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粤开市场日报-20250610
粤开证券· 2025-06-10 16:49
证券研究报告 | 策略点评 2025 年 06 月 10 日 投资要点 分析师:孟之绪 执业编号:S0300524080001 电话: 邮箱:mengzhixu@ykzq.com 今日关注 指数涨跌情况:今日 A 股主要指数多数收跌。截止收盘,沪指跌 0.44%,收报 3384.82 点;深证成指跌 0.86%,收报 10162.18 点;科创 50 跌 1.47%,收报 982.90 点;创业板指跌 1.17%,收报 2037.27 点。总体上,全天个股跌多涨 少,Wind 数据显示,全市场 4034 只个股下跌,1260 只个股上涨,118 只个股 收平。沪深两市今日成交额合计 14154 亿元,较上个交易日放量 1289.67 亿 元。 投资策略研究 粤开市场日报-20250610 行业涨跌情况:今日申万一级行业涨少跌多,美容护理、银行、医药生物、 交通运输、传媒、有色金属等行业领涨,国防军工、计算机、电子、通信、 非银金融、建筑材料等行业领跌。 板块涨跌情况:今日涨幅居前概念板块为离境退税、稀土永磁、一号文件、 医美、宠物经济、南京市国资、反关税、短剧游戏、谷子经济、生物育种、 智慧农业、仿制药、CR ...
人形机器人产业2025中期投资策略:智启新程,人形进阶
民生证券· 2025-06-10 16:38
核心观点 - 2025年年初以来通用机器人量产逐步落地 2025年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和通用能力跃升起点 全球将有万台以上人形机器人进入工厂场景训练 [3][6] - 短期人形机器人有望应用于特种场景 中期有望应用于制造场景 远期有望应用于民用场景 远期人形机器人有望降价至2万美元/台 达到与汽车相近销量 [6] - 投资建议为软件端关注大脑和小脑环节投资机会 硬件端关注技术路线未定型、有增量空间的零部件环节 量产应用关注布局通用机器人垂类场景应用相关标的 [4][6][90] 行情复盘 行情发展历程 - 2025年年初至今人形机器人板块行情升温 特斯拉产业链与国产机器人链为核心主线 2022 - 2024年以特斯拉Optimus为代表的产业化进程深化是行情主要驱动力 2024 - 2025年上半年国内产业链加速发展 目前海内外共同引领板块发展 [13] - 2022 - 2025年经历概念萌芽与赛道建立、大模型热潮激发、具身智能推动等多个阶段 各阶段有不同事件催化行情 如特斯拉发布原型机、工信部发布相关政策等 [15] 细分赛道投资热点 - 年初以来 技术路线未收敛且有增量空间的灵巧手零部件、传感器、轻量化环节以及垂类场景应用等细分赛道成为投资热点 [17] 进程加速,初试锋芒 科技革命背景 - 以人工智能技术为代表的第四次科技革命正在发生 通用机器人结合硬件技术进步与人工智能 有望解放社会生产力 前三次产业变革以“体力革命”为特点 第四次以“智力革命”为特点 [21] - 每一次科技革命都是大国实力变迁的关键节点 [22] 中国发展优势 - 政策上 自上而下发布政策支持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 国家及地方相关政策密集发布 还有行业标准出台 [26][27] - 先进制造方面 2023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年装机量达27.63万台 占全球总量的51% 为智能机器人应用端创造先机 [26] - 数据上 中国已成为数据量最大、类型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预计2027年中国数据生产总量达76.6ZB 占全球总量的27%左右 [29] 真实场景挑战 - 2025年人形机器人参与多项赛事 如半程马拉松赛事、机甲格斗擂台赛、ICRA 2025的WBCD比赛等 对机器人本体、感知、运控算法及续航能力等提出考验 [36] 发展历程类比 - 类比汽车发展历程 革命性技术成熟需经过真实场景检验 早期汽车赛事虽短期内暴露问题 但长期推动技术成熟 [37] - 类比PC发展历程 未来十年或成为通用机器人的关键十年 目前机器人和AI融合类似PC行业硬件与软件结合带来的突破 [42] AI赋能,短板补齐 具身大模型挑战 - 具身智能大模型发展处于早期阶段 是短板 面临数据稀缺、泛化性低等挑战 行业内有通过仿真数据和建立数据采集厂等思路突破数据困境 [49] 企业技术进展 - 英伟达提出“三个计算平台”系统架构 构建全流程开发生态 有应对数据稀缺等问题的工具 [54] - 特斯拉人形机器人Optimus可利用第一人称视频学习新任务 下一步目标是利用第三视角随机互联网视频训练 [57] - Figure