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证券

搜索文档
2025年7月PMI数据点评:受季节性等因素影响,制造业景气有所回落
渤海证券· 2025-07-31 17:12
制造业PMI数据 - 7月制造业PMI回落至49.3%,低于荣枯线[2] - 生产指数下降0.5个百分点至50.5%[2] - 新订单指数下降0.8个百分点至49.4%,重回收缩区间[2] - 新出口订单下降0.6个百分点至47.1%[2] 企业规模差异 - 大型企业PMI下降0.9个百分点至50.3%[2] - 中型企业PMI上升0.9个百分点至49.5%[2] - 小型企业PMI下降0.9个百分点至46.4%,压力显著[2] 非制造业表现 -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下降0.4个百分点至50.1%[3] - 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下降2.2个百分点至50.6%[3] - 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微降0.1个百分点至50.0%[3] 综合指数与风险 - 综合PMI产出指数下降0.5个百分点至50.2%[3] - 制造业面临季节性因素和极端天气的双重压力[4]
天津乳制品行业专题报告:天津铸就都市型奶业产业,海河引领全国花色奶风潮
渤海证券· 2025-07-31 17:1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我国拥有“黄金奶源带”,但牧业领域产能需调整,奶价与成本倒挂,头部牧业企业提升成母牛比例强化经营韧性;乳制品行业形成两超多强格局,花色奶与线上渠道有亮点,国内乳制品消费仍有发展空间;天津市打造百亿级奶业产业,奶牛DHI测定技术领跑全国;海河乳品作为天津代表性企业,近年财务情况稳健,花色奶破局外埠市场销售 [1][2][3][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我国坐拥“黄金奶源带”,牧业领域产能需调整 - 荷斯坦牛为我国奶牛主要品种,内蒙古为产奶第一大省,我国奶牛以中国荷斯坦牛为主,存栏量占比超80%,奶牛养殖分五大类型,内蒙古等五省牧区草地面积大,2024年全国牛奶产量前五省合计占比62.68% [15][16][19] - 奶价与成本倒挂,牧业行业产能待调整,2024年全国牛奶产量下降2.79%,奶牛平均单产量提升到9.9吨/年,近年奶价持续下降呈现成本倒挂,国内牧场亏损比例扩大,奶牛存栏量减少,头部牧业企业提升成母牛比例强化经营韧性 [22][25][27][36] 乳制品行业形成两超多强格局,花色奶与线上渠道有亮点 - 乳制品产量下降,伊利、蒙牛为行业双强,2018 - 2024年国内规模以上企业乳制品产量CAGR为1.64%,2024年产量同比下降1.90%,常温纯牛奶市场份额占比最高,行业形成两超多强格局,2025年一季度乳制品6大典型类别CR5均超60% [42][43][47] - 国内乳制品消费仍有发展空间,需重视新兴线上渠道发展机会,近两年国内乳制品表观消费量下降,2024年同比下降3.30%,人均消费量仅40.5kg/年,低于膳食指南建议及日韩水平,液态奶市场销售承压,细分领域花色奶表现较好,线上销售仍有增长,国家出台积极政策,行业需求改善可期 [51][54][57][61][62] 天津市打造百亿级奶业产业,奶牛DHI测定技术领跑全国 - 地处非“黄金奶源带”,但天津成就百亿级都市型奶业产业集群,天津是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之一,形成“4 + 1”环天津南半环奶业产业发展带,2023年奶业全产业链年总产值超116.8亿元,2024年奶牛存栏量略有增加,牛奶产量略有下降,成母牛数量有所减少 [3][67][70][72] - 天津奶牛DHI测定技术优势突出,本土品牌主导本地市场,DHI测定技术可评估奶牛健康、提高品质和产量、降低成本,2024年全国参加测定的成母牛数量同比增长20.41%,天津在该技术上有历史沉淀、参与率高、单产量高优势,本土奶业与乳制品品牌占据天津市场主导地位 [76][77][80][82][84] 天津代表性乳制品企业:海河乳品 - “海河”为中华老字号,拥有近70年品牌沉淀,“海河”品牌始创于1957年,2024年获商务部中华老字号认定 [5][88] - 海河乳品近年财务情况稳健,乳制品加工毛利率水平提升较明显,2024年产品产销量分别增长7.67%和1.32%,产销率均值为102.26%,可可奶为核心销售产品,2024年实现销售量价齐升,今年一季度业绩增长,毛利率提升明显 [89][91][93][96] - 国资控股体系下,海河乳品奶源稳定,花色奶破局外埠市场销售,奶源来自嘉立荷牧业集团,原奶供应链稳定且高品质,2024年外埠市场销售占比50%,海河乳品发展花色奶基础扎实,口味持续创新,强化与本地文化联动,花色奶市场影响力扩大,外埠市场销售规模突破5亿元 [101][102][106][110][111]
