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银国际

搜索文档
宁德时代:盈利能力强劲,新技术和国际化布局助力景气度延续,维持买入
交银国际· 2025-01-24 09:0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评级 [2][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宁德时代盈利能力强劲,新技术和国际化布局助力景气度延续,上调目标价至314.11元,维持买入评级 [2][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022 - 2026年,宁德时代收入分别为3285.94亿、4009.17亿、3610亿、4417.23亿、4773.05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NA、22.0%、 - 10.0%、22.4%、8.1% [3] - 2022 - 2026年,净利润分别为307.29亿、441.21亿、500.04亿、618.57亿、673.58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NA、64.3%、13.3%、23.7%、8.9% [3] - 2024 - 2026年EPS预测值调整幅度分别为1.8%、9.2%、5.6% [3] 业绩预告 - 2024年宁德时代预期营业收入3560 - 3660亿元,同比下降11.2 - 8.7%,主要因碳酸锂等原材料价格下降致产品价格降低 [6] - 2024年预期归母净利润490 - 530亿元,同比增长11.1 - 20.1%,扣非归母净利440 - 470亿元,同比增长9.7 - 17.2%,利润提升因技术研发与产品竞争力增强 [6] - 2024年4季度实现归母净利130 - 170亿元,扣非净利118 - 148亿元,按中值计算,2024年归母净利率14.1%,同比提升3.1个百分点 [6] 市场表现 - 2024年宁德时代在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市场份额为45.1%,同比提升1.9个百分点,结束市占率下滑趋势 [6] 业务布局 - 2024年持续推出新产品和新技术,在商用车、乘用车及储能领域推出“天行”、“神行Plus”、“天恒”等产品,有助于强化竞争力和提升市占率 [6] - 积极布局换电业务,2025年自建1000座巧克力换电站,中期规划共建站点1万个,最终规模达3 - 4万个 [6] 海外发展 - 德国工厂目标2024年实现盈亏平衡,匈牙利工厂一期预计2025年投产,2026年底西班牙合资工厂计划开始生产 [6] - 此前公告计划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有望提升海外知名度和推动海外市场拓展 [6] 目标价调整 - 综合考虑电池价格下滑和产能利用率提升,下调2024年收入预测9%至3610亿元 [6] - 随着新技术和新产品销售占比提升,调整2024 - 2026年净利润2 - 9%至500.0亿、618.6亿、673.6亿元 [6] - 基于DCF模型,微升目标价至314.11元(此前为310.10元) [6]
东方甄选:业务调整拖累短期业绩表现,毛利润率恢复增长
交银国际· 2025-01-22 16:23
投资评级 - 报告对东方甄选的投资评级为“中性” [1][2] 核心观点 - 2025财年业务调整将拖累公司短期财务表现,但已看到运营恢复的趋势,未来公司将聚焦自营品建设、品牌影响力提升、APP会员数拓展,尤其是加强与新东方集团资源的协同 [1] - 预计2025财年财务数据触底后,有望回归稳定增长态势,目标价从14.9港元上调至15.6港元 [1] - 2025财年上半年(截止2024年11月30日止6个月)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9%,调整后净利润为3270万元人民币,主要反映出售与辉同行对GMV及战略调整阶段投入增加的影响 [6] - 毛利润率同环比实现增长,反映公司自营品逐渐恢复常态化运营的趋势 [6] 财务数据 盈利预测 - 2025E营业收入预测为4710百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 [5] - 2025E毛利润预测为1486百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6.0% [5] - 