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光大证券
icon
搜索文档
林洋能源(601222):电表业务稳定增长,海外市场进展显著
光大证券· 2025-09-08 14:15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3] 核心观点 - 电表业务加速增长且海外市场开拓进展显著 但新能源业务整体承压导致下调盈利预测 [3] - 2025H1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8.35%至24.81亿元 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45.88%至3.24亿元 [1]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87/8.60/9.74亿元 对应PE为16/15/13倍 [3] 业务表现 智能电表业务 - 2025H1电表业务营收同比增长24.15%至14.27亿元 毛利率同比下降4个百分点至34.90% [2] - 国内市场中标国网电能表采购项目金额约1.65亿元 [2] - 海外市场与兰吉尔合作扩大西欧和亚太市场份额 子公司EGM在波兰市场份额超30% [2] 储能业务 - 2025H1储能业务营收同比下降72.01%至2.07亿元 毛利率同比下降11.08个百分点至8.99% [2] - 国内开发江宁/唐县/内蒙合计1.3GWh储能项目 下半年拟签约项目规划容量超3.7GWh [2] - 海外市场交付及新签合同金额超5000万元 中标金额超2.29亿元 已交付设备超60MWh [2] 新能源业务 - 2025H1电站销售业务营收同比下降91.27%至0.83亿元 毛利率同比上升38.15个百分点至54.53% [3] - 在建项目超1225MW 开工项目超495MW 并网规模超200MW 其中风电项目并网50MW [3] - 截至2025年6月底新能源场站运维总容量突破20GW [3] 财务预测 盈利能力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72.36/86.48/98.02亿元 增长率7.32%/19.52%/13.34% [3]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率分别为10.9%/9.9%/9.9% ROE分别为4.95%/5.31%/5.89% [3][9] - 预计毛利率维持在27.7%-28.7%区间 EBITDA率维持在19.2%-19.9%区间 [9] 估值指标 - 当前股价6.24元对应总市值128.55亿元 总股本20.60亿股 [4] - 2025-2027年预计EPS分别为0.38/0.42/0.47元 PB维持在0.8倍 [3][10] - 股息率预计从4.4%升至5.5% EV/EBITDA从10倍降至8倍 [10] 资本结构 - 资产负债率预计从36%升至41% 流动比率从2.46降至2.13 [9] - 归母权益/有息债务从5.34倍降至4.07倍 有形资产/有息债务从8.21倍降至6.83倍 [9]
光大证券晨会速递-20250908
光大证券· 2025-09-08 10:01
核心观点 - 新能源板块资金轮动推动估值修复 但基本面改善仍存分歧 建议对高估值标的减仓 估值合理标的可继续观察[2] - 美国8月非农数据转弱但维持正增长 为美联储9月降息打开大门 预计降息25BP可能性较高[3] - A股中报盈利增速回落但保持正增长 港股非金融盈利小幅改善 科技板块保持高景气度[4] - 市场经历上涨后估值处于高位 面临获利了结压力 短期或波动加剧 悲观情形下上证指数或在3600点附近止跌[5] - REITs市场整体回调 新型基础设施类REITs成功上市[6] - 信用债发行规模环比下降55.82% 各行业信用利差整体下行[8] - 量化数据显示市场呈现小市值风格 PB-ROE组合超额收益显著[12] - 市场资金面转向分化 主题博弈活跃 后市或转向宽幅震荡[13] 电新行业 - 新能源板块大涨主因资金面推动估值修复 前期算力炒作资金转向估值较低的新能源板块[2] - 基本面略有改善但存分歧 包括AIDC、固态电池及锂电资本开支恢复 8月国内储能招标数据较好[2] - 南网科技储能业务承压 智能监测设备表现亮眼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4.81/6.23/7.74亿元[29] - 