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源证券
icon
搜索文档
能之光(920056):高分子助剂“小巨人”企业,扩产能布局功能高分子材料
华源证券· 2025-08-12 19:13
投资评级与核心观点 - 申购建议:建议关注[3] - 核心观点: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是高分子助剂领域领先企业,已实现粘合树脂和功能母料销售,可比公司PE TTM中值达32.87X[3][64] 发行与募投项目 - 发行价格7.21元/股,发行市盈率10.24X,申购日2025年8月13日[3][6] - 初始发行1478万股,若超额配售选择权全额行使后总股本将扩大至8169.17万股[3][6] - 募投项目包括功能高分子材料扩产项目(投资9116.6万元)和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投资3541.85万元)[10][11] - 扩产项目规划新增3万吨功能高分子材料年产能,包括低VOC功能化材料等[10] 公司概况与产品结构 -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拥有57项发明专利授权[15] - 2024年高分子助剂营收5.75亿元(yoy+5.92%),占总营收94.21%[3][24] - 产品包括相容剂、增韧剂等300多个牌号,应用于汽车、电子电器等终端领域[12][16] - 功能高分子材料2024年营收0.28亿元(yoy+31.15%),主要包括粘合树脂和功能复合材料[24] 客户与财务表现 - 客户包括LG、巴斯夫等全球头部企业,前五大客户集中度约20%[3][26][27] - 2024年营收6.11亿元(yoy+7.26%),归母净利润5594.09万元(yoy+12.31%)[3][30] - 2025H1归母净利润2952.75万元(yoy+10.81%),1-9月预计净利润4152.82万元(yoy+7.57%)[3][31] - 2022-2024年销售毛利率从12.03%提升至17.05%[30] 行业分析 - 2021年全球高分子材料助剂市场规模1103亿美元,2013-2021年CAGR达21.65%[39][46] - 预计2026年中国塑料助剂市场规模达97.81亿美元,2020-2026年CAGR为4.78%[39][41] - 2023年中国改性塑料需求量2284万吨(yoy+8%),下游家电领域占比37%[51][53] - 2022年中国热熔胶市场规模253亿元,2017-2022年CAGR为8.01%[47][48] - 2023年中国光伏组件产量499GW(yoy+73%),带动光伏胶膜功能母料需求[58][59]
农林牧渔行业周报:生猪产业政策方向持续,重点推荐“平台+生态”服务型企业德康农牧-20250812
华源证券· 2025-08-12 17:29
行业投资评级 - 农林牧渔行业投资评级为"看好"(维持)[3] 生猪产业 - 最新猪价13.72元/kg(环比-0.02元/kg),出栏均重127.8kg(环比-0.18kg),15Kg仔猪报价517元/头(环比-10元/头)[4] - 农业农村部强调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重点包括减少能繁母猪、严控新增产能、控体重、减二育,以及育种强化、疫病防控等技术推广[5][6] - 行业政策转向"保护农民权益与激活企业创新",推荐"平台+生态"服务型企业德康农牧,建议关注牧原股份、温氏股份[6][17] 肉禽产业 - 烟台鸡苗报价3.65元/羽(环比+20%,同比+1%),毛鸡价格3.60元/斤(环比+0%,同比-5%)[7] - 白羽鸡行业面临"高产能、弱消费"矛盾,推荐关注进口种源龙头益生股份和全产业链龙头圣农发展[7][18] 饲料产业 - 水产品价格表现分化,普水草鱼同比+17%,鲫鱼+15%,鲤鱼+4%,罗非鱼-30%[9] - 推荐海大集团,国内量利增长,海外产能建设加速,负债率降至46%,分红率有望提升[9][20] 宠物产业 - 7月线上宠物销售额增速放缓,乖宝旗下弗列加特同比+100.5%,中宠顽皮+32.4%,佩蒂爵宴+16.2%[10][21] - 关税影响有限,龙头公司海外布局抗风险能力强,推荐乖宝、中宠、佩蒂股份[10][22] 农产品 - 豆粕价格高位回落,四季度大豆进口存不确定性[12] - 天然橡胶价格突破15000元/吨,但半钢胎消费疲软压制短期上行空间[12][23] 市场表现 - 农林牧渔指数周涨2.52%,宠物食品板块表现最佳(+5.41%)[24] - 生猪自繁自养利润45元/头,外购仔猪利润-134元/头[15][16] - 白羽鸡孵化场利润1.75元/羽,祖代种鸡存栏量稳定[25][26] 价格数据 - 国内玉米2396元/吨,小麦2437元/吨,豆粕3008元/吨[29][31][33] - 天然橡胶15550元/吨,棉花13660元/吨,白砂糖5576元/吨[35][36][37]