2025E毛利率预测为31.5%,同比增长9.5个百分点 [5] - 2025E经调整运营利润预测为64百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8.4% [5] - 2025E归母净利润预测为76百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7.5% [5] 财务比率 - 2025E毛利率预测为31.5%,EBITDA利润率为-0.4%,净利率为1.6% [14] - 2025E ROA为3.8%,ROE为5.0%,ROIC为-1.0% [14] 现金流量 - 2025E经营活动现金流预测为-532百万元人民币,投资活动现金流为-213百万元人民币 [14] 业务表现 - 东方甄选生鲜号日GMV连续超过200万元人民币 [6] - 微信小程序/小店、天猫等多货架电商渠道增长,微信送礼功能上线后店铺日GMV连续突破百万元人民币 [6] - 自营品类(SKU 600+)贡献公司整体GMV的37% [6] - 自有APP GMV占比达到13.6%,对比2024财年的8%提升明显 [6] 行业覆盖 - 交银国际覆盖的互联网和教育行业公司包括百度、爱奇艺、哔哩哔哩、快手、腾讯音乐、云音乐、京东、拼多多、阿里巴巴、新东方教育科技、好未来教育、高途、有道、网易、金山软件、腾讯控股、网龙网络、美团、途虎、京东物流、顺丰同城、达达集团、汇通达网络、移卡、同程旅行、携程集团等 [11]
新东方-S:收入预期不确定影响股价,仍看好K12增长前景,维持买入

交银国际· 2025-01-22 16:23
投资评级 - 报告对新东方教育科技(9901 HK)的评级为“买入”,目标价为60港元,潜在涨幅为28.5% [1][3]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新东方教育科技的收入预期存在不确定性,但仍看好其K12业务的增长前景,维持“买入”评级 [1] - 2025财年2季度业绩显示,收入为10.4亿美元,同比增长19%,略高于市场预期,主要受K9相关业务的强劲增长拉动 [6] - 调整后归母净利润为3600万美元,低于市场预期,主要因营销支出超预期 [6] - 新东方教育科技的核心教育业务表现稳健,传统业务贡献收入近55%,新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3%,占总收入的28% [6] - 2025财年3季度预计教育服务及文旅(除东方甄选)收入同比增长24%至10.8亿美元,但出国备考和咨询业务的不确定性增强,导致收入增速下调 [6] - 公司现金流充沛,估值吸引,未来12个月市盈率为13.8倍,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6] 财务数据 - 2025财年2季度收入为10.4亿美元,同比增长19%,略高于市场预期 [6] - 调整后运营利润为2800万美元,运营利润率为2.7%,不包含东方甄选的运营利润率为3.2%,同比优化12个基点 [6] - 2025财年2季度调整后归母净利润为3600万美元,低于市场预期的4200万/4500万美元,净利率为3.4% [6] - 2025财年预计收入为49.72亿美元,2026年为59.28亿美元,2027年为68.72亿美元 [2] - 2025财年预计净利润为4.81亿美元,2026年为5.65亿美元,2027年为7.20亿美元 [2] - 2025财年预计每股盈利为0.29美元,2026年为0.35美元,2027年为0.44美元 [2] 业务表现 - 新东方教育科技的核心教育业务表现稳健,传统业务贡献收入近55%,新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3%,占总收入的28% [6] - 非学科培训增长主要由招生拉动,季度招生同比增长26%至99.4万人次 [6] - 截至2025财年2季度,教学点达1140个,环比增长约5%,符合2025财年扩张节奏20-25%的预期 [6] - 2025财年3季度预计教育服务及文旅(除东方甄选)收入同比增长24%至10.8亿美元,但出国备考和咨询业务的不确定性增强,导致收入增速下调 [6] 估值与市场表现 - 报告调整新东方教育科技的目标价至60港元,对应2026年2月止12个月25倍市盈率 [6] - 公司股价在业绩发布后下跌22%,未来12个月市盈率为13.8倍,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6] - 公司现金流充沛,估值吸引,维持“买入”评级 [6]
