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邮证券
icon
搜索文档
高频数据跟踪:沥青开工率处于高位,原油猪肉价格走低
中邮证券· 2025-10-20 13:3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高频经济数据关注点包括生产端稳中有升、商品房成交和土地供应面积整体处于低位、节后执行航班量回落且城市地铁客运量和拥堵指数回升、物价走势分化 短期需重点关注四中全会及十五五规划增量政策、中美贸易政策以及房地产恢复情况影响 [1][3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总结 生产 - 钢铁方面,10月17日当周,国内独立焦化厂(230家样本)焦炉产能利用率为73.99%,较前一周下降0.96pct;钢厂高炉(247家样本)开工率为84.27%,较前一周持平;全国建材钢厂螺纹钢产量201.16万吨,较前一周下降2.24万吨;库存184.64万吨,较前一周下降7.7万吨 [10] - 石油沥青方面,10月15日当周,国内石油沥青装置开工率为35.8%,较前一周升高1.3pct,处于近年较高水平 [10] - 化工方面,10月16日,国内化工PX开工率为86.33%,较前一周下降1.9pct;PTA开工率为76.46%,较前一周升高1.57pct [10] - 汽车轮胎方面,10月16日当周,汽车全钢胎开工率为64.52%,较前一周升高20.56pct;汽车半钢胎开工率为72.72%,较前一周升高26.21pct [11] 需求 - 房地产方面,10月12日当周,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127.97万平方米,较前一周增加3.15万平方米;10大城市商品房存销比(面积)104.22,较前一周升高9.56;100大中城市供应土地占地面积为853.76万平方米,较前一周减少1795.02万平方米;100大中城市住宅类用地成交溢价率为1.65%,较前一周下降3.61pct [14] - 电影票房方面,10月5日当周,全国电影票房总收入145200万元,较前一周增加108700万元 [14] - 汽车方面,10月12日当周,全国乘用车厂家日均零售销量84508辆,较前一周增加40978辆;全国乘用车厂家日均批发销量76306辆,较前一周增加46241辆 [16] - 航运指数方面,10月17日当周,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SCFI)录得1310.32点,较前一周升高149.9点;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CCFI)录得973.11点,较前一周下降41.67点;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录得2069点,较前一周升高133点,周涨幅为6.87% [19] 物价 - 能源方面,10月17日,布伦特原油期货(连续合约)结算价收于61.29美元/桶,较前一周下降1.44美元/桶,周变动幅度为 -2.3% [21] - 焦煤方面,10月17日,焦煤期货(活跃合约)结算价收于1184.5元/吨,较前一周上涨19.5元/吨,周变动幅度为1.67% [21] - 金属方面,10月17日,LME铜期货(活跃合约)收盘价为10607美元/吨,较前一周上涨233美元/吨,周变动幅度为2.25%;LME铝期货(活跃合约)收盘价为2778.5美元/吨,较前一周上涨32.5美元/吨,周变动幅度为1.18%;LME锌期货(活跃合约)收盘价为2942.5美元/吨,较前一周下降42美元/吨,周变动幅度为 -1.41%;国内螺纹钢期货(活跃合约)结算价为3046元/吨,较前一周下降61元/吨,周变动幅度为 -1.96% [22] - 农产品方面,10月17日,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录得119.76,较一周前升高1.34,周变动幅度为1.13%;主要农产品中,猪肉平均批发价为18.03元/公斤,较一周前下降0.74元/公斤,周变动幅度为 -3.94%;鸡蛋平均批发价为7.52元/公斤,较一周前下降0.35元/公斤,周变动幅度为 -4.45%;28种重点监测蔬菜平均批发价为5.07元/公斤,较一周前升高0.12元/公斤,周变动幅度为2.42%;7种重点监测水果平均批发价为7.12元/公斤,较一周前升高0.02元/公斤,周变动幅度为0.28% [24] 物流 - 地铁客运量方面,10月16日,北京地铁客运量七天移动均值为1028.34万人次,较前一周增加327.69万人次,周变动幅度为46.77%;上海地铁客运量七天移动均值为1055.29万人次,较前一周增加304.29万人次,周变动幅度为40.52% [27] - 