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证券

搜索文档
有色金属:海外季报:LHM项目2025Q1 U3O8产量/销量环比增长17%/74%至74.55万磅/87.24万磅,平均实现价格环比上涨4%至69.9美元/磅
华西证券· 2025-04-30 17:4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Q1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U3O8产量为745,484磅环比增长17%销量为872,435磅环比增长74%平均实现价格环比上涨4%至69.9美元/磅单位生产成本环比下降4%至40.6美元/磅冲销先前的库存减值环比增加6.98%至18.4美元/磅 [1][2][3][4][6] - 尽管受降雨影响运营中断但公司仍实现LHM重启以来最高季度产量目前运营已安全恢复 [1][2] - 公司已与全球一级客户签订12份包销合同至2030年合同供应量为2230万磅八氧化三铀本季度履行了所有交付义务 [2] - 初步采矿活动于本季度末开始G2A矿坑首次爆破成功公司持续评估混合策略优化工厂效率 [7]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非限制性现金及短期投资总额1.278亿美元较上季度减少3800万美元本季度按计划偿还定期贷款首笔款项还持有未提取的循环贷款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2025Q1生产经营情况 - 2025Q1公司U3O8产量创下LHM重启以来最高季度产量2025财年迄今为止总产量超200万磅 [1] - 3月LHM及其周边地区遭遇五十年一遇降雨致运营暂停等但加工厂未受重大损坏目前运营已安全恢复 [1] - 4月初反常强降雨影响产量后加工业务恢复正常正稳定工厂化学成分并利用库存补充原料 [2] - 2025Q1公司U3O8销量环比增长74%销售量超生产量因合同组合下交付时间原因公司已告知客户恶劣天气事件并将继续合作 [2] - 2025Q1公司单位生产成本环比下降4%冲销先前的库存减值环比增加6.98% [3] - 2025Q1公司平均实现价格环比上涨4%季度销售等因合同定价机制等因素季度间有差异 [4][6] - 本季度维持性资本支出720万美元与TSF6建设成本相关建设略有延迟预计本季度内完成 [6] 采矿 - 尽管受降雨干扰初步采矿活动于本季度末开始因G3A矿坑被淹确定G2A矿坑为采矿起点4月首次爆破成功 [7] - ROM和G矿坑间运输道路网络已重建G2A矿坑正进行钻孔和爆破等工作G3A矿坑排水和准备工作进展顺利 [7] - 公司持续评估混合策略利用矿堆矿石并与新开采矿石混合优化工厂效率 [7] 财务业绩情况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持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1.173亿美元和短期投资1050万美元非限制性现金及短期投资总额较上季度减少3800万美元 [8] - 本季度公司按计划偿还1亿美元定期贷款首笔款项675万美元还持有未提取的5000万美元循环贷款 [8]
Lynas2025Q1REO产量同比减少46%至1911吨,镝和铽分离产线预计将分别于5月和6月首次投产
华西证券· 2025-04-30 17:4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2025Q1稀土氧化物产量下降但销量增长,价格上涨,各项项目推进以实现年产量目标,财务业绩有变化,多个增长项目有进展 [1][8][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2025Q1生产经营情况 - 稀土氧化物(REO)产量1911.0吨,环比减少27%,同比减少46%;销量2434.0吨,环比减少15%,同比增长5%;平均实现价格50.5澳元/公斤,环比上涨3%,同比上涨15% [1] - Mt Weld本季度提供优质精矿产量,得益于脱水回路实现成本和质量改善 [2] - 混合碳酸稀土(MREC)方面,马来西亚工厂窑炉维护影响可用性,Kalgoorlie工厂改进工艺提高质量,季度末生产运行速率显著提高 [3] - 氧化镨钕(NdPr)产量1509.0吨,环比增加17%,同比减少12%;中国价格市场平均价格53.0美元/公斤(不含增值税),环比上涨4%,同比上涨13% [4] - 重稀土生产分离镝和铽改造工作完成,已生产少量钬精矿并开始分离镝,镝和铽分离产线预计5月和6月首次投产 [5][7] 财务业绩指标 - 2025Q1实现销售收入1.23亿澳元,环比下降13%,同比增长22% [8] - 本季度期末现金和短期存款为2.689亿澳元,上个季度末为3.083亿澳元 [8] 增长项目进展情况 - 马来西亚Lynas工厂实施新煅烧系统,新重稀土生产线路投产使公司成中国以外唯一镝和铽生产商,产品系列将新增四种产品 [9] - Mt Weld扩建按计划和预算推进,预计工艺厂2025Q2末完成建设,各回路逐步投入使用,二期工程预计2025Q3投产,混合发电站建设进展顺利 [10] - 美国稀土加工厂项目团队与相关方沟通,解决废水管理难题替代方案工程有进展,公司与美国政府磋商额外资本支出,积极重新评估方案并评估关税影响 [11]
