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文档
华熙生物(688363):二季度利润端重回增长,积极变革调整效果初现
国信证券· 2025-09-01 15:04
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4][6] 核心观点 - 二季度利润端重回增长 反映组织管理调整及业务提效优化等措施已逐步见效 [1] - 公司持续对业务方向、经营理念及人才组织模式进行系统性调整 未来有望进一步延续改革成效 [4]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52亿元、5.45亿元、6.37亿元 对应PE分别为60.9倍、50.5倍、43.2倍 [4] 财务表现 - 2025上半年实现营收22.61亿元 同比-19.57% 归母净利润2.21亿元 同比-35.38% [1] - 单二季度营收11.83亿元 同比-18.44% 降幅较一季度收窄2.33个百分点 归母净利润同比+20.89%至1.19亿元 [1] - 上半年毛利率70.99% 同比-3.52个百分点 [3] - 销售费用率35.74% 同比-6.19个百分点 其中二季度销售费用率-12.46个百分点 [3] - 管理费用率12.17% 同比+3.4个百分点 研发费用率10.22% 同比+3.09个百分点 [3] -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2.18亿元 同比-17.49% [3] 业务分部表现 - 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收入9.12亿元 同比-33.97% 战略从流量驱动向品牌逻辑转变 [2] - 医疗终端业务收入6.73亿元 同比-9.44% 持续产品创新并构建"直销精耕头部+经销覆盖长尾"渠道体系 [2] - 原料业务收入6.26亿元 同比基本稳定 [2] - 营养科学创新转化业务收入0.38亿元 同比+32.4% [2] 未来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0.70亿元、69.98亿元、80.95亿元 同比增长13.02%、15.29%、15.67% [5]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52亿元、5.45亿元、6.37亿元 同比增长159.65%、20.48%、16.88% [5] - 预计EBIT Margin将从2025年的8.99%提升至2027年的13.04% [5] - 预计净资产收益率将从2025年的6.43%提升至2027年的8.35% [5]
金帝股份(603270):2025年上半年利润同比增长33%,积极拓展低空人形新产品
国信证券· 2025-09-01 15:02
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3][5] 核心观点 - 公司立足精密冲压技术 是轴承保持架制造业单项冠军 主业稳健增长 [3] - 人形机器人领域布局谐波柔轮初坯产品 低空经济领域自研的eVTOL电机总成已通过客户测试 [3] - 有望受益人形机器人量产趋势和低空经济发展 [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8.35亿元 同比增长40.57% [1]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0.76亿元 同比增长32.86% [1] - 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4.53亿元 同比增长41.22% 归母净利润0.37亿元 同比增长31.04% [1]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28.84% 同比下降1.72个百分点 净利率9.10% 同比下降0.60个百分点 [1] - 期间费用率持续优化 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67%/8.25%/7.88%/0.16% 同比变动-0.23/-0.88/-0.67/-0.30个百分点 [1]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1.61/2.36/3.02亿元 对应PE值37/25/20倍 [3] 业务发展 - 精密零部件业务收入3.40亿元 同比增长41.67% 毛利率19.52% 同比下滑4.68个百分点 [2] - 新能源电驱动定转子系列产品收入1.33亿元 同比增长330.98% 已应用于19个新能源汽车品牌 [2] - 轴承保持架及配件产品收入4.27亿元 同比增长43.86% 毛利率40.58% 同比下滑0.19个百分点 [2] - 风电领域系列产品收入2.14亿元 同比增长118.65% [2] - 截至2025年7月末 电驱动系统定转子系列产品已有102个项目 其中45个已量产 [2] 新产品拓展 - 定转子产品逐步拓展至低空飞行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电机、无人清扫车扫盘电机定转子产品、人形机器人电机定子产品等领域 目前处于前期样品验证阶段 [2] - 谐波减速器柔轮创新采用精密冲压替代锻造工艺 开发特种材料 成功实现进口替代 已有部分客户疲劳寿命验证测试时间达一个月以上未出现异常问题 [2]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17.61/23.03/29.11亿元 同比增长29.96%/30.73%/26.42% [4] - 预计2025-2027年每股收益0.74/1.08/1.38元 [4] - 预计2025-2027年EBIT Margin为10.9%/11.7%/11.7% [4] - 预计2025-2027年净资产收益率(ROE)为7.1%/9.8%/11.7% [4]
