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融日报-20250912
华鑫证券· 2025-09-12 09:34
市场情绪状态 - 华鑫市场情绪温度指标显示当前市场情绪综合评分为91分 处于"过热"状态 历史数据显示当情绪值高于90分时市场将出现阻力[6][9][14] - 情绪指标基于指数涨跌幅 成交量 涨跌家数 KDJ 北向资金及融资融券数据6大维度构建 属于摆荡指标 适用于震荡市的高抛低吸策略[20] - 情绪等级划分标准为:过冷(0-19分) 较冷(20-39分) 中性(40-59分) 较热(60-79分) 过热(80-100分)[20] 热点主题追踪 - 机器人主题:特斯拉发布"宏图计划"第四篇章 重点提升AI和机器人内容占比 马斯克强调未来特斯拉约80%价值将来自Optimus机器人 相关标的包括卧龙电驱(600580)和长盛轴承(300718)[6] - 生物医药主题:国务院国资委与中科院联合举办央企生物研修班 提出以创新 长周期 差异化思路发展生物医药 深化产学研协同 相关标的包括国药现代(600420)和天坛生物(600161)[6] - 国产芯片主题:第十三届半导体设备与核心部件及材料展(CSEAC 2025)于9月4日至6日在无锡举行 主题为"做强中国芯 拥抱芯世界" 集中展示刻蚀 薄膜 检测等关键设备突破 相关标的包括至纯科技(603690)和江化微(603078)[6] 资金流向分析 - 主力资金净流入前十个股:立讯精密(247,602.64万元) 新易盛(201,179.70万元) 中际旭创(172,822.56万元) 胜宏科技(137,891.27万元) 天孚通信(125,051.85万元) 沃尔核材(116,950.46万元) 东方财富(111,687.00万元) 中兴通讯(100,857.24万元) 欧菲光(88,759.47万元) 国海证券(81,877.69万元)[10] - 主力资金净流入前十行业:SW通信(1,081,658万元) SW计算机(631,024万元) SW非银金融(534,119万元) SW电力设备(276,978万元) SW机械设备(105,484万元) SW家用电器(59,725万元) SW建筑装饰(25,664万元) SW建筑材料(6,922万元) SW煤炭(3,909万元)[16] - 主力资金净流出前十行业:SW医药生物(-356,801万元) SW传媒(-291,948万元) SW汽车(-162,284万元) SW有色金属(-112,034万元) SW商贸零售(-99,697万元) SW基础化工(-98,105万元) SW食品饮料(-63,873万元) SW轻工制造(-61,644万元) SW社会服务(-61,181万元) SW国防军工(-58,608万元)[17] 融资融券动态 - 融资净买入前十个股:海光信息(119,942.46万元) 中际旭创(116,962.97万元) 寒武纪-U(99,315.91万元) 立讯精密(97,134.31万元) 新易盛(91,946.58万元) 指南针(75,205.53万元) 阳光电源(66,431.71万元) 天孚通信(55,464.54万元) 胜宏科技(55,039.75万元) 中科曙光(49,507.45万元)[12] - 融资净买入前十行业:SW电子(525,874万元) SW通信(398,393万元) SW计算机(292,241万元) SW电力设备(213,626万元) SW机械设备(113,751万元) SW家用电器(53,732万元) SW国防军工(43,492万元) SW非银金融(35,896万元) SW有色金属(31,935万元) SW基础化工(24,396万元)[18] - 融券净卖出前十个股:深科技(753.11万元) 国海证券(695.87万元) 中信证券(639.06万元) 立讯精密(511.42万元) 中国长城(507.75万元) 长江证券(502.72万元) 芯联集成-U(453.73万元) 神州数码(450.54万元) 浦发银行(383.12万元) 中银证券(373.47万元)[13] - 融券净卖出前十行业:SW非银金融(3,575万元) SW电子(1,249万元) SW电力设备(1,025万元) SW交通运输(729万元) SW有色金属(688万元) SW农林牧渔(469万元) SW石油石化(310万元) SW建筑材料(276万元) SW钢铁(182万元) SW房地产(159万元)[18]
