.06.30-2025.07.04):关注“反内卷”下供改相关机会
中邮证券· 2025-07-07 16:5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7月1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防止内卷式竞争关注硅料、煤化工、氯碱化工等方向,涨价线关注钾肥、磷肥、活性染料和农药等方向 [5][28] - 中邮证券基础化工景气指数持续底部运行,2021年10月基础化工盈利出现向下拐点,此后行业盈利持续运行底部区间,需求端出口平稳、房产需求待增,库存端中美均处于累库阶段,估值端估值有望迎来提升 [2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本周基础化工行情概览 - 年初至2025 - 07 - 04,基础化工指数跑输沪深300指数15.77个pct,本周基础化工板块跑输沪深300指数0.74个pct [19] - 本周基础化工板块上涨排序前二十的公司有凯美特气、科拓生物等 [19] - 本周基础化工板块下跌排序前二十的公司有天晟新材、锦鸡股份等 [21] 本周大宗商品价格涨跌排序前二十 - 本周大宗商品上涨前二十的产品有二氯丙烷 - 白料、异丁醛等 [23] - 本周大宗商品下跌前二十的产品有液氯、鸡苗等 [25][26] 核心观点和投资逻辑 底部运行,拐点可期 - 中邮证券基础化工指数以Brent原油现货价格为成本项,中国化工品价格指数为收入项,两者差值表示化工企业盈利状况,2020年3月 - 2021年10月基础化工盈利能力处于景气周期,2021年10月出现向下拐点,此后盈利持续底部运行 [29] - 需求端出口平稳,房产需求待增,2024年1 - 12月中国房地产累计新开工面积增速为 - 23%,2025年1 - 6月为 - 22.80%,2024年1 - 12月中国出口总值累计增速为 + 5.84%,2025年1 - 6月为6% [30][32] - 库存端中美均处于累库阶段,2024年1 - 12月中国产成品累计同比增速为3.3%,2025年1 - 6月为3.9%,2024年11月至2025年4月美国制造业库存持续转正 [34] - 估值端,截止2025年7月4日,基础化工估值(PB)为1.94倍,处于2014年以来17.17%低分位,十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4.35%,处于2014年以来85.87%高分位,估值有望提升 [36] 投资建议 - 主线1中特估链,关注中国海油,中国石化,中国石油 [38] - 主线2 AI材料链,关注东材科技,圣泉集团 [39] - 主线3供给收缩价格弹性可期,关注巨化股份,三美股份,永和股份 [40] - 主线4低估值龙头白马,关注万华化学,华鲁恒升等 [40] - 主线5资源品价值重估主线,关注云天化,川恒股份等 [40] - 主线6国产替代下新材料,关注侨源气体,凯美特气等 [40] - 主线7活性染料涨价,关注锦鸡股份,浙江龙盛,闰土股份 [41]
食品饮料行业周报(2025.06.30-2025.07.06):食品饮料2025年二季度前瞻:白酒承压,大众品新渠道势能强劲-20250707
中邮证券· 2025-07-07 16:2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二季度白酒整体回款慢于去年,动销有缺口,除茅台、汾酒和古井外,其他酒企业绩或下滑;大众品各细分领域表现不一,部分企业有望受益于新渠道、成本红利等因素实现增长 [5][1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食品饮料2025年二季度前瞻 - 白酒:二季度整体回款慢、动销差,价格承压;预计除茅台、汾酒和古井外,其他酒企收入业绩下滑;后续关注中秋国庆消费旺季表现 [5][15] - 啤酒:青岛啤酒二季度销量和均价有望小幅增长,成本改善;重庆啤酒预计同比持平;燕京啤酒大单品带动销量增长,盈利能力提升 [6][17] - 乳制品:伊利股份常温液奶承压,奶粉等延续增长,利润增速或高于收入;新乳业低温品类延续表现,常温改善,利润增速高于收入 [6][18] - 软饮料:东鹏饮料能量饮料稳健增长,新品增速更高,利润增速略高于收入;承德露露新品有增量,毛利率改善,费用率或提升 [7] - 休闲零食:有友食品渠道优化与产品创新,收入利润或大增;盐津铺子魔芋制品增长快,收入增势延续;劲仔食品收入稳定增长;甘源食品二季度收入下滑幅度收窄;万辰集团收入高增,利润率稳中有升 [7][19] - 餐饮供应链:安井食品收入个位数增长,利润或微降;千味央厨收入基本持平,利润率下滑;立高食品延续增长,渠道驱动发展 [8][20] - 出口型企业:中宠股份收入利润高速增长;仙乐健康收入延续增长,出口业务受关税影响不大 [8][21] 食品饮料行业本周表现 - 本周食饮板块涨幅靠前,申万食品饮料行业指数涨0.62%,位列第20,跑输沪深300指数0.92个百分点,当前动态PE为19.78 [9][26] - 10个子板块中仅肉制品、白酒、烘焙食品上涨,肉制品涨幅最高为1.22% [9][26] - 