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策略月度金股:2025年9月-20250901
长城证券· 2025-09-01 11:55
核心观点 - 8月股市资金活跃度明显提升,"存款搬家"效应持续体现,融资融券突破20000亿后保持上升趋势,高风险偏好资金情绪较高 [1] - 9月国内外政策端变数可能较多,但国内政策发力积极态势未改,科技板块支撑因素较多,算力、人工智能、消费电子、国产替代等方向值得重点关注 [3] - 新消费、创新药及部分周期行业在短期波动后仍存在明确向上逻辑和政策加持,大金融板块在市场情绪高昂时点仍具配置价值 [3] 资金面分析 - 融资融券突破20000亿后保持上升趋势,电子、非银金融、医药生物、电力设备、银行、汽车、计算机、有色金属、基础化工、国防军工、食品饮料等行业两融余额绝对规模靠前 [1] - 散户资金稳步上升但相对克制,保证金余额增速自2024年9月以来转正且稳步上升,但距离2015年、2019年、2020年增速高点仍有较大差距 [1] - 私募基金每月发行数量持续向上,私募重仓指数自去年9月以来持续上涨并明显跑赢上证指数 [1] - 公募基金主动和被动资金发行量较去年明显提升,股票型基金总指数震荡上升,去年10月和今年7-8月表现突出并跑赢上证指数 [2] - 保险资金加快进入股市,2025年趋势更加明显,外资方面北向资金成交金额自今年6月以来进一步放大 [2] 八月组合表现 - 八月组合平均涨跌幅为+23.23%,跑赢上证指数(+7.97%)、沪深300指数(+10.33%)和创业板指数(+24.13%) [4] - 南亚新材涨幅+55.79%,同花顺涨幅+45.68%,福瑞股份涨幅+45.02%,路维光电涨幅+26.50%,鸿日达涨幅+25.98%,鲁西化工涨幅+25.22% [4][10][11] 九月金股组合及推荐逻辑 - 中国移动(总市值23666.62亿元):C端深化存量客户运营,政企业务良好增长,算力CAPEX指引持平,投资收益稳步提升,云业务为代表的产业数字化业务突破带动估值提升 [12] - 鸿日达(总市值105.44亿元):传统消费电子连接器及MIM机构件业务持续深耕,优化客户结构,加大研发投入,布局半导体散热片、光伏及3D打印领域 [12] - 天孚通信(总市值1543.40亿元):全球数据中心建设在AI趋势下持续发力,带动高速光器件产品需求稳定增长,有源及无源产品销量持续提升 [12] - 路维光电(总市值85.45亿元):半导体掩膜版发展前景广阔,先进封装掩膜版表现亮眼,成为下游封测厂头部供应商,新增2条半导体掩膜版生产线和2条高精度平板显示掩膜版生产线 [12] - 中国平安(总市值10904.29亿元):受去产能等政策影响,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回升至1.78%附近,保险板块高位波动,股票是保险机构首选投资资产 [12] - 九方智投控股(总市值357.12亿元):持续推进科技+投研双轮驱动策略,加大AI技术赋能,坚守买方投顾,强化投研体系 [13] - 联瑞新材(总市值145.27亿元):高阶产品持续放量,25Q2扣非归母净利润环比+17.64%,Low α球铝保持较高增速,乘HBM封装材料行业之风 [13] - 澜起科技(总市值1407.39亿元):国内内存接口芯片龙头,受益于DDR5渗透率提升及AI浪潮,津逮CPU国内市场空间较大 [13] - 羚锐制药(总市值132.88亿元):国内中药贴膏剂龙头,品牌价值沉淀,具备多层次宽领域产品线,受益老龄化带来的骨科用药市场扩容 [13] - 新宙邦(总市值352.95亿元):储能领域风光储一体化加速,消费类电池新兴应用需求支撑,有机氟化学品下游领域增长,氟化工产品产能持续爬坡 [13] 行业配置方向 - 重点覆盖通信、非银、科技、中小市值、化工等行业 [5] - 科技板块中算力、人工智能、消费电子、国产替代等方向值得重点关注 [3] - 新消费、创新药及部分周期行业在短期波动后仍存在明确向上逻辑和政策加持 [3] - 大金融板块在市场情绪高昂时点仍具配置价值 [3]
并购重组周报(2025、08、22-2025、08、28)-20250901
长城证券· 2025-09-01 11:55
