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文档
陕西煤业(601225):煤价下行拖累业绩,煤电一体化稳步推进
国信证券· 2025-09-01 17:43
投资评级 - 优于大市(维持)[1][3][5] 核心观点 - 煤价下行拖累业绩表现 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下滑14.2%至779.8亿元 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31.2%至76.4亿元[1][7] - 二季度业绩承压明显 单季度营收同比降20.5%至378.2亿元 归母净利润同比降54.6%至28.3亿元[1][7] - 朱雀新材料产业清算退出对利润产生一定影响[1][7] - 公司积极推进煤电一体化战略 产能增长空间可期[1][3]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基于优质煤矿资源、产能增长潜力和丰厚股息回报[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779.8亿元(同比-14.2%) 归母净利润76.4亿元(同比-31.2%)[1][7] - 2025年二季度营收378.2亿元(同比-20.5% 环比-5.8%) 归母净利润28.3亿元(同比-54.6% 环比-41.0%)[1][7] - 盈利预测下调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8/162/167亿元(原预测187/190/194亿元)[3] - 2025年预测每股收益1.63元 市盈率12.5倍[3][4] - 中期分红每股0.039元 分红率5%[3][16] 煤炭业务 - 2025年上半年煤炭产量8740万吨(同比+1%) 销量12599万吨(同比+1%)[2][8] - 自产煤销量8087万吨(同比+1.4%)[2][8] - 自产煤售价420元/吨(同比-118元/吨)[2][8] - 原选煤单位完全成本280元/吨(同比-1.39元/吨)[2][8] - 自产煤业务营收435亿元(同比-14%) 毛利191亿元(同比-32%)[2][8] - 袁大滩煤矿产能核增200万吨至1000万吨[2][8] - 积极推进榆神三期、四期矿区规划及小壕兔一号井田批复[2][8] 电力业务 - 2025年上半年总发电量178亿千瓦时(同比-12%) 总售电量166亿千瓦时(同比-11%)[3][14] - 二季度发电量90亿千瓦时(同比+2% 环比+3%) 售电量85亿千瓦时(同比+3% 环比+4%)[3][14] - 电力售价408元/兆瓦时(同比+0.79元/兆瓦时)[3][14] - 发电完全成本343元/兆瓦时(同比基本持平)[3][14] - 益阳电厂三期提前2个月投运 节约投资近10亿元[3][14] 财务指标预测 - 2025年预测营收1505.03亿元(同比-18.3%)[4] - 2025年预测净利润158.17亿元(同比-29.3%)[4] - 毛利率预计从2024年33%降至2025年30%[4][17] - 净资产收益率预计从2024年24.7%降至2025年16.3%[4] - 每股净资产从2024年9.34元升至2025年10.00元[4][17]
汽车行业周报(25年第31周):8月1-24日乘用车批发销量同比增长12%,华为上汽合作尚界H5开启预订-20250901
国信证券· 2025-09-01 17:41
行业投资评级 - 汽车行业评级为"优于大市" [1][6] 核心观点 - 中长期维度关注自主崛起和电动智能趋势下增量零部件机遇 [3] - 一年期维度看好强新品周期的华为汽车及车型元年的小米汽车产业链 [3] - 汽车作为内需消费品 刺激政策有望加码 看好乘用车和国产替代零部件 [3] - 推荐自主品牌崛起(重视华为 小米入局)和增量零部件(电动 智能)机遇 [9][13] 月度产销数据 - 2025年7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59.1万辆和259.3万辆 环比分别下降7.3%和10.7% 同比分别增长13.3%和14.7% [1] - 2023年汽车产量/销量达3016/3009万辆 产销创历史新高 [16] - 2024年中国汽车产销分别达到3128.2万辆和3143.6万辆 同比分别增长3.7%和4.5% 再创历史新高 [16] 周度数据表现 - 8月1-24日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28.5万辆 同比去年8月同期增长3% 较上月同期增长3% [1] - 8月1-24日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134.1万辆 