食饮板块66只个股收涨,涨幅前5为煌上煌、酒鬼酒、金字火腿、ST莫高、安记食品 [9][26] 本周公司重点公告 - 今世缘确定2025年经营目标,确保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行业平均 [33] - 洋河股份董事长张联东因工作调整辞职 [33] - 贵州茅台累计回购股份338万股,支付52亿元 [33] - 金种子酒总经理何秀侠辞职,副总经理代行职责 [33] - 承德露露回购股份300万股,成交2583万元 [33] - 安井食品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挂牌上市,预计募资23.02亿港元 [33] - 万辰集团股东计划减持不超过180万股 [33] - 妙可蓝多证券事务代表罗再强辞职 [33] 本周行业重要新闻 - 商务部解释欧盟进口白兰地反倾销调查最终裁定 [35] - 郎酒股份河南市场营收有望突破50亿元 [35] - 金种子酒业馥合香产品暂停部分地区发货 [35] - 山西汾酒获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35] - 瑞幸咖啡产业园项目开工,总投资30亿元 [35] - 星巴克中国被曝潜在收购,回应正评估增长方式 [35] - 美团旗下“快乐猴”硬折扣超市8月开店 [35] 食饮行业周度产业链数据追踪 - 农产品:小麦、玉米、大豆等价格有不同程度同比和环比变化 [37] - 畜牧产品:猪肉、白条鸡等价格同比和环比有变化 [37][38] - 包装材料:瓦楞纸、铝锭等价格同比和环比有变化 [38] - 白酒批价:贵州茅台、五粮液普5批价同比和环比有变化 [38]
智元G1、A2等核心产品启动一定规模量产
中邮证券· 2025-07-07 15:2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强于大市,维持评级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近期人形机器人行业技术迭代加速、商业化初步启动,核心零部件成本下降超预期、技术方案多样化,国内本体厂商量产提速,但行业面临AI决策与运动控制能力待提升、数据采集有瓶颈、对政策扶持依赖度较高等挑战 [8][41] - 投资焦点在AI赋能带来的估值修复,建议关注核心供应链中具备技术优势和量产能力的零部件企业,以及关键领域领先的企业,同时警惕法律伦理、硬件成本和市场竞争等风险 [8][44] - 特斯拉、Figure、智元、宇树等头部企业动向是关键行业催化剂,技术迭代速度、量产能力及身处政策支持区域创新生态的企业决定长期竞争力和投资价值 [9][4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本周行情回顾 - 本周(2025.06.30 - 07.04)人形机器人指数下跌 -1.81%,跌幅超同期科创50,表现逊于同期创业板、沪深300、上证指数,年初至今上涨21.18%,在申万31个一级子行业指数中涨跌幅排名居倒数第1位 [5][15] - 相关标的涨跌幅明显的有能科科技 +8.10%、禾川科技 +4.22%等涨幅居前,双林股份 -8.36%、肇民科技 -6.83%等跌幅居前 [5] 重要行业动态 行业发展 - 麦迪科技与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达成战略合作,推动智能机器人在医康养场景应用落地与产业生态构建 [21] - 智元机器人首家生产企业认证,规模化量产启动,依托均普智能中试线量产核心产品 [22] - 越疆人形机器人Atom全球交付,CR30H高速协作机日本亮相,与日本集成商合作深化全球化布局 [23] - 字节物流机器人量产破千台,用于仓储物流运输,探索具身智能 [25] - 百度全面开源文心大模型4.5系列,实现“框架 + 模型”双层开放 [26] - 凌川科技获数亿元A轮融资,加速产品迭代与场景拓展 [27] - 马斯克xAI获百亿美元融资,跻身全球顶尖AI公司行列 [28] - 百度全球首发中文音视频一体生成模型MuseSteamer [29] - 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4S中心上海启动 [31] - 宝马自动充电机器人验证成功 [32] 政策新闻 - 上海市印发相关举措,支持具身智能、机器人等前沿领域 [33] - 市场监管总局集中发布AI、数据中心等18项关键国家标准 [34] - 江苏成立具身智能机器人联盟,发布场景图谱并促成多领域签约 [35] - 武大机器人学院成立,招本科生并聘产业教授联合育人 [36] - 广州黄埔发布“人工智能 + 机器人”新政,激活四大新兴产业 [38] - 湖北省设立100亿元人形机器人产业投资母基金 [39] 供应链动态&公司公告 - 金杨股份成立合资公司布局关节模组 [7][40] - 均普智能、普利特、德昌电机控股等公司发布公告 [7][42] 行业观点 - 技术层面硬件降本成果显著,核心零部件成本下降、技术方案多样化,丝杠制造产能紧缺但产业链渐趋成熟 [41] - 商业化方面国内本体厂商量产加速,人形机器人逐步走向实际应用场景 [42] - 行业面临AI决策与运动控制能力不足、数据采集成本高和多场景泛化难、政策依赖及相关风险等挑战 [43] 板块内相关标的 - 整机总成包括优必选、埃斯顿、拓斯达等 [9][45] - 零部件厂商包括五洲新春、震裕科技、金沃股份等 [9][45]
