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长正归来——2025年三季报业绩点评
华创证券· 2025-11-02 21:13
核心观点 - 报告核心观点:A股上市公司盈利已开启上行周期,2025年第三季度全A及全A非金融归母净利润单季同比增速较第二季度明显抬升,预计第四季度及全年盈利将持续回升,成长风格盈利增速领先价值风格,电子、有色金属、钢铁、电力设备等行业对盈利增长贡献最大 [1][2][3][4][10][14] 全A业绩周期分析 - 2025年第三季度全部A股归母净利润单季同比增速为11.3%,较第二季度的1.3%明显抬升,剔除金融后为3.9%,较第二季度的-2.1%大幅改善 [1][10] - 2025年第三季度全部A股归母净利润累计同比为5.3%,较第二季度的2.4%持续回升,剔除金融后为1.7%,较第二季度的1%小幅上升 [1][10] - 全A非金融上市公司归母净利润增速从2024年第四季度的单季同比-47.5%持续回升至2025年第三季度的3.9%,显示盈利已开启上行周期 [1][10] 全年盈利预测 - 预测2025年全部A股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中性情景为5.4%,全A非金融为5.1%,悲观情景分别为0.3%和-0.2%,乐观情景分别为10.5%和10.4% [2][15] - 营收端调整2025年全A非金融营收增速预测至0.9%,毛利率预计小幅回升至17.8%,费用率预计略低于2024年水平 [2][15] - 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全部A股归母净利润单季同比为7.9%,全A非金融为28.6%,营收端测算第四季度全A非金融单季营收同比为2.2% [3][18] 盈利能力与财务指标 - 2025年第三季度全部A股ROE为7.9%,较第二季度的7.7%小幅回升,剔除金融后为6.5%,较第二季度的6.6%基本持平 [3][25] - 杜邦分析显示净利率回升,2025年第三季度全部A股净利率为8.2%,较第二季度的7.9%改善,资产周转率小幅下降至0.157次,资产负债率小幅抬升至83.8% [3][29] - 2025年第三季度全部A股营业收入单季同比增速为3.6%,较第二季度的0.3%明显回升,剔除金融后为2.2%,较第二季度的-0.5%改善 [23] 风格与行业比较 - 成长风格盈利增速领先价值风格,2025年第三季度创业板指归母净利润累计同比为20.1%,较第二季度的13.4%抬升,上证50为4.9%,较第二季度的0.5%抬升,创业板指与上证50盈利增速差由13个百分点扩大至15.3个百分点 [4][30] - 大盘风格盈利增速领先小盘,2025年第三季度沪深300归母净利润累计同比为5.2%,较第二季度的2.5%抬升,国证2000为-2.1%,较第二季度的-5.6%改善,沪深300与国证2000盈利增速差由8个百分点缩减至7.4个百分点 [5][31] - 2025年第三季度共19个申万一级行业归母净利润单季同比正增长,电子、有色金属、钢铁、电力设备行业盈利贡献最大,分别贡献2.5、2.5、2.2、2.1个百分点,房地产、农林牧渔、交通运输行业拖累明显,分别拖累2.1、1.7、1.5个百分点 [5][33] - 细分行业表现突出,钢铁行业归母净利润单季同比达203%,非银金融为65%,传媒为60%,电子为51%,电力设备为51% [33][48]
生猪养殖持续亏损,产能去化或加速
财通证券· 2025-11-02 21:13
