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原油价格下行,关注锂电材料-20251015
上海证券· 2025-10-15 22:57
报告投资评级 - 对基础化工行业维持“增持”评级 [1][9][39] 报告核心观点 - 基础化工板块近期表现强劲,过去两周(9月27日至10月10日)指数上涨4.62%,显著跑赢沪深300指数3.15个百分点,涨幅位列所有板块第3位 [4][15] - 行业重要动态方面,OPEC+宣布11月小幅增产13.7万桶/日,分析师认为其持续增产将加重供应端压力,中长期油价中枢或下行;同时,商务部、海关总署对部分高技术含量锂电池及材料物项实施出口管制,自2025年11月8日起执行,此举有望利好具备高端技术优势及海外产能布局的公司 [6][7] - 投资建议围绕六大主线展开,包括制冷剂、化纤、优质龙头、轮胎、农化及优质成长标的,并维持行业“增持”评级 [8][9][39] 市场行情走势 - 过去两周基础化工指数上涨4.62%,沪深300指数上涨1.47%,板块相对收益为3.15个百分点 [4][15] - 子行业表现分化,涨幅靠前的包括磷肥及磷化工(12.24%)、钾肥(7.71%)、氨纶(7.22%)、钛白粉(6.52%)和氟化工(5.79%) [4][16] - 个股方面,长华化学(39.19%)、嘉亨家化(35.00%)、海科新源(30.76%)涨幅居前;华软科技(-17.54%)、和顺科技(-12.39%)、聚和材料(-11.08%)跌幅居前 [19][20][21][22] 化工品价格走势 - 过去两周价格涨幅前五的产品为:钴酸锂(31.49%)、双氧水(13.51%)、NYMEX天然气(9.51%)、国际硫磺(6.42%)、萤石(5.71%) [5][23][24] - 过去两周价格跌幅前五的产品为:褐煤(-31.67%)、布伦特原油(-10.55%)、WTI原油(-10.38%)、国际燃料油(-8.93%)、国产维生素E(-8.33%) [5][23][24] - 重点化工品价差变化显著,DMF价差大幅上涨198.80%,乙二醇价差上涨104.26%,环氧丙烷价差上涨96.86%;PTA价差则大幅收窄81.56% [38]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六大投资主线 [8][9][39] - 制冷剂板块:随着三年基数期结束,三代制冷剂行业供需格局有望再平衡,价格中枢或持续上行,关注金石资源、巨化股份、三美股份、永和股份 - 化纤板块:关注华峰化学、新凤鸣、泰和新材 - 优质龙头标的:关注万华化学、华鲁恒升、鲁西化工、宝丰能源 - 轮胎板块:关注赛轮轮胎、森麒麟、玲珑轮胎 - 农化板块:关注亚钾国际、盐湖股份、兴发集团、云天化、扬农化工 - 优质成长标的:关注蓝晓科技、圣泉集团、山东赫达
商业零售行业2025年三季报业绩前瞻:内需平稳,挖掘AI及新消费赋能方向
申万宏源证券· 2025-10-15 22:29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商业零售行业持“看好”态度 [5] 核心观点 - 2025年1-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为32.39万亿元,同比增长4.6%,经济整体保持稳中有进态势 [5] - 线上消费延续强劲增长态势,2025年1-8月全国网上零售额累计达到10.0万亿元,同比增长9.6%,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为8.1万亿元,同比增长6.4%,线上渗透率达25.6% [5] - 25Q3内需平稳增长,建议重视具有高业绩确定性标的,随着年末及春节旺季来临,悦己、社交等新消费热度有望提升,平台发力即时零售/AI,中期将形成新增长驱动 [5] 电商板块 - 