执行航班量方面,10月17日,国内(不含港澳台)执行航班量近七天移动均值为12790.14架次,较前一周减少1455.29架次,周变动幅度为 -10.22%;国内(港澳台)执行航班量近七天移动均值为364.29架次,较前一周减少22.43架次,周变动幅度为 -5.8%;国际执行航班量近七天移动均值为1865.71架次,较前一周减少86.71架次,周变动幅度为 -4.44% [29] - 城市交通方面,10月17日,一线城市高峰拥堵指数近七天移动均值为1.88,较前一周增加0.48,周变动幅度为34.16% [29] 总结 - 高频经济数据关注点包括生产端稳中有升、商品房成交和土地供应面积整体处于低位、节后执行航班量回落且城市地铁客运量和拥堵指数回升、物价走势分化 短期需重点关注四中全会及十五五规划增量政策、中美贸易政策以及房地产恢复情况影响 [31]
有色金属行业报告(2025.10.13-2025.10.17):高波动率下金银或迎来调整,耐心等待买入时机
中邮证券· 2025-10-20 11:52
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 [1] 核心观点 - 高波动率下金银或迎来调整,建议耐心等待买入时机,长期看好贵金属板块表现 [4] - 铜、铝等基本金属在关税影响下存在压力,但供给扰动及基本面支撑下,建议关注回调后的买入机会 [5] - 钴原料供应预计长期偏紧,价格上行空间较大;稀土出口管制收紧,战略价值提升,价格支撑明确 [6] 板块行情 - 根据长江一级行业划分,有色金属行业本周涨幅为-3.04%,排名第21 [15] - 本周有色板块涨幅排名前5的是白银有色、安泰科技、楚江新材、力量钻石、万邦德;跌幅排名前5的是广大特材、博威合金、鑫科材料、中钨高新、锡业股份 [16] 价格表现 - 基本金属:本周LME铜上涨2.25%、铝上涨1.18%、锌下跌1.41%、铅下跌2.13%、锡下跌0.91% [19] - 贵金属:本周COMEX黄金上涨5.76%、白银上涨6.55%、NYMEX钯金上涨4.23%、铂上涨0.56% [19] - 新能源金属:本周LME镍下跌0.69%、钴上涨9.58%、碳酸锂下跌0.27% [19] - 钴产品价格大幅上涨:硫酸钴/四氧化三钴/氯化钴/电解钴周涨幅为10.79%/11.41%/10.97%/9.01% [6] 库存情况 - 基本金属库存:本周全球显性库存铜累库16766吨、铝去库6049吨、锌累库6748吨、铅累库15414吨、锡累库168吨、镍累库14966吨 [33]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盛达资源、兴业银锡、赤峰黄金、神火股份、紫金矿业等 [8]
居民存款搬家趋缓,股债配置又逢节点
中邮证券· 2025-10-17 17:53
实体经济融资需求 - 9月社融口径新增人民币贷款16080亿元,同比少增3662亿元[9] - 9月企业债券融资105亿元,同比多增2031亿元[9] - 居民新增贷款3890亿元,同比少增1110亿元,但环比增加3587亿元[10] - 企业部门新增融资12200亿元,同比少增2700亿元,环比增加6300亿元[12] 融资结构变化 - 新增居民中长期贷款2500亿元,同比多增200亿元,与TOP100房企销售操盘金额环比增长22.1%相关[10] - 企业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分别为7100亿元和9100亿元,同比变动为多增2500亿元和少增500亿元[12] - 票据融资为-4026亿元,同比少增4712亿元[12] - 信贷与债券融资合计同比少增669亿元,显示融资方式转换[15] 居民存款与风险偏好 - 9月居民新增人民币存款22100亿元,同比多增7600亿元[17] - 非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存款-10600亿元,同比少增-19700亿元[17] - A股市场震荡导致居民风险偏好下降,资金从权益投资回流存款[17] 货币供应与价格指标 - 9月M1同比增长7.2%,较前值上升1.2个百分点,连续5个月回升[18] - 9月M2同比增长8.4%,较前值下降0.4个百分点[19] - M1与M2同比增速剪刀差为-1.2%,较前值收窄1.6个百分点[19] - 剪刀差领先PPI同比增速1-2个季度,预示2025年6月PPI同比-3.6%为阶段性底部[19] 政策与市场展望 - 贴息政策效果存在时滞,未在9月企业融资数据中显著体现[13] - 若居民风险偏好未修复,存款可能流向理财市场,利好债券市场[22] - 预计四季度PPI同比增速延续修复,年内或回升至-1.5%左右水平[24]
出口延续边际放缓,关注中欧合作深化
中邮证券· 2025-10-17 17:45