AI发布自研人形VLA模型Helix 拥有双系统架构 具备高频控制特性及泛化能力 [64] - 智元机器人自建数据采集工厂 发布通用具身基座模型启元大模型GO - 1 推出三大产品线 [69] - 银河通用以仿真数据为主 发布两款大模型 以轮式机器人开始商业化落地 [74] 量产开启,蝶变之始 机器人形态与应用 - 人形机器人是通用机器人最高级形态 具备与人类环境较大适配度 未来“人形&类人形机器人”有望占机器人总应用量的20% - 30% 通用机器人有望在部分垂类场景率先应用 [77] 量产情况 - 2025年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 多家主机厂给出交付预期 美国银行预测202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出货量或达1.8万台 预计全球将有万台以上人形机器人进入工厂场景训练 [81][83] 硬件成本 - 通用机器人硬件方案未收敛 本体、执行器、灵巧手、触觉传感器等方面存在多种方案 机器人本体及核心零部件有边际变化及增量环节 [85] - 大规模量产后人形机器人售价有望降至2 - 2.5万美元 核心硬件成本预计达10.10万元 占总成本的69% 高性能通用机器人平台有降本空间 [84][85] 投资建议 - 软件端关注具身智能领域技术成果、高算力AI芯片国产替代及机器人域控制器等大脑环节投资机会 关注工业控制领域相关标的布局 [4][89] - 硬件端关注高自由度灵巧手、高精度多维力/触觉传感器、轻量化材料等零部件环节 [90] - 量产应用关注布局通用机器人垂类场景应用相关标的 [90]
2025夏季电商零售投资策略:内需崛起,挖掘新消费的情绪曲线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6-10 16:00
报告核心观点 报告围绕2025夏季电商零售投资策略展开,指出内需崛起背景下新消费呈现高景气,从宏观政策、新消费特点、电商发展、线下零售变革等多方面分析行业趋势,并给出投资建议,看好具备产品差异化、平台高质量增长、外贸韧性及供应链升级等优势的企业 [3][4][5] 各部分总结 宏观:内需提振,政策加力推动新消费 - 社零总额增速稳中有升,25年1 - 4月同比增加4.7%,线上消费增长加快、渗透率提升,国补政策扩品类助力限额以上消费增长,1 - 4月限额以上商品零售增速达6.0% [11][12] - 国家出台系列促消费政策,关注新场景、新模式、新需求,如发展新零售业态、促进服务消费、推动冰雪经济等 [13] - 可选品类增长支撑社零增速改善,金银珠宝、通讯器材、家电等品类增速表现较好 [14] 新消费强景气,年轻人看重情绪价值满足 - 消费需求侧对情绪价值关注度提升,以“悦己”为代表的新消费兴起,2024年消费者为取悦自己、彰显个性的购物动机占比提升 [18] - 黄金珠宝品牌增长分化,老铺黄金等品牌凭借产品设计和门店质量优势领跑,部分前期靠渠道扩张的品牌增长压力大 [21][22] - 黄金珠宝行业转向产品设计和品牌化能力比拼,金饰产品及品牌长周期beta开启,行业供需、关键驱动因素发生变化 [24] - 国潮黄金领衔,高端及时尚金增长突出,国风造型、IP联名等驱动高端黄金饰品销量增长 [25] - 黄金珠宝行业渠道扩张红利减弱,头部企业向“质量提升”转型,部分品牌仍有扩张空间,预计25年品牌商将关注单店盈利质量提升 [33] - 25年黄金旺季终端回暖,4月黄金珠宝社零同比增长25.3%,远超社零同期增速,4月22日伦敦金现收盘价创新高,央行连续7个月增持黄金 [39] - 新世代消费者情绪需求带动潮玩崛起,2024年IP角色类玩具市场规模预测同比增长20.6%达486亿元,中国IP授权产品市场空间广阔 [48] - 量子之歌和名创优品在潮玩领域表现突出,量子之歌旗下IP与产品扩容,名创优品深化IP战略,推出多款重磅IP联动新品 [56] 电商优化生态,AI和即时零售开拓增量 - 线上消费动力强劲,25年1 - 4月全国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7.7%,非实物网上零售额增长提升至10% +,快递量保持高增 [61] - 国补驱动平台GMV增速差距收敛,全网带电品类增长亮眼,如淘天、京东、抖音等平台在618大促中带电品类表现出色 [66] - 平台加大资源优化商家及用户生态,货币化率表现分化,阿里、京东TR处于上行通道,拼多多货币化率同比小幅回落 [72] - 核心业务增速及盈利分化,25Q2各平台加大对潜力新业务培育和主站内部投入,预计利润增速将进一步分化 [75] - AI成为新增长极,互联网大厂持续投入,阿里云、快手等平台AI相关收入增长亮眼 [77][78] - 即时零售成为零售行业增长新引擎,预计2026年市场规模将达11750亿元,构建了独特的供给与履约体系 [89] - 