渤海证券研究所晨会纪要(2025.07.31)-20250731
渤海证券· 2025-07-31 10:41
市场概况 - 上周A股主要指数全部上涨,科创50涨幅最大达5.33%,上证50涨幅最小为0.59% [2] - 上证综指上涨0.78%,深证成指上涨1.71%,创业板指上涨4.14%,沪深300上涨0.80%,中证500上涨2.30% [2] - 沪深两市两融余额达19,763.07亿元,周环比增加492.08亿元(融资余额增486.47亿元,融券余额增5.61亿元) [2] - 日均参与两融交易投资者数量为470,483名,周环比增长10.97% [2] 行业两融动态 - 医药生物、有色金属和电子行业融资净买入额居前,石油石化、农林牧渔和综合行业融资净买入额较少 [3] - 非银金融、通信和有色金属行业融资买入额占成交额比例较高,纺织服饰、轻工制造和社会服务行业比例较低 [3] - 非银金融、电力设备和医药生物行业融券净卖出额较多,基础化工、食品饮料和石油石化行业融券净卖出额较少 [3] ETF及个股两融数据 - 市场ETF融资余额982.08亿元(周增2.83亿元),融券余额63.70亿元(周增4.54亿元) [3] - 融资净买入额前五ETF:富国中债7-10年政策性金融债ETF、易方达中证香港证券投资主题ETF、恒生科技、华夏恒生科技ETF(QDII)、广发中证港股通非银ETF [3] - 个股融资净买入前五:新易盛(300502)、中国电建(601669)、寒武纪(688256)、北方稀土(600111)、民生银行(600016) [3] - 个股融券净卖出前五:中国平安(601318)、比亚迪(002594)、恒瑞医药(600276)、东方电气(600875)、药明康德(603259) [3]
渤海证券研究所晨会纪要(2025.07.30)-20250730
渤海证券· 2025-07-30 09:35
固定收益研究:信用债周报 - 本期信用债发行指导利率多数下行,整体变化幅度为-5 BP至2 BP,信用债发行规模环比增长,各品种发行金额均增加 [2] - 信用债净融资额环比增加,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净融资额增加,企业债、公司债、定向工具净融资额减少,企业债、短期融资、定向工具券净融资额为负,公司债、中期票据净融资额为正 [2] - 二级市场方面,本期信用债成交金额环比增长,各品种成交金额均增加,收益率全部上行,上行幅度在4-14BP [2] - 信用利差方面,中短期票据、企业债、城投债信用利差多数走阔,但7年期品种仍以收窄为主,调整后各等级基本仍处于历史低位,部分AAA级5年期品种信用利差处于10%左右分位 [2] - 绝对收益角度来看,调整后多数品种收益率已回撤至2个月前水平,但信用债趋势反转条件依旧不充分,供给不足和相对旺盛的配置需求仍将对信用债形成支撑 [2] - 地产债方面,销售复苏进程将对债券估值产生较大影响,随着市场逐步企稳的信号出现,风险偏好较高的资金可考虑提前布局,配置重点仍是历史估值稳定的业绩优异的央企、国企,以及含有强力担保的优质民企债券 [3] - 城投债方面,稳增长和防系统性风险的背景下,城投违约的可能性很低,城投债仍可作为信用债重点配置品种,城投债大势将由化债与发展的合力决定,短期信用风险无虞 [3] 行业研究:金属行业周报 - 钢铁:钢价反弹后下游有一定补库意愿,近期宏观"反内卷"消息对钢价有带动,需警惕投机需求带来的价格波动,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将面临高海拔腐蚀环境,对特种钢(如高强度不锈钢、水电钢、耐候钢)领域需求带动或较大 [5] - 铝:宏观情绪偏暖,基本面支撑不足,预计短期铝价震荡运行,可关注我国7月政治局会议消息和中美贸易谈判进展 [5] - 锂:"反内卷"消息对价格有提振,短期需关注部分矿山项目采矿权的续期和政府对当地项目监管力度的变化,短期供给过剩压力仍大,需警惕投机需求带来的价格波动 [5] - 