禾迈股份业绩短期承压 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91.33% 储能产品矩阵持续完善[30] - 南网能源节能业务稳定增长 加速推进业务转型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5.43/5.79/6.01亿元[31] - 东方电气清洁高效能源装备板块引领营收增长 新生效订单延续增长态势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41/47/51亿元[32] 宏观与策略 - 美国8月非农新增就业虽转弱但维持正增长 失业率距离4.5%的萨姆法则标准尚有距离[3] - A股2025年中报景气度较高行业包括通信、交通运输、国防军工、电力设备等行业[4] - 港股2025年中报景气度较高行业包括耐用消费品、建材、传媒、硬件设备等行业[4] - 当前上证指数估值处于2010年以来较高水平 基本面修复节奏偏缓[5] 债券与REITs市场 - 2025年8月信用债发行规模11204.93亿元 月环比减少7.94% 其中城投债发行量4996.95亿元环比增长19.14% 产业债发行量6207.98亿元环比减少22.19%[9] - REITs二级市场价格整体波动下行 2025年9月首周回报率0.63%[10] - 可转债市场经历调整后重新上涨 2025年以来中证转债涨跌幅+15.5% 低于中证全指+18.8%的涨幅[11] 房地产行业 - 8月核心30城宅地成交建面607万平 单月同比-42.1% 成交楼面均价8145元/平 单月同比+7.0%[14] - 8月TOP10房企销售额环比+12% 同比表现分化 建发房产+69%、中国金茂+47%、招商蛇口+38%[15] - 保利发展1-8月销售签约金额1812亿元 维持行业龙头地位 聚焦核心城市[17] - 中国海外宏洋结算规模下降明显 拿地补货较为积极 融资成本下降明显[18] 高端制造与汽车 - 王子新材薄膜电容业务收入快速增长 可控核聚变领域订单陆续交付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1.56/2.31/3.21亿元[24] - 一拖股份短期经营承压 海外销售表现亮眼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8.8/10.1/11.2亿元[25] - 爱柯迪2Q25毛利率表现亮眼 机器人业务有序推进 上调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12.3/14.2/16.3亿元[27] - 江淮汽车2Q25业绩承压 尊界S800订单表现验证产品力 维持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1.9/17.3/25.4亿元[28] 科技与电子 - 立讯精密汽车业务高速增长 数据中心高速互联需求高增 消费电子迈入AI创新周期[33] - 光迅科技25H1业绩高增 硅光模块产能持续爬坡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12.03/15.21/17.68亿元[34] - 成都华微Q2边际改善明显 高性能ADC新品发布并已获意向订单[26] 消费与医药 - 大参林25H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1.38% 盈利能力提升 门店拓展放缓[35] - 盐津铺子25H1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9.58%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6.70%[36] - 周黑鸭25H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27.96% 门店优化接近尾声 单店表现恢复[37] - 创新药授权出海后投资策略关键点:授权非价值兑现终点 引进产品多为MNC资产布局一环 BD交易与美元潮汐相关 实际销售峰值与预期存在巨大离散度[16] 其他行业 - 协鑫科技颗粒硅现金成本持续下降 2025H1市占率提升至24.3%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20.53/9.01/20.13亿元[19] - 