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东吴证券
icon
搜索文档
甘源食品(002991):营收增速转正,净利率改善
东吴证券· 2025-10-29 10:33
投资评级 - 报告对甘源食品的投资评级为“买入”,且为维持该评级 [1]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增速转正,净利率出现改善,基本面出现好转迹象 [1][8] - 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88亿元,同比增长4.37%,扭转了2025年前三季度总收入同比下滑4.53%的趋势 [8] - 2025年第三季度销售净利率为13.9%,虽然同比下滑5.8个百分点,但环比第二季度大幅提升8.9个百分点,显示盈利能力的边际改善 [8] - 业绩改善主要得益于新品贡献、渠道调整见效以及费用投入开始产出规模效应 [8] - 展望未来,随着棕榈油等原材料成本有望回落,公司2026年业绩弹性较高 [8] 财务表现与预测 - **营收表现**:2025年第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速转正至+4.37%,而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分别为-14.0%和-3.4% [8] 2025年全年营收预测为22.60亿元,同比微增0.13% [1] - **盈利能力**:2025年第三季度毛利率为37.1%,同比提升0.3个百分点,环比大幅提升4.4个百分点 [8] 但2025年全年预测归母净利润为2.60亿元,同比下降30.86% [1] - **未来展望**:预测2026年归母净利润将显著反弹至4.02亿元,同比增长54.36% 2027年预测净利润为4.78亿元,同比增长19.13% [1] - **估值水平**:基于盈利预测,报告指出公司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的市盈率分别为19.49倍、12.63倍和10.60倍 [1][9] 经营分析 - **产品端**:收入端转正预计主要系豆类新品贡献增量,产品结构优化带动毛利率较高的豆类产品占比提升 [8] - **渠道端**:零食量贩渠道预计仍是主力渠道,电商渠道在经过调整后也开始贡献增量 [8] - **费用端**:2025年第三季度销售费用率同比上升5.9个百分点,但环比第二季度下降2.6个百分点,表明前期费用投入开始产出效果,规模效应释放 [8] 市场数据 - 报告基准日公司收盘价为54.39元,总市值约为50.70亿元 [6] - 当时市净率为3.05倍,每股净资产为17.82元 [6][7]
聚和材料(688503):银浆市占率保持高位,拓展半导体外延
东吴证券· 2025-10-29 10:03
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1] 核心观点 - 公司银浆主业市占率保持高位,统计综合市占率约35%,预计全年浆料出货2000吨以上,份额保持稳定 [9] - 公司收购SKE空白掩模业务板块公司,拓展半导体外延,计划引入国内扩产,以拓展第二成长曲线 [9] - 尽管短期盈利承压,但基于主业市占率稳固、费用率下降显示盈利韧性较强,以及新业务成长逻辑清晰,维持买入评级 [9] 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表现 - 2025年Q1-Q3营收106.4亿元,同比增长8.3%;归母净利润2.4亿元,同比下降43.2% [9] - 2025年Q3营收42.1亿元,同比增长37.4%,环比增长22.2%;归母净利润0.6亿元,同比下降52.2%,环比下降35.9% [9] - 2025年Q3毛利率为6.8%,同比提升2.2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6个百分点;归母净利率为1.4%,同比下降2.6个百分点,环比下降1.3个百分点 [9] - 2025年Q3银浆出货约520吨,同比增长16%,环比增长6%,N型产品占比达97% [9] - 测算2025年Q3单公斤毛利约548元/公斤,环比增长约30元/公斤;扣非单吨净利约20万+/吨 [9] 财务预测与估值 - 预测2025年/2026年/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140.80亿元/154.48亿元/148.92亿元,同比增长12.75%/9.72%/-3.60% [1] - 预测2025年/2026年/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53亿元/5.03亿元/6.48亿元,同比增长-15.54%/42.40%/28.95% [1] - 预测2025年/2026年/2027年每股收益(最新摊薄)分别为1.46元/2.08元/2.68元 [1] - 基于当前股价,对应2025年/2026年/2027年市盈率(P/E)分别为44.76倍/31.43倍/24.38倍 [1] 运营与财务状况 - 2025年Q1-Q3期间费用为3.4亿元,同比下降16.7%,费用率为3.2%,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其中Q3费用为1亿元,费用率为2.5% [9] - 2025年Q1-Q3经营性净现金流为-34.5亿元,同比增加332.4%;其中Q3经营性现金流为-23.5亿元 [9] - 2025年Q3末存货为13.9亿元,较年初增加49.3% [9] 市场数据 - 当前收盘价为60.34元,一年最低价/最高价为28.51元/84.81元 [6] - 当前市净率为3.01倍,总市值为146.04亿元 [6] - 每股净资产(LF)为20.02元,资产负债率(LF)为59.07% [7]
