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证券

搜索文档
东吴证券晨会纪要-20250903
东吴证券· 2025-09-03 10:03
宏观策略 - 关注反内卷和四中全会带来的国内经济政策变化 [1] - 预计下半年经济小幅承压但全年5%增长目标仍能实现 上半年经济增速为5.3% [47] - 国内经济面临四方面风险:出口转负时点不确定 消费同比增速承压 房地产投资降幅扩大 基建和制造业投资增速放缓 [47] - 经济支撑因素包括5000亿政策性金融工具待出台 生育补贴和消费贷贴息政策集中生效 餐饮同比增速逐月回升 [47] - 海外宏观关注9月5日至16日美国密集经济数据公布 预期数据大幅偏离预期的概率增大 [47] - 策略建议做多VIX 美股回调即加仓机会 美股波动可能外溢至AH股 [47] - 权益市场观点认为市场调整健康 看好结构性慢牛趋势 汇率下行吸引资金流入 海外降息概率提升 [48] - 市场资金方面交易型外资加速布局 ETF配置资金和两融余额持续增长 保险资金举牌加速 [48] - 市场风格从"哑铃"向大盘切换 TMT+金融形成新的主线 [48] - 债券市场观点认为利率曲线形态或分"三步走" 关注9月至10月货币政策信号引导 [48] 固收金工 - 国内商业银行不缩表原因包括:经济增速下滑期间缩表将加剧经济下行 2023年以来央行货币政策偏宽松降低缩表必要性 商业银行国有资本性质需服务实体经济 监管助力关键指标持续合格 [2] - 部分中小银行存在缩表可能但全行业缩表概率较低 [2] - 美国居民资产配置研究以联邦基金利率转折点为界 追溯1979年至今演进轨迹 [3] - 美国利率政策大开大合 居民资产配置呈现"利率主导 风险轮动"特征 非金融资产占比下行 金融资产内部权益类崛起 现金类潮汐 [3] - 加息周期居民资产配置呈现高利率主导逻辑 资产防御性调整与结构性分化 降息周期低利率驱动收益再平衡 风险资产成配置核心 [3] - 美国经验启示包括房地产分化加剧需警惕系统性风险 金融资产配置潜力巨大但需防范波动风险 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增强居民财富积累信心 [3] 医疗器械与诊断 - 新产业2025H1收入21.85亿元同比下降1.18% 归母净利润7.71亿元同比下降14.62% [4] - 新产业海外收入9.54亿元同比增长19.62% 销售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1971台 中大型高端机型占比77.02% [5] - 新产业国内收入12.29亿元同比下降12.81% 三级医院覆盖率达47.60% 三甲医院覆盖率达63.51% [5] - 联影医疗2025H1收入60.16亿元同比增长12.79% 归母净利润9.98亿元同比增长5.03% [37] - 联影医疗CT业务收入15.15亿元 MR业务收入19.68亿元同比增长16.81% MI业务收入8.41亿元同比增长13.15% [37] - 联影医疗海外收入11.42亿元同比增长22.49% [37] - 威高骨科2025H1收入7.41亿元同比下降1.28% 归母净利润1.42亿元同比增长52.43% [39] - 威高骨科脊柱业务收入2.51亿元同比增长13% 海外收入4321万元同比增长19% [39] - 爱博医疗2025H1收入7.87亿元同比增长14.72% 归母净利润2.13亿元同比增长2.53% [40] - 爱博医疗人工晶体收入3.45亿元同比增长8.23% 隐形眼镜收入2.36亿元同比增长28.89% [40] - 三诺生物2025H1收入22.64亿元同比增长6.12% 归母净利润1.81亿元同比下降8.52% [20] - 三诺生物国内收入12.66亿元同比增长5.40% 海外收入7.44亿元同比增长7.06% CGM产品获欧盟MDR认证 [20] 消费电子与智能硬件 - 比亚迪电子2025H1营收806.1亿元同比增长2.6% 归母净利润17.3亿元同比增长14.0% [6] - 比亚迪电子消费电子业务收入609.47亿元同比下降3.7% 其中零部件137.52亿元同比下降9.8% 组装业务471.95亿元同比下降1.8% [6] - 比亚迪电子新型智能产品业务收入72.09亿元 AI服务器出货大幅增长 [6] - 比亚迪电子新能源车业务收入124.50亿元同比增长60.50% 占比15.45% [6] - 地平线机器人2025H1收入15.7亿元同比增长68% 芯片出货量198万颗同比翻倍 [12] - 地平线机器人中高阶芯片出货量98万颗同比增长六倍 芯片平均单价393元同比上升106% [12] - 地平线机器人中国OEM ADAS/AD市场市占率分别为45.8%/32.4% 均位列行业第一 [13] 电商与互联网 - 拼多多2025-2027年Non-GAAP净利润调整至1004.05亿元/1264.56亿元/1524.11亿元 [9] - 阿里巴巴FY2026Q1云业务超预期 FY2026-FY2028年Non-GAAP净利润预测调整为1209.58亿元/1738.38亿元/2222.88亿元 [31] 半导体与高端制造 - 北方华创平台化布局加速 推出首款离子注入机Sirius MC 313和首款电镀设备Ausip