中远海特(600428):特种船龙头基盘稳,船队扩张重视成长+红利
华源证券· 2025-08-12 16:48
投资评级与核心观点 - 投资评级: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84/21.62/22.81亿元,对应PE 9.79/8.53/8.08倍 [6][8] - 核心逻辑:特种船龙头地位稳固,船队规模加速扩张(2025-2026年新增65艘船,运力达375万DWT),叠加50%分红率下股息率5-6% [6][8][27] - 估值亮点:当前股价对应2025年P/E低于10倍,显著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6][8] 公司基本面 - 市场地位:全球特种运输船龙头,拥有151艘船舶/614.6万载重吨,半潜船队和重吊船队规模全球第一,纸浆船队世界第二 [15][25][27] - 财务表现:2024年营收167.8亿元(+37.57%),归母净利15.31亿元(+43.82%),航运业务毛利率21.84% [34][36][42] - 船队结构:多用途/重吊/纸浆/汽车船分别贡献36.15亿/22.31亿/44.08亿/14.04亿营收,汽车船毛利率达36%最高 [34][42] 分业务分析 多用途重吊船 - 需求端:红海改道+集装箱溢出效应推动需求,2024年钢铁海运贸易量增4.58%,中国制造出海带动设备运输 [55][57] - 供给端:船队老龄化严重(44%船舶超20年),IMO环保新规加速老船淘汰,新船订单仅占运力10.6% [62][64][65] - 业绩贡献:2024年多用途/重吊船营收合计58.46亿元,占总营收34.8% [34] 纸浆船 - 增长驱动:2024年船队规模翻倍,营收44.08亿元(+73.61%),国内纸浆消费量预计2025年达4741万吨(+7%) [34][57][59] - 订单情况:2025-2026年新船交付占比达50.77%,定增35亿元专项用于纸浆船租赁 [27][46] 汽车船 - 市场机遇:中国成最大汽车出口国(2024年586万辆+19%),公司船队将从13艘扩至2026年30艘 [71][72][78] - 盈利水平:2024年营收14.04亿元(+1680%),毛利率36%领跑各船型 [34][42] 半潜船 - 竞争壁垒:全球仅63艘半潜船,Top6市占率70%,公司10艘船平均船龄10.8年低于行业 [93][94] - 政策红利:"深海经济"政策推动海工装备需求,2024年克拉克森海工指数达122点(+87%) [87][88] 盈利预测 - 收入预测:2025-2027年营收218.75/270.53/281.83亿元(+30.36%/+23.67%/+4.18%) [6][98] - 利润预测:航运业务贡献主要增量,2025年预计毛利41.02亿元(+32.63%) [98][99] - 分红预期:维持50%分红率,对应股息率5-6% [8][46]
净资产对利率的敏感性分析和保单负债成本测算:寿险公司的利差风险或可控
华源证券· 2025-08-12 15:09
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看好(维持)[4] 核心观点 - 低利率环境下寿险公司利差风险可控 六大上市保险集团平均净投资收益率从20年47%降至24年36% 但通过净资产敏感性分析和负债成本测算显示实际风险有限[4] - 长端利率影响净资产的三条路径:传统险通过资产负债久期缺口 VFA分红险通过CSM吸收机制 所有险种受40年后45%终极折现率约束[13][14] - 24年新保单负债成本显著下降 国寿/太保同比下降50bp至24-25% 新华下降94bp至298% 25年8月后预定利率将再下调[36][37] 净资产敏感性分析 - 利率下降50bp压力测试:太保净资产下降7% 国寿下降136% 平安10bp下降21% 新华下降334% 太平25bp下降106%[16][18][22][28][33] - 敏感性差异原因:太保固收久期拉长至114年 新华37%资产采用摊余成本计量 平安万能险保证利率较高[21][29][34] 负债成本测算 - 新单打平成本:24年国寿243% 太保260% 平安242% 新华298% 较21年重疾险主导时期有所上升但监管调降后改善明显[38] - 存量保单成本:24年末国寿244% 太保221% 新华301% 预计28年后高成本增额终寿缴费结束将现拐点 新华通过提升权益仓位至1885%对冲利率风险[39][40][44] 重点公司推荐 - 推荐资产负债久期匹配的中国人寿 中国平安 中国太保 以及权益收益突出的新华保险[49]
建筑材料行业周报(25/08/04-25/08/10):“反内卷”为盾,“电子布”为矛-20250812
华源证券· 2025-08-12 13:57
