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con
搜索文档
科华数据(002335):2025年中报点评:数据中心业务兑现高增,新能源盈利有所改善
长江证券· 2025-09-17 22:41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6][10]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实现收入37.33亿元,同比增长0.06%;归母净利润2.44亿元,同比增长7.94%;扣非净利润2.24亿元,同比增长9.22% [2][4] - 2025Q2实现收入25.16亿元,同比下降1.19%;归母净利润1.75亿元,同比增长14.81%;扣非净利润1.62亿元,同比增长12.19% [2][4] - H1费用率为16.10%,同比增长0.13个百分点;计提资产减值0.56亿元、信用减值0.42亿元,同比有所收窄 [10] 分业务表现 数据中心业务 - 数据中心产品收入7.84亿元,同比增长34.19%,毛利率36.06%,同比提升0.11个百分点 [10] - IDC服务收入6.13亿元,同比增长0.15%,毛利率20.77%,同比下降5.01个百分点 [10] - 全球模块化UPS份额排名第四,加快推进液冷、HVDC、SST等新产品落地 [10] 新能源业务 - 新能源业务收入18.52亿元,同比下降4.22%,毛利率17.51%,同比增长0.63个百分点 [10] - 出海占比提升带动毛利率改善,储能产品价格下探空间有限 [10] 智慧电能业务 - 智慧电能产品收入4.39亿元,同比下降22.56%,毛利率36.39%,同比增长1.93个百分点 [10] 未来展望 - 预计2025年数据中心产品收入同比增速超过50%,IDC收入延续增长 [10] - 新能源业务盈利持续改善,海外市场开拓逐步贡献利润,减值损失有望大幅收窄 [10] - 预计2025年净利润达到7亿元左右,对应PE为52倍 [10]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年营业总收入98.15亿元,2026年112.88亿元,2027年128.68亿元 [15]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6.97亿元(EPS 1.35元),2026年9.07亿元(EPS 1.76元),2027年11.10亿元(EPS 2.15元) [15] - 预计2025年市盈率52.05倍,2026年40.00倍,2027年32.67倍 [15]
0917港股日评:AI赋能,港股赶上-20250917
长江证券· 2025-09-17 22:41
核心观点 - 港股市场在2025年9月17日表现强劲,主要受美联储降息预期和中美贸易关系缓和推动,AI相关板块领涨,南向资金持续流入为市场提供支撑 [1][4][7] 市场表现数据 - 港股大市成交额达3602.8亿港元,南向资金净买入94.40亿港元 [1][7] - 恒生指数上涨1.78%至26908.39点,恒生科技指数上涨4.22%至6334.24点,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上涨2.24%至9596.77点 [4] - A股市场涨幅相对较小:上证指数涨0.37%,沪深300涨0.61%,万得全A涨0.67% [4] 行业板块表现 - 计算机板块领涨港股通一级行业,涨幅达4.61%,商贸零售(+4.36%)和家电(+4.30%)紧随其后 [4][7] - 概念板块中蓝宝石指数(+7.45%)、在线教育指数(+6.66%)、电力设备指数(+6.56%)涨幅居前 [4] - 农林牧渔(-1.93%)、建材(-1.43%)、有色金属(-1.26%)领跌 [4] 宏观驱动因素 - 市场预期美联储9月降息25bp概率为96%,降息50bp概率为4%,流动性宽松预期提振港股 [1][7] - 特朗普政府第四次延长TikTok禁令宽限期至12月16日,中美贸易关系缓和显著改善市场情绪 [1][7] - 香港特区政府宣布成立AI效能提升组推进"AI+"政务发展,互联网企业与央企合作推动产业智能化 [7] 未来展望 - AI科技与新消费领域被视为港股创新高的核心动力,参考日美发展经验仍有较大空间 [7] - 南向资金持续流入增强边际定价能力,若中债利率在ERP模型中权重上升可能吸引更多配置资金 [7] - 宽货币向宽信用传导叠加美国降息改善全球流动性,AI产业业绩兑现将支撑市场进一步上涨 [7]
复盘系列(二):美联储降息影响几何?