核心观点 - 2025年8月22日至8月28日期间新增3家上市公司涉及并购重组事件,分别为得邦照明、东珠生态和南新制药,均作为竞买方参与交易,涉及行业包括家用电器、建筑装饰和医药生物 [1][9] 得邦照明并购分析 - 得邦照明主营业务涵盖通用照明和车用照明两大板块,2024年营业收入44.31亿元,其中通用照明收入37.85亿元(同比下降6.35%),车载业务收入5.96亿元(同比下降4.43%),照明工程施工收入1.14亿元(同比下降36.48%)[2][9] - 公司成本结构中材料成本占比较高,通用照明和车载业务分别占比86.64%和79.48%,2024年研发投入1.72亿元(占营业收入3.87%)[2][9] - 本次交易拟通过现金方式受让股份及增资取得嘉利股份不少于51%股权,目标公司为国内知名内资汽车灯具制造企业,主营乘用车和商用车灯具业务[2][9] 东珠生态并购分析 - 东珠生态专注于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业务,2024年承接重点项目包括九里河生态整治、杞麓湖水环境治理及锡林郭勒盟草原修复工程等[3][10] - 公司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凯睿星通信息科技控股权,标的公司经营范围涵盖卫星通信服务、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及通信设备制造等高技术领域[3][10] 南新制药并购分析 - 南新制药专注于抗病毒及重大疾病治疗药品研发,已上市国内首个抗流感1.1类创新药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并拥有磷酸奥司他韦干混悬剂等口服药物产品线[4][11] - 公司以现金方式收购未来医药持有的资产组,包括已上市的多种微量元素注射液(Ⅰ)(适用于儿童)和(Ⅱ)(适用于成人及妊娠妇女),以及在研的多种微量元素注射液(Ⅲ),交易金额不超过4.8亿元[5][12] 财务数据汇总 - 得邦照明总市值71.49亿元,PE_TTM为22.89;东珠生态总市值37.38亿元,PE_TTM为-5.90;南新制药总市值46.59亿元,PE_TTM为-12.16 [13]
基因细胞治疗领域把握:前沿疗法为未来医疗蓄力
华福证券· 2025-09-01 11:47
核心观点 - 全球基因、细胞与RNA疗法领域在2025年第二季度呈现快速发展态势 新疗法获批、研发管线丰富、技术突破和商业合作活跃 长期前景广阔 尤其在肿瘤和罕见病领域 [3][8][9][10][11][14] - 医药板块近期表现分化 医疗服务子行业领涨 而化学制药和生物制品估值较高 [2][15][19] - 政策层面积极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创新 包括高端医疗器械发展、区域产业集群建设和审评审批制度改革 [25][28][29] 行业研发与管线 - 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基因、细胞与RNA疗法研发管线总计4,469项 其中基因疗法占比49%(2,210项) RNA疗法占比29%(1,297项) 细胞疗法占比22%(962项) [3][9] - 肿瘤领域研发集中 本季度启动的基因疗法临床试验中64%针对肿瘤适应症 RNA疗法研发重心向肿瘤倾斜 本季度26%的新启动RNA试验聚焦肿瘤 较上一季度显著提升 [9] - 非基因修饰细胞疗法在非肿瘤领域优势明显 2025年第二季度新启动临床试验中非肿瘤适应症占比76% 较上一季度提升2个百分点 [10] 技术突破与创新 - 基因编辑和递送技术成为关键创新动力 体内基因编辑技术取得重要突破 例如Capstan Therapeutics开发的体内CAR-T技术被艾伯维以21亿美元收购 [10] - RNA技术持续引领创新 mRNA和RNAi是重点 67%的RNA疗法管线处于临床前阶段 但部分产品已进入后期临床 [10] - 本季度三款新疗法获批:美国FDA批准Zevaskyn(治疗隐性营养不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和mNexspike(COVID-19预防 mRNA疫苗) 中国NMPA批准首款血友病B基因疗法BBM-H901 [3][8] 商业合作与资本动态 - 行业并购活跃 本季度完成12笔收购交易 环比增长33% 总金额超60亿美元 除艾伯维收购Capstan外 礼来以13亿美元收购Verve BioNTech以12.5亿美元收购CureVac [10] - 初创公司融资环境收紧 本季度仅完成3笔融资 总额1.97亿美元 较上季度下降35% 反映投资者对早期项目审慎态度 [3][10] - 未来多个疗法将迎来监管决策 2025年第三季度预计十余项基因与细胞疗法面临监管里程碑 如Ultragenyx公司UX111(针对Sanfilippo A综合征) [11] 医药板块市场表现 - 申万一级医药生物板块下6个二级行业本周表现分化 医疗服务涨3.08% 化学制药跌0.72% 中药Ⅱ跌2.29% 