流动性周报20250706:策略选择“骑虎难下”?-20250707
中邮证券· 2025-07-07 13:52
核心观点 - 建议机构持仓待涨,伺机止盈,三季度债市主线是负债修复和收益修复,长端利率下行在三季度末或成“中枢下行行情”,在三季度初大概率是“交易性行情” [3][4][5] 策略选择“骑虎难下” 资金利率与同业存单利率情况 - 资金利率下行突破政策利率,7月初第一周DR001盘中价格跌破1.3%,DR007盘中价格跌破1.4%,7月上旬或是三季度最宽松时间窗口,后续资金面整体保持稳定宽松 [11] - 同业存单利率下行至波动中枢,1年国股行NCD利率下限和上限在1.4%-1.8%,中枢在1.6%附近,下半年顶或在1.7%,三季度底或在1.55%附近,当前同业存单利率下行基本到位 [16] 公募基金情况 - 公募仓位和久期升至高位,缺乏增量资金,机构在交易策略选择上“骑虎难下”,资金宽松杠杆无需降低,短端下行到位长短切换性价比低,虽担心交易盘拥挤踩踏风险但无触发因素 [17][18] 长端利率行情判断 - 重申长端利率下行若在三季度末,可能演化成“中枢下行行情”;若在三季度初,大概率是“交易性行情”,三季度债市主线是负债修复和收益修复,低波动导致一致行为可能放大波动 [20][21] 投资建议 - 建议机构持仓待涨,伺机止盈,第一周附近流动性宽松期和最后一周政策博弈期可能是债市情绪升温窗口;1年期国债以资金定价逻辑低点在1.3%上方,10年减1年国债期限利差有小幅压缩空间,1年国债到1.3%时10年国债可能回落至1.6%附近适度止盈;长端突破性下行需“陡峭幻觉”出现,此时坚决止盈 [5][23]
中宠股份(002891):自主品牌高速增长,国内外业务双轮驱动
中邮证券· 2025-07-07 13:1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618预售反馈积极,多品牌系列驱动顽皮稳健增长,全年营收预计可观提升,整体规模稳步扩大,618预售情况反映出顽皮品牌有强劲增长 [4] - 渠道采取差异化策略,线上新业态与线下精细化并行,自营电商占比低但新兴平台成新品推广核心阵地,直销模式占比提升,线下渠道仍重要,私域运营和即时零售增长迅速推动高毛利订单增长 [5] - 自主品牌盈利能力将逐步提升,受益于产品结构优化和规模效应,公司通过调价策略应对北美工厂原材料价格波动,销售费用率稳定,研发互动机制持续完善 [5] 公司基本情况 - 最新收盘价65.18元,总股本/流通股本3.04亿股,总市值/流通市值198亿元,52周内最高/最低价72.24/18.00元,资产负债率41.2%,市盈率48.65,第一大股东为烟台中幸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3] 盈利预测与财务指标 盈利预测 - 维持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预测至53.47/63.32/74.43亿元,同比+19.75%/18.44%/+17.54%,维持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4.7/5.95/7.16亿元,同比+19.46%/+26.40%/+20.38%,对应三年EPS分别为1.55/1.95/2.35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40/31/26倍 [6] 财务指标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4465|5347|6332|7443| |增长率(%)|19.15|19.75|18.44|17.54| |EBITDA(百万元)|649.42|847.98|996.62|1219.82|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393.80|470.43|594.64|715.83| |增长率(%)|68.89|19.46|26.40|20.38| |EPS(元/股)|1.29|1.55|1.95|2.35| |市盈率(P/E)|47.37|39.65|31.37|26.06| |市净率(P/B)|7.68|6.57|5.55|4.68| |EV/EBITDA|17.61|22.82|18.99|15.16|[9] 财务报表和主要财务比率 |财务报表(百万元)|2024A|2025E|2026E|2027E|主要财务比率|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4465|5347|6332|7443|营业收入增长率|19.1%|19.8%|18.4%|17.5%| |营业成本|3208|3769|4433|5136|营业利润增长率|36.4%|23.4%|26.4%|34.8%| |税金及附加|14|16|19|26|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增长率|68.9%|19.5%|26.4%|20.4%| |销售费用|495|610|697|804|毛利率|28.2%|29.5%|30.0%|31.0%| |管理费用|210|262|285|327|净利率|9.3%|9.4%|10.0%|11.3%| |研发费用|73|80|92|105|ROE|16.2%|16.6%|17.7%|18.0%| |财务费用|18|44|25|9|ROIC|13.4%|15.9%|18.5%|23.4%| |资产减值损失|-15|-16|-19|-22|资产负债率|41.2%|34.0%|25.6%|21.4%| |营业利润|508|627|792|1067|流动比率|1.96|2.35|3.11|3.53| |营业外收入|1|1|1|1|应收账款周转率|7.12|7.96|7.96|7.96| |营业外支出|3|2|2|2|存货周转率|5.54|4.80|4.80|4.80| |利润总额|505|626|791|1066|总资产周转率|1.00|1.15|1.30|1.34| |所得税|89|125|158|224|每股收益(元)|1.29|1.55|1.95|2.35| |净利润|416|500|633|842|每股净资产|7.98|9.33|11.04|13.09| |归母净利润|394|470|595|716|PE|47.37|39.65|31.37|26.06| |货币资金|513|535|633|1117|PB|7.68|6.57|5.55|4.68| |交易性金融资产|0|0|0|0|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471|473|657|781| |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627|672|796|935|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59|-8|-2|-4| |预付款项|22|22|25|30|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400|-445|-556|-293| |存货|579|785|923|1069|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25|21|99|484| |流动资产合计|2066|2363|2745|3539| | | | | | |固定资产|1414|1302|1187|1069| | | | | | |在建工程|133|111|89|66| | | | | | |无形资产|92|89|86|83| | | | | | |非流动资产合计|2385|2266|2115|2017| | | | | | |资产总计|4450|4629|4860|5556| | | | | | |短期借款|397|270|17|0| | | | | | |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411|504|593|687| | | | | | |其他流动负债|247|232|273|317| | | | | | |流动负债合计|1054|1007|883|1004| | | | | | |其他|782|566|363|187| | | | | | |非流动负债合计|782|566|363|187| | | | | | |负债合计|1836|1573|1247|1191| | | | | | |股本|294|294|294|294| | | | | | |资本公积金|1096|1096|1096|1096| | | | | | |未分配利润|1038|1449|1969|2594| | | | | | |少数股东权益|187|217|255|381| | | | | | |其他|0|0|0|0| | | | | | |所有者权益合计|2615|3056|3614|4365| | | | | |[12]
RDC引领核药行业快速崛起,开启诊疗一体化时代
中邮证券· 2025-07-04 19:3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RDC药物优势显著助力核药行业发展,国内核药处于成长期政策效果将显现,行业高壁垒下两大龙头有先发优势,随着上游研发、医疗资源完善及重磅产品获批,我国核药将迎快速发展阶段 [13][24][2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RDC药物优势显著,助力核药行业蓬勃发展 - 核药含放射性核素用于医学诊疗,有100多年历史,是现代医学重要部分,全球100多种放射性同位素用于医学,30余种用于诊疗,常用8种 [13] - 放射性核素衰变发射线用于成像或治疗,分诊断和治疗用核素药物,诊断用选发射穿透γ射线的同位素,治疗用发射短程粒子的同位素 [14] - 