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泰证券
icon
搜索文档
贝斯特(300580):汽零主业持续向上,丝杠业务多点开花
中泰证券· 2025-08-26 16:51
投资评级 - 维持持有评级 [3] 核心观点 - 公司三大业务梯次清晰 第一梯次涡轮增压器业务海外市场驱动增长 报告期内海外收入达2.78亿元 同比+14.71% 泰国工厂预计4Q25竣工开业 将进一步推动该业务增长[5] - 第二梯次新能源车零部件业务加速放量 安徽贝斯特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2074.82万元 正处于产能爬坡阶段 为公司提供第二成长曲线支撑[5] - 第三梯次直线运动部件业务多点开花 宇华精机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94.06万元 较2024年全年139万元显著提升 在工业母机 新能源车EMB线控制动系统 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领域均取得突破[5]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整体营业收入7.16亿元 同比+2.73% 归母净利润1.48亿元 同比+3.30% 单二季度营收3.67亿元(同比+3.55% 环比+4.93%) 归母净利润0.79亿元(同比+6.15% 环比+13.94%) 经营态势稳步向好[4]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E/2026E/2027E营业收入分别为16.19亿元/20.12亿元/25.37亿元 同比增长19.3%/24.3%/26.1%[3][5][7] - 预计2025E/2026E/2027E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32亿元/3.97亿元/5.07亿元 同比增长14.9%/19.5%/27.9%[3][5][7] - 预计2025E/2026E/2027E每股收益分别为0.66元/0.79元/1.01元[3][7] - 预计2025E/2026E/2027E毛利率维持在34.0%/35.0%/35.0% 净利率为20.6%/19.8%/20.1%[7] - 预计2025E/2026E/2027E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9.9%/10.9%/12.5%[3][7] 估值指标 - 基于2025年08月25日收盘价28.39元 对应2025E/2026E/2027E的P/E分别为42.8x/35.8x/28.0x[3][7] - 对应2025E/2026E/2027E的P/B分别为4.3x/3.9x/3.5x[3][7] - 公司总股本500.54百万股 总市值142.10亿元 流通市值133.66亿元[1]
科达利(002850):业绩符合预期,积极打造具身智能成长曲线
中泰证券· 2025-08-26 16:37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4]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业绩符合预期 营业收入66.45亿元(同比增长22.0%) 归母净利润7.69亿元(同比增长18.7%) [4] - 二季度经营稳健 单季度营业收入36.23亿元(同比增23.3% 环比增19.9%) 还原信用减值影响后扣非归母净利润约4.31亿元 对应净利率11.90% [4] - 积极布局人形机器人领域 通过合资公司推动核心零部件研发 聚焦灵巧手国产化与规模化应用 [4] - 全球化产能布局加速 欧洲匈牙利三期项目投资不超过5,000万欧元 同步推进江西、四川及深圳基地扩建 并筹建美国生产基地 [4] - 核心客户覆盖CATL、特斯拉、LG、松下等头部厂商 2025年获得蜂巢能源金牌供应商称号并签署战略采购框架协议 [4] 财务表现 - 2025年预测营业收入153.99亿元(同比增长28%) 归母净利润18.68亿元(同比增长27%) [1][5] - 2026年预测营业收入187.39亿元(同比增长22%) 归母净利润23.27亿元(同比增长25%) [1][5] - 毛利率稳定维持在24.4% 净利率预计从12.2%提升至12.5% [5] - 净资产收益率从2024年13%提升至2027年15.4% [1][5] - 每股收益从2024年5.38元增长至2027年10.43元 [1][5] 业务进展 - 动力电池结构件技术聚焦安全性、一致性、耐极端环境等核心指标 产品包括方形与圆柱锂电池结构件 [4] - 新客户拓展取得进展 印度OLA、阿特斯等已进入样品验证或小批量生产阶段 [4] - 人形机器人领域合作深化 2024-2025年先后成立深圳科盟、深圳伟达立及苏州依智灵巧驱动科技有限公司 [4] - 自主研发摆线减速机已完成测试并送样 正配合客户进行方案优化 [4] - 创新性铝钢轻量化新产品有望切入英伟达人形机器人供应链体系 [4] 估值指标 - 当前市盈率25.6倍(2024年) 预计降至13.2倍(2027年) [1][5] - 市净率从3.2倍(2024年)降至2.0倍(2027年) [1][5] - EV/EBITDA从95倍(2025年)降至65倍(2027年) [5] - 每股经营现金流预计从7.85元(2024年)增长至9.82元(2027年) [1][5]
无锡振华(605319):2025年中报点评:下游优质客户齐放量,2Q25毛利率创单季度新高
中泰证券· 2025-08-26 16:37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5] 核心观点 - 2025年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87亿元,同比增长15.2%,归母净利润2.01亿元,同比增长27.2% [7] - 2Q25单季度营业收入6.87亿元,同比增长9.5%,环比增长14.4%,归母净利润1.07亿元,同比增长31.9%,环比增长13.0%,毛利率达29.86%创历史单季度新高 [7] - 冲压零部件业务2025H1营收8.54亿元,同比增长41.08%,是收入增长主要驱动力 [7] - 分拼总成加工业务营收2.37亿元,同比增长16.65%,选择性精密电镀加工业务营收0.89亿元,同比增长0.12% [7] - 电镀业务毛利率高达77.45%,新拓展客户上汽英飞凌布局功率半导体领域 [7] - 2Q25期间费用率7.42%,同比下降0.87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31个百分点,费用管控优异 [7] - 预计2025/2026/2027年营收36.47/46.93/55.66亿元,同比增长44.10%/28.70%/18.60%,归母净利润4.96/5.83/6.98亿元,同比增长31.26%/17.55%/19.71% [7] - 对应PE为17.4/14.8/12.4倍 [5][7] 业务分析 - 冲压主业深度绑定特斯拉、理想汽车、小米汽车等头部新势力主机厂 [7] - 分拼总成业务绑定老客户上汽系,并基于八大生产基地拓展新能源客户 [7] - 电镀业务子公司无锡开祥是联合电子/博世在精密镀铬工艺领域国内唯一合格供应商 [7] - 2024年下半年开拓新客户上汽英飞凌并获功率半导体电镀底板产品定点 [7] 财务预测 - 2025E营业收入3,647百万元,同比增长44%,归母净利润496百万元,同比增长31% [5][7] - 2026E营业收入4,693百万元,同比增长29%,归母净利润583百万元,同比增长18% [5][7] - 2027E营业收入5,566百万元,同比增长19%,归母净利润698百万元,同比增长20% [5][7] - 2025E每股收益1.98元,每股经营现金流2.08元,净资产收益率17% [5] - 2026E每股收益2.33元,每股经营现金流1.18元,净资产收益率17% [5] - 2027E每股收益2.79元,每股经营现金流5.08元,净资产收益率17% [5] - 2025E毛利率24.0%,净利率13.6%,ROE 17.2% [9] - 2026E毛利率22.7%,净利率12.4%,ROE 17.1% [9] - 2027E毛利率23.0%,净利率12.5%,ROE 17.2% [9] 公司基本数据 - 总股本250.06百万股,流通股本213.68百万股 [2] - 市价34.61元,市值8,654.63百万元,流通市值7,395.52百万元 [2]
安井食品(603345):全面拥抱定制化,产品驱动稳健发展
中泰证券· 2025-08-26 16:31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4] 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6.04亿元,同比增长0.80%,归母净利润6.76亿元,同比下降15.79% [5] - 菜肴制品销售稳健,新零售及电商渠道同比增长20.92%至5.83亿元 [5] - 原材料成本上升及市场竞争导致毛利率同比下降3.39个百分点至20.52% [5] - 公司通过产品结构优化和渠道下沉策略应对短期压力,强化定制化合作与高端产品开发 [5]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151.27亿元,归母净利润14.85亿元 [4][6] - 2025年预测营业收入157.32亿元(同比增长4%),归母净利润13.61亿元(同比下降8%) [4][5] - 2026年预测营业收入167.04亿元(同比增长6%),归母净利润14.93亿元(同比增长10%) [4][5] - 每股收益2025E为4.08元,对应PE 18.9倍 [4][6] 业务分项 - 速冻调制食品/菜肴制品/面米制品/农副产品及其他业务同比变化分别为-1.94%/+9.40%/-3.89%/-4.57% [5] - 经销/特通直营/商超/新零售及电商渠道收入分别为60.43/5.55/4.23/5.83亿元 [5] 战略举措 - 产品端聚焦锁鲜装系列迷你化、条状化升级及麻辣烫渠道通用产品推广 [5] - 渠道端推动低线市场下沉,与沃尔玛、麦德龙、大润发及盒马鲜生开展定制化合作 [5] - 研发策略坚持"B端及时跟进、C端升级换代"与"竞品导向、渠道导向、专柜导向" [5] 资本结构 - 2024年货币资金27.79亿元,存货32.85亿元 [6] - 预测2025年经营活动现金流14.18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6.29亿元 [6] - 资产负债率2025E预计升至28.7%,流动比率2.5 [6]
东莞控股(000828):坏账冲回等增厚利润,拟中期分红回报股东
中泰证券· 2025-08-26 16:31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H1营业收入7.66亿元,同比-8.57% [6] - 2025年H1归母净利润5.32亿元,同比+20.51% [6] - 2025年H1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9.31亿元,同比+332.74% [6] - 2025年Q2归母净利润3.13亿元,同比+699.24%,环比+43.02% [6]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81/8.93/9.31亿元 [4][6] 业务收入构成 - 通行费收入6.27亿元(同比-0.37%),占比81.9% [6] - 融资租赁收入0.10亿元(同比-71.52%) [6] - 保理业务收入0.71亿元(同比-40.66%) [6] - 新能源汽车充电业务收入0.42亿元(同比+10.86%) [6] - 莞深高速混合车流量6008.58万辆,同比-0.26% [6] 重大工程项目 - 莞深高速改扩建工程累计投入35.36亿元,占总投资20.11% [6] - 预计2028年12月建成通车,将申请延长收费期限 [6] 利润增厚因素 - 信用减值损失0.63亿元(上年同期-1.74亿元),因收回东莞信托股权处置款冲回坏账准备 [6] - 财务费用-0.11亿元(上年同期0.36亿元),因利息支出减少且利息收入增加 [6] - 对联营企业投资收益1.11亿元,同比+26.22% [6] 战略投资布局 - 完成受让东莞证券7.1%股权,持股比例升至27.1% [6] 股东回报计划 - 拟中期分红每10股派现1.5元,合计1.56亿元 [6] - 未来三年每年现金分红不少于0.475元/股 [6] - 按当前股价测算股息率约4.1% [6] 盈利预测与估值 - 2025-2027年每股收益预测0.85/0.86/0.90元 [4][6] - 对应PE为13.6X/13.5X/12.9X [4][6] - 净资产收益率预计8%-9% [4][7] - 毛利率稳定在65%左右 [7]
颐海国际(01579):海外+第三方B端高增,关联方表现承压
中泰证券· 2025-08-26 14:29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 核心观点 - 第三方业务增长强劲,尤其B端和海外渠道表现突出,但关联方业务因海底捞需求减少而承压 [4][6] - 2025H1收入同比持平,净利润微增0.4%,但盈利预测因关联方压力下调 [4][5][6] - 公司通过新品推出和渠道优化推动第三方增长,同时费用率上升和关联方拖累短期盈利能力 [4][6] 财务表现 - 2025H1主营收入29.27亿元(同比持平),归母净利润3.10亿元(同比+0.4%) [5] - 毛利率下降0.5pct至29.5%,销售费用率上升0.6pct至12.6%,管理费用率上升0.6pct至5.3% [6] - 2025E收入预测下调至68.79亿元(原72.45亿元),归母净利润下调至8.18亿元(原8.82亿元) [4][6] 业务分项 - 第三方收入20.64亿元(同比+6.5%),其中火锅调料增7.5%(量+13.3%),中式复调增4.8%(量+10.6%),方便速食增3.5%(量+15.1%) [6] - 