有色金属:海外季报:Mt Marion 2025Q1 锂精矿产量同比减少 23%至 14 万吨,Mt Wodgina 2025Q1 锂精矿产量同比增加 29%至 12.6 万吨
华西证券· 2025-04-30 17:3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Q1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权益锂精矿总产量为13.3万吨环比减少2%,总出货量为12.7万吨环比减少11%,加权平均实现价格为844美元/吨(折SC6锂精矿)环比上涨2% [1] - 2025Q1 Onslow Iron生产量为343万吨环比下降23%,出货量为362万吨,平均实现价格为89美元/吨,2025财年产量指引下调至850 - 870万吨 [9] - 2025Q1 Pilbara Hub季度产量环比下降5%降至253万吨,出货量为229万吨,平均价格为90美元/吨环比上涨10% [11][14] - 2025年初Yilgarn Hub进入保养和维护状态,公司正进行其资产销售流程 [16] - 2025Q1采矿服务采矿量为6200万吨环比下降600万吨,预计2025财年采矿量在指导范围下限,单位EBITDA预计为2.10至2.20澳元/吨 [17] 各行业情况总结 锂矿 整体 - 2025Q1公司权益锂精矿总产量13.3万吨环比减少2%,总出货量12.7万吨环比减少11%,加权平均实现价格844美元/吨(折SC6锂精矿)环比上涨2% [1] MT MARION(100%基础) - 2025Q1锂精矿产量14万吨环比增长21%同比减少23%,产量预期上调至18.5 - 20万吨SC6锂精矿 [2] - 2025Q1锂精矿发运量13.8万吨环比增长25%同比减少9%,发运量折SC6为10.2万吨环比增长24%同比减少2% [2] - 2025Q1锂精矿销售量14万吨环比增长25%,平均销售价格845美元/吨(折SC6)环比上涨4% [3] - 2025Q1锂精矿成本708澳元/吨(SC6,FOB),2025财年迄今成本961澳元/吨(SC6,FOB),成本指引维持在870 - 970澳元/吨(SC6,FOB) [3] WODGINA(100%基础) - 2025Q1锂精矿产量12.6万吨环比增长17%同比增长29% [4] - 2025Q1锂精矿发运量11.8万吨环比减少3%同比减少8%,发运量折SC6为10.4万吨环比减少12%同比减少13% [5][7] - 2025Q1锂精矿销售量11.8万吨环比减少3%,折SC6平均实现价格846美元/吨 [8] - 2025Q1锂精矿成本775澳元/吨(SC6,FOB),2025财年迄今成本932澳元/吨(SC6,FOB),成本指引维持在800 - 900澳元/吨(SC6,FOB) [8] 铁矿石 ONSLOW IRON - 2025Q1生产量343万吨环比下降23%,出货量362万吨,平均实现价格89美元/吨,为普氏62%铁矿石指数的86% [9] - 2025财年产量指引下调至850 - 870万吨,2025Q1离岸价成本58澳元/湿吨,2025财年迄今约68澳元/湿吨,成本指引维持在60 - 70澳元/湿吨 [9] - Onslow铁矿合资企业一季度实现正经营现金流,合资企业伙伴自由现金流的80%用于偿还借款 [9] PILBARA HUB - 季度产量环比下降5%降至253万吨,受1月份热带气旋肖恩影响出货量为229万吨 [11][12] - 本季度实现的铁矿石平均价格90美元/吨环比上涨10%,为普氏62%铁矿石指数的86% [14] - 2025Q1离岸价成本80澳元/湿吨,2025财年迄今约76澳元/湿吨,2025财年产量的离岸价指引维持在76 - 86澳元/湿吨 [14][15] YILGARN HUB - 2025年初进入保养和维护状态,公司正在进行资产销售流程 [16] 采矿服务 - 2025Q1采矿量6200万吨环比下降600万吨,主要因Yilgarn Hub和Bald Hill产量减少,部分被外部产量增长抵消 [17] - 预计2025财年采矿量在指导范围下限(2.8 - 3亿吨),并随Onslow Iron产量提升而增长,主要集中在2025Q2,2025财年单位EBITDA预计为2.10至2.20澳元/吨 [17]
欧派家居(603833):大家居效果显现,一季度业绩超预期
华西证券· 2025-04-30 16:5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评级为买入,上次评级也是买入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受市场环境和公司变革影响业绩下滑,2025Q1业绩超预期,大家居战略转型效果显现,盈利能力提升,看好后续发展,维持买入评级 [1][2][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概述 - 2024年公司营收189.25亿元,同比-16.93%,归母净利润25.99亿元,同比-14.38%;2024Q4/2025Q1营收分别为50.46/34.47亿元,同比-18.8%/-4.