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证券

搜索文档
泰格医药(300347):Q2业绩环比有所改善
东莞证券· 2025-08-29 14:50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预计未来6个月内股价表现强于市场指数15%以上 [1][5][7] 核心观点 - 公司Q2业绩环比改善显著 第二季度营收18.86亿元环比增长7.81% 归母净利润2.18亿元环比上升31.67% [5] - 境外业务表现亮眼 上半年境外主营业务收入15.41亿元同比增长4.6% 主要受益于全球布局深化和海外临床业务快速增长 [5] - 公司作为临床CRO龙头企业 拥有丰富项目执行经验 截至2025年6月已成功护航26个中国1类新药获批上市 主导150个国际多中心临床项目 [5] - 盈利预测显示增长态势 预计2025-2026年EPS分别为1.34元和1.50元 对应PE倍数从47.59倍降至42.38倍 [5][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32.50亿元同比下滑3.21% 归母净利润3.83亿元同比下滑22.22% 扣非归母净利润2.11亿元同比下滑67.09% [2] - 境内业务承压 上半年境内主营业务收入16.38亿元同比下降10.1% 主要因临床试验技术服务板块境内收入下滑 [5] - 财务数据预测显示收入持续增长 预计2025年营业总收入71.35亿元 2026年增至79.06亿元 2027年达89.02亿元 [6] 业务优势 - 临床研发服务体系覆盖全疾病领域 业务横跨化药、生物制品、疫苗、医疗器械等多元产品类型 深度布局肿瘤、呼吸、感染等十多个重大疾病领域 [5] - 持续强化前沿创新能力 包括创新靶点开发和真实世界研究等新兴服务模式 服务网络涵盖跨国药企和国内龙头制药企业 [5]
北方稀土(600111):稀土产品价格提振,公司上半年业绩亮眼
东莞证券· 2025-08-29 14:50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 核心观点 - 稀土产品价格触底回升推动公司2025年上半年业绩大幅增长 营业收入188.66亿元同比增长45.24% 归母净利润9.31亿元同比增长1951.52% [3][4] - 全产业链布局优势显著 主要产品量价齐升 稀土金属销量同比增长32.33% 稀土功能材料销量同比增长17.93% [4] - 新能源汽车 人形机器人等新兴产业拉动稀土需求增长 行业供给保持稳定 公司作为全球最大稀土产品供应商将受益于供需格局改善 [4]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单季营收95.79亿元 同比增长32.53% 环比增长3.14% 归母净利润5.01亿元 同比增长7622.51% 环比增长16.24% [4] - 上半年毛利率12.28% 同比提升4.32个百分点 净利率6.71% 同比提升4.94个百分点 [4] - 盈利预测显示2025-2027年摊薄每股收益分别为0.81元 1.05元 1.33元 对应PE倍数分别为69.60倍 53.41倍 42.13倍 [4][5] 产能建设 - 华星稀土8000吨 甘肃稀土12000吨金属项目已完工并逐步投产 [4] - 中鑫安泰8000吨金属项目完成立项 能评 环评等前期工作 [4] - 北方磁材50000吨磁材合金项目 北方招宝3000吨磁体项目开工建设 [4] - 天骄清美9000吨抛光粉改扩建项目一期完工运行 [4]
锦波生物(832982):2025年半年报点评:25Q2业绩增速放缓,期待海外业务发展
东莞证券· 2025-08-29 14:50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4] 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8.59亿元 同比增长42.43% 归母净利润3.92亿元 同比增长26.65% [2][4] - Q2单季度营业收入4.92亿元 同比增长30.44% 环比增长34.43% 归母净利润2.24亿元 同比增长7.36% 环比增长32.54% [4] - 预计2025-2026年每股收益分别为8.93元和12.39元 对应PE分别为34倍和24倍 [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90.68% 较上年同期下降0.9个百分点 [4] - 医疗器械收入7.08亿元 同比增长33.41% 毛利率95.04% 