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胜电子(600699)

搜索文档
格隆汇公告精选︱宁德时代:上半年净利润增33.33%至304.85亿元 拟10派10.07元;西藏旅游:未与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相关单位开展业务合作
格隆汇· 2025-07-31 05:12
热点 - 西藏旅游未与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相关单位开展业务合作 [1] - 长飞光纤与数据中心相关的光纤光缆产品占全球需求总量比例较小 [1] 项目投资 - 长江电力拟出资约266亿元建设葛洲坝航运扩能工程 [1] - 中国建筑获得合计283.3亿元重大项目 [2] - 三星医疗墨西哥子公司中标2955.5万美元项目 [2] - 腾达建设联合体中标5606.34万元项目 [2] - 石化油服中标35.97亿元工程项目 [1][2] 经营数据 - 内蒙华电上半年完成发电量243.24亿千瓦时 同比下降14.58% [1] - 山东路桥第二季度新签订单总金额269.01亿元 [2] - 文科股份第二季度新签合同 [2] 股权收购 - 利德曼筹划收购北京先声祥瑞生物制品股份合计不超过70%股份 [2] - 金橙子拟购买萨米特55%股权 股票停牌 [2] - 大唐电信控股子公司拟挂牌转让参股公司合肥存储3.3333%股权 [1][2] 回购 - 均胜电子累计回购0.925%股份 公司完成回购 [1] 业绩 - 宁德时代上半年净利润增33.33%至304.85亿元 拟10派10.07元 [1] 增减持 - 容大感光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拟减持合计不超2.00%股份 [1][2] - 品坏科技环智、元奕和、昌晟兴拟合计减持不超3%股份 [1] - 概伦电子金秋投资等股东拟合计减持不超3%股份 [2] - 光威复材控股股东拟减持不超过1.21%股份 [2] - 嘉环科技环智、元奕和、昌晟兴拟合计减持不超3%股份 [2] 其他 - 永辉超市拟定增募资不超过39.92亿元用于门店升级改造项目等 [1][3] - 红相股份实际控制人杨成被取保候审 [1][3] - 幸福蓝海预计《南京照相馆》产生的收益对公司经营业绩不存在重大影响 [3]
宁波均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股份回购实施结果暨股份变动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7-31 02:01
股份回购方案审批与内容 - 公司于2024年11月5日和2024年12月23日分别通过董事会及股东大会审议通过股份回购方案 回购方式为集中竞价交易 回购股份将全部注销并减少注册资本 [2] - 回购价格上限为人民币23.74元/股(经2024年度权益分派调整后) 回购金额区间为人民币15,000万元至30,000万元 回购期限为2024年12月23日至2025年12月22日 [2] - 具体方案详见上海证券交易所披露的公告编号临2024-064、临2025-001及临2025-039 [3] 股份回购实施情况 - 公司于2025年1月22日首次实施回购 并于次日披露相关公告 [4] - 截至2025年7月29日完成回购 实际回购股份13,030,980股 占总股本0.925% 回购最高价20.79元/股 最低价14.08元/股 均价17.07元/股 使用资金总额22,249.46万元(不含交易费用) [4] - 实际回购执行情况与披露方案无差异 且未对公司经营、财务及上市地位产生重大影响 [4] 相关主体股票买卖情况 - 公司控股股东均胜集团及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于2025年4月11日披露增持计划 均胜集团拟增持5,000万至10,000万元 董事及高管合计拟增持1,000万元 [5] - 截至公告披露日 增持计划尚未实施完毕 除上述增持外 公司董监高、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在回购期间无其他股票买卖行为 [5][6] 股份注销与变动安排 - 公司将于2025年7月31日注销全部回购股份13,030,980股 并办理变更登记手续 [6] - 注销后总股本由1,408,701,543股减少至1,395,670,563股 控股股东均胜集团持股比例触及1%整数倍变化 [6] - 回购股份全部用于注销并减少注册资本 公司后续将完成股份注销及登记变更事宜 [6]
均胜电子:公司完成回购
证券日报· 2025-07-30 21:40
公司股份回购完成情况 - 均胜电子于2025年7月29日完成股份回购 [2] - 实际回购股份数量为13,030,980股 [2] - 回购股份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0.925% [2]
均胜电子:累计回购约1303万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30 19:35