出口表现与结构分析 - 9月出口同比增长8.3%,较前值上升3.9个百分点,但两年复合增速为5.27%,较前值回落1.21个百分点,显示剔除低基数效应后增速边际放缓[9] - 对美国出口同比大幅下降27.03%,虽较前值收窄6.09个百分点,但仍为主要拖累,对整体出口同比拉动为-4.19%[12] - 对欧盟和东盟出口构成主要支撑,增速分别为14.18%和15.62%,但对两者整体出口增速为14.94%,较前值放缓1.5个百分点[14] - 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出口展现韧性,两年复合增速分别为4.98%和7.69%,但较前值分别回落4.04和2.04个百分点[16] - 地产后周期产品出口明显放缓,家具、家电、灯具的两年复合增速分别为-6.2%、-2.86%和-14.91%[17][19] - 劳动密集型商品出口疲软,塑料制品、箱包、纺织、服装的两年复合增速分别为-2.54%、-14.08%、1.4%和-7.51%[21] 进口表现与前景展望 - 9月进口同比增速7.4%,较前值上升5.9个百分点,高于市场预期和近五年同期均值[22] - 对欧盟、日本、韩国进口是主要支撑,同比拉动作用分别为0.98%、1.25%和0.93%[24] - 美国特朗普政府的新关税政策(如对家具征收30%关税、对药品加征100%关税)可能加剧中美贸易摩擦,制约短期出口[13][27] - 美国对欧盟的贸易政策可能倒逼中欧合作深化,欧盟外贸依存度为47.6%,中欧关系转暖或部分对冲对美出口下滑[28][29]
格科微(688728):50M持续上量
中邮证券· 2025-10-17 16:43
投资评级 - 报告对格科微的投资评级为“买入”,且为“维持” [2] 核心观点 - 公司成功转型Fab-Lite模式,经营现金流大幅改善,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1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7.29亿元 [5] - 高像素CIS产品推动营收持续成长,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36.36亿元,同比增长30.33%,其中第二季度收入创上市以来新高 [5] - 产品结构持续升级,高像素产品占比提升,自有工厂已全面转向高像素产品,将增强公司一体化竞争能力和盈利前景 [5][6][7][9][15] 公司业绩与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36.36亿元,同比增长30.33%,归母净利润0.30亿元,EBITDA为6.99亿元 [5] - 预计2025/2026/2027年收入分别为78/100/12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10亿元 [9] - 公司最新收盘价16.65元,总市值433亿元,流通市值416亿元,资产负债率65.3% [4] 业务分项进展 - 手机CIS业务收入占比60.88%,2025年上半年1,300万及以上像素产品收入超10亿元,占手机CIS业务约46%,3,200万及以上像素产品出货量超4,000万颗,5,000万像素产品出货收入约2.5亿元,占比10% [6] - 非手机CIS业务收入占比19.69%,公司积极布局车载前装芯片,并关注AI眼镜等新兴市场,已有500万像素CIS在AI眼镜项目量产 [6] - 显示驱动芯片业务收入占比19.43%,LCD TDDI产品销售占比持续提升,并实现首颗AMOLED显示驱动芯片在智能手表客户的成功交付 [6] 运营模式与产能 - 公司运营模式正式转变为Fab-lite,通过自有Fab产线实现产品设计、研发、制造、测试、销售全环节打通 [5] - 自有工厂格科半导体自2025年下半年起全面转向高像素产品,800万和1,300万像素占比将降至10%以下,3,200万和5,000万像素产品产能利用率保持100% [7] - 格科微浙江专注于CIS、DDIC封测制造与相关技术研发,并积极进行IATF 16949车规认证 [7] 相对估值 - 参考A股Fab-Lite公司卓胜微、IDM公司士兰微及天岳先进进行相对估值分析,参考公司2025年一致预期PB均值为4.47x,格科微2025年预测PB为4.12x [15][16]
6部门发文充电设施“三年倍增”行动方案,V2G有望加速推进