金开新能Q2业绩边际改善 探索各类商业模式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8.98/10.40/11.86亿元[20] - 申能股份成本下行推动燃煤机组盈利水平提升 Q2归母净利润增速环比改善显著[21] - 鲁阳节能经营承压 下调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2.05/3.15/3.55亿元[22] - 中国巨石25H1量价齐升 风电发电业务利润规模逐步扩大 特种布市场受AI算力驱动[23] - 隆华科技靶材业务不断突破 隐身材料有望成为新增长极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2.20/2.80/3.41亿元[38] - 北玻股份上半年利润同比下滑32.31% 积极推进全球化发展战略[39]
医药生物行业跨市场周报:打造生物医药国家队,国资药企有望价值重估-20250908
光大证券· 2025-09-08 09:59
行业投资评级 - 医药生物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5] 核心观点 - 打造生物医药国家队,国资药企有望价值重估[1][2][22] - 生物医药央国企价值重估将沿三条主线展开:估值修复线(如国药控股市盈率TTM仅7.8倍)、整合红利线(国资委鼓励并购重组)、创新溢价线(全球临床一线管线如HiCM-188)[2][27] - 2025年投资策略聚焦支付视角,看好三大方向:院内政策支持(创新药械、设备更新)、人民群众需求扩容(血制品、家用医疗器械、减肥药产业链)、出海周期上行(肝素、呼吸道联检)[3][28] 行情回顾 - A股医药生物指数上周上涨1.40%,跑赢沪深300指数2.21个百分点,跑赢创业板综指1.71个百分点,在31个子行业中排名第4[1][16] - H股恒生医疗健康指数上周收涨6.99%,跑赢恒生国企指数5.76个百分点[1][16] - A股涨幅最大子板块为其他生物制品(上涨4.86%),跌幅最大为医院(下跌2.31%)[10] - A股个股涨幅最大为海辰药业(上涨28.69%),跌幅最大为舒泰神(下跌23.98%)[16][19] - H股个股涨幅最大为三叶草生物-B(上涨98.84%),跌幅最大为中生北控生物科技(下跌24.27%)[16][20] 上市公司研发进度 - 新进承办临床申请:映恩生物注射用DB-1418、信达生物IBI3033和注射用IBI354[1][31] - 新进承办IND申请:信立泰SAL0139片、恒瑞医药HRS-8364片和HRS9531片[1][31][33] - 三期临床进行中:翰森制药HS-20093、以岭药业XY0206[1][32][34] - 二期临床进行中:海思科HSK47388[1][32][34] - 一期临床进行中:安科生物AK2024[1][32][34] 重点公司盈利预测 - 恒瑞医药:股价72.47元,2025年预测EPS 1.36元,PE 53倍,评级增持[4] - 鱼跃医疗:股价37元,2025年预测EPS 2.32元,PE 16倍,评级买入[4] - 迈瑞医疗:股价237.96元,2025年预测EPS 9.33元,PE 26倍,评级买入[4] - 联影医疗:股价142.64元,2025年预测EPS 2.39元,PE 60倍,评级买入[4] 行业数据更新 - 2025年1-7月基本医保收入16847亿元,支出13697亿元,累计结余3150亿元,结余率18.7%[35][40] - 2025年7月基本医保收入2061亿元(环比减少17.3%),支出1921亿元(环比减少17.7%)[35] - 2025年1-7月医药制造业收入14010.7亿元(同比下降1.70%),利润总额同比下降2.60%[55] - 2025年7月医疗保健CPI同比上升0.5%(环比上升0.2%),其中中药CPI同比下降0.6%,西药CPI同比下降1.2%,医疗服务CPI同比上升1.1%[65][67] 政策与事件 - 国务院国资委与中国科学院联合举办中央企业生物科技产业高级研修班,释放生物医药"国家队"战略升级信号[2][22] - 国家药监局统计2025年上半年国内创新药获批43个(同比增长59%),其中国产创新药占比93%[23] - 昆明市牵头开展第三批医用耗材带量联动采购,涵盖负压引流材料、止血类耗材等,采购周期2年[68] 公司动态 - 恒瑞医药HRS9531注射液上市申请获受理,用于成人体重管理;泽美妥司他片附条件批准上市(中国首个自主研发EZH2抑制剂)[30] - 百利天恒iza-bren(EGFR×HER3双抗ADC)用于鼻咽癌治疗纳入优先审评程序[30] - 君实生物推出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拟授予2617.59万份期权(占总股本2.55%)[30]