核心观点 - 报告维持对农林牧渔行业“看好”的投资评级 生猪养殖行业持续亏损 叠加政策引导 预计产能去化进程将加速 行业正位于周期左侧 建议持续关注 [1][6][16] - 禽类养殖方面 海外禽流感频发导致祖代鸡引种存在不确定性 中长期利好白羽鸡产业链价格 [6][39] - 动保行业需求有望触底回升 新品上市提供增长动力 宠物板块内销增长强劲 国产品牌表现突出 [6][48][60] 行业整体表现 - 截至报告周 农林牧渔指数收于2946.64点 周环比上涨1.99% 表现优于沪深300指数(周环比-0.43%) 自2025年1月2日以来 行业累计上涨16.43% 略低于沪深300的17.94% [10] - 细分板块中 种植业本周涨幅最大为1.78% 渔业跌幅最大为-1.26% [10] 生猪养殖 - **产能去化迹象显现**: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 2025年9月能繁母猪存栏量为4035万头 月环比下降0.20% 供应压力待释放 政策引导或催化产能主动去化 [6][16][20] - **价格端企稳上行**:2025年10月30日 全国商品猪出栏价为12.22元/公斤 周环比上涨7.10% 仔猪价格同步走强 规模场15公斤仔猪出栏价周环比上涨4.31%至266元/头 [6][29] - **养殖利润持续承压**:2025年10月31日 自繁自养模式头均亏损89.33元 外购仔猪模式头均亏损179.72元 行业整体延续亏损状态 [6][35] - **重点公司出栏情况**:2025年9月 主要上市公司生猪出栏量同比多数增长 其中正邦科技出栏79.07万头 同比增幅达107.64% 牧原股份出栏557.30万头 同比增长4.01% [24] 禽类养殖 - **引种量大幅波动**:2025年10月祖代鸡更新量为21.40万套 环比大幅增加143.18% 但法国、美国等地禽流感疫情导致后续引种存在不确定性 [6][39] - **鸡价与盈利**:2025年10月31日 白羽肉鸡主产区平均价为7.09元/公斤 周环比上涨3.05% 但养殖利润仍为亏损1.10元/羽 [6][39] - **产业链数据**:2025年第42周 父母代鸡苗价格周环比上涨3.77%至42.07元/套 但销量周环比下降12.36% 父母代种鸡存栏量周环比微增0.58% [39][40] 动保行业 - **需求呈现触底迹象**:从疫苗批签发数据看 2025年9月圆环疫苗同比下滑17% 伪狂犬疫苗同比下滑11% 但2025年三季度伪狂犬疫苗同比转为增长9% [6][48] - **新品研发提供催化**:非洲猪瘟亚单位疫苗等新品研发取得进展 有望为行业龙头公司带来增长动力 [48] 种业 - **农产品价格**:截至2025年10月31日 全国小麦、豆粕、玉米均价分别为2489元/吨、3074元/吨、2240元/吨 周环比变化分别为+0.9%、+1.3%、-0.4% [52] - **全球供需格局**:根据USDA 2025年9月报告 预计2025/26年度全球玉米库消比为18.87% 较2024/25年度下降0.67个百分点 全球大豆库消比为20.27% 下降0.54个百分点 [54][55] 宠物行业 - **出口业务承压但影响可控**:2025年9月宠物食品出口额为8.23亿元 同比下降6.8% 但出口量同比增长19.0% 关税扰动可通过海外建厂等方式平滑 [6][57] - **内销市场增长强劲**:2025年9月 宠物食品在天猫、京东、抖音三大电商平台合计销售额同比增长3% 其中国产领先品牌如乖宝宠物旗下品牌合计销售额同比增长23% 中宠股份旗下品牌合计销售额同比增长30% [60]
ETF市场扫描与策略跟踪:沪深300ETF合计净流入居前
西部证券· 2025-11-02 21:12