金融工程月报:券商金股2025年9月投资月报-20250901
国信证券· 2025-09-01 14:53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券商金股业绩增强组合**[39][43] **模型构建思路**:以券商金股股票池为选股空间,通过多因子方式优选个股,旨在构建一个能稳定战胜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的投资组合[12][39][43]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选股空间:每月初汇总所有券商发布的金股,构成基础股票池[19][39] 2. 优化目标:以全体公募基金的行业分布为行业配置基准,控制组合与券商金股股票池在个股、风格上的偏离[43] 3. 组合构建:采用组合优化的方法进行构建,具体多因子选股模型细节需参考专题报告《券商金股全解析—数据、建模与实践》[12][39][43] 4. 仓位管理:以每次调仓时点所能获取的主动股基最近一个报告期的权益仓位中位数作为组合的仓位[19] **模型评价**:该组合历史表现稳健,能够较好地跟踪并稳定战胜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体现了从券商金股股票池中进一步精选的价值[12][43][44]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券商金股业绩增强组合(考虑仓位)**[39][44][47] 本月(20250801-20250829)绝对收益15.49%[5][42] 本月(20250801-20250829)相对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超额收益3.59%[5][42] 本年(20250102-20250829)绝对收益34.01%[5][42] 本年(20250102-20250829)相对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超额收益5.72%[5][42] 今年以来在主动股基中排名分位点30.38%[5][42] 全样本年化收益19.34%[44][47] 全样本相对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年化超额收益14.38%[44][47]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因子名称:单季度净利润增速**[3][29] **因子构建思路**:基于公司最新单季度的净利润增长情况来构建因子,旨在捕捉企业的盈利增长能力[3][29]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报告未提供具体计算公式,仅提及因子名称及表现[3][29] 2. **因子名称:单季度ROE**[3][29] **因子构建思路**:基于公司最新单季度的净资产收益率来构建因子,旨在衡量企业的股东权益回报能力[3][29]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报告未提供具体计算公式,仅提及因子名称及表现[3][29] 3. **因子名称:单季度营收增速**[3][29] **因子构建思路**:基于公司最新单季度的营业收入增长情况来构建因子,旨在捕捉企业的收入增长能力[3][29]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报告未提供具体计算公式,仅提及因子名称及表现[3][29] 4. **因子名称:BP**[3][29] **因子构建思路**:通常指账面市值比(Book-to-Price),旨在捕捉价值效应[3][29]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报告未提供具体计算公式,仅提及因子名称及表现[3][29] 5. **因子名称:日内收益率**[3][29] **因子构建思路**:旨在捕捉股票的短期价格动量或反转效应[3][29]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报告未提供具体计算公式,仅提及因子名称及表现[3][29] 6. **因子名称:预期股息率**[3][29] **因子构建思路**:基于预期的股息支付来构建因子,旨在捕捉高股息收益股票的收益特征[3][29]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报告未提供具体计算公式,仅提及因子名称及表现[3][29] 7. **因子名称:总市值**[3][29] **因子构建思路**:基于公司的总市值来构建因子,旨在捕捉规模效应[3][29]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报告未提供具体计算公式,仅提及因子名称及表现[3][29] 8. **因子名称:分析师净上调幅度**[3][29] **因子构建思路**:基于分析师对盈利预测的调整幅度来构建因子,旨在捕捉分析师乐观情绪带来的超额收益[3][29]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报告未提供具体计算公式,仅提及因子名称及表现[3][29] 