洛阳钼业(603993):铜钴矿山表现优异,金属价格提升带动公司业绩上行
东吴证券· 2025-10-29 09:58
投资评级 - 报告对洛阳钼业的投资评级为“买入”,并予以维持 [1][3] 核心观点 - 铜钴产品是公司主要毛利贡献品种,2025年前三季度铜、钴分别贡献毛利70%及13%,矿业板块毛利率达53% [3] - 金属价格抬升及公司规模优势体现,带动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73%至143亿元,其中第三季度归母净利同比增长96.4%至56.1亿元 [3][8] - 基于铜钴金属价格显著提升,报告上调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188亿元、255亿元、297亿元 [3] - KFM二期项目规划落地,预计2027年投产后每年新增10万吨铜金属量,为公司2028年实现100万吨铜金属产量目标奠定基础 [8] 财务表现与预测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55亿元,同比下降6%,但归母净利润14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73% [8]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营收507亿元,环比增长4.0%,归母净利56.1亿元,环比增长18.7% [8] - 盈利预测显示,2025年至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计持续增长,同比增幅分别为38.96%、35.57%和16.67% [1] - 预计公司毛利率将从2024年的16.55%显著提升至2027年的31.55% [9] 运营与产量 - 2025年前三季度铜产量54.3万吨,同比增长14.1%,完成年度产量目标的86%,第三季度单季铜产量19.0万吨创历史新高 [8] - 2025年前三季度铜销量52万吨,同比增长11% [8] - 其他金属品种中,2025年前三季度钴/钼/钨/铌/磷销量分别为5.1/1.1/0.6/0.8/82.6万吨 [8]
福莱特(601865):Q3出货环比高增,业绩超预期
东吴证券· 2025-10-29 09:46
投资评级 - 报告对福莱特维持“买入”评级 [1] 核心观点与业绩表现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超市场预期 营业收入达47.3亿元 同比增长21% 环比增长29% 归母净利润为3.76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285% 环比增长143% 毛利率为16.75% 同比提升10.8个百分点 环比提升0.1个百分点 [8]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4.64亿元 同比下降15% 归母净利润6.38亿元 同比下降51% [8] - 基于玻璃价格回升 报告上调了公司2025至2027年的盈利预测 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4亿元 16.7亿元和21.8亿元 同比增长率分别为3% 60%和31% 对应市盈率分别为38倍 23倍和18倍 [8] 运营与财务分析 - 2025年第三季度光伏玻璃出货量估计约为3.8亿平方米 环比增长30%至40% 库存水平从7月初的约20天显著下降至9月底的约7天 [8] - 第三季度玻璃平均价格环比基本持平 但成本端如纯碱及石英砂价格略有下行 测算单平盈利约为0.9至1元 环比增加0.4至0.5元 [8] - 公司期间费用率为6.91% 同比下降3.7个百分点 环比下降0.6个百分点 主要得益于营收大幅增长 期末存货为12.07亿元 环比减少30% 合同负债为0.55亿元 环比增长67% [8] 产能与战略布局 - 截至2025年9月底 公司在产总产能为每日16400吨 其中包括越南产能每日2000吨 [8] - 安徽项目(2*1200吨/日)和南通项目(4*1200吨/日)将根据市场情况陆续点火运营 印尼项目(2*1600吨/日)预计于2027年年底点火投产 [8] - 报告认为公司盈利能力较二三线企业持续拉开差距 有望保持领先优势 [8]
中国平安(601318):2025年三季报点评:Q3单季净利润与NBV高增,综合投资收益率明显提升
东吴证券· 2025-10-29 09:33