南网科技(688248):储能业务整体承压,智能监测设备业务表现亮眼
光大证券· 2025-09-08 09:13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基于公司背靠南网集团 技术服务和智能设备等业务均有广阔空间[4] 核心观点 - 2025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05亿元 同比下降9.66% 归母净利润1.75亿元 同比下降5.38%[1] - 储能业务受项目周期影响整体承压 试验检测业务稳健增长 智能监测设备表现亮眼[2][3] - 预计2025-2027年实现归母净利润4.81/6.23/7.74亿元 对应PE为52/40/32倍[4] 财务表现 - 2025H1储能系统技术服务收入3.29亿元 同比下降42.88% 毛利率8.73% 同比下降4.80个百分点[2] - 试验检测及调试服务收入4.50亿元 同比增长24.00% 毛利率45.72% 同比下降0.63个百分点[2] - 智能监测设备收入1.56亿元 同比增长92.18% 毛利率36.05% 同比增长4.81个百分点[3] - 智能配用电设备收入3.02亿元 同比下降14.87% 毛利率37.95% 同比增长2.47个百分点[3] - 机器人及无人机收入1.02亿元 同比增长0.36% 毛利率28.30% 同比增长1.64个百分点[3] 业务分析 - 储能收入下滑主要受履约周期影响 报告期内达到收入确认标准的项目较少[2] - 试验检测收入增长主要系大型发电机组节能优化服务 电气设备与材料试验检测及状态评估 电力及工业用户设备无损检测业务增长[2] - 智能监测设备毛利率提升系原材料及零部件采购成本降低且相关定制化产品及服务销售占比提升[3] - 智能配用电设备收入下降受电网计量项目建设周期影响 毛利率上升因业务结构变化 毛利率较高的终端核心板营收占比增加[3]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40.09亿元 同比增长33.04% 2026年50.12亿元 同比增长25.01% 2027年60.90亿元 同比增长21.52%[5]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4.81亿元 同比增长31.73% 2026年6.23亿元 同比增长29.60% 2027年7.74亿元 同比增长24.21%[5] - 预计2025年毛利率31.0% 2026年30.9% 2027年30.9%[11] - 预计2025年ROE(摊薄)14.17% 2026年15.91% 2027年16.97%[5] 估值指标 - 当前股价44.48元 对应总市值251.18亿元 总股本5.65亿股[6] - 一年股价波动区间25.01-45.96元 近3月换手率48.89%[6] - 近1月绝对收益29.49% 相对收益21.09% 近3月绝对收益44.74% 相对收益29.94%[8]
东方电气(600875):清洁高效能源装备板块引领营收增长,新生效订单延续增长态势
光大证券· 2025-09-08 08:38
投资评级 - 维持A股和H股"买入"评级 [3][4] 核心观点 - 清洁高效能源装备板块引领营收增长 新生效订单延续增长态势 [1] - 公司作为火电设备龙头有望维持订单和收入规模的增长 抽水蓄能和核电业务将实现稳健增长 [3] 财务表现 - 2025H1营业收入376.24亿元 同比增长14.26% 归母净利润19.10亿元 同比增长12.91% [1] - 2025Q2营业收入213.33亿元 同比增长17.68% 归母净利润7.56亿元 同比下降3.79% [1] - 2025H1毛利率15.46% 略高于去年同期 [1]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1/47/51亿元 [3] - 当前股价对应2025年A股PE 16倍 H股PE 13倍 [3] 业务板块表现 - 清洁高效能源装备板块上半年营收167.67亿元 创历史同期新高 [1] - 