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68/3.08亿元,同比-21.71%/+41.29%;2025年拟每股派发现金红利2.48元,合计15.02亿元,派息率57.7% [2] 分析判断 深化改革,夯实内功,效果初显 - 2024年住宅相关面积同比双位数下降,公司处于变革阵痛期,主要产品收入下滑,厨柜、衣柜及配套家具产品、卫浴、木门收入同比分别-22.48%、-18.06%、-3.60%、-17.66% [3] - 分渠道看,2024年经销渠道收入140.42亿元,同比-20.10%,2025Q1降幅收窄至-1.28%;2024/2025Q1大宗渠道收入分别为30.45/4.96亿元,同比-15.08%/-28.61%;直营渠道2024/2025Q1收入分别为8.33/1.64亿元,同比+0.57%/+10.21%;2024年海外渠道收入4.30亿元,同比+34.42%;2024年净减少973家门店至7813家,2025Q1净优化84家店至7729家 [4] - 分品牌看,2024年欧派、欧铂丽、欧铂尼、铂尼思收入同比分别-22.76%、-12.79%、-11.35%、+26.23%,公司推行“10+1”终端经营模式;2024下半年补贴政策提振消费信心,看好后续催化,大家居战略契合需求,为未来发展奠定优势 [5] 利润端:降本增效,盈利水平提升明显 - 2025Q1毛利率34.29%,提升4.31pct,期间费率21.78%,下降2.66pct,净利率8.97%,提升2.94pct [6][7] 投资建议 - 看好公司在组织革新后践行大家居战略,在行业修复期率先受益,调整盈利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收入分别为204.20/216.86/236.16亿元,EPS分别为4.61/4.90/5.43元,对应PE分别为14/13/12倍,维持买入评级 [8] 盈利预测与估值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22,782|18,925|20,420|21,686|23,616| |YoY(%)|1.3%|-16.9%|7.9%|6.2%|8.9%|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3,036|2,599|2,807|2,985|3,305| |YoY(%)|12.9%|-14.4%|8.0%|6.3%|10.7%| |毛利率(%)|34.2%|35.9%|35.9%|36.0%|36.0%| |每股收益(元)|4.98|4.29|4.61|4.90|5.43| |ROE|16.8%|13.6%|12.8%|12.0%|11.7%| |市盈率|13.04|15.13|14.09|13.25|11.97| [10] 财务报表和主要财务比率 - 包含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相关数据及成长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经营效率、每股指标、估值分析等财务指标 [12]
小熊电器(002959):25Q1盈利修复超预期
华西证券· 2025-04-30 16:5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4][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小熊电器24年年报及25年一季报显示,24年营业总收入47.58亿元(YOY+0.98%),归母净利润2.88亿元(YOY - 35.37%);25Q1营业总收入13.20亿元(YOY+10.58%),归母净利润1.30亿元(YOY - 13.96%),盈利修复超预期 [1] - 调整25 - 27年公司收入预测为52.80/58.10/63.90亿元,对应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02/4.54/5.02亿元,以25年4月29日收盘价45.50元计算,对应PE分别为17.77/15.74/14.24倍 [4][7] 各部分总结 事件概述 - 24年营业总收入47.58亿元(YOY+0.98%),归母净利润2.88亿元(YOY - 35.37%),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46亿元(YOY - 35.51%) [1] - 24Q4营业总收入16.19亿元(YOY+16.18%),归母净利润1.08亿元(YOY - 17.03%),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20亿元(YOY+6.01%) [1] - 25Q1营业总收入13.20亿元(YOY+10.58%),归母净利润1.30亿元(YOY - 13.96%),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24亿元(YOY+8.24%) [1] 分析判断 收入端 - 24年收购罗曼智能,个护小家电高速增长,厨房小家电收入32.76亿元(同比 - 10%),新兴品类生活/个护/母婴小家电分别实现收入5.60/3.62/2.50亿元,同比+15%/+174%/+32%,个护增长主要来自罗曼智能并表贡献,其自购买日至期末实现收入2.91亿元 [2] - 分区域看,国内市场收入同比 - 