关联方收入8.64亿元(同比-12.7%),火锅调料收入降14.6%(量-11.2%) [6] - 分渠道:第三方经销商收入17.27亿元(+2.1%),电商收入1.76亿元(+0.4%),B端客户收入1.56亿元(+131.8%) [6] - 分区域:海外收入2.66亿元(+34.4%),华北/华南收入分别降2.8%/2.2% [6] 产品表现 - 牛油火锅底料收入2.26亿元(+20.5%),蘸料收入1.86亿元(+12.6%) [6] - 鱼调料收入0.59亿元(+15.1%),24道菜系列收入0.32亿元(+17.5%) [6] - 方便速食"回家煮"系列新增0.30亿元至0.37亿元 [6] 盈利预测与估值 - 2025-2027年收入预测68.79/74.28/80.29亿元(增速5%/8%/8%) [4][6] - 归母净利润预测8.18/9.11/10.26亿元(增速11%/11%/13%) [4][6] - 对应PE 17.1/15.3/13.6倍,PB 2.7/2.4/2.1倍 [4][6]
顺丰控股(002352):聚焦直营强化竞争优势融合再生拓展成长空间
中泰证券· 2025-08-26 14:25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2][11] 核心观点 - 顺丰控股通过直营模式、综合物流能力和独立第三方定位构筑差异化竞争优势 [7][9][13] - 公司业绩持续增长 2024年归母净利润达101.70亿元 同比增长23.51% [6][32] - 时效快递业务向消费和工业领域渗透 2024年业务量同比增长11.8% [9][116] - 供应链及国际业务收入达705亿元 同比增长17.5% 国际业务盈利改善可期 [9][11] - 多网融通累计降本超38亿元 营运模式变革提升效率 [8][101] 业务表现与财务预测 - 2024年营业收入2844.20亿元 同比增长10% 归母净利润101.70亿元 同比增长24% [2][6]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124.88亿元/3392.69亿元/3703.75亿元 增速9.9%/8.6%/9.2% [2][14]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8.63亿元/140.06亿元/162.21亿元 增速17%/18%/16% [2][11] - 2025-2027年每股收益预测为2.35元/2.78元/3.22元 对应PE为20.5X/17.4X/15.0X [2][11] 竞争优势 - 直营模式保障服务质量 连续16年快递服务满意度第一 [7][50] - 航空资源领先 拥有自营全货机89架 宽体机占比超30% [52][53] - 鄂州货运枢纽具战略价值 2024年国际货运吞吐量增长超200% [56][64] - 全球运营网络覆盖广泛 拥有超230万月结客户和7.3亿个人会员 [7][96] - 多网融通成效显著 2021-2024年累计降本38亿元 [8][101] 成长驱动因素 - 时效快递向消费领域渗透 奢侈品线上销售占比近50% [9][118] - 工业制造需求增长 2025年上半年装备制造业物流需求同比增长10.9% [9] - 国际业务空间广阔 跨境电商和中国企业出海带来机遇 [9][11] - 嘉里物流资源协同 2024年实现营收利润双增长 [11] - KEX聚焦高收益市场转型 盈利改善可期 [11] 运营效率提升 - 末端直分直发模式覆盖超3400个网点和9600个终端站点 [8][111] - 无人化运营突破 投运行业首个无人化快件容器转运中心 [109][111] - 资本开支优化 2024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26.56% [38] - 现金流充沛 2024年现金分红比例约40% [38][42]
创新药产业链多家龙头半年盈喜,“全球新”资产加速奔跑
中泰证券· 2025-08-25 17:14
