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转债周报(2025年8月18日至2025年8月22日):气势如虹-20250823
光大证券· 2025-08-23 15:11
2025 年 8 月 23 日 总量研究 气势如虹 ——可转债周报(2025 年 8 月 18 日至 2025 年 8 月 22 日) 要点 1、市场行情 本周(2025 年 8 月 18 日至 2025 年 8 月 22 日,共 5 个交易日)中证转债指数 涨跌幅为+2.8%(上周涨跌幅为+1.6%),本周继续上涨,且涨幅加大;本周中 证全指变动为+3.9%(上周涨跌幅为+2.9%)。2025 年开年以来,中证转债涨 跌幅为+17.9%,中证全指数涨跌幅为+18.3%,转债市场表现已稍低于权益市场。 从估值来看,当前转债各项估值分位数均接近或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但当前权 益市场方兴未艾,转债气势如虹,后续表现仍值得期待。 分评级来看,高评级券(评级为 AA+及以上)、中评级券(评级为 AA)、低评 级券(评级为 AA-及以下)本周涨跌幅分别为+3.2%、+3.3%、+2.8%,低评级 券本周涨幅最少。 分转债规模看,大规模转债(债券余额大于 50 亿元)、中规模转债(余额在 5 至 50 亿元之间)、小规模转债(余额小于 5 亿元)本周涨跌幅分别为+2.5%、 +3.2%和+3.3%,小规模转债涨幅最多。 分 ...
2025年7月财政数据点评:税收端改善,狭义支出提速
华泰证券· 2025-08-22 22:2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7月财政数据延续回暖态势,税收端改善带动狭义财政支出提速,广义财政在银行注资特别国债等支撑下延续韧性,后续财政力度预计平稳接续,年内额外发债补充财政资金概率低 [1] 各部分总结 7月税收情况 - 7月全国一般预算收入同比增长2.7%,税收贡献明显,税收同比增长5.0%,较前值提升4个百分点,非税同比下滑12.9%,连续三月负增长且降幅走阔,税收仍有增长空间 [1] - 前七个月一般预算收入累计同比增长0.1%,已达年初预算目标,完成全年预算进度约62%,快于去年同期,7月中央财政收入同比增长2.2%,地方本级财政收入同比增长3.1% [2] 税收结构情况 - 企业/个人所得税、消费税同比均提速,7月个人所得税、消费税同比分别录得13.9%、5.4%,前七个月累计同比分别录得8.8%、2.1%,7月企业所得税同比增长6.4% [3] - 增值税同比略有下滑但整体平稳,7月增值税同比增长4.3%,与7月PPI数据印证,后续反内卷政策有助于价格和盈利回升,新发国债等有望提振增值税 [3] - 地产相关税增速多数下滑,7月契税同比降幅走阔,土地增值税延续低位,房产税增速下滑,7月地产投资、销售两端均回落 [3] - 证券交易印花税同比大增,7月证券交易印花税单月同比增长125.4%,前七个月累计同比增长62.5% [4] 一般预算支出情况 - 7月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3.0%,前七个月累计同比增长3.4%,距离全年目标还有1个百分点差距 [4] - 主要拉动项是民生类支出,社保就业、卫生、教育单月同比分别录得13.1%、14.2%、4.6%,基建类支出同比仍在负区间,科技类支出同比转负,债务付息类同比转正 [4] - 7月狭义财政支出明显提速,1 - 7月预算支出完成进度达54%,基本持平近两年同期,收入端有望延续回暖,7月财政存款高增有助于后续狭义财政支出修复 [4] 政府性基金收入情况 - 7月全国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增长8.9%,前七个月累计同比降幅进一步收窄至0.7%,全年预算目标是0.7%,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累计同比降幅收窄至4.6% [6] - 上半年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全年进度约37%,明显快于去年同期,年初土地溢价率走高支撑土地出让收入,后续土地出让收入预计有反复,关注后续房地产政策落地节奏及影响 [6] 政府性基金支出情况 - 7月全国政府性基金支出同比录得42.4%,较前值有所回落但仍处高位,上半年累计同比增长31.7%,继续在全年预算目标上方 [7] - 全年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完成进度约43%,快于往年同期,前七个月两本账合计广义财政赤字完成5.6万亿,比去年同期高出1.8万亿,与2022年相当 [7] 总体情况 - 7月财政数据延续回暖态势,第一本账目标有望完成,第二本账可能有小幅缺口,假设全年第二本账收入增速在 - 5%左右,年底可能形成3000 - 5000亿收入缺口,但后续政策性金融工具预期基本能对冲 [8] - 关注政府债发行节奏和政策性金融工具落地节奏,三季度政府债发行处高峰,四季度预计放缓,政策性金融工具后续资金预计逐步下达,支撑三季度广义财政支出 [8]