网易:端游有望加速增长,手游企稳,业绩有超预期可能性

交银国际· 2025-01-20 18:28
投资评级 - 报告对网易的评级为“买入”,目标价从113美元上调至124美元,潜在涨幅为24.9% [2][3] 核心观点 - 网易端游有望在未来几个季度加速增长,手游表现持稳,预计2025年游戏收入将实现双位数增长 [3] - 基于2025年17倍市盈率,目标价上调至124美元,维持买入评级 [3] - 预计2024年4季度收入同比增长2%,调整后净利润同比增长15%,较此前预期分别上调3%和10% [8] - 2025年端游收入有望增长30%以上,主要受《漫威争锋》和《燕云十六声》等新游推动 [8] 财务预测 - 2024年总收入预计为106,289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2.7%,2025年预计为116,667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9.8% [7] - 2024年游戏及增值服务收入预计为84,246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1.1%,2025年预计为92,647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1.3% [7] - 2024年经调整净利润预计为32,267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2.4%,2025年预计为35,081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2.7% [7] - 2024年毛利率预计为62.4%,2025年预计为61.4% [7] 游戏业务表现 - 2024年4季度端游收入预计同比增长36%,手游收入预计同比持平 [8] - 《漫威争锋》上线12天玩家数突破2000万,STEAM平台近30日最高同时在线人数达到64万 [8] - 《燕云十六声》玩家数突破1000万,商业化潜力有待进一步释放 [8] 股价表现 - 网易年初至今股价变化为11.32%,52周高位为113.14美元,52周低位为76.28美元 [6] - 市值约为1245.41亿美元,日均成交量为1.91百万股 [6] 行业覆盖 - 交银国际覆盖的互联网及教育行业公司包括百度、爱奇艺、哔哩哔哩、快手、腾讯音乐等,多数公司评级为“买入” [15]
美债利率“三重门”:经济韧性、供给压力与政策预期
交银国际· 2025-01-15 10:10
美债利率上行原因 - 美债10年期利率自2024年9月美联储降息以来累计上涨超过100个基点,一度触及4.79%高位[2] - 当前美债利率上行是经济韧性、供给压力与特朗普政策预期三重压力共振的结果[2] - 特朗普2.0政策预期加剧了财政赤字和再通胀预期,推高长期利率[2] 美债利率合理中枢 - 基于量化模型测算,当前美债10年期收益率的公允价值约为4.4%[3] - 2025年美债10年期收益率大概率在4-4.5%区间运行,但可能呈现前高后低特征[3] - 通胀叙事下,长债收益率中枢在4.5%附近;财政赤字叙事下,长债利率中枢可能在4.0-5.0%[87][94] 美国经济基本面 - 美国经济意外指数显示自2024年11月以来经济基本面转弱,与美债收益率走势背离[49] - 就业市场维持韧性,企业招聘意愿受预期改善提振,短期内较难明显放缓[49] - 服务业价格压力重现,房租通胀下行空间收窄,短期通胀数据难以超预期回落[49] 美债供需结构 - 2025年上半年美债供给压力加大,财政部可能增加附息国债发行[51] - 海外投资者和货币市场基金仍是美债主要净买入力量,但机构对长期美债配置意愿减弱[70] - 最新一期10年期国债拍卖中投标倍数下降,交易商承接比例上升,反映需求转弱[70]
2024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47.6%,新一轮国补有望带动车市消费
交银国际· 2025-01-10 15:55