阿里巴巴:形成电商+科技+互联网平台产品的业务矩阵,通过积极扩张即时零售业务推动远近场电商业务协同,加大云和AI基础设施的资本开支,预计2QFY26收入达2528亿元,同比增长6.9%,Non-GAAP归普净利润为128亿元,同比下滑65% [5] - 京东:预计Q3京东零售收入维持双位数增长,毛利率提升驱动利润率进一步提高,外卖UE进入改善通道,预计25Q3收入同比增长10.8%至2884亿元,调整后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75%至33.5亿元 [5] - 美团:持续投入以巩固市场份额,海外业务加速扩张,预计25Q3收入同比增长2.3%到957亿元,经调整净亏损达119亿元 [5] - 拼多多:持续培育商家生态与优化用户体验,出海业务稳步扩张,推动平台高质量增长,预计25Q3收入同比下滑1.6%至957亿元,经调整净利润下滑14.0%至237亿元 [5] 黄金珠宝板块 - 2025年1-8月金银珠宝类社零消费同比增长11.7% [5] - 老铺黄金:高端商圈点位持续突破,海外新加坡首店战略价值突出,预计业绩增长显著优于行业 [5] - 菜百股份:7-9月金条销售预计平稳增长,7-8月金价相对稳定下金饰需求有所修复,预计25Q3收入同比增长5-15%,归母净利润同比0-10% [5] - 周大生:公司持续完善渠道精细化管理、产品设计创新能力,预计25Q3收入同比-20到-10%,归母净利润同比-10%至5% [5] - 老凤祥:公司品牌与渠道力较强,借力IP联名打破圈层壁垒,拓展年轻客群触达,预计25Q3收入实现同比5%至15%,利润实现同比-5%至10% [5] 零售商业板块 - 小商品城:新市场招商表现符合预期,Chinagoods和义支付均实现规模与收益双效提升,进口业务稳步推进,据公司公告,25Q3公司实现收入同比39%,归母净利润同比100.52% [5] - 名创优品:坚定推进大店战略,全方位布局自有IP孵化,海外门店稳定扩张,预计25Q3收入57亿元,同比增长26%,调整后净利润7.8亿元,同比增长13.4% [5] - 永辉超市:调改门店销售额贡献占比提升,Q3仍有闭店影响,同时供应链持续深化改革,发力自有品牌建设,预计有望加快进入成果释放期,预计Q3归母净亏损-5到0亿元 [5] - 重庆百货:稳步推进百货和超市门店调改,马消经营优质持续贡献投资收益,预计25Q3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0-5% [5] 投资分析意见 - 建议关注聚焦核心主业、坚定投入AI和即时零售的电商(阿里巴巴、京东、美团、拼多多) [5] - 金价快速上行,产品力领先及一口价占比高的优质黄金珠宝品牌(老铺黄金、莱绅通灵、曼卡龙、菜百股份、老凤祥、周大生) [5] - 数智化转型的综合贸易服务商(小商品城) [5] - 强化IP战略布局的消费品牌(量子之歌,名创优品) [5] - 转型升级的百货超市(大商股份、永辉超市、重庆百货) [5]
原神空月之歌复演PV反映及深度分析
数说故事· 2025-10-15 22:2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行业或公司的投资评级 [3] 报告核心观点 - 《原神》「空月之歌·复演」版本PV在社媒上引发巨大反响,用户情感以正面期待为主,净情感度在关键节点达到100% [23][30] - 新角色(如"仆人"阿蕾奇诺、"杜林"、"奈芙尔")的亮相和UGC玩法"千星奇域"的推出是本次热度的核心驱动力 [19][26][34] - 米哈游通过"预告-直播"两步走的宣发节奏,精准调动玩家期待,形成双高峰社媒热度模式 [7][12] - "千星奇域"UGC模式被视为游戏从内容消耗型向内容创造型生态演进的关键举措,有望延长游戏生命周期并拓展商业模式 [34][40][42][48] 游戏概述与受众特征 - 《原神》是由米哈游自主研发的开放世界角色扮演游戏,玩家在提瓦特大陆自由探索并体验元素驱动战斗 [3][5] - 核心用户群体为年轻人,18-24岁用户占比约41.3%,25-34岁用户占比约34.7% [5] - 男性玩家占比超过七成,但女性玩家消费能力较强;游戏在全球主要市场拥有庞大玩家基础 [5] - 受众普遍认同二次元文化,对高质量游戏内容、美术表现和深度剧情有较高要求 [5] 社媒热度分析 - 社媒热度呈现双高峰模式:第一高峰(10月8日)由前瞻预告引爆,抖音互动量激增至24.6万;第二高峰(10月10日)由PV正式上线推动,B站互动量达15.7万,微博声量达889 [7][12] - 抖音和B站是互动主阵地,二者合计互动量占比高达98.12%;微博是声量主渠道,声量占比51.45% [11][16][20] - 热门话题如原神月之二前瞻直播在微博获得超770条讨论和2000+互动,原神空月之歌在抖音吸引超475条内容和14.7万互动 [21] 用户情感倾向分析 - 整体情感分布:中性内容占比90.2%,正面情感占比7.8%,负面情感仅占2.0% [23][30] - 抖音平台情感持续积极,关键节点净情感度达100%;B站情感波动大,但PV上线后转为100%正面评价 [30] 核心讨论主题 - 新角色期待:"仆人"阿蕾奇诺时隔532天回归引发热议,抖音用户评论获赞7853;新角色"杜林"人形亮相和"奈芙尔"建模受关注 [26][27][29][31] - 剧情深度:PV中"三月女神大战猎月人"等世界观线索激发玩家深度考据和推测,相关评论获赞1041 [32][33] - UGC玩法机遇与争议:玩家期待"千星奇域"带来玩法多样性(如吃鸡、塔防等),但也担忧商业化"骗氪"、内存占用及内容质量 [34][35][36][37][41] 版本深度评估 - 成功要素:核心角色IP号召力、宏大世界观叙事、创新UGC玩法战略布局及精准宣发节奏 [39][42] - 对游戏生态影响:UGC模式将玩家从内容消费者转变为创造者,有望解决"长草期"问题并提升用户粘性 [40][42] - 对品牌影响:强化现有玩家忠诚度,并将品牌形象从"开放世界RPG"拓展为"游戏平台",吸引新用户群体 [43][47] - 机遇:UGC生态创新、商业模式拓展(如外观付费)、社群凝聚力提升 [48] - 挑战:UGC内容管理、商业化平衡、技术性能压力 [48]
复合肥龙头现金牛属性有望持续增强
东方证券· 2025-10-15 22:23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基础化工行业给予“看好”评级,并维持该评级 [8]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全国性布局的复合肥龙头企业现金牛属性被市场低估,其长期分红潜力有望持续增强 [2][3][8] - 行业内部正发生结构性变化,龙头企业竞争优势不断增强,有望成为类公用事业的稳健型标的 [3][8] - 新洋丰、史丹利、云图控股三家龙头企业2024年合计销量占全国总销量约20% [3][18] 复合肥龙头现金牛属性被低估 - 主要复合肥上市公司合计应付规模明显大于应收,例如2024年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达约120亿元,而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约60亿元 [12][14] - 主要复合肥上市公司多年累计经营性净现金流明显大于净利润,展现出较强上下游议价能力 [8][12][15] - 市场对行业存在低集中度、低开工率、同质化竞争等认知,但龙头企业已展现出结构性优势 [8][12] 龙头竞争力增强支撑盈利稳步提升 - 行业CR3从2020年的15%提升至2024年的20% [18][21] - 龙头企业通过资金实力、成本控制及综合保障能力增强品牌粘性,实现与经销商利益绑定 [16][18][22] - 一体化布局持续完善,龙头企业向上游单质肥及矿产资源延伸,提升产品盈利能力 [16][17][27] - 生产型企业在2016-2020年间表现出更高的复合肥毛利率稳定性 [29] - 新型复合肥收入占比提升,例如新洋丰新型复合肥毛利率维持在20%-30%区间 [38][39] 分红潜力有望提升 - 龙头企业近年资本开支高峰已过,在建工程从2015年的低点提升至2024年的显著高位 [41][42][46] - 基于2024年分红情况,新洋丰、史丹利、云图控股的股息率分别为2.1%、2.8%、1.9% [49] - 模拟测算显示,若分红率提升至50%,新洋丰、史丹利、云图控股的股息率有望分别达到5.9%、6.6%、6.1% [49] - 报告假设模拟年份资本开支取2016-2020五年均值,并基于2027年一致预期净利润进行测算 [49][51] 投资建议与标的公司概况 - 报告建议关注新洋丰(买入评级)、史丹利(未评级)、云图控股(未评级) [3] - 新洋丰截至2024年底拥有复合肥产能798万吨,磷矿石产能90万吨,竹园沟磷矿180万吨在建 [53] - 史丹利截至2024年底拥有复合肥产能590万吨,农业级磷酸一铵产能100万吨 [54] - 云图控股截至2024年底拥有复合肥产能745万吨,应城项目在建合成氨产能70万吨 [55]
追踪系列之一:全球黑电需求回落,中企份额持续提升
长江证券· 2025-10-15 22:23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看好”,并予以“维持” [12] 核心观点 - 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电视市场呈现量额双降的调整态势,但中国品牌凭借在新兴市场的强劲表现和Mini LED技术领域的领先优势实现逆势增长,与韩国龙头三星的出货量份额差距已缩小至3个百分点以内,行业结构性增长动力明确,重点推荐TCL电子和海信视像 [4][7][10][88] 分项总结 行业景气度 - 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电视出货量为4708.96万台,同比下滑2.12%,出货额为207.90亿美元,同比下滑10.18%,主要受全球均价同比下跌8.23%至441.49美元影响 [7][21] - 区域表现显著分化:成熟市场如日本(出货量-4.53%)、北美(-7.40%)、西欧(-9.72%)和东欧(-12.59%)成为主要拖累;新兴市场如亚太地区(+6.44%)和中东非地区(+8.75%)则保持增长韧性,中国市场在政策支持下实现1.57%的稳健增长 [24][33] - 分品牌看,三星全球出货量同比下滑6.8%,LG下滑8.4%,而中国品牌TCL、海信和小米则分别实现3.4%、7.4%和8.7%的逆势增长 [40][46][49][50] 竞争格局 - 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出货量份额分别为:三星16.9%、TCL 14.7%、海信14.3%、LG 10.3%,中国品牌与三星的份额差距已缩小至3个百分点以内 [8][53] - 在高端溢价能力上,中国品牌与韩企仍有显著差距:三星全球电视均价达741.91美元,远高于TCL的395.96美元和海信的406.31美元 [8][53] - 分区域看,北美市场三星份额回升至22.52%,中国品牌份额止跌企稳;欧洲市场三星和LG仍主导高端价格带,但东欧市场三星份额下滑明显;新兴市场成为中国品牌增长关键动力 [8][55][58][63] 结构性变化 - Mini LED电视成为重要增长动力: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出货量达278万台,同比增长162.96%,渗透率提升至5.90% [9][70][71] - 中国品牌在Mini LED领域占据主导地位:TCL和海信的Mini LED电视出货量分别达79.62万台和74.18万台,同比增速均超过200% [9][81][86] - 分区域渗透率差异明显:中国市场Mini LED电视渗透率高达14.93%,领先全球;日本和西欧分别为9.18%和6.62%,新兴市场渗透率仍较低但潜力初显 [9][71] 投资建议 - 基于中国品牌在市场份额提升和Mini LED技术领域的领先优势,报告重点推荐黑电龙头TCL电子(01070)和海信视像(600060),投资评级均为“买入” [10][13][88]