中邮证券· 2025-10-17 16:26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强于大市,且维持此评级 [1] 核心观点 - 报告核心观点围绕国家发改委等6部门印发的《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服务能力"三年倍增"行动方案(2025—2027年)》展开,认为该方案将推动充电基础设施全面补强,并加速V2G(车网互动)技术的试点与应用 [4][5] - 报告指出V2G是助力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有效工具,随着市场机制完善,运营类企业有望加速迎来盈利拐点 [5] 行业基本情况与目标 - 行业52周最高点位为10428.72,最低点位为6107.84,收盘点位为9930.59 [1] - 行动方案主要目标为到2027年底,在全国范围内建成2800万个充电设施,提供超3亿千瓦的公共充电容量,满足超过80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实现充电服务能力翻倍增长 [4] 当前市场现状与缺口 - 截至2025年8月,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枪)总数达到1734.8万个,同比增长53.5% [5] - 其中公共充电设施(枪)431.6万个,同比增长37.8%;私人充电设施1303.2万个,同比增长59.6% [5] - 2025年1-8月,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453.0万个,桩车增量比为1:1.8 [5] - 截至2025年8月底,公共充电桩额定总功率达到1.96亿千瓦,平均功率约为45.48千瓦,因此至少还有1亿千瓦的公共充电容量待建设 [5] V2G发展预期 - 行动方案计划到2027年底,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范围有效扩大,新增双向充放电(V2G)设施超5000个,反向放电量超2000万千瓦时 [5] 投资建议 - 报告认为公共充电桩将加速向更大功率进展,这对配电网等提出进一步要求 [6] - 对充电设备企业,建议关注盛弘股份、优优绿能等 [6] - 对运营商,建议关注特锐德、万马股份等 [6]
IP系列深度之三:海外复盘:任天堂:创造惊喜的游戏王国
中邮证券· 2025-10-17 15:43
行业投资评级 - 商贸零售行业投资评级为“强于大市”,并予以维持 [1] 核心观点 - 报告为IP海外复盘系列之三,聚焦于游戏巨头任天堂,旨在从其发展历程中为中国IP产业提供借鉴 [4][5] - IP潮玩行业的商业模式可分为“造星”(IP平台化)和“追星”(IP商业化)两类,海外成熟公司多为平台化公司,而中国IP产业起步较晚,目前两种模式的公司均存在发展机会 [9][76] - 相关投资标的包括泡泡玛特、布鲁可、名创优品等 [10] 公司概况:任天堂 - 任天堂已从纸牌工厂转变为市值超过1000亿美元的游戏巨头,游戏玩家数量达到1.28亿 [5][16] - 公司以硬件为基础、软件为核心竞争力,业务覆盖游戏平台、移动和IP以及其他三大板块,其中游戏平台业务收入占比超过90% [5][23] - 公司通过动漫、卡牌、手游、主题乐园、电影等方式深挖原创游戏IP商业价值,实现多元化发展 [5][16] 发展历史 - **1889-1962年**:公司乘纸牌行业复苏东风起家,从手工作坊成长为现代企业并成功上市 [6][32][36] - **1963-1977年**:纸牌业务受冲击,公司探索新方向,横井军平开发的“超级怪手”等电子玩具为后续游戏机业务奠定基础 [6][41] - **1977-2000s年**:凭借电子玩具经验切入游戏领域,推出Famicom(销量近6200万台)和Game Boy(销量超1.18亿台)等经典主机,并诞生《超级马里奥兄弟》(销量超4000万套)、《宝可梦红/绿》等经典游戏 [6][43][46] - **2000s-2020s年**:面对玩家减少,推行“扩大游戏人口”战略,NDS(搭载《成年人的脑锻炼》等游戏)和Wii(搭载《Wii Sports》,销量8290万套)大获成功,2017年推出的Switch截至2025年6月销量达1.53亿台,软件销量超14亿套 [6][49][51][52] 跨界传播与IP运营 - **马里奥IP**:商业价值约380亿美元,电子游戏是其主要形式(价值320亿美元)系列游戏全球累计销量已超过9.5亿套 通过高频游戏上新、2023年与照明娱乐合作的票房达13.3亿美元的电影、日本环球影城主题乐园及与乐高、优衣库等品牌的跨界联动实现IP扩圈 [53][56][59][60] - **宝可梦IP**:商业价值全球排名第一,约1470亿美元,其中周边衍生产品占比70%(1030亿美元) 构建了以游戏为本体、动漫和卡牌为两翼的协同生态,并通过《宝可梦GO》等手游、品牌授权、世界锦标赛等活动形成多层次、跨媒体的商业矩阵 [65][68][71][72] 财务分析 - 公司营收和利润波动与最新一代硬件产品及配套软件的受欢迎程度紧密相关,例如Switch的成功显著拉升了公司业绩 [23] - 采用“剃须刀式”商业模式,硬件销售占比下降,高利润率的软件销售占比持续上升,第一方软件占比保持在70%以上,推动毛利率和净利率呈稳定上升趋势 [24] - 分地区收入结构稳定,美洲市场占比超40%,日本和欧洲市场各占20%-25% [27] 投资建议与标的 - IP潮玩行业处于发展早期,无论是具备IP打造能力的平台化公司(如泡泡玛特),还是从事IP商业化的公司(如布鲁可)均有机会 [9][76] - 重点公司包括:泡泡玛特(9992.HK,投资评级“买入”,总市值3666亿港元)、布鲁可(300590.SZ,投资评级“买入”,总市值269亿港元)、名创优品(9896.HK,未评级,总市值554亿港元) [10][11]
