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龙湖集团(00960):经营业务优化,开发业务承压
国信证券· 2025-09-03 21:42
投资评级 - 优于大市(维持)[5] 核心观点 - 经营业务优化但开发业务承压 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45%[1] - 开发业务聚焦核心区域 一二线城市销售占比达89%[2] - 有序降债且债务结构安全 现金短债比1.74[2] - 经营性业务持续优化 商业租金收入同比增长5%[3] - 下调2025-2026年盈利预测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3] 财务表现 - 2025上半年营业收入588亿元(同比增长25%) 归母净利润32亿元(同比下降45%) 核心净利润13亿元(同比下降71%)[1][8] - 分业务收入:开发业务455亿元(同比增长35%) 运营业务70亿元(同比增长3%) 服务业务63亿元(同比持平)[1][8] - 2025E-2026E预测:营业收入1050/890亿元 归母净利润53/55亿元 EPS 0.76/0.79元[3][16] - 毛利率:运营业务77.7% 服务业务30.0%[3] - 盈利指标:2025E市盈率11.5X 净资产收益率3.2%[4][16] 开发业务 - 2025上半年销售面积26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8.5%) 销售金额350亿元(同比下降31.5%)[2][10] - 区域销售占比:西部28% 长三角27% 环渤海24% 华南12% 华中10%[2][10] - 新增土储:4个项目 总建面25万平方米 权益地价15亿元[2][10] - 总土储2840万平方米(权益面积2113万平方米) 平均成本4207元/平方米[2][10] - 土储区域分布:环渤海36% 西部28% 华中17% 长三角12% 华南7% 高能级占比65%[2][10] 债务与流动性 - 剔除预收款资产负债率56% 净负债率51% 现金短债比1.74[2][12] - 债务结构:短期债务占比15.1% 外币债务占比14.0%(100%已做掉期)[2][12] - 到期债务:无2025年到期公开债 2026年到期境内债59亿元 无2026年底前境外到期债[2][12] 经营性业务 - 商业运营:89座商场 运营建面943万平方米 租金收入55亿元(同比增长5%) 出租率97%[3][15] - 物业管理:收入55亿元 在管面积约4亿平方米[3][15]
申洲国际(02313):2025H1收入表现亮眼,看好海外产能释放
国海证券· 2025-09-03 21:34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10] 核心观点 - 2025H1收入表现亮眼 销售额达149.66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5.3% 归母净利润31.77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8.4% [5][7] - 海外产能扩张驱动增长 越南第二面料工厂预计2025年底投产 柬埔寨新工厂建设推进 [7] - 四大核心客户收入占比提升至82.1% 客户结构优化保障订单稳健增长 [7][8] - 劳动力成本上升导致毛利率同比下降1.9个百分点至27.1% [5][7] 财务表现 - 分品类收入:运动类101.29亿元(+9.9% 占比67.7%) 休闲类37.92亿元(+37.4% 占比25.3%) 内衣类9.4亿元(+4.1% 占比6.3%) [7] - 分地区收入:欧洲30.29亿元(+19.9%) 美国25.55亿元(+35.8%) 日本24.99亿元(+18.1%) 其他市场32.4亿元(+18.7%) 国内市场36.46亿元(-2.1%) [7] - 费用结构:销售费用率0.7%(+0.07pct) 管理费用率7.23%(-0.04pct) 财务费用率1.2%(-0.3pct) [7] - 现金流状况:现金及等价物103.20亿元 借贷净额43.81亿元 负债权益比39.8% [7] 盈利预测 - 2025-2027年收入预测:320.3亿元(+12%)/353.9亿元(+10%)/385.7亿元(+9%) [9][10] - 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65.9亿元(+6%)/73.2亿元(+11%)/80.0亿元(+9%) [9][10] - 估值水平:2025-2027年PE分别为12/11/10倍 PB分别为2.0/1.7/1.5倍 [9][10] 产能与资本开支 - 2025H1资本开支15.34亿元 主要用于越南和柬埔寨生产基地建设 [7] - 海外工厂生产规模扩充和运营效率提升 为海外市场需求提供产能保障 [7]
阿里巴巴-W(09988):FY26Q1业绩点评报告:电商业务确定性边际改善,AI驱动云业务成长