2025年中国皮肤抗真菌中成药行业短报告:止癣寻求天然的答案
头豹研究院· 2025-10-15 22:0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具体的行业投资评级 [1][3][4][6][7][8] 报告核心观点 - 中医药政策支持与国民对天然药物的偏好共同推动中国中成药市场持续增长,皮肤抗真菌中成药凭借安全有效、低耐药性的优势,市场接受度显著提升 [7][15][19] - 与西药相比,中成药在治疗真菌性皮肤病方面展现出广谱抗菌、极少耐药性、毒副作用低及促进皮肤修复和免疫调节的独特优势,尤其适合儿童和老年人等敏感人群长期使用 [7][44] - 行业未来发展将朝向提升标准化水平、加强质量控制体系和深化现代循证医学研究的方向演进,以科学化和规范化驱动长期成长 [7][44] 中国皮肤抗真菌中成药的概述 - **中成药市场持续增长**:中国中成药类销售总额从2019年的3,408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4,544亿元,增幅达33.3%;其在整体药品销售额中的占比也从2019年的14.4%提升至2023年的15.5% [16][17] - **双渠道渗透率提升**:在B2B业务中,中成药占比从2020年的10.5%提升至2023年的21.9%;在B2C业务中,其占比从2020年的8.2%提升至2023年的16.9% [16][18] - **真菌性皮肤病概况**:真菌性皮肤病在中国南方发病率较高,主要包括体癣、股癣、手癣和足癣,主要由红色毛癣菌等引起,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染 [21] - **体癣与股癣中成药应用**:常用中成药共6种,其中乌蛇止痒丸与皮敏消胶囊为独家品种;龙胆泻肝丸批文数量达220个,参与药企180家,但具有上市公司背景的企业占比仅为26.8% [25] - **手癣与足癣中成药应用**:常用中成药共7种,其中防风通圣颗粒、润燥止痒胶囊与四妙丸为独家品种;肤痒颗粒批文数量为36个,参与药企31家,具有上市公司背景的企业占比为16.7% [28] 中国皮肤抗真菌中成药外用制剂的分析 - **药典收录与临床实践存在差异**:在《中国药典》可外用中药成方制剂中,皮肤科类占比为5.1%,位列第五,其中搽剂(44.4%)和软膏剂(33.3%)是主要剂型;但临床实践中洗剂、涂剂和酊剂的使用频率更高,显示行业发展迅速 [34] - **各类剂型疗效验证**:实验数据显示,酊剂治疗手足癣总有效率可达97%-100%,真菌消除率98%;膏剂疗效对比兰美抒软膏,总有效率达97%;醋剂治疗178例总有效率达84% [36][37] - **剂型优势比较**:软膏剂患者依从性最好;洗剂操作简单、疗效确切、无毒性;酊剂制备简单、渗透性强、吸收迅速 [34] 中国皮肤抗真菌中成药市场发展分析 - **中成药治疗优势显著**:中药具有广谱抗菌、抑菌活性强、极少耐药性、逆转耐药性等优势,且毒副作用低、安全性高,适合长期使用 [44] - **西药治疗存在瓶颈**:部分西药存在耐药性问题,副作用较大,价格昂贵且治疗周期长,长期使用可能引起肾脏受损等不良反应 [44] - **行业发展挑战**:行业面临标准化与质量控制体系不足,以及现代科学研究支撑薄弱,缺乏深入的作用机制阐释和高等级临床证据 [7][44]
养殖盈利分化,后周期景气延续,宠食龙头境内延续高增:——农林牧渔板块2025年三季报业绩前瞻