清洁高效发电设备毛利率同比增长1.10个百分点至17.28% [1] - 新能源业务毛利率同比增长1.28个百分点至10.12% [1] - 新兴成长产业毛利率同比增长0.94个百分点至15.18% [1] 订单情况 - 2025H1新增生效订单654.85亿元 同比增长16.78% [2] - 清洁高效能源装备新增订单占比37.59% 可再生能源装备占比30.82% [2] - 清洁高效发电设备订单同比增长32.57%至112.97亿元 [2] - 核电常规岛设备订单同比增长38.74%至26.85亿元 [2] - 可再生能源设备订单同比增长52.09%至19.71亿元 [2] 产业发展 - 水电订单质量明显提升 核电 气电市场占有率保持行业第一 [3] - 50兆瓦重型燃气轮机海外订单实现零突破 [3] - 风电获20兆瓦等级海上风电批量订单 [3] - 若羌 布尔津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相继投产 [3] - 氢能中标攀枝花30台重卡示范项目 [3] - 1000标方碱性电解水系统实现订单突破 [3] - 西藏制氢加氢一体化示范项目投运 [3] - 全球最大二氧化碳储能项目主厂房主体结构封顶 [3]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789.51/894.87/928.77亿元 [5]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13.28%/13.35%/3.79% [5]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39.89%/14.72%/9.33% [5]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1.21/1.38/1.51元 [5] - 预计2025-2027年ROE分别为9.85%/10.67%/11.03% [5]
A股及港股2025年中报分析:整体业绩稳健,科技板块延续高景气
光大证券· 2025-09-07 21:11
核心观点 A股及港股2025年中报业绩整体呈现稳健态势,其中科技板块维持高景气度,中游制造业业绩加速改善,ROE指标出现结构性修复 [1][4][9] A股业绩表现 - 全部A股2025H1归母净利润累计同比增速为2.6%,较2025Q1下降1.2个百分点,非金融板块增速为2.8%,非金融石油石化板块增速达5.6% [1][31] - 营业收入增速由负转正,全部A股营收累计同比增速为0.2%,较一季度提升0.3个百分点,非金融石油石化板块营收增速达1.5% [15] - 科创板表现突出,营收增速达4.9%,毛利率提升0.7个百分点至29.3%,盈利增速较一季度大幅改善36.3个百分点 [16][42] 板块分化特征 - 科技板块盈利增速达17.1%保持领先,中游制造业增速11.3%显著改善9.0个百分点,上游板块下降4.0% [2][43] - 农林牧渔(165.7%)、钢铁(157.7%)、建筑材料(43.7%)行业盈利增速居前,房地产、电力设备、国防军工行业改善幅度超16个百分点 [2][44] - 中游板块营收增速6.4%且毛利率提升0.1个百分点,上游板块营收下降4.9%且毛利率下滑0.2个百分点 [17] ROE修复情况 - 全部A股非金融ROE(TTM)回升至7.5%,净利率(TTM)提升0.01个百分点至4.5%,资产负债率上升0.8个百分点 [48][55] - 中游板块ROE改善0.37个百分点至4.8%,科技板块ROE提升0.32个百分点至6.4%,主要受益于净利率和资产周转率双升 [58][66] - 食品饮料(20.9%)、家用电器(17.1%)ROE绝对水平领先,电子、电力设备行业ROE改善0.4个百分点 [67] 港股业绩表现 - 恒生科技指数净利润增速达20.8%,恒生综指非金融板块增速4.0%较2024H2改善3.1个百分点 [4][92] - 港股营收整体回升,恒生科技营收增速18.1%较2024H2提升5.3个百分点,下游板块营收增速由负转正至6.6% [79] - 耐用消费品(396.9%)、建材(196.4%)、传媒(91.7%)行业盈利增速显著改善,钢铁、化工行业增速由负转正 [93] 港股ROE变化 - 恒生科技ROE(TTM)提升0.3个百分点至13.6%,恒生综指非金融ROE微升0.02个百分点至8.2% [4][103] - 科技板块ROE达11.4%改善0.6个百分点,耐用消费品ROE大幅提升11.3个百分点至36.5% [103][104] - 净利率(TTM)提升0.2个百分点及资产周转率上升0.8个百分点共同推动恒生科技ROE修复 [116] 景气行业识别 - A股通信、交通运输行业盈利加速改善且ROE提升,国防军工、电力设备盈利由负转正且ROE改善 [3][75] - 港股耐用消费品、建材、传媒行业盈利加速改善且ROE提升,钢铁、化工、半导体行业盈利由负转正且ROE改善 [5][118] - 硬件设备(78.5%)、有色金属(72.8%)、机械(23.0%)行业保持较高盈利增速且ROE持续改善 [118]