稀土:中国6月稀土出口量为7742.2吨,环比大幅增长32.02%,其中对美稀土永磁体出口量为352.8吨,环比上月增长幅度较大,预计随着6月国内出口商获得更多出口许可,7月出口量有望进一步提升,稀土价格有望在出口需求改善下偏强运行 [5] - 铜/铝:目前国内进入消费淡季,短期国内部分传统需求领域或难有明显增量,但国内经济刺激政策效果正逐步显现,国内"反内卷"预期下铜和铝行业的供给格局有望逐步改善,铜、铝库存偏低,铜矿供应偏紧,铝企持稳生产且利润尚可 [5] - 黄金:长期看,美国居高不下的债务和赤字率、美国潜在的再通胀风险、全球复杂的地缘局势、多国央行购金等因素均利好金价 [6] - 稀土:稀土价格目前仍处于周期底部,国内政策推动供给格局优化,人形机器人和新能源等领域为需求提供新动能,行业长期发展前景广阔 [6] - 报告给予钢铁行业"看好"评级,维持有色金属行业的"看好"评级,维持对洛阳钼业(603993)、中金黄金(600489)、山东黄金(600547)、紫金矿业(601899)、中国铝业(601600)的"增持"评级 [6]
金属行业周报:部分品种价格反弹,关注本周宏观会议-20250729
渤海证券· 2025-07-29 18:4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给予钢铁行业“看好”评级,维持有色金属行业“看好”评级,维持对洛阳钼业、中金黄金、山东黄金、紫金矿业、中国铝业的“增持”评级 [4][8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部分金属品种价格受宏观消息提振,但需警惕投机需求带来的价格波动;不同金属因自身供需和政策环境不同,价格走势和投资机会有差异 [3][4][8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要闻 - 1 - 6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1.8%,不同性质企业有不同表现 [15] - 美国与欧盟达成15%税率的关税协议 [15] -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推动光伏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15] - 世界钢铁协会统计6月全球粗钢产量同比下降5.8%,上半年下降2.2% [15] - 广期所调整工业硅、多晶硅、碳酸锂期货相关合约涨跌停板幅度和交易手续费标准 [15] 行业数据 钢铁 - 宏观上价格法修正草案提振市场情绪,基本面本周库存小幅下降;钢价反弹后下游有补库意愿,“反内卷”消息带动钢价,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或带动特种钢需求 [16] - 7月25日上海终端线螺采购量环比涨19.28%,同比涨53.49%;五大品种钢产量环比降0.14%,同比降0.97% [17][20] - 7月25日全国样本钢厂高炉产能利用率90.81%,环比降0.08pct;电炉产能利用率53.48%,环比增1.31pct [24] - 7月25日钢材社库 + 厂库合计环比降0.11%,同比降22.78% [26] - 7月25日部分原料价格上涨,普钢综合价格指数环比涨4.16% [26][39] 铜 - 宏观上美国贸易协议使情绪偏暖,淡季下游按需采购;矿端供应和低库存支撑价格,短期震荡运行,关注会议和谈判进展 [41] - 7月25日LME铜现货价和长江有色铜现货价环比分别涨1.25%、1.16%;LME铜库存增5.16%,SHFE铜库存降57.81% [46] 铝 - 宏观上美国贸易协议利好铝价,消费淡季库存累库预期强,“反内卷”使氧化铝价格支撑电解铝;短期震荡运行,关注会议和谈判进展 [48] - 7月25日LME铝现货结算价和长江有色铝现货价环比分别涨2.53%、0.39%;LME铝库存涨4.67%,SHFE铝库存降17.84% [49] 贵金属 - 海外贸易谈判主导本周金价,贸易协议达成使避险情绪回落,金价承压;关注会议、谈判、经济数据、关税政策、降息预期和地缘政治局势 [51] - 7月25日COMEX、SHFE活跃黄金合约收盘价环比分别跌0.51%、涨0.04%;COMEX、SHFE活跃白银合约收盘价环比分别跌0.26%、涨1.28% [51] 新能源金属 - “反内卷”政策或使锂行业产能出清,海外储能市场有望扩容;“反内卷”消息提振价格,关注矿山采矿权续期和监管力度变化,警惕供给过剩压力 [54] - 7月25日部分锂、钴、镍产品价格有不同程度上涨 [55][61] 稀土及小金属 - 