同比去年8月同期增长12% 较上月同期增长5% [1] - 8月18-24日国内乘用车上牌47.67万辆 同比+4.3% 环比+9.3% [1] - 8月18-24日新能源乘用车上牌26.63万辆 同比+10.6% 环比+8.0% [1] 市场行情表现 - 本周CS汽车上涨0.28% CS乘用车上涨0.71% CS商用车下跌2% CS汽车零部件上涨0.7% [2] - CS汽车销售与服务下跌3.53% CS摩托车及其他下跌1.93% 电动车上涨5.59% 智能车上涨0.96% [2] - 同期沪深300指数上涨2.71% 上证综合指数上涨0.84% [2] - CS汽车弱于沪深300指数2.44pct 弱于上证综合指数0.56pct [2] 成本与库存情况 - 截至2025年8月30日 浮法平板玻璃 铝锭类 锌锭类价格分别同比去年同期-7.3%/+4.6%/-6.5% [2] - 分别环比上月同期+0.4%/-0.9%/-1.7% [2] - 7月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57.2% 同比下降2.2个百分点 环比上升0.6个百分点 [2] 行业中长期展望 - 中长期预计国内汽车总量产销未来20年维持2%年化复合增速 [14] - 2022年新能源汽车销量689万辆 同比增长93.4% 2023年新能源汽车销量949.5万辆(+38%) 2024年新能源汽车销量1216万辆(+37%) [14] - 2024年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量超1200万辆 同比增长超35% 渗透率达38% [22] - 预计2025年乘用车销量有望维持6%左右增速 [22] 销量预测数据 - 预计2025年我国汽车销量3311万辆 同比增长5% [23] - 预计2025年乘用车销量2904万辆 同比增长6% [23] - 预计2025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1556万辆 同比增长28% [23] - 预计2025年商用车销量407万辆 同比增长2% [23] 自主品牌发展机遇 - 自主品牌主要有三类:传统车企(长安 长城 吉利 奇瑞等) 新势力品牌(小鹏 理想等) 科技/消费电子转型车企(华为 小米等) [23] - 吉利预计2025年新能源车型销量150万辆 同比增长69% [23][30] - 长安预计2025年新能源车型销量95万辆 同比增长43% [23][30] - 长城预计2025年新能源车型销量45万辆 同比增长40% [23][30] 新势力品牌预测 - 小鹏预计2025年销量45万辆 同比增长137% [27][30] - 零跑预计2025年销量45万辆 同比增长55% [27][30] - 理想预计2025年销量60万辆 同比增长20% [27][30] - 蔚来预计2025年销量25万辆 同比增长13% [27][30] 科技企业汽车业务 - 华为问界预计2025年销量45万辆 同比增长16% [28][30] - 华为智界预计2025年销量15万辆 同比增长159% [28][30] - 小米汽车预计2025年销量30万辆 同比增长119% [30] 增量零部件机遇 - 数据流方向关注传感器 域控制器 线控制动 空气悬挂 车灯 玻璃 车机 HUD 车载音响等环节 [24][33] - 能源流方向关注动力电池 电驱动系统 中小微电机电控 IGBT 高压线束等环节 [24][33] - 激光雷达当前渗透率<3% 单车价值量>10000元 [34] - 自动驾驶域控制器当前渗透率<5% 单车价值量>10000元 [34] - 空气悬架当前渗透率<1% 单车价值量10000元 [34][35] 重点推荐公司 - 整车推荐:零跑汽车 江淮汽车 吉利汽车 [3] - 智能化推荐:科博达 华阳集团 均胜电子 伯特利 保隆科技 [3] - 机器人推荐:拓普集团 三花智控 双环传动 [3] - 国产替代推荐:星宇股份 福耀玻璃 继峰股份 新泉股份 地平线机器人-W等 [3] 产业链相关标的 - 华为产业链标的包括:拓普集团 铭科精技 华纬科技 上海沿浦 华阳集团等 [31] - 小米产业链标的包括:拓普集团 华域汽车 均胜电子 万向钱潮 银轮股份等 [32] - 新势力产业链标的包括:星宇股份 三花智控 拓普集团 银轮股份 旭升集团等 [33] 行业重要动态 - 华为上汽合作首款SUV尚界H5预售价16.98万元起 上市即搭载HUAWEI ADS 4辅助驾驶系统 [37] - 东风集团股份正式复牌 子公司岚图汽车将登陆港股 [38] - 特斯拉牵手豆包与DeepSeek通过火山引擎接入 [39] - 奇瑞汽车赴港IPO获中国证监会备案 [40] - 地平线HSD升级 首搭奇瑞星途星纪元E05 [42] - 英伟达发售新一代人形机器人计算平台Jetson Thor [43] - 小鹏P7/G7即将上线全场景VLA功能 [45] - 零跑全球化战略车型零跑B10正式启航欧洲 [47]