T830 [10] - 北方华创产品线涵盖薄膜沉积 干法刻蚀/去胶 涂胶显影 离子注入 清洗 电镀 热处理等多种设备 [10] - 万业企业2025H1扭亏为盈 铋材料业务快速放量 形成"材料-设备"双轮驱动格局 [11] - 高测股份切入机器人市场 布局行星滚柱丝杠磨削设备和钨丝灵巧手腱绳 [16] - 鼎胜新材2025H1涂碳箔出货高增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4.5亿元/6亿元/7.5亿元 [32] 新能源与汽车 - 比亚迪2025H1国内竞争加剧影响盈利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450亿元/589亿元/710亿元 [34] - 天奈科技2025Q2产品升级提升单吨盈利 单壁碳管放量在即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3.5亿元/5.6亿元/7.6亿元 [18] 医药与生物科技 - 百济神州2025H1业绩超预期 上调2025年归母净利润至8.13亿元 2026年归母净利润至41.68亿元 [14] - 迈威生物IL-11单抗全球领先 预计2025-2027年营收11.08亿元/12.37亿元/20.92亿元 [36] 工业与材料 - 海亮股份2025H1业绩显著改善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16.6亿元/31.5亿元/39.4亿元 [19] - 甘化科工电源和特种合金保持领先地位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1.05亿元/1.59亿元/2.35亿元 [42] - 铂力特紧密围绕金属增材制造产业链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2.38亿元/3.55亿元/4.41亿元 [44] 航空与国防 - 中直股份持续聚焦航空产业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6.22亿元/6.97亿元/7.66亿元 [43] - 中航光电成功布局新兴领域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37.04亿元/42.61亿元/46.36亿元 [45] - 中航机载持续增强技术优势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11.52亿元/13.39亿元/15.82亿元 [46] 服务与消费 - 九州通2025H1收入811.06亿元同比增长5.10% 归母净利润14.46亿元同比增长19.70% [15] - 分众传媒业绩稳健增长 "碰一碰"有望带来新增量 维持2025-2027年EPS预测0.39元/0.49元/0.54元 [16] - 学大教育2025H1营收符合预期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2.6亿元/3.3亿元/4.0亿元 [22] - 固生堂2025H1AI赋能+海外拓展 发布10大"国医AI分身" 海外业务收入214万元 7月新加坡门店收入同比增长119% [25] - 首旅酒店2025H1酒店业务业绩释放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9.1亿元/9.9亿元/10.6亿元 [27] - 顺丰同城业绩超预期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2.54亿元/3.73亿元/4.97亿元 [29] 能源与公用事业 - 蓝天燃气2025H1气量偏弱&接驳下滑致业绩承压 分红比例140%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3.98亿元/4.06亿元/4.10亿元 [23] - 某油气公司2025H1油气产量快速增长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1412亿元/1447亿元/1497亿元 [30] 机械与设备 - 海天精工2025H1业绩短期承压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6.41亿元/7.60亿元/8.96亿元 [24] - 欧科亿2025H1营收稳健增长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0.45亿元/0.91亿元/1.64亿元 [35] - 长华集团2025H1盈利持续修复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1.5亿元/1.8亿元/2.5亿元 [28]
天力复合(873576):传统化工需求下滑短期承压,积极拓展海洋工程、核电等新兴领域
东吴证券· 2025-09-02 23:18