7月25日轻稀土氧化镨钕价格环比涨7.31%,重稀土氧化镝、氧化铽价格环比分别跌1.79%、1.32% [67] - 7月25日部分小金属价格有变动,钨精矿和APT价环比增长 [68] 公司重要公告 - 紫金矿业副总裁沈绍阳拟减持不超250,250股公司股份 [73] - 抚顺特钢收到要约收购报告书摘要,要约收购98,605,000股,占总股本5% [73] - 中金黄金公告相关处置工作进展,内蒙古矿业公司已停产 [73] - 四川黄金持股5%以上股东计划减持不超10,500,000股公司股份 [73] 行情回顾 - 7月21 - 28日,上证综指涨1.07%,沪深300指数涨1.23%,申万钢铁涨2.61%,申万有色涨3.69%,小金属子板块涨幅居前 [74] - 钢铁板块西宁特钢、有色金属板块盛和资源涨幅居前 [76] - 截至7月28日,钢铁行业市盈率 - 201.91倍,相对沪深300估值溢价率 - 1694.23%;有色金属行业市盈率22.30倍,相对沪深300估值溢价率76.10% [78] 本周策略 - 铜/铝:国内消费淡季传统需求难有增量,但经济刺激政策效果显现,“反内卷”改善供给格局,库存低且供应有差异,关注政策和关税变化 [4][82] - 黄金:长期受美国债务、通胀、地缘局势和央行购金等因素利好,建议关注相关板块 [4][82] - 稀土:价格处于周期底部,政策优化供给,新领域提供需求动能,行业前景广阔,建议关注相关板块 [4][82]
信用债周报:收益率上行,成交金额环比增长-20250729
渤海证券· 2025-07-29 15:2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本期信用债发行规模环比增长,净融资额环比增加,成交金额环比增长,收益率全部上行,信用利差多数走阔但7年期品种仍以收窄为主,调整后各等级基本仍处于历史低位 [1][58] - 信用债趋势反转条件不充分,供给不足和配置需求旺盛支撑信用债,资金面边际转松推动修复行情,未来收益率下行可能性大,可逢调整增配,配置和交易思路适度乐观,关注利率债和个券票息价值 [1][58] - 鉴于评级利差处于历史低位,现阶段信用下沉效果不佳,短期高等级品种补涨潜力大,可关注相关主体名下超跌债券,做好配置与交易策略配合转换,关注稳增长政策等对市场的影响 [1][58] - 中央和地方优化房地产政策推动市场止跌回稳,地产债销售复苏影响估值,风险偏好高的资金可提前布局,注重风险收益平衡,配置央企、国企和优质民企债券,博弈超跌房企债券估值修复机会 [2][60] - 城投债违约可能性低,可作为信用债重点配置品种,大势由化债与发展合力决定,短期信用风险无虞,策略可积极 [2][6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一级市场情况 发行与到期规模 - 本期企业债、公司债等共发行371只,发行3526.39亿元,环比增长25.49%,净融资额575.25亿元,环比增加126.23亿元 [12] - 各品种发行金额均增加,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净融资额增加,企业债、公司债、定向工具净融资额减少,企业债、短期融资、定向工具券净融资额为负,公司债、中期票据净融资额为正 [12] 发行利率 - 交易商协会公布的发行指导利率多数下行,整体变化幅度为 -5 BP至2 BP,不同期限和等级品种利率变化幅度有差异 [14] 二级市场情况 市场成交量 - 本期信用债合计成交8972.86亿元,成交金额环比增长3.78%,各品种成交金额均增加 [17] 信用利差 - 中短期票据各品种信用利差分化,1年期、3年期AA级及以上、5年期AAA级和AA+级走阔,其余品种利差收窄,7年期收窄 [20] - 企业债多数品种信用利差走阔,1年期、3年期、5年期走阔,7年期收窄 [27] - 城投债多数品种信用利差走阔,1年期、3年期走阔,5年期中AAA级和AA+级走阔,其余品种利差收窄,7年期中AA - 级利差走阔,其余品种利差收窄 [34] 期限利差与评级利差 - 期限利差方面,AA+中短期票据、企业债、城投债不同期限利差有走阔或收窄情况,且均处于历史低分位 [43][48][52] - 评级利差方面,3年期中短期票据、企业债、城投债不同评级利差有走阔或收窄情况,且均处于历史低位 [43][48][52] 信用评级调整及违约债券统计 信用评级调整统计 - 本期共有3家公司评级(含展望)调整,其中下调1家,上调2家 [55] 违约及展期债券统计 - 本期暂无信用债违约 [57] - 本期深圳市龙光控股有限公司、奥元集团有限公司名下公司债展期,展期债券余额合计108.92亿元 [57] 投资观点 - 同报告核心观点内容 [1][2][58][60]