珠海冠宇(688772):业绩释放加速,新技术周期消费领军企业再起航
国信证券· 2025-09-01 17:02
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1][4][6][19]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H1业绩加速释放,营收60.98亿元(同比+14%),归母净利润1.17亿元(同比+15%)[1][9] - 2025Q2单季度营收35.99亿元(同比+29%,环比+44%),归母净利润1.41亿元(同比+53%,环比扭亏)[1][9] - 新技术周期启动,钢壳电池、硅负极技术即将量产,推动消费电池业务增长[2][16] - 动储电池业务聚焦高倍率场景,子公司浙江冠宇2025H1收入9.73亿元(同比+140%),同比减亏超1.6亿元[3][17] - 折旧政策调整(房屋及建筑物折旧年限改为3-40年,部分机器设备改为8年)将更合理体现盈利能力[3][18] 财务表现 - 2025H1毛利率23.31%(同比-1.08pct),净利率1.12%(同比+0.69pct)[9] - 2025Q2毛利率24.65%(环比+3.27pct),净利率3.47%(环比+5.73pct)[1][9] - 调整后盈利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6.10/14.01/18.08亿元(原预测8.46/12.86/17.02亿元),同比增速+42%/+130%/+29%[4][19] - 对应EPS 0.54/1.24/1.60元,动态PE 42/18/14倍[4][19][20] 消费电池业务 - 2025H1销量约2亿只(同比+17%),其中笔电类/手机类/其他消费类电池销量分别增长7%/43%/80%[2][15] - 电芯PACK自供比例44.43%(同比+3.68pct)[2][15] - 笔电领域与惠普、联想、戴尔、苹果等头部品牌合作,市占率居行业前列[2][15] - 手机领域与苹果、小米、华为合作深化,供应份额持续提升,并与三星开展技术探讨[2][15] - 其他消费电池(无人机、智能清洁电器、MR/AR、可穿戴设备)快速增长,2025年首次以Cell+Pack模式为三星供应高端智能手表电池[2][15] 技术创新与量产计划 - 钢壳电池:2025H2携手全球头部手机品牌量产,价格较传统软包电池有望翻倍[2][16] - 硅负极电池:2025年在客户折叠机型中量产25%硅含量电池(国内最高比例),并推进全硅负极研发[2][16] - 固态电池:全惰性气体保护环境的全固态锂电池实验线已建成[2][16] 动储电池业务 - 聚焦无人机电池与汽车低压电池等高倍率场景[3][17] - 汽车低压电池2025H1出货超70万套,获上汽、智己、GM、捷豹路虎、理想、奇瑞、广汽、吉利、Stellantis、奔驰、蔚来等车企定点[17] - 无人机电池收入同比增长超200%,与大疆深度合作,并推进物流无人机和eVTOL项目[17] - 两轮车电池聚焦高端电摩产品,客户包括春风动力、南京瑞摩等[18] 盈利预测与估值 - 2025-2027年预测营收138.08/183.48/217.92亿元,同比增速+19.6%/+32.9%/+18.8%[5][20] - ROE预计提升至8.2%/16.3%/18.1%[5][20] - 当前股价22.75元,总市值257.55亿元,动态PE低于可比公司豪鹏科技(30.79倍)[6][20]
三峡能源(600905):用小时数、电价下降影响利润,新能源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国信证券· 2025-09-01 16:29
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3][25] 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47.36亿元同比下降2.19% 归母净利润38.15亿元同比下降5.48% 扣非归母净利润32.00亿元同比下降20.74% [1][8] - 2025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71.07亿元同比下降0.79% 归母净利润13.68亿元同比下降15.41% 扣非归母净利润11.16亿元同比下降31.02% [1][8] - 业绩下降主因:发电平均利用小时数下降 市场化交易电量比重上升导致综合平均电价下降 折旧及运营成本增加 [1][8] - 扣非净利润大幅下降因处置水电资产产生投资收益4.66亿元推高非经常性收益 [1][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47.06% 同比下降8.62个百分点 [17] - 财务费用率13.96% 同比下降0.06个百分点 管理费用率4.91% 同比下降0.45个百分点 [17] - 净利率28.30% 同比下降3.78个百分点 [17] - ROE为4.30% 同比下降0.47个百分点 [18] - 经营性净现金流82.47亿元 同比增长1.62% [18] 装机容量与发电量 - 累计投运装机容量4993.66万千瓦 其中风电2297.02万千瓦 光伏2590.55万千瓦 [2][24] - 2025年上半年新增并网装机218.07万千瓦 其中风电53.81万千瓦 太阳能发电164.26万千瓦 [2][24] - 在建项目计划装机容量1381.78万千瓦 待建项目计划装机容量2696.49万千瓦 [2][24] - 2025年上半年累计发电量393.14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8.85% 其中风电发电量250.61亿千瓦时 光伏发电量139.11亿千瓦时 [13] - 风电平均利用小时1146小时 同比减少97小时 光伏平均利用小时597小时 同比减少96小时 [13]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7.4/72.3/77.4亿元 同比增长10.2%/7.4%/7.1% [3][25]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0.24/0.25/0.27元 [3][25] - 当前股价对应PE为18.1/16.8/15.7倍 [3][25]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24.83/350.63/384.25亿元 同比增长9.3%/7.9%/9.6% [4] 战略发展 - 聚焦"沙戈荒大基地"和"海上风电大基地"两大战略重点 [2][24] - 推进陆上风电、光伏发电业务 发展抽水蓄能、新型储能、光热、氢能等新兴业务 [2][24] - 积极应对新能源全面入市 做优增量项目 挖潜存量效益 [2][24]
爱玛科技(603529):2025年上半年利润同比提升,产品及渠道拓展促进增长
国信证券· 2025-09-01 16:20
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4][6][25] 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收入及利润同比较快增长 受益于以旧换新政策刺激需求提升 带动销量及盈利改善 [1][8] - 2025H1营收130.3亿元 同比增长23.0% 归母净利润12.1亿元 同比增长27.6% [1][8] - 2025Q2营收68.0亿元 同比增长20.6% 环比增长9.1% 归母净利润6.1亿元 同比增长30.1% 环比增长0.5% [1][8] 财务表现 - 2025H1毛利率19.2% 同比提升1.4个百分点 净利率9.5% 同比提升0.4个百分点 [2][13] - 2025Q2毛利率18.9% 同比提升1.3个百分点 环比下降0.7个百分点 净利率9.2% 同比提升0.7个百分点 环比下降0.7个百分点 [2][13] - 2025H1销售费用率3.9% 同比下降0.04个百分点 管理费用率2.5% 同比下降0.25个百分点 研发费用率2.7% 同比下降0.08个百分点 [2][16] - 2025H1财务费用率-0.7% 同比上升0.81个百分点 主要因理财及存款利率下降导致利息收入减少 [2][16] 业务发展 - 产品线全面覆盖用户需求 包括女性产品线 科技产品线 商用车产品线 三四轮产品线 精品及服务产品线 [3][18][20] - 女性产品线推出元宇宙 爱玛Q5等外观亮眼产品 科技产品线发布A7Plus主打高性能 长续航特点 [3][20][22] - 终端门店数量从2021年2万家提升至2023年3万家以上 增长50% [3][21][26] - 电动三轮车业务快速发展 2024年销量55万辆 同比增长28.9% 推出高端三轮乐享CA500至臻版 [3][24][27]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26.23亿元 同比增长32.0% 2026年31.37亿元 同比增长19.6% 2027年37.26亿元 同比增长18.8% [4][5][25] - 预计2025年每股收益3.02元 2026年3.61元 2027年4.29元 [4][5][25] - 对应市盈率2025年12倍 2026年10倍 2027年9倍 [4][5][25]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266.72亿元 同比增长23.4% 2026年316.98亿元 同比增长18.8% 2027年367.69亿元 同比增长16.0% [5][29]