医药商业跌2.46% [15] - 估值水平方面 化学制药PE-TTM为96.99倍 生物制品为81.80倍 中药Ⅱ为33.79倍 医药商业为20.15倍 [15] - 三级行业中 医疗研发外包涨4.90% 其他生物制品涨0.14% 化学制剂跌0.23% 疫苗估值最高达273.38倍 化学制剂为105.29倍 其他生物制品为89.46倍 [19] 政策与产业支持 - 国家药监局加快推进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 强调"十五五"药品规划要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 推进中医药创新与高端医疗器械发展 [25] - 张江药谷国际创新大会聚焦细胞与基因治疗等前沿领域 浦东已获批29个1类新药(占上海78%)和4款CAR-T产品(占全国57%) 未来重点打造"张江药谷+"品牌 [28] - 江苏自贸试验区推出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创新发展方案 目标2030年培育大分子生物药、细胞和基因治疗、创新医疗器械产业集群 支持苏州片区建设国家生物药技术创新中心 [29]
宏观经济与转债策略研究系列之一:反内卷:宏观演变、行业分化和转债策略
光大证券· 2025-09-01 11:05
策略研报核心观点与要点总结 宏观视角下的"反内卷"演变脉络 - 本轮"反内卷"起点为2020年年中订单归集带来的企业产能扩张(持续至2021年年中)[1] - 2021年下半年全球需求下降及各国供给恢复成为重要变因[1] - 2023年起工业企业采取以价换量策略,营收向上而盈利下降[1][39] - 宏观经济呈现供给强于需求格局,2022年后物价持续偏弱[1][39] - 当前政策:上游通过行政指令或法律限制产能,中下游依靠行业自律减少竞争[1][45] 行业分化与配置策略 - 按营收质量、营收能力和资产质量将行业分为三类:稳定配置类(营收利润率稳定上升行业)、相机配置类(营收增速上升但利润率下降且资产负债率未明显上升行业)、谨慎配置类(营收增速上升但利润率下降且资产负债率明显上升行业,或营收与利润率双降行业)[2][47][53] -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2021年营业利润率3.3%,2024年升至6.2%[47] - 采矿业2022年营收利润率22.8%,2024年降至17.0%[47] - 制造业2021年营收利润率6.5%,2024年降至4.5%[47] - 2020-2022年我国出口占全球份额从12.7%-13.2%攀升至14%以上[24][29] 转债配置策略与收益表现 - 构建三种转债策略:稳定配置策略(筛选营收利润率上升正股对应转债)、相机抉择配置策略(筛选营收增速上升但利润率下降且资产质量未恶化正股对应转债)、谨慎配置策略(筛选营收增速上升但利润率下降且资产质量恶化,或营收与利润率双降正股对应转债)[67][68][69][70] - 2022-2024年稳定配置组合收益最佳,下跌年份跌幅较低,上涨年份涨幅较高[71][73] - 2025年上半年相机抉择类组合及谨慎配置-组合1表现较好,收益差别不大[74][75] - 2025年7月后所有组合收益较好且差异不大,稳定配置-组合2表现优于其他组合[74][75] - 2025年初至8月22日各组合收益整体差别不大,反映转债市场普涨行情[4][74] "反内卷"政策演变阶段 - 第一阶段(2024年7月至2025年6月):主要目标为防止企业恶性竞争、推动落后产能退出,实施路径以行业自律为主[15][16] - 第二阶段(2025年7月至今):特点为相关行业推动减产控产,实施路径从行业自律转向行政指导与法律手段结合[16][18] - 2025年7月水泥、光伏玻璃、钢铁等行业相继实施减产措施[18] 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分析 - 短期影响:降低实际经济增速并短期内提振部分产品物价[2][63] - 中长期影响需结合需求恢复和通胀传导两个关键因素判断[57][66] - 可能出现三种情形:需求平稳或上升且通胀传导顺畅(实际GDP稳定,名义GDP向上)、需求向下但通胀传导顺畅(实际GDP不强,通胀改善)、需求向下且通胀传导不畅(实际GDP不强,名义GDP偏弱)[66]
投资策略专题:2025年中报:结构重于全局、科技为先
开源证券· 2025-09-01 10:49