6%,海外市场收入6.7亿元(同比+81%),占比提升至14%(同比+6.2pct),OEM、自牌出海、跨境业务业绩均有较大增长 [2] 利润端 - 24年公司销售毛利率35.29%(YOY - 1.06pct),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8.17%/4.95%/4.09%,同比分别 - 0.33pct/+0.93pct/+1.07pct,归母净利率6.05%(YOY - 3.40pct) [2] - 24Q4以来盈利环比修复,25Q1销售毛利率36.81%(YOY - 1.70pct),归母净利率9.83%(YOY - 2.80pct),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5.30%/4.35%/3.81%,同比分别 - 2.55pct/+0.42pct/+0.68pct [2][3] 投资建议 - 调整25 - 27年公司收入预测为52.80/58.10/63.90亿元(前值为25/26年57.35/63.00亿元),同比分别+10.97%/+10.03%/+9.99% [4] - 对应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02/4.54/5.02亿元(前值为25/26年5.43/6.08亿元),同比分别+39.70%/+12.90%/+10.58% [4] - 相应EPS分别为2.56/2.89/3.20元(前值为25/26年3.62/4.10元),以25年4月29日收盘价45.50元计算,对应PE分别为17.77/15.74/14.24倍,维持“增持”评级 [4][7] 盈利预测与估值 |财务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4,712|4,758|5,280|5,810|6,390| |YoY(%)|14.4%|1.0%|11.0%|10.0%|10.0%|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445|288|402|454|502| |YoY(%)|15.2%|-35.4%|39.7%|12.9%|10.6%| |毛利率(%)|36.4%|35.3%|36.6%|36.6%|36.6%| |每股收益(元)|2.85|1.86|2.56|2.89|3.20| |ROE|16.3%|10.2%|13.4%|14.1%|14.6%| |市盈率|15.99|24.53|17.77|15.74|14.24| [9] 财务报表和主要财务比率 - 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展示了2024A - 2027E的相关数据,包括营业总收入、营业成本、净利润等 [10] - 主要财务指标涵盖成长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经营效率、每股指标、估值分析等方面的数据及变化情况 [10]
生益科技(600183):周期类产品淡季不淡,成长类产品加速放量
华西证券· 2025-04-30 15:5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评级为增持,上次评级也是增持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4年业绩亮眼,25Q1淡季需求不淡,受益于消费类政策支持周期类产品有望延续高景气,子公司AI类PCB持续放量,维持“增持”评级 [1][2][3][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情况 - 24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03.88亿元,同比增长22.92%;归母净利润17.39亿元,同比增长49.37%;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6.75亿元,同比增长53.42% [1] - 25年Q1实现营业收入56.11亿元,同比增长26.86%;归母净利润5.64亿元,同比增长43.76%;扣非后归母净利润5.60亿元,同比增长44.97% [1] 业绩增长原因 - 24年业绩增长原因:周期产品受政策支持需求回暖,成长产品受AI服务器等创新驱动需求增加 [2] - 25Q1业绩增长原因:CCL受消费类政策补贴影响淡季需求不淡,公司优化销售结构使营收与毛利率上升;PCB子公司优化产品结构,市场需求增长且公司降本增效使净利润增长 [3] 产销与经营计划 - 2024年生产各类覆铜板14,371.48万平方米(YoY +17.03%),粘结片18,903.45万米(YoY +12.28%),印制电路板147.16万平方米(YoY +15.10%);销售各类覆铜板14,348.54万平方米(YoY +19.40%),粘结片18,820.27万米(YoY +11.50%),印制电路板145.69万平方米(YoY +15.24%) [4] - 2025年集团预算销售硬板覆铜板12,637万平方米,粘结片19,348万米,软板产品2,778万平方米,线路板146万平方米 [4]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预计2025 - 2026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242.21亿元、279.88亿元(原值为205.47亿元、236.06亿元),新增27年营业收入316.6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8.8%、15.6%、13.1%;预计2025 - 2026年EPS分别为1.07/1.31元(原值为0.93/1.13元),新增27年EPS 1.53元。