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文档
上汽集团(600104):2025年9月销量点评:合资、自主、新能源、海外延续多板块向好
长江证券· 2025-10-14 18:15
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并维持该评级 [7] 核心观点 - 上汽集团2025年9月销量表现强劲,合资、自主、新能源、海外等多板块延续向好态势,改革成效持续显现 [2][5][12] - 近期多款新车市场反响热烈,展现出良好势头 [12] - 内部改革持续推进,与华为合作加速智能化转型,公司业绩企稳向好有望驱动估值修复 [12] 整体销量表现 - 2025年9月总销量达44.0万辆,同比增长40.4%,环比增长21.0% [2][12] - 2025年1-9月累计总销量为319.3万辆,同比增长20.5% [2][12] - 自2025年3月以来,公司总销量同比增速呈上升趋势 [2][12] 分板块销量详情 - **合资品牌**:销量持续改善,上汽大众9月销量9.4万辆,同比微增0.1%,环比增长8.7%;上汽通用9月销量4.9万辆,同比大幅增长124.4%,环比增长12.7% [12] - **自主品牌**:增幅显著,上汽乘用车9月销量9.4万辆,同比增长72.4%,环比增长25.5%;智己汽车9月销量1.1万辆,同比增长77.0%,环比大幅增长68.8% [12] - **新能源板块**:9月销量18.9万辆,同比增长46.5%,环比增长46.0%;1-9月累计销量108.3万辆,同比增长44.8% [12] - **海外市场**:出口及海外基地9月销量10.1万辆,同比增长12.2%,环比增长14.0%;1-9月累计销量76.5万辆,同比增长3.5% [12] 新车上市表现 - 尚界H5于9月23日上市,定价15.98-19.98万元,上市1小时大定订单达1万台 [12] - 全新MG4于8月29日上市,15天大定锁单突破2.6万辆,24天交付超万辆 [12] - 新一代智己LS6于9月10日上市,27分钟大定破万辆 [12] - 荣威M7 DMH预售首周订单达1.08万辆 [12] 公司战略与财务预测 - 公司启动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大乘用车板块整合"和干部年轻化,以提升组织效率 [12] - 通用减值落地,风险释放,公司轻装上阵 [12] - 深化与华为合作,采用智选模式合作"尚界",有望加速智能电动转型 [12] - 预计公司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130.2亿元,对应市盈率14.8倍;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149.8亿元,对应市盈率12.9倍 [12]
华测导航(300627):监测业务承压,其余业务线持续向好
长江证券· 2025-10-14 17:14
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且维持此评级 [7] 核心观点 - 公司监测业务承压,但其余业务线持续向好 [1][4] - 2025年归母净利润目标为7.3亿元,同比增长25% [2][8] - 2025年前三季度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4.80-4.95亿元,同比增长23.17%-27.02% [4] - 2025年第三季度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54-1.69亿元,同比增长12%-22% [8] - 对完成全年利润目标及长期成长性充满信心 [8] 业务表现分析 - 海外业务毛利率提升明显,2024年海外收入占比达29%,毛利率高达77.6%,较国内市场高近27个百分点 [2][8] - 精准农业产品应用场景开拓,从控制农机细化至控制农具 [2] - 乘用车智能驾驶业务进展顺利,累计交付量超过30万套 [2][8] - 除形变监测业务受财政端支出影响承压外,其余业务线均稳中向好 [4][8] - 形变监测业务承压的影响在2025年上半年业绩中已有体现 [8] 成长驱动因素 - 公司成长主线由出海、三维智能、精准农业、智能驾驶四大方向构成 [8] - 海外市场空间大、毛利高、增速快,随着海外占比提高,公司毛利率仍有上行空间 [8] - 三维智能产品已完成核心器件国产替代和产品打磨,增长情况良好 [8] - 精准农业业务有望在客户资源、销售渠道等方面实现复用,快速复刻成功 [8] - 公司已被指定为多家车企的自动驾驶位置单元业务定点供应商 [8] - AI应用不断落地,如精准农业领域利用AI图像识别技术实现精准作业 [8] - RTK产品在地灾、水坝监测等万亿国债重点投资方向布局较早,有望深度受益 [8] 财务预测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可实现归母净利润7.33、9.30、12.07亿元,同比增长26%、27%、30% [8] - 预计2025-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93、1.18、1.54元 [14] - 预计2025-2027年市盈率分别为38倍、30倍、23倍 [8][14] - 预计2025年营业总收入为41.17亿元,2027年达69.57亿元 [14]