行业评级与核心观点 - 行业评级为“领先”,表明汽车行业未来12个月的表现相对于大盘标杆指数具吸引力 [1] - 2024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47.6%,预计2025年新能源渗透率将进一步提升至60% [1][4] - 新一轮国补政策有望带动车市消费,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有望保持高增势能 [1][4] 行业表现与趋势 - 2024年乘用车零售销量同比增长5.5%,12月同比增长12.0%,达到263.5万辆 [4] - 2024年新能源汽车零售同比增长40.7%,12月新能源车零售销量为130.2万辆,渗透率达49.4% [4] - 2024年自主品牌零售份额同比增加9.3个百分点至62.3%,全年累计份额为61% [4] - 2024年乘用车出口同比增长25%,12月出口总量为40.4万辆,新能源乘用车出口占比30% [4] 公司估值与投资建议 - 宁德时代(300750 CH)目标价为310.10元,预计FY25E每股盈利为15.143元,市盈率为16.3倍 [2] - 比亚迪股份(1211 HK)目标价为379.22元,预计FY25E每股盈利为23.261元,市盈率为10.4倍 [2] - 理想汽车(2015 HK)目标价为120.34元,预计FY25E每股盈利为6.817元,市盈率为12.1倍 [2] - 小鹏汽车(9868 HK)目标价为77.36元,预计FY25E每股盈利为-1.356元,市盈率为NA [2] - 蔚来汽车(9866 HK)目标价为59.88元,预计FY25E每股盈利为-8.871元,市盈率为NA [2] - 建议关注比亚迪、小鹏汽车和蔚来汽车的新车周期 [4] 行业数据与图表 - 2024年12月自主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高达71.3%,豪华/合资品牌的渗透率分别为33.9%/4.8% [4] - 2024年12月新能源乘用车出口12.2万辆,同比增长21.5%,环比增长52.9% [4] - 2019年至2024年中国汽车月度销量呈现逐年增长趋势,2024年12月销量达到130.2万辆 [6][7][9] - 2019年至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零售渗透率逐年提升,2024年12月渗透率为49.4% [10][11]
电气设备-光伏电池片行业:产能逐步出清下盈利拐点已现,龙头优势明显反转可期-交银国际证券【
交银国际· 2025-01-08 09:30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行业整体持积极态度,预计2024-2026年TOPCon技术将占据主导地位,市场份额将从2024年的45GW增长至2026年的83GW [36] - 2027-2029年,xBC技术将逐步取代TOPCon,预计到2029年xBC市场份额将达到80% [36] 核心观点 - TOPCon技术将在2024-2026年成为主流,预计2024年市场份额为45GW,2026年将增长至83GW [36] - xBC技术将在2027-2029年逐步取代TOPCon,预计到2029年xBC市场份额将达到80% [36] - 2024年TOPCon技术的市场份额预计为74 3%,2025年将增长至90% [37] 行业趋势 - TOPCon技术的市场份额在2023年达到26 5%,预计2024年将增长至74 3%,2025年将达到90% [37] - xBC技术预计在2029年达到80%的市场份额,逐步取代TOPCon技术 [36] - 2024年TOPCon技术的市场份额预计为45GW,2026年将增长至83GW [36] 公司表现 - 钩达股份(002865 CH)在2023年的市场份额为14 1GW,预计2024年将增长至26 1GW [4] - 爱旭股份(600732 CH)在2023年的市场份额为24 2GW,预计2024年将增长至10 9GW [4] - 钩达股份的TOPCon技术市场份额在2023年达到23%,预计2024年将增长至87% [44] 技术发展 - TOPCon技术的市场份额在2023年达到26 5%,预计2024年将增长至74 3%,2025年将达到90% [37] - xBC技术预计在2029年达到80%的市场份额,逐步取代TOPCon技术 [36] - 2024年TOPCon技术的市场份额预计为45GW,2026年将增长至83GW [36] 市场预测 - 2024年TOPCon技术的市场份额预计为45GW,2026年将增长至83GW [36] - xBC技术预计在2029年达到80%的市场份额,逐步取代TOPCon技术 [36] - 2024年TOPCon技术的市场份额预计为74 3%,2025年将增长至90% [37]
保险行业月报:寿险保费增速延续放缓态势,财险保费增速稳中有升