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1][3] 核心观点 - 传统化工行业需求下滑导致公司短期业绩承压,2025H1营业收入同比下滑28.65%,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61.67%[8] - 公司积极拓展核工业、海洋工程、航空航天等新兴领域,其中核聚变装置第一壁材料已具备批量供货能力,中标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项目[3] - 新领域产品收入增长显著,2025H1其他金属复合材料收入同比增长58.58%,但尚未形成规模效应,毛利率承压[8] - 下调2025-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归母净利润为0.37/0.45/0.55亿元,同比变化-38%/+20%/+22%[3] 财务表现 - 2025H1营业收入2.58亿元,同比下滑28.65%,归母净利润1507.71万元,同比下滑61.67%[8] - 分产品收入:钛金属复合材料1.33亿元(同比-52.22%),其他金属复合材料1.23亿元(同比+58.58%)[8] - 2025H1毛利率15.33%,同比下滑7.42个百分点,主因传统产品价格下降及新领域成本较高[8] - 预测2025年营业收入5.27亿元(同比+0.74%),归母净利润0.37亿元(同比-38.42%)[1][9] 新兴领域进展 - 核工业:层状金属复合材料用于核聚变装置关键部件,2025年6月中标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第一壁热沉项目[3] - 海洋工程:层状金属复合材料用于FPSO系统分离器、净化器,订单显著增加[3][8] - 航空航天:相关系统特种工况用功能连接件的重要材料[3] - 外贸新市场开发取得进展,订单同比增加[8] 估值指标 - 当前股价31.96元,对应2025年预测PE 91.53倍,2026年76.13倍,2027年62.31倍[1][9] - 市净率7.90倍,每股净资产4.05元[6][7] - 总市值3.48亿元,流通市值3.44亿元[6]
广厦环能(873703):2025中报点评:短期行业需求承压,公司积极开拓新领域及新市场需求
东吴证券· 2025-09-02 23:17
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1] 核心观点 - 短期行业需求承压导致2025H1营收同比下滑55.38%至1.54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70.99%至2760.65万元[7] - 公司积极开拓新领域包括工业热泵、氢冶金、精细化工、新材料、核能、LNG等,并探索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商业航天、储能及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应用[7] - 海外市场拓展取得进展,通过国际展会提升品牌影响力,中标沙特项目并完成哈萨克斯坦项目交付[7] - 下调2025-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3亿元、1.28亿元、1.41亿元,同比变化-26.48%、+12.58%、+10.23%[1][7][8] 财务表现 - 2025H1高效换热器毛利率39.40%,同比下降5.57个百分点[7] - 2025Q2期间费用率15.84%,同比上升3.49个百分点[7] - 预计2025年营业总收入4.27亿元,同比下滑21.16%,2026-2027年恢复增长至4.80亿元、5.41亿元[1][8] - 2025Q2末存货0.81亿元,环比上升2.07%,经营性净现金流0.05亿元[7] 市场与估值 - 当前股价16.48元,总市值24.84亿元,市净率2.33倍[5] - 预测2025-2027年PE分别为21.58倍、19.17倍、17.39倍[1][8] - 每股净资产7.07元(LF),资产负债率17.24%[6] 业务进展 - 成功开拓中东、北非及欧洲市场渠道,通过国际工艺包商SD公司技术认定[7] - 新领域拓展已实现新增销售,未来重点布局新质生产力赛道[7]
硅烷科技(838402):2022中报点评:需求下滑致业绩下降,硅碳负极逐步起量,积极拓展区熔级多晶硅
东吴证券· 2025-09-02 23:16
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1] 核心观点 - 2025H1营业收入2.46亿元,同比下滑40.09%,归母净利润-3304.10万元,同比下滑140.02%,主要受光伏行业需求下滑及硅烷气价格大幅下降影响[7] - 气体及危化品业务收入2.45亿元,同比减少39.64%,毛利率为-4.11%,同比下降37.46个百分点[7] - 硅碳负极技术成熟推动电子级硅烷气需求提升,预计2025年下半年出货量逐步增长,未来有望弥补光伏需求缺口[7] - 区熔级多晶硅项目处于第二轮验证阶段,四轮验证完成后有望成为新增长点[7] - 下调2025-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48亿元、0.08亿元、0.46亿元,同比变化-162%、+117%、+478%[7] 