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财通证券
icon
搜索文档
财通策略&多行业:2025年3月金股
财通证券· 2025-03-04 16:01
核心观点 - “春季躁动、成长进攻”,政策预期叠加国内科技产业变革推动中国资产迎春天,3月政策交易暂缓阶段可能切向红利;内外宏观环境利于市场表现,把握两会前后行情节奏;中国AI核心资产距离拥挤度过热仍有上行空间;配置层面推荐券商、科技(科创+AI核心资产等) [3] - 各行业2月十大金股为阳光电源、中联重科、中国建筑、沪电股份、海光信息、福瑞股份、敏实集团、立高食品、香港交易所、渝农商行 [3] 策略 - 政策预期叠加科技产业变革推动中国资产迎春天,两会前后行情会前提前上涨,会中可能暂缓,会后继续上攻,3月政策交易暂缓阶段可能切向红利;配置推荐券商、科技等 [7] - 内外宏观环境利于市场表现,海外美元美债利率回落,美国经济逐步回落;国内金融数据改善,经济修复预期加强;两会节奏会前提前上涨,会中可能暂缓,会后小盘/成长进攻且延续性强 [8] - 中国AI核心资产距离拥挤度过热仍有上行空间,哑铃结构两端可能高低切,我国核心资产崛起路径渐明 [10] 电新 - 随着可再生能源渗透率提升等因素驱动,2024年前三季度全球储能装机超100GWh,同比增长57%,市场结构从点状变为全球开花,中国增长最快 [12] 机械 - 中联重科工程机械行业龙头地位稳固,新兴板块及海外业务持续发力,土方、高机、农机等新兴板块和海外收入保持增长 [13] 建筑建材 - 中国建筑新兴产业支撑基建新签较快增长,境外业务有序开拓,地产开发业务加快去化,受下游资金影响短期收入放缓,政策落地后行业需求及回款有望好转 [14][15] 电子 - 沪电股份受益于新兴计算场景对PCB的需求,单三季度实际经营性盈利好于表观,拟投资43亿元投建AI芯片配套高端PCB扩产项目,完成后预估新增年营业收入48亿元 [17] 计算机 - 美国禁令加强对中国AI先进算力芯片封锁,海光DCU紧迫性加强,信创推进CPU有望放量,国内互联网客户加大开支,公司完成模型适配,DCU产品有望突围 [19] 医药 - 福瑞股份预计Echosens净利润增速出现拐点,单3Q24为0.21亿元,同比增长46.04%,剔除费用后单Q3归母净利润为0.43亿元,MAFLD新药上市将加速业绩兑现 [20] 汽车 - 敏实集团是全球领先的综合汽车外饰供应商,拥有4大产品线、5大研发中心和逾70家生产工厂,业务遍及全球,不断拓宽产品体系,有能力拓展新领域 [22] 食品饮料 - 立高食品收入端修复强劲,春节备货积极,奶油和商超渠道贡献大,管理改善逐步显现,有望迎来三周期共振 [23] 非银金融 - 香港交易所现货市场交投旺盛,互联互通成交额创新高,投资收益平稳增长,看好其在制度优化及流动性改善下港股ADT台阶式上升 [24] 银行 - 渝农商行对公零售增长均衡,息差降幅收窄,资产质量稳健,拨备覆盖充足,成渝地区信贷需求旺盛,受益于化债政策推进 [28]
证券基金行业周度跟踪(2.10-2.16):市场成交额继续提升,关注AI驱动业态变革-20250319
财通证券· 2025-02-18 13:20
核心观点 - DeepSeek带动中国科技股价值重估,A、港股交投活跃度大幅提升,券商经纪业务受益于成交额抬升,关注DeepSeek在券商业务应用带动的业态变革,券业整合进程加速,优先关注东方财富等具备互联网展业优势的标的,持续关注有望冲刺“一流投行”的头部梯队 [4] 重点数据跟踪 市场行情 - 本周(2.10 - 2.14)创业板指数领涨,中证全债下跌,上证指数、创业板指、沪深300、科创50分别上涨1.30%、1.88%、1.19%、0.36%,券商板块上涨0.72%跑赢科创50;年初至今上证指数、创业板指、沪深300、科创50分别累计下跌0.15%、上涨3.44%、上涨0.10%、上涨3.39%,券商板块累计下跌2.98%跑输上述四大指数,中证全债累计上涨0.65% [6] - 本周权益基金平均净值随市场上涨,被动权益型跑赢主动型,偏股混合型、被动指数型、债券型基金平均净值分别累计+1.13%、+1.72%、 - 0.08%,年初至今分别累计+4.20%、+3.52%、+0.34% [8] 市场活跃度 - 本周A股成交额继续增长,日均成交额为17496亿元,环比上周+8.3%,年初以来日均成交额为13575亿元,较2024年全年增长27.7% [10] - 截至2月13日,市场两融余额为18486亿元,环比上周增长1.76%,较2024年末下降0.7%,市场融资余额、融券余额分别为18375、111亿元,环比上周分别+1.73%、+6.79%,较2024年末分别 - 0.7%、+6.7% [12] - 本周港股日均成交额大幅上涨,为2987亿港元,环比上周增长65.2%,年初以来港交所日均成交额1769亿港元,较2024年全年日均成交额增长34.2% [14] 公募基金 - 本周新成立公募基金6只,发行份额42.7亿份;权益基金新成立4只,发行份额5.1亿份,无新成立主动权益基金;年初至今,公募基金发行份额996亿份,同比+15.6%;权益基金发行份额406亿份,同比+125.3%,其中主动权益基金发行份额50亿份,同比 - 49.2% [16] 本周热点事件 财政部所持三大AMC股权划转至中央汇金 - 2月14日晚间,信达、东方、长城资产股权划转至中央汇金,划转后中央汇金旗下持有7张券商牌照,包括中金公司、中国银河等,新增信达证券、东兴证券、长城国瑞证券 [19] 国联民生整合工作协调组成立 - 国联证券顾伟、葛小波任领导小组组长,汪锦岭、熊雷鸣任副组长;投行业务徐春任组长,研究业务胡又文任组长,资管业务贺巍任组长,财富管理业务顾伟、葛小波任组长,IT整合工作吴哲锐任组长 [19][21] 券商AI大模型部署跟踪 - 中信建投等多家券商完成DeepSeek相关模型本地部署或接入,应用于风险管控、智能问答、投资顾问等多个场景 [23][24] 上市券商2024业绩快报/预告汇总 - 中信证券等19家券商发布业绩快报/预告,各券商2024年归母净利润及4Q2024单季归母净利润有不同程度的增长或变化 [26][27] 投资建议 - 优先关注以东方财富为代表的具备互联网展业优势的标的,持续关注有望冲刺“一流投行”的头部梯队,如中信证券、招商证券(H股)等 [4][29]
建材行业策略周报:收储政策加速落地,产业链需求或企稳回升-20250319
财通证券· 2025-02-18 13:11
核心观点 - 消费建材方面广东省推进收储,看好地产链估值率先反弹,2025年2月7 - 9日广东7城披露首批专项债闲置土地收储清单,涉及48幅地块,面积约224.6万方,金额达171亿元,收购主要支持地方国企,土地用途多为住宅 [4] - 收储政策正处落地期,多数城市落实进展待提速,存在专项债额度不清晰、调规程序复杂等难点,后续预计更多城市借鉴广东做法,出台细则或指引,更多配套政策有望加快落地 [4][5] - 2025年地产政策有望聚焦加快收储节奏,完善配套政策 [5] 投资建议 - 短期地产成交有望边际改善,中长期消费者信心有望恢复,地产逐步回稳向好,建议关注消费建材核心标的 [7] - 长期看好C端的北新建材、伟星新材、兔宝宝;反弹关注B端的东方雨虹、三棵树、蒙娜丽莎、坚朗五金、中国巨石 [7] 行业数据 - 报告展示了沥青、MDI、PVC原材料、PPR原材料、国废、钛白粉、聚羧酸减水剂、环氧乙烷、MMA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全国水泥价格、全国水泥库容比、玻璃价格、玻璃库存、无碱玻纤价格、中碱玻纤价格、电子纱价格、玻纤库存等行业数据的图表 [8]
医药行业投资策略报告:高质量数据或成为AI医疗的核心竞争力-20250319
财通证券· 2025-02-18 13:09