对应2025年4月29日24.11元收盘价,PE分别为22.62/18.37/15.74倍 [9] 财务摘要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16,586|20,388|24,221|27,988|31,661| |YoY(%)|-7.9%|22.9%|18.8%|15.6%|13.1%|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164|1,739|2,590|3,188|3,721| |YoY(%)|-24.0%|49.4%|48.9%|23.1%|16.7%| |毛利率(%)|19.2%|22.0%|23.0%|23.8%|24.3%| |每股收益(元)|0.50|0.74|1.07|1.31|1.53| |ROE|8.3%|11.7%|14.7%|15.3%|15.2%| |市盈率|48.22|32.58|22.62|18.37|15.74| [11] 财务报表和主要财务比率 - 包含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等多方面财务数据及主要财务指标,如成长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经营效率、每股指标、估值分析等数据 [13]
长光华芯(688048):业绩符合预期,新业务放量助力增长
华西证券· 2025-04-30 15:5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4][1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长光华芯2024年及2025年一季报发布,25Q1业绩大幅提升,得益于市场拓展和新业务放量;24年毛利率下滑但25Q1回升,费用管控能力加强;公司在多领域技术取得突破,产品应用场景不断深化;调整2025 - 27年业绩预测,预计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均有增长 [1][2][3][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情况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73亿元,同比 - 6.05%;归母净利润 - 1.00亿元,同比 - 8.47%;扣非归母净利润 - 1.46亿元,同比 - 29.98% [1] - 25Q1实现营业收入0.94亿元,同比 + 79.63%;归母净利润 - 0.07亿元,同比 + 61.44%;扣非归母净利润 - 0.19亿元,同比 + 39.04% [1] 业绩提升原因 - 25Q1业绩大幅提升,得益于一季度市场拓展较好,高功率产品收入增长,前期布局的光通信等业务获终端客户认可并批量出货 [2] 毛利率与费用率 - 2024年毛利率为23.85%,同比 - 9.69pct,25Q1毛利率为28.72%,同比 + 2.76pct [3] - 2024年期间费用率为62.50%,同比 + 4.35pct,25Q1期间费用率为42.34%,同比 - 28.39pct [3] 技术突破与业务进展 - 高功率半导体激光芯片:超高功率单管芯片、双结单管芯片、780nm宽条分布反馈(DFB)激光器、9XXnm 50W高功率半导体激光芯片等取得技术突破并量产 [4] - VCSEL技术:攻克低损耗多结VCSEL结构技术,构建模式分析模型,产品应用于消费电子、光通信、车载激光雷达等领域 [8] - 光通信产品:发布100G PAM4 VCSEL及配套PD光芯片新品等,形成丰富产品矩阵 [9] - 塑料激光穿透焊接:推出1710nm直接半导体激光器,用于透明/白色塑料焊接,已批量应用 [9] - 激光无线能量传输:发布全半导体激光无线能量传输芯片及系统成果 [10] 投资建议与业绩预测 - 调整2025 - 26年业绩预测,新增2027年预测,预计2025 - 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06、5.24、6.56亿元,同比 + 48.8%、+ 29.2%、+ 25.2% [11] - 预计2025 - 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51、1.09、1.62亿元,同比 + 151.4%、+ 113.0%、+ 48.6% [11] - 预计2025 - 27年EPS分别为0.29、0.62、0.92元,2025年4月29日股价对应PE分别为194.46x、91.28x、61.44x [11] 