公司股份回购 - 公司于2025年7月29日完成股份回购 实际回购约1303万股 占总股本0.925% [2] - 回购最高价格20.79元/股 最低价格14.08元/股 平均回购价格17.07元/股 [2] - 本次回购使用资金总额约2.22亿元 [2] 营业收入构成 - 2024年1至12月公司营业收入中 汽车零部件业务占比99.21% [2] - 其他业务收入占比0.79% [2]
均胜电子(600699.SH):累计回购0.925%股份 公司完成回购
格隆汇· 2025-07-30 18:35
公司股份回购完成 - 公司于2025年7月29日完成股份回购计划 [1] - 实际回购股份数量为13,030,980股 占公司总股本0.925% [1] - 回购价格区间为20.79元/股至未披露最低价格 [1]
均胜电子(600699) - 均胜电子关于股份回购实施结果暨股份变动的公告
2025-07-30 17:32
回购情况 - 预计回购金额1.5亿 - 3亿元[2] - 实际回购股数1303.098万股,占比0.925%[2] - 实际回购金额2.224946亿元[2] - 实际回购价格区间14.08 - 20.79元/股[2] - 2025年7月31日注销回购股份[9] 股份变动 - 回购前股份总数14.08701543亿股,后为13.95670563亿股[10] - 有限售条件流通股回购前比例2.88%,后为2.91%[10] - 无限售条件流通股回购前比例97.12%,后为97.09%[10] 增持计划 - 控股股东预计增持5000万 - 1亿元,董高预计增持1000万元[7] 股东持股 - 均胜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变动前持股39.34%,后为39.71%[11]
WAIC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开幕本周末开幕,机构喊话AI Agent大有可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4 13:16
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冲破3600点后蓄势回落但今日再度走强 万得全A指数已超越9 24行情高点 [1] - A股科技板块低开后震荡走强 人工智能AIETF(515070)持仓股中三七互娱上涨超2 7% 同方股份 石头科技 科沃斯 均胜电子等表现较好 [1] 行业动态 - WAIC2025将于7月26日开幕 3000余项前沿展品集中亮相 包括100余款"全球首发""中国首秀"重磅新品 规模创历届之最 [1] - 中金公司研报指出 自2023年ChatGPT兴起至今已近三年 大模型持续迭代进步 构建AIAgent智能体的技术基础和产品路线逐步成熟 产业期待Agent落地带来AI应用端拐点 形成完整商业闭环 [1] - 2025年被视为AIAgent"元年" 产业浪潮将持续向前 未来将在更多行业和场景实现规模化落地 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智能生产力 [1] 产品与指数 - 人工智能AIETF(515070)跟踪CS人工智能主题指数(930713) 成分股为人工智能提供技术 基础资源及应用端的个股 聚焦人工智能产业链上中游 [2] - 指数成分股包括寒武纪-U 海康威视 中际旭创 中科曙光 科大讯飞 豪威集团 新易盛 澜起科技 金山办公 紫光股份等国内科技龙头 [2] - 相关产品包括华夏中证人工智能主题ETF联接A(008585)和华夏中证人工智能主题ETF联接C(008586) [3]
《财富》中国500强出炉:头部民营车企、新势力集体“升咖”
第一财经· 2025-07-22 23:19
新能源汽车行业表现 - 新势力车企集体跃升,赛力斯排名从404位上升到169位,营收201.77亿美元,增长298.5% [1] - 蔚来、小鹏、理想排名大幅提升,小鹏从452位上升到351位,营收56.8亿美元,增长31.1%;理想从184位到171位,营收200.77亿美元,增长14.8%;蔚来从312位到269位,营收91.36亿美元,增长16.3% [2] - 零跑汽车首次上榜排名423,营收44.7亿美元,增长89% [2] - 民营车企整体上升,比亚迪从40位到27位,营收增长26.9%,利润增长31.8%;吉利从54位到41位,营收增长13.6%;长城从158位到140位,营收增长14.9%,利润增长77.8% [2] 传统车企表现 - 央国企整体下滑,东风汽车从64位滑到73位,营收下降10.9%;上汽从30位跌到38位,营收跌17.1%,利润暴跌88.4%;一汽从35位滑到43位,营收跌13.1%,利润暴跌70.8%;广汽从53位滑到66位,营收降21.5%,利润暴跌168.0% [3] - 奇瑞汽车从100位上升到49位,营收596.94亿美元,增长52.7%,主要得益于出口增长21.4%至114.5万辆 [3][4] - 北汽排名上升但营收微跌1.0%,利润暴跌超70% [4] 供应链及配套企业 - 动力电池企业利润丰厚,宁德时代营收下降11.2%但利润上升13.2%;国轩高科从442位上升到394位,营收增长10.2%,利润增长26.5%;中创新航从489位上升到471位,营收微增1.1%,利润增长97.5% [4] - 