核心观点 - 市场呈现"双轮驱动"结构:全球科技共舞下的成长品类提供弹性,"反内卷"牵头下周期与顺周期交易PPI修复扩散行情[3] - 与其等待全面经济复苏 更应重视结构性产业成长期 尤其关注科技制造业的盈利高增长和头部企业集中效应[3][4][5] - 全A盈利增速与市值正相关 头部公司盈利增长显著优于中小市值公司[5][21] 2025年中报业绩概览 - 全A营收同比增速由负转正:2025年H1全A营收同比增速0.04% 较Q1的-0.15%改善 全A非金融H1营收同比增速-0.45% 略低于Q1的-0.2%[2][12] - 全A盈利增速放缓:2025年H1全A净利润同比增速2.40% 较Q1的4.02%回落 全A非金融H1净利润同比增速0.96% 大幅低于Q1的5.21%[2][12] - 中国经济总量已从2000年10.13万亿增长至2024年134.9万亿 多数行业难复昔日高增长[13] 行业盈利结构分析 - 扩张型盈利高增长行业:科技制造电子机械设备 消费家用电器 周期有色金属 大金融非银金融[4][19] - 反转型盈利高增长行业:计算机 农林牧渔 钢铁[4][19] - Q1盈利负增长但中报显著改善行业:电力设备 国防军工 医药生物[4][20] - 科技制造业处于较高盈利增速期 电子行业净利润同比增速达19.1% 机械设备增速7.3%[23] 市值分层盈利表现 - 市值高于200亿公司815家 净利润增速中位数9.2%[5][21] - 市值100-200亿公司836家 净利润增速中位数5.5%[5][21] - 市值50-100亿公司1381家 净利润增速中位数1.7%[5][21] - 市值50亿以下公司2388家 净利润增速中位数-3.4%[5][21] 行业竞争格局特征 - 盈利高增长且增速均衡行业:非银金融 基础化工 钢铁 行业β强于α[5][22] - 盈利高增长但增速分化显著行业:电子 农林牧渔 机械设备 行业α强于β[5][22] - 电子行业头部企业虹吸效应明显 企业壁垒持续加厚[5][22] 结构性投资机会 - 中国经济处于转型升级重要时点 技术密集型产业快速发展[14] - DeepSeek 宇树机器人 哪吒 创新药等现象级产业显现突破迹象[14] - 经济发展动能从政策依赖转向产业驱动 结构性高增长处于早期阶段[14]
每日投资策略-20250901
招银国际· 2025-09-01 10:23
核心观点 - 中国经济PMI显示上游行业价格温和回升 制造业PMI小幅走高至49.4 新订单指数升至49.5 非制造业加速扩张 原材料和产成品价格回升 预示PPI将温和回升并带动企业利润增长[2][5] - 政策层面预计2025年四季度LPR下调10个基点 RRR下调50个基点 同时将加强对中低收入家庭及多子女家庭的转移支付以提振消费[6] - 人工智能+行动政策推动AI应用与商业化落地 目标到2027年/2030年智能终端应用普及率超70%/90% 重点关注互联网 半导体和汽车行业的AI主题机会[6] 宏观经济 - 中国8月制造业PMI小幅走高至49.4 供需均有改善 反内卷政策推动原材料和产成品出厂价格反弹 非制造业PMI小幅上升 服务业改善 建筑业延续疲软[2] - 上游价格反弹可能预示PPI将温和回升 PPI走势与企业利润增速密切相关 2025年四季度经济增长可能面临进一步放缓压力[2] - 美国经济放缓但仍有韧性 第二季度GDP环比年化增速3.3% 好于预期 7月消费者支出增速创4个月最大 显示消费需求依然较强[5] 行业表现 - 港股医疗 材料与可选消费领跌 工业 综合与金融下跌 南下资金净买入120.46亿港元 A股上涨 综合 电力与有色金属涨幅居前 家电 交通运输与计算机下跌[5] - 有色金属 建材和软商品价格上涨 煤炭与钢材价格下跌 国债收益率基本走平 人民币汇率小幅回落至7.13[5] - 美股科技股抛售明显 纳指收跌超1% 连跌两周 英伟达与特斯拉跌超3% 中概股指数逆市走高[5] 人工智能行业 - 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 提出加快AI+科学技术/产业发展/消费提质等6大重点领域的深度融合 目标到2027年/2030年智能终端应用普及率超70%/90%[6] - 互联网与软件行业建议关注AI云 AI+产业互联网与AI+消费互联网机会 核心标的包括腾讯 阿里巴巴 百度 快手 商汤 金蝶国际[6] - 半导体行业建议关注国产算力 半导体设备供应商及人工智能新兴应用领域 核心标的包括中际旭创 生益科技 中兴通讯 北方华创 地平线等[6] - 汽车行业建议关注智能网联汽车与机器人产业链 核心标的包括小鹏 理想 地平线 比亚迪 敏实[6] 公司业绩与前景 映恩生物(9606 HK) - 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12.3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3% 