9. **因子名称:波动率**[3][29] **因子构建思路**:旨在衡量股票价格的波动风险[3][29]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报告未提供具体计算公式,仅提及因子名称及表现[3][29] 因子的回测效果 1. **单季度净利润增速因子**[3][29] 最近一个月表现:较好[3][29] 今年以来表现:未提及 2. **单季度ROE因子**[3][29] 最近一个月表现:较好[3][29] 今年以来表现:未提及 3. **单季度营收增速因子**[3][29] 最近一个月表现:较好[3][29] 今年以来表现:较好[3][29] 4. **BP因子**[3][29] 最近一个月表现:较差[3][29] 今年以来表现:较差[3][29] 5. **日内收益率因子**[3][29] 最近一个月表现:较差[3][29] 今年以来表现:未提及 6. **预期股息率因子**[3][29] 最近一个月表现:较差[3][29] 今年以来表现:较差[3][29] 7. **总市值因子**[3][29] 最近一个月表现:未提及 今年以来表现:较好[3][29] 8. **分析师净上调幅度因子**[3][29] 最近一个月表现:未提及 今年以来表现:较好[3][29] 9. **波动率因子**[3][29] 最近一个月表现:未提及 今年以来表现:较差[3][29]
科博达(603786):单二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61%,在手订单充沛
国信证券· 2025-09-01 14:51
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1][3][36] 核心观点 - 单二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61% 显示强劲增长势头 [1][8] - 新产品和新客户项目量产推动营收高增长 [1][8] - 公司聚焦高价值量产品 单车价值量持续提升至1万元以上 [2][24] - 加快全球化布局 在手订单充沛 新获定点项目生命周期销售额超70亿元 [3][31] - 通过收购捷克IMI公司建立欧洲生产基地 深化全球战略 [3][35] 财务表现 - 2025H1营收30.47亿元 同比增长11.1% 归母净利润4.51亿元 同比增长21.3% [1][8] - 2025Q2营收16.73亿元 同比增长26.2% 环比增长21.7% 归母净利润2.45亿元 同比增长60.7% 环比增长19.0% [1][8] - 2025Q2毛利率27.2% 同比提升1.1个百分点 环比提升0.2个百分点 [2][17] - 2025Q2四费率10.0% 同比下降4.8个百分点 费用控制成效显著 [2][22] - 预计2025/2026/2027年营收72.0/92.7/114.0亿元 利润10.1/12.8/15.4亿元 [3][36] 产品结构 - 照明控制系统2025Q2营收8.9亿元 同比增长38% 环比增长38% [1][11] - 电机控制系统2025Q2营收2.5亿元 同比增长20% 环比增长1% [1][11] - 车载电器与电子2025Q2营收2.3亿元 同比增长14% 环比增长4% [1][11] - 能源管理系统2025Q2营收2.2亿元 同比增长31% 环比增长39% [1][11][14] - 能源管理系统2025H1营收3.8亿元 同比增长20% 占比13% [11][15] 客户结构 - 大众集团销量影响减弱 2025Q2大众销量同比增长2% 公司营收同比增长26% [15] - 造车新势力销售占比超过15% 理想成为第四大客户 销售额约3亿元 同比增长157.5% [15] - 客户包括奔驰、宝马、大众、通用、福特、比亚迪、理想等全球知名整车厂 [16] 业务进展 - 获得国际知名整车厂中央域控产品定点 涵盖车辆进入、空调舒适系统、照明等功能 [3][31][33] - 智能配电盒、天幕智能控制器、后排放电加热催化器等新产品逐步成为重要驱动力 [28] - 与地平线合作研发智能驾驶域控制器及解决方案 [36] - 安徽生产基地正式投入使用 提升汽车智能化、节能化产品产能 [34]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年每股收益2.50元 2026年3.17元 2027年3.81元 [4][36] - 净资产收益率预计从2025年17.3%提升至2027年20.4% [4] - 市盈率从2025年23.6倍下降至2027年15.5倍 [4]
如何理解反内卷的经济逻辑:反内卷不仅仅是去产能
国信证券· 2025-09-01 13:42
宏观经济会计恒等式与投资消费失衡 - 资本收入集中于高收入群体,边际消费倾向低,是投资主要来源;非资本收入人群消费倾向高,是消费需求主力,两者比例失衡导致资本产出比(K/GDP)持续上升和资本回报率(r)下降[3] - 基于会计恒等式GDP=资本收入+非资本收入,资本收入占比=资本回报率×(资本存量/GDP),在平衡状态下资本回报率与资本产出比呈反比[8] - 2009年起中国资本存量与GDP比值持续上升,表明资本存量增速持续超过GDP增速,投资效率不断下降[9] - 2010-2020年中国资本收入占比变化不大(约24.2%),但资本回报率明显回落,2024年A股非金融企业净资产收益率仅6.1%,接近投资回报下边界6%(假设实际GDP增速4%+通胀2%)[11][12][13] 投资效率下降的直接原因与结构性错配 - 投资效率下降主因是消费需求增长未能同步跟上供给扩张,导致产能闲置,实际产出长期低于潜在产出水平[16] - 中国固定资产投资中建筑安装工程占比高达70%,而设备工器具购置仅约15%,但居民消费中服务消费占比长期偏低,供给与需求结构错配加剧资本闲置[18][20] - 