投资评级 - 报告对中国平安的投资评级为“买入”,并予以维持 [1] 核心观点 - 报告核心观点认为中国平安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净利润与新业务价值(NBV)实现高速增长,综合投资收益率明显提升 [1] - 基于2025年前三季度的经营情况,报告上调了公司2025-2027年的归母净利润预测至1419亿元、1564亿元和1773亿元 [7] - 当前市值对应2025年预测内含价值倍数(PEV)为0.69倍,市净率(PB)为1.07倍,估值具有吸引力 [7]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测公司2025年营业总收入为10762.78亿元,同比增长4.6% [1] - 预测公司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1419.25亿元,同比增长12.1% [1] - 预测公司2025年每股内含价值(EV)为83.49元,对应PEV为0.69倍 [1] 2025年三季报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1329亿元,同比增长11.5%,第三季度单季同比增长45.4% [7] - 剔除一次性因素影响后,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7%,第三季度单季同比增长82% [7]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营运利润为1163亿元,同比增长7.2%,第三季度单季同比增长15.2% [7] - 第三季度末归母净资产为9864亿元,较年初增长6.2%,较年中增长4.5% [7] 寿险业务分析 - 2025年前三季度寿险新业务价值(NBV)同比增长46.2%,第三季度单季同比增长58.3% [7] - 个险渠道前三季度NBV同比增长23.3%,银保渠道NBV同比增长170.9%,银保等渠道NBV占比达35.1% [7] - 用于计算NBV的首年保费前三季度同比增长2.3%,第三季度单季同比增长21.1% [7] - 前三季度NBV边际率同比提升7.6个百分点至25.2% [7] - 第三季度末代理人数量为35.4万人,较年中增长4.1%,前三季度代理人人均NBV同比增长29.9% [7] 产险业务分析 - 2025年前三季度车险保费同比增长3.5%,非车险保费同比增长14.3% [7] - 第三季度单季车险保费同比增长3.2%,非车险保费同比增长15.6% [7] - 前三季度综合成本率为97.0%,同比改善0.8个百分点 [7] 投资业务分析 - 截至第三季度末,公司总投资规模超过6.41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1.9% [7] - 前三季度非年化净投资收益率为2.8%,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 [7] - 前三季度非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为5.4%,同比上升1.0个百分点,主要受益于股市上涨 [7] - 债权计划及理财产品占投资资产比重较年初下降1.2个百分点至5.2% [7] - 不动产投资占比为3.2%,较年初下降0.3个百分点,其中物权、债权、股权分别占比83%、10%和7% [7] 同业比较 - 报告提供了中国平安与中国人寿、新华保险、中国太保及中国人保在估值指标和盈利预测方面的对比数据 [23]
东吴证券晨会纪要-20251029
东吴证券· 2025-10-29 07:30
宏观策略 - "十五五"规划建议的核心亮点聚焦于消费、科技和财政金融三大领域,旨在通过提高居民消费率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确保经济增长保持适当速度以实现2035年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目标[1][54] - 规划提出实施更加积极的宏观政策,促进形成由内需主导、消费拉动、内生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与"十四五"依赖外需和投资模式形成显著区别[54] - 在科技创新方面采取超常规措施,目标在集成电路、工业母机等核心领域取得决定性突破,并全面实施"人工智能+"行动以赋能千行百业[54][55] - 财政政策强调增强可持续性,通过零基预算改革优化支出结构,并完善直接税体系,金融领域则提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增强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55] 固收金工 - 全行业信用扩张呈现温和态势,非流动负债2025年上半年同比增速3.62%处于低位,融资流入同比0.89%未见显著发力,投资支出同比-1.71%表明资金流向实体投资节奏偏慢[2][57][58] - 行业间信用扩张结构性分化显著,轻工制造、电子、基础化工、公用事业等行业处于信用扩张状态,而房地产、食品饮料、美容护理等行业处于信用收缩[2][58][59] - 企业普遍经历长周期去杠杆后转向稳健经营策略,信用扩张呈现结构偏向和节奏不均的温和修复态势,整体杠杆率提升有限[2][59] 金融产品分析 - 