市场全天放量强势反弹,创业板指涨超5%站上3000点
东莞证券· 2025-09-12 07:31
市场表现 - 市场全天放量强势反弹 创业板指涨超5%站上3000点[2] - 上证指数收盘3875.31点 上涨1.65% 深证成指收盘12979.89点 上涨3.36% 沪深300指数收盘4548.03点 上涨2.31%[2] - 创业板指收盘3053.75点 上涨5.15% 科创50指数收盘1326.03点 上涨5.32% 北证50指数收盘1635.43点 上涨1.59%[2] 板块表现 - 通信板块领涨7.39% 电子板块涨5.96% 计算机板块涨3.71% 农林牧渔板块涨2.74% 非银金融板块涨2.62%[3] - 纺织服饰板块涨幅最小仅0.14% 石油石化板块涨0.20% 社会服务板块涨0.22% 交通运输板块涨0.24% 医药生物板块涨0.25%[3] - 概念板块中CPO涨6.64% AI PC涨5.20% F5G概念涨5.10% PCB概念涨4.91% 光刻机涨4.47%[3] - 乳业概念跌0.11% 足球概念跌0.10% 赛马概念跌0.07% 冰雪产业概念跌0.05% CRO概念持平[3] 资金与成交 - 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2.44万亿元 较上个交易日放量4596亿元[6] - 全市场超4200只个股上涨 市场呈现普涨格局[4] 驱动因素 - 北美甲骨文云业务指引超预期 剩余履约义务达4550亿美元 同比大增359%[5] - 甲骨文预计2026财年云基础设施营收大幅增长77%至180亿美元 未来四年营收目标攀升至1440亿美元[5] - 公司将部署40万个GPU集群 硬件投资近400亿美元 包括英伟达Blackwell/H200和AMD MI355X芯片超级集群[5] - 美国8月PPI环比下降0.1% 同比增幅放缓至2.6% 均低于市场预期 强化美联储降息理由[6] 技术领域机会 - AI算力基础设施需要强大算力/存储与网络能力 网络方面需部署800Gbps-1.6Tbps以太网交换机[5] - 存储方面采用NVMe闪存阵列 甲骨文指引再次打开算力基建天花板[5] - 算力硬件板块全天走强 芯片概念股集体爆发 消费电子反复活跃[4] 市场展望 - 市场处于良性轮动结构 整体承接动能偏强 市场情绪依旧高涨[6] - 在驱动力没有发生边际变化的情况下 市场仍有望延续强势格局[6] - 建议择机关注科技成长/新能源/非银金融和机械设备等板块[6]
策略日报:回马枪-20250911
太平洋证券· 2025-09-11 23:22
核心观点 - 大类资产配置呈现"股强债弱"格局 A股突破上行趋势延续 债市预计创年内新低 商品市场以多头思维为主[4][9][16] - 政策转向居民端发力 财政支出结构调整 中美贸易谈判预期乐观 为风险资产提供支撑[5][42] - 全球风险偏好持续上行 美联储9月降息预期强化 疲弱非农数据助推风险资产表现[5][24][46] 大类资产跟踪 利率债 - 三十年期国债期货加权指数再创新低 距离年内新低仅一步之遥 曲线呈现陡峭化[4][16] - 目标位设定在2024年9月30日政策转向低点附近 预计短期在年线附近震荡整理后继续下跌[4][16] - 三十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TL9999现价114.74 单日下跌0.13 跌幅0.11%[17] 股票市场 - 主要指数基本收复此前跌幅 创业板和北证50指数创下新高 北证50指数有望引领上行[5][19][22] - 