一次分配中资本收入占比(1992-2020年中国24.2%)高于美国同期水平(23.4%),挤压居民消费能力;二次分配中政府支出偏重投资而非民生,进一步加剧供需失衡[25][30] 收入分配失衡与债务扩张风险 - 次贷危机后中国后50%人群收入份额维持在14.3%附近,与大萧条前美国(14.0%)相当,收入分配失衡突出[34][35] - 居民债务与净出口轮番扩张以平衡供需,但2021年以来"居民+政府"杠杆率持续提升且净出口贡献转正后中国仍陷入通缩,表明债务扩张难度加大[43][45] - 债务扩张接近居民偿付能力边界,可持续性低,中美两国后50%人群收入份额走势表明进一步债务扩张空间有限[31][39] 政策建议与美国历史经验 - 短期可通过淘汰低效产能提升资本回报率(如2016-2017年供给侧改革),但长期必须改善收入分配(加强劳工权益、增加福利支出)以实现可持续增长[48] - 美国经验显示二次分配改革(如1933年罗斯福新政)领先一次分配改变,后50%人群收入份额持续上升30年后资本收入占比才明显下降[50][52] - 美国资本收入占比下降后实际GDP增速中枢回落,失业率和CPI上升,股票指数进入长期震荡,利率明显抬升[56][58][61][67]
中国核电(601985):新能源持股比例下降及业绩承压,拟首次进行中期分红
国信证券· 2025-09-01 13:27
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4][22] 核心观点 - 新能源业务业绩承压导致盈利预测下调 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调整为959/1000/1115亿元(原预测1038/1136/1271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9%/4%/11% [22] - 首次进行中期分红 拟每股派发现金股利002元 股利支付率727% [2][20] - 控股股东中核集团完成百万千瓦商用钠冷快堆CFR1000初步设计 并投资100亿元持股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665% [3][2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0973亿元 同比增长943% 归母净利润5666亿元 同比减少366% [1][6] - 第二季度营业收入20700亿元 同比增长641% 环比增长211% 归母净利润2529亿元 同比减少1040% 环比减少1937% [1][6] - 毛利率4529% 同比下降222个百分点 净利率2710% 同比下降185个百分点 [11] - 费用率合计1412% 同比下降051个百分点 其中财务费用率855% 同比下降071个百分点 [11] - 上半年累计发电量121776亿kWh 同比增长1565% 累计上网电量115104亿kWh 同比增长1592% [1][6] 装机容量与发展规划 - 核电控股在运装机26台 容量2500万千瓦 控股在建及核准待建机组19台 容量218590万千瓦 [2][19] - 2025-2027年计划分别投产1/2/4台机组 金七门1号机组已于8月10日FCD 预计2030年商运 [2][19] - 新能源控股在运装机332249万千瓦(风电103418万千瓦 光伏228831万千瓦) 控股独立储能电站16510万千瓦 [2][19] - 新能源控股在建装机104475万千瓦(风电18497万千瓦 光伏85978万千瓦) 上半年在运装机增加36287万千瓦 [2][19] 现金流与ROE - 经营性现金净流入18724亿元 同比减少433% 投资性现金净流出4371亿元 同比增加561% 融资性现金净流入36936亿元 同比减少360% [11][13] - ROE为507% 同比下降129个百分点 资产周转率006次 同比降低001次 权益乘数615 同比降低003 [11] 技术布局与综合利用 - 田湾核能供汽项目"和气一号"累计供汽超300万吨 "和福一号"同位素产品首批商用堆产投放市场 [3][20] - 控股股东拥有"华龙一号"、"玲龙一号"、CAP1000、VVER、高温气冷堆等技术路线 [3][22]
三峡能源(600905):利用小时数、电价下降影响利润,新能源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国信证券· 2025-09-01 13:26
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3][25] 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47.36亿元同比下降2.19% 归母净利润38.15亿元同比下降5.48% 扣非归母净利润32.00亿元同比下降20.74% [1][8] - 业绩下滑主因包括发电平均利用小时数下降 市场化交易电量比重上升导致综合平均电价下降 以及折旧运营成本增加 [1][8] - 2025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71.07亿元同比下降0.79% 归母净利润13.68亿元同比下降15.41% 扣非归母净利润11.16亿元同比下降31.02% [1][8] - 扣非净利润降幅较大主要因处置水电资产产生投资收益同比增加4.66亿元 [1][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47.06% 同比下降8.62个百分点 净利率28.30% 同比下降3.78个百分点 [17] - 财务费用率13.96% 