浙商证券· 2025-09-03 21:13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170.66港币/股 [4][10] 核心观点 - 电商业务呈现确定性边际改善 云业务受AI驱动持续成长 [1][7] - 即时零售业务虽短期投入亏损 但长期有望带来万亿GMV增量空间 [2][3][9] - 采用分布估值法 云业务按5倍PS估值 整体给予15倍PE [10] 财务表现 - FY26Q1智能云收入333.98亿元 同比+26% 超预期4.86% [1] - 经调整EBITA利润29.54亿元 超预期14.18% 利润率8.8% [1] - 季度资本开支386.29亿元 超预期32.52% [1] - 电商业务收入1185.77亿元 同比+9% 其中客户管理收入892.52亿元同比+10% [1] - 即时零售收入147.84亿元 同比+12% [2] - 中国电商经调整EBITA同比下降21%至383.89亿元 主因即时零售投入亏损 [9] 业务分析 - 云业务AI相关收入过去8个季度保持三位数增长 [1] - 预计未来2季度智能云增速进一步提升 [1] - 云业务短期利润率维持高个位数 长期看好全栈能力带来的竞争优势 [1] - 客户管理收入增长主要受益于货币化率提升 [1] - 淘宝闪购日订单超9000万单 订单准时率稳定在96% [2][3] - 淘宝闪购对淘宝MAU拉动25% DAU拉动20% 拥有3亿MAC [3] - 即时零售预计未来3年带来增量1万亿GMV [3] 业绩预测 - FY2026-2028年收入预测10707.34/11720.96/12858.74亿元 同比增速7.5%/9.5%/9.7% [10][12] - FY2026-2028年归母经调整净利润1472.05/1732.74/2239.98亿元 同比增速-6.8%/17.7%/29.3% [10] - FY2026年每股收益6.26元 2028年提升至9.22元 [12]
美丽田园医疗健康(02373):动态点评:收入利润再创新高,亚健康医疗增速亮眼
国海证券· 2025-09-03 21:07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5] 核心观点 - 公司收入利润再创新高 亚健康医疗业务增速亮眼 [1][5] - "内生+外延"双轮驱动战略成效显著 "双美+双保健"协同效应深化 [4][5] - 现金流充裕 现金储备达20亿元 为长期发展和股东回报奠定基础 [5] 财务表现 - 2025H1收入14.59亿元 同比增长28.2% [5] - 2025H1净利润1.71亿元 同比增长35.5% [5] - 2025H1经调净利润1.91亿元 同比增长37.8% [5] - 毛利率达49.3% 同比提升2.3个百分点 [5] - 经营活动现金流4.1亿元 同比增长84.4% [5] - 现金及类现金项目金额合计20亿元 同比增长27.5% [5] 业务板块表现 - 美容及保健服务收入8.07亿元 同比增长29.6% 毛利率42.1% [5] - 医疗美容业务收入4.99亿元 同比增长13.0% 毛利率56.9% [5] - 亚健康医疗服务收入1.54亿元 同比增长107.8% 毛利率63.1% [5] - 研源医疗功能医学板块收入同比增长122.0% [5] - 女性特护中心收入同比增长172.8% [5] 运营数据 - 直营门店客流量超92万人次 同比增长47.8% [5] - 直营门店活跃会员12万名 同比增长46.5% [5] - 医疗美容直营门店客流5万人次 同比增长28.0% [5] - 医疗美容活跃会员2.4万名 同比增长27.6% [5] - 亚健康医疗直营门店客流1.9万人次 同比增长75.5% [5] - 亚健康医疗活跃会员7014名 同比增长93.4% [5]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30/34/37亿元 同比增长18%/10%/9% [5][6]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3.0/3.5/4.0亿元 同比增长34%/15%/15% [5][6] - 对应2025年9月2日收盘价34.46港元 PE分别为24X/21X/18X [5][6] 市场表现 - 当前价格34.46港元 总市值81.22亿港元 [3] - 最近1个月相对恒生指数表现34.7% 最近3个月95.4% 最近12个月117.0% [3]
吉利汽车(00175):银河销量持续向好,预计市占率将持续提升