核心观点 - 全球市场表现分化,A股北证50指数表现突出,单周上涨7.52%,而港股恒生指数下跌0.97% [1][13] - A股市场资金流向呈现结构性特征,宽基ETF中沪深300指数相关产品净流入72.48亿元居首,而新能源板块ETF遭遇显著净流出 [2][25][26][27] - 量化策略表现各异,扩散指标+RRG ETF轮动策略上周收益率为-1.49%,而50%底仓+日内动量策略在主要宽基ETF上录得正收益 [4][74] 全球及A股市场概况 - 全球主要股指中,日本日经225指数表现最佳,单周上涨6.31%,年初至今涨幅达31.37% [13] - A股市场内部,以CS电池指数(931719.CSI)为代表的新能源板块领涨,单周涨幅达7.76% [12] - 科创芯片设计(950162.CSI)等相关指数跌幅居前,单周下跌5.53% [14] ETF新发统计 - 上周内地市场上报股票ETF 9只,新成立股票ETF 16只,新发产品主题集中于芯片、卫星产业、化工等领域 [1][15][16][19] - 美国市场上周新成立权益型ETF 6只,均为主动管理型产品 [1][21] - 新成立ETF中,南方创业板人工智能ETF联接A(024725.OF)规模最大,达30.56亿元 [20] A股市场资金流向 - 宽基ETF中,跟踪沪深300指数的ETF净流入72.48亿元,而跟踪创业板指的ETF净流出13.01亿元 [25][26][27][28] - 行业ETF方面,TMT板块净流入80.52亿元居首,新能源板块净流出53.75亿元 [30][31] - 主题ETF中,科技ETF(515000)净流入1.75亿元,金融科技ETF(159851)净流出3.15亿元 [32][33] - 主动ETF中,中证2000增强ETF净流入1.07亿元,300增强ETF净流出0.27亿元 [35][37][38] - Smart Beta ETF中,红利ETF易方达(515180)净流入3.63亿元,红利ETF(510880)净流出5.03亿元 [40][42] 美股市场资金流向 - 主题ETF中,AI+大数据主题净流入57789.78万美元,物流运输主题净流出6540.01万美元 [44][45][48] - 主动ETF中,以标普500为基准的Capital Group Dividend Value ETF(CGDV)净流入32305.48万美元居前 [50] - Smart Beta ETF中,成长类策略净流入290840.38万美元,而风险导向型策略净流出36448.88万美元 [53] - 其他(主要为宽基)ETF中,跟踪标普500指数的产品净流入881359.62万美元,跟踪罗素2000指数的产品净流出177148.54万美元 [55][56][57] - 投资A股和港股的美国股票ETF合计净流出0.38亿美元 [3][58][59][60][61] 商品市场资金流向 - 内地黄金ETF净流出61.39亿元,而有色金属ETF净流入1.97亿元 [3][62][63] - 美国市场黄金ETF净流出144774.09万美元,而综合商品(Broad Basket)ETF净流入7220.79万美元 [3][65] ETF策略业绩表现 - 扩散指标+RRG ETF轮动策略自2018年底以来年化收益率达20.12%,2025年以来收益率为22.59% [68][70] - 50%底仓+日内动量策略在上周于上证50ETF、沪深300ETF、中证500ETF和中证1000ETF上的收益率分别为-0.35%、0.22%、0.84%和0.34% [4] - 截至2025年10月31日,该日内动量策略在中证500ETF上的超额收益最为显著,相较于50%仓位ETF的超额收益达6.30% [74][76]
10月新股上市及基金收益月度跟踪-20251102
华福证券· 2025-11-02 21:12
核心观点 - 2025年10月A股IPO市场活跃度显著下降,融资总规模为57.07亿元,环比大幅下降72% [4] - 新股发行对中小规模基金的收益贡献更为显著,2-3亿元规模基金的打新贡献度达到+0.166% [22] - 基金打新参与度保持高位,共有3346只基金参与,总规模达7.55万亿元,其中偏股混合型基金数量最多 [24] IPO发行规模与节奏 - 2025年10月A股市场IPO融资总规模为57.07亿元,环比下降72% [4] - 主板融资规模为32.48亿元,北交所融资规模为8.58亿元 [4] - A股市场共发行新股10只,其中主板3只,北交所4只,科创板2只,创业板1只 [5] - 