AI系列跟踪(79):openAI举办2025开发者大会,ChatGPT有望成为超级操作系统
长江证券· 2025-10-14 17:1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看好”,并予以“维持” [7] 报告核心观点 - OpenAI 2025年开发者大会展示了ChatGPT的显著增长和一系列产品更新,其通过推出Apps SDK、AgentKit等工具,正朝着成为“AI超级操作系统”的方向发展 [1][2][4] - 基于此次大会的进展,报告看好AI玩具/工具交互赛道、具备流量/模型/数据优势的互联网大厂、海外商业模式在国内有望复制的垂直赛道(如广告、电商、教育)以及AI+游戏厂商等细分领域的投资机会 [2][10] 大会关键运营数据与产品更新 - ChatGPT周活跃用户已突破8亿,开发者数量达到400万,API平均每分钟处理的token数高达60亿 [2][4][10] - 正式首发Apps SDK,允许用户在ChatGPT聊天窗口内直接调用并无缝集成外部应用(如Bookingcom, Canva, Spotify等),未来将开放更多应用,旨在打造超级操作系统 [2][4][10] - 推出可视化智能体构建平台AgentKit,其核心模块(如Agent Builder, ChatKit)支持用户通过拖放节点等简易方式构建和部署AI Agent,并拓展了智能体的评估能力 [10] - 编程工具Codex结束预览阶段,进入全面可用阶段;其日活跃使用量自8月初以来增长了10倍以上,GPT-5 Codex在三周内处理了超过40万亿tokens,并新增了Slack集成功能以降低编程门槛 [10] 建议关注的AI细分赛道与公司 - 看好具备强IP储备和运营能力的公司,以及工具型实力领先且AI能力持续迭代的平台,如快手 [10] - 关注具备流量分发、模型、数据优势并聚焦to C AI Agent以打造商业闭环的互联网大厂,如腾讯控股 [10] - 关注海外已跑通商业模式、国内有望复制的垂直赛道,如广告、电商、教育 [2][10] - 关注AI+游戏陆续落地的积极布局者,如巨人网络、恺英网络等游戏厂商 [2][10]
通信行业周观点:OpenAI全栈出击,全球算力投资持续升温-20251014
长江证券· 2025-10-14 17:14
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看好”,并予以“维持” [10] 核心观点 - 全球AI基础设施投资持续升温,持续看好AI与算力主线 [2][5][8] - OpenAI全面扩张AI生态版图,发布Sora2社交应用和ChatGPT内支付功能,并与AMD、三星、SK集团达成战略合作以保障算力与存储供应链 [2][6][8] - 全球算力投资活跃,xAI融资规模或超200亿美元,英伟达拟出资约20亿美元;谷歌计划斥资100亿美元在印度投建1GW数据中心集群 [2][7][8] 板块行情表现 - 2025年第41周,通信板块下跌1.40%,在长江一级行业中排名第27位 [2][5] - 2025年年初以来,通信板块上涨59.73%,在长江一级行业中排名第2位 [2][5] - 个股层面,通信板块内市值在80亿元以上的公司中,本周永鼎股份(+16.5%)、科思科技(+14.6%)、中兴通讯(+13.9%)涨幅居前;剑桥科技(-14.6%)、德科立(-13.7%)、源杰科技(-10.3%)跌幅居前 [5] OpenAI生态与供应链布局 - 发布旗舰音视频生成模型Sora 2,并同步推出同名社交iOS应用,主打“Cameos”功能,已在美国和加拿大以邀请制上线 [6] - 在ChatGPT中正式推出“即时结账”功能,基于与Stripe共同开发的“智能体电商协议”,首批支持美国Etsy商家,未来将扩展至超一百万的Shopify商户 [6] - 与AMD达成战略合作,将部署高达6 GW的AMD GPU,首批1GW的Instinct MI450将于2026年下半年开始部署;AMD将向OpenAI发行最多1.6亿股的认股权证 [6] - 与三星及SK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进“星际之门”计划,目标是将HBM等先进存储芯片产能提升至每月90万片DRAM晶圆 [6] 全球AI算力投资动态 - xAI融资规模扩大,计划筹集高达200亿美元资金,英伟达预计投资最高可达20亿美元;资金将用于购买英伟达GPU,并通过SPV租赁给xAI,用于其孟菲斯的Colossus 2数据中心项目建设 [7] - 谷歌计划斥资100亿美元在印度维沙卡帕特南建设其首个数据中心集群,规划容量达1 GW,横跨三个园区,需新建三条大容量海底光缆支撑,计划于2028年7月投入运营,或将成为亚洲迄今最大的数据中心 [7] 投资建议与重点公司 - 持续看好AI与算力主线,推荐多个细分领域公司 [8] - 运营商:推荐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 [8] - 光模块:推荐中际旭创、新易盛、天孚通信、仕佳光子,关注太辰光、源杰科技 [8] - 液冷:推荐英维克 [8] - 空芯光纤:推荐烽火通信、亨通光电、中天科技,关注长飞光纤 [8] - 国产算力:推荐润泽科技、光环新网、奥飞数据、华丰科技、光迅科技、中兴通讯、紫光股份 [8] - AI应用:推荐博实结、和而泰、拓邦股份、移远通信、美格智能、广和通 [8] - 卫星应用:推荐华测导航、海格通信、灿勤科技 [8]
点评报告:1013A股日评:自主可控,不惧波动-20251014
长江证券· 2025-10-14 10:45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A股市场在2025年10月13日展现出韧性,低开高走,自主可控产业链逆势走强,继续看多中国股市,看好十月市场及科技主线[1][5][8] - 报告维持对2025年A股市场的乐观看法,强调"货币之活水"是关键宏观线索,预计在基本面缓慢回升中股市走牛,可参考1999年、2014年和2019年牛市经验[8] 指数表现 - 上证指数下跌0.19%,深证成指下跌0.93%,创业板指下跌1.11%,上证50下跌0.26%,沪深300下跌0.50%,科创50上涨1.40%,中证1000下跌0.19%[1][8] - 市场成交额为2.37万亿元,全市场1682家上涨[1][8] 行业与概念表现 - 金属材料及矿业行业领涨,涨幅为3.13%,环保行业上涨1.36%,国防军工行业上涨1.29%,银行行业上涨0.76%[8] - 汽车行业领跌,跌幅为2.27%,家电制造行业下跌1.71%,传媒互联网行业下跌1.57%[8] - 稀土概念领涨,涨幅为9.49%,稀土永磁概念上涨8.09%,光刻机概念上涨5.63%,半导体硅片概念上涨5.47%[8] - 核心风格表现排序为高估值>成长>低估值>盈利质量>红利[8] 市场驱动因素 - 商务部强化稀土出口管制,稀土成为中美贸易谈判关键,国内两大稀土龙头公告上调四季度稀土价格,推动稀土概念股强势上涨[8] - 特朗普拟对华加征100%关税并对关键软件实施出口管制,刺激半导体、操作系统、军工等自主可控产业链走强[8] - 锂电池出口管制影响下,锂电电解液、锂电正极等电池板块涨幅靠前[8] - 消费电子代工、汽车配件、宇树机器人等板块领跌[8] 后市展望与配置方向 - 继续看好十月的市场,期待二十届四中全会带来更多增量政策[8] - 科技成长方向关注"双创"和恒生科技指数,以及供需格局出清的锂电池、军工和港股互联网,战略性布局低空经济和深海科技[8] - 价值方向关注最近两个季度营收增速与毛利率连续提升的行业,如玻纤、水泥、造纸、精细化工、油服和医疗服务[8] - 中长期在慢牛格局下关注非银板块[8]
绿色甲醇系列一:IMO碳税落地在即,绿色燃料投资元年
长江证券· 2025-10-14 08:5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具体的行业投资评级(如买入、增持等)[1][5][8] 报告核心观点 - IMO将于2025年10月审议NZF净零排放框架,预计自2028年起对5000GT以上商船实施强制性排放限制与GHG定价,将带动绿色燃料(绿色氢氨醇及生物柴油)需求[5][8][28] - 绿色甲醇需求空间可观,不同情形下2030年需求预计为1290万至9537万吨[8][33][36] - 经济性测算显示,生物柴油船舶单年运营成本有望在2033年实现平价,绿色甲醇船舶在2034年具备经济性[9][47][50] - 绿色甲醇产业链覆盖上中下游多环节,蕴含多元投资机会,重点关注具备核心优势的生产商及多环节配套技术与设备服务商[10][11][80][86] 政策背景与行业驱动 - IMO 2023年修订的船舶温室气体减排战略要求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较2018年战略更为严格,涵盖全生命周期排放[15][18] - IMO净零框架草案规定船舶燃料温室气体排放强度以2008年为基准逐年下降,对不达标船舶征收碳税[8][22][23] - 政策落地具有强制法律约束力,历史经验表明IMO环保政策会加速船舶淘汰或改造更新[28][32] 绿色甲醇需求测算 - 乐观情形(IMO 