财务数据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290|273|406|524|656| |YoY(%)|-24.7%|-6.1%|48.8%|29.2%|25.2%|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 - 92| - 100|51|109|162| |YoY(%)|-177.1%|-8.5%|151.4%|113.0%|48.6%| |毛利率(%)|30.9%|23.8%|35.3%|44.8%|51.2%| |每股收益(元)| - 0.52| - 0.57|0.29|0.62|0.92| |ROE| - 3.0%| - 3.3%|1.7%|3.5%|4.9%| |市盈率| - 108.45| - 99.67|194.46|91.28|61.44| [14]
海尔智家(600690):Q1营收与利润双位数增长,表现超预期
华西证券· 2025-04-30 15:4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1][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 年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025 年 Q1 收入和归母净利润也同比增长,国内市场数字化改革效果显现,海外市场增速持续领跑,费用率同比优化,盈利能力稳中向好,调整盈利预测后维持“增持”评级 [2][3][4][5][6][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概述 - 2024 年公司营业收入 2859.81 亿元,同比+4.29%,归母净利润 187.41 亿元,同比+12.92%,拟派发现金股利 89.97 亿元,现金分红比例 48.01% [2] - 2025 年 Q1 公司实现收入 791.18 亿元,同比+10.06%,归母净利润 54.87 亿元,同比+15.09%,扣非归母净利润 53.64 亿元,同比+15.61% [2] 分析判断 国内市场数字化改革效果显现,海外市场增速持续领跑 - 2024 年分产品看,空调、电冰箱、水家电、洗衣机、装备部品及渠道综合服务收入同比增长,厨电收入同比下降;分地区看,国内收入 1416.81 亿元,同比+3.12%,海外收入 1429.02 亿元,同比+5.32% [3] - 2025 年 Q1 中国市场通过深化变革项目加速零售模式转型,收入同比+7.8%,卡萨帝品牌增幅超 20%,家用空调产业 POP 渠道零售额同比+100%以上;海外市场发挥全球研发平台优势,收入同比+12.6%,北美高端品牌收入双位数增长,欧洲市场份额逐步提升,新兴市场中,南亚、东南亚、中东非收入同比分别+30%以上、+20%以上、+50%以上 [4] 费用率同比优化,盈利能力稳中向好 - 2024 年公司毛利率 27.8%,同比+0.3 pct,国内市场毛利率 29.79%,同比+0.30 pct,海外市场毛利率 25.40%,同比+0.26 pct;25Q1 毛利率 25.4%,同比+0.1 pct [5] - 2024 年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 11.7%、4.2%、3.8%、0.3%,分别同比-0.2、-0.1、基本持平、+0.2 pct;25Q1 分别为 9.6%、3.1%、4.2%、-0.3%,分别同比-0.1、-0.1、基本持平、-0.6 pct [5] - 2024 年公司净利率 6.85%,25Q1 净利率 7.13% [5] 投资建议 - 预计 25 - 27 年实现营收 3038/3218/3402 亿元,归母净利润为 215.7/240.0/260.3 亿元,相应 EPS 分别为 2.30/2.56/2.77 元,以 2025 年 4 月 29 日收盘价 25.04 元计算,25 - 27 年 PE 为 11/10/9 倍,维持“增持”评级 [6][7] 盈利预测与估值 |财务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274,205|285,981|303,752|321,843|340,156| |YoY(%)|12.6%|4.3%|6.2%|6.0%|5.7%|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6,597|18,741|21,573|23,994|26,030| |YoY(%)|12.8%|12.9%|15.1%|11.2%|8.5%| |毛利率(%)|27.5%|27.8%|28.1%|28.4%|28.7%| |每股收益(元)|1.79|2.02|2.30|2.56|2.77| |ROE|16.4%|16.8%|17.4%|17.5%|17.3%| |市盈率|13.99|12.40|10.89|9.79|9.03| [9] 财务报表和主要财务比率 - 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展示了 2024A - 2027E 各项目数据及变化情况,主要财务指标涵盖成长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经营效率、每股指标、估值分析等方面数据及变化 [11]