政策双周报:财政贴息政策落地,政策性工具有望推出-20250822
华创证券· 2025-08-22 17:3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财政贴息政策落地,年内设备更新资金下达完毕,专项债可用于PPP建设成本,“准财政”工具有望推出,货币政策防资金空转有定力,关注有效信贷需求挖掘,金融监管有新举措,房地产政策巩固市场止跌回稳态势,中美关税再延90天,美暂无对中国购买俄油加征关税计划 [1][2][3][4][5][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宏观基调 - 个人消费贷和服务业经营贷财政贴息政策落地,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到期后将开展效果评估,研究视情延长政策期限或扩大支持范围 [11][14][15] - 国常会强调培育壮大服务消费,加力扩大有效投资,巩固拓展经济回升向好势头 [12][15] - 年内188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设备更新投资补助资金下达完毕,支持约8400个项目,带动总投资超1万亿元 [13][15] 财政政策 - 专项债可用于PPP存量项目建设成本中的政府支出,约七成PPP存量项目已进入运营期 [16][19] - 5000亿“准财政”工具有望推出,或重点支持新兴产业、基础设施等领域 [17] - 增值税法实施条例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对出口货物、跨境销售服务和无形资产有关范围及涉及多税率、征收率情形的适用规则作明确和细化解释 [18][19] 货币政策 - 8月央行买断式逆回购净投放3000亿,体现呵护态度 [20][22] - 央行“落实落细”总定调延续,防资金空转仍有定力,政策利率降息概率或偏低 [20][21][22] - 看淡单月信贷增量波动,金融机构需挖掘有效信贷需求,适应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21][22] 金融监管 - 银行方面,监管整治“内卷式”竞争,居民存款搬家资金加速入市,商业银行并购贷款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出台,多家中小银行下调存款利率 [22][23][28] - 保险方面,个人养老金新增三种领取情形,自9月1日起实施 [24][28] - 债券融资监管方面,交易商协会对募集资金违规相关机构启动自律调查 [25][28] 房地产政策 - 政策基调是完善房地产金融基础性制度,巩固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态势 [29][32] - 住房需求方面,北京市取消五环外商品房限购 [29][32] - 住房供给方面,海南省出台地产调控政策,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租赁住房可适当放宽收购面积标准 [30][31][32] 关税政策 - 中美关税截止日再延90天,继续暂停实施24%的对美加征关税税率,保留10%的对美加征关税税率 [33][34] - 特朗普称暂时不会考虑因中国购买俄罗斯石油加征关税,但可能两三周后再考虑 [33][34]
策略专题:牛市若出现小平台,如何应对?
天风证券· 2025-08-22 17:2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牛市期间大盘回调可能短时间完成,2 - 4周小级别回撤或为买入机会,追涨前期强势板块胜率高,即使在最高点追涨也可能获正收益 [1][4] - 细分板块超额相对宽基走弱或是逃顶信号,回调有负超额的板块回调后难获正超额 [1][5] - 少数周期和资源板块回调时超额走弱,调整后赔率好,资源品板块逻辑兑现属增量逻辑 [1][5][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1. 牛市小级别回调时,追涨前期强势板块胜率最高 - 牛市小级别回撤或为买入机会,需考虑追涨前期涨幅靠前板块还是切换低位板块补涨 [10] - 复盘8轮“第一波上涨 - 平台回撤 - 第二轮上涨”区间,前期涨幅前20%细分行业回调时回撤大、第二轮上涨涨幅大概率靠前,前期涨幅后20%细分行业第二轮上涨不垫底 [10] - 在市场最高点追涨,TOP20%组别与DOWN20%组别收益率五五开,但TOP20%组别胜率高且总能正收益;在最低点买入,TOP20%组别收益大概率更好 [13] 1.2. 