从历史数据看,2025年10月IPO数量为10只,融资规模57亿元,均处于近期较低水平 [7][9] 项目储备与审核进展 - 截至10月末,A股审核通过尚未发行的IPO项目共计32个,拟募资规模合计399.6亿元 [11] - 数量分布:创业板占比5%(3家),主板占比33%,科创板占比52% [11][13] - 规模分布:主板拟募资133.7亿元(占比33%),创业板拟募资18.9亿元(占比5%),科创板拟募资208.9亿元(占比52%) [13] - 科创板项目平均拟募集资金最高,达23.2亿元,北交所最低为3.2亿元 [13] 网下申购与询价情况 - 近三月各板块新股网下申购上限金额多数分布在[5,10)亿元区间 [12] - 主板新股网下申购上限44%分布在[5,10)亿元区间,创业板80%分布在[1,2)亿元区间 [14] - 10月主板网下询价对象家数达1675家,环比下降37%,创业板为0家,科创板为203家 [16] - 主板A类账户平均中签率为0.0112%,B类账户为0.0106%,环比分别下降12%和14% [18] 打新收益贡献度分析 - 10月新股对2-3亿元规模基金贡献度最高,达+0.166% [22] - 对3-5亿元规模基金贡献度为+0.147%,对8-9亿元规模基金增厚为0.135% [22] - 打新策略年化收益率为1.629% [22] 基金参与情况 - 2025年10月共有3346只基金参与打新,规模合计7.55万亿元 [24] - 偏股混合型基金参与数量最多,达1280只,被动指数型基金785只,灵活配置型基金605只 [24][26] - 各类型基金打新参与度分布不均,偏股混合型基金参与度较高 [29]
能源与AI债务之间的矛盾:产业经济周观点-20251102
华福证券· 2025-11-02 21:09
核心观点 - AI相关债务扩张面临泛能源通胀压制 [2] - AI风险敞口集中在美元债务和大类资产价格的脆弱平衡上 [3] - 中国工业企业利润出现量价利同步改善 [8] - 泛能源是中短期攻守兼备的选择 [4][30] - 市场风格上机构重仓成长方向面临压力 [4] - 长期看好保险、有色、能源、中概互联网、军贸、反内卷行业 [4] 中国工业企业利润分析 - 9月工业企业利润当月同比增速21.6%,较8月上行了1.2个百分点 [8] - 9月工业增加值同比6.5%,较前值上行1.3个百分点 [8] - 9月PPI同比-2.3%,较前值上升0.6个百分点 [8] - 中游制造和上游原材料加工利润占比上行 [8] - 上游采矿多数行业呈现PPI同比增速改善和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走弱特征 [8] - 中游制造业多数行业量增明显,或与海外投资扩张相关 [8] 港股市场表现 - 10月恒生指数收跌-3.53% [12] - 10月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收跌-4.05% [12] - 10月恒生科技指数收跌-8.62% [12] - 十月港股核电核能、高校和核电方向超额领先 [15] A股市场复盘 - 10月上证指数收涨1.85% [21] - 10月科创50大幅收跌-5.33% [21] - 10月创业板指收跌-1.56% [21] - IH升水走阔,IC、IF和IM贴水震荡走阔 [22] - 高贝塔值大幅领涨,微盘股、业绩扭亏、低价股、高股息股涨幅居前 [29] - 产业层面周期领涨,科技收跌 [30] - 细分行业中焦炭、冶钢原料和装修装饰领涨,小家电、游戏和自动化设备超额领跌 [35] 外资与汇率动态 - 外资期指持仓分化,IM净空仓收敛,IC净空仓扩张,IF和IH净空仓小幅扩张 [42] - 在岸人民币掉期收益率上行,离岸人民币掉期收益率上行 [45] - 中债+掉期收益率低于美债收益率 [45] 下周关注重点 - 下周重点关注美国ADP就业和ISM PMI数据 [47][48]
突破4000点:一马平川?