东方证券· 2025-09-03 20:38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24.54港元 对应2025年15倍PE估值 [4][7] 核心观点 - 银河品牌8月销量11.07万辆 同比增长172.6% 环比增长16.4% 在主流市场形成强影响力 [11] - 新产品周期启动 银河A7上市14天交付破万辆 M9预售24小时订单超4万辆 [11] - 极氪9X预售1小时订单达4.2万辆 中高配版本受欢迎 预计将提升品牌盈利能力 [11] - 8月总销量25.02万辆 同比增长38% 新能源车销量14.73万辆 同比增长95.2% [11] - 1-8月累计销量189.71万辆 同比增长47.3% 完成全年300万辆目标的63.2% [11] 财务预测 - 2025年预测营收3194.44亿元 同比增长33% 2027年预计达4426.85亿元 [6] - 2025年预测营业利润141.16亿元 同比增长84.7% 2027年预计提升至203.14亿元 [6] - 2025年预测归母净利润151.21亿元 2026-2027年分别增长17.3%和21%至214.51亿元 [6] - 毛利率持续改善 从2023年15.3%提升至2027年预测16.7% [6] - 每股收益2025-2027年预测分别为1.49元/1.75元/2.12元 [4][6] 市场表现 - 当前股价18.73港元 较目标价存在31%上行空间 [7] - 近12个月股价累计上涨113.77% 显著超越恒生指数43.58%的涨幅 [8] - 总市值1895.10亿港元 流通股本101.18亿股 [7] 产品动态 - 银河A7定价8.18-11.78万元 搭载雷神AI电混2.0技术 [11] - 银河M9预售价19.38-25.88万元 定位大六座SUV 车长超5.2米 [11] - 极氪9X预售价47.99-56.99万元 配备AI数字底盘和浩瀚-S超级电混架构 [11] - 领克品牌8月销量2.72万辆 同比增长20.8% 保持稳定增长 [11]
安踏体育(02020):2025H1中报点评:2025H1业绩稳健,看好多品牌矩阵发展
国海证券· 2025-09-03 20:31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9] 核心观点 - 2025H1业绩稳健,多品牌矩阵发展策略成效显著,迪桑特、可隆等新锐品牌成为第二增长极 [2][6] - 剔除Amer Sports上市事项权益摊薄影响后,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4.5%,经营质量提升 [4][6] - 长期看好品牌影响力扩大及利润率改善,预测2025-2027年收入复合增长率约11% [9] 财务表现 - 2025H1集团收入385.4亿元,同比增长14.3% [4][6] - 归母净利润70.3亿元,同比下降8.9%,但剔除特殊事项后同比上升14.5% [4][6] - 分品牌收入:安踏品牌169.5亿元(+5.4%)、FILA品牌141.8亿元(+8.6%)、其他品牌74.1亿元(+61.1%) [6] - 安踏品牌分渠道:DTC收入94.1亿元(+5.3%)、电商收入61.3亿元(+10.1%)、批发及其他收入14.1亿元(-10.6%) [6] 盈利能力与运营效率 - 毛利率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至63.4%,主因安踏品牌毛利率下降1.7个百分点至54.9%及FILA毛利率下降2.2个百分点至68% [6] - 其他品牌毛利率提升1.2个百分点至73.9% [6] - 经营溢利率提升0.6个百分点至26.3%,经调整归母净利率下降1.2个百分点至17.1% [6] - 存货周转天数136天(同比增加22天),应收账款周转天数19天(同比持平) [6] - 经营现金流净流入109.31亿元,自由现金流入75.48亿元 [6] 门店与渠道策略 - 安踏门店7187家(较2024年末+52家),安踏儿童门店2722家(-62家),FILA门店2054家(-6家) [7] - 迪桑特门店241家(+15家),可隆门店199家(+8家),MAIA ACTIVE门店50家(+3家) [7] - FILA推进渠道形象升级及高效门店资源聚焦,强化差异化消费体验 [7]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795.6亿元(+12%)、880.5亿元(+11%)、975.7亿元(+11%) [8][9] - 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5.2亿元(-13%)、153.4亿元(+13%)、170.5亿元(+11%) [8][9] - 对应PE估值分别为18倍、16倍、14倍 [9]
中国光大控股(00165):资负共振,锚定科创,拐点已现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9-03 20:29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目标价14.18港元 对应0.73倍市净率[7][11] 核心观点 - 资负共振下看好业绩爆发 投资端前瞻布局科技创新领域逐步进入收获期 负债端资金成本持续下行[2] - 分部估值合计239亿港元 基金管理业务采用P/AUM估值对应市值53亿港元 自有资金和种子基金部分采用PB估值对应市值186亿港元[11] - 预计2025-2027年净利润20.44/24.19/27.91亿港元 同比增长207.09%/18.34%/15.36%[11] 业务结构 - 形成私募资产管理和自有资金投资两大业务板块 私募资产管理业务覆盖一级市场投资、二级市场投资、母基金投资 自有资金投资覆盖基石性投资、财务性投资、重要企业投资[11] - 截至2025年6月底管理总规模1194亿港元 涵盖72只基金 