智能驾驶供应链企业表现亮眼,均胜电子从311位上升到300位;德赛西威首次上榜排名474,营收38.38亿美元增长24.0%,利润2.79亿美元增长27.5% [5] 互联网企业表现 - 京东位列第11位上升2位;阿里巴巴位列第18位上升3位;腾讯位列第32位上升6位;拼多多、美团、小米入列前100强 [5] - 哔哩哔哩首次上榜,成为新上榜公司中唯一互联网企业,得益于游戏和广告收入增长 [5] 行业趋势 - 部分车企排名上升但利润下降,理想汽车利润下降32.5%,奇瑞汽车利润下降21.7% [4] - 价格战延续至2025年,行业分化和整合潮为大势所趋 [4] - 宇通客车排名从488位跃升至375位,营收增长35.4%,利润增长122.9%,主要得益于出口增长37.73%至1.4万辆 [4]
《财富》500强出炉:头部民营车企、新势力集体“升咖”
第一财经网· 2025-07-22 21:12
2025年《财富》中国500强汽车行业表现 新势力车企集体跃升 - 赛力斯排名从404位飙升至169位(升幅235位),营收201.77亿美元(+298.5%),实现扭亏为盈[1] - 小米集团首次进入百强(76位),营收和净利润增幅均超30%[1] - 小鹏汽车排名从452升至351位,营收56.8亿美元(+31.1%)[2] - 理想汽车排名从184升至171位,营收200.77亿美元(+14.8%),但利润下降32.5%至11.16亿美元[2][4] - 蔚来集团排名从312升至269位,营收91.36亿美元(+16.3%)[2] - 零跑汽车首次上榜(423位),营收44.7亿美元(+89%)[2] 民营车企整体上升 - 比亚迪排名从40升至27位,营收和利润分别增长26.9%和31.8%[2] - 吉利控股排名从54升至41位,营收增长13.6%,利润微增2.8%[2] - 长城汽车排名从158升至140位,营收增长14.9%,利润大增77.8%[2] 央国企表现分化 - 东风汽车排名从64降至73位,营收下降10.9%,但扭亏为盈(从亏损3.91亿转为盈利3.18亿美元)[3] - 上汽排名从30降至38位,营收下降17.1%,利润暴跌88.4%[3] - 一汽排名从35降至43位,营收下降13.1%,利润暴跌70.8%[3] - 广汽排名从53降至66位,营收下降21.5%,利润暴跌168%[3] - 奇瑞汽车排名从100跃升至49位,营收596.94亿美元(+52.7%),但利润下降21.7%,出口114.5万辆(+21.4%)[3][4] - 北汽排名上升但营收微跌1.0%,利润暴跌超70%[3] 供应链企业表现 - 宁德时代排名下降9位至77位,营收下降11.2%但利润增长13.2%[4] - 国轩高科排名从442升至394位,营收增长10.2%,利润大增26.5%[4] - 中创新航排名从489升至471位,营收微增1.1%,利润近乎翻倍(+97.5%)[4] - 均胜电子排名从311升至300位[4] - 德赛西威首次上榜(474位),营收38.38亿美元(+24.0%),利润2.79亿美元(+27.5%)[4] 行业趋势 - 新能源汽车行业延续快速增长但竞争加剧[1] - 价格战持续至2025年,行业分化和整合加速[4] - 出海成为重要增长点(奇瑞、宇通客车等)[3] - 智能驾驶供应链企业表现突出[4]
加速向“中国创造”迈进!庆铃锚定下个四十年,要这么做?| 头条
第一商用车网· 2025-07-18 11:12
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 - 公司用40年时间探索出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跃进的路径[1] - 在汽车产业"新四化"变革下坚持电动化、科技自主化和管理数字化路线[3] - 与日本五十铃持续40年合资合作未间断,成为商用车领域合资典范[6] 战略合作与技术布局 - 与博世合资设立氢动力公司发展氢燃料汽车和电驱桥产业[10] - 与宁德时代共同研发铃坤纯电动轻卡,续驶里程超500公里[10][21] - 与华为联合开发铃界超充重卡,实现15分钟极速补能和510千瓦动力[10][21] - 与五十铃签署新协议深化电动化、智能驾驶、车联网领域合作[23] 产品矩阵与研发能力 - 累计生产近200万辆商用车,包括100P、FVR、T系列皮卡等明星车型[12] - 拥有发动机、变速箱等6类关键总成制造能力,形成完整工艺链[12] - 发布KV800燃油车(油耗降15%)、300千瓦氢燃料牵引车等4款新品[19][21] - 建成燃油车试验中心和新能源研发中心,配备九大实验室[18] 智能制造与服务体系 - 通过6个数字车间和35条智能产线实现关键工艺100%自动化[16] - 构建全国联动售后网络,平均故障响应时间缩短至2小时内[24] - 电驱桥智能化生产线等设施支撑核心研发技术升级[16][18] 行业地位与用户认可 - 被誉为"商用车精品制造者"和"开不坏的庆铃五十铃"[14] - 代表中国高端商用车水平,持续引领产业技术升级[6][14] - 氢燃料牵引车等产品布局零碳运输未来方向[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