2030年减排20%):绿色甲醇需求达9537万吨[8][33][36] - 中性情形(零排放燃料使用率10%):需求为3815万吨[8][33][36] - 悲观情形(基于甲醇动力船队规模):需求为1290万吨[8][33][36] 燃料经济性分析 - 基准情形下,生物柴油全生命周期成本较重油低2.2%,绿色甲醇成本高1.1%,已具备经济性[9][47][51] - 敏感性分析显示,合规盈余交易价格150美元/吨时,生物柴油价格降至7500元/吨即可实现经济性[10][58][61] - 绿色甲醇在合规盈余价格150美元/吨、绿电价格0.14元/kWh、绿氢价格29.5元/kg、甲醇价格4422元/吨时成本仅较重油高3.8%,基本平价[10][60][61] 绿色甲醇产业链与工艺 - 绿色甲醇分为电制甲醇与生物甲醇,上游原料包括绿氢、可再生二氧化碳及生物质资源[10][66][70] - 主要工艺路线包括电制甲醇、生物质气化制甲醇、生物质制甲烷制甲醇及生物质耦合绿氢制甲醇[66][72][76] - 国内规划产能快速增长,截至2025年3月已开工项目产能达491万吨,主要集中在内蒙古、吉林、黑龙江等资源富集区域[73][74][76] 投资主线一:绿醇生产商 - 风电光伏企业(如金风科技、隆基绿能)凭借绿电资源与先发优势,布局一体化项目[11][80][82] - 环保企业(如复洁环保、中国天楹)依托废弃物处理经验,具备生物质原料优势[11][81][82] - 化工企业(如宝丰能源、东方盛虹)利用副产二氧化碳作为低成本碳源,结合现有装置降本[11][82] - 技术与设备服务商(如中国能建)提供全流程服务,推动项目规模化落地[11][82][84] 投资主线二:配套技术与设备服务商 - 上游设备包括电解槽(隆基绿能、亿华通等)、储氢(中集安瑞科等)、碳捕集(龙净环保等)[11][86] - 中游设备涵盖生物质气化炉(航天工程、东华科技等)、合成装置、催化剂等[11][86][87] - 配套技术服务商受益于产业扩产带来的新订单需求[11][86][87] 项目进展与认证 - 上海电气洮南项目为国内首个获ISCC EU全流程认证的项目,已投产并签署加注协议[76][77] - 金风科技兴安盟项目为全球最大风电制氢制绿色甲醇项目,与赫伯罗特签署长期供应合同[76][77] - ISCC认证是获取绿色溢价的关键,需满足原料可持续性及全生命周期碳减排要求[76][77]
港股日评:“TACO”交易重现,港股修复缓慢-20251014
长江证券· 2025-10-14 07:31
核心观点 - 2025年10月13日港股市场出现回调,主要受地缘政治因素影响,特别是特朗普宣布对中国实施100%关税及出口管制,但后续美方表态缓和对华关系,不排除"TACO"交易可能,市场情绪仍受压制[1][6] - 贸易摩擦扰动不改港股慢牛格局,未来港股创新高可能依赖三个方向:AI科技与新消费空间、南向资金持续流入及定价能力提升、宽货币到宽信用传导及全球流动性改善[10] 市场表现总结 - 港股主要指数普遍回调:恒生指数下跌1.52%至25889.48点,恒生科技指数下跌1.82%至6145.51点,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下跌1.45%至9222.54点,恒生港股通高股息率指数微跌0.18%[6] - A股市场相对抗跌:上证指数下跌0.19%,沪深300下跌0.50%,万得全A下跌0.35%,红利指数微涨0.02%[6] - 港股市场成交活跃:大市成交额达4903.7亿港元,南向资金净买入198.04亿港元[1][10] 行业表现分析 - 领涨行业:有色金属板块上涨2.28%,轻工制造和基础化工均上涨0.60%[6] - 领跌行业:电子板块下跌2.66%,家电板块下跌2.37%,非银行金融下跌2.08%[6] - 概念板块异动:本地券商指数大涨17.08%,金融IC指数上涨7.96%,软件外包指数上涨5.18%;富士康指数下跌6.47%,智能家居指数下跌5.70%,智能终端指数下跌5.50%[6] 地缘政治影响 - 直接诱因:特朗普10月11日宣布对中国实施100%关税及出口管制,虽后续缓和表态,但市场情绪受冲击[1] - 板块传导:中美贸易摩擦风险上升导致资金从科技板块及依赖美国出口链的板块撤离,压制电子、家电等行业表现[10] - 避险情绪升温:伊朗与以色列冲突问题叠加中美贸易摩擦,推动黄金价格上涨,有色金属板块逆势走强[10] 港股未来展望 - AI科技与新消费:以日美经验为锚,AI科技与新消费未来仍有较大空间,有望带动港股市场上涨[10] - 南向资金影响力:南向资金持续流入港股,边际定价能力上升,若中债利率在ERP模型中权重上升叠加国内低利率环境,将吸引更多资金配置港股[10] - 流动性支持:中国宽货币到宽信用传导中,若美国进一步降息改善全球流动性,且AI产业业绩兑现,将支持港股进一步上涨[10] - 政策效应:"反内卷"政策加速供给端出清,相关行业底部反弹后有望补齐牛市"短板"[10]
9月外贸数据点评:出口真的很强吗?