美元债双周报(25年第35周):通胀韧性与就业转弱并存,美联储政策转向窗口开启-20250901
国信证券· 2025-09-01 16:1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美股:弱于大市·维持 [5] - 美元债:弱于大市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美国 7 月核心 PCE 通胀回升至 2.9%,9 月降息预期维持高位,消费者支出创四个月最大增幅,反映需求韧性,鲍威尔讲话为降息打开窗口,市场预计 9 月开启降息 [1] - 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年会释放偏鸽信号,强调就业市场疲软风险,暗示降息可能,推动市场对降息的预期大幅升温,但部分华尔街机构警示政治压力与“滞胀”隐忧可能制约后续政策空间 [2] - 特朗普对等关税被判违法,但在官司未完结前仍有效,裁决可能进一步上诉至最高法院,最终结果将影响数万亿美元贸易及特朗普贸易议程的合法性 [3] - 在“关税扰动 + 美联储转鸽”背景下,美债利率高位震荡与下行弹性并存,建议投资者维持中短久期美债作为核心配置,信用债首选投资级债,中资美元债具备配置价值,整体策略以“优质 + 短久期”为主,未来两周建议重点关注 8 月美国 CPI 和非农就业数据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美债基准利率 - 涉及 2 年期与 10 年期美债利率、美债收益率曲线、各期限美债竞标倍数、2 - 30 年期美债发行中标利率、美债月度发行额、联邦基金利率期货市场隐含的降息预期等图表 [13][21][23] 美国宏观经济与流动性 - 涉及美国通胀同比走势、联邦政府年度累计财政赤字、经济意外指数、ISM PMI、消费者信心指数、金融条件指数、房屋租金增速、申领失业金人数、时薪同比增速、非农就业数据、房地产新屋获批开工销售量同比增速、个人消费支出同比增速、盈亏平衡率通胀预期、非农分行业贡献等图表 [26][28][30] 汇率 - 涉及非美货币近 1 年走势、近两周变化、中美主权债利差、美元指数与 10 年期美债利率、美元指数与人民币指数、美元兑人民币 1 年期锁汇成本变化等图表 [50][56][58] 中资美元债 - 涉及中资美元债回报率 2023 年以来走势(分级别、分行业)、投资级和高收益级中资美元债收益率和利差走势、近两周回报(分级别、分行业)、净融资额走势、各板块到期规模等图表 [64][66][67] 调级行动 - 近两周三大国际评级机构对中资美元债发行人采取了 9 次调级行动,其中 3 次为上调评级,1 次为撤销评级,2 次为首予评级,3 次为下调评级,并列出具体调级情况 [74][75]
星宇股份(601799):单二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9%,新订单、新产能、新产品持续突破
国信证券· 2025-09-01 16:09
投资评级 - 优于大市评级(维持)[4][6][58] 核心观点 - 星宇股份已实现客户结构全面调整,从德系日系等合资客户为主转向自主品牌及新能源客户为主,进入全新成长周期[1][8] - 公司产品智能化升级,车灯技术从LED向ADB、DLP持续迭代,同时通过产业链协同拓展汽车电子产品能力圈[3][32][58] - 客户维度持续加大新能源车型项目开拓力度,产能维度推进全球化布局,塞尔维亚工厂产能逐步释放,并成立墨西哥和美国子公司[3][56][58] - 2025年上半年承接52个车型新品研发项目,实现37个车型项目批产,新订单为未来发展提供强有力保障[3][47][49] 财务表现 - 2025Q2营收36.63亿元,同比增长10.85%,环比增长18.36%[1][8] - 2025Q2归母净利润3.84亿元,同比增长9.35%,环比增长19.31%[1][8] - 2025Q2毛利率19.64%,同比提升0.27个百分点,环比提升0.81个百分点[1][12] - 2025Q2净利率10.49%,同比微降0.15个百分点,环比提升0.08个百分点[1][12] - 2025Q2四费率8.62%,同比上升1.38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11个百分点[1][12] - 2024年车灯产品均价203元,较2023年162元提升25%[2] - 预计2025/2026/2027年营收160.0/194.0/236.7亿元,归母净利润16.9/21.1/26.4亿元[4][58] 