长川科技:2024年报&2025年一季报点评:业绩保持高速增长,持续受益数字测试机放量-20250430
华西证券· 2025-04-30 15:1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对长川科技的投资评级为“增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长川科技2024年和2025Q1营收高速增长,盈利水平大幅修复,投资收益显著增厚2025Q1利润,AI需求推动封测行业复苏,公司高端设备快速突破,维持“增持”评级 [3][4][5][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概述 - 公司发布2024年报、2025年一季报 [2] 收入增长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36.42亿元,同比+105%;2025Q1实现营收8.15亿元,同比+45.7%,主要因行业需求旺盛、产品线丰富和大客户战略深化 [3] - 2024年测试机收入20.63亿元,同比+205%,SoC数字测试机放量是核心驱动力;分选机收入11.90亿元,同比+45.2%,系三温测试分选机需求增长 [3] - 截至25Q1末,公司存货/合同负债为24.76/0.57亿元,分别同比+14.69%/+927%,在手订单饱满,新接订单增速较好保障2025年收入高增 [3] 盈利水平情况 - 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58/4.14亿元,分别同比+915%/+641%;销售净利率为12.82%,同比+9.4pct;扣非销售净利率为11.37%,同比+15.7pct [4] - 2024年公司整体毛利率为54.85%,同比-2.21pct,测试机毛利率为66.61%,同比-3.55%,推测系大客户拉货给予折扣;期间费用率为40.86%,同比-21.8pct,各费用率均下降,主要系规模效应显著;非经损益同比减少0.77亿元,系23年存在企业合并损益 [4] - 2025Q1公司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1/0.46亿元,分别同比+2624%/+2710%;销售净利率/扣非后销售净利率为13.42%/5.60%,同比+12.8pct/5.41pct;收购联营企业愿力创产生收益6119万元,显著增厚利润 [5] 行业与产品情况 - 传统封测设备需求回暖,叠加AI拉动,封测行业景气度持续提升,公司巩固传统设备竞争优势,高端设备快速突破 [6] - SOC类测试机细分客户需求提升,持续拉货,公司重点布局的CIS测试机等新品25年有望产业化突破并快速增长 [6] - 数模混合、模组、用于AI芯片、GPU等测试机24年已产生一定收入,有望进入放量阶段;公司重点开拓三温分选机、AOI量检测及封装相关设备等 [6][7] 投资建议 - 调整2025 - 2026年公司营收预测为49.20、63.75亿元,分别同比+35%、+30%;归母净利润预测为9.11、12.74亿元,分别同比+99%、+40%;对应EPS为1.44、2.02元 [8] - 新增2027年营收预测为81.78亿元,同比+28%;归母净利润预测为15.27亿元,同比+20%;对应EPS为2.42元 [8] - 2025/4/29股价42.01元对应PE分别为29、21、17倍,维持“增持”评级 [8] 盈利预测与估值 |财务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1,775|3,642|4,920|6,375|8,178| |YoY(%)|-31.1%|105.2%|35.1%|29.6%|28.3%|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45|458|911|1,274|1,527| |YoY(%)|-90.2%|915.1%|98.7%|39.9%|19.8%| |毛利率(%)|56.7%|54.9%|55.8%|55.9%|56.2%| |每股收益(元)|0.07|0.73|1.44|2.02|2.42| |ROE|1.6%|13.9%|21.3%|22.9%|21.5%| |市盈率|600.14|57.55|29.08|20.79|17.35| [10] 财务报表和主要财务比率 - 报告给出了2024A - 2027E的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数据,以及成长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经营效率、每股指标、估值分析等主要财务指标 [12]
朗新集团:电力交易有望迎来爆发期-20250430