长江证券· 2025-09-17 21:44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模型的回测效果 因子的回测效果 **注**:经全面审阅所提供的研报内容,该报告为对美联储历史降息周期及其对各类资产表现影响的专题复盘研究,其核心内容集中于历史规律的归纳与情景分析。报告全文未涉及任何量化模型(如多因子选股模型、风险模型、组合优化模型等)或量化因子(如价值、动量、质量等风格因子)的构建、测试与评价。报告中的表格(如表4)仅展示了历史统计结果,并非基于量化模型或因子回测的绩效指标。因此,无法按任务要求总结相关的模型或因子内容。
源飞宠物(001222):深度:如琢如磨,自主起势
长江证券· 2025-09-17 20:45
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源飞宠物(001222.SZ)"买入"评级,首次覆盖 [12] 核心观点 - 公司以外贸代工起家,2023年合并吸纳代运营团队并内化培育品牌运营能力,团队实力初步成熟后顺应宠物消费趋势,把握抖音电商机遇孵化自主品牌,从优势品类犬零食切入逐步完善在宠物食品和用品大赛道的布局,当前在0到1阶段已初步兑现品牌势能 [3][7] - 公司注重成长,稳扎稳打,对应势拓展与能力边界拓宽的节奏具备科学的规划与把握 [3][7]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1.85/2.18/2.39亿元,对应PE为27/23/21倍 [10] 公司概况 - 公司以外销代工与内销代理品牌为主,自主品牌快速起量 [7] - 外销代工2024年占比约86%,主要为宠物零食与宠物牵引用具,近年亦拓宠物玩具等新品类 [7] - 内销代理品牌2024年占比10%+,为皇家处方粮、雀巢珍致、蓝钻等知名品牌的总代理 [7] - 内销自主品牌2024年占比约低个位数,2024年起设立推广,目前以犬零食为主 [7] - 2025H1宠物零食/宠物牵引用具收入占比52%/25%,近年宠物零食占比快速提升 [7] - 2025H1宠物零食/宠物牵引用具毛利率为19%/34% [7]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13.1/1.6亿元(2025H1同增46%/0.4%),近5年CAGR为21%/25% [8] - 2025H1毛利率/归母净利率为22%/9%,盈利受业务结构等因素扰动 [8] - 2025年7月公司推股权激励强化信心,对2025-2027年营收考核目标对应增速为(目标值)35%/31%/18%/(触发值)22%/31%/18% [8] 外销业务 - 2024年北美宠物行业规模约894亿美元(近5年CAGR约9%),其中美国养宠渗透率与家庭平均养宠数量处高位 [9] - 2024年美国宠物零食/用品规模约114/206亿美元(近5年CAGR约10%/6%) [9] - 公司外销景气佳,海外产能优势显现,近期基本未受关税扰动 [9] - 2024年公司外销收入11.24亿元(近5年CAGR为18%) [9] - 公司前瞻布局柬埔寨产能,当前可充分覆盖对美销售;4月以来公司出货量/价基本未受关税扰动 [9] - 公司海外产能扩建将扩大优势;同时继续聚焦零售商,优势品类拓客户提份额(迭代优化SKU),拓新品类切入老客户(食品与用品间客户资源复用及拓展宠物玩具品类)等 [9] 内销业务 - 中国宠物食品行业当前格局分散,行业规模从高速增长期逐步进入平稳增长期,2024年规模约533亿元 [10] - 2021年后崛起的抖音平台仍保持较高增速,成为新品牌突围的重要渠道,2024年抖音宠物食品大盘同比增长28% [10] - 源飞以优势品类犬零食起步,推出匹卡噗、哈乐威、传奇精灵三大自有品牌 [10] - 凭借"产品创新迭代+高效运营"能力塑造爆品,并在抖音渠道持续加大费用投入,运营团队实战经验丰富 [10] - 根据蝉妈妈数据,公司2024年推出的品牌匹卡噗和哈乐威今年在抖音渠道快速起量,匹卡噗一季度和二季度在抖音的销售额分别增长90%、387% [10] - 公司将零食作为自主品牌的流量入口快速获取用户,通过主粮产品提升市场份额 [10] - 匹卡噗于2025年5月已推出猫狗主粮产品,拓品类、拓渠道推动自有品牌后续成长,未来三年有望达到3-5亿规模 [10]
国轩高科(002074):2025年中报点评:业绩保持较好增速,新产品、新业务加快布局