核心观点 - 海外AI诊断已进入快速商业化阶段,建议关注AI诊断、AI机器人、AI医疗供应链、AI制药、创新药产业链、创新药与出海、医疗器械、中药、血制品等领域相关公司 [4] - AI医疗带领医药行业走出底部,高质量数据是AI医疗核心竞争力,看多AI对医药产业中长期影响,关注创新药械产业链、类消费、集采出清后的变量 [6] 板块行情回顾 医疗保健行业估值情况 - 截至2025年2月14日,医药生物行业TTM - PE为41.32倍,比历史最低PE估值高出65%,相对沪深300溢价率219%,相对沪深300历史最低估值溢价高出100%,低于过去十年平均估值溢价率29% [11] 行业指数表现 - 2025年2月10 - 14日,上证综指上涨1.30%、创业板上涨1.88%、沪深300上涨1.19%,各行业板块普遍震荡,传媒涨幅最大,有色金属、机械设备跌幅靠前,医药生物在28个子行业中排名第5位 [12][14] 子行业一周表现 - 本周医药生物板块强于沪深300,上涨2.71%,各板块涨跌幅度相差不大,医疗服务、医疗器械、医疗商业大幅上涨,化学制剂、生物制品和中药小幅上涨 [16] 行业个股表现 - 2025年2月10 - 14日,板块涨幅排名前3位的个股为迪安诊断、美年健康、金域医学;跌幅前3位的个股为贝达药业、*ST吉药、*ST普利 [19] 行业动态 - 2025年2月13日,珠海泰诺麦博制药公司的斯泰度塔单抗获批上市,是全球首款重组抗破伤风毒素全人源单抗,用于成人破伤风紧急预防 [21] - 2月11日,SpringWorks Therapeutics的MEK抑制剂Gomekli获FDA批准上市,用于治疗成人和儿童NF1 - PN,成人患者ORR为41%,儿童患者ORR为52% [22][24] - 2025年2月13日,赛生药业引进的注射用盐酸替拉凡星获批上市,用于治疗相关肺炎,基于两项III期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 [25] - 2月11日,默沙东的注射用头孢洛生他唑巴坦钠获批上市,用于联合甲硝唑治疗指定感染,基于MK - 7625A - 015研究 [26] - 2月11日,强生的塔奎妥单抗注射液获批上市,单药适用于RRMM成人患者,总缓解率超70% [27][28] - 2025年2月11日,强生的埃万妥单抗注射液获批上市,与卡铂和培美曲塞联合用于EGFR 20号外显子插入突变NSCLC成人患者一线治疗,可降低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61% [29] - 2月8日,神州细胞的菲诺利单抗注射液获批上市,与含铂化疗联合用于复发性和/或转移性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一线治疗,联合化疗组疗效显著高于单纯化疗组 [30] - 2月8日,广东东阳光药业的磷酸茶坦司韦胶囊获批上市,与艾考磷布韦片联用治疗成人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 [33]
投资策略报告:持股过节
财通证券· 2025-01-26 16:00
特朗普新政影响 - 关税威胁或扰动出口,可能对中国征最高100%关税,2月1日起拟对加墨征25%关税,还威胁对中国加征10%关税[5][20] - 能源政策转向,退出《巴黎协定》,布油自1月16日至今下跌6%[5][20] - 欲干预联储决策,1月10日美元指数和美债利率见顶回落[6][21] - 扶持AI产业,未来四年计划投资5000亿美元建设AI基础设施[6][21] 国内政策动态 - “两新”政策加码,多部门促春节消费等政策落地[6][24] - 引导中长线资金入市,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未来三年每年至少增10%,保险资金从2025年起每年新增保费30%投A股[7][24] 2024年基金和北向持仓情况 - 资产配置上,4Q24基金仓位降至83.2%,港股、科创板配比提至14.4%、11.1%[7][25] - 行业配置上,电子、汽车等行业获增配,工业金属、地产等被减仓[7][25] - 内外资共识为加仓电新,减仓机械、通信[7][25] 投资建议与风险提示 - 进攻方向首选TMT、小盘等,人形机器人1月6 - 24日主题指数收益率达20% + [8][17] - 存在美国经济衰退、海外金融风险超预期、历史经验失效等风险[8][54]
中观看实体系列之四:产能利用率,还会再提升么?