长江证券· 2025-10-14 07:31
出口表现评估 - 9月出口同比增速反弹至8.3%,但两年平均增速续降至5.3%,环比增长2.1%弱于2018-2023年同期均值3%,显示强劲表现主要源于基数效应和季节性因素[3][8] - 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出口同比增速分别回升至8.5%和10.2%[8] - 高新技术产品、机电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同比增速分别回升至11.5%、12.6%和-4.1%[8] 主要贸易伙伴分析 - 对美出口额343.1亿美元,环比增速由负转正至8.6%,同比增速回升至-27%,对整体出口拖累较上月减少0.89个百分点[8] - 对非洲出口额223.7亿美元,环比增速大幅提升至20.3%,同比增速回升至56.4%,对整体出口拉动率较上月提升1.42个百分点[8] - 对东盟出口额536.6亿美元,环比减少6.1%,同比增速回落至15.6%,对整体出口拉动率较上月减少1.01个百分点[8] 重点商品出口动态 - 劳动密集型产品、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分别拉动9月整体出口-0.63%、7.68%和3.05%[8] - 手机、通用机械设备、船舶对整体出口拉动率较上月分别提升0.42、0.31和0.19个百分点;通用机械设备出口额58.8亿美元,环比增长8.4%[8] - 船舶出口连续两月环比大幅增加,主因国内船商为规避美国10月14日生效的《第301条款船舶费用》新规而加快向非洲等地出口[8] 进口与贸易差额 - 9月进口同比增速回升至7.4%,显著高于预期1.5%,贸易顺差缩窄至904.5亿美元[6][8] - 进口增长主要受原油、铁矿砂、铜矿砂、成品油等原材料以及集成电路、飞机、大豆等商品拉动[8] 政策与风险展望 - 特朗普拟对华加征100%关税被视为谈判策略,落地可行性极低;中美经贸关系可能在APEC峰会迎来缓和[3][8] - 美国关税政策仍存不确定性,若加强转口贸易审查或影响出口,但若谈判顺利取消关税则影响较小[7][48]
2025年第41周计算机行业周报:看好国产AI与国产替代两大方向-20251014
长江证券· 2025-10-14 07:30
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看好”,并予以维持 [7] 报告核心观点 - 报告强烈看好国产AI与国产替代两大投资方向 [1][6] - 国产大模型使用成本下降是持续性趋势,2025年是模型实用性、全面性、Agent能力、性价比提升的核心一年 [6] - 美国对“所有关键软件”实施出口管制,有望加速我国软件国产化进程,2025年和2027年等政策考核年份临近,行业提速值得期待 [6] 上周市场复盘 - 上周(2025年第41周)受国庆假期影响仅有两个交易日,上证综指整体上涨0.37%,报收3897.03点 [4][13] - 计算机板块大幅震荡,周五大幅回调,整体下跌2.28%,在长江一级行业中排名第30位 [2][4][13] - 计算机板块两市成交额占比为7.78% [2][4][13] - 市场热点集中在灯塔工厂和机器人等题材,相关个股如中望软件(+16.52%)、竞业达(+11.08%)、中威电子(+10.83%)等表现活跃 [15][16] 行业关键事件分析 - **量子科技**:20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三位量子物理学家,表彰其在宏观电路中实现量子力学隧穿效应和能量量子化的贡献,为超导量子计算提供了“科学信用背书”[5][18][21];我国已成功构建105比特超导量子计算原型机“祖冲之三号”,计算速度比最强超算快15个数量级 [23] - **人形机器人**:Figure AI发布新一代人形机器人Figure 03,具备执行多项家务的能力;其搭载重新设计的传感套件与手部系统,并采用自研的Helix AI系统实现自主决策 [27][28][30];Figure 