交银国际· 2024-12-17 18:15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同步[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寿险保费增速延续放缓态势,财险保费增速稳中有升[2][3] - 维持行业同步评级,预计2025年寿险行业资产端和负债端均面临较高基数,盈利和新业务价值增长面临一定压力[4] - 建议关注板块中高股息标的,维持平安、太保和中国财险的买入评级[4] 寿险保费增速 - 2024年1-11月,新华和太保寿险保费同比分别增长2.1%和2.2%,国寿、人保和平安同比分别增长4.8%、5.5%和8.8%[2] - 以上5家上市险企1-11月合计寿险保费同比增长5.3%,增速较1-10月放缓0.2个百分点[2] - 2024年11月,平安和太保寿险保费同比分别下降1.5%和2.2%,人保、国寿和新华寿险保费同比分别增长2.6%、4.2%和10.5%[2] 财险保费增速 - 2024年1-11月,人保、平安和太保财险保费同比分别增长5.1%、6.8%和7.0%,增速总体上稳中有升[3] - 1-11月人保财险保费增长主要来自车险、意外伤害健康险和责任险,分别贡献保费增速2.1、1.7和0.8个百分点[3] - 11月人保车险保费同比增长7.5%,6月以来呈回升势头,受益于以旧换新等政策,新车销量增速呈回升态势[3] - 平安财险保费增速年初以来持续回升,主要由于信用保证险的拖累减弱[3] - 众安11月保费同比增长24%,1-11月保费收入同比增长14%,7月以来增速呈现回升态势[3] 公司评级及目标价 - 中国人寿:买入评级,目标价19.00,收盘价14.88,潜在涨幅30.0%[6][13] - 中国平安保险:买入评级,目标价60.00,收盘价46.35,潜在涨幅31.0%[6][13] - 友邦保险:买入评级,目标价84.00,收盘价56.50,潜在涨幅52.5%[6][13] - 中国太保:买入评级,目标价32.00,收盘价24.40,潜在涨幅33.9%[6][13] - 新华保险:买入评级,目标价30.50,收盘价24.15,潜在涨幅28.4%[6][13] - 中国人保财险:买入评级,目标价14.90,收盘价11.96,潜在涨幅25.8%[6][13] - 中国太平保险:买入评级,目标价15.00,收盘价11.94,潜在涨幅26.5%[6][13] - 众安在线:买入评级,目标价15.00,收盘价12.20,潜在涨幅24.8%[6][13]
互联网行业月报:10-11月电商合计同比增3.3%,期待政策持续释放利好
交银国际· 2024-12-17 17:20
行业评级 - 互联网行业评级为“领先” [1] 核心观点 - 10-11月电商合计同比增长3.3%,11月同比降2.7%,主要因大促销售前置导致错期 [1] - 11月以旧换新补贴拉动家电增长22%,家具增长11%,大促活动后服饰/化妆品/通讯器材增速转负,日用品增速回落 [1] - 邮政局数据显示,11月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长15%,大促活动及快递+电商+农牧产品模式助力地方特色产品销售 [1] - 预计2025年电商平台收入增速区间为8-14%,阿里淘天收入有望在GMV恢复增长及变现率提升带动下加速增长 [3] - 预计2025年电商大盘GMV同比增速为5% [16] 电商平台展望 - 阿里淘天:预计技术服务费完整季度贡献及全站推产品持续渗透将带来稳健的CMR增长 [2] - 拼多多:GMV增速仍将领先大盘,百亿减免政策落地对佣金率带来短期影响 [2] - 京东:带电品类增长与后续国补政策关联度较高,有望受益于后续政策扩大补贴范围和规模 [2] - 快手:3季度电商收入增速快于GMV,显示商品结构变化带动佣金率提升,预计2024年GMV增长17% [2] 电商平台海外业务进展 - 阿里出海业务“淘宝海外”2024年GMV超过200亿美元,同比双位数增长36%,得益于用户精准定位和服务升级 [2] - TEMU向所有美国本土卖家开放,泰国站正式注册成功,越南站正在注册电商服务资质 [2] 估值与投资启示 - 现价对应2025日历年市盈率:阿里9.9倍/京东8.4倍/拼多多7.1倍/快手8.7倍 [3] - 阿里目标价111.0美元,拼多多目标价144.0美元,京东目标价56.0美元,快手目标价54.0美元 [4] 行业表现 - 2024年11月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调整后同比降2.7%,主因大促销售前置导致错期 [9] - 吃类、穿类和用类商品分别累计增长16.2%、2.8%和6.3% [9] - 2024年11月快递业务量同比增15% [13]
第十批集采:降价幅度较大但上市药企影响有限,腾笼换鸟方向不改
交银国际· 2024-12-15 16:15