何时不宜追涨? - “牛市小级别回调时,追涨前期强势板块胜率最高”是存在超额的强势板块领涨和超额边际走弱的板块跟随大盘同涨的结果,应排除超额边际走弱的板块 [16] - 细分板块超额相对宽基走弱是逃顶信号,回调有负超额的板块回调后难获正超额,因板块已完成自身逻辑定价且无增量逻辑;回调期保持较强超额的板块后市往往延续 [19] 1.3. 当前哪些行业超额边际走弱 - 多数连续超额的二级行业未出现超额边际走弱信号,消费电子板块已连续10周相对大盘有超额,截止2025年8月20日,通用设备、专用设备等板块有连续五周及以上超额 [20] - 已出现超额边际走弱的板块有AI应用的游戏、军工板块的航空装备、“反内卷”的风电、玻璃玻纤等 [20] 1.4. 如何寻找超额走弱时可能赚赔率的板块 - 少数板块回调时超额走弱,调整后赔率好,如2009年3 - 7月的特钢、2015年2 - 4月的轨交设备等 [23] - 这类板块多为周期和资源,回调前上涨因弱现实和强预期,回调中负超额因进入现实兑现阶段的摩擦,回调后超额因现实跟上预期,资源品板块逻辑兑现属增量逻辑 [6][23] - 以2009年特钢板块为例,年初“四万亿”投资计划推动下走出超额,2 - 3月回归现实,4月后现实跟上预期再次跑出超额 [24]
美联储主席换选:3个关键问题
天风证券· 2025-08-22 17:1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现任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任期将于2026年5月15日到期,特朗普及财长贝森特考虑新主席候选人,引发市场对货币政策“独立性”担忧;报告盘点热门候选人履历背景,分析换届经济和市场影响,若提名私交密切且带MAGA色彩主席,或使滞胀风险上升、加剧财政担忧、削弱美元地位、导致美国股债汇三杀 [1][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候选人都有谁、背景履历如何 - 候选人名单不确定,即将面试;截至8月21日,Polymarket网站显示沃勒、沃什、哈塞特被提名概率分别为32.0%、10.7%、10.0%,还有31.4%概率今年不公布提名;Kalshi网站显示三人概率为29%、18%、19%,其他候选人概率不超10% [10] - 三大主要竞争者:沃勒是现任美联储理事、鸽派代表,熟悉美联储机制,主张降息,由特朗普提名,当选或引市场对央行独立性质疑;哈塞特是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在特朗普执政时多经济领域有贡献,但货币政策经验缺乏,与政府接近;沃什在多领域经验丰富,2006 - 2011年任美联储理事,被视为“鸽派”,支持降息倡议,但未在特朗普政府任职 [2][16][18] - 其他候选人及潜在“黑马”:其他候选人分四类,现任美联储官员如鲍曼、杰斐逊、洛根;金融机构人士如贝莱德里克·里德尔、杰富瑞大卫·泽尔沃斯;前美联储官员如林赛、布拉德;前政府经济学家萨默林。近期被提名的米兰或成“黑马”,他是对等关税倡导者、利率问题上偏鸽派,主张削弱美联储独立性,深得特朗普信任,但被质疑破坏央行信誉 [24][27] 美联储主席换届,程序和规则如何 - 总统通常提前3 - 6个月公布人选,平均4.08个月,鲍威尔任期2026年5月15日到期,若特朗普今年9 - 10月公布人选,或引市场质疑;提名后需参议院处理、听证、表决,参议院简单多数票通过,历史上总统提名主席极少未通过,当前共和党占参议院53席,提名人选大概率通过 [29][30] - 鲍威尔卸任主席后大概率辞去理事职务,历史上有主席卸任后留任理事先例;总统可提名新理事影响理事会政策方向,当前理事会7名理事中,米兰、鲍威尔卸任后特朗普还有再提名两名理事空间,其他理事任期到2028年后,特朗普难干涉 [31][32] 如果美联储独立性削弱,有何潜在影响 - 滞胀风险上升:尼克松任命伯恩斯为美联储主席施压降息,为1973 - 1974年滞胀埋下祸根,当前特朗普关税政策对通胀影响不明,若任命私交密切主席,市场或担心重演 [34] - 加剧财政担忧:美国赤字率高、债务攀升,市场担忧美债安全,若美联储丧失独立性成财政部发债工具,债务危机担忧或加剧 [36][38] - 削弱美元地位、资本外逃:美元地位取决于美联储信誉,若美联储受政治控制,投资者或分散美元资产配置,资本外逃使发债成本上升,陷入恶性循环 [38] - 美国股债汇三杀:今年7月“开除鲍威尔”消息使美股、美元、美债价格大跌,美债收益率上行,黄金走高,否认后回升,若爆发美联储被白宫挟持事件,美股、美债和美元或遭抛售 [38]
转债投资机构行为分析手册