广发中证港股通非银ETF(513750 SH)跟踪的指数深度聚焦保险行业,截至2025年10月24日指数市盈率9 70,市净率1 16,股息率5 13%,估值处于历史中低区间,安全边际较高[3][4][60] - 该ETF产品规模达212 14亿元,近两周日均成交额18 18亿元,流动性充裕,累计收益率66 68%,年化收益率36 83%,表现优于同期券商、保险等金融主题ETF[4][60][61] - 保险板块基本面持续改善,上市险企25Q3单季净利润最高同比增长106%-122%,投资端驱动业绩高增,当前A/H股寿险公司平均PEV分别为0 72倍和0 51倍,处于十年低位[4][60] 环保行业 - 四中全会强调绿色化融入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要素市场化,化债作为十五五重要任务,推荐瀚蓝环境、高能环境、绿色动力等公司[5] 个股业绩点评 - 盛弘股份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5 0/6 8/8 2亿元,同比+16%/36%/20%,现价对应PE 24x/17x/15x,充电桩和储能业务增长提速[6] - 科士达上调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至5 9/8 7/12 5亿元,同增49%/47%/44%,数据中心订单高增,储能业务修复[7] - 海力风电25Q1-3营收36 7亿元同比+246%,归母净利润3 5亿元同比+299 4%,导管架盈利能力短期承压但看好26年盈利拐点[8] - 中熔电气上修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至3 6/5 0/6 6亿元,同增92%/40%/32%,电动车贡献主要增量[12] - 新强联调整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至8 4/11 8亿元,海上TRB主轴承国产突破放量,齿轮箱轴承业务取得从0到1突破[13] - 湖南裕能上修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至10 6/30 1/40 3亿元,同增78%/185%/34%,Q3出货量高增,盈利拐点明确[32] - 上海家化上调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至4 1/4 8/6 0亿元,同增149%/17%/25%,25Q3收入同增28 3%,盈利能力显著提升[31] - 大金重工25Q1-3营收46亿元同比+99 2%,归母净利润8 9亿元同比+214 6%,毛利率31 1%同比+3 9pct,欧洲交付份额攀升至第一[40] - 南网能源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12 86亿元同比+125 1%,单Q3净利润1 29亿元同比+345%,业绩拐点已至,静待工商业储能放量[20] - 金风科技25Q1-3营收481 5亿元同比+34 3%,归母净利润25 8亿元同比+44 2%,风机出货景气度高,在手订单同比提升[38]
光威复材(300699):盈利端随行业价格回调而暂时承压,多因素奠定下一轮需求增长
东吴证券· 2025-10-28 23:38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 核心观点 - 公司盈利端随行业价格回调而暂时承压,但多因素奠定下一轮需求增长 [1] - 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符合市场预期,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61/10.75/12.86亿元,对应PE分别为32/22/19倍 [8] 2025年三季报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9.86亿元,同比增长4.40% [1][8] - 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15亿元,同比下降32.55% [1][8] - 利润下滑主要源于高基数效应及部分军品订单交付节奏调整,叠加原材料成本波动 [8] 盈利能力与费用分析 - 销售毛利率为41.18%,较上年同期的46.76%有所回落 [8] - 销售净利率由30.31%降至20.49% [8] - 研发费用大幅增至1.77亿元,同比激增85.03%,显示公司坚定投入核心技术研发 [8] - 销售费用仅0.11亿元,管理费用0.89亿元,均保持稳定 [8] 财务状况与资产质量 - 资产负债率为36.03%,较上年同期的28.45%有所上升,但仍处安全区间 [6][8] - 应收账款为13.00亿元,同比增长26.94%,但信用减值损失仅0.29亿元,回款风险可控 [8] - 存货7.81亿元,同比增长9.12%,库存管理尚属合理 [8] - 合同负债0.19亿元,同比增长21.95%,预示后续订单能见度良好 [8]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达2.88亿元,同比大增179.27% [8] - 