主要受益于许可和合作付款 研发开支同比下降7%至3.49亿元人民币[7] - 调整后净利润为1.46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4.2% 现金储备37.5亿元人民币 足以支持持续研发投入[7] - 与BioNTech计划于2025年底提交DB-1303/BNT323用于治疗HER2表达子宫内膜癌和HER2+乳腺癌的上市申请[8] - DB-1311/BNT324在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中中位rPFS达8.3个月 在三线及以上小细胞肺癌中ORR达70.4%[8] 极兔速递(1519 HK) - 1H25调整后净利润为1.53亿美元 同比增长66% 增长主要得益于费用和财务费用的减少[11] - 东南亚/新市场全年包裹量增长56%/38% 单票息税前利润0.07/0.09美元[11] - 东南亚市场份额达32.8% 巴西和中东等新市场具有巨大潜力[11] 深南电路(002916 CH) - 2025年二季度收入达到历史新高57亿元人民币 同比/环比增长30%/19% 超出彭博一致预期6%[11] - 净利润8.69亿元人民币 同比/环比增长43%/77% 超出一致预期41%[11] - 毛利率环比提升2.8个百分点至27.6% 净利率创历史新高15.5%[11] 北方华创(002371 CH) - 2025年二季度收入79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2% 环比下降3%[12] - 净利润16亿元人民币 同比-2% 环比+3% 净利率升至20.5%[12] - 预计2025/26年收入将分别增长32%/26% 受益于中国半导体设备国产化战略[13] 农夫山泉(9633 HK) - 1H25收入同比增15.6%符合预期 净利润同比增22%超预期5%[13] - 茶饮板块营收同比增长20%至101亿元人民币 经营利润率提升4.3个百分点至48.4%[14] - 水业务营收同比增长11%至94亿元人民币 经营利润率提升3.3个百分点至35.4%[14] - 果汁饮料及功能饮料收入同比增21%/14%至26/29亿元人民币[14] 珀莱雅(603605 CH) - 1H25营收同比增7.2%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13.8% 分别低于彭博一致预期3%和4%[15] - 主品牌珀莱雅营收同比微降0.1% 子品牌彩棠 Off&Relax 原色波塔营收同比增幅分别达21% 102%及80%[16] - 1H25毛利率同比提升3.6个百分点至73.4%[17] 全球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收报25,078点 单日涨0.32% 年内涨25.01% 恒生科技指数收报5,674点 单日涨0.54% 年内涨27.00%[3] - 上证综指收报3,858点 单日涨0.37% 年内涨15.10% 深圳创业板收报2,890点 单日涨2.23% 年内涨34.95%[3] - 美国道琼斯指数收报45,545点 单日跌0.20% 年内涨7.05% 纳斯达克指数收报21,456点 单日跌1.15% 年内涨11.11%[3] - 德国DAX指数收报23,902点 单日跌0.57% 年内涨20.06% 法国CAC指数收报7,704点 单日跌0.76% 年内涨4.38%[3]
双融日报-20250901
华鑫证券· 2025-09-01 09:33
市场情绪指标分析 - 华鑫市场情绪温度指标显示当前综合评分为73分,处于"较热"状态,历史数据显示情绪值低于50分时市场获支撑,高于90分时出现阻力 [9][13][20] - 近60个交易日全A情绪指数运行显示大盘情绪指数在20分位过冷线和80分位过热线间波动,当前接近高位区间 [13][20] 热点主题追踪 - 机器人主题受英伟达即将推出新"大脑"产品催化,相关标的包括卧龙电驱(600580)和长盛轴承(300718) [6] - GPU主题获工信部政策支持,强调将加快突破GPU芯片等关键核心技术,相关标的为龙芯中科(688047)和景嘉微(300474) [6] - 稀土主题因产业链座谈会推动与低空经济、机器人产业融合而热度上行,相关标的包括北方稀土(600111)和广晟有色(600259) [6] 资金流向数据 - 主力资金净流入前十个股中东方财富(300059 SZ)以323,685.03万元居首,通富微电(002156 SZ)和宁德时代(300750 SZ)分别以179,799.92万元和144,757.09万元跟随 [10] - 融资净买入前十个股中东方财富(300059 SZ)以152,280.83万元领先,宁德时代(300750 SZ)和工业富联(601138 SH)分别以125,009.52万元和118,697.37万元次之 [11] - 主力资金净流出前十行业集中于SW计算机(-1,412,334万元)、SW电子(-1,015,754万元)和SW通信(-731,966万元) [16] - 融资净买入前十行业以SW电子(480,899万元)、SW通信(299,337万元)和SW电力设备(227,203万元)为主 [18] 行业资金表现 - 主力资金净流入前三大行业为SW电力设备(271,889万元)、SW非银金融(98,747万元)和SW食品饮料(18,175万元) [15] - 融券净卖出前三大行业为SW非银金融(2,785万元)、SW汽车(2,610万元)和SW食品饮料(1,684万元) [18]
机构行为月报:股债碰撞,机构“众生相”-20250901
天风证券· 2025-09-01 08:13
核心观点 - 8月债市经历剧烈波动 机构行为从股债联动转向股债脱敏 基金主导行情演绎而配置盘缺位[1][2][3] - 9月需重点关注基金赎回压力 理财季节性回表与存款搬家共振风险 以及银行兑现浮盈的可能性[4][5] 8月债市波动与机构行为分析 债市行情整体回顾 - 8月上旬债市从7月末跌宕起伏行情中迎来喘息 各类机构现券买卖行为平淡 基金对信用债买盘力量回升至6月水平附近 8/2-8/8当周基金净买入信用债规模由前一周55亿元上升至420亿元 处于六月末以来次高水平[8] - 8月中旬权益市场加速上涨带动看股做债行情 债基赎回担忧升温 8/12-8/20基金日均净卖出现券421亿元 保险和农商行分别日均净买入232亿元、77亿元 其中8/11和8/18基金单日分别净卖出592亿元、1266亿元 为22年5月有数据以来第四高[9] - 8月下旬股市对债市影响减弱 交易盘做多情绪先升温后转净卖出 8/22-8/27基金现券净买入规模由-3亿元上升至660亿元 15Y及以上期限现券净买入规模由-18亿元上升至237亿元 月末8/28-8/29基金再度净卖出76亿元、164亿元[9] 配置盘行为分析 - 农商行呈现典型左侧交易特征但承接力度偏弱 8月11日债市大幅调整后次日净买入长端超长端利率债405亿元 为8月以来单日峰值但较历史调整期偏弱 8月利率上行期农商行日均净买入长端超长端利率债130亿元 处于24年以来8轮调整期最低水平 且在利率达到高点前两日即开始止盈 明显偏早[16] - 保险整体承接力度温和 未明显体现炒停售提振作用 8月合计净买入现券规模3701亿元 低于今年7月水平 结构上主要加大超长期地方政府债配置 8月净买入20-30Y地方政府债现券规模由1304亿元小幅提升至1372亿元 对国债仅在利率大幅调整时短暂增持 8月18日30Y国债利率突破2%后次日保险净买入20-30Y国债80亿元 创去年9月末以来新高 但随后4个交易日回落至-11亿元至27亿元水平[22][23] 基金主导行情演绎 - 阶段一:股市大幅上涨引发债基紧急防御 先抛售长端超长端利率债 随后全面加大信用债、二永债和中长端利率债净卖出力度 基金行为一致[3] - 阶段二:部分乐观纯债型基金加大长端超长端利率债净买入 混合型债基受益权益市场扩容 但多数债基安全垫不足支撑快速做多 基金行为分化[3] - 阶段三:纯债基拉久期后风险放大 叠加权益市场降温及转债价格下跌 混合型债基或加大债券净卖出应对赎回压力 导致股债脱敏及预期修正[3][36] 9月机构行为关注点 基金风险 - 关注基金赎回压力和调仓风险 若出现股市回落、央行重启买债等预期差 或引发悲观情绪释放及仓位调整 若股市回落 混合型债基可能面临赎回并抛售纯债仓位[4][43] 理财与存款共振风险 - 关注9月末理财资金季节性回表与存款搬家共振风险 22-24年9月理财规模分别环比下降5467亿元、8690亿元、7071亿元 同时7月居民存款减少1.11万亿元 非银存款大幅增加2.14万亿元 可能导致银行资产负债缺口扩大及负债压力集中释放[4][43] 银行行为风险 - 关注9月末银行卖出老券兑现浮盈可能性 今年以来债市多次调整 金市投资收益难支撑银行利润增长 季末考核时点可能促使其兑现浮盈[5][44]
海通国际2025年9月金股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9-01 08:03