渤海证券研究所晨会纪要(2025.07.29)-20250729
渤海证券· 2025-07-29 10:30
宏观及策略研究 - 2025年1-6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1.8%,6月单月同比下降4.3%,降幅较前期收窄 [2][3] - 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较1-5月回升0.1个百分点),但PPI回落导致营收增速放缓至2.5%,营收利润率同比下降4.8%至5.15% [3] - 分企业类型看,仅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利润增速改善,私营、国有及股份制企业均边际回落 [3] - 41个工业行业中17个实现利润正增长,黑色金属冶炼、有色金属矿采选、铁路船舶设备制造等行业表现突出 [4] 财政数据 - 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降0.3%,支出同比增长3.4%,政府性基金收入下降2.4%但支出大幅增长30% [6] - 税收收入结构改善:增值税涨幅扩大,企业所得税降幅收窄(低基数效应),个人所得税保持8%高增速 [9] - 财政支出侧重民生与科技:社保就业支出增长9.2%,科技支出增速提升至9.1%,基建支出降幅扩大至4.5% [10] - 政府性基金支出加速(特别国债和专项债落地),广义财政支出同比增长8.9% [10] 公募基金市场 - 公募基金总规模突破34万亿元,权益类基金普遍上涨,量化基金单周涨幅达2.22%,QDII基金平均涨1.10% [12][14] - ETF市场净流入19.22亿元,跨境型ETF流入103.22亿元,股票型ETF净流出54.53亿元,日均成交额3837.85亿元 [14] - 主动权益基金仓位下降3.14个百分点至75.38%,增持建筑材料、煤炭等行业 [14] - 新成立基金36只,募集规模276.61亿元,个人养老金基金扩容 [12][15] 轻工制造与纺织服饰行业 - 造纸板块受"反内卷"政策推动,7月1-25日上涨5.07%,头部企业宣布8月起瓦楞纸提价30元/吨 [16] - 2026年造纸产能投放节奏放缓,政策持续发力有望改善行业供需 [16] - 第三批690亿元国补资金下达,带动以旧换新销售额超1.6万亿元,利好家具内销 [20] - 纺织服饰板块跑输沪深300指数0.24个百分点,瑞贝卡上半年净利润增长超15% [16]
2025年上半年财政数据点评:政府性基金支出增长较快
渤海证券· 2025-07-28 19:22
财政收支概况 - 2025年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5566亿元,同比下降0.3%;支出141271亿元,同比增长3.4%[2] - 2025年上半年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9442亿元,同比下降2.4%;支出46273亿元,同比增长30%[2] 公共财政收入 - 2025年上半年公共财政收入同比负增长,降幅与1 - 5月持平,收入结构好转[2] - 税收收入中增值税同比涨幅扩大、单月增速下降,企业所得税降幅收窄,个人所得税涨幅略收窄但仍有8%增速[2] - 上半年非税收入同比增速回落,完成全年国家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52.6%,低于过去5年平均水平[2] 公共财政支出 - 2025年上半年公共财政支出同比增长3.4%,涨幅收窄,支出结构“重民生、重科技、弱基建”[3] - 民生领域支出同比增速6.4%,科技文体领域支出同比增速提升至8.0%,基建领域支出同比增速为 - 4.5%[3] - 上半年完成全年国家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47.6%,低于过去5年平均水平,支出节奏放缓[3] 政府性基金收支 - 2025年上半年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下降2.4%,降幅收窄;支出同比增长30%,较1 - 5月扩大14个百分点[4] - 上半年广义财政支出同比增长8.9%,较1 - 5月增加2.3个百分点[4] 风险提示 - 经济环境和政策变化超预期会影响税收基数和财政支出规模、节奏[5]
轻工制造、纺织服饰行业周报:持续关注造纸“反内卷”,第三批国补资金下达-20250728