即时零售竞争加剧,美团、京东、阿里三大平台加大补贴投入,各有优势,美团核心客群规模大且心智成熟 [95] - 关税不确定性冲击下,拼多多海外业务增速放缓,阿里聚焦多元化市场布局,美团海外扩张持续,计划在巴西投入10亿美元 [97][98] - 义乌小商品市场运行高景气,出口地结构优化,具备较强抗关税风险能力,2025年一季度对东盟、欧盟、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额同比增长迅速 [106] 线下零售供给侧改革进入深水区,选品 + 体验强化差异化竞争 - 线下各业态增速边际回暖,2025年1 - 4月便利店、专业店等零售额同比增长,重点大型零售企业销售震荡修复 [112] - 超市企业积极推进门店调改,如永辉、步步高,长期需搭建选品能力和配套供应链体系 [116] - 百货商业着眼“体验”,落地新业态场景,如百联ZX创趣场、凯德MALL·大峡谷等项目,重庆百货、大商股份等推动门店调改升级 [119][121] - 商务部出台措施促进出口转内销,永辉超市、华润万家等线下零售企业助力外贸企业开拓国内市场 [124] 投资分析意见 - 建议关注具备产品差异化和高品牌认知的黄金珠宝品牌,如老铺黄金、潮宏基等;聚焦IP经济的集团,如名创优品、量子之歌 [3] - 看好平台高质量增长势能,推荐阿里巴巴、美团、拼多多、京东 [4] - 关注关税波动下外贸韧性验证的小商品城,超市行业供应链及商品力升级的永辉超市等,百货商业调改的重庆百货等 [5]
2025下半年社会服务投资策略:理性消费与结构复苏并行,关注情绪消费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6-10 15:52
报告核心观点 报告围绕2025下半年社会服务投资策略展开,提出关注酒旅中的情绪消费、AI + 赋能数字化与效率提升带动顺周期板块、逆全球化背景下一带一路和自贸港优势提高三条主线,并从专业服务、旅游景区、酒店、免税等方面分析行业现状与趋势,给出投资建议 [1][3][4] 各部分总结 专业服务:AI应用率先受益 - 灵活用工渗透率提升具备宏观基础,中国GDP增速回落、劳动力成本上升,企业倾向灵活用工,第三产业发展使灵活用工需求增加 [9] - AI智能体可提高猎头工作效率,人力资源服务公司接入大模型及AI Agents能降本增效,如在岗位JD生成、简历筛选匹配、视频面试等环节发挥作用 [12] - 出海会展和境内会展发展良好,2024年出国自办展项目增多,参展企业数量和展出面积增长,境内展会数量和面积也有提升 [15] - 建议关注科锐国际、BOSS直聘、北京人力、米奥会展等公司 [5] 旅游景区:消费场景满足体验需求 - 国内旅游市场稳步恢复,2024年国内居民出游人次和花费增长,入境游逐步恢复,文旅资产稀缺,长期ROE稳定,盈利能力强 [27] - 文旅 + IP、文旅 + AI助力创新供给,如长白山与《盗墓笔记》结合、黄山推出相关IP活动 [33] - 小红书等内容平台、短剧、AI有望重塑文旅渠道,小红书文旅商业化合作商家数增长,AI重塑旅游攻略流程,微短剧带火旅游目的地 [37] - 低空经济为文旅融合带来新机遇,政策利好,祥源文旅布局“低空 + 旅游”模式 [42] - 建议关注长白山、祥源文旅、黄山旅游、九华旅游等公司 [5] 酒店:“高性价比”酒店更受关注 - 酒店签约增速下滑,市场供给增速回归平稳,2024年中档及以上品牌酒店签约量增长,一线市场签约增速快,新建项目占主导,存量改造模式增加 [47] - 品牌变迁,中高档酒店开店提速,2024年CR10酒店品牌市场占有率下降,中端、中高端酒店市占率进步较大 [52] - 酒店销售渠道方面,酒店加强在主流OTA、抖音小程序和微信小程序运营,自营渠道与OTA渠道既有对抗又有合作,2024年经济型酒店连锁化率下滑 [55] - 消费者更关注“高性价比”酒店,酒店经营数据同比下滑,价格因素占比大,老旧五星级酒店不受青睐,县城大酒店和部分贵价酒店受欢迎 [60] - 建议关注亚朵、华住酒店、首旅酒店、锦江酒店等公司 [5] 免税:中长期格局向好 - 免税品成本优势将扩大,“即买即退”政策提高入境游便利,逆全球化背景下免税模式凸显进口清关成本优势,上海试点该政策激发入境游客消费活力 [65] - 离岛免税客单价同比提升,2025年底海南“全岛封关”,中长期利好离岛免税发展,消费税改革利好免税产品价差 [66] - 建议关注中国中免 [5] 投资分析意见 - 社服板块受宏观经济影响,与AI相关的人服和会展弹性较高,酒店板块看商务出行恢复速度,旅游板块关注收并购及低空,长逻辑向好 [73] - 给出社服重点公司估值表,涉及人力资源&会展、景区类、酒店类、餐饮类、旅游服务等行业公司 [74]
新能源汽车行业2025年中期展望:渗透率保持快速上扬,智能辅助驾驶劲草逢春
浦银国际· 2025-06-10 15:26