华西证券· 2025-04-30 15:1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朗新集团2024年归母净利润下滑受非核心业务剥离等一次性财务影响拖累 2025Q1归母净利润同比扭亏为盈 显示战略聚焦后盈利能力边际改善 [3] - 能源互联网业务在电力市场化交易、聚合充电、虚拟电厂三大领域实现突破 场景化运营与AI技术融合成亮点 [4] - 能源数智化业务虽收入同比下降 但核心电力营销系统稳固 未来有望依托技术优势重拾增长 政策与需求将驱动其长期潜力 [5] - 朗新集团锚定“AI + 能源”战略 推动从传统项目型软件服务向平台型能源运营企业转型 并进行全球化布局 [6] - 看好公司在能源数智化和能源互联网业务的持续布局以及AI技术应用上的创新发展 预计未来将持续提升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 维持“买入”评级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概述 - 2024年公司实现总营业收入44.79亿元 同比减少5.25% 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2.50亿元 同比下降141.44% 扣非净利润 - 2.78亿元 同比下降152.14% 基本每股收益为 - 0.23元 [2] - 2025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67亿元 同比下降0.12% 实现归母净利润0.03亿元 比上年同期增加117.53% [2] 分析判断 核心业务结构性调整显效 能源互联网驱动增长韧性 - 2024年归母净利润下滑受非核心业务剥离及商誉存货减值、前期投入成本费用化等一次性财务影响拖累 核心业务表现稳健 能源数智化业务收入21.47亿元 能源互联网业务收入18.04亿元 [3] - 2025Q1归母净利润同比扭亏为盈 显示战略聚焦后盈利能力的边际改善 [3] 能源互联网业务亮点 - 电力交易规模爆发 年度交易电量19亿度 在多省开展电力市场化交易 业务覆盖广度与深度同步提升 [4] - 充电服务生态完善 新电途平台注册用户超1800万 接入充电桩160万台 年充电量52亿度 并通过“AI + 大数据”赋能运营商精准运营 [4] - 虚拟电厂布局深化 分布式光伏云平台接入25GW容量 微电网业务落地充电场站、产业园区场景 基于AI策略优化电力调配 助力绿电消纳与低碳转型 [4] 能源数智化业务承压 政策与需求驱动长期潜力 - 能源数智化业务收入21.47亿元 同比 - 7.51% 主要因数字城市等非核心业务剥离 但核心电力营销系统仍稳固 [5] - 未来随着新能源入市及AI客服、智能问数等应用落地 该业务有望依托技术优势重拾增长 [5] - 政策端“双碳”目标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和电力市场改革 需求端新能源车渗透率48%、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118GW催生相关需求 朗新凭借专利和合作构建技术及生态壁垒 [5] 技术融合驱动平台化转型 全球化布局领航绿色能源未来 - 朗新集团锚定“AI + 能源”战略 聚焦两大核心业务 推动从传统项目型软件服务向平台型能源运营企业的转型 [6] - 技术层面持续加码AI研发 2024年专利申报超500项 探索大模型在多场景的深度应用 [6] - 国际化布局携手蚂蚁集团拓展东南亚市场 国内推进光储充一体化项目 [6] 投资建议 - 更新对朗新集团未来三年的盈利预测 2025年营收预测由89.48亿元调整为51.18亿元 2026年、2027年营收预测为59.38亿元、70.04亿元 [8] - 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测由16.1亿元调整为5.42亿元 2026年、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6.59亿元和7.82亿元 [8] - 2025年EPS预测由1.47元调整为0.50元 2026年、2027年EPS预测为0.61元和0.72元 对应2025年4月28日收盘价 2025 - 2027年市盈率分别为28.25倍、23.24倍和19.56倍 [8] 盈利预测与估值 |财务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4727|4479|5118|5938|7004| |YoY(%)|3.9%|-5.2%|14.3%|16.0%|17.9%|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604|-250|542|659|782| |YoY(%)|17.4%|-141.4%|316.5%|21.6%|18.8%| |毛利率(%)|40.7%|41.3%|44.5%|48.4%|50.0%| |每股收益(元)|0.56|-0.23|0.50|0.61|0.72| |ROE|7.9%|-3.7%|7.3%|8.2%|8.9%| |市盈率|25.30|-61.61|28.25|23.24|19.56| [10] 财务报表和主要财务比率 - 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等展示了2024A - 2027E的财务数据 包括营业总收入、净利润、营业成本等多项指标及同比变化 [12] - 主要财务指标涵盖成长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经营效率、每股指标、估值分析等方面数据及变化情况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