渤海证券· 2025-07-28 18:57
行业投资评级 - 轻工制造行业评级为"中性" [1][45] - 纺织服饰行业评级为"中性" [1][45] - 重点推荐个股维持"增持"评级:欧派家居、索菲亚、探路者、森马服饰、乖宝宠物、中宠股份 [45] 核心观点 - 造纸行业受"反内卷"政策推动,7月1日至25日板块累计上涨5.07%,瓦楞纸价格周环比上涨30元/吨,头部企业计划8月1日起上调瓦楞纸、再生牛卡纸价格30元/吨 [41] - 2026年造纸行业产能投放节奏放缓,叠加政策支持,行业中长期改善预期明确 [41]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效果显著:截至2025年7月16日带动2.8亿人次申领补贴,相关商品销售额超1.6万亿元,第三批690亿元国补资金下达将进一步释放需求 [42] - 家具类消费表现亮眼:2025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2.9%,6月单月增长28.7% [42] 行业高频数据 - **纸浆价格**:国内漂针浆均价5880.16元/吨(周环比-2.17元),漂阔浆均价4090.96元/吨(周环比+34.56元);国际漂针浆804.58美元/吨(持平),漂阔浆630美元/吨(持平) [10] - **纸制品价格**:瓦楞纸2760元/吨(周环比+30元),箱板纸5245元/吨(持平),白板纸3800元/吨(持平),白卡纸4360元/吨(持平) [18] - **化工原料**:TDI均价1.55万元/吨(周环比+1880元),MDI均价1.68万元/吨(周环比+243.33元) [9] - **纺织原料**:长绒棉均价2.17万元/吨(周环比+30元) [31] 公司动态 - **源飞宠物**:拟对62名员工授予250.95万股限制性股票,占公司总股本1.31%,授予价9.63元/股 [33] - **瑞贝卡**: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5.31%,跨境电商TOC销售占比近50%带动毛利率提升 [33] - **彪马**:预计2025年亏损,销售额下调至同比下滑超10%(原预期为个位数增长),主因美国关税冲击 [8] 行情回顾 - **轻工制造**:7月21-25日跑赢沪深300指数0.15个百分点(SW轻工制造+1.84% vs 沪深300+1.69%),造纸子板块领涨(+3.64%) [34] - **纺织服饰**:同期跑输沪深300指数0.24个百分点(SW纺织服饰+1.45% vs 沪深300+1.69%),纺织制造子板块表现最佳(+2.34%) [38] - **个股表现**:轻工制造涨幅前三为菲林格尔(+29.58%)、松霖科技(+26.52%)、景兴纸业(+16.42%);纺织服饰涨幅前三为金春股份(+50.29%)、浪莎股份(+16.30%)、爱慕股份(+15.80%) [34][38]
2025年1-6月工业企业效益数据点评:政策效能叠加出口回升,6月工企利润边际改善
渤海证券· 2025-07-28 17:08
工业企业利润情况 - 1 - 6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1.8%,6月同比下降4.3%,降幅收窄[1] 量价利润率因素 - 1 - 6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较1 - 5月回升0.1个百分点[1] - 1 - 6月PPI同比增速继续回落,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5%,较1 - 5月回落0.2个百分点[1] - 1 - 6月营收利润率为5.15%,同比下降4.8%,降幅较1 - 5月扩张[1] 不同类型企业情况 - 仅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利润累计同比增速边际改善,私营、国有及股份制企业边际回落[1] 行业增长情况 - 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1 - 6月17个行业利润总额累计增速正增长,增长面较1 - 5月收缩[1] 展望与风险 - 6月工业企业利润同比降幅收窄,7月工企利润同比增速将继续边际改善[2] - 存在反内卷落地见效不及预期和外部环境不确定性风险[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