申万宏源证券· 2025-10-15 21:59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整体行业的投资评级 [1][4] 核心观点 - 2025年前三季度农林牧渔板块重点公司业绩合计同比下滑47%,但部分子板块单三季度业绩有显著增长 [4] - 行业呈现“养殖盈利分化,后周期景气,宠食龙头境内延续高增”的特点 [4] - 生猪养殖行业性亏损再现,禽养殖景气分化,动物保健和宠物食品境内业务维持较高增长 [4] 细分行业总结 生猪养殖 - 25Q3行业供给增加,消费疲软,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为13.9元/公斤,同比大幅下跌28%,环比下跌5% [4] - 养殖盈利大幅下滑,25Q3自繁自养与外购仔猪养殖平均盈利分别为43.2元/头和-116.7元/头,陷入亏损境地 [4] - 养殖成本差异导致企业间头均盈利水平显著分化,成本领先猪企头均盈利仍超过200元/头 [4] - 预计牧原股份25Q3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50% [4][5] - 展望后市,养殖亏损叠加政策指引限制下预计产能将加速调减 [4] 禽养殖 - **白羽肉鸡**:供给过剩,需求低迷,价格反弹幅度有限 25Q3商品代鸡苗销售均价2.67元/羽,同比-13%,环比+12%;鸡肉分割品(山东)销售均价为8528.8元/吨,同比-3.1%,环比-2.7% [4] - **黄羽肉鸡**:供给平稳,需求旺季到来,季节性景气兑现 25Q3青脚麻鸡销售均价为9.8元/kg,同比-8.1%,环比+14.5% [4] - **蛋鸡**:受海外引种断档与国内种鸡端竞争格局优化影响,2025年蛋鸡苗价格明显上涨,但25Q3国内商品代蛋鸡苗销售均价3.24元/羽,同比-4%,环比-21% [4] - 预计相关企业业绩同比仍有下滑压力,但蛋鸡企业依靠销量增长仍能实现Q3业绩同比增长 [4] 动物保健 - 养殖存栏增加,下游客户现金流改善驱动需求回升 2025年7-9月全国共批签发疫苗5505批,同比+6.73% [4] - 传统疫病秋防叠加养殖企业现金流改善驱动需求复苏,兽药原料药价格同比上涨,截止9月,泰乐菌素与泰万菌素价格分别为295、416元/公斤,同比分别上涨34%、26% [4] - 部分企业因新产品销售布局加快,业绩增速更为突出,如回盛生物单Q3业绩同比+1559%,普莱柯单Q3业绩同比+55% [4][5] 宠物食品 - **境外业务**:受高基数及加关税冲击,2025年7-8月中国宠物食品出口额为17.7亿元,同比-9%,境外业务营收增速预计放缓 [4] - **境内业务**:行业维持高增长,25Q3宠物食品行业线上GMV同比+7%,其中乖宝、中宠、佩蒂境内业务线上GMV分别同比+23%、+29%、+21%,增速均快于行业 [4] - 从整体业绩看,中宠25Q3实现归母净利润1.30亿元,同比-7%;预计乖宝、佩蒂25Q3归母净利润同比+2%、持平 [4][5] 其他子行业 - **饲料**:邦基科技单Q3业绩同比+185% [4][5] - **蛋鸡**:晓鸣股份单Q3业绩同比+55% [4][5]
电池行业月报:锂电出口管制有望改善海外竞争格局,10月锂电行业排产数据超预期-20251015
交银国际· 2025-10-15 21:51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锂电池行业持积极观点,重点关注行业盈利能力边际改善和海外竞争格局优化 [1][2] 核心观点 - 锂电出口管制有望改善海外竞争格局,缓解价格竞争,使海外产能扩张更有序,利好已在海外布局产能的头部企业 [1][5] - 10月锂电池行业排产数据超预期,环比9月增长10%,行业平均开工率接近90%,储能需求是主要拉动因素 [1][2] - 下游龙头电池企业有望维持较强议价能力,建议关注供需改善后锂电行业盈利能力的边际变化 [2] 行业产销数据 - 2025年9月中国内地动力电池装车量76.0GWh,同比增长39.5%,环比增长21.6% [5] - 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62.2GWh,同比增长50.4%,占比81.8% [5] - 9月中国电池出口26.7GWh,同比增长28.3%,占当月销量18.2% [5] - 2025年1-8月中国内地储能新增招标规模292GWh,同比增长104% [2] 重点公司分析 - 宁德时代在2025年9月动力电池装车量排名第一,装车量32.5GWh,市占率42.8% [14] - 报告给予宁德时代“买入”评级,目标价314.11元,预计FY25E每股盈利14.358元 [4] - 其他覆盖的电池公司包括亿纬锂能、国轩高科、中创新航、瑞浦兰钧,均给予“买入”评级 [4] 市场与政策环境 - 2025年10月9日中国对锂电池本体(≥300Wh/kg)、制造设备和技术、正负极材料及制造设备实施出口管制 [5] - 欧洲经历去库后开始补库,美国在关税缓释期出现抢装现象 [2] - 六氟磷酸锂价格已突破7万元/吨 [2]
国泰海通建材鲍雁辛一周观点:内需避险或是TACO交易都只是价值发现的一个过程-20251015
海通证券· 2025-10-15 21:51
行业投资评级与核心观点 - 报告对建材行业整体持积极态度 投资逻辑围绕"内需避险"和"TACO交易"两条主线展开 认为两者都是价值发现的过程 旨在加速景气度高、估值有空间标的价格发现[2] - 核心观点认为建材行业基本面已进入右侧 内需政策发力预期增强 外需涨价信号明确 反内卷政策持续超预期 行业盈利修复领先于营收增长[11][12][13][27] 细分行业投资观点 消费建材 - 消费建材基本面进入右侧 地产销售和开工数据筑底 Q3开始营收企稳改善预期出现 价格战缓和及降费降本成效显现[19][25][26] - 防水行业首次在原材料未涨价背景下三大龙头企业同步提价 行业盈利能力进入确定性底部[26] - 推荐东方雨虹(Q3营收有望转正)、悍高集团(高景气度)、三棵树(利润率拐点)、北新建材(Q3压力环比减小)、兔宝宝(Q3投资收益明显)[2][10][28][30][31] 水泥 - 政策执行和治理改善有潜力 海外拓展带来成长机会 反内卷政策方向确定 限制超产是重要抓手[34][35][36] - 新疆基建需求强劲 十四五期间重点工程带动水泥需求超2000万吨 年化增量400万吨 占新疆产量10% 供给格局稳固价格高于全国[7][8] - 水泥出海节奏加快 华新水泥尼日利亚项目并表后成为25H2和26年盈利增长最确定公司之一 26年海外盈利预计贡献20-25亿元[16][17][40] - 推荐海螺水泥(成本优势)、华新水泥(海外成长)、天山股份(新疆龙头)、青松建化(南疆龙头)[2][9][37][38] 玻璃 - 建筑玻璃价格磨底 环保标准提升或成反内卷抓手 新标准带动技改成本上升可能加速冷修[46][47] - 浮法玻璃行业亏损加剧 成本对价格支撑增强 企业现金流紧张程度甚于过往周期[47][48] - 推荐信义玻璃(高分红)、旗滨集团(光伏玻璃提价)[46][49][50] 光伏玻璃 - 短期反内卷提价成效显著 9月新单价格提至13元/平 环比+2元/平 头部企业单平净利修复至1-1.5元[54][56] - 中期海外布局是胜负手 马来西亚单平米价格高出国内3-4元 出口退税调整预期催化组件出口[54][56] - 推荐福莱特、信义光能、旗滨集团等具备成本优势和海外产能的头部企业[56] 玻纤 - 电子布涨价落地 7628布主流报价4.4-4.5元/米(涨价前4.1-4.2元/米)提价0.2-0.3元/米[5][57] - AI需求预期重塑低介电布产品紧缺 Rubin CPX推出带动PCB和玻纤布新增需求 池窑法成本比坩埚法低40%[14] - 推荐中国巨石(厚布产能9-10亿平米最大 