同比增加0.61个百分点 [4] - 功能性护肤品收入1.21亿元 同比增长152.39% 毛利率70.78% 同比增加6.02个百分点 [4] 业务发展 - 医疗器械销售增长主要来自以A型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为核心成分的植入剂产品 [4] - "薇旖美"产品体系已覆盖终端医疗机构超4000家 [4] - 功能性护肤品通过自有品牌建设和大客户定向开发两种方式实现收入增长 [4] 战略布局 - 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三类医疗器械获得泰国医疗器械注册许可 [4] - 报告期内新取得发明专利授权14项 其中国际发明专利授权4项 [4] - 完成人体胶原蛋白原子结构解析1项(9UFG) [4]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年营业总收入21.64亿元 2026年29.22亿元 2027年37.40亿元 [6]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10.27亿元 2026年14.26亿元 2027年18.23亿元 [6] - 预计2025年摊薄每股收益8.93元 2026年12.39元 2027年15.84元 [6]
益丰药房(603939):2025年中报点评:区域聚焦降本增效
东莞证券· 2025-08-29 14:50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117.22亿元同比下降0.34%,归母净利润8.8亿元同比增长10.32%,业绩符合预期 [1] - 公司通过降本增效及经营策略调整实现净利润增长,区域拓展以"巩固中南华东华北,拓展全国市场"为目标 [3] - 公司持续推进医药新零售体系建设,互联网业务销售收入达135,500万元(含税),其中O2O销售收入94,400万元(含税),B2C销售收入41,100万元(含税) [3] - 公司毛利率同比提高0.42个百分点至40.47%,期间费用率同比下降0.43个百分点至29.98%,净利率同比提高0.76个百分点至8.07% [3] - 预计公司2025-2026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45元、1.69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7倍、14倍,估值处于近十年历史低位 [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117.22亿元同比下降0.34% [1]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8.8亿元同比增长10.32% [1]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40.47%同比提高0.42个百分点 [3] - 2025年上半年期间费用率29.98%同比下降0.43个百分点 [3] - 2025年上半年净利率8.07%同比提高0.76个百分点 [3] 业务发展 - 门店总数14701家,其中直营店10681家,加盟店4020家 [3] - 上半年新增门店17家,扩张速度有所减缓 [3] - 累计建档会员总量1.1亿人,会员销售占比84.93% [3] - O2O多渠道多平台上线直营门店超过10,000家,覆盖所有主要城市 [3] - 互联网业务销售收入135,500万元(含税),O2O占比94,400万元(含税),B2C占比41,100万元(含税) [3]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年营业总收入266.63亿元,2026年298.28亿元 [4]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17.62亿元,2026年20.52亿元 [4] - 预计2025年每股收益1.45元,2026年1.69元 [4] - 当前股价对应2025年PE 17倍,2026年PE 14倍 [3]
山西汾酒(600809):2025年半年报点评:Q2调整节奏,静待需求改善