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看好(维持)[4] 核心观点 - 新藏铁路启动将带动新疆水泥需求,中建材(天山股份)和青松建化占据新疆熟料产能的32.18%和19%[5] - AI算力需求推动高端电子布(Low-DK/Q布、Low-CTE布)增长,宏和科技、中材科技、菲利华布局供应链[5] - 2025年为上市公司拐点,2026年为行业拐点,回调是赚"认知差"的机会[5] 板块跟踪 - 建筑材料指数(申万)上升1.2%,细分领域水泥上升2.2%、玻璃玻纤下跌0.9%、装修建材上升1.5%[9] - 个股涨幅前五:天山股份(+10.9%)、国统股份(+10.6%)、西部建设(+10.5%)、晶雪节能(+9.7%)、青松建化(+9.4%)[9] - 北京优化住房限购政策,五环外住房不限套数,公积金贷款额度提升[16] 数据跟踪 水泥 - 全国42.5水泥均价339.7元/吨,同比降42.5元/吨;库容比67.4%,同比升1.1pct;出货率43.7%,同比降5.0pct[17] - 新疆熟料产能6696万吨,中建材(天山股份)占32.18%,青松建化占19%[5] 浮法玻璃 - 全国5mm均价1327.0元/吨,环比降31.4元/吨,同比降219.0元/吨;库存5178万重箱,同比降16.5%[37] 光伏玻璃 - 2.0mm镀膜均价10.9元/平,环比升0.2元/平;3.2mm镀膜均价18.7元/平,环比升0.2元/平[42] - 日熔量89290吨/日,同比降16.7%;库存天数26.93天,同比降20.9%[42] 玻璃纤维 - 无碱玻纤纱均价4585.0元/吨,同比降45.0元/吨;电子纱均价8950.0元/吨,同比降350.0元/吨[49] 碳纤维 - 大丝束均价72.5元/千克,同比降5.0元/千克;小丝束均价95.0元/千克,同比降10.0元/千克[52] 投资建议 - 关注景气赛道:宏和科技、中材科技、中国核建、中粮科工、雪峰科技、国泰集团[5] - 消费建材:三棵树、北新建材、东方雨虹、东鹏控股[5] - 水泥:海螺水泥、华新水泥(H股)[5] - 一带一路:上海港湾、海鸥股份[5]
中原高速(600020):债务结构优化显效,通行费承压不改整体增长
华源证券· 2025-08-11 22:36
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买入(维持)[5] 核心观点 - 债务结构优化显效,通行费承压不改整体增长[5]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1.05亿元,同比+13.17%,归母净利润6.63亿元,同比+7.68%[7] - 2025年Q2收入18.06亿元,同比+9.50%,归母净利润3.07亿元,同比-7.39%[7] 市场表现 - 收盘价4.59元,年内高低点5.13元/3.56元[3] - 总市值10,315.44百万元,流通市值10,315.44百万元[3] - 总股本2,247.37百万股,资产负债率71.01%,每股净资产5.17元/股[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2025E营业收入6,825百万元,同比-2.06%,归母净利润1,002百万元,同比+13.78%[6] - 2026E营业收入7,017百万元,同比+2.81%,归母净利润1,091百万元,同比+8.96%[6] - 2027E营业收入7,438百万元,同比+6.00%,归母净利润1,149百万元,同比+5.28%[6] - 2025E每股收益0.45元/股,ROE 6.35%,市盈率10.30x[6] 业务分析 - 2025年上半年通行费收入21.93亿元,同比+2.23%,车流量0.44亿台次,同比+8.23%[7] - Q2通行费收入10.78亿元,同比-1.26%,车流量同比+2.72%,4-6月车流量分别为-8.49%/+21.83%/-4.80%[7] - 公司运营京港澳郑州至驻马店段、郑民高速等关键路段,具备区域经济连接作用[7] 财务表现 - 2025年Q2毛利率32.65%,同比-7.47pct,主因收入结构变化及通行费收入下滑[7] - Q2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02%/1.75%/10.21%,同比-0.30pct/-0.08pct/-3.48pct[7] - 财务费用率改善明显,Q2财务费用减少0.41亿元[7] 项目进展 - 郑洛项目累计投入建设资金69.3亿元,南岭大桥等关键工程贯通,后寺河特大桥索塔100%完成[7] - 郑洛项目工期4年,预计2026年建设完成,有望释放增量收益[7] 估值与评级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02/10.91/11.49亿元,对应PE 10.3x/9.5x/9.0x[7] - 公司持续完善路网规模,优化业务结构,分红比率提升有望带动股息率与价值提升[7]