财务预测与估值 - 2025年营业总收入预测5.11亿元(510.59百万元),同比下滑27.62%,2026年回升至6.13亿元(612.80百万元),同比增长20.02%[1][8] - 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测-0.48亿元(-47.77百万元),2026年转正至0.08亿元(7.96百万元),2027年增长至0.46亿元(45.96百万元)[1][8] - 2025年每股收益-0.11元,2026年0.02元,2027年0.11元[1][8] - 现价市盈率2025年为负值(-107.27倍),2026年644.01倍,2027年111.49倍[1][8] - 市净率3.23倍,总市值52.42亿元(5241.99百万元)[5] 业务表现与展望 - 2025Q2营收1.19亿元,同比下滑40.91%,环比下滑6.94%,归母净利润-2015.79万元,同比下滑156.37%[7] - 电子级硅烷气在硅碳负极领域应用扩展,需求潜力显著[7] - 区熔级多晶硅项目推进中,未来增长空间明确[7]
新产业(300832):海外推进顺利,期待逐季改善
东吴证券· 2025-09-02 22:31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8] 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业绩短期承压 收入21.85亿元同比下降1.18% 归母净利润7.71亿元同比下降14.62% [8] - 海外市场表现亮眼 实现收入9.54亿元同比增长19.62% 销售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1,971台 [8] - 国内市场收入12.29亿元同比下降12.81% 但大型机装机占比达74.81% 三级医院覆盖率达47.60% [8] - 公司产品结构持续优化 中大型高端机型占比提升至77.02% [8]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49/22.52/27.57亿元 对应PE 22/18/15倍 [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单Q2收入10.60亿元同比下降10.88% 归母净利润3.34亿元同比下降30.06% [8] - 2024年营业总收入45.35亿元同比增长15.41% 归母净利润18.28亿元同比增长10.57% [1] - 预计2025年营业总收入48.97亿元同比增长7.98% 归母净利润18.49亿元同比增长1.13% [1][8] - 预计2026年营业总收入57.07亿元同比增长16.53% 归母净利润22.52亿元同比增长21.78% [1][8] - 毛利率保持较高水平 2024-2027年预计为72.07%/71.47%/72.28%/73.01% [9] 业务进展 - 全球销售239项化学发光免疫诊断试剂 其中200项获欧盟准入 [8] - 面向全球销售12款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器 [8] - 国内推广高端产品MAGLUMI X8、MAGLUMI X6及SATLARS T8流水线 [8] - 三甲医院覆盖率达63.51% [8] 市场数据 - 当前股价62.28元 总市值489.35亿元 [5] - 一年股价区间49.01-97.20元 [5] - 市净率5.89倍 市盈率22.52倍 [5] - 每股净资产10.58元 资产负债率7.49% [6]
拼多多(PDD):利润高于预期,持续高质量发展
东吴证券· 2025-09-02 22:28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23] 核心观点 - 2025Q2营收1039.9亿元(同比+7.1%),符合彭博一致预期的1039.8亿元 [7][12] - Non-GAAP归母净利润327.1亿元(同比-5.0%),显著高于市场预期的223.9亿元 [7][12] - 广告收入557.0亿元(同比+13.4%)超预期,佣金收入482.8亿元(同比+0.7%)低于预期 [7][14] - 公司持续推进"减免、扶持、治理"等高质量发展战略,扩大"新质供给"规模 [7] - 毛利率55.9%(同比-9.4pct,环比-1.3pct),研发费用率提升至3.5%(同比+0.5pct) [7][19][22] 财务表现 - 销售费用率26.2%(同比-0.7pct),管理费用率1.5%(同比-0.4pct) [7][22] - Non-GAAP净利润率31.5%(同比-4.0pct) [7][12] - 2025-2027年Non-GAAP净利润预测调整至100,404.9/126,455.7/152,411.1百万元 [1][23] - 对应2025-2027年PE估值分别为12.1/9.6/7.9倍 [1][23] 业务战略 - 通过平台数字化优势构建用户、商家及平台共赢生态 [7] - 持续投入平台生态建设与技术研发 [7][22] - 营收结构显示广告业务增长强劲,佣金收入增长放缓 [7][14][18] 预测指标 - 2025E营业收入425,445百万元(同比+8.0%),2026E达486,368百万元(同比+14.3%) [1] - 预计2025E毛利率61.0%,2026-2027E维持60.0%水平 [26] - ROE从2024年的35.9%逐步调整至2027E的21.6% [26] - 每股净资产从2024年的56.4元增长至2027E的128.2元 [26]