化工/农业/钢铁/光伏板块处于历史底部 安全边际更足 芯片半导体/光模块调整到位[5][19] - 创新药指数受特朗普制裁消息影响大跌 但展现较强韧性 下跌被视为买入机会[5][19] - TMT板块王者回归 AI相关概念领涨市场 共封装光学概念单日涨幅达6.64%[20][21] - 美国8月非农就业数据疲弱 失业率创2021年11月以来最高 为9月降息奠定基础[24][25] - 美国二季度实际GDP增长上调 企业利润延续2021年以来趋势增长 经济底蕴稳健[24][27] 外汇市场 - 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报7.1252 较前一日上升45个基点 离岸人民币技术面重回上涨趋势[6][30] - 美元指数技术面出现向下破位 建议以99为止损做空美元 关注就业走软和美联储独立性逆风[6][30] - 做多A股/港股等人民币资产或黄金/白银等贵金属被视为优于做空美元的选择[6][30] 商品市场 - 文华商品指数上涨0.41% 煤炭和新能源板块领涨 钢铁/煤化工等少数板块小幅下跌[7][35] - 指数在60日和半年均线交汇处获得支撑 收敛三角形接近尾端 突破有效性降低[7][35] - 建议以多头思维为主 在控制风险背景下以做多为主要方向[7][35] 重要政策及要闻 国内政策 - 商务部召开外贸企业圆桌会 推动解决企业困难 全力稳住外贸基本盘[42] - 国务院批复同意2年内在10个区域开展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 包括北京城市副中心/粤港澳大湾区等[42][43] - 1-8月汽车产销量首次双超2000万辆 同比增长12.7%和12.6% 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达45.5%[46] - 新能源汽车出口153.2万辆 同比增长87.3% 整体汽车出口429.2万辆 增长13.7%[46] 国际动态 - OpenAI与甲骨文签署5年3000亿美元算力采购协议 需4.5吉瓦电力容量 甲骨文股价大涨36%[46] - 美国8月PPI同比增长2.6% 低于预期的3.3% 环比下降0.1% 为降息进一步扫清障碍[46] - 摩根士丹利报告显示美国投资者对中国市场兴趣升至2021年以来最高水平 超九成投资者愿意增加敞口[46]
0911A股日评:高位低位,都有机会-20250911
长江证券· 2025-09-11 22:46
核心观点 - A股市场于2025年9月11日强势反弹,三大指数均上涨,创业板指和科创50指数领涨,市场成交额达2.46万亿元,科技板块如电信业务、电子、计算机表现突出,医疗保健等板块涨幅落后[2][6][8] - 报告维持看多中国股市的立场,认为2025年宏观流动性充裕,微观流动性充沛,预计股市将走"慢牛"行情,参考1999年、2014年和2019年牛市经验[8][13] - 配置建议短期关注高低切换机会,价值方向选择营收增速和毛利率连续提升的行业,科技成长方向关注供需格局改善的领域如锂电池、军工等,中长期布局非银、AI算力、低空经济等方向[8][13][14] 市场表现总结 - 主要指数涨幅:上证指数上涨1.65%,深证成指上涨3.36%,创业板指上涨5.15%,上证50上涨1.48%,沪深300上涨2.31%,科创50上涨5.32%,中证1000上涨2.35%[2][8] - 行业表现:长江一级行业中电信业务(+7.26%)、电子(+5.83%)、计算机(+3.68%)、综合金融(+3.09%)领涨,医疗保健(+0.24%)、家用装饰及休闲(+0.27%)、交通运输(+0.28%)涨幅落后[8] - 概念板块:光模块(+9.77%)、覆铜板(+8.37%)、光芯片(+8.07%)和电路板(+7.59%)领涨,CRO、医疗服务和冰雪旅游等概念领跌[8] - 风格表现:成长>高估值>盈利质量>低估值>红利[8] - 市场成交额约2.46万亿元,较昨日放量[8] 驱动因素分析 - AI算力硬件股全线爆发,受美股甲骨文公司预计2026财年云基础设施营收增长77%的推动,证明全球AI算力需求激增,带动国内海外算力链拉升[8] - CRO、医疗服务、冰雪旅游、黄金珠宝等板块由于前期涨幅较高,今日出现回调[8] - 市场量能重回高点,微观流动性充沛,长线资金入市支撑市场活跃度[8][13] 后市展望与配置建议 - 短期视角:市场情绪可能阶段性降温,存在高低切换行情,价值方向关注最近2个季度营收增速与毛利率连续提升的行业,如玻纤及制品Ⅱ、水泥及混凝土、精细化工及新材料、其他金属及材料Ⅱ、稀土磁材、纸包装Ⅱ、运输设备、油气服务Ⅱ、其他酒精饮品、食品与医疗服务[8] - 科技成长方向关注供需格局逐步出清的锂电池、军工和港股互联网等,战略性布局低空经济和深海科技方向[8] - 中期视角:宏观政策和科技产业逻辑需进一步配合,AI、机器人等产业处于技术商业化关键窗口期,光伏、钢铁行业迎来"反内卷"政策落地,若供给加速出清,股票估值或将修复[8][14] - 长期视角:基本面是根本,房价"止跌回稳"、"反内卷"政策效果显现及科技产业业绩兑现助力A股持续走牛,AI算力、机器人零部件、创新药等高端制造领域已开始兑现业绩[14] - 中长期配置:价值方向关注非银板块,科技成长方向继续看好AI算力、港股创新药和军工,增加对相对低位的AI应用、港股互联网、低空和深海方向的关注,供需格局改善方向关注金属、交运、化工、锂电、光伏、生猪养殖等[8]
0911港股日评:不惧风浪,迎头赶上-20250911
长江证券· 2025-09-11 22:45
市场表现与交易数据 - 2025年9月11日港股市场大市成交额达3252.1亿港元,南向资金净买入189.89亿港元 [1][5] - 恒生指数回调0.43%报26086.32点,恒生科技指数回调0.24%报5888.77点,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回调0.73%报9260.25点 [4] - A股市场表现强劲:上证指数上涨1.65%,沪深300指数上涨2.31%,万得全A上涨2.26% [4][10] 行业板块表现 - 有色金属板块领涨2.82%,农林牧渔板块上涨1.84%,机械板块上涨1.72% [4][16] - 医药板块下跌2.95%,石油石化板块下跌2.34%,钢铁板块下跌2.23% [4] - Wind香港半导体指数成为市场领涨板块,受海外AI算力巨头业绩超预期催化 [1][5] 概念板块表现 - 富士康指数大涨11.79%,芯片替代指数上涨5.35%,紫光系指数上涨5.12% [4] - CRO指数下跌4.05%,创新药指数下跌3.73%,抗肿瘤指数下跌3.52% [4] 产业驱动因素 - 1-8月汽车产销量双双突破2000万辆,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962.5万辆和96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7.3%和36.7% [5] - 新能源与科技行业增长强化稀土永磁需求预期,叠加中国稀土自主可控能力提升 [1][5] - 海外AI算力巨头业绩超预期且对未来AI相关收入给出积极指引 [1][5] 市场展望与驱动条件 - 未来港股或创新高需三个条件:AI科技与新消费发展空间、南向资金持续流入、宽货币到宽信用传导 [5] - 南向资金边际定价能力上升,若中债利率在ERP模型中权重上升叠加国内低利率环境,将吸引更多资金配置港股 [5] - 美国进一步降息改善全球流动性及AI产业业绩兑现,将支持港股市场上涨 [5] - "反内卷"政策加速供给端出清,相关行业底部反弹后有望补齐牛市"短板" [5]
趋势性上涨行情中坚守强势主线地位不动摇
华安证券· 2025-09-11 21:03