包括43只一级市场基金、20只二级市场基金及专户、9只母基金产品[24][59] - 自有资金投资业务持有54个投后在管项目 合计账面价值约342亿港元[67] 投资端表现 - 基金管理规模触底回升 从2024年1174亿港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1194亿港元[32][35] - 退出回报倍数大幅提升 从2024年1.54倍升至2025年上半年2.78倍[63][65] - 2025年上半年投资收益扭亏为盈 实现16.94亿港元收益 其中财务性投资取得11.57亿港元收益[45] 科技创新布局 - 自2021年以来新成立基金全部面向高科技领域 重点投资人工智能、半导体、生物医药、绿色投资领域[61] - 财务性投资覆盖长江存储、上海微电子、商汤科技、银联商务、贝达药业、武汉新芯、Circle等科技领军企业[80] - 重要企业投资特斯联为AIoT企业 2024年营收18.43亿元同比增长83.2% 在手订单超23亿元[90]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3.99亿港元实现扭亏 营业收入20.68亿港元[26][27]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4691.85亿港元 同比增长1411.61%[5][11] - 财务成本持续优化 2025年上半年融资成本同比下降133个基点至3.14%[52] 估值分析 - 基金管理业务采用P/AUM估值 给予8.56%的P/AUM比率并折价50% 对应估值52.78亿港元[100] - 自有资金投资采用PB估值 可比公司平均PB为0.53 对应估值186亿港元[101] - 合计目标市值239亿港元 较当前市值150.16亿港元有59%上行空间[8][11]
锅圈(02517):深度研究报告:持续迭代的国民社区央厨
华创证券· 2025-09-03 20:09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目标价4.1港元 当前价3.21港元 对应25年25倍市盈率 [1][3][10] 核心观点 - 锅圈是中国领先的社区餐饮零售企业 通过加盟模式快速突破万家门店 定位从火锅食材超市升级为国民社区央厨 [6][15] - 核心优势体现在供应链 渠道网络和运营机制三方面 供应链通过规模采购和自建产能保证性价比 渠道依托加盟模式构筑规模壁垒 运营机制灵活善于捕捉消费趋势 [6][7] - 短期单店效率提升 中期加速门店扩张至20000家 远期通过规模效应和供应链优化实现盈利进阶 [6][7] - 预计25-27年营收增速13.7%/13.7%/13.2% 归母净利润增速76.7%/26.2%/19.7% EPS为0.15/0.19/0.22元 [2][9][10]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总收入64.70亿元 同比增长6.1% 归母净利润2.31亿元 [2] - 2025H1营收32.4亿元 同比增长21.6% 归母净利润1.83亿元 同比增长113.2% [23] - 毛利率从2020年11.1%提升至2024年21.9% 费用率随规模效应优化 [21][22] - 截至2025H1门店数量达10386家 其中乡镇店型约2000家 [6][23] 商业模式 - 本质是速冻食材垂类业态集合店 行业空间近4000亿元 当前CR5仅11.1% [6][58] - 从火锅烧烤食材切入 逐步拓展至一日三餐全场景 SKU年增412个 [6][49] - 与零食量贩模式相似但底层逻辑不同 锅圈侧重解决在家吃饭需求而非硬折扣 [6][7][77] - 相较于新零售平台 优势在于下沉市场渠道覆盖和品牌心智 [6][78] 供应链体系 - 外采通过规模优势压低成本 前五大供应商占比23.3% [32] - 自建7家参控股工厂覆盖核心品类 自产比例约20% [32] - 母公司收购华鼎冷链 实现工厂-物流-门店一站式供应链 多数订单次日达 [31] - 拟投资4.9亿元在海南建设食品生产基地 贯彻单品单厂策略 [32] 门店网络 - 加盟模式标准化程度高 初始投资15-20万元 回本周期约18个月 [6][39] - 截至2024年底门店10150家 其中加盟店10135家 覆盖31个省份 [35] - 低线城市门店占比超70% 乡镇店主打BC一体化 面积扩大至100平方米 [35][88] - 25年计划新增1000家门店 未来5年目标冲击20000家 [6][87] 运营创新 - 注册会员4130万 预付金额9.9亿元 储值用户复购频次达普通用户2倍 [49][87] - 抖音"99元毛肚套餐"热销超5亿元 通过线上爆品引流线下 [49][87] - 推出24小时无人零售店 酒饮便利店等新店型 拓展消费场景 [46][87] - 建立300+人研发团队 2024年新增SKU412个 持续丰富产品矩阵 [49] 增长驱动 - 短期通过拓品类 提复购优化单店模型 25H1单店收入已恢复个位数增长 [6][86] - 中期发力乡镇市场 乡镇店租金成本低 兼具零售与批发功能 [88][89] - 远期通过规模效应提升采购议价能力 自产比例增加和费用优化实现盈利进阶 [6][91] - 出海和新店型有望贡献新增长曲线 [6][104]