东莞证券· 2025-08-29 14:49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5] 核心观点 - 公司Q2业绩理性降速 上半年营业总收入23964亿元同比增长535% 归母净利润8505亿元同比增长113% 单Q2营业总收入7441亿元同比增长045% 归母净利润1857亿元同比下降1350% [5] - 产品经营节奏放缓 Q2汾酒收入7179亿元同比增长056% 其他酒类收入216亿元同比下降354% 上半年汾酒收入23391亿元同比增长575% 其他酒类收入484亿元同比下降1055% [5] - 全国化布局持续深化 上半年省内收入8732亿元同比增长404% 省外收入15143亿元同比增长615% 单Q2省内收入2649亿元同比下降529% 省外收入4747亿元同比增长396% [5] - Q2盈利水平阶段性波动 毛利率同比下降321个百分点至7188% 销售费用率1152%同比下降001个百分点 管理费用率453%同比上升008个百分点 净利率同比下降403个百分点至2510% [5] - 盈利预测显示增长趋势 预计2025-2026年EPS分别为977元/1041元 对应PE分别为20倍/19倍 [5][6] 财务数据表现 - 当前股价19761元 总市值241077亿元 流通股本122亿股 ROE(TTM)3440% 12月股价区间14200-23257元 [2] - 盈利预测显示收入增长 2025E营业总收入36911亿元 2026E营业总收入38757亿元 2027E营业总收入41276亿元 [6] - 净利润持续提升 2025E归母净利润11919亿元 2026E归母净利润12701亿元 2027E归母净利润13652亿元 [6]
机械设备3D打印(增材制造)行业专题报告:工业消费双驱动,多领域仍有海量空间
东莞证券· 2025-08-29 14:49
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标配评级 [1][76] 核心观点 - 3D打印行业呈现工业级主导、向消费级渗透的双驱动发展趋势 下游应用领域覆盖航空航天、医疗健康、汽车制造、消费电子和机器人等多个高增长赛道 渗透率目前较低但上升空间巨大 [5] - 全球3D打印行业市场规模2024年达193.30亿美元 预计2034年将增长至1345.80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18.46% [35] - 中国市场2024年规模达415.00亿元 其中工业级市场预计2027年突破155.00亿元 打印设备和打印服务营收占比分别为55%和21% [35][42] 行业发展现状 - 技术发展历经三阶段:1980-1990年技术研发阶段(首台SLA打印机诞生) 1990-2010年量产应用阶段 2010年至今业务盈利阶段 [12] - 相比传统制造 3D打印具备设计自由度更高(可制造复杂结构)、材料利用率超95%、生产周期短及成本节省等优势 [13][20] - 按工艺分为七大类:粉末床熔融、定向能量沉积、立体光固化、粘结剂喷射、材料挤出、材料喷射和薄材叠层 [24][25] 应用领域分析 **航空航天领域** - 2024年全球3D打印在航空航天/国防领域规模27.70亿美元 预计2034年达282.20亿美元(CAGR 26.13%) [56] - 技术可突破传统制造对结构尺寸和材料的限制 满足轻量化、集成化及短研发周期需求 空客、SpaceX等企业已实现发动机零部件等应用 [53] **医疗健康领域** - 2024年全球规模17.00亿美元(同比+20.57%) 预计2025年接近20.00亿美元 [57] - 应用从医疗模型扩展至植入物、手术器械及药品制造 北美地区渗透率最高(2024年占比未披露) [57][60] **汽车制造领域** - 2024年全球规模33.60亿美元 预计2025年超40.00亿美元 [63] - 技术应用于工装夹具、模具及新能源汽车轻量化零部件 北美渗透率最高(福特、通用等重度使用) [63][65] **消费电子领域** - 2022年全球规模21.27亿美元(渗透率仅0.21%) [68] - 钛合金+3D打印技术成为新趋势 可解决手机轻量化需求且成本低于传统CNC制造 [67] **机器人领域** - 2023年全球规模约15.00亿美元 预计2024-2032年CAGR为13.90% [75] - 金属3D打印可实现零部件拓扑优化设计(如铂力特制造机器人关节件) 满足轻量化和柔性生产需求 [69][71] 产业链与竞争格局 - 上游为材料/核心零部件 中游为设备/服务商 下游应用以工业级为主导 [27][29] - 全球下游应用前三:汽车制造(占比未披露)、消费电子、医疗器械 中国下游应用前三:航天航空、汽车制造、医疗器械 [27][33] - 北美地区2024年营收占比36% 全球技术领导者集中 中国企业超万家但差异化竞争明显 [35][40] 重点关注公司 - 推荐关注铂力特(688333)、华曙高科(688433)、大族激光(002008)、锐科激光(300747)、奥比中光(688322) [76]