铜行业周报:美国9月降息概率升至100%,黄铜棒8月开工率创近6年同期新低-20250907
光大证券· 2025-09-07 19:48
行业投资评级 - 有色金属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6] 核心观点 - 美国9月降息概率升至100%,美元指数偏弱,宏观环境利好铜价上行[1] - 供需边际向好:美国铜关税导致的库存搬运进入尾声,LME和COMEX累库逐步结束,矿端和废铜维持紧张,电解铜产量环比微降,电网和空调需求预计Q4环比回升,铜价有望2025Q4走强[1] - 铜价表现:截至2025年9月5日,SHFE铜收盘价80140元/吨,环比+0.92%;LME铜收盘价9898美元/吨,环比-0.05%[1] 库存动态 - 全球三大交易所库存合计51.6万吨,环比+1.6%[2] - LME铜全球库存15.8万吨,环比-0.6%[2] - 国内SMM铜社会库存14.1万吨,环比+10.6%[2] - 国内港口铜精矿库存68.8万吨,环比-3.1%[2] 原料供应 - 铜精矿产量:2025年5月中国产量15.8万吨,环比+22.7%,同比+11.2%;6月全球产量191.6万吨,同比+3.6%,环比-4.1%[2] - 废铜:精废价差1754元/吨,环比+293元/吨;7月废铜进口量16万金属吨,环比+6.5%,同比+2.8%[2] 冶炼环节 - 电解铜产量:2025年8月SMM中国产量117.15万吨,环比-0.2%,同比+15.6%[3] - TC现货价-40.48美元/吨,环比+0.8美元/吨,处于2007年9月以来低位[3] - 进出口:7月电解铜进口量环比-1%,同比+8%;出口环比+50%,同比+69%[3] 需求表现 - 线缆开工率66.75%(占国内铜需求31%),环比-1.06pct[3] - 空调排产(占国内铜需求13%):9-11月同比-12%、-22.6%、-19.7%,但11月排产环比10月+23%[3] - 黄铜棒开工率43.9%(占国内铜需求4.2%),环比-1pct,同比-6.7pct,创近6年同期新低[3] 期货市场 - SHFE铜活跃合约持仓量18.7万手,环比+3.6%,处于1995年以来52%分位数[4] - COMEX铜非商业净多头持仓2.6万手,环比-2.2%,处于1990年以来61%分位数[4] 投资建议 - 推荐金诚信、紫金矿业、洛阳钼业、西部矿业,关注铜陵有色[4] - 看好2025年铜价上涨,供需改善和宏观环境支撑价格上行[4]
策略周专题(2025年9月第1期):如何看待近期市场的波动?
光大证券· 2025-09-07 17:54
核心观点 - 近期A股市场调整主要源于投资者获利了结行为 市场估值处于历史高位叠加基本面修复偏缓 短期内波动或加剧 悲观情形下上证指数或在3600点附近止跌 防御性板块值得关注 9月市场风格预计在成长与均衡间轮动 重点关注电力设备、通信、计算机等行业 [2][3][4] 市场表现回顾 - 本周A股多数宽基指数收跌 仅创业板指上涨1.2% 科创50和中小100跌幅居前 分别下跌4.7%和3.0% [1][14][16] - 大盘成长风格收涨 小盘成长和大盘价值跌幅居前 申万一级行业跌多涨少 电力设备、综合、有色金属涨幅靠前 国防军工、计算机、非银金融表现不佳 [1][16][17] - 中小100和创业板指估值处于历史相对低位 截至9月5日PE(TTM)分位数均低于40% [14][18] 市场波动原因分析 - 8月26日至9月4日期间上证指数下跌3.0% 科创50下跌4.7% 约81%个股收跌 55%个股跌幅超5% [20][24] - 调整主要源于获利了结压力 TMT和医药医疗等前期领涨板块在调整期间领跌 前期表现较好的个股组合跌幅较大 [2][20][26] - 9月5日市场显著反弹 上证指数上涨1.2% 科创50上涨3.4% 约91%个股收涨 13%个股涨幅超5% [20] 估值与市场位置 - 当前上证指数估值处于2010年以来相对高位 