天风证券· 2025-08-22 08:4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核心观点 对不同类投资机构的转债投资策略及偏好进行详细拆解,形成转债投资机构行为分析手册,聚焦转债投资机构行为分析手册概览及公募基金篇,从多维度分析不同机构对转债的投资特点和偏好 [1][9] 分组1:转债投资机构与分析方法概览 - 公募基金、企业年金是转债直接投资主力军,截至2025年7月末,公募基金持有沪市转债面值1419.79亿元占比35.56%,深市转债市值1061.35亿元占比33.31%;企业年金持有沪市转债734.97亿元占比18.41%,深市转债占比13.23% [10] - 保险机构、证券自营在转债投资者结构中占主要位置,截至2025年7月末,保险机构持有沪市转债353.05亿元占比8.84%,深市转债市值210.55亿元占比6.61%;证券自营持有沪市转债289.20亿元占比7.24%,深市转债占比5.60% [10] - 转债发行人原始股东等也是重要直接投资者,但目标与专业机构有差异,不作为分析重点;基金及券商专户等专业机构投资者持券占比普遍低于5% [11] - 与2021年末比,公募基金、保险机构“话语权”增强,企业年金占比下降,券商自营等投资占比提升,一般机构投资者持有规模占比明显下降 [13] - 不同类型专业机构投资者在转债投资限制、偏好及投资策略方面有区分,公募基金注重相对收益,养老金等注重安全边际和收益确定性 [19] - 可根据基金季报分析公募基金转债持仓偏好,根据转债发行人半年报、年报披露的前十大持有人分析其他投资机构转债持仓 [20] 分组2:公募基金投资转债特点 公募基金转债持仓概览 - 2023Q4以来公募基金持有转债市值及占比持续微降,25Q2持有转债市值环比降3.35%至2728.25亿元,占比降至0.80% [24] - 投资转债的公募基金数量整体下滑,但参与度整体提升,2025年以来数量重回上升通道,25Q2末有2229只基金持有转债 [24] - 从行业分布看,公募基金超配金属、化工等行业转债,低配石化、钢铁等行业转债 [3] - 从价格估值、评级等角度看,2025Q2末超配120 - 130元区间和150元以上、AA及AA - 转债,低配其余 [3] - 公募基金在全市场转债投资者结构中占比约30%,在不同行业、价格及评级转债细分结构中话语权有差异 [3] 各类基金转债持仓差异 - 二级债基是转债主要配置力量,2023Q3持有转债市值达历史最高,此后连续减持,25Q2环比降8.66%至858.67亿元 [44] - 转债基金持有转债市值2025Q1达历史最高,25Q2环比降3.44%至866.50亿元;一级债基持有市值环比增9.26%,25Q2达726.56亿元创历史新高 [44] - 偏债混合型、灵活配置型基金25Q2分别减持转债19亿元、12亿元,分别达146亿元、71亿元 [44] - 转债基金转债仓位25Q2升至91.41%续创历史新高,二级债基、一级债基、偏债混合的转债仓位25Q2分别下降 [46] - 2025Q2,转债基金对石化、公用事业等行业转债增持,对煤炭、钢铁等行业转债减持 [48] - 25Q2转债基金超配金属、交运等行业,对银行转债由减配改超配,对电子转债由超配改减配,持续减配石化等行业 [51] - 2025Q2转债基金超配120 - 130元区间、转股溢价率20%以下、AAA及AA - 转债,减配其余 [57] 绩优基金转债持仓特点 - 选取2025H1区间表现好且基金份额超2亿份的4只基金分析,富国久利稳健配置持仓集中,华商丰利增强持仓分散 [72][73] - 富国久利稳健配置持仓集中在电力设备等行业,民企转债占比高,偏好高等级和120 - 130元、平衡型转债 [74] - 华商丰利增强以制造类转债为主,民企转债占比高,偏好130元以上、偏股型转债 [74] - 嘉实稳怡银行转债规模占比高,央国企转债占比超65%,持仓集中在110 - 130元区间 [75] - 兴证全球兴晨持仓集中在电力设备等行业,民企转债占比78.48%,持仓集中在110 - 120元区间,偏债型转债规模占比高 [75] 分组3:非公募类转债投资分析 从个券“前十大持有人”出发 - 根据转债持有人名称等信息,将转债投资者分为11大类、24小类 [86] - “前十大持有人”合计持有的转债规模约占转债市场的40%,“公司相关机构”等合计持有规模约占“前十大持有人”合计规模的80% [87] - 2024年以来,“公司相关机构”持有转债规模锐减,“公募基金”占比大幅提升,“养老金类”等占比约5% [88] 非公募类机构转债投资初探 - 从行业分布看,“私募资管”持有电力设备转债多,对顺周期行业转债持仓低;“证券自营”对部分行业持仓占比与市场有差异;“保险”持仓分散 [97] - 从评级分布看,“私募资管”、“QFII”对低评级转债容忍度高,“保险”、“证券自营”持仓中AAA评级转债占比高 [97] - 从价格分布看,“私募资管”持仓100元以下占比超15%,“证券自营”集中于100 - 120元区间,“保险”等以110 - 120元为主 [98]