业务进展 - 2024年前照灯销量903万只(+18.4%),后组合灯1770万只(+22.8%),小灯3458万只(-7.0%),控制器51万只(+374.3%)[2] - 塞尔维亚工厂2024年营业收入3.16亿元,总资产9.16亿元[56] - 2025年8月启动奔牛基地项目,全面达产后将实现年产1000万只智能车灯总成配套能力[3][56] - 2024年荣获大众汽车集团"大众集团奖"、蔚来"质量卓越合作伙伴奖"、奇瑞"优秀供应商奖"等客户认可[50][51] 技术合作与创新 - 与华为合作配套问界M9前照灯及后组合灯,问界M8灯光系统由星宇设计研发[40][43][44] - 与欧冶半导体、晶能光电共同开发iVISION智眸大灯,集成国产Micro LED光源芯片[3][45] - 与地平线合作推进"行泊一体解决方案"量产落地,已获得国内头部车企定点[40][58] - 产品技术覆盖DLP、MicroLED、MiniLED、OLED智能前照灯系统,以及像素显示化交互灯、智能数字格栅等[3][32] 行业趋势 - 车灯技术向电子化、智能化升级,前灯系统聚焦ADB、HD-ADB、DLP投影提升安全性与交互体验[30] - 尾灯系统动态数字化兼顾美观与安全预警功能,内外饰车灯系统注重智能化、情感化交流[30] - 智能视觉系统成为消费者车型选择重要影响因素,室内氛围灯成为新增长点[30]
山高环能(000803):业绩大幅扭亏、现金流改善,定增申请获深交所受理
国信证券· 2025-09-01 15:17
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3][5][19] 核心观点 - 2025H1收入7.17亿元同比-9.3% 主要因油脂销售结构优化 [1][7] - 2025H1归母净利4057万元实现大幅扭亏 主要驱动因素包括:降本增效推动餐厨垃圾处置量及油脂产量提升、工业级混合油价格受欧盟SAF政策提振上涨、去年同期北京联优诉讼计提大额预计负债本期未发生 [1][7] - 经营性现金流6065.93万元 同比增加7246万元 现金流显著改善 [1][7] - 综合毛利率24.04% 同比提升5.04个百分点 其中工业级混合油业务毛利率提升6.15个百分点至25.41% 环保无害化处理业务毛利率提升5.68个百分点至18.73% 供暖业务毛利率提升2.69个百分点至25.83% [2][7] - 费用率保持稳定 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05%/8.12%/0.12%/8.80% 同比变化-0.25/+0.23/+0.94/-0.06个百分点 [2][7] 业务与市场分析 - 工业级混合油(UCO)价格持续高位运行 2025年7月中国出口均价达1054.22美元/吨 为近两年高点 同比2024年7月增长16.75% 环比2025年6月增长1美元/吨 价格分位数达历史42% [2][13][18] - 国内SAF应用试点启动 2024年9月起国航、东航、南航在四大机场试点航班加注SAF 2025年3月起第二阶段所有国内航班常态化加注1%SAF 需求释放推动UCO稀缺性凸显 [13][15] 资本运作 - 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申请获深交所受理 发行对象为山东高速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山东省国资委控制企业) 发行价5.13元/股 募资总额不超过7.18亿元 [3][19]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0.88/1.54/2.00亿元 同比增速576.1%/75.2%/29.3% [3][4] - 预计2025-2027年每股收益0.19/0.33/0.42元 对应PE 37/21/17倍 [3][4]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16.31/18.11/19.72亿元 同比增速12.5%/11.1%/8.9% [4] - 预计2025-2027年EBIT Margin 13.3%/16.3%/18.1% ROE 5.9%/9.7%/11.6% [4]
天虹国际集团(02678):上半年收入微降2%,盈利持续改善
国信证券· 2025-09-01 15:09