比亚迪电子(00285):2025年半年报点评:增长稳定,汽车与新型智能培育新动能
东吴证券· 2025-09-02 22:18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7]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收806.1亿元同比+2.6% 归母净利润17.3亿元同比+14.0% 25Q2营收437.3亿元同比+3.9%环比+18.6% 归母净利润11.1亿元同比+22.0%环比+77.0% [7] - 消费电子业务结构优化 新型智能产品AI数据中心跃升式发展 新能源汽车业务同比+60.50% [7] - 上调盈利预测 2025/2026/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期至53.0/63.3/73.8亿元 [7] 财务表现 - 2025E营业总收入194,202百万元同比+9.53% 2026E 222,464百万元同比+14.55% [1] - 2025E归母净利润5,300百万元同比+24.26% 2026E 6,333百万元同比+19.48% [1] - 2025E每股收益2.35元 对应PE 17.59倍 [1] 业务板块分析 - 消费电子业务2025H1收入609.47亿元同比-3.7% 其中零部件137.52亿元同比-9.8% 组装业务471.95亿元同比-1.8% 聚焦高附加值产品与自动化效率提升 [7] - 新型智能产品业务2025H1收入72.09亿元 AI服务器出货大幅增长 液冷与电源产品获行业认证 IDC预测2025年嵌入式GPU服务器市场规模同比+46.7% AI数据中心市场规模同比+40.9%达2364亿美元 [7] - 新能源汽车业务2025H1收入124.50亿元同比+60.50% 占比15.45% 智能座舱/智驾/热管理产品驱动增长 智能悬架实现量产供货 [7] 估值指标 - 当前股价44.10港元 市净率2.76倍 港股流通市值90,602.21百万港元 [5] - 2025E ROE 14.74% 毛利率7.41% 销售净利率2.73% [8] - 2025E EV/EBITDA 10.37倍 [8]
万业企业(600641):H1扭亏为盈,铋材料、半导体设备业务加速放量
东吴证券· 2025-09-02 22:00
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1] 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扭亏为盈 铋材料及半导体设备业务成为核心增长驱动力 形成"材料-设备"双轮驱动格局[7] - 离子注入设备持续放量 平台化布局加速推进 客户基础持续扩大[7] - 盈利预测显示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将显著增长 分别为2.0/3.3/5.1亿元[7] 财务表现 - 2025H1营收6.99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247.8% 其中铋材料业务营收5.25亿元占比75.1% 半导体设备营收0.71亿元同比+126%[7] - 归母净利润0.41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Q2单季归母净利润0.61亿元同环比均扭亏为盈[7] - 毛利率27.5%同比-32.3pct 主要受低毛利率铋材料业务(25.2%)影响 净利率改善明显[7] - 存货34.27亿元同比+191.9% 主要因铋材料原材料采购增加 经营性现金流-32.94亿元[7] 业务发展 - 离子注入机累计交付40余台 2025年上半年新增交付8台 12英寸晶圆过货量突破500万片[7] - 低能大束流离子注入机客户数突破12家 超低温离子注入机客户7家 高能离子注入机客户3家[7] - 子公司嘉芯半导体业务覆盖刻蚀 薄膜沉积 快速热处理等多类主制程设备[7] - 铋材料业务受益于精铋价格上行及半导体 新能源需求拉动 实现量价齐升[7]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总收入864.50/1,414.44/1,982.74百万元 同比+48.69%/+63.61%/+40.18%[1]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195.51/326.88/514.54百万元 同比+81.80%/+67.19%/+57.41%[1] - 对应EPS 0.21/0.35/0.55元/股 动态PE 74/45/28倍[1][7] 市场数据 - 收盘价15.64元 市净率1.78倍 总市值14,555.05百万元[5] - 每股净资产8.79元 资产负债率25.18%[6]