长江证券· 2025-09-17 18:16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6][10]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193.94亿元 同比增长15.48% 归母净利润3.67亿元 同比增长35.22% 扣非净利润0.73亿元 同比增长48.53% [2][4] - 2025年第二季度实现收入103.38亿元 同比增长11.33% 归母净利润2.66亿元 同比增长31.68% 扣非净利润0.58亿元 同比增长51.55% [2][4] - 预计2025年每股收益0.83元 2026年1.19元 2027年1.65元 [15] - 2025年第二季度投资收益0.45亿元 资产减值损失1.54亿元 信用减值损失0.43亿元 其他收益3.18亿元 [10] 业务分部表现 - 动力电池收入140.34亿元 同比增长19.94% 毛利率14.24% 同比提升2.16个百分点 [10] - 储能电池收入45.62亿元 同比增长5.14% 毛利率19.35% 同比下降3.21个百分点 [10] - 输配电产品收入2.47亿元 同比下降16.20% 毛利率18.07% 同比下降3.98个百分点 [10] - 其他业务收入5.50亿元 同比增长19.72% 毛利率46.81% 同比下降18.88个百分点 [10] 新产品与技术突破 - 推出G垣准固态电池 能量密度达300Wh/kg [10] - "金石"全固态电池首条实验线贯通 实现技术突破 [10] - 发布全球首款LMFP超充电芯"启晨二代电芯" 能量密度达240Wh/kg 采用5C快充技术 [10] - 发布"G行超级重卡标准箱" 单包电量达116kWh 实现3,000次循环容量零衰减 [10] - 发布"乾元智储20MWh储能电池系统" [10] 市场前景与战略布局 - 国内动力市场实现产品结构升级和客户结构升级 [10] - 通过B级车客户配套实现市场份额提升和盈利改善 [10] - 海外市场积极推动产能布局 美国、捷克、摩洛哥基地后续增量值得期待 [10] - 公司出货保持高于行业的增速 [10]
8月经济数据点评:基本面对债市的定价权在边际提升
长江证券· 2025-09-17 16:4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2025年8月经济数据整体偏弱,生产放缓受出口和下游消费拖累,投资端三大领域投资增速均趋缓,消费端不及预期受耐用品消费回落影响;经济数据发布前后债市走出修复行情,考虑去年四季度基数偏高,今年四季度经济同比读数预计面临压力,基本面对债市的定价权在边际提升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描述 2025年8月经济数据整体延续偏弱走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回落0.5pct至5.2%,一致预期为5.8%;社零同比增速较上月回落0.3pct至3.4%,一致预期为3.8%;1 - 8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回落1.1pct至0.5%,一致预期为1.3% [5] 事件评论 - **生产端**:受出口回落和下游消费拖累,8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较上月降0.5pct至5.2%,电热燃水、制造业分项同比增速分别降0.9、0.5pct至2.4%、5.7%,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速延续回落0.2pct至5.6%,出口交货值同比转负至 - 0.4%;生产明显放缓行业集中在装备制造业和食品工业 [7] - **投资端**:固投及民间投资同比增速延续回落,8月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速降1.1pct至 - 6.3%;三大领域投资增速均趋缓,制造业、基建、房地产分项8月同比增速分别降1.0、4.5、2.4pct至 - 1.3%、 - 6.4%、 - 19.4%;建筑安装工程单月同比大幅回落,拖累固投增速4.1pct,而设备工器具购置、其他费用同比增速回升 [7] - **地产方面**:筹资与投资及销售端存在分化,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同比降幅收窄2.8pct至 - 12.5%,但开发投资完成额、商品房销售额及销售面积同比降幅扩大,商品房销售面积、销售额同比增速分别降2.6、0.7pct至 - 11.0%、 - 14.8%,销售或仍在以价换量;实物工作量方面,新开工、施工、竣工面积1 - 8月累计同比降幅分别扩大至 - 19.5%、 - 9.3%、 - 17.0%,石油沥青装置开工率8月整体回落,处于往年同期相对低位 [7] - **制造业方面**: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速多数明显下滑,运输设备、专用设备、汽车同比增速分别降36、13、8pct至9%、 - 16%、11%;化工、有色、医药等行业投资额同比降幅收窄但仍负增长,分别改善12、3、3pct至 - 9%、 - 12%、 - 20%;基建方面,电热燃水拖累较大,当月同比回落8.5pct至4.1%,为2022年5月以来最低增速 [7] - **消费端**:不及预期,受耐用品消费回落影响,城镇消费弱于乡村;总社零、限额以上单位社零同比增速分别降0.3、0.4pct至3.4%、2.4%,商品零售额、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同比均降0.4pct分别至3.6%、2.6%,餐饮收入、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在暑期文旅提振下回暖,分别升1.0、1.3pct至2.1%、1.0%;细分商品中,地产链及日常消费走弱明显,可选消费增速回落或因三季度国补额度回落和上半年透支部分耐用品换新需求 [7] - **债市方面**:9月15日经济数据发布前后走出修复行情,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一度下行至1.785%;8月经济基本面供需端均承压,考虑去年四季度基数偏高,今年四季度经济同比读数预计面临压力,基本面对债市定价权边际提升 [7]
国投瑞银新丝路(161224):框架赋能研究深度,坚守助力稳健增值
长江证券· 2025-09-17 16:42
这篇研报主要对国投瑞银新丝路基金(161224)的投资理念、策略和业绩表现进行了深度分析。报告的核心并非介绍一个由研究人员构建的、用于选股或资产配置的量化模型或量化因子,而是剖析了该基金本身所采用的投资框架和策略。因此,以下总结将基金的整体策略视为一个“模型”进行分析。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国投瑞银新丝路投资框架[7][36][39] **模型构建思路**:秉持“独立思考、概率思维、逆向勇气、前瞻眼光”的投资理念,致力于寻找股价低于公司长期价值的优质标的,通过合理的组合构建来降低回撤风险,争取长期稳健的超额回报[7][36][39]。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该框架是一个综合性的投资哲学和策略体系,而非一个具体的数学公式模型。其构建过程体现在多个维度的决策中: * **投资理念**:独立(避免从众)、概率(构建多元组合应对不确定性)、逆向(买入被低估资产)、前瞻(着眼于长期价值)[36][39]。 * **资产配置**:股票仓位长期保持在93%以上,显示出明显的权益投资风格,通过股票与债券等资产的合理配置力争增值[8][10][40]。 * **组合构建**: * **持股分散**:持股集中度维持相对适中水平(2025Q2前十大重仓股占比58.25%),历史上大部分时间持有25只以上的股票,以分散风险[8][43][47]。 * **行业配置**:行业配置分散,2025Q2前五大行业(医药生物、电子、电力设备、食品饮料、计算机)占比78.23%,并会根据观点进行权重调整(如2025H1增配电力设备、电子,减配机械设备、计算机)[8][51][55]。 * **换手策略**:换手率绝大部分时间远低于同类基金中位数,倾向于中长期持有[8][60]。 * **个股选择**:淡化择时,深入基本面研究,关注公司估值和资产负债率,偏好具备中长期增长潜力的标的[8][39]。 * **风险控制**:通过上述的分散投资和严格的投资纪律来控制回撤幅度与几率[7][9][39]。 **模型评价**:该框架强调深度研究和长期视角,通过科学化的资产配置和结构化的行业、个股策略,在追求长期收益最大化的同时实现风险控制,业绩表现证明了其有效性[9][39]。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国投瑞银新丝路投资框架**,年化收益率9.08%[3][7][26],年化波动率23.17%[26],年化Sharpe比率0.43[26],最大回撤-42.69%[26],信息比率(IR)未直接提供,年化超额收益(相对于基准)7.76%[3][7][26]。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因子名称**:基金风格暴露(估算)[70][74] **因子构建思路**:采用因子指数净值数据对基金净值走势做线性拟合,以估算基金在不同风格因子上的暴露水平,从而分析其收益来源和风格稳定性[70][74]。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报告分析了2024Q1至2025Q2期间,基金在多个风格因子上的季度平均暴露情况。具体因子包括:低估值、低换手、低波动、小市值、反转、高成长、高ROE、动量、高beta、微盘[70][74]。通过线性回归拟合,系数(β)即为该因子上的估算暴露水平[74]。$$ \text{基金净值} = \alpha + \beta_1 \cdot \text{因子1指数} + \beta_2 \cdot \text{因子2指数} + ... + \epsilon $$ 其中,β值代表基金对该因子指数的敏感度,即风格暴露[74]。 因子的回测效果 1. **基金风格暴露(估算)**,在考察期内(除2025Q1拟合度较低外),在小市值、高ROE、高beta因子上的估算暴露水平为持续正方向,在微盘因子上的估算暴露水平为持续负方向,在低估值、低换手、低波动、反转、高成长、动量因子上的估算暴露水平没有持续明显的单方向[70]。