央行报表及债券托管量观察:赎回潮叙事中的机构行为图鉴
华创证券· 2025-08-21 18:4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立足于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以及债券市场托管量数据,从细分科目、机构类型、债券品种角度出发,呈现央行货币政策思路和机构投资者债市投资策略新动态,预测短期内债市投资机会与风险 [9] - 8 - 10 月债市处于逆风期,短期建议多看少动,有收益率下行窗口注意止盈和调仓,中期是调整非反转逻辑,关注跌出来的机会;短期内赎回或为基金端小级别赎回潮,收益率上行至 1.9%需关注理财端赎回压力;可在 10y 国债接近 1.8%、30 - 10y 利差接近 30bp 左右调整中逐步配置 [7][10][10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总结 一、7 月央行资产负债表和托管量解读 - 2025 年 7 月央行资产负债表规模从 45.8 万亿元上行至 45.9 万亿元,资产端主要增项为“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负债端主要增项为“政府存款”、主要减项为“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 [15] - 资产端“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与公开投放规模差异不大,流动性呵护积极;开年以来 PSL 余额快速减少,关注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启用;持仓短国债陆续到期,“对中央政府债权”科目延续缩量 [17][18][20] - 负债端缴税大月叠加供给放量,政府存款增量上行至季节性高位;7 月银行体系资金流向财政存款,央行“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季节性回落 [23][28] - 7 月买断式逆回购净投放 2000 亿,国债买卖操作延续暂停;创新工具规模和托管量账户变动相符,主要增量品种为地方债和政金债 [32][33] 二、杠杆率:跨季后资金面转松,机构杠杆季节性回落 - 7 月跨季后资金面转松,月均杠杆率季节性回落至 107.6%;全月 DR007 月均值由 1.65%下行至 1.55%,质押式回购月均成交量下行至 7.6 万亿元,债市杠杆率均值由 107.8%下行至 107.6% [38] 三、分机构:配置盘逢高增配,赎回驱动基金卖债,理财迎来配债大月 - 截至 2025 年 7 月,主要机构债券托管量变动:商业银行(+17318 亿)>中债 - 其他(+1641 亿)>保险自营(+973 亿)>广义基金(+458 亿)>证券公司( - 2025 亿)>境外机构( - 3038 亿) [41] - 银行:大行一、二级配债超季节性共振,债券投资规模创单月新高,主要买入 3y 以内短国债和存单;中小行 7 月以来逢高买入,集中配置 7 - 10y 利率债,8 月赎回再次演绎,配债心理点位或提高 [5][50][54] - 保险:配债情绪较好,7 月以来主要增持地方债、存单;9 月预定利率正式下调,关注 30 - 10y 利差压缩机会 [5][60][67] - 广义基金:7 月主要增持信用债,减持利率债;赎回潮压力下基金转为净卖出,主要减持 7 - 10y 的国债和政金债、存单;7 月负债驱动下迎来理财配债大月,部分“抢跑”配置存单行为透支季节性配债需求 [5][74][79] - 外资:7 月外资买存单综合收益由 4.53%下行至 4.24%,套利收益由 0.53%下行至 0.28%,外资净流出速度加快,主要减持同业存单、国债、政金债 [5][92] 四、分券种:债市托管量增量主要支撑项是政府债,主要缩减项是存单 - 7 月债市托管量增量由 12968 亿上行至 17449 亿,利率债是主要支撑项,地方债、国债增量分别为 8323 亿、4419 亿,同业存单是主要缩减项,减少规模为 3743 亿 [6][94] - 利率债:地方债净融资超季节性抬升,国债净融资回落,政金债净融资维持稳定,7 月利率债净融资规模由 17067 亿下行至 15334 亿 [6][99] - 同业存单:跨季后资金面转松,银行负债压力有限,存单净融资转负,7 月存单净融资规模由 - 7039 亿上行至 - 3699 亿 [6][104]
东北固收转债分析:金威转债定价:首日转股溢价率33-36%