报告核心观点 - 预计2025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1525万辆,渗透率53.3%,智能辅助驾驶渗透率大幅提升带动产业链增长,零跑和小鹏是首选,禾赛是智驾增量零部件行业首选 [5] 2025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高速成长 成长动能强劲 - 2025年以来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增长强劲,一季度销量290万台,同比增长46%,4月销量同比增长42% [8] - 一季度渗透率45.2%,4月达51.6%,首次超50%,下半年预计维持加速上扬 [8] 补能类型车型增长动能变化 - 2025年1月纯电车型销量同比增速超插混车型,上半年插混车型市场增长承压,4月纯电车型销量同比增长57%,高于插混的20% [9] - 2024年7月以来纯电车型占比上升,4月占比65.5%,插混占比34.5%,预计趋势延续至下半年 [9] 纯电车型占比提升原因 - 车企对消费者新能源教育及充电桩建设,4月充电桩保有量399万台,1 - 4月新增41万台 [9][10] - A0级新能源车渗透率提升,纯电车型在5 - 15万元价格段占比更高 [10] 政策端补贴力度高 - 2025年1月“两新”政策延续,扩大汽车报废更新支持范围,完善置换更新补贴标准 [30][31] - 截至5月11日,2025年全国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322.5万份,补贴缓和促销力度,提升车企和产业毛利率 [31] 2025年下半年智能辅助驾驶和海外渠道布局持续推进 中国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加速上扬 - 2020 - 2024年渗透率从6.1%增至44.6%,预计2025年达53.3%,同比增8.7个百分点,下半年从49.2%提升至56.7% [33][34] - 2025年优质供给增加,竞争激烈,小鹏、理想、零跑、小米等多款车型表现值得期待 [35] 中国新能源车企海外布局加速 - 2025年1 - 4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同比44%,高于汽车整体出口增速,新势力车企海外布局落地,比亚迪海外销量高增长 [54][55] - 欧洲新能源车市场需求复苏,对中国电动车关税不确定性和门槛有望降低,美国对中国电动车关税政策影响较小 [56][57] 智能辅助驾驶渗透率将大幅提升 比亚迪推动渗透率提升 - 2025年2月比亚迪发布智能辅助驾驶及车型,推动10 - 20万元车型渗透率提升,3月中国乘用车NOA搭载率达18.9% [81] - 10万元以下及10 - 20万元价格段L2++级智能辅助驾驶渗透率一季度显著提升,10万元以下实现零突破,下半年有望继续上扬 [81] 政策降温与促销活动 - 4月工信部发布通知规范智驾宣传,车企宣传更低调,利于行业长期发展 [82] - 比亚迪海洋和王朝系列车型“一口价”促销,降价幅度1.4 - 5.3万元,有望推动智驾车型需求增长 [82][83]
公募基金量化遴选类策略指数跟踪周报(2025.06.08):海内外权益组合持续回升,逢低布局机会值得关注-20250610
华宝证券· 2025-06-10 15:12
报告核心观点 本周A股在经历五月震荡和短期调整后,六月初重拾上行趋势,半导体、通信等科技成长板块反弹,银行等稳健风格板块持续强势;海外市场在修复关税冲击反弹后,高位遇阻,六月受非农就业数据及半导体行业利好影响,美股向前期高点靠近;量化策略配置上,股基增强策略>常青低波策略>海外权益策略 [2][3][4] 量化策略配置观点 A股市场 - 近期关税短期冲击后快速反弹,接近前期高点后回落,五月科技成长板块调整,市场对过快消除关税冲击的担忧计价,快速反弹风险消化,对A股持相对乐观态度 [3] - 红利、低波等风格板块此轮行情表现强势,但短期持续上行动力可能减弱,更具弹性的股基增强组合空间更大 [3] - 常青低波策略可打底配置,但银行等防御风格板块短期涨幅大带来的潜在风险需关注,前期超配低波策略部分可逐步切换至增强策略 [3] 海外市场 - 美国关税态度放缓,市场交易关税风险降低,美股及其他市场回升,机会或源于关税态度进一步缓和及贸易谈判进展 [4] - 纳斯达克接近年初高位,对关税风险降温交易充分,但谈判、政策、美元资产等不确定性使海外市场高波动,短期风险需关注,主要指数修复大部分关税冲击,纳指逼近年初震荡区间,获利空间缩小,仓位高的投资者可适当止盈 [4] - 中长期美股基本面和美国经济无大风险,看好未来反转上行趋势,长期配置价值不变 [4] 权益基金策略表现 常青低波基金策略 - 本周收涨0.688%,在波动行情中表现稳健,在防御风格占优行情中获超额收益,2025年以来表现稳定,2025年2月后能降低组合波动,当前经济基本面不确定,稳健属性板块受中长线资金关注,仍值得配置 [5] 股基增强基金策略 - 本周收涨1.023%,当前市场轮动快、波动大,对消息反应快,难有持续风格或行业,与组合挖掘低位投资逻辑契合度低,超额表现需等待,随着行情转暖,低估公司性价比显现,策略有望积累超额 [5] 现金增利基金策略 - 本周收益0.030%,优于中证货币基金指数,超额收益不断累积,策略运行以来累计超额收益0.419% [5] 海外权益配置基金策略 - 本周震荡小幅收涨0.618%,前期美股担忧情绪升温,受“对等关税”冲击下行,关税态度放缓后反弹,纳斯达克修复至高位后上行阻力增加,中长期美股基本面和经济无大风险,有望开启新一轮行情,全球化投资有分散化配置价值 [6] 工具化基金组合表现跟踪 常青低波基金组合 - 长期保持低波特性,波动率与最大回撤优于中证主动式股票基金指数,减小组合净值波动同时保持不错收益水平,策略运行以来低波动和小回撤属性延续,2024年初市场波动时回撤低,反弹行情中涨幅不错,兼具防守与进攻性 [13] 股基增强基金组合 - 策略运行时间短,表现与中证主动式股票基金指数接近,当前市场挖掘潜在个股价值难显现,市场环境改善后弹性更强,风格均衡及基金经理管理能力使其在弱市中与基准走势相近 [15] 现金增利基金组合 - 经风险剔除和打分优选筛选,持续跑赢比较基准,策略运行以来超额收益累计叠加,超0.41%,为投资者现金管理优选货币基金提供参考 [16] 海外权益配置基金组合 - 作为A股权益市场补充投资工具,2023年7月31日以来,在美联储降息通道及人工智能带动下,累积较高超额收益,全球化配置增厚权益投资组合收益 [19] 工具化基金组合构建思路 整体思路 - 通过量化方法构建全新风格体系下的基金优选池,满足不同市场环境和风险偏好投资者选基需求,对货币基金和债券基金等采用量化选基方法开发工具化组合 [20] 主动权益基金 - 结合基金持仓和净值维度因子,构建低波属性基金组合策略,满足市场风险高时防御需求,适合期望收益稳定、风险偏好适中的投资者 [20] - 以寻找更高Alpha收益基金为出发点,结合行业均衡和持仓风格暴露限制,构建风险波动与权益基金基准指数相近的基金组合策略,为风险偏好高的投资者提供进攻性选择 [20] 货币基金 - 基于货币基金多维特征因子,构建筛选体系,优选收益表现更优的货币基金,帮助投资者优化短期闲置资金收益水平 [21] QDII基金 - 根据长短期技术指标,综合指数动量及反转效应,筛选多个国家或地区权益指数,选择相应QDII权益基金构建海外市场精选组合,满足投资者全球化配置需求 [23] 各基金组合策略构建详情 常青低波基金组合 - 在高权益仓位主动管理基金中,挑选长期稳定收益特征基金,结合基金净值回撤、波动水平及估值水平限制,构建低波动特征主动权益基金组合 [24] 股基增强基金组合 - 在主动管理权益基金中,挖掘Alpha挖掘能力强的基金经理配置,拆分基金收益来源,基于剔除行业Beta收益后的Alpha收益延续性构建组合策略,回测区间持有期胜率高 [25] 现金增利基金组合 - 综合管理费率、托管费率、销售服务费率、久期水平、杠杆水平、机构持仓占比及偏离度等货币基金因子,构建优选体系,帮助投资者获取高收益、减少收益波动风险 [26] 海外权益配置基金组合 - 基于海外国家或地区权益市场指数,根据长期动量和短期反转因子,剔除超买指数,选择上涨趋势且上升动能好的指数为配置标的,构建组合,为投资A股权益基金的投资者拓展全球化投资提供辅助工具 [27]
2025下半年港股及海外中资股投资策略:牛市换挡期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6-10 15:12
报告核心观点 - 港股市场处于历史性变化初期,中报季前窄幅震荡、中枢缓升,中长期困扰港股的问题有望改善,中性假设下今年余下时间恒生指数有12%潜在收益空间,有望成内资出海和外资配置中国资产重要市场及人民币国际化重要支撑 [4] - 港股通资金改变估值体系,降低离岸市场折价,影响不限于高股息行业,盈利对市场驱动明显 [4] - 融资重启带来活水,A股公司赴港上市弥补行业短板,关注新股市场交易指标 [4] - 内外资均参与市场反弹,内地投资者配置行业方向明显,外资有增配空间 [4][5] 港股通资金如何带来港股估值体系的重塑 港股通资金流入情况 - 今年以来港股通累计净流入6583.63亿港元,占市场日成交比例稳定在20%-25%,本轮净流入规模和占比高于前两轮,港股估值与中美利差关联性下降 [10] 港股高股息央国企受青睐 - 2024年以来,港股和A股举牌重点是高股息行业,港股举牌次数多因股息率高,保险和券商自营资金配置港股可免20%红利税 [16] 港股通资金对高股息板块重估压低ERP波动区间 - 按恒生指数成分股权重计算,内地高股息股票平均估值抬升25.7%,令恒指估值抬升约6.9%,压低ERP波动区间下沿约0.6个百分点 [17] 恒指隐含ERP有望下降 - 