核心观点 - 市场重回升势 成长科技主线强势回归 建议坚守高弹性成长科技和业绩支撑方向 无需进行高低切换 [2][5][9] 市场表现 - 9月11日市场放量大涨 上证指数上涨1.65% 创业板指大涨5.15% 全A成交额2.46万亿元 较上一交易日增加23% [2] - 行业层面全线收涨但分化明显 通信(7.39%)、电子(5.96%)、计算机(3.71%)领涨 纺织服饰(0.14%)、石油石化(0.20%)、社会服务(0.22%)涨幅靠后 [2] - 市值风格上成长权重领涨 科创创业50指数上涨6.48% 红利指数仅上涨0.26% [2] 科技板块催化因素 - 甲骨云2026财年云基础设施收入预计同比高增77% 剩余履约义务达4550亿美元 同比大增359% 主要源于与OpenAI签署的"星际之门"项目及xAI、Meta、英伟达、AMD等大型客户需求 [3] - 花旗9月10日上调中际旭创目标价至569元(原347元)、新易盛至472元(原321元)、天孚通信至196元(原140元) 带动算力板块强势大涨 [3] - 苹果秋季发布会推出新一代AirPods Pro3和iPhone 17系列 果链概念持续活跃 工业富联、立讯精密等代表性标的涨停 [4] 趋势性上涨驱动因素 - 决策层对资本市场重视程度坚决 从"稳定活跃"到"巩固回稳向好势头"层层递进 9月4日多部门集中发布外资金融机构观点显示"中国股市估值合理 投资者对后市普遍乐观" [5][8] - 微观流动性资金入市热情持续 "资产荒"现象突出 A股赚钱效应亮眼 两融余额仍有巨大提升空间 美联储9月中旬降息在即 海内外流动性有望共振宽松 [8] - 成长科技和主题性热点不断 AI算力、生物科技、反内卷、深海、低空、"十五五"规划等持续激发市场交投热情 [8] 配置建议 - 坚守强势主线 历史显示完整成长产业周期经历"估值-业绩-估值"三阶段 上涨趋势性行情中坚定持有强势主线是最优策略 [9] - 首重高弹性成长科技 包括泛TMT、AI、算力、机器人、军工等 AI产业趋势明确 算力业绩兑现超预期 估值不高 符合机构抱团偏好 AI应用后续有望补涨 [9] - 关注景气硬支撑领域 包括稀土永磁(中报业绩亮眼)、贵金属(美联储降息带动实际利率下行)、工程机械(海外需求亮眼)、摩托车(出口需求强劲)、农化制品(量价改善)等 [10]
从中期业绩看市场核心叙事:中企出海和高分红策略有望在中期延续
浦银国际· 2025-09-11 20:26
核心观点 - 中企出海和高分红策略有望在中期延续 中企出海进程短期承压但中长期趋势未改 高分红板块盈利持续改善 预计高分红策略将保持领先优势 [1] 中国市场二季度业绩表现 - MSCI中国指数2Q25每股盈利1.53港元 同比增长8.8% 环比增长10.3% [1][4] - 上证综合指数2Q25每股盈利58.69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8% 环比下降1.5% [1][4] - 恒生综合指数2Q25每股盈利77.60港元 同比增长8.0% 环比增长18.9% [1][4] - 纳斯达克金龙指数2Q25每股盈利84.93美元 同比增长6.4% 环比下降8.9% [1][4] - A股共有1615家公司公布1H25业绩预告 712家发布盈喜 盈喜率44% 较去年同期47%略有下降 [4] 行业盈利表现分化 - MSCI中国指数中医疗健康板块盈利同比增长241% 材料增长81% 电信服务增长20% [5][23] - 房地产板块盈利同比下降162% 日常消费下降24% [5][23] - 恒生综指中医疗健康 可选消费和材料板块盈利增速较强 房地产和综合企业较落后 [5] - A股市场中半导体盈利同比增长221% 金融服务增长36% 软件服务增长33% [5][24] - 消费者服务盈利同比下降54% 房地产管理和开发下降102% [5][24] 企业出海表现 - 2972家A股公司披露海外业务收入 海外收入总额4.69万亿元 同比下降2% [1][39] - 海外收入占比13.7% 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1][39] - 可选消费品零售 必选消费品零售 金融服务和媒体娱乐板块海外收入增速超过总营收增速 [40][43] - 金融服务 可选消费零售 运输和生物制药板块海外收入占比提升明显 [40][45] - 能源 半导体和技术硬件板块海外收入占比降幅较大 [40][45] 高分红板块表现 - 金融 能源 电信服务等高分红板块盈利持续改善 [1][5] - 银行板块2025年前8个月分红金额达5989亿元 居各行业之首 [46][50] - 能源板块分红1835亿元 食品饮料与烟草板块分红1406亿元 [46][50] - 工商银行YTD分红总额1098亿元 中国移动1036亿元 建设银行1008亿元 [53] - 中国石油分红458亿元 中国神华449亿元 贵州茅台347亿元 [53] 盈利预期变化 - 过去一个月MSCI中国指数2025年EPS预期下调7% [29][35] - 恒生指数2025年EPS预期下调5% [29] - 上证综指盈利预期出现企稳迹象 [29] - 医疗健康 材料和电信服务板块盈利增速上调幅度较大 [36][38] - 可选消费和工业板块盈利增速下调幅度较大 [36][38] 个股业绩表现 - 赣锋锂业盈利超预期307.9% 百济神州超预期256.0% [26] - 芯原股份盈利超预期227.3% 马钢股份超预期215.0% [26] - 泡泡玛特 老铺黄金 瑞幸咖啡等新零售公司业绩增长突出 [25] - 恒瑞医药 百济神州 信达生物等生物医药公司表现强劲 [25] - 零跑汽车 禾赛科技等智能驾驶公司业绩增长显著 [25]
A股市场投资策略周报:PPI实现同比降幅收窄,关注主线题材延续性-20250911
渤海证券· 2025-09-11 20:08
核心观点 - PPI同比降幅收窄 为3月以来首次收窄 主要受低基数及反内卷政策影响 预计9月延续改善态势[2][31] - A股市场短期结构性机会优于整体 前期主线题材延续性需观察 中期受政策巩固回稳向好势头支撑[4][36] - 出口增速因需求前置效应消退及高基数回落 但9月低基数下有望边际改善[2][29] 市场回顾 - 主要指数普遍上涨 近5个交易日上证综指涨2.91% 创业板指涨10.00% 沪深300涨4.19% 中证500涨6.33%[2][5] - 成交量显著缩量 区间成交11.26万亿元 日均成交额2.25万亿元 较前五日日均减少4147.68亿元[2][8] - 行业表现分化 申万一级行业中仅银行下跌 通信、电子、电力设备涨幅居前 石油石化、煤炭、医药生物涨幅居后[2][24] 经济数据 - 8月出口同比增长4.4% 较7月回落2.8个百分点 主因高基数及前期抢出口效应导致需求前置[2][29] - 8月CPI环比持平 同比下降0.4% 猪肉供给充足及能源价格拖累下短期仍承压[2][31] - 8月PPI环比由降转平 同比降幅收窄 为3月以来首次 反内卷政策推动部分行业价格边际改善[2][31] 政策动向 - 财政政策重点做强国内大循环 消费端聚焦提振消费专项行动 投资端侧重公共服务领域[4][35] - 反内卷政策部署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 综合整治无序非理性竞争 关注行业稳增长方案落地[4][35] - 宏观政策延续730政治局会议基调 以存量政策落实落细为主[35] 投资策略 - 中期政治局会议政策部署巩固资本市场回稳向好势头 缓解市场下行风险担忧[4][36] - 短期关注结构性机会 TMT板块受益算力国产替代及人工智能+行动推进[4][36] - 电力设备及有色金属行业存在储能需求超预期、固态电池突破、反内卷及美联储降息等多重催化[4][36] - 金融行业受益资本市场回稳向好态势巩固[4][36]
行业投资策略报告:红利为正,新品类为奇-20250911
财通证券· 2025-09-11 18:29