利润现金含量高达70.76%,盈利变现能力明显增强 [8] - 购买商品支付现金同比大降40.93%至7.08亿元,有效释放现金流 [8] - 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5.61亿元,其中购建固定资产等支付4.21亿元 [8]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年营业总收入2,694百万元,同比增长9.94% [1]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761.01百万元,同比增长2.68% [1] - 预计2026年归母净利润1,074.92百万元,同比增长41.25% [1] - 预计2027年归母净利润1,285.82百万元,同比增长19.62% [1]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31.68倍、22.43倍、18.75倍 [1]
振华科技(000733):军品高端元器件升级放量、民品底部磨底蓄力
东吴证券· 2025-10-28 23:38
投资评级 - 报告对振华科技维持“买入”评级 [1] 核心观点 - 公司业绩符合市场预期 军品高端元器件升级放量 民品业务处于底部磨底蓄力阶段 [1][7]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39.26亿元 同比增长4.98% 归母净利润6.23亿元 同比微降3.31% 在去年同期高基数下体现出基本面韧性 [1][7] - 销售毛利率为45.67% 同比下降7.92个百分点 主要受原材料成本波动及产品结构阶段性调整影响 但销售净利率15.87%仍处于行业较高水平 [7] - 费用结构优化 销售费用1.89亿元 管理费用4.86亿元 研发费用2.24亿元 显示公司在控本增效方面持续推进 [7] - 资产负债率18.20% 财务结构安全稳健 货币资金34.02亿元覆盖短期债务充足 流动性风险可控 [6][7] - 合同负债0.46亿元 同比增长43.26% 预示后续订单交付具备能见度 [7]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6.42亿元 利润现金含量达1.03倍 盈利变现能力良好 [7]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测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83亿元 12.52亿元 14.47亿元 对应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1.62% 15.65% 15.52% [1][7] - 预测公司2025-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95元 2.26元 2.61元 [1][7] - 基于当前股价 对应2025-2027年市盈率分别为27倍 24倍 20倍 [1][7] - 预测公司2025-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57.29亿元 68.37亿元 78.62亿元 对应同比增长率分别为9.76% 19.35% 14.99% [1][7]
杭可科技(688006):业绩稳健增长,海内外客户共振支撑长期成长
东吴证券· 2025-10-28 23:35
投资评级 - 对杭可科技的投资评级为“买入”,且为维持评级 [1]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杭可科技业绩稳健增长,海内外客户共振支撑其长期成长 [1] - 公司25年前三季度业绩稳步增长,Q3单季业绩受前期高基数影响同环比略有下滑 [7] - Q3单季毛利率同环比显著提升,但净利率同环比略有下降,主要因收入与费用确认节奏错配 [7] - 公司在手订单充足,国内外市场双轮驱动,尤其在固态电池化成设备领域具备先发优势 [7] - 维持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当前股价对应动态市盈率分别为34/27/22倍 [7]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7.21亿元,同比增长1.9% [7]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3.86亿元,同比增长2.6%;扣非归母净利润3.61亿元,同比增长6.1% [7] - 2025年Q3单季营业收入7.51亿元,同比下降3.75%,环比下降41.8% [7] - 2025年Q3单季归母净利润0.98亿元,同比下降8.4%,环比下降43.3% [7] - 2025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28.8%,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14.2%,同比上升0.1个百分点 [7] - 2025年Q3单季毛利率为40.1%,同比上升10.0个百分点,环比上升13.7个百分点 [7] - 