东北证券· 2025-08-21 16:4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金威转债发行规模 12.92 亿元,初始转股价格 19.59 元,转债平价 99.95 元,纯债价值 98.2 元,债底保护性较好,建议积极申购 [14][2] - 预计金威转债上市首日转股溢价率在 33%-36%区间,对应首日上市目标价 133 - 136 元 [2][19] - 预计首日打新中签率 0.0061% - 0.0072% [2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金威转债打新分析与投资建议 转债基本条款分析 - 金威转债发行方式为优先配售和网上发行,债项和主体评级 AA,发行规模 12.92 亿元,初始转股价格 19.59 元,参考 8 月 19 日正股收盘价 19.58 元,转债平价 99.95 元,纯债价值 98.2 元 [14][2] - 博弈条款中,下修条款(15/30,85%)、赎回条款(15/30,130%)、回售条款(30/30,70%)正常,债券流动性尚可,评级尚可,机构入库不难 [2][14] 新债上市初期价格分析 - 公司从事营养保健食品和饲料添加剂研产销,募集资金用于辅酶 Q10 改扩建等项目,顺应行业趋势,能提升竞争力、优化资本结构 [18] - 金威转债首日目标价 133 - 136 元,建议积极申购,参考新乳转债,预计上市首日转股溢价率 33% - 36% [2][19] 转债打新中签率分析 - 预计首日打新中签率 0.0061% - 0.0072%,前两大股东持股比例合计 53.39%,假设老股东配售比例 53% - 61%,留给市场规模 5.07 - 6.02 亿元 [20] - 参考微导转债、甬矽转债,假定金威转债网上有效申购数量 836 万户,打满计算中签率在上述区间 [20] 正股基本面分析 公司主营业务及所处行业上下游情况 - 公司从事营养保健食品和饲料添加剂研产销,营养保健食品产业链上游是原料生产商,下游是品牌运营商和渠道商 [21] - 饲料添加剂行业上游是基础化工等行业,下游是饲料生产制造行业,养殖行业发展状况影响其利润水平 [22] 公司经营情况 - 2022 - 2025 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 30.09 亿、31.03 亿、32.4 亿和 8.27 亿,同比增长 -16.78%、3.1%、4.43%和 11.31% [25] - 2022 - 2025 年一季度综合毛利率分别为 40.49%、37.33%、38.52%和 41.74%,净利率分别为 8.13%、8.9%、11.33%和 14.86% [29] - 2022 - 2025 年一季度期间费用合计分别为 6.32 亿、7.31 亿、6.82 亿和 1.71 亿,研发费用分别为 0.72 亿、0.58 亿、0.69 亿和 0.22 亿 [31] - 2022 - 2025 年一季度应收款项分别为 3.97 亿、3.62 亿、4.32 亿和 4.81 亿,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 7.75 次/年、8.18 次/年、8.16 次/年和 7.25 次/年 [35] - 2022 - 2025 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57 亿、2.77 亿、3.42 亿和 1.22 亿,同比增速分别为 -67.44%、7.5%、23.59%和 71.97% [38] 公司股权结构和主要控股子公司情况 - 截至 2024 年末,前两大股东持股比例合计 53.39%,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合计 60.76%,实际控制人为王燕清等家族 [42] - 公司控股企业 28 家,其中 10 家重要控股公司相关指标占合并报表超 5%,参股企业 8 家 [42] 公司业务特点和优势 - 公司产品包括辅酶 Q10 等营养保健食品原料、Doctor's Best 等终端产品和维生素 A 等饲料添加剂,还有少量医药原料 [44] - 具备技术创新、境外经营、规模化生产、人员储备和专利优势,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有专利 194 项 [44][47][48] 本次募集资金投向安排 - 募集资金不超 12.92 亿元,2.97 亿用于辅酶 Q10 改扩建项目,4.64 亿用于年产 30,000 吨阿洛酮糖、年产 5,000 吨肌醇建设项目,1.44 亿用于信息化系统建设项目,3.88 亿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12][49] - 辅酶 Q10 改扩建项目建成后可年产 620 吨辅酶 Q10,投资内部收益率(税后)25.69%,税后静态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6.19 年 [49] - 阿洛酮糖和肌醇项目将完善产品矩阵,投资内部收益率(税后)19.44%,税后静态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7.49 年 [50][51] - 信息化系统建设项目不直接创造经济效益,但可提升公司信息化程度,促进可持续发展 [51]