兆易创新(603986):利基DRAM量价齐升,定制化存储多领域进展顺利
中邮证券· 2025-10-17 10:16
投资评级 - 报告对兆易创新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6][8][13] 核心观点与盈利预测 - 报告预计公司2025年、2026年、2027年将分别实现营业收入96.23亿元、119.04亿元、144.68亿元,对应增长率分别为30.82%、23.71%、21.54% [10] - 报告预计公司2025年、2026年、2027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6.08亿元、21.00亿元、26.99亿元,对应增长率分别为45.87%、30.58%、28.50% [10] - 报告预计公司2025年、2026年、2027年每股收益(EPS)分别为2.41元、3.15元、4.04元 [10] - 报告认为公司坚持多级成长和多元化布局的战略,产品结构将从较高程度依赖Flash转变为Flash、MCU、利基DRAM、汽车、模拟等多产品线共同发展 [13] NOR Flash业务 - 公司NOR Flash的全球市场份额约为20%,连续两年排名第二,预计今年将继续保持第二名位置 [3] - NOR Flash下游需求更加多元化,在存储与计算、汽车板块的收入占比明显提升,预计该趋势将延续 [3] - 公司在国内工业市场已占据主要份额,未来将积极拓展欧洲、日本等海外市场 [3] - 公司车规Flash已在国内市场占据一定份额,未来将推动车规Flash出海和拓展海外市场 [3] - 公司正积极把握端侧AI带来的容量提升和新终端涌现的机遇 [3] 利基型DRAM业务 - 2024年及以前利基DRAM市场主要由海外大厂主导,今年以来海外大厂将产能转向主流产品(如DDR5),逐渐淡出利基市场,导致行业出现明显供应缺口 [4] - 利基DRAM产品价格从2025年3月开始上涨,第二季度出现明显上涨,公司该产品线毛利率也从第一季度开始爬升 [4] - 在行业供不应求状态下,公司预计涨价趋势至少在下半年会延续 [4] - 公司DDR4 8Gb产品在年初量产后,迅速在TV、工业等领域实现产品导入和客户端量产,已成为DRAM部门重要收入组成部分 [4] - 公司LPDDR4小容量产品营收贡献占比已达到两位数,并正积极推进自研料号的流片和测试导入 [4] MCU业务 - 2025年上半年公司MCU收入同比增长接近20%,受益于国补和备货因素,下游需求旺盛 [5] - 公司高性能MCU GD32H7系列采用M7内核,主频达600MHz,是国内率先基于M7内核实现量产的MCU,广泛用于数字信号处理、电机变频、电源储能等场景 [5] - 公司基于GD32H7系列开发AI应用,例如用H7实现AI直流拉弧检测的方案在客户端得到广泛欢迎和产品导入 [5] - 公司GD32F5系列采用M33内核,主频200MHz,适配能源电力、光伏储能、工业自动化等场景,已实现大规模应用 [5] - 公司MCU产品中,光模块产品上半年收入同比实现高速增长,全年对MCU部门营收贡献有望达到高个位数 [5][7] - 公司今年新产品的收入贡献有望达到10%以上,未来这一比例将继续提升 [7] - 公司持续加强在汽车MCU方面的资源投入和能力提升 [7] 财务与估值指标 - 公司最新总市值为1348亿元,资产负债率为13.3% [2] - 报告预测公司2025年毛利率为38.7%,净利率为16.7%,ROE为9.0% [15] - 报告预测公司2025年市销率(P/S)为14.01倍,低于A股存储与MCU可比公司2025年一致预期PS均值16.49倍 [10][13]
珂玛科技(301611):半导体陶瓷结构件增长强劲,加热器持续放量
中邮证券· 2025-10-16 22:39