港股通投资者对高股息板块重估使恒指估值中枢上行,隐含ERP历史波动区间下限有望从约6%降至5.4%,当前约6%,距情绪极端过热有上行空间 [21] 港股投资者对回港中概股影响上升 - 中概股回归浪潮持续,港股投资者对回港中概股交易占比和股价影响力提升,2024年初后港股交易时段对股价上行驱动贡献上升,纳入港股通对回港中概股流动性和投资者结构影响明显 [23][28][29] 恒生指数盈利预期稳健 - 今年港股上涨非全依赖估值提升,恒生指数盈利预期年初至今稳健且上修,稳定投资者风险偏好,降低市场下行风险,6-7月盈利预期调整小,下一个调整窗口期在八月中报季 [34] 新消费等领域盈利预期调升具普遍性 - 新消费、科技、医药、金融等领域盈利预期上修明显,调升公司数量和市值占比位居前列,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 [38] 融资重启下如何分辨机会与风险 港股融资活动恢复改善流动性 - 今年港股融资活动明显恢复,IPO和再融资回暖,港股上行期吸引融资,但融资高峰与市场高点无稳定领先时长,再融资低位对应市场低位 [46] 港元汇率波动是小插曲 - 本轮港元汇率短期波动与港美利差有关,金管局注入流动性后收市总结余抬升,后续可能因投融资需求突升出现汇率波动 [51] A股公司赴港上市填补短板 - 截至2025/6/6,25家A股公司在港交所递表,22家发布H股上市公告,行业以科技制造业为主,填补港股存量行业短板 [52] 港股IPO破发率情况 - 港股IPO定价市场化,破发率常年高,今年IPO市场活跃,当日破发比例下降至历史低位,但5日破发比例回升至历史较高水平 [53] 关注高基石比例IPO股价波动风险 - 港股IPO呈现新股增发比例下行、基石投资者认购比例上行现象,高基石比例有利有弊,高基石比例IPO上市后股价易大幅波动,关注AH上市架构H股股价短期影响 [58] 内外资对市场的配置情况如何 内地发行ETF情况 - 内地市场发行的港股主题ETF总规模约3846.96亿人民币,科技主题占比高,红利和医药主题规模超400亿 [65] 主动管理型公募基金配置情况 - 主动管理型公募基金对港股配置比例达19.2%历史高位,全市场配置主题基金港股配置规模大,配置比例达理论空间55.7% [69] 内地公募基金基准选择问题 - 内地公募基金港股基准多为宽基指数,部分指数含无法被港股通投资标的,存在偏离度风险,选择港股通主题指数可管理偏离度,选择人民币计价指数可消除汇率影响,全回报指数作基准有缺陷 [70] 内地公募基金超配成长低配红利 - 相较于常见业绩基准,内地公募基金在港股明显超配成长,低配红利 [71] 人民币汇率对港股影响 - 人民币汇率走强利好港股,内地投资者投资港股受汇率影响小,海外被动基金在人民币升值时流入中国股票资产,近期重拾净流入 [77] 外资回流情况 - 外资逐步回流中国资产,但距前期高点有提升空间,海外主动型新兴市场基金对中国公司股票配置比例上升,海外投资者配置呈现被动化特征 [80][85] 港股2025年收益空间更新 2025年内恒生指数潜在收益空间测算 - 悲观情景下,2025年盈利增长2%,2026年增长4%,收益率-10.5%;中性情景下,2025年盈利增长5%,2026年增长8%,收益率12.27%;乐观情景下,2025年盈利增长8%,2026年增长10%,收益率18.27% [89][90] 中长期视角 - 港股市场定位变化,上市公司结构更均衡,投资者结构离岸市场色彩降低,外资参与市场重估,有望在海外投资者增配中国浪潮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资产池支撑 [94]
稳定币概念股投资展望
银河证券· 2025-06-10 15:02
核心观点 - 稳定币监管法案落地,更多企业有望参与稳定币市场 短期内利好政策使概念股上涨,投资者获利了结致股价回调 长期看,稳定币合规化运行助力虚拟资产行业发展,建议关注业绩增长前景好且估值合理的稳定币概念股 [2] 稳定币监管法案落地 美国《GENIUS 法案》 - 2025 年 5 月 19 日美国参议院通过《GENIUS 法案》,规定只有联邦或州批准的机构可发行稳定币,许可支付稳定币发行人须为美国注册实体,外国发行人需满足严格合规要求 发行方每发行 1 美元稳定币需持有至少 1 美元合规储备,储备资产须为美元、银行活期存款、短期美债等高流动性资产 [2] - 市场预测若法案最终通过,可能推动稳定币市场规模大幅增长 截至 2025 年 6 月 8 日,稳定币总市值达 2539 亿美元,USDT 和 USDC 市值远超其他稳定币,两者合计占比 85% [2][6] 中国香港的《稳定币条例草案》 - 2025 年 5 月 21 日中国香港立法会通过《稳定币条例草案》,5 月 30 日在宪报刊登,8 月 1 日《稳定币条例》实施 任何人在中国香港发行法币稳定币或宣称锚定港元价值的法币稳定币,须申领牌照,符合储备资产管理、赎回等规定及打击洗钱等要求 [2][10] - 2024 年 7 月起,京东、渣打银行等企业有发行稳定币相关动作 随着《稳定币条例》实施,港元稳定币跨境结算成本将下降,稳定币交易占外汇现货市场交易量比例有望增长 [11][12] 稳定币的用途及影响 - 稳定币用于支付和结算,可降低交易难度和费率,便利贸易往来,在跨境支付中优势显著,还可作为日常交易支付工具 对稳定币的需求会转变为对其背后锚定资产的需求,发展美元稳定币有助于巩固美元国际地位和提升美债需求 [2][13] - 中国香港发行与港元挂钩的稳定币有助于稳定港元与美元兑换比例和维持其全球金融中心地位 若允许锚定离岸人民币的稳定币发行,将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新路径 [2][17] 稳定币概念股投资展望 港股 - [HK]稳定币指数主要跟踪港股市场相关公司整体表现 自中国香港《稳定币条例草案》通过后,该指数先涨后跌,成交活跃度提升 5 月 21 日至 6 月 2 日累计上涨 84.77%,6 月 3 日至 6 月 6 日回调 15.86%,5 月 21 日至 6 月 6 日累计上涨 55.47% [2][26] - 截至 6 月 6 日,[HK]稳定币指数有 10 只成分股,5 月 21 日至 6 月 2 日部分成分股大幅上涨,6 月 3 日至 6 月 6 日部分回调 此外,京东集团稳定币在沙盒测试第二阶段 [26][30][35] A 股 - A 股稳定币指数行情滞后于港股,波动幅度小 5 月 26 日至 6 月 5 日累计上涨 35.51%,6 月 6 日回调 2.83% [2][36] - 截至 6 月 6 日,A股稳定币指数有 17 只成分股,5 月 26 日至 6 月 5 日部分成分股涨超 50%,6 月 6 日多数回调 成分股主要是与发行稳定币、提供技术支持及服务相关公司 [42][43]
大类资产周报:资产配置与金融工程波动率下行,风险稀释但未消退-20250610
国元证券· 2025-06-10 14:46
报告核心观点 - 本周市场延续“避险不恐慌”格局,商品与亚太权益资产领跑,波动率持续收敛,核心矛盾在于“衰退担忧”与“再通胀风险”的拉锯,隐含波动率创阶段新低,美元指数暴跌强化非美资产吸引力,给出各类资产配置建议 [4][7] 大类资产全景观 资产行情观察 - 商品市场强势,天然气、原油突破关键阻力位,现货白银涨超9%,黄金跟涨但涨幅受限;恒生指数、纳斯达克金龙指数受益外资回流中概股,A股延续消费、创新药与金融板块轮动;波动率持续下降,美元指数自年初以来下跌近9% [9] - 核心矛盾是“衰退担忧”与“再通胀风险”的拉锯,政策缓和提振风险偏好,美债收益率高位压制资产弹性,市场对特朗普政策适应性增强压制波动率 [9] 资产相关性变化观察 - 中证800与其他资产收益率相关性较弱,与铜回撤相关性较高达0.32且周度趋势向上 [20] - 中债企业债与其他资产收益率相关性较弱,与金、油、铜回撤相关性较高均超 -0.3,周度趋势稳定 [23] - 中证800与中债企业债收益率相关性仅 -0.164,回撤相关性达 -0.379,周度变化趋势稳定 [26] 股票风格因子 - 近一周股票风格因子凸显“盈利质量占优、小盘抗跌与高Beta弹性”特征,盈利类因子领涨,Beta因子走强,市值因子承压但小盘股相对抗跌,动量因子收益放缓,整体呈“谨慎乐观”格局 [30] 期货风格因子 - 近一周期货风格因子呈现“防御占优、趋势弱化”特征,偏度、波动、流动性因子上涨,动量类因子承压,基差类因子边际改善但仍处负收益,市场处于“避险但不恐慌”的低波动陷阱 [34] 资产配置展望 宏观视角 - 增长维度:建信高金宏观增长因子下行,5月中国BCI指数微升但较3月高点回落,经济扩张动能放缓 [40] - 流动性维度:本周流动性整体改善,受政策信号指数驱动,市场信号无变化,效率信号弱,金融体系向实体经济传导机制阻塞 [45] - 通胀维度:本周通胀高频因子下行,PPI预期创新低,CPI连续两月负增长,终端消费萎靡 [49] - 海外维度:花旗中国经济意外指数回落但仍居首,美国骤降强化联储降息预期;美元走弱,新兴市场外债偿付压力下降,资本加速流入 [53] 资产视角 权益市场 - 交易:全A日均成交额环比增长10.8%,权益市场流动性中性偏强,利于估值修复和行情延续 [57] - 资金:股票型、货币型ETF规模环比增长,融资余额占比下降,资金面趋于平衡,关注板块轮动和主力资金动向 [58] - 估值:A股估值整体上涨,性价比降低,处于合理估值区域,接近历史平均水平 [64] - 盈利预期:A股盈利预期边际回升,但整体水平仍低,需观察改善是否持续 [65] 债券市场 - 久期风险:收益率曲线平坦,长期债券投资价值削弱,期限溢价低,建议灵活调整久期和期限配置 [69] - 信用风险:5年期AAA中短期票据与国开债信用利差处于历史低位,市场信用环境宽松,关注6个月至1年期限的AAA级债券 [70] - 