万得全APE(TTM)显著高于2010年以来均值 但PB低于历史均值 [30][38][39] - 中小100指数PB估值位于历史低位 消费风格PB估值分位数处于相对低位 农林牧渔、食品饮料等行业PE位于历史低位 [41][43][44] - 市场在6月20日修复至美国关税政策冲击前水平 4月8日至6月20日的上涨为政策推动的修复行情 [54][55] 历史规律与回调展望 - 牛市震荡上行阶段开启后第60-80个交易日走势震荡 第120个交易日前后对前期高点的突破影响后续走势 [35][42][44] - 历史回调幅度通常在震荡上行涨幅收窄至6%-7%后止跌 2003-2007年和2016-2018年分别收窄至6.6%和6.2%后重新上涨 [36][49] - 悲观情形下本轮回调可能使涨幅收窄至6%-7% 上证指数或于3600点附近止跌 银行、石油石化等防御性板块值得关注 [3][54] 市场风格与行业配置 - 9月市场风格预计在成长与均衡间轮动 经济现实在"强"与"弱"间波动 市场情绪高涨但换手率未达极端水平 [4][60][61] - 五维行业比较框架下 电力设备、通信、计算机、电子、汽车、传媒等行业评分居前 均衡与成长风格假设下推荐行业一致 [62][63][64] - 反内卷政策改善供给端 南华工业品指数明显上行 关注后续需求侧政策加码可能性 [60] 资金与流动性 - 本周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净回笼12047亿元 8月MLF净投放3000亿元 10年期国债收益率较上周回落 [33][89][92] - A股融资余额较上周小幅回升 南向资金延续净流入趋势 偏股型公募基金发行份额较上周回升 [36][95][96] - 本周A股日均成交量较上周回落 主要宽基指数日均成交额环比下降 但电力设备、综合等行业成交额回升 [29][30][87]
土地市场月度跟踪报告(2025年8月):8月土拍热度有所回落,核心30城宅地成交建面单月同比-42%-20250907
光大证券· 2025-09-07 15:5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房地产(地产开发)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6] 报告核心观点 - 2025年8月土地市场热度回落 核心30城宅地成交建面单月同比大幅下降42%[1][3] - 2025年1-7月百城宅地成交呈现"量稳价升"态势 成交建面微增0.3%而楼面均价大幅上涨24%[1] - 房企拿地策略分化明显 TOP50房企新增土储价值同比增长36%但面积下降2%[2] - 核心城市土地市场占比显著 30城以52%的成交面积贡献了85%的成交总价[4] - 投资建议聚焦三条主线:产品力强的龙头房企、存量资源丰富的运营商和物业服务企业[5][117] 百城土地供需情况 - 2025年1-7月百城土地供应建面7.00亿平 累计同比-12.7%[11] - 2025年1-7月百城土地成交建面6.20亿平 累计同比-5.9%[11] - 住宅用地供应1.26亿平 累计同比-16.8%[21] - 住宅用地成交1.09亿平 累计同比+0.3%[1][21] - 一线城市供需比1.1 供应554万平(-15.5%) 成交508万平(-5.7%)[1][29] - 二线城市供需比1.1 供应5914万平(-3.2%) 成交5151万平(+11.1%)[1][39] - 三线城市供需比1.2 供应6126万平(-26.8%) 成交5216万平(-8.0%)[1][48] 土地成交价格表现 - 2025年1-7月百城土地成交楼面均价1715元/平 累计同比+19.3%[55] - 百城宅地成交楼面均价7391元/平 累计同比+23.7%[1][55] - 一线城市宅地楼面均价39229元/平 累计同比+37.5%[1][66] - 二线城市宅地楼面均价8336元/平 累计同比+19.0%[1][69] - 三线城市宅地楼面均价3360元/平 累计同比+12.4%[1][76] TOP50房企拿地分析 - 2025年1-8月新增土储价值6259亿元 累计同比+36.3%[2][81] - 2025年1-8月新增土储面积4254万平 累计同比-2.0%[2][86] - 新增土储价值前三:中海地产(664亿元) 绿城中国(615亿元) 保利发展(528亿元)[2][89] - 新增土储面积前三:中海地产(316万平) 绿城中国(283万平) 保利发展(256万平)[2][89] 