核心观点 - 家电行业2025年上半年营收和净利润实现双增长 行业整体营收8685亿元同比+8 4% 归母净利润703亿元同比+12 9% 利润增速自2022年以来持续跑赢收入 [5][11] - 白电板块内销表现强劲 空调 冰箱 洗衣机2Q2025内销量分别同比+12% +8% +8% 外销增速放缓 [5][27] - 清洁电器成为增长亮点 内外销收入均实现+46%高增长 科沃斯和石头科技营收分别同比+37 6%和+73 8% [5][21][93] - 投资建议聚焦三方向:渗透率低的刚需品类(如清洁电器) 海外产能布局完善的企业 以及向具身智能 液冷等领域拓展的公司 [5] 行业概览 - 1H2025家电板块毛利率24 1%同比-1 4pct 归母净利率8 1%同比+0 2pct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937亿元同比+51 1% [11][12] - 核心标的国内外收入均衡增长 1H2025整体/国内/海外收入分别同比+17%/+16%/+17% 海外收入占比达40 4% [15][18][22] - 内销增速排序:清洁电器(+46%) > 黑电(+23%) > 家电零部件(+11%) > 白电(+8%) [21] - 外销增速排序:清洁电器(+46%) > 家电零部件(+22%) > 白电(+14%) > 黑电(+7%) [21] 白电板块 - 2Q2025白电核心个股营收同比+13 8% 归母净利润同比+5 9% 较1Q2025有所降速 美的集团和海尔智家收入增速领先 [5][35] - 盈利能力分化 2Q2025美的/格力/海尔/海信家电归母净利率分别为11 0%/15 2%/8 5%/3 9% 同比变化+0 4/+0 3/+0 0/-0 2pct [37] - 费用控制显效 销售费用率同比普遍下降 美的/格力/海尔/海信家电分别-0 7/-1 5/-3 9/-0 2pct [40] - 预收款和合同负债环比下降 美的/格力/海尔/海信家电1H2025末合同负债+预收账款环比-7%/-32%/-3%/-19% [42] 小家电板块 - 2Q2025清洁电器营收同比+28 4% 传统小家电同比-0 5% 科沃斯和石头科技营收分别同比+37 6%和+73 8% [5][45] - 毛利率总体稳定 飞科 九阳 小熊等公司毛利率环比提升 石头科技毛利率降幅领先 [47][48] - 净利率呈下降趋势 除石头科技承压外 其他标的净利率较为稳定 [47][54] - 营运指标分化 科沃斯存货周转天数同比下降明显 石头科技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降幅较大 [49][50][52] 黑电板块 - 2Q2025黑电板块营收同比+1 8% 归母净利润同比-9 0% 海信视像营收/净利润分别同比+8 6%/+36 8%领跑 [53][57] - 毛利率稳定但净利率下滑 光峰科技净利率降至-21 9%同比-16 6pct 兆驰股份净利率6 9%领先行业 [58][59] - 极米科技销售费用率保持最高 研发费用率上升较快 海信视像和光峰科技存货周转效率优化 [60][61][64] - 经营性现金流改善 光峰和兆驰2Q2025经营性现金流同比转正 [61] 厨电板块 - 2Q2025传统厨电营收/净利润分别同比-3 3%/+0 2% 较Q1改善 老板电器营收/净利润分别+1 6%/+3 0%领先 [66][67] - 集成灶持续承压 营收/净利润分别同比-39 6%/-260 6% 亿田智能毛/净利率大幅下滑-22 8%/-30 9pct [66][70][71] - 费用率分化 火星人销售费用率同比+17 9pct 集成灶企业管理费用率普遍大幅上行 [72] - 老板电器存货周转效率提速 经营性现金流大幅提升 浙江美大经营性现金流同比回正 [74][75] 其他家电 - 民用电工板块受地产拖累 2Q2025欧普照明/公牛集团收入分别同比-3%/-7% 净利润分别-14%/-17% [76][77] - 零部件板块增速放缓 2Q2025德昌股份/大元泵业/三花智控/盾安环境收入分别同比+3%/+3%/+19%/+0% [76] - 三花智控毛利率改善同比+1 4pct 净利率提升2 0pct至14% 德昌股份毛利率同比-5 6pct [78][79] - 营运效率提升 公牛集团 大元泵业 三花智控 盾安存货周转改善 经营性现金流同比好转 [84][89] 投资建议分析 - 收入端:清洁电器内外销表现亮眼 1H2025内外销均+46% 自有品牌增速好于代工 海外产能布局影响外销增速 [93] - 利润端:白电净利率提升主要来自费用率下降 小家电来自毛利率改善 汇率波动影响代工企业利润率 [95][96][97] - 国补影响减弱:3Q2025YTD清洁电器和空调增速领先 集成灶 电炖锅 冰箱表现最弱 渗透率低的刚需品类更具增长潜力 [98]