03是首款为规模化量产设计的机器人,专属工厂BotQ初期规划年产能为12,000台,长期目标为四年内累计生产100,000台 [31] 重点投资方向总结 国产AI方向 - 关注国产大模型成本下降带动垂类场景落地、云及硬件需求提升以及低成本出海趋势 [6][44] - 建议关注领域:AI Infra、AI Agent相关厂商、中国推理算力产业链、CSP厂商(推理需求推动)、与头部大厂合作的IDC [2][6][44] 国产替代方向 - 美国对“关键软件”(包括EDA、工业软件、基础软件等)实施出口管制,中美科技博弈加剧,供应链安全与可靠性需求凸显 [6][44][48][51] - 国产软硬件已从“可用”迈向“好用”,信创产业快速发展;预计中国信创市场规模将从2023年的15,388亿元增长至2026年的26,559亿元 [55][56] - 建议关注领域:受益于信创产业的国产芯片产业链、国产操作系统产业链和华为产业链等 [2][6][59]
政府债周报(10、12):下周新增债披露发行154亿-20251013
长江证券· 2025-10-13 21:1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核心观点 10月13日-10月19日地方债披露发行213.46亿元,其中新增债153.65亿元(新增一般债0.00亿元,新增专项债153.65亿元),再融资债59.81亿元(再融资一般债24.96亿元,再融资专项债34.86亿元);9月29日-10月12日地方债共发行825.28亿元,其中新增债258.89亿元(新增一般债99.20亿元,新增专项债159.69亿元),再融资债566.38亿元(再融资一般债454.33亿元,再融资专项债112.05亿元)[2][6][7] 各部分总结 发行预告 10月13日-10月19日地方债披露发行213.46亿元,新增债153.65亿元(新增一般债0.00亿元,新增专项债153.65亿元),再融资债59.81亿元(再融资一般债24.96亿元,再融资专项债34.86亿元)[2][6] 发行复盘 9月29日-10月12日地方债共发行825.28亿元,新增债258.89亿元(新增一般债99.20亿元,新增专项债159.69亿元),再融资债566.38亿元(再融资一般债454.33亿元,再融资专项债112.05亿元)[2][7] 特殊债发行进展 截至10月12日,第五轮第二批特殊再融资债共披露19958.85亿元,下周新增披露0.00亿元,披露规模前三为江苏2511.00亿元、湖南1290.00亿元、贵州1271.32亿元;2025年特殊新增专项债共披露12029.16亿元,2023年以来共披露23907.80亿元,披露规模前三为江苏2340.35亿元、新疆1311.70亿元、湖北1287.69亿元,2025年披露规模前三为江苏1189.00亿元、广东1027.48亿元、云南729.97亿元[8] 地方债实际发行与预告发行 - 实际发行与发行前披露:展示9月29日-10月12日新增一般债、新增专项债、特殊再融资债发行及净融资额情况[14][15] - 计划发行与实际发行对比:呈现新增债、新增一般债、新增专项债、再融资债计划发行与实际发行情况[16][17] - 地方债净供给:9月29日-10月12日地方债净供给386亿元,10月13日-10月19日地方债预告净供给-307亿元[19] - 新增债发行进度:截至10月12日,新增一般债发行进度83.53%,新增专项债发行进度84.10%[31] - 再融资债净供给:展示截至10月12日再融资债减地方债到期当年累计规模情况[32] - 特殊债发行明细 - 特殊再融资债发行统计:截至10月12日特殊再融资债统计情况,统计包含多轮发行及各省市情况[36][37] - 特殊新增专项债发行统计:截至10月12日特殊新增专项债统计情况,展示不同年份及各省市披露规模[39][40] - 地方债投资与交易 - 一二级利差:呈现地方债一级利差和二级利差情况[44][45] - 分区域二级利差:展示各区域不同时间的二级利差数据[46] - 新增专项债投向 - 项目投向逐月统计:展示新增专项债投向情况,最新月份统计只考虑已发行新增债[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