国投证券· 2025-11-02 21:03
核心观点 - 上证指数突破4000点反映中美关系缓和带来的风险偏好抬升 但市场从流动性驱动向基本面驱动过渡仍需确认两大核心要点:中美经贸关系明确缓和与经济周期共振主动补库 [1] - A股盈利增速底部已逐步明确 2025年第三季度全A盈利增速为3.27% 环比上半年1.36%小幅上升 营收与ROE指标亦同步改善 [2] - 中美经贸关系进入阶段性缓和期 双方暂停相互制裁期限延长至一年 且美方在"芬太尼关税"领域让步 这有利于人民币资产风险偏好提升及明年上半年经济共振向上 [3] - 四季度市场呈现"高切低"特征 高位品种震荡回落而低位品种超额回升 但当前更多是风格再均衡而非清晰的风格切换 [4] - 机构对科技板块(TMT)的持仓比例已达40.16% 超过新能源浪潮峰值 接近"茅指数"水平 显示持仓高度集中 [5] - 结构上 科技/出海与低位顺周期板块的分化已至历史高位 其收敛将成为四季度投资胜负手 真正风格切换需待市场向基本面牛明确过渡 [6] 市场表现与交易特征 - 本周全球主要股指表现分化:纳指累涨2.24% 标普500累涨0.71% 道指累涨0.75% 信息技术和可选消费板块领涨 [12] 欧股涨跌不一 恒生指数累跌0.97% 恒生科技指数累跌2.51% [14][15] - A股市场价值风格强于成长风格 小盘股占优 上证指数周涨0.11% 沪深300周跌0.43% 创业板指周涨0.50% 全A日均成交额23166亿元 环比上升 [1][18] - 增量资金方面 南向资金年内累计流入港股达11679亿元 10月偏好互联网、金融股和新消费 [23] 主流宽基ETF本周获显著净流入 沪深300、科创板、中证A500ETF分别净流入64.43亿元、41.84亿元、41.63亿元 [24] 基本面与盈利分析 - 2025年第三季度全A/全A两非盈利增速分别为3.27%/3.09% 环比2025年上半年的1.36%/1.86%小幅上升 营收同比分别为1.21%/1.28% 相比H1的0.03%/0.47%同样小幅回升 [2][87] - 2025年第三季度全A/全A两非ROE水平分别为7.65%/6.07% 环比2025年上半年的7.45%/5.82%小幅度上行 销售净利率出现积极信号 [2][88] - 盈利结构上 AI产业链、涨价资源品和出海是核心主线 电子行业盈利增速达37.40% 通信设备光模块增速达73.23% 有色金属增速为36.66% 非银金融增速为38.67% [89] 政策与宏观环境 - "十五五"规划建议稿新增"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删去"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意味着经济增长被提到更重要位置 2026年作为开局之年实现"开门红"概率较大 [2][37][40] - 中美经贸磋商取得突破 美方取消10%的"芬太尼关税" 并对中国商品24%的对等关税继续暂停一年 同时暂停出口管制50%穿透性规则及301调查措施一年 [31][33] - 美联储降息及停止缩表的宽松预期支撑美股 但鲍威尔偏鹰表述导致市场回落 历史上美联储开启降息后 恒生科技往往兼具绝对收益和超额收益 [13][47][49] 市场结构与资金动向 - "高切低"行情跟踪指标已从区间高点60%附近回落至40% 显示高低切换正在进行 但TMT成交额占比仍在34% 距离区间底部25%尚有调整空间 [61][68] - 市场分化显著 A股科技相对港股科技的超额收益接近2025年初高位 A股科技内部具备产业趋势的海外AI硬件受追捧 而软件应用端遇冷 [72][79] - 2025年第三季度机构持仓集中加仓AI产业链、涨价资源品及新能源出清明确方向 电子、通信、计算机行业获显著增持 持仓增幅分别达4.93、3.86、1.81个百分点 银行、食品饮料、家电则被大幅减持 [80][81][87] 行业与板块展望 - 高位科技板块后续关注AI配置向下游应用转移及内部高切低 机构科技仓位达40.16% 处于非常高水位 [5] - 低位板块中 中美关系缓和利于恒生科技、低位出海品种及有基本面支撑的A股科技 经济周期回摆则利好低位顺周期与全球定价资源品 [5] - 科技与顺周期板块的相对表现运行至历史低位 风格切换需等待PPI拐点确认 顺周期相对科技的收敛将成为四季度关键 [6][83]
建筑行业2026年度投资策略:建筑板块景气度分化,传统与新型基建协同发力
开源证券· 2025-11-02 20:44