行业投资评级 - 医药生物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5] 核心观点 - 创新药械产业链龙头及新锐企业半年报业绩预喜,包括恒瑞医药、药明生物、中国生物制药、翰森制药等[1][7] - 坚定看好创新药出海投资主线,多款国产创新药大单品海外临床开发取得进展[7][13] - 政策端支持明确,国务院总理调研生物医药产业时强调加大高质量科技供给和政策支持[7][15] - 大型外资机构大额增持国内成长期创新药优质标的,如和誉-B获Allianz SE增持、基石药业获GIC Private Limited增持[7][13] - 医药板块2025年初至今收益率26.33%,跑赢沪深300指数15.07个百分点[10][18] 行业表现与估值 - 本周沪深300上涨4.18%,医药生物上涨1.05%,在31个一级子行业中排名第29位[6][10][18] - 子板块表现:中药上涨2.86%、医疗器械上涨2.37%、生物制品上涨2.22%、医药商业上涨1.93%、化学制药上涨0.29%,医疗服务下跌1.58%[6][10][18] - 以2025年盈利预测估值计算,医药板块估值26.2倍PE,相对全部A股(扣除金融板块)溢价率为32.5%[10][21] - 以TTM估值法计算,医药板块估值31.5倍PE,低于历史平均水平35.0倍PE[10][21] 细分赛道推荐 - 大单品二代IO赛道:关注信达生物、博安生物、上海谊众、嘉和生物、康方生物、三生制药等[8][13] - 大单品GLP-1赛道:司美格鲁肽获FDA批准治疗MASH,关注华东药业、歌礼制药、众生药业、联邦制药、福瑞股份等[8][13] - 小核酸赛道:舶望制药拟赴港IPO,关注悦康药业、前沿生物、成都先导、圣诺医药-B等[8][13] - invivo CART赛道:吉利德旗下Kite以3.5亿美元收购Interius BioTherapeutics,关注云顶新耀、思路迪医药股份、百利天恒等[8][13] - AD赛道:FDA批准首款AD血液检测,关注诺唯赞、先声药业等[8][13] - 创新医疗器械:包括脑机接口、高值耗材等,关注微创医疗、赛诺医疗、启明医疗、百心安、心玮医疗、心脉医疗、南微医学等[8][13] - 创新药上游:CRO/CDMO(药明康德、药明生物、药明合联等)、GLP-1产业链(ST诺泰、圣诺生物)、二代IO龙头核心客户(奥浦迈)[8][13] 重点公司业绩与动态 - 先声药业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5.85亿元,同比增长15.14%;归母净利润6.04亿元,同比增长32.2%[31] - 百普赛斯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87亿元,同比增长29.38%;归母净利润0.84亿元,同比增长47.81%[31] - 丽珠集团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2.72亿元,同比减少0.17%;归母净利润12.81亿元,同比增长9.40%[31] - 特宝生物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5.11亿元,同比增长26.96%;归母净利润4.28亿元,同比增长40.60%[31] - 翰森制药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4.34亿元,同比增长14.3%[31] - 荣昌生物与参天中国达成RC28-E注射液授权协议,首付款2.5亿元,潜在里程碑付款最高10.45亿元[31] 市场资金动向 - 创新药械行情扩散至疫苗、中药、CXO企业及创新药相关诊断设备公司,尤其是代谢领域[6][13] - 科创板医药生物行业申报企业共5家,其中注册生效1家、提交注册2家、已问询2家[16][17]
【中泰研究丨晨会聚焦】固收吕品:利率策略|“反内卷”走弱不改债券弱势,降息已难成利好-20250825
中泰证券· 2025-08-25 15:24
固收利率策略 - 本周债市偏弱运行 10Y国债利率收于1.7818%较上周上行3.5BP 30Y国债利率收于2.0775%上行3.0BP 10Y-1Y利差走扩3.11BP至41.1BP [4] - 债市受权益市场强势压制明显 呈现"跷跷板"效应 周一现券一度陡峭化上行3-6BP 周五受权益走强及国债发行影响再度转跌 [4] - 商品市场结束"反内卷"行情 价格回落至行情起步阶段 玻璃/焦煤/纯碱等品种跌幅较深 但远月合约月差走扩显示远期预期仍乐观 [5][6] - 债市已成"弱势资产" 对传统利好反应钝化 降息可能加速股债再平衡过程 反而对债市形成压力 [7][8][9] - 长期看债市期限利差或回归正常化 超长期通缩定价修正可能推动利率回调数十BP [8][9] 金工量价分析 - WIND全A指数同时满足趋势形成/情绪确认/资金流入/赚钱效应四大特征 与2014年8-9月及2020年7月量价形态高度相似 [10][11][12] - 趋势形成定义为MA5>MA10>MA20>MA60>MA120>MA250且均线斜率均为正 2013年来多次出现阶段性集中 [10] - 情绪确认通过向上跳空指标识别 最低价高于前日最高价显示一致看多预期 [11] - 资金流入以价格与成交额63日相关性≥0.9衡量 2014年7-9月/2015年4-5月/2020年7-8月及2025年7-8月均符合 [12] - 