三花智控(002050):2025年中报点评:主业延续高增,新业务弹性可期
长江证券· 2025-09-17 13:14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6][10] 核心观点 - 公司主业延续高增长态势 新业务弹性可期 [1][4]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62.6亿元 同比增长18.9% 归母净利润21.1亿元 同比增长39.3% [2][4] - 传统制冷与汽车业务双轮驱动 人形机器人等新业务有望贡献未来增量 [10] 财务表现 - 2025H1营收162.6亿元(+18.9%) 归母净利润21.1亿元(+39.3%) 扣非净利润20.1亿元(+31.7%) [2][4] - 2025Q2单季度营收85.9亿元(+18.8%) 归母净利润12.1亿元(+39.2%) 扣非净利润11.6亿元(+35.2%) [2][4] - 毛利率持续提升:2025H1毛利率28.12%(+0.66pct) Q2单季度毛利率29.27%(+1.44pct) [10] - 费用控制成效显著:2025H1四项费用率12.01%(-0.90pct) Q2单季度费用率11.51%(-1.24pct) [10]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39亿元 对应PE约38倍 [10] 业务板块分析 - 传统制冷业务:2025H1收入104亿元(+25%) 受益于传统制冷需求景气及储能、数据中心等新兴需求 [10] - 汽车零部件业务:2025H1收入59亿元(+9%) Q2增速较Q1加快 预计下半年随国内外车企销量恢复加速增长 [10] - 新业务布局:成功切入仿生机器人机电执行器制造领域 积累丰富电机产品开发制造经验 [10] 盈利能力与效率 - 2025H1销售费用率1.89%(-0.28pct) 管理费用率5.55%(-0.94pct) 研发费用率4.34%(-0.29pct) [10] - 财务费用率0.23%(+0.61pct) 主要受汇兑因素影响 [10] - 预计2025-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93元、1.09元、1.43元 [17] - 净资产收益率预计从2024年16.1%提升至2027年17.5% [17]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年营收327.85亿元 2027年增至534.31亿元 [17]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39.06亿元 2027年增至60.33亿元 [17] - 总资产预计从2024年363.55亿元增长至2027年638.00亿元 [17] - 资产负债率维持在45%左右水平 [17]
天奈科技(688116):2025H1中报分析:出货稳增,盈利改善,静待新品放量
长江证券· 2025-09-17 13:13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6]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54亿元,同比增长1.08% [2][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7亿元,同比增长1.07% [2][4]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4亿元,同比下降6.93% [2][4] - 2025年第二季度实现收入3.19亿元,同比下降6.08% [2][4] - 2025年第二季度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0.59亿元,同比下降5.06% [2][4] - 2025年第二季度扣非后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0.52亿元,同比下降12.96% [2][4] - 预计2025年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约3.75亿元 [10] 产品收入结构 - 2025年上半年碳纳米管导电浆料收入6.41亿元 [10] - 2025年上半年碳纳米管粉体收入0.12亿元 [10] - 产品结构变化主要由于减少一代低价产品订单出货 [10] 盈利能力指标 - 