固态电池系列之干法电极专题报告:革新技术,方兴未艾
东莞证券· 2025-08-29 14:4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超配(维持)[1] 报告核心观点 - 干法电极工艺是一种新型电池制造工艺 通过无溶剂和简化生产流程 显著提升电池能量密度并降低成本 更适配全固态电池产业化需求[3] - 干法电极是助推全固态电池产业化的关键技术之一 能够提高电池能量密度约20% 降低电池制造成本10%以上[3] - 干法电极工艺催生设备新增及迭代需求 核心增量设备为纤维化设备 干混设备和辊压设备需迭代升级 预计全球固态电池设备市场规模到2030年达1080亿元[3] - 全固态电池将于2027年左右小批量生产 2025-2026年中试线将密集落地 行业进入中试到量产攻坚新周期[3] 干法电极工艺介绍 - 干法电极工艺核心是不使用溶剂 省去烘干和溶剂回收工序 关键工序为"干混+纤维化+辊压"[3] - 目前干法工艺关键难点在于无溶剂下混合电极材料粉末的均匀性和成膜一致性问题 良品率较低[3] - 干法电极工艺分为粘结剂原纤化法和静电喷涂法两种 前者为主流路线[16] - 干法工艺相比湿法工艺具有低能耗 无溶剂污染 成本低和电极厚度可提升等优势 但电极均匀性目前仍是难点[28][29] 全固态电池适配性 - 我国全固态电池确立以硫化物电解质为主流技术路线发展路径 目标2025-2027年实现第一代全固态电池 2030年规模量产[33] - 干法电极工艺适配硫化物电解质技术路线 因无溶剂特性可规避硫化物电解质对溶剂敏感的问题[36] - 干法工艺提高电极压实密度 磷酸铁锂可从2.30g/cm³提升至3.05g/cm³ 三元材料从3.34g/cm³提升至3.62g/cm³ 石墨负极从1.63g/cm³提升至1.81g/cm³[30] - 干法工艺可制备超厚电极 厚度区间达30μm-5mm 较湿法工艺160μm限制大幅提升[31] - 干法工艺简化生产流程 减少设备占地面积约50%-70% 降低电极制造成本约15%-20%[37] 设备市场需求 - 2024年全球固态电池设备市场规模达40亿元 其中全固态电池设备仅1.6亿元 预计2030年全固态电池设备市场规模将达455亿元 年均复合增长率超150%[45] - 干法电极工艺催生纤维化设备新增需求 以及干混机和辊压机迭代升级需求 纤维化设备占设备成本30%以上[47] - 纤维化设备主要有气流粉碎机 螺杆挤出机和开炼机三种 气流粉碎机工作效率最高 螺杆挤出机良率最高[53] - 干法工艺对辊压设备的工作压力 精度和均匀度要求更高 设备大型化集成化是未来发展趋势[66] 重点公司布局 - 先导智能(300450)具备全固态电池整线设备解决方案能力 已交付固态电池关键前道干法剪切混料设备和成膜复合设备[69] - 纳科诺尔(832522)在干法电极设备领域拥有先发优势 已推出干法电极设备四辊 五辊 八辊 十辊等系列产品[68] - 利元亨(688499)已交付国内头部企业首条全固态电池整线设备 第三代干法电极设备采用高通量多辊压延技术[70] - 曼恩斯特(301325)已布局干法前段整线成膜技术 涵盖配料混合 黏结剂原纤化 造粒 成膜 集流体复合等全套工艺[71] - 赢合科技(300457)推出了第三代全固态干法电极工艺 具备粉体搅拌 纤维化 均匀铺粉 多辊点击转移等七大核心技术[72]
优质供给持续补充,北交所新股赚钱效应显著
东莞证券· 2025-08-29 14:14
北交所 无评级 (维持) 优质供给持续补充,北交所新股赚钱效应显著 北交所事件点评 | 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件 | | | | | | | | | 点 | | | | | | | | | 评 | | | | | | | | | 优质供给持续补充,北交所新股赚钱效应显著 | 无评级 | (维持) | | | | | | | 北交所事件点评 | | | | | | | | | 分析师:李紫忆(SAC | 执业证书编号:S0340522110001) | 2025 | 年 | 8 | 月 | 29 | 日 | | 电话:0769-22177163 | 邮箱:liziyi@dgzq.com.cn | | | | | | | 事件: 2025 年以来至今,北交所共有十余只新股成功上市。根据 wind 数据,从首日表现来看, 新股上市首日普遍录得 200%以上涨幅,部分标的涨幅超过 400%,上市首日换手率集中在 70% –90%区间,显示出显著的短期资金博弈与市场热度。 点评: 北交所打新赚钱效应显著 ...