机构行为:银行净卖出,保险净买入,保险公司缓冲银行抛售冲击 [75] - 交易情绪:银行间质押式回购成交量环比上涨,投资者“滚隔夜”加杠杆套息,放大杠杆 [76] 商品市场 - 动量与拥挤度:商品市场截面强度减弱,板块间差异缩小,黄金、白银动量效应增强 [82] - 波动率:隐含波动率走低,A股主要指数窄幅震荡,“双卖”策略或抑制波动率反弹,IV低位有保证金风险 [87] 大类资产评分 - 债市:宏观因子利好,短久期高等级债券有配置价值,交易情绪好转,得分6分 [95] - 美股(海外):美国基本面转弱但有韧性,美元指数偏弱,利好非美资产流动性,得分6分 [95] - A股:宏观因子边际转好,交易情绪转强,资金面均衡,估值性价比降低,盈利预期低,整体中性,得分5分 [95] - 黄金:增长维度利好,但避险偏好下降短期压制,得分6分 [95] - 大宗商品:宏观因子不利好,波动率低,截面动量效应弱,得分4分 [95] - 衍生品策略:本周波动率低,截面策略收益削弱,得分5分 [95]
计算机行业2025年中期策略:AIAgent引领计算机行业价值重估
东兴证券· 2025-06-10 14:26
报告核心观点 - AI Agent引领计算机行业价值重估,2025年上半年计算机指数在技术催化下跑赢大盘,下半年AI Agent板块政策、技术、需求多维共振,具备爆发潜力,相关领域将成核心投资机会,有望重塑计算机行业价值 [4][5][6] 行业回顾 - 纵向看计算机指数上半年跑赢大盘,截至25年5月31日累计上涨1.65%,跑赢沪深300指数4.07pct;横向看在申万一级行业中表现居中,收益率排名第14,强于大盘走势 [4][20][23] - 市场表现上,一季度技术驱动下跑出超额收益,后估值承压回撤,当前有所回升,处于震荡区间且有结构性分化,估值中位偏高,机构持仓下滑企稳有望回升,风险度适中 [4][24][43] - 规模结构上中小市值公司上涨比例及幅度占优;实控人性质上省市及地方国资控股企业表现较好;部分北交所企业表现亮眼 [27][30][32] 行业展望 分析思路 - 计算机行业分广义信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三大板块,把握投资机会从基本面、性价比、吸引力三大维度综合判断 [45][49] 关注AI Agent板块机会 基本面 - 政策上海外制裁推高科技自立自强紧迫性,国内数字经济成核心引擎,金融“五篇大文章”支持中小企业,并购重组新规释放活力,相关政策部署多项行动和任务 [50][51][53] - 技术上AI仍为科技周期主线,机会从训练向推理过渡,国产AI芯片等有望成熟,国内外大模型差距缩小,华为推出新模型 [54][58] - 需求上软件及服务领域部分行业需AI Agent提效,金融等领域需求确定性高,2C需求有望景气;硬件及基础设施方面巨头Capex增加,推理需求或早于颠覆性应用爆发 [60][61][62] 性价比 - 估值上计算机板块PS、PE处于历史中位偏高水平,部分产业数字化板块有投资性价比;机构持仓处于低位,超配比例为负,下半年持仓或提升,交易拥挤度适中 [64] 吸引力 - 主题催化关注并购重组、国产算力突破、AI海外映射;风险偏好下半年有望波动上升;财政货币政策等带来流动性相对宽松 [65][66] 投资策略 Agent是AI高阶应用形态,技术不断突破,商业可行性逐步提升 - AI Agent是大模型驱动的自动化工具,具备独立思考等核心能力,核心组件包括大模型等,当前技术上有痛点,但国产模型调用工具能力较强 [70][71][81] - MCP协议降低工具调用难度,A2A协议实现跨平台互操作,技术突破和商业可行性推动规模化应用,2028年市场规模有望达3.3万亿元 [83][86][89] 多类厂商平台型、垂类型积极投入,AI Agent价值逐步释放 - 行业参与者有大模型创业厂商、互联网大厂、RPA/流程自动化厂商、传统数字化企业服务商四类,各具优势 [93] - AI Agent分平台框架型和垂类应用型,前者提供全流程工具,后者分解决方案型和功能型,未来参与者需做战略选择,价值创造上能提升高价值服务业生产力 [95][96][99] AI Agent有望重塑计算机行业整体价值 - 国产算力需求提升,推理需求使AI芯片占比升高,国产芯片接受度和应用率提升 [105][106] - 软件服务产业降本增效,AI Agent在编程领域应用成熟,带动IDE发展,有望推高行业毛利率中枢 [107][109][111] - 推动商业模式升级,摆脱一次性创收限制,通过增加AI功能和Token分销创收,将软件产品定位升级为“劳动力” [112][113][114] 投资建议 - 平台类AI Agent相关公司有科大讯飞、昆仑万维等;垂类AI Agent涉及办公、金融等多领域多家公司;国产算力相关公司有海光信息、寒武纪等 [8][9][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