提价带来2-3亿元净利润弹性)、中材科技(低介电布领先)、建滔积层板(覆铜板涨价)[3][6][15][61] 碳纤维 - 风电需求环比修复 但增量有限 民用市场盈利压力大 原丝价格维稳为主[62] - 主要企业中报进入盈亏平衡附近 碳丝价格低位维稳 吉林碳谷原丝价格保持稳定[62] 重点公司更新 - 中国巨石:25Q2粗纱单吨净利超900元 电子布单平盈利约0.6元/米 市场预期25-26年盈利35亿、40亿元 对应PE19倍、16倍[6][61] - 华新水泥:25H1归母净利润11.30亿元同比+51.05% 25Q2水泥吨毛利103元同比+38元/吨 尼日利亚项目并表后26年海外盈利预计超10亿元[17][40][45] - 海螺水泥:25H1归母净利润43.68亿元同比+31.34% 25H1吨毛利70元同比+18元/吨[44] - 旗滨集团:25H1归母净利润8.91亿元同比+9.77% 光伏玻璃9月提价盈利快速修复[50] - 东方雨虹:静态经营性业绩可展望20亿元左右 对应静态PE不到15倍 海外业务全球布局推进中[28]
京东+宁德+广汽携手造车潜力可期,换电生态雏形初现
海通国际证券· 2025-10-15 19:1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整体行业投资评级 [1][7] 报告核心观点 - 京东、宁德时代与广汽集团合作推出定价10万至12万元的新能源车型,计划在“双十一”期间发布并由京东独家销售 [1][8] - 该车型基于广汽埃安平台,搭载宁德时代“巧克力换电”方案,定位高性价比智能纯电车,主打快换电池与灵活购车方案 [1][8] - 合作具有战略意义,京东借此延伸至出行生态,宁德时代加速换电商业化,广汽集团探索电商新零售路径 [3][10] - 若合作顺利,将推动销售与能源服务融合,成为换电商业化验证样本,但盈利模式可复制性依赖网络扩展、用户体验与三方协同深度 [3][10] - 项目释放电商平台切入汽车交易与能源服务信号,建议关注换电产业链外溢机会,包括电池模组、站点设备及能源资产管理服务商 [4][11] 事件总结 - 京东汽车联合宁德时代旗下时代电服与广汽集团推出新能源车型,预计定价10万至12万元,计划“双十一”发布并由京东独家销售 [1][8] - 车型基于广汽埃安平台,搭载宁德时代“巧克力换电”方案,定位高性价比智能纯电车 [1][8] 合作模式与市场定位 - 产品定位于主流A级新能源车市场,目标用户覆盖城市通勤与下沉市场群体 [2][9] - 采用换电模式可在同价位产品中形成补能效率与灵活性技术优势,缓解续航焦虑、降低购车门槛并延长车辆使用周期 [2][9] - 换电网络尚处扩张初期,投资强度与覆盖密度限制短期渗透空间,需三方在站点布局、服务体验和成本摊销上形成闭环 [2][9] - 广汽埃安需强化品牌辨识度与渠道协同,避免车型被边缘化为功能型代步产品 [2][9] 战略意义与协同效应 - 对京东:实现由电商平台向出行生态纵向延伸,构建“线上销售+能源补能+售后服务”闭环 [3][10] - 对宁德时代:加速“巧克力换电”商业化落地,夯实电池运营生态地位 [3][10] - 对广汽集团:借助京东流量和渠道触达能力,探索电商新零售路径并优化新能源产品结构 [3][10] - 中期若稳定推进,将成为换电商业化验证样本,推动销售与能源服务融合发展 [3][10] 产业链影响与投资机会 - 合作释放电商平台加速切入汽车交易与能源服务领域信号,可能推动行业销售链条和能源体系结构性升级 [4][11] - 宁德时代有望凭借标准化换电体系率先受益,巩固电池资产化与能源服务主导权 [4][11] - 广汽集团可通过京东渠道低成本扩大用户覆盖并提升品牌渗透 [4][11] - 京东有机会打造“车电一体”新零售模式,实现流量与用户资产再变现 [4][11] - 建议重点关注换电产业链配套环节,包括电池模组、站点设备及能源资产管理服务商 [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