上市公司回购增持月度跟踪(2025年8月):信心十足,回购增持预案金额大幅增长-20250911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9-11 18:16
核心观点 - 2025年8月A股回购和增持活动显著增强 其中回购预案金额环比增长102%至77.9亿元 增持预案金额环比激增1393.67%至118亿元 反映上市公司信心大幅提升[4] -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使用稳步推进 截至8月底回购增持再贷款申请总额达1452.6亿元 其中回购申请占比63%(916.9亿元) 增持申请占比37%(535.7亿元)[3][7] - 港股回购活动同步升温 8月实施回购金额达114.6亿港元 环比增长14% 腾讯控股、汇丰控股和中国宏桥为前三大回购公司[4][20]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使用情况 - 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本月无新操作 历史两次操作金额分别为500亿元(2024年10月)和550亿元(2025年1月) 质押品范围逐步扩大至限售股和港股[3][7] - 回购增持再贷款8月申请总额环比下降59%至31.1亿元 其中增持申请金额骤降85% 与当月A股主要指数上涨7.97%-24.13%形成对比[3][8] - 两项工具总申请金额占比达53.8% 较上月提升0.4个百分点 显示工具使用率持续提高[3] A股回购动态 - 8月实施回购金额285.3亿元 环比增长36% 涉及98笔交易 其中86%资金来自自有/筹资 14%含专项贷款[4][10] - 回购预案金额77.9亿元 环比大幅增长102% 30笔预案中以股权激励/员工持股计划为目的占比最高(22家) 其次为注销(8家)[4][10] - 恒瑞医药(10-20亿元)、大秦铁路(10-15亿元)和盛屯矿业(5-6亿元)为预案金额前三大的公司[10] A股增持动态 - 控股股东实施增持金额16.6亿元 环比增长64% 涉及13笔交易 全部资金来自自有/筹资[4][17] - 增持预案金额118亿元 较7月的7.9亿元大幅增加110.1亿元 环比暴涨1393.67% 6项预案均无专项贷款参与[4][17] - 长江电力(40-80亿元)、贵州茅台(30-33亿元)和华熙生物(2-3亿元)为预案金额前三大的公司[17] 港股回购动态 - 8月回购金额114.6亿港元 环比增长14% 主要因股价回调促使公司稳定股价[4][20] - 腾讯控股(55.1亿港元)、汇丰控股(32.3亿港元)和中国宏桥(13.0亿港元)为回购金额前三大的公司[20] - 港股回购后均直接注销 与A股模式存在差异[20] 值得关注的公司组合 - A股重点关注盛屯矿业(拟回购5-6亿元)、招商南油(拟回购2.5-4亿元)和宏润建设(拟回购1.5-3亿元)等具有高回购比例的公司[22][23] - 港股重点关注中国宏桥(本月回购13.0亿港元)、北森控股(本月回购0.2亿港元)和IGG(本月回购0.2亿港元)等活跃回购公司[26] - 筛选标准综合考量基本面、估值水平及回购/增持金额占市值比例等因素[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