财通证券· 2025-01-23 12:15
当前产能周期位置 - [1998年至今中国至少经历3轮产能周期,分别为1998 - 2008年、2009 - 2015年和2016年至今,当前周期近9年或至尾声][2][6][9] - [设备投资增速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差值能反映企业投资结构变化,与产能利用率负相关且领先0 - 2个月,该差值已见底回升][15] - [营收利润率与产能利用率强同步,是较好的产能周期刻画指标][17] - [上市公司资本开支增速进入磨底阶段,当前增速为 - 4.2%,接近历史低位][23] 中美产能周期差异 - [美国1960年以来至少经历8轮产能周期,当前周期始于2016年8月,超平均周期长度但未明显回升][25] - [90年代以来中国产能周期常领先美国,2001年后中美产能周期走势更同步,2008年金融危机使两国产能周期几乎同步重启,2016年中国仍领先][27][28] - [2016年美国产能利用率触底因页岩油革命致产能过剩,解除出口禁令后产能利用率回升;中国实施政策使地产投资和PPI增速同步回升,产能利用率在2016年一季度后回升][35][37] 产能周期下行业投资机会 - [2024年四季度制造业产能利用率处历史低位但回升,化纤、纺织、钢铁、化工等进入新产能周期,化纤和化工行业产能利用率分位数达84.8%和39.4%][41] - [多数行业超额收益与毛利率相关,石化、化工毛利率变化当季反映在股价,食饮、电子等下季度反映,家电、钢铁当季和下季度均有正相关性][43][44] - [家电、食饮、建材和煤炭等顺周期行业在产能周期启动1年内表现好,如家电在2008和2016年产能周期启动1年内超额收益为49.8%和22.7%][46]
“特朗普经济学”系列之九:特朗普会如何“去监管”?
财通证券· 2025-01-21 17:15
特朗普的去监管政策 - 特朗普声称上任后将大幅削减监管,重点放松环境能源、加密货币等行业的管制[2] - 特朗普第一任期通过行政令要求每颁布一条新规则需撤销两条旧规则,环境领域去监管措施最多[22] - 特朗普第一任期金融监管放松通过《经济增长、监管放松和消费者保护法案》,部分放宽小银行监管[29] 去监管的经济影响 - 特朗普第一任期去监管政策累计缩减联邦政府监管成本约62.3亿美元[34] - 特朗普第一任期金融监管放松后,银行资产回报率ROA从1%上升至1.3%,盈利能力改善[35] - 特朗普第一任期去监管政策隐藏了系统性风险,克利夫兰系统性风险指数呈下降趋势[38] 新任期政策展望 - 特朗普新任期计划继续放松环境管制,新增对人工智能和加密货币的宽监管[41] - 特朗普新任期可能进一步放松金融监管,停止推进巴塞尔协议Ⅲ最终规则[44] - 特朗普新任期或通过任命态度更宽松的监管负责人或裁撤机构来减少金融监管[46] 去监管的潜在风险 - 特朗普新任期若进一步放宽银行资本限制,可能增加银行体系风险积累[52] - 私募信贷领域虽表现平稳,但永续型BDC产品增长迅速,存在流动性风险[54] - 加密货币行业若放松监管,Tether持有的国债规模迅速增加,可能引发国债市场波动[57]
信息技术-计算机行业大模型系列报告(一):Transformer架构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财通证券· 2025-01-20 14:15
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看好(维持) [1] 核心观点 - Transformer 架构凭借其灵活性和高效性,已成为大模型的主流架构,广泛应用于自然语言处理、图像处理和语音识别等领域 [5] - Transformer 架构通过自注意力机制并行处理序列元素,显著提升了训练速度和长距离依赖建模能力 [5] - 尽管 Transformer 架构具有显著优势,但其计算复杂度和计算成本较高,未来可能面临被全新架构替代或在现有基础上优化的两条发展路径 [5] - 未来 AI 大模型的发展方向可能包括探索全新基础理论和模型架构,或在现有技术框架内深挖潜力,如优化参数高效化、开发更智能的训练方法等 [64] 目录总结 Transformer 架构的过去和现在 - Transformer 架构由 Google Brain 团队于 2017 年提出,通过摒弃传统循环结构,利用自注意力机制并行处理序列元素,显著提升了训练速度和长距离依赖建模能力 [5] - Transformer 架构的灵活性使其成为多模态应用的基础框架,能够将不同模态的数据映射到统一的特征表示空间,促进跨模态应用发展 [5] - 当前 AI 大模型的进化主要依赖于人工版本的更新,未来可能探索自进化的模型,使其能够自我完善和学习 [5] Transformer 架构的未来 - Transformer 架构的局限性在于计算复杂度高和计算成本高,未来可能通过优化注意力机制等方式进行升级,或由全新架构替代 [5] - 潜在替代架构包括 