全球100多种放射性药物上市,治疗性核药近年因RDC药物崛起,RDC由靶向配体、连接子、螯合物和放射性核素构成,可实现诊疗一体化 [19] - RDC优势在于诊断能实现活体代谢功能显像,治疗可降低耐药性,更换核素部位可实现诊疗一体化提高治疗效率 [20] - 核药“明星产品”Pluvicto销售额攀升,2024年收入13.92亿美元(+42%),提升市场对核药关注度,预计2023 - 2033年全球核医学市场规模从106.5亿美元增至314.4亿美元,2030年治疗用核药占比有望达65% [22] - 2024年全球RDC领域BD交易25项,辐联科技与SK Biopharmaceuticals合作开创中国核药公司首次对外授权记录,交易总额5.7亿美元 [23] 2 国内核药处于成长期,政策发力效果有望逐步显现 - 我国放射性药物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核医学应用水平与发达国家差距大,诊疗频次、仪器数量和药物使用量远低于世界平均 [24] - 我国出台多个政策促进核药行业发展,如2021年发布首个国家级医用同位素发展规划,之后多机构发布细则规范鼓励行业 [26] - 2017 - 2020年国内核药市场规模受疫情影响增速放缓,2021 - 2025年预计以32.4%增长至93亿元,2025 - 2030年预计以22.7%增速增长至260亿元 [27] 3 核药行业具备高壁垒,国内两大龙头具备先发优势 3.1 上游:放射性核素原料依赖进口 - 医用放射性核素通过反应堆、回旋加速器、放射性核素发生器、从核燃料后处理废液中分离纯化四种方式生产,反应堆是主要方式 [30] - 全球大部分反应堆处于退役阶段,放射性医用同位素产能供应缺口大,我国堆产医用同位素依赖进口,存在价格高、时效性强、供应链不稳定问题 [33] - 我国除少量同位素可自主生产外,其他主要依赖进口,临床用量大的同位素自主生产能力亟需提高 [34] - 我国反应堆产能有望突破,2024年首个商用堆在线辐照生产同位素装置投运,多条医用同位素生产线建成,全球功率最高溶液型医用同位素堆预计2027年投产 [36] - 我国有百余台专用加速器生产同位素,近几年国产医用回旋加速器打破外企垄断 [36] 3.2 中游:中国同辐和东诚药业具备先发优势 - 放射性药物监管严格,企业需取得多项许可,核药流通有挑战,需建区域性生产配送中心 [37][38] - 中国核药房资源集中在中国同辐和东诚药业,2024年分别拥有37家和30家核药房网络布局,核药房建设门槛高,两家公司有先发优势 [38] - 我国现有核药以传统仿制药为主,诊断用居多,RDC药物研发起步晚未获批上市,东诚药业和中国同辐主导市场,其他企业积极入局 [39] - 国内部分RDC产品处于临床后期阶段,诺华的Pluvicto预计今明年上市,诺华在中国建设放射配体疗法生产基地 [40][41] 3.3 下游:医疗资源配置增加有望提升核药普及度 - 医疗资源制约我国核药发展,全国核医学科室、开展核素治疗的医疗机构及专业人员数量有限,医院资质审批要求高 [42] - 我国PET/CT人均保有量低,与发达国家差距大,2018年审批程序简化提升装机速度,2023年设备数量增加,市场规模预计复合增长率达15.0% [43][44] - 支付端对核药诊疗政策支持,核药诊疗部分纳入医保,患者费用负担下降,核药普及和使用有望提升 [48] 4 上市公司介绍 - 中国同辐是中核集团核技术应用板块公司,2018年在港上市,主营核药等业务,2024年总营收75.75亿元,核药业务占比55%,具备全产业链布局 [49][50] - 东诚药业主营覆盖多领域,以核药为核心竞争力,2024年核药板块收入10.12亿元,与业内合作建设反应堆项目,拥有多款核素制剂和RDC管线,有30个核药相关生产中心 [50] - 远大医药是科技创新型国际化医药企业,聚焦放射性核药物治疗领域,引进品种钇(90Y)微球注射液收入增长快,3款RDC产品处于临床III期 [51]
6月美国非农数据解读:失业率意外下降,细节暗藏隐忧
中邮证券· 2025-07-04 17:21
就业数据情况 - 6月美国新增就业14.7万人,高于预期的11万人,4、5月合计上修1.6万人[1][10] - 6月失业率小幅回落至4.1%,强于市场预期的4.3%[1][10] 劳动力市场隐忧 - 劳动参与率下降,年轻人参与率下滑是主要拖累因素,25 - 54岁壮年群体劳动参与率不降反升[2][10] - 美国平均每周工时和薪资增速放缓,平均时薪环比仅增长0.2%,不及预期[2][10] - 6月就业增长主要由州政府及医疗保健部门驱动,政府就业人数增加7.3万人,私营部门增加7.4万人,教育领域增加4万人[2][10] - 移民政策收紧致劳动力供给减少,美国国外出生的就业人数连续三个月下降[2][10] - 4月以来每周续请失业金人数持续上升,反映企业招聘活动放缓,失业人员再就业难度增加,劳动力需求降温[2][11] 美联储政策判断 - 维持美联储将于9月开启降息、年内降息三次的判断[3][18] 风险提示 - 关税政策变动及通胀超预期回升可能影响美联储降息节奏[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