同比下降0.06个百分点 管理费用率4.91% 同比下降0.45个百分点 [17] - 净资产收益率4.30% 同比下降0.47个百分点 [18] - 经营性净现金流82.47亿元 同比增长1.62% 投资性净现金流流出116.44亿元 融资性净现金流15.89亿元同比下降76.83% [18] 发电业务数据 - 2025年上半年总发电量393.14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8.85% 其中风电发电量250.6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69% 太阳能发电量139.1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25% [13] - 风电平均利用小时1146小时 同比减少97小时 光伏平均利用小时597小时 同比减少96小时 [13] - 2025年第二季度总发电量195.31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6.24% [17] 装机容量发展 - 2025年上半年新增并网装机218.07万千瓦 其中风电53.81万千瓦 太阳能164.26万千瓦 [2][24] - 新增核准/备案项目容量400.56万千瓦 在建项目计划装机容量1381.78万千瓦 [2][24] - 截至2025年6月累计投运装机容量4993.66万千瓦 其中风电2297.02万千瓦 光伏2590.55万千瓦 [2][24] - 待建新能源项目计划装机容量2696.49万千瓦 其中风电1143.13万千瓦 太阳能1543.36万千瓦 储能10万千瓦 [2][24]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7.4亿元/72.3亿元/77.4亿元 同比增长10.2%/7.4%/7.1% [3][25] - 预计每股收益分别为0.24元/0.25元/0.27元 对应市盈率18.1X/16.8X/15.7X [3][25]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324.83亿元/350.63亿元/384.25亿元 同比增长9.3%/7.9%/9.6% [4] 战略重点 - 围绕"沙戈荒大基地"和"海上风电大基地"两大战略重点推进项目建设 [2][24] - 统筹发展陆上风电、光伏发电业务 推动抽水蓄能、新型储能、光热、氢能等新兴业务 [2][24]
富安娜(002327):第二季度收入降幅收窄,利润压力延续
国信证券· 2025-09-01 10:57
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1][4][5][35] 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下降16.6%至10.91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51.3%至1.06亿元,主要受消费环境疲软、加盟商库存压力及负向经营杠杆影响 [1] - 第二季度收入降幅收窄至-15.3%(Q1为-17.8%),净利润降幅收窄至-47.7%(Q1为-54.1%),显示短期压力略有缓解 [2] - 线上渠道韧性较强(收入仅降5.0%),加盟渠道压力最大(收入下滑43.3%),直营渠道收入下降9.1% [3] - 公司通过动态调整库存结构、加强费用管控(精准投放与线下协同)提升运营效率,预计2026年起业绩逐步恢复增长 [3][4] - 长期高分红策略延续,近三年分红率超90% [4][34] 财务表现 - 毛利率同比下降1.4百分点至53.6%,主因库存清理;销售费用率同比上升7.3百分点至36.1%,主因平台扣点增加及促销调整 [1] - 存货周转天数同比增加39天,应收周转天数增24天,但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大幅改善210.8%至2.9亿元,因原材料备货充足及采购支出减少 [1] - 下调2025-2027年净利润预测至3.9/4.1/4.3亿元(前值5.5/5.9/6.2亿元),同比增速-28.5%/+5.2%/+5.1% [4][31][35] 渠道与品类分析 - 线上渠道毛利率优化2.9百分点至49.4%,加盟渠道毛利率降3.9百分点至49.3%,直营毛利率微降1.8百分点至66.3% [3] - 核心品类收入全面下滑:套件(-21.6%)、被芯(-13.3%)、枕芯(-14.7%),套件和被芯毛利率分别下降3.3和2.1百分点 [3] - 门店数量变化:直营净增1家,加盟净减少59家(较2024年末) [3] 盈利预测调整 - 2025年收入预测下调至26.7亿元(同比-11.5%),主因加盟渠道收入下调及宏观消费疲软 [31] - 毛利率预测小幅下调至54.7%(前值55.5%),销售费用率上调至32.0%(前值28.0%),受线上平台扣点费用持续影响 [31][32] - 归母净利率预计降至14.6%(前值17.3%),2026-2027年逐步恢复至15.0%-15.4% [32]
开润股份(300577):上半年收入增长33%,盈利能力持续改善
国信证券· 2025-09-01 10:56