核心观点 - 2025年1-9月基建投资同比增速收窄至+3.34%,建筑业新签合同额21.30万亿元,同比-4.6%,但三季度降幅收窄至-0.7% [3] - 建筑板块景气度分化,装修装饰服务板块领涨22.7%,但建筑装饰指数整体上涨9.4%,弱于万得全A指数(+28.4%)[3][27] - 八大央企2025上半年新签合同基本持平,但收入增速-4.4%,归母净利润增速-7.5%,企业分化加剧 [4] - 投资主线聚焦建筑出海、城市更新、数字化建设、电力工程及化债领域,推荐中国电建、中国能建等标的 [5][125]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1-9月累计固定资产投资同比-0.5%,基建投资同比+3.34%,增幅环比收窄2.08个百分点 [3][9] - 基建细分领域投资分化: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同比+15.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同比+1.6%,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同比-2.4% [9] - 房地产开发投资额6.77万亿元,同比-13.9%,新开工面积同比-18.9%,销售面积同比-5.5% [15] - 建筑业在手订单59.95万亿元,同比-1.8%,存量订单降幅小于新签合同 [3][19] - 建筑板块配置比例0.62%,较行业标准配置低0.94个百分点,2025Q3公募基金持仓总市值554亿元,环比下降4.2% [3][35] 八大央企经营状况 - 除中国铁建和中国中冶外,其他六大央企2025上半年新签合同均保持增长,中国电建和中国能建新签订单增速达5% [45] - 八大央企整体收入增速-4.4%,仅中国电建和中国能建收入正增长;归母净利润增速-7.5%,仅中国建筑、中国化学和中国能建实现正增长 [49] - 盈利能力普遍承压,仅中国中冶和中国化学毛利率有所增长;净利率方面,中国化学从2024H1的3.4%提升至2025H1的3.7% [52][53] - 应收账款规模提升,资产负债率维持在75%-80%区间;经营性现金净流出4158亿元,同比-2.9%,但现金及等价物10430亿元,同比+8.3% [56][61] 政策与投资主线 - 2025年政策聚焦城市更新、数字化建设、绿色节能及化债领域,"十五五"规划强调城市更新和重大工程建设 [68][70] - 建筑出海:2025年1-9月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额1223.3亿美元,同比+11.4%;"一带一路"国家完成额1022.1亿美元,同比+15.6%,占比83.6% [5][76][82] - 城市更新:2025年全国计划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2.5万个,1-8月已开工2.17万个,完成年度目标86.8%;资金来源包括中央资金、地方专项债等 [5][88][91] - 数字化建设:八大央企积极布局,中国电建2025H1数字化新签合同210.06亿元,涉及数据中心、智慧交通等项目 [97] - 电力工程:2024年新能源发电新增装机容量35780万千瓦,同比+22.7%;雅江水电站总投资约1.2万亿元,预计年带动基建投资超千亿 [98][110] - 化债:2025年1-9月地方政府债发行总额6.49万亿元,同比+29.3%;特殊再融资专项债发行总额约2万亿元 [5][113][117] 市场表现与投资建议 - 2025年初至10月29日,建筑装饰板块涨幅前五个股包括时空科技、罗曼股份等;八大央企中中国中冶、中国能建和中国电建股价上涨 [31] - 建议关注建筑出海、城市更新等领域的边际变化,推荐估值低位、业绩稳健的央企及区域龙头,如中国电建(2025E P/E 6.9x)、中国能建(2025E P/E 8.3x)等 [125][126]
策略周末谈:做时间的朋友
西部证券· 2025-11-02 20:42
核心观点 - 牛市进入第二阶段,从“科技牛”向“财富牛”过渡,当前是做多顺周期行业的最佳窗口 [1] - 市场估值已较高(A股非金融PB在历史平均值附近),后续方向将更大程度由EPS决定,顺周期成为更优配置选择 [1][16] - 配置建议沿“有新高”思路:有色金属、新消费、高端制造 [5] 牛市阶段判断与市场背景 - 4月至今市场上涨主要由科技驱动,电子行业贡献了上证指数涨幅的33%,电子和电力设备合计贡献全A涨幅超过三分之一 [13] - 10月“超级宏观月”结束后,“科技牛”进入博弈深水区,科技股波动率放大但收益放缓 [14] - A股非金融25年利润同比增速预测约4.8%,26年利润同比增速预测约11% [17][20] 做多顺周期的五大理由 理由一:景气投资回归与定价偏差 - 三季度开始市场交易盈利能力变化(△ROE),7月至今股价表现与ROE环比变化呈显著正相关性 [21] - TMT股价明显领先于基本面改善,而顺周期(大众消费和中游制造)股价则落后于基本面改善,存在定价偏差,是“时间的朋友” [1][24][25][26] 理由二:“十五五”规划的增长目标 - “十五五”规划建议2035年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静态门槛约2.6万美元) [2][30] - 实现路径需较高经济增速、温和通胀和人民币升值共同作用,例如年实际增长4.1%+通胀1.2%+人民币升值0.9% [2][30] - 该目标奠定了顺周期行业的增长基调 [2] 理由三:跨境资本回流重演历史 - 跨境资本加速回流中国将推动内需和优势制造重估,演化为生产要素“涨价重估” [3][36] - 消费端已现改善端倪:上海社零数据趋势性改善,LVMH集团三季度在华收入增速转正 [33][34] - 此情形类似2020年疫情后跨境资金回流驱动的核心资产牛市 [3][36] 理由四:公募新规引导持仓再平衡 - 公募基金“比较基准”新规推出,对基准偏离度形成制约 [4][39] - 三季度主动公募抱团TMT,科技持仓接近40%创历史新高,而顺周期配置比率多在近10年低位 [39][40][43] - 新规将推动筹码从TMT流向顺周期,削弱公募对TMT定价权,增强对顺周期定价权 [4][40] 理由五:增量资金流入放缓 - 9月开始各类增量资金流入明显放缓,包括散户参与度、主动与被动外资净流入、新发私募基金等 [5][44][45][47][48][49] - 美债利率重启上行(10Y美国国债收益率周度环比上升9.00BP),对全球流动性环境构成扰动 [51][52][63] 配置建议 - 【有】色金属:全球再工业化+去美元化逻辑下,关注金、银、铜 [5][54] - 【新】消费:国民财富回流带动居民边际消费倾向改善,关注零食、宠物、美护、旅游出行 [5][54] - 【高】端制造:跨境资本回流背景下具备出口优势的新能源、化工、医疗器械、工程机械,以及自主可控的国产算力链 [5][54]
震荡蓄势待新高
华安证券· 2025-11-02 20:29
[Table_RptDate] 报告日期: 2025-11-2 [Table_Author] 分析师:郑小霞 执业证书号:S0010520080007 电话:13391921291 邮箱:zhengxx@hazq.com 分析师:刘超 执业证书号:S0010520090001 电话:13269985073 邮箱:liuchao@hazq.com 分析师:张运智 执业证书号:S0010523070001 电话:13699270398 [Table_StockNameRptType] 策略研究 月度报告 邮箱: zhangyz@hazq.com 分析师:陈博 执业证书号:S0010525070002 电话:18811134382 邮箱:chenbo@hazq.com 相关报告 1.策略月报《百炼金精,越辩愈明— 2025 年 10 月 A 股市场研判及配置机 会》2025-09-28 2.策略季报《坚守主线,挑战新平台— 2025Q4 季度 A 股投资策略》2025-09- 15 3.策略月报《案阔正帆势未休—2025 年 9 月 A 股市场研判及配置机会》 2025-08-31 震荡蓄势待新高 主要观点: [T ...
11月,稳中求进A股动静框架之静态指标
天风证券· 2025-11-02 20:13
证券研究报告 2025年11月02日 分析师 吴开达 SAC执业证书编号:S1110524030001 分析师 林晨 SAC执业证书编号:S1110524040002 联系人 汪书慧 联系人 陈英奇 策略报告:投资策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 11月,稳中求进 A股动静框架之静态指标 1 作者: 摘要 资产联动指标依然处于相对较低位置,交易指标显示市场交投情绪有所降温。我们将4大类指标展开进行分析,最新监测结论如下表所示: 1)资产联动指标中股债相关指标显示目前股票相对债券的配置价值较历史极值出现回撤,ERP稳定在1倍标准差以下;市场配置指标方面,目前全 A指数PE估值为22.0,大部分宽基指数PE估值历史分位数位于60%左右,创业板指PE估值历史分位数35%附近,估值依然相对偏低,而科创50PE估值 分位数则处于较高位置,估值分化程度较上月基本持平。 2)市场交易/情绪指标方面,换手率、成交额占前高比例等较上月有所回落,表明市场交易热度较前期有所降温,同时行业趋势指标较上月持平, 而个股趋势指标表明50周均线上方的个股比例较上月回升。 3)投资者行为方面,回购规模较上月回落,产业资本净减持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