茶百道(02555):运营效率环比提升,下半年展店有望提速
华西证券· 2025-09-03 19:56
投资评级 - 报告对茶百道(2555 HK)维持"买入"评级 [1][6] 核心观点 - 2025H1公司实现收入25 00亿元 同比增长4 3% 归母净利润3 26亿元 同比增长37 5% 经调整净利润3 40亿元 同比下降13 8% 经调整净利率13 6% 同比下降2 9个百分点 公司拟派发中期股息2 66亿元 每股0 18元 派息率达80% [2] - 公司通过产品创新和外卖平台补贴大战驱动单店收入增长 2025H1推出55款新品 升级9款产品 单店货品销售收入约27万元 同比增长3 7% [3] - 公司持续优化门店质量并积极扩张海外业务 国内门店净增49家至8444家 低线级城市渗透加速 海外门店净增7家至21家 覆盖7个国家和地区 [4] - 供应链优化和费用管理推动运营效率提升 2025H1毛利率32 6% 同比提升0 9个百分点 环比提升1 9个百分点 销售费用率和管理费用率环比分别下降5 5和1 3个百分点 [5] - 基于中期业绩调整盈利预测 预计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57 47/62 67/68 66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 72/10 02/11 32亿元 EPS分别为0 59/0 68/0 77元 最新股价对应PE分别为13/12/10倍 [6] 财务表现 - 2025H1货品销售收入23 09亿元 同比增长7 8% 设备销售收入0 48亿元 同比下降62 1% 特许权使用费及加盟费收入1 01亿元 同比增长2 4% 其他收入0 41亿元 同比增长52 0% [3] - 2025H1销售费用率6 0% 同比上升1 6个百分点 管理费用率10 3% 同比上升1 2个百分点 研发费用率0 6% 同比持平 [5] - 预计2025年毛利率33 0% 2026-2027年维持33 5% 净利润率从2024年9 60%提升至2027年16 48% ROE从2024年12 08%提升至2025年23 65% [8][10] - 2025年预计每股经营现金流0 67元 每股净资产2 50元 [10] 业务发展 - 国内门店聚焦经营质量提升 一线城市净减6家 新一线城市净增6家 二线城市净减8家 三线城市净减5家 四线及以下城市净增62家 [4] - 海外业务覆盖韩国 马来西亚 泰国 澳大利亚 中国香港 中国澳门及西班牙 [4] - 公司持续完善海外供应链 本地化研发及品牌推广能力 [4]
阿里巴巴-W(09988):淘宝闪购与电商主站协同效应显著,云业务收入增长超预期
长城证券· 2025-09-03 19:36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8] 核心观点 - 淘宝闪购与电商主站协同效应显著 日均订单峰值达1.2亿单 8月周日均订单达8000万单 闪购整体月度交易用户买家达3亿人 较4月前增长200% [2] - 即时零售有效带动用户活跃度提升 淘宝8月DAU增长20% 25M7淘宝DAU同比增长17% 超出拼多多近5000万 [2] - 云业务收入增长超预期 FY26Q1云业务实现收入333.98亿元 同比增长25.80% EBITA利润率环比提升0.8个百分点至8.8% [3] - 公司为国内大厂中唯一同时具备芯片、云计算、大模型及下游应用全方位布局的企业 正在开发全新AI芯片 目前处于测试阶段 [3] 财务表现 - FY26Q1实现营业收入2476.52亿元 同比增长1.82% 经调整归母净利润335.10亿元 同比下降17.65% [1] - FY26Q1实现CMR收入892.52亿元 同比增长10% 88VIP用户超5300万 同比维持双位数增长 [2] - 预计FY2026-FY2028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06/1.18/1.30万亿元 增长率分别为6.21%/11.82%/10.23% [1][8] - 预计FY2026-FY2028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71.08/1377.85/1670.27亿元 增长率分别为-17.68%/28.64%/21.22% [1][8] - 预计FY2026-FY2028年EPS分别为5.62/7.22/8.76元 对应PE分别为21.95/17.06/14.07倍 [1][8] 资本运作 - FY26Q1以8.15亿美元总价回购5600万股普通股 截至2025年6月30日仍余193亿美元回购额度 [1] - 维持三年3800亿元CAPEX投入计划 FY26Q1 CAPEX达386.76亿元 超市场预期 [3] 战略布局 - 即时零售业务投入效果显著 UE亏损预计随效率提升可缩减一半 [2] - 阿里云有望持续受益于AI应用及AI Agent商业化放量 未来几个季度收入增速预计维持环比加速增长趋势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