赚钱效应使用CGO指标 盈利投资者占比>90%且CGO>10%时段包括2014年8月-2015年6月/2020年7-8月/2025年8月 [12] 电新风电行业 - 国内陆风机组价格企稳回升 2025年1-6月不含塔筒中标均价1496元/kW同比提升8% 含塔筒均价2096元/kW同比提升21% [13] - 预计25下半年或26年初整机商交付价格提升 叠加平台化降本和零部件成本压力减轻 风机毛利率改善预期强化 [13] - 海风市场预期26年及以后显著增长 深远海开发趋势明显 十五五装机中枢有望上新台阶 [14] - 海外风电需求潜力巨大 2025-2030年海外陆风年均装机预计61.5GW 海风11.7GW 其中亚非拉陆风年均27.5GW [14] - 头部整机商海外订单目标明确 金风/明阳/运达/三一2025年交付目标分别为3.5/0.3-0.5/0.3-0.4/1-1.5GW 新增订单目标分别为6+/4/2+/3+GW [14] 策略市场展望 - 市场风险偏好持续回升 创业板指本周上涨5.85% 深证成指上涨4.57% 融资余额达2.13万亿元占全A市值1.86% [17] - 居民存款搬家趋势显现 7月非银机构新增存款2.14万亿 同期居民存款减少1.11万亿 资金持续流入股市 [17] - 沪深300ERP为5.38%处于10年中等水平 较均值向下一个标准差3.99%仍有约24%上行空间 [17] - 美俄元首会晤虽未达成实质协议 但提振东方阵营信心 叠加国内政策强调资本市场预期管理作用 短期风险偏好延续 [15][16] - 四季度将迎中美元首会晤及四中全会 科技自主可控为主线 建议关注科技(半导体/算力)/港股红利/券商非银配置 [17][18]
华利集团(300979):25H1业绩点评:新工厂爬坡顺利,新客户快速放量,静待利润率改善
中泰证券· 2025-08-24 20:46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 核心观点 - 新工厂爬坡顺利且新客户快速放量 静待利润率改善 [6] - 欧洲区客户实现高增长 25H1收入同比+88.94% 主要受阿迪达斯和On等高潜客户推动 [6] - 客户结构适度多元化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从76.61%下降至71.88% 抗风险能力提升 [6] - 产能爬坡符合预期 越南/印尼/中国新工厂出货量分别达373/199/67万双 Q2新工厂毛利率已优于Q1 [6] - 维持盈利预测 预计25-27年收入同比+11%/+14%/+13% 归母净利润35/43.5/49.6亿元 对应PE 18/15/13X [6] 财务表现 - 25H1营业收入126.6亿元 同比+10.36% 归母净利润16.6亿元 同比-11.42% [6] - 25Q2营业收入73.1亿元 同比+9.0% 归母净利润9.02亿元 同比-17.3% [6] - 25H1毛利率同比-6.38pp至21.85% 销售净利率同比-3.17pp至13.2% [6] - 25Q2毛利率同比-7.05pp至21.08% 销售净利率同比-3.84pp至12.42% [6] - 25H1销量1.15亿双 同比+6.1% 人民币口径单价110.09元 同比+3.6% [6] 分业务表现 - 运动休闲鞋收入113.4亿元 同比+10.78% [6] - 运动凉鞋/拖鞋收入10.5亿元 同比+74.35% [6] - 户外鞋靴收入2.6亿元 同比-57.31% [6] - 北美客户收入98.9亿元 同比-0.43% [6] - 欧洲客户收入23.97亿元 同比+88.94% [6] - 其他地区客户收入3.64亿元 同比+45.87% [6] 盈利预测 - 2025E营业收入26,671百万元 同比+11.1% [4][7] - 2026E营业收入30,469百万元 同比+14.2% [4][7] - 2027E营业收入34,497百万元 同比+13.2% [4][7] - 2025E归母净利润3,498百万元 同比-8.9% [4][7] - 2026E归母净利润4,346百万元 同比+24.2% [4][7] - 2027E归母净利润4,962百万元 同比+14.2% [4][7] - 2025E每股收益3.00元 2026E 3.72元 2027E 4.25元 [4][7] 估值指标 - 当前股价54.26元 总市值63,321.42百万元 [1] - 2025E P/E 18.1倍 2026E 14.6倍 2027E 12.8倍 [4] - 2025E P/B 3.0倍 2026E 2.7倍 2027E 2.4倍 [4] - 2025E ROE 17% 2026E 18% 2027E 19%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