投资评级 - 优于大市(维持)[1][5][20] 核心观点 - 2025上半年收入同比-1.9%至110.3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55.2%至4.2亿元,毛利率同比+1.0百分点至14.2%[1] - 盈利能力提升得益于营运效率、产能利用率提升及灵活原材料采购策略,财务费用率同比-1.0百分点至1.3%[1] - 资产负债率同比-2.6百分点至51.4%,存货周转天数同比-2天至99天,资本支出同比+17.2%至3.4亿元[1] - 纱线销量同比+3.6%至38.5万吨,收入-2.2%至86.2亿元,毛利率+1.4百分点至13.9%[2] - 梭织面料销量同比+17.0%至5100万米,毛利率+4.7百分点至23.5%[2] - 针织面料销量同比-33.5%至3840吨,收入-37.8%至1.86亿元,毛利率-15.6百分点至-4.2%[2] - 管理层计划2025下半年销售40万吨纱线、5000万米梭织面料、3000吨针织面料[2] 财务表现与预测 - 2025E营业收入预计229.25亿元(同比-0.5%),2026E/2027E分别增至246.99/264.76亿元(同比+7.7%/+7.2%)[4][18][21] - 2025E归母净利润预计7.21亿元(同比+30.3%),2026E/2027E分别增至7.71/9.68亿元(同比+6.9%/+25.5%)[4][18][21] - 2025E毛利率上调至13.1%(前值11.9%),净利率上调至3.1%(前值2.5%)[18] - 每股收益2025E/2026E/2027E分别为0.79/0.84/1.05元[4][21] - ROE预计从2024年5.7%升至2027年8.5%,市盈率2025E为5.6倍[4][21] 估值与目标价 - 目标价上调至5.1-5.9港元(前值4.1-4.8港元),对应2025年PE 6-7倍[3][20] - 总市值4370百万港元,当前收盘价4.76港元[5] - 市净率2025E为0.40倍,EV/EBITDA 2025E为7.5倍[4][21] 业务分项表现 - 纱线业务:2025E收入预计176.77亿元(同比+0.8%),毛利率13.0%[18][19] - 梭织面料业务:2025E收入预计23.12亿元(同比+12.4%),毛利率22.0%[18][19] - 针织面料业务:2025E收入预计3.65亿元(同比-54.3%),毛利率-4.0%[18][19]
华熙生物(688363):二季度利润端重回增长,积极变革调整效果初现
国信证券· 2025-09-01 15:04
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4][6] 核心观点 - 二季度利润端重回增长 反映组织管理调整及业务提效优化等措施已逐步见效 [1] - 公司持续对业务方向、经营理念及人才组织模式进行系统性调整 未来有望进一步延续改革成效 [4]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52亿元、5.45亿元、6.37亿元 对应PE分别为60.9倍、50.5倍、43.2倍 [4] 财务表现 - 2025上半年实现营收22.61亿元 同比-19.57% 归母净利润2.21亿元 同比-35.38% [1] - 单二季度营收11.83亿元 同比-18.44% 降幅较一季度收窄2.33个百分点 归母净利润同比+20.89%至1.19亿元 [1] - 上半年毛利率70.99% 同比-3.52个百分点 [3] - 销售费用率35.74% 同比-6.19个百分点 其中二季度销售费用率-12.46个百分点 [3] - 管理费用率12.17% 同比+3.4个百分点 研发费用率10.22% 同比+3.09个百分点 [3] -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2.18亿元 同比-17.49% [3] 业务分部表现 - 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收入9.12亿元 同比-33.97% 战略从流量驱动向品牌逻辑转变 [2] - 医疗终端业务收入6.73亿元 同比-9.44% 持续产品创新并构建"直销精耕头部+经销覆盖长尾"渠道体系 [2] - 原料业务收入6.26亿元 同比基本稳定 [2] - 营养科学创新转化业务收入0.38亿元 同比+32.4% [2] 未来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0.70亿元、69.98亿元、80.95亿元 同比增长13.02%、15.29%、15.67% [5]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52亿元、5.45亿元、6.37亿元 同比增长159.65%、20.48%、16.88% [5] - 预计EBIT Margin将从2025年的8.99%提升至2027年的13.04% [5] - 预计净资产收益率将从2025年的6.43%提升至2027年的8.35%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