行业评级 - 医药行业评级为“领先” [1] 核心观点 - 第十批集采降价幅度较大,但对上市药企收入端影响有限,石药多美素将承压 [1][2] - 腾笼换鸟方向不改,继续利好创新药支付 [2] - 第十批集采共有439家企业申报,涉及778个产品,最终62个品种采购成功,234家企业的385个产品获得拟中选资格 [1] - 多美素中标价为98元/支,相较3,500元左右的联盟集采中标价有97%的降幅,预计将对石药集团明年收入端产生10-15亿元的不利影响 [2] - 自2018年以来,国家医保局在十批集采中已成功采购435种药品,第九批集采每年为患者节省药费约182亿元 [2] - 连续7轮医保目录调整已累计谈判纳入530种新药,医保基金对谈判药品的累计支付超过了3,500亿元,惠及患者8.3亿人次 [2] 估值概要 - 阿斯利康目标价为93.30美元,收盘价为66.94美元,FY24E每股盈利为3.969美元,FY25E每股盈利为4.606美元 [3] - 百济神州目标价为159.00港元,收盘价为108.70港元,FY24E每股盈利为-0.523港元,FY25E每股盈利为-0.229港元 [3] - 翰森制药目标价为24.00港元,收盘价为18.48港元,FY24E每股盈利为0.735港元,FY25E每股盈利为0.683港元 [3] - 信达生物目标价为60.00港元,收盘价为38.10港元,FY24E每股盈利为-0.472港元,FY25E每股盈利为0.220港元 [3] - 中国生物制药目标价为4.80港元,收盘价为3.39港元,FY24E每股盈利为0.234港元,FY25E每股盈利为0.178港元 [3] - 康方生物目标价为87.00港元,收盘价为65.90港元,FY24E每股盈利为-0.302港元,FY25E每股盈利为0.934港元 [3] - 传奇生物目标价为76.00美元,收盘价为35.84美元,FY24E每股盈利为-0.757美元,FY25E每股盈利为-0.269美元 [3] - 科伦药业目标价为42.50元,收盘价为32.31元,FY24E每股盈利为1.853元,FY25E每股盈利为1.956元 [3] - 和黄医药目标价为40.40港元,收盘价为25.30港元,FY24E每股盈利为-0.007港元,FY25E每股盈利为0.044港元 [3] - 药明合联目标价为44.00港元,收盘价为31.35港元,FY24E每股盈利为0.277港元,FY25E每股盈利为0.711港元 [3] - 金斯瑞生物目标价为28.75港元,收盘价为10.18港元,FY24E每股盈利为1.082港元,FY25E每股盈利为0.030港元 [3] - 通化东宝目标价为14.00元,收盘价为8.60元,FY24E每股盈利为0.635元,FY25E每股盈利为0.733元 [3] - 先声药业目标价为10.00港元,收盘价为7.09港元,FY24E每股盈利为0.360港元,FY25E每股盈利为0.432港元 [3] - 荣昌生物目标价为24.00港元,收盘价为16.82港元,FY24E每股盈利为-2.521港元,FY25E每股盈利为-1.963港元 [3] - 云顶新耀目标价为56.20港元,收盘价为48.35港元,FY24E每股盈利为-3.104港元,FY25E每股盈利为-0.462港元 [3] - 康诺亚目标价为66.00港元,收盘价为39.75港元,FY24E每股盈利为-2.969港元,FY25E每股盈利为-3.003港元 [3] - 海吉亚医疗目标价为24.50港元,收盘价为16.74港元,FY24E每股盈利为1.257港元,FY25E每股盈利为1.483港元 [3] - 德琪医药目标价为4.40港元,收盘价为0.62港元,FY24E每股盈利为-0.677港元,FY25E每股盈利为-0.349港元 [3] - 恒瑞医药目标价为45.00元,收盘价为48.04元,FY24E每股盈利为0.896元,FY25E每股盈利为0.980元 [3] - 药明生物目标价为12.30港元,收盘价为18.16港元,FY24E每股盈利为0.869港元,FY25E每股盈利为1.061港元 [3] - 石药集团目标价为5.80港元,收盘价为5.01港元,FY24E每股盈利为0.425港元,FY25E每股盈利为0.425港元 [3] - 康宁杰瑞制药目标价为5.00港元,收盘价为3.70港元,FY24E每股盈利为0.169港元,FY25E每股盈利为-0.100港元 [3] - 百时美施贵宝目标价为33.10美元,收盘价为56.28美元,FY24E每股盈利为-2.480美元,FY25E每股盈利为4.045美元 [3] 集采竞标结果 - 翰森制药的艾地骨化醇软胶囊中标价为0.35元,降幅为67.8% [9] - 翰森制药的醋酸钠林格注射液中标价为2.98元,降幅为86.5% [9] - 