政府债周报:义赤字边际提速-20250821
国信证券· 2025-08-21 11:4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展示基础数据,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1.60%,社零总额当月同比3.70%,出口当月同比7.20%,M2为8.80%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政府债净融资情况 - 第33周(8/11 - 8/17)为2009亿,第34周(8/18 - 8/24)为5607亿,截至第33周累计9.8万亿,超去年同期4.6万亿 [1][5] 国债净融资与新增地方债发行情况 - 第33周(8/11 - 8/17)为2640亿,第34周(8/18 - 8/24)为6007亿,截至第33周广义赤字累计8.0万亿,进度67.2%,超去年同期 [1][5] 国债净融资情况 - 第33周(8/11 - 8/17)为2146亿,第34周(8/18 - 8/24)为3519亿,2025年国债净融资合计6.66万亿,截至第33周累计4.6万亿,进度68.4%,超五年同期 [6] 地方债净融资情况 - 第33周(8/11 - 8/17)为 - 137亿,第34周(8/18 - 8/24)为2088亿,截至第33周累计5.2万亿,超去年同期2.8万亿 [1][8] 新增一般债情况 - 第33周(8/11 - 8/17)为303亿,第34周(8/18 - 8/24)为95亿,2025年地方赤字8000亿,截至第33周累计5759亿,进度72.0%,超去年同期 [8] 新增专项债情况 - 第33周(8/11 - 8/17)为190亿,第34周(8/18 - 8/24)为2393亿,2025年新增专项债安排4.4万亿,截至第33周累计2.8万亿,进度64.5%,超去年同期 [2][12] 特殊新增专项债情况 - 已发行9362亿,8月至今1811亿,占新增专项债49%,截至2025年8月11日,21个省份披露债务限额规模,云南、湖南等五省新增专项债用于“清欠”额度超千亿 [2][12] 土地储备专项债情况 - 已发行2817亿,截至7月27日,27个省市公示进展,覆盖4658块宗地,资金规模达5181亿元 [12] 特殊再融资债情况 - 第33周(8/11 - 8/17)为12亿,第34周(8/18 - 8/24)为245亿,截至第33周累计1.9万亿,发行进度94% [2][24] 城投债情况 - 第33周(8/11 - 8/17)净融资 - 62亿,第34周(8/18 - 8/24)预计 - 235亿,截至本周余额10.2万亿 [2][29]
地方债持续扩容,补充了多少财力?
华安证券· 2025-08-21 11:3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随着化债周期开启和化债资源落地,地方政府可用财力明显改善,地方债务及城投债务系统性风险缓释持续,当下无需过度担忧违约风险,可适当挖掘非热门区域高票息资产;但随着化债资源陆续落地,潜在提前偿还压力逐步释放,应防范面值或折价兑付带来的资本损失风险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置换类地方债发行情况 - 年内特殊再融资债发行近收尾,规模明显前置,截至8月20日,已发待发规模合计19366.57亿元,占计划规模(2万亿)比重约96.8%,仅湖南、河南、贵州与湖北仍有待发额度,上半年累计发行约1.8万亿 [1] 特殊新增专项债发行情况 - 年内累计已发待发规模为9622.83亿元,超去年全年水平,北京、广东(含深圳)与上海为首次发行,江苏省累计规模1189亿元,是唯一破千亿省份,云南、四川与湖南超500亿元;发行节奏与特殊再融资债错开,发行高峰期在最近三个月,单月发行规模均超2000亿元 [2] 地方财力补充成效 - 截至2025年6月末,29个已披露财政性存款余额的省市地方财政性存款余额合计59650亿元,同比增速28.8%,为近年来最高,8个省份增速超50%,辽宁、甘肃与山东增速超70%;自2023年四季度化债周期开启,全国各省财政存款余额整体上行,除1月外,2至7月各月增速均在10%以上,天津多数时间财政性存款余额创同期历史新高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