核心观点 报告聚焦于2025年9月的金股推荐,覆盖多个行业包括云计算、人工智能、半导体、互联网、消费、医药、新能源等,强调AI驱动的增长机会、云计算基础设施扩张、半导体周期复苏以及消费和医药行业的结构性机会 报告通过自下而上的选股策略,突出各行业龙头公司的竞争优势和增长潜力,包括市场份额提升、技术领先、盈利改善和国际扩张等主题 云计算与AI基础设施 - Amazon (AMZN US) 作为全球最大的IaaS提供商,市场份额达30%,规模效应推动利润率稳定提升,其推理芯片T2和T3送样进展顺利,T3性能预计远优于T2,满足推理侧需求,尽管零售业务短期承压,但长期逻辑不变 [1] - Alphabet (GOOGL US) 当前PE区间为16-22倍,AI+广告提升CPC和CPM定价权,带动主业增长,IaaS云规模上升推动利润率改善,预计年底达20%以上,自研实力强,Gmini 2.5大模型和TPU v7在推理侧领先 [1] - Arista (ANET US) 是高端数据中心网络交换机领导者,受益于AI资本开支爆发,在400G/800G交换机市场领先,从传统巨头如思科持续攫取份额,绑定超大规模云巨头如微软,其AI后端交换机业务2025年预计贡献至少7.5亿美元收入,三大集群项目已进入量产阶段 [1] 半导体与内存 - SK Hynix (000660 KS) 受益于下游库存恢复,HBM今年收入翻倍,HBM4具先发优势,主要竞争对手三星HBM3E仍未通过认证,目标价KRW 280,555,基于1.5x P/B [2] - Cadence (CDNS US) 2Q25业绩超预期并上调全年指引,美国取消对华EDA出口限制,对公司中国地区业务影响减弱,2Q三大核心业务线均实现强劲增长,超过50%的先进节点设计已采用Cadence Cerebrus [2] - Broadcom (AVGO US) 新增4家ASIC客户,预计包括OpenAI、苹果、软银和富士通,已获得七个主要ASIC芯片客户,谷歌和Meta是现有量产客户,OpenAI和XAI预计明年贡献生产收入,2026年ASIC收入将超过205亿美元 [2] - NVIDIA (NVDA US) 数据中心业务占营收88%,预期CY2H25 GB300继续ramp up,提供下半年强劲收入增长,管理层指引2030年AI Capex达3-4万亿美元,英伟达收入占比35%,1GW Capex投资预计5-600亿美元,英伟达收入预期占比58-70% [2] 互联网与软件 - 腾讯 (700 HK) 被上调目标价至700,长青游戏稳健,新游如瓦罗兰特和三角洲行动成为新增长点,海外SC游戏重回增长,AI赋能广告业务空间广阔,20%增速或成新标杆,小游戏视频号等新业务拉动收入增长,利润率持续提升 [3] - 腾讯音乐 (TME US) 核心订阅业务稳步增长,粉丝经济和音质音效权益拉动付费用户和SVIP转化,非订阅收入如演唱会和广告增速超过订阅收入,加大对韩娱投资,为内容储备和变现提供动力,规模效应和直播业务分成降低带来利润释放 [3] - Meta (META US) 用户数持续增长,盈利能力提升,AI marketing预期兑现,Llama 4 Behemoth含2T参数,Meta AI独立应用下载量超1100万次,验证AI社交场景潜力,公司上调Q3营收指引至475-505亿美元(中值同比+25%),计划投入660-720亿美元加码AI基础设施 [1] 消费与零售 - 新氧 (SY US) 是唯一覆盖医美行业上中下游的公司,在供应链、营销和数字化运营有积累,轻医美赛道增速快,目标2025年开到50家自营门店,计划推出轻资产加盟模式,29年目标100自营+400加盟,获客成本约8%显著低于同业,线下机构利润率长期有望15%以上 [3] - 华住 (HTHT US) 产品竞争力强,中档酒店占比高,受众为大众,在宏观弱环境下韧性最强,向高利润率、轻资产特许经营模式转型,关闭低质量门店,进军东南亚及中东地区,RevPar下行估值较低,行业RevPar下跌幅度收窄 [4] - 古茗 (1364 HK) 外卖占比行业平均水平,咖啡产品线推广效果较好,早餐产品线将铺开,同店增长相对有保障,1H25加盟商盈利情况超2023年,成本优化面对社保新规更游刃有余,开店指引积极,PEG估值有吸引力 [8] 医药与生物技术 - 翰森制药 (3692 HK) 1H25里程碑收入大超预期,管理层上调全年收入指引至中高双位数,2025年创新药品收入将突破100亿,占比有望超80%,里程碑+首付款收入有望超过22亿元,核心产品阿美替尼已有4项适应症获批,单药峰值有望达80亿元 [5] - 信达生物 (1801 HK) 1H25收入59.5亿元(+50.6%),总产品收入超52亿元(+35%),期内利润8.3亿元(去年同期-3.9亿元),在手现金超20亿美元,创新研发能力和管线价值突出,预计2025年EBITDA平衡,2027年国内营收目标200亿元 [6] - 康方生物 (9926 HK) HARMONi-A取得统计学显著性和临床意义显著性的OS获益,WCLC将公布海外数据,依沃西单抗治疗EGFR-TKI治疗后进展的EGFRm