翰森制药的枸橼酸托法替布缓释片中标价为1.32元,降幅为73.6% [9] - 翰森制药的己酮可可碱注射剂中标价为0.55元,降幅为91.5% [9] - 翰森制药的利格列汀口服常释剂型中标价为0.18元,降幅为92.6% [9] - 翰森制药的哌柏西利胶囊中标价为8.10元,降幅为86.2% [9] - 翰森制药的乳酸钠林格注射剂中标价为1.94元,降幅为35.3% [9] - 翰森制药的瑞戈非尼片中标价为5.71元,降幅为89.0% [9] - 翰森制药的碳酸氢钠林格注射液中标价为3.79元,降幅为61.6% [9] - 科伦药业的泊沙康唑肠溶片中标价为7.67元,降幅为77.7% [9] - 科伦药业的环丙沙星注射剂中标价为2.00元,降幅为56.3% [9] - 科伦药业的泊沙康唑注射液中标价为49.29元,降幅为81.7% [9] - 科伦药业的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口服散剂中标价为3.98元,降幅为51.7% [9] - 科伦药业的阿普米司特片中标价为1.14元,降幅为75.5% [9] - 先声药业的哌柏西利胶囊中标价为6.60元,降幅为88.8% [9] - 先声药业的司维拉姆口服常释剂型中标价为0.81元,降幅为60.8% [9] - 先声药业的泊沙康唑注射液中标价为34.9元,降幅为87.0% [9] - 中国生物制药的瑞戈非尼片中标价为4.34元,降幅为91.6% [11] - 中国生物制药的舒更葡糖钠注射液中标价为10.77元,降幅为90.8% [11] - 石药集团的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注射液中标价为98.00元,降幅为88.8% [11] - 石药集团的氨苄西林注射剂中标价为0.85元,降幅为25.0% [11] - 石药集团的哌拉西林注射剂中标价为0.75元,降幅为68.1% [11] - 石药集团的青霉素注射剂中标价为0.47元,降幅为37.3% [11] - 恒瑞医药的钆特酸葡胺注射剂中标价为26.88元,降幅为49.7% [11] 行业覆盖公司 - 云顶新耀目标价为56.20港元,收盘价为48.35港元,潜在涨幅为16.2% [13] - 百济神州目标价为159.00港元,收盘价为108.70港元,潜在涨幅为46.3% [13] - 康方生物目标价为87.00港元,收盘价为65.90港元,潜在涨幅为32.0% [13] - 信达生物目标价为60.00港元,收盘价为38.10港元,潜在涨幅为57.5% [13] - 康诺亚目标价为66.00港元,收盘价为39.75港元,潜在涨幅为66.0% [13] - 荣昌生物目标价为24.00港元,收盘价为16.82港元,潜在涨幅为42.7% [13] - 金斯瑞生物目标价为28.75港元,收盘价为10.18港元,潜在涨幅为182.4% [13] - 传奇生物目标价为76.00美元,收盘价为35.84美元,潜在涨幅为112.1% [13] - 和黄医药目标价为40.40港元,收盘价为25.30港元,潜在涨幅为59.7% [13] - 德琪医药目标价为4.40港元,收盘价为0.62港元,潜在涨幅为610.3% [13] - 康宁杰瑞制药目标价为5.00港元,收盘价为3.70港元,潜在涨幅为35.2% [13] - 药明合联目标价为44.00港元,收盘价为31.35港元,潜在涨幅为40.3% [13] - 药明生物目标价为12.30港元,收盘价为18.16港元,潜在涨幅为-32.3% [13] - 海吉亚医疗目标价为24.50港元,收盘价为16.74港元,潜在涨幅为46.4% [13] - 阿斯利康目标价为93.30美元,收盘价为66.94美元,潜在涨幅为39.4% [13] - 百时美施贵宝目标价为33.10美元,收盘价为56.28美元,潜在涨幅为-41.2% [13] - 翰森制药目标价为24.00港元,收盘价为18.48港元,潜在涨幅为29.9% [13] - 科伦药业目标价为42.50元,收盘价为32.31元,潜在涨幅为31.5% [13] - 先声药业目标价为10.00港元,收盘价为7.09港元,潜在涨幅为41.1% [13] - 中国生物制药目标价为4.80港元,收盘价为3.39港元,潜在涨幅为41.7% [13] - 通化东宝目标价为14.00元,收盘价为8.60元,潜在涨幅为62.8% [13] - 石药集团目标价为5.80港元,收盘价为5.01港元,潜在涨幅为15.7% [13] - 恒瑞医药目标价为45.00元,收盘价为48.04元,潜在涨幅为-6.3%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