2025年第二季度毛利率为36.99%,同比下降1.8个百分点 [10] - 2025年上半年期间费用率为16.8%,同比增长0.2个百分点 [10] - 销售费用率1.1%,同比提升0.1个百分点 [10] - 管理费用率6.2%,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 [10] - 研发费用率7.5%,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 [10] - 财务费用率2.0%,同比提升0.6个百分点 [10] - 研发投入持续加大,推动产品升级及单壁碳管放量 [10] 现金流与资本开支 - 2025年上半年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入0.30亿元,同比下降明显 [10] - 2025年第二季度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入约0.78亿元 [10] - 2025年上半年资本开支约1.37亿元 [10] 业务发展前景 - 单壁碳管持续放量,进一步增厚盈利上行 [10] - 单壁碳管有望应用于固态、钠电、机器人、电子器件等新领域 [10] - 与高校院所建立合作,未来单壁放量有望进一步增厚盈利能力和需求空间 [10] - 公司作为碳纳米导管领军者能够随着下游需求放量实现持续快速增长 [10] 财务预测数据 - 预计2025年营业总收入21.72亿元,2026年29.34亿元,2027年36.68亿元 [15] - 预计2025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75亿元,2026年5.68亿元,2027年7.94亿元 [15] - 预计2025年每股收益1.02元,2026年1.55元,2027年2.17元 [15] - 预计2025年毛利率34%,2026年37%,2027年39% [15] - 预计2025年净利率17.2%,2026年19.4%,2027年21.7% [15] - 预计2025年净资产收益率9.3%,2026年12.4%,2027年14.8% [15]
德方纳米(300769):2025年中报业绩分析:锂价下跌拖累盈利,静待供需格局扭转
长江证券· 2025-09-17 13:13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6]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38.82亿元,同比下降10.58% [2][4] - 归母净利润亏损3.91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4.29亿元 [2][4] - 2025年第二季度收入18.78亿元,同比下降23.31%,环比下降6.27% [2][4] -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亏损2.24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2.47亿元 [2][4] - 上半年磷酸盐系正极材料产量12.53万吨,同比增长8.51%,销量12.24万吨,同比增长15.78% [10] - 磷酸盐系产品收入36.64亿元,同比下降13.79%,毛利率-1.49%,同比提升0.43个百分点 [10] - 其他业务收入2.18亿元,同比增长139.38%,毛利率-12.98% [10] 业务运营与产品进展 - 负极材料出货量处于提升态势,受益于行业需求景气 [10] - 第四代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产品已实现批量出货 [10] - 第五代高性能磷酸铁锂粉体压实密度达2.70~2.75g/cm³,极片压实密度超2.75g/cm³,处于中试量产阶段 [10] - 磷酸锰铁锂已建成11万吨年产能,第一代产品实现批量装车,第二代产品验证进展顺利 [10] - 补锂剂建成5000吨/年产能,已在快充、长寿命储能、半固态电池等领域实现订单交付 [10] 财务数据与现金流 - 2025年第二季度计提资产减值0.75亿元,信用减值冲回0.09亿元 [10] - 投资净收益0.2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流入1.58亿元 [10] - 资本开支1.37亿元 [10] 未来展望与战略布局 - 铁锂出货有望回到上升通道 [10] - 通过自热蒸发液相合成法形成技术壁垒 [10] - 采用非连续石墨烯包覆与离子掺杂技术、碳纳米管与导电液技术实现电池升级 [10] - 积极布局废旧磷酸铁锂回收技术,形成产业闭环 [10] - 中期来看有望进一步支撑盈利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