市场午后V型反弹,科创50指数大涨
东莞证券· 2025-08-29 10:46
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收盘3843.60点,上涨1.14%或43.25点 [1] - 深证成指收盘12571.37点,上涨2.25%或276.30点 [1] - 沪深300指数收盘4463.78点,上涨1.77%或77.66点 [1] - 创业板指数收盘2827.17点,上涨3.82%或103.97点 [1] - 科创50指数收盘1364.60点,大涨7.23%或92.05点 [1] - 北证50指数收盘1554.43点,微涨0.26%或3.99点 [1] 行业板块表现 - 通信行业领涨7.14%,电子行业上涨5.53%,国防军工上涨2.29% [2] - 计算机行业上涨2.05%,非银金融上涨1.49% [2] - 煤炭行业下跌0.81%,农林牧渔下跌0.73%,纺织服饰下跌0.47% [2] - 食品饮料下跌0.38%,医药生物下跌0.20% [2] 概念板块表现 - 铜缆高速连接概念上涨5.61%,共封装光学(CPO)上涨5.13% [2] - F5G概念上涨5.12%,光刻机概念上涨5.12%,国家大基金持股上涨4.40% [2] - 转基因概念下跌1.81%,阿尔茨海默概念下跌1.07% [2] - 重组蛋白概念下跌1.01%,粮食概念下跌1.01%,猴痘概念下跌0.91% [2] 市场交易特征 - 沪深两市成交额2.97万亿元,较前一交易日缩量1948亿元 [5] - 全市场超2800只个股上涨,呈现涨多跌少格局 [5] - 市场热点集中在算力和芯片方向,CPO等算力硬件股维持强势 [3][5] - 芯片股集体大涨,医药股展开调整 [3] 政策与消息面 - 工信部印发指导意见支持卫星通信产业发展,推动手机直连卫星应用 [4] - 上海市发布加快推进城中村改造实施意见,优先改造需求迫切区域 [4] - 商务部代表团访问加拿大并召开经贸联委会,后续将赴美会见官员 [4] - 各市房地产政策在需求端持续发力优化 [5] 宏观环境分析 - 美国经济维持韧性,8月标普PMI整体好于预期 [5] - 美联储主席态度转鸽释放9月降息信号 [5] - 广义财政前置发力后,预计3-4季度交界处迎来财政发力窗口期 [5] 市场驱动因素 - 本轮上涨核心来自产业政策驱动与流动性充裕 [5] - 居民"存款搬家"仍有较大潜力,市场情绪保持高涨 [5] - 在驱动力未发生边际变化情况下,市场大概率保持向上态势 [5] 配置建议 - 建议关注科技成长板块和金融板块 [5] - "反内卷"成为政策聚焦领域,周期行业和新能源或在下半年迎来业绩改善 [5]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之光伏跟踪支架专题报告:亚非拉美晴川阔,银线追光越八荒
东莞证券· 2025-08-28 19:09
行业投资评级 - 超配(维持)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 [2] 核心观点 - 光伏跟踪支架行业受益于全球光伏装机量增长和渗透率提升 预计2024-2027年全球跟踪支架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速13.4% 固定支架增速仅1.0% [6] - 国内头部企业国际竞争力增强 中信博全球排名从2023年第六升至2024年第二 天合光能保持第六 [6] - 跟踪支架技术提升和成本下降推动经济效益改善 应用普及率将逐步提高 [6] 光伏支架行业概述 - 光伏支架是光伏发电系统重要组成部分 直接影响发电效率和投资收益 [6][13] - 固定支架是目前国内主流形式 占比高但跟踪支架因发电增益优势占比稳步上升 [6][30] - 跟踪支架由结构系统、驱动系统和控制系统构成 可提升太阳光辐射接收量 [21] 全球市场增长驱动 - 2024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530GW 同比增长35.9% 乐观预计2030年达1078GW 较2024年增长103.4% [6][50] - 2024年全球跟踪支架市场规模797亿元 渗透率约52% 预计2027年渗透率提升至64% 市场规模达1163亿元 [6][54] - 中国集中式光伏新增装机量2024年达159.39GW 同比增长32.8% 占比57.4% 较2023年提高1.9个百分点 [32] 技术壁垒与竞争格局 - 行业在整体方案设计、机械结构设计、生产工艺和跟踪控制环节具有高技术壁垒 [58] - 跟踪支架市场集中度高 以国外厂商主导 Nextracker连续多年出货量第一 [62] - 2024年全球跟踪支架出货量111GW 同比增长20% 首次突破百吉瓦 [6][64] 重点企业分析 - 中信博加速全球化布局 产品销往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24年推出天柔跟踪系统 [23][66] - 天合光能跟踪支架2024年出货量7.3GW 在欧洲、拉美和中东等重点市场出货量前五 智能算法获中国专利奖银奖 [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