投资评级 - 优于大市(维持)[1][3][5][25] - 目标价22.8-23.8元,对应2025年15-16倍市盈率[3][5][25] 核心观点 - 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32.5%至24.3亿元,主要受益于主业稳健增长及嘉乐并表贡献[1] - 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24.8%至1.9亿元,但剔除去年一次性投资收益0.96亿元后,经营性净利润同比增长约23%[1] - 毛利率同比提升0.7个百分点至24.7%,因箱包代工产品和客户结构优化、服装代工生产效率提升[1] - 第二季度收入同比增长29.5%至11.9亿元,增速较一季度小幅放缓,因公司对客户订单进行筛选[1] - 剔除一次性收益后,第二季度经营性净利润同比增长25%至1.0亿元,毛利率同比提升0.9个百分点至24.6%[1] - 上半年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1.57元,分红率约20%[1] 业务分项表现 - 代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其中箱包代工收入增长13.0%至14.2亿元,服装代工因嘉乐并表贡献收入增长148%至6.8亿元[2] - 代工业务毛利率同比提升1.0个百分点至24.7%,主要得益于箱包代工结构优化和嘉乐生产效率提升[2] - 品牌业务收入同比增长8.9%至3.1亿元,主要由小米品牌驱动,但毛利率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至24.1%,因低毛利率小米品牌占比提升[2]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6亿元、3.9亿元、4.2亿元[3][25][29] - 剔除2024年一次性收益后,2025-2027年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24.9%、10.2%、7.8%[3][25]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0.95亿元、55.88亿元、59.51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0.2%、9.7%、6.5%[4][29] - 2025年预计每股收益1.48元,市盈率15.2倍,市净率2.3倍[4][29] 费用与效率 - 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1.6个百分点至3.8%,因代工业务收入占比提升[1] - 财务费用率同比上升1.1个百分点至1.8%,主要因嘉乐并表导致汇兑损失增加[1] - 管理及研发费用率基本保持稳定[1] - 剔除一次性收益后的净利率小幅下降0.7个百分点至7.7%,主因财务费用和所得税率上升[1] 行业与估值比较 - 当前收盘价22.60元,总市值54.19亿元[5] - 可比公司申洲国际2025年市盈率12.4倍,华利集团17.2倍,伟星股份18.0倍,开润股份估值处于行业中位水平[30] - 公司2025年预测市盈率15.2倍,低于部分同业但增长预期更优[3][30]
伊利股份(600887):2025Q2收入同比+5.9%,盈利能力改善延续
国信证券· 2025-09-01 10:32
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1][4][6][16]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营业总收入617.8亿元同比+3.5% 归母净利润72.0亿元同比-4.4% 扣非归母净利润70.2亿元同比+31.8% [1][9] - 2025Q2营业总收入289.2亿元同比+5.9% 归母净利润23.3亿元同比+44.6% 扣非归母净利润23.9亿元同比+49.5% [1][9] - 预计2025/2026/2027年营业总收入1193.38/1224.98/1254.38亿元 同比+3.1%/2.6%/2.4% [4][16] - 预计2025/2026/2027年归母净利润115.03/123.89/131.43亿元 同比+36.1%/7.7%/6.1% [4][16] 分业务表现 - 2025H1液奶收入361.3亿元同比-2.1% 奶粉收入165.8亿元同比+14.3% 冷饮收入82.3亿元同比+12.4% 其他收入3.9亿元同比-5.1% [2][11] - 2025Q2液奶收入164.9亿元同比-0.8% 奶粉收入77.7亿元同比+9.7% 冷饮收入41.2亿元同比+38.0% 其他收入2.0亿元同比-3.1% [2][11] - 婴配粉市场份额提升1.3个百分点至18.1% 成人粉市场份额26.1% 均列行业第一 [2][11] - 各品类毛利率改善:2025H1液奶毛利率31.7%同比+0.4pcts 奶粉毛利率44.1%同比+0.9pcts 冷饮毛利率39.2%同比+2.0pcts 其他毛利率26.5%同比+3.0pcts [2][11] 盈利能力分析 - 2025Q2毛利率34.2%同比提升0.6个百分点 [3][12] - 2025Q2销售费用率19.9%同比降低0.7个百分点 [3][12] - 信用减值损失/资产减值损失占收入比重分别同比-1.14/-0.78个百分点 合计增厚盈利1.92个百分点 [3][12] - 2025Q2净利率7.94%同比提升2.0个百分点 [3][12] 估值指标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6/2027年PE分别为15.4/14.3/13.5倍 [4][16][18] - 2025/2026/2027年预计EPS为1.81/1.95/2.06元 [4][16] - 合理估值区间33.80-35.60元 [6] 分红政策 - 承诺70%分红率作为底线 努力实现分红额逐年提升 [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