核心30城市场表现 - 2025年8月成交宅地102宗(-22.1%) 建面607万平(-42.1%) 总价494亿元(-38.0%)[3][95] - 2025年8月楼面均价8145元/平(+7.0%) 整体溢价率6.3%(+1.4pct)[3][95] - 2025年1-8月成交宅地906宗(+19.4%) 建面6247万平(+3.4%) 总价7313亿元(+32.1%)[3][97] - 2025年1-8月楼面均价11707元/平(+27.8%) 整体溢价率12.9%(+7.9pct)[3][97] - 2025年1-7月核心30城宅地成交占比:建面占百城51.9% 总价占百城84.8%[4][103] - 核心6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成都)宅地成交占比:建面占百城14.4% 总价占百城50.3%[4][103] - 2025年8月有2宗宅地溢价率超20% 分别位于深圳(溢价率34.81%)和南京(溢价率44.24%)[3][114][115] 投资建议方向 - 推荐产品美誉度高、销售排名提升的稳健龙头:保利发展、招商蛇口、中国金茂等[5][117] - 推荐存量资源丰富、具备运营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华润置地、上海临港、新城控股等[5][117] - 看好物业服务行业长期发展空间:招商积余、华润万象生活、万物云、绿城服务等[5][117]
隆华科技(300263):靶材业务不断取得突破,隐身材料有望成为新的增长极
光大证券· 2025-09-07 15:31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报告对隆华科技维持买入评级 认为其作为新材料平台型公司 多业务领域贡献成长动能[3]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5.15亿元 同比增长23.95% 归母净利润1.12亿元 同比增长5.83%[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0.99亿元 同比实现由负转正[1] - 维持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2.20亿元、2.80亿元、3.41亿元[3] 业务板块表现 - 节能换热装备业务上半年收入5.43亿元 同比增长11.90% 毛利率22.06% 同比下降2.06个百分点[2] - 水处理业务上半年收入2.28亿元 同比增长41.56% 毛利率15.33% 同比下降6.36个百分点[2] - 靶材及超高温特种材料业务上半年收入4.08亿元 同比增长49.44% 毛利率22.22% 同比下降5.69个百分点[2] 技术突破与市场拓展 - 靶材业务海外市场取得重大突破 两款产品通过韩国三星品质稽核和产品验证 开始批量供货[2] - 光伏领域新型低铟、无铟高效靶材持续开发并取得重大突破[2] - 子公司兆恒科技上半年收入0.62亿元 净利润0.30亿元 净利率达48.39%[3] 战略布局与新产品 - 兆恒科技实施"一体两翼"战略 以PMI泡沫材料为核心 向航天、兵器和无人机市场发力[3] - EPMI吸波泡沫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获评"国际先进"水平 已应用于某重点型号关键部件[3] - 隐身材料有望成为公司第二增长极[3] 财务预测指标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0.65亿元、34.54亿元、38.64亿元 增长率13.08%、12.69%、11.85%[5] - 预计毛利率从2024年23.0%提升至2025-2027年26.3%、26.5%、26.7%[13] - 预计ROE(摊薄)从2024年4.04%提升至2025-2027年6.43%、7.72%、8.81%[5] 估值指标 - 当前股价8.76元 总市值79.23亿元 总股本9.04亿股[6] - 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36倍、28倍、23倍 PB分别为2.3倍、2.2倍、2.0倍[5] - 近一年绝对收益率58.68% 相对收益率18.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