北方华创(002371):业绩实现稳步增长,平台化布局加速推进
东吴证券· 2025-09-02 22:00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7] 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61.42亿元,同比增长29.51%,归母净利润32.08亿元,同比增长14.97% [7] - 半导体设备业务收入152.58亿元,同比增长33.89%,占营收比重超85% [7] - 平台化布局加速推进,推出离子注入机和电镀设备新品,并通过收购芯源微拓展产品线 [7] - 存货311亿元,同比增长47%,显示在手订单充足 [7] - 维持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73.4/93.0/112.7亿元,对应动态PE 37/29/24倍 [7] 财务表现 - 2025H1综合毛利率42.17%,同比下降3.33个百分点 [7] - 研发投入29.15亿元,资本化比例28.74%,同比下降10.61个百分点 [7] - 2025E营业总收入385.64亿元,同比增长29.24% [1] - 2025E归母净利润73.44亿元,同比增长30.65% [1] - 2025E每股收益10.18元/股,对应PE 36.60倍 [1] 业务分析 - 电子工艺装备收入152.58亿元,同比增长33.89% [7] - 刻蚀设备超50亿元 [7] - 薄膜沉积设备超65亿元 [7] - 热处理设备超10亿元 [7] - 湿法设备超5亿元 [7] - 电子元器件收入8.66亿元,同比下降17.47% [7] - Q2单季营收79.36亿元,同比增长21.82%,环比下降3.3% [7] 市场数据 - 收盘价378.51元,市净率5.99倍 [5] - 流通市值272.91亿元,总市值273.13亿元 [5] - 一年股价区间278.13-490.03元 [5] - 每股净资产63.22元,资产负债率52.49% [6] 盈利预测 - 2025-2027年营收预测385.64/478.61/571.63亿元 [1] - 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73.44/93.03/112.65亿元 [1] - 2025-2027年每股收益预测10.18/12.89/15.61元 [1] - 2025-2027年PE预测36.60/28.89/23.86倍 [1]
地平线机器人-W(09660):2025年中报点评:智驾平权最大受益方,芯片出货高增驱动业绩超预期
东吴证券· 2025-09-02 21:34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7] 核心观点 - 地平线机器人-W为智驾平权最大受益方 芯片出货高增驱动业绩超预期 [1] - 2025年上半年收入15.7亿元 同比增长68% 显著超出市场预期 [7] - 产品解决方案收入同比增长250% 授权及服务收入同比增长7% [7] - 中高阶芯片出货量达98万颗 同比增长六倍 [7] - 在中国OEM ADAS/AD市场市占率分别为45.8%/32.4% 均位列行业第一 [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经调整净利润-13.3亿元 [7] - 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达23亿元 同比增长62% [7] - 2025年预期营业收入36.6亿元 同比增长53.52% [1] - 2026年预期营业收入53.7亿元 同比增长46.60% [1] - 2027年预期营业收入80.5亿元 同比增长50.00% [1] - 2025年预期归母净利润-24.5亿元 同比下降204.40% [1] - 2026年预期归母净利润-14.1亿元 同比改善42.57% [1] - 2027年预期归母净利润4.0亿元 同比增长128.68% [1] 业务运营 - 2025年上半年芯片整体出货量达到198万颗 同比翻倍 [7] - 芯片平均单价为393元/片 同比增长106% [7] - J6B芯片获得海外车企国际车型定点 预计全生命周期出货超750万颗 [7] - J6P芯片预计下半年发布 已获得十余款车型定点 [7] - 基于HSD算法布局Robotaxi业务 有望成为成长新一极 [7] - 与国内外27家OEM(42个品牌)达成合作 累计定点车型超310款 [7] 市场数据 - 收盘价9.44港元 [5] - 一年最低价3.32港元 一年最高价10.38港元 [5] - 市净率10.46倍 [5] - 港股流通市值101,185.19百万港元 [5] - 每股净资产0.82元 [6] - 资产负债率51.22% [6] - 总股本13,881.29百万股 [6] - 流通股本11,756.90百万股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