RetNet、Mamba、RWKV、Hyena 和线性注意力机制等,这些架构旨在实现更高的性能、更强的泛化能力和更低的资源消耗 [5] - RetNet 通过多尺度保留机制结合了 RNN 和 Transformer 的优势,显著降低了内存占用和计算成本 [36] - Mamba 结合了 RNN 的循环框架、Transformer 的并行计算和状态空间模型的线性特性,显著提升了长序列处理效率 [38] - RWKV 架构融合了 RNN 和 Transformer 的优势,展现出出色的性能、恒定的显存占用和无限的上下文长度 [47] - Hyena 通过高效的递归定义算子构建了计算复杂度低的注意力替代算法,显著提升了长序列处理速度 [53] - 线性注意力机制通过对传统注意力机制中的 Softmax 操作进行线性化处理,将时间复杂度降低到线性,提升了模型效率 [53] 投资建议 - 短期内 Transformer 架构仍是大模型的主流,建议重点关注基础设施领域的公司,如英伟达、海光信息、寒武纪、中科曙光、浪潮信息等 [64] - 同时建议持续关注全球各大模型厂商和学界的创新进展 [64]
财通1月金股会议
财通证券· 2025-01-02 09:12
行业或公司 * **行业**:工程机械、水泥、房地产 * **公司**:时光机械、海螺水泥 核心观点和论据 * **外需**:外需偏强,欧美经济放反但未衰退,美国经济韧性较强,出口维持高位[2][3][4][5]。 * **国内经济**:消费分化,房地产拐点显现,基建投资稳定[2][6]。 * **工程机械行业**:国内市场逐步恢复,海外市场增速提升,新产品布局助力业绩增长[7][8]。 * **水泥行业**:供给端收缩,价格回升,需求端地产政策落地,水泥价格中长期能保持稳定[9][10][11]。 其他重要内容 * **时光机械**:海外市场占比提升,利润率提升,新产品布局助力业绩增长[7][8]。 * **海螺水泥**:水泥价格中长期能保持稳定,具有底部布局价值,高股息率受投资者偏好[9][10][11]。 * **市场配置**:红利和科技是主要配置方向[3]。
盛邦安全:网络空间地图、卫星互联网和网证三重共振
财通证券· 2024-12-23 10:05
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将公司投资评级上调至"买入" [31][33] 核心观点 - 公司依托传统产品出海及三大新业务并进,有望开启高速增长 [33]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实现营业收入3.56/5.00/7.27亿元,归母净利润0.55/0.86/1.31亿元 [33] - 公司PE分别为55.74/35.46/23.17倍 [33] 市场地位与产品竞争力 - 2023年中国Web应用防火墙(硬件)市场规模13.5亿元,公司市场占有率5.9%,排名国内第5 [1] - 公司漏扫和WAF产品竞争力强,除自有品牌销售外,还直接为同行供货 [1] - 2023年公司漏洞扫描产品市场占有率7.8%,排名第3 [6][7] - 2023年公司Web应用防护系统(WAF)市场占有率5.9%,排名第5 [6][7] 产品优势与研发能力 - 公司产品优势来源于实战化能力、平台化研发、利基市场高投入 [11] - 公司漏洞扫描产品基于自主研发的服务指纹库,采用实战化变速攻击,漏洞检出率高 [11] - 公司采取"基座+能力模型+业务模型"的类积木形式研发模型,降低研发成本 [11] - 公司精准定位利基市场,集中资源进行针对化研发,形成专业性优势 [11] 新业务布局 - 公司跟随华为出海,基础产品(漏洞扫描和WAF产品)的海外市场是未来重点开拓方向之一 [12] - 公司布局卫星互联网安全市场,中性情境下2030年我国卫星互联网安全市场空间约151亿元 [32] - 公司推出网络空间地图,具备探测、绘制、资产治理、反测绘和防御、预警等功能 [36] - 公司网络身份证业务有望推广,试点阶段已有169个App接入 [37] 行业趋势 - 2023年全球设备漏洞管理市场规模23亿美元,同比增长12.6% [5] - 2023年中国新增漏洞数量24801个,同比增长25% [5] - 大国博弈加剧,各国纷纷加快网络部队的现代化建设 [23] - 我国遭受境外网络攻击事件频发,守护国家信息安全刻不容缓 [26] 财务表现 - 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2.91亿元,2019-2023年CAGR为28.48% [77] - 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0.43亿元,受新业务投入影响增速有所波动 [77] - 2023年公司毛利率75.0%,净利率14.62% [91] - 2023年公司研发投入0.56亿元,研发费用率19.1% [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