华利集团(300979):25H1营收增长凸显经营韧性,静待外部扰动因素逐步消退
华源证券· 2025-08-11 22:36
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买入(维持)[5] 核心观点 - 25H1营收126.61亿元,同比+10.36%,归母净利润16.64亿元,同比-11.42%,营收稳健增长但利润受新厂产能爬坡及客户结构调整影响[7] - 25H1销售运动鞋1.15亿双,同比+6.14%,销量稳增长凸显经营韧性[7] - 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元人民币(含税),2025上半年现金分红占归母净利润比例约70%[7] - 公司与Nike、Adidas等头部客户保持紧密合作,动态调整客户结构及产能资源配置[7] - 未来订单增长来自运动行业需求增长、新品牌合作及产能扩张(越南3家、印尼1家工厂投产)[7] - 客户结构性调整驱动代工鞋履ASP提升,中长期量价双升逻辑明确[7] 财务数据与预测 盈利预测 - 2025E-2027E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5.6/42.5/52.0亿元,同比-7.3%/+19.4%/+22.4%[6][7] - 2025E-2027E营收分别为276.64/317.34/362.58亿元,同比+15.24%/+14.71%/+14.25%[6] - 2025E-2027E每股收益3.05/3.64/4.46元,ROE 18.61%/20.09%/22.00%[6] 估值指标 - 当前市盈率17.11倍(2025E),2027E降至11.72倍[6] - 2025E P/S 2.20倍,P/B 3.18倍,股息率3.06%[8] 资产负债表 - 2025E总资产2476.8亿元,资产负债率22.94%[3][8] - 2025E货币资金61.76亿元,存货37.12亿元[8] 现金流 - 2025E经营性现金流净额34.87亿元,同比-24.47%[8]
百胜中国(09987):同店转正运营提升经营利润改善开店行稳致远
华源证券· 2025-08-11 15:30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基于经营状况稳健及下半年开店加速预期 [5][7] 核心观点 - 同店销售额自2024年后首次转正 2025Q2同店销售额增长1% 交易量增长2% 客单价下降1% 主要受外卖补贴影响 [7] - 运营效率提升带动利润率改善 Q2经营利润率同比提升1个百分点至10.9% 餐厅利润率提升0.6个百分点至16.1% 肯德基/必胜客餐厅利润率分别达16.9%(+0.7pp)和13.3%(+0.1pp) [7] - 维持全年1600-1800家净新增门店指引 肯德基/必胜客加盟店占比分别达40%-50%和20%-30% 单店投资成本降至140万/110万美元 [7] - 股东回报计划加码 2025年拟分红回购至少12亿美元 2025-2026年累计回报指引30亿美元 上半年已执行5.36亿美元(含3.56亿回购) [7] 财务数据 盈利预测 - 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9.34/10.13/11.38亿美元 对应增速2.5%/8.5%/12.3% [6][7] - 2025-2027年营业收入预计117.63/124.74/132.50亿美元 增速4.1%/6.0%/6.2% [6] - ROE持续提升 从2024年15.9%升至2027年24.7% [6] 估值指标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19/16/14倍 [7] - 2025Q2末总市值1329.61亿港元 资产负债率41.1% [3] 运营动态 - Red Eye和Fresh Eye项目持续降本增效 供应链优化贡献利润率提升 [7] - 外卖业务小额订单占比提升 饮料品类表现突出 [7] - 资本开支指引下调 释放自由现金流并扩大未来加盟空间 [7]
波士顿科学专题报告系列一之公司介绍篇:快速崛起的平台型器械公司