nsqNSCLC的国内临床研究OS最终分析显示显著获益,近期催化剂丰富 [6] 新能源与汽车 - 特斯拉 (TSLA US) Robotaxi落地催化智驾发展,FSD迭代推动行业估值空间扩展 [8] - 零跑汽车 (9863 HK) 国内产销持续超预期,Q2转盈可能性增加,国际化战略潜力大,与Stellantis合作增强出海稀缺性 [8] - 地平线机器人 (9660 HK) 上半年15款车型J6M交付约100万套,全年200万预期有望上修,数据驱动Robotaxi迭代预期乐观,海外从JV开始加速,HSD行业L2++渗透 [8] 工业与能源 - 西门子能源 (ENR GR) 积极扩产中型燃气轮机,目标50-80台,明年爬坡,面向数据中心终端市场,与伊顿合作数据中心"电力岛"业务,燃气轮机及电网设备价格趋势向上,盈利能力提升 [11] - Centrus Energy (LEU US) 36亿美元积压订单锁定高确定性收入来源,预计2025-2040年间逐步释放,SMR商业化提供远期增长动力,在AI对高稳定性电力需求提升的推动下,美国核电复苏逻辑强化 [10] - Talen Energy (TLN US) AWS合同扩容潜力大,乐观情况下预计GW级别的潜在扩容,PJM容量拍卖电价和批发电价长期趋势向好,发电资产位于PJM地区,受益于AIDC推动的容量电价及批发电价上涨 [10] 其他行业 - 新东方 (EDU US) 行业需求强劲、政策环境稳定,在所有业务线中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拥有成熟商业模式,收入来源多样化,线下学习中心优势明显,高品牌知名度带来高利润率,截至2025年2月28日净现金29.2亿美元 [4] - 药明康德 (603259 CH) 1H25收入208亿元(+24.2%),经调整归母净利润63.1亿元(+44.4%),在手订单567亿元(+37.2%),TIDES在手订单同比增长48.8%,上调2025年可持续收入增速至13-17%,全年整体收入预期425-435亿元 [7] - 京东健康 (6618 HK) 1H25收入352.9亿元(+24.5%),药品GMV增长约30%,保健品高双位数,器械低双位数,经营利润21.3亿元(+105.5%),受益于线上购药、处方外流趋势加速,广告服务增加 [7]
策略周报:掘金科技,国产算力新一轮上行机遇-20250901
中银国际· 2025-09-01 07:59
核心观点 - 市场处于牛市中继阶段,科技核心资产特别是国产算力板块有望迎来新一轮上行机遇,主要受益于经济预期修复、资金流入及政策红利 [1][2][10] - 2025年上半年全A非金融净利润同比增速为1.3%,TMT和先进制造板块业绩领先,增速分别达15.3%和6.8% [2][24] - 阿里巴巴资本开支同比大幅增长220%至386亿元,中美科技摩擦背景下国产算力需求催化IDC、算力租赁及芯片产业链 [2][28][29][30] 大势与风格 - 本周A股主要指数普遍上涨,沪指创2016年以来新高,创业板指表现强劲,沪深两市单日成交额多次逼近2.8万亿元,两融余额突破2.2万亿元 [10] - 7月工业企业利润降幅收窄至1.5%,较6月改善2.8个百分点,成本费用率下降支撑盈利改善 [10] - 小盘成长板块交易拥挤度较高,大盘成长风格有望成为行情主线,三季度基本面修复及美联储9月降息预期支撑估值扩张 [2][10] 中观行业与景气 - TMT科技板块2025H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5.3%,中游先进制造增长6.8%,上游资源板块承压明显 [2][24] - 电子、通信、计算机行业受政策驱动涨幅居前,有色金属因稀土政策催化涨幅第二,电新行业扭亏且涨幅第四 [23][24] - 中芯国际收购中芯北方少数股权,华虹半导体、芯联集成等国内晶圆厂通过并购提升运营效率,国产芯片产业链持续受益 [2][30] 资金动向 - 本周主力资金净流出1778.93亿元,电子、有色金属、通信行业获资金净流入前三,规模分别为154.53亿元、114.48亿元和75.05亿元 [33][34] - 股票型ETF单周净申购421.13亿元,规模创5个月新高,港股通概念ETF份额增加显著,科创板ETF份额减少 [33][35] 全球市场与数据 - 万得全A指数年初以来上涨22.98%,表现领先全球主要指数,MSCI新兴市场上涨17.01% [11][13] - 美国第二季度实际GDP环比折年率升至3.3%,个人消费支出环比增长1.1%,核心PCE同比2.88%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