2025年Q3单季销售净利率为13.0%,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3个百分点 [7] - 截至2025Q3末公司合同负债为23.55亿元,同比增长13.6%,显示在手订单充足 [7] 业务优势与市场进展 - 公司深耕锂电后段系统整体解决方案,具备化成分容、测试、物流等核心环节技术 [7] - 公司产品能够覆盖方形、固态、小钢壳、软包等多类型电池 [7] - 客户已涵盖宁德时代、比亚迪、三星、LG、SK、丰田等国内外头部电池厂及整车厂 [7]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持续深化与比亚迪、亿纬锂能、欣旺达、国轩高科、珠海冠宇等头部厂商合作 [7] - 公司成功突破进入特斯拉供应链,并进入丰田量产线体系 [7] - 公司稳步推进大众PowerCo西班牙及加拿大项目交付与协同,海外订单释放节奏加快 [7] - 公司在固态电池高压化成分容设备领域具备技术先发优势,有望受益于固态电池产业化 [7]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测公司2025年营业总收入为37.96亿元,同比增长27.32% [1][8] - 预测公司2026年营业总收入为46.57亿元,同比增长22.70% [1][8] - 预测公司2027年营业总收入为55.19亿元,同比增长18.52% [1][8] - 预测公司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5.84亿元,同比增长78.96% [1][8] - 预测公司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7.39亿元,同比增长26.54% [1][8] - 预测公司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8.79亿元,同比增长18.94% [1][8] - 预测公司2025年每股收益为0.97元/股,2026年为1.22元/股,2027年为1.46元/股 [1][8] - 基于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动态市盈率分别为34倍、27倍和22倍 [1][7][8]
粤海投资(00270):归母净利同增13.2%,水务主业稳健、降费增效
东吴证券· 2025-10-28 23:35
投资评级 - 报告对粤海投资给予"买入"评级,并予以维持 [1]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3.2%,水务主业表现稳健,并通过降费增效提升盈利能力 [7] - 东深供水项目实现收入与利润双增长,显示对香港供水市场化调价顺畅,盈利能力良好 [7] - 物业投资板块中的粤海天河城税前利润同比增长11.3%,百货店业务税前利润同比增长37.3% [7] - 基于降费增效超预期,报告将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上调,对应市盈率分别为10.3倍、10.0倍和9.9倍,假设65%分红比例下2025年预期股息率为6.3% [1][7] 财务业绩总结 - 2025年前三季度持续经营业务收入为142.81亿港元,同比增长1.3%;持续经营业务税前利润为62.41亿港元,同比增长9.5% [7]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40.67亿港元,同比增长13.2%,主要得益于财务费用同比下降52.9%至2.63亿港元以及行政费用节省 [7] 业务分部表现 - **水资源业务**:东深供水项目2025年前三季度收入52.42亿港元(+1.6%),税前利润35.96亿港元(+3.9%);对香港供水收入43.03亿港元(+2.6%) [7] - **其他水资源项目**:2025年前三季度收入56.11亿港元(+5.8%),税前利润16.01亿港元(-2.6%);截至2025年9月30日,已投运供水产能1083.68万吨/日(+0.9%),污水处理产能229.79万吨/日(+12.09%) [7] - **物业投资与百货运营**:粤海天河城收入12.62亿港元(+4.8%),税前利润7.67亿港元(+11.3%);五间百货店税前利润0.64亿港元(+37.3%) [7] - **其他分部**:酒店分部收入5.05亿港元(+57.8%),道路及桥梁分部收入4.46亿港元(-7.0%),能源分部中粤海能源收入11.73亿港元(-3.5%)但税前利润增长17.1% [7] 盈利预测与估值 - 营业总收入预测:2025E为187.94亿港元(+1.56%),2026E为189.82亿港元(+1.00%),2027E为191.03亿港元(+0.64%) [1] - 归母净利润预测:2025E为45.36亿港元(+44.35%),2026E为46.49亿港元(+2.51%),2027E为47.41亿港元(+1.97%) [1] - 每股收益预测:2025E为0.69港元,2026E为0.71港元,2027E为0.73港元 [1] - 市盈率预测:2025E为10.29倍,2026E为10.04倍,2027E为9.85倍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