投资评级 - 报告对珂玛科技的投资评级为“买入”,并维持该评级 [1] 核心观点 - 报告核心观点认为,珂玛科技在半导体领域的先进陶瓷材料零部件业务增长强劲,特别是结构件产品和“功能-结构”一体模块化产品 [4][5] - 公司拟通过发行可转债募集资金用于产能扩建,以抓住半导体设备关键零部件国产替代的市场机遇 [6] - 基于对业务增长的预期,报告预测公司2025年至2027年的收入和利润将实现显著增长 [7] 公司业务与财务表现 - **半导体结构件产品增长**:2025年上半年,公司半导体领域结构件产品销售收入为2.79亿元,同比增长66.06% [4] - **模块化产品持续放量**:2025年上半年,半导体领域“功能-结构”一体模块化产品销售收入为1.58亿元,同比增长15.66% [5] - **先进陶瓷材料收入占比高**:2025年上半年及2024年同期,公司来自半导体设备领域的先进陶瓷材料零部件收入分别为4.37亿元和3.05亿元,占先进陶瓷材料零部件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1.59%和89.52% [4] - **产能扩建计划**:公司拟发行可转债募集不超过7.5亿元,其中4.88亿元用于结构功能模块化陶瓷部件产品扩建项目,5200万元用于半导体设备用碳化硅材料及部件项目,2.1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6] 财务预测与估值 - **收入预测**:预计公司2025年、2026年、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1.19亿元、14.66亿元、19.07亿元,增长率分别为30.54%、31.02%、30.01% [11] - **净利润预测**:预计公司2025年、2026年、2027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4.21亿元、5.78亿元、7.83亿元,增长率分别为35.44%、37.19%、35.45% [11] - **每股收益预测**:预计2025年、2026年、2027年每股收益(EPS)分别为0.97元、1.33元、1.80元 [11] - **盈利能力指标**:预测毛利率将从2024年的58.5%提升至2027年的61.4%,净利率将从36.3%提升至41.0% [12] - **估值指标**:预测市盈率(P/E)将从2024年的82.73倍下降至2027年的32.87倍,市净率(P/B)将从16.93倍下降至9.18倍 [11][12] 公司基本情况 - **股价与市值**:公司最新收盘价为59.01元,总市值为257亿元,流通市值为86亿元 [3] - **股本结构**:公司总股本为4.36亿股,流通股本为1.47亿股 [3] - **历史股价**:52周内最高价为80.18元,最低价为47.72元 [3] - **财务杠杆**:公司资产负债率为22.8% [3] - **股权结构**:公司第一大股东为刘先兵 [3]
普冉股份(688766):拟收购SkyHigh,积极布局2DNAND
中邮证券· 2025-10-16 17:59
投资评级 - 报告对普冉股份的投资评级为“买入”,且为“维持”该评级 [1] 核心观点 - 普冉股份拟收购SkyHigh Memory Limited(SHM)以布局2D NAND,交易完成后预计将实现对SHM的间接控股 [4] - 此次收购预计将在产品、市场和技术三方面产生良好的业务协同效应:产品上形成NOR Flash、EEPROM与SLC NAND、eMMC等互补;市场上结合普冉的中国收入基础与SHM的海外收入渠道;技术上融合普冉的IC设计能力与SHM的产品工程及制造工程能力 [4] - 公司坚持“存储和存储+”并行战略,一方面巩固NOR Flash和EEPROM在现有市场的优势并拓展工业、车规等增量市场,另一方面大力发展MCU和模拟产品,收购SHM将丰富“存储+”战略下的产品矩阵 [5] - 在AIoT、汽车电子、工业控制等下游领域需求及国产化替代机遇下,公司未来成长主要源于产品结构优化与高端市场渗透、“存储+”战略的协同效应以及潜在收购带来的战略机遇 [13] 公司基本情况与市场表现 - 截至报告发布,普冉股份最新收盘价为109.70元,总市值和流通市值均为162亿元,总股本和流通股本均为1.48亿股 [3] - 公司52周内最高价为128.00元,最低价为56.66元,资产负债率为14.0%,市盈率为39.46 [3] - 个股表现显示,自2024年10月至2025年10月,其股价涨幅达102% [2] 财务预测与估值分析 - 报告预测公司2025年、2026年、2027年将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0.04亿元、26.06亿元、34.72亿元,对应增长率分别为11.09%、30.09%、33.20% [6][9] - 预测同期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04亿元、2.95亿元、4.86亿元,对应增长率分别为-64.44%、183.87%、64.52% [7][9] - 预测每股收益(EPS)2025年为0.70元,2026年为1.99元,2027年为3.28元 [9] - 相对估值分析参考A股存储芯片公司(兆易创新、北京君正、东芯股份、聚辰股份),其2025年一致预期市销率(PS)均值为23.91倍,而普冉股份2025年预测PS为8.11倍,低于可比公司均值 [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