华源证券· 2025-08-11 15:14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看好(维持)[1] 核心观点 - 波士顿科学为全球头部医疗器械平台公司,2024年实现收入167亿美元(同比+17 6%),调整后净利润37 3亿美元(同比+23 2%),利润增速快于收入[3] - 通过产品结构优化和战略收购,公司从依赖单一业务转向多元化发展,高增长赛道产品收入占比从2012年的10%提升至2024年的40%[3][36] - 研发投入持续高企,2024年研发费用超16亿美元(费用率约10%),并通过收购Farapulse、Axonics等标的强化电生理、神经调节等高增长领域[3][34] - 公司布局的八大赛道合计市场规模达515亿美元(2023年),在左心耳封堵(份额91%)、内窥镜(41%)、泌尿/女性健康(44%)等领域占据领先地位[40] 业务表现 收入结构 - 2024年收入构成:电生理(11%)、左心耳封堵(9%)、心脏介入(16%)、外周介入(14%)、心律管理(14%)、内窥镜(16%)、泌尿(13%)、神经调节(7%)[7][8] - 高增长业务:电生理19-24年收入CAGR达42%,2024年同比增长138%;左心耳封堵21-23年CAGR为22%[8] 区域分布 - 美国市场占比60%,新兴市场收入占比从2016年的9 5%提升至2024年的16%,增速保持15%-20%[27][28] 战略举措 - 现任CEO Michael Mahoney自2011年上任后推动组织变革,使收入重回高个位数-双位数增长[3][10] - 采用"小并购"策略(单笔交易多低于5亿美元),重点收购与现有业务协同的标的如Farapulse(PFA技术)、Axonics(骶神经调节)等[34] - 产品组合向高增长市场转移,预计2024年85%收入来自中高速增长赛道(2012年仅10%)[36][38] 财务指标 - 2014-2024年收入CAGR为9%,调整后净利润CAGR达13%[13] - 2024年调整后毛利率稳定在70%左右,销售及管理费用率35 7%,研发费用率9 6%[25] - 自由现金流表现优异,2024年调整后FCF达26 5亿美元(历史年均约20亿美元)[25]
北交所消费服务产业跟踪第二十六期:重组胶原蛋白赛道景气度较高,北交所相关标的有锦波生物和三元基因
华源证券· 2025-08-11 14:24
核心观点 - 重组胶原蛋白行业呈现高景气度,预计2027年零售端市场规模达1145亿元,2023-2027年复合增速41.4% [3][17] - 重组胶原蛋白在生物活性、安全性和环保性方面显著优于动物源胶原蛋白,市场份额加速提升,预计2027年占比达62.3% [10][11] - 北交所相关标的锦波生物是国内唯一拥有重组胶原蛋白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的企业,三元基因积极布局胶原蛋白业务 [3][24] 重组胶原蛋白行业分析 - 重组胶原蛋白市场份额从2017年15.5%提升至2022年46.6%,预计2023年达50.5%超越动物源胶原蛋白 [11] - 中国胶原蛋白零售端市场规模从2019年168亿元增长至2023年584亿元,CAGR达36.5% [3][17] - 重组III型胶原蛋白研发进展较快,由3条相同肽链构成 [17] - 产业链上游技术和下游品牌为核心价值环节,中游聚集巨子生物、锦波生物等企业 [14] 细分市场增长前景 - 医美注射剂市场:2023年重组胶原蛋白注射剂规模43亿元,占医美注射剂市场6.4%,预计2027年达143亿元 [3][19] - 医用敷料市场:2023年重组胶原蛋白敷料规模110亿元,占医用敷料市场23%,预计2027年达346亿元 [3][19] - 功效护肤品市场:基于重组胶原蛋白的功效护肤品从2019年19.5亿元增长至2023年115.4亿元,CAGR达55.9% [3][20] 北交所标的公司情况 - 锦波生物2024年营收14.43亿元(同比+84.92%),归母净利润7.32亿元(同比+144.27%),毛利率92.02% [28] - 锦波生物医疗器械业务营收125,362.61万元,占比86.89%,毛利率95.03% [27] - 三元基因2024年营收2.57亿元(同比+4.83%),已取得重组新型人源化Ⅲ型胶原蛋白和人Ⅲ型胶原蛋白两项报送码 [29][33] - 截至2025年8月,锦波生物独家拥有三张重组胶原蛋白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 [24] 市场表现数据 - 北交所消费服务产业周度市值涨跌幅中值-0.47%,38家企业中15家上涨 [38] - 美之高(+5.18%)、康农种业(+1.90%)、格利尔(+1.69%)位列涨幅前三 [38][46] - 北证50指数周涨+1.56%,沪深300涨+1.23%,科创50涨+0.65%,创业板指涨+0.49% [38] - 消费服务产业市盈率中值由53.5X降至52.2X,总市值由1220.55亿元降至1213.52亿元 [39][40] 行业估值变化 - 泛消费产业市盈率TTM中值由76.5X降至74.8X [47] - 食品饮料和农业产业市盈率TTM中值由41.4X升至42.0X [48] - 专业技术服务产业市盈率TTM中值由32.0X升至32.2X [51] 重要公司公告 - 广咨国际2025年上半年营收2.47亿元(同比+5.20%),净利润4613.77万元(同比+7.12%) [54] - 国义招标子公司进行吸收合并,太湖雪开发儿童系列真丝产品 [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