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学习:奋发有为,决胜“十四五”收官
华福证券· 2025-03-06 12:59
报告核心观点 - 2025 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政策、任务进行部署,总量上锐意进取确保“十四五”规划收官,结构上寻求突破畅通国内经济大循环,有望支持慢牛行情 [5][31] 事件 -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 5 日上午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作政府工作报告 [1][14] 解读 总量规划目标 - 2025 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 GDP 增长 5%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 5.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 1200 万人以上等 [3][16] 宏观政策 - 实施更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着力点在惠民生、促消费等,打好政策“组合拳” [3][19] - 财政政策赤字率拟安排 4%左右,发行 5000 亿元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向重点领域倾斜 [19] - 货币政策总量与结构并重,适度降准降息,优化创新结构性工具 [19] 政府工作任务 - 扩大内需居首,消费上实施专项行动,安排 3000 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供需内外发力;投资上中央预算内投资拟安排 7350 亿元,支持“两重”建设 [4][22] - 产业结构上培育壮大新兴和未来产业,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 [4][25] - 还对科教兴国、重点领域改革、对外开放、防范风险等工作进行部署 [26] 后市展望 - 2024 年“924”以来宏观政策基调转向,春节后产业迭进,两会报告明确高质量发展路径,支持慢牛行情 [5][31] 投资建议 总量扩张 - 关注顺周期板块和非银板块 [8][32] 结构重点 - 关注新兴消费、产业重点(商业航天、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和化债相关行业 [9][32]
2025政府工作报告学习:聚力攻坚
天风证券· 2025-03-06 12:59
核心观点 - 全国上下聚力攻坚,我国发展没有闯不过的难关;2025年目标设定综合考虑国内外形势和各方面因素,兼顾需要与可能;财政加力略超预期,货币政策“适度宽松”;稳消费优先级明显上升;首次将稳楼市股市写入《报告》 [1][2][3][4][5] 2025年主要目标 -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2%左右;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粮食产量1.4万亿斤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左右,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2] 财政政策 - 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赤字率拟按4%左右安排、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赤字规模5.66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6万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规模29.7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2万亿元;今年除安排1.3万亿超长期特别国债外,还拟发行5000亿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资本 [3] 货币政策 - 延续“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提升金融服务可获得性和便利度;节奏上需根据外部环境相机抉择 [3] 消费政策 - 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制定提升消费能力、增加优质供给、改善消费环境专项措施,释放消费潜力,推动消费提质升级;新增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用于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扩大多元化服务供给,创新和丰富消费场景,加快新型消费发展;稳消费优先级明显上升 [4] 楼市股市政策 - 首次在宏观调控中重视资产价格,把稳住楼市股市写进总体要求;地产方面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发挥融资协调机制作用,做好保交房工作,防范房企债务违约风险;资本市场方面深化投融资综合改革,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加强战略性力量储备和稳市机制建设 [5] 2025与2024政府工作报告对比 主要经济发展目标 - 国内生产总值均为增长5%左右;新增就业均为城镇1200万人以上;调查失业率均为5.5%左右;2025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2%左右,2024年为3%左右;居民收入均与经济增长同步;国际收支均保持基本平衡;2025年粮食产量1.4万亿斤左右,2024年为1.3万亿斤以上;2025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左右,2024年为2.5%左右 [7] 房地产政策 - 2025年因城施策调减限制性措施,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盘活存量用地和商办用房,发挥融资协调机制作用,做好保交房工作,防范房企债务违约风险,构建发展新模式;2024年优化政策,支持合理融资需求,构建发展新模式,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 [7] 货币政策 - 2025年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优化和创新结构性工具,支持多领域发展,疏通传导渠道,推动融资成本下降;2024年稳健货币政策灵活适度、精准有效,加强总量和结构调节,促进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7] 财政政策 - 2025年实施更积极财政政策,赤字率4%左右,赤字规模5.66万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规模29.7万亿元,专项债券4.4万亿元,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1.3万亿元、特别国债5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300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2024年积极财政政策适度加力、提质增效,赤字率3%,赤字规模4.06万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规模28.5万亿元,专项债券3.9万亿元,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1万亿元 [7] 现代化产业体系 - 2025年加快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实施改造升级和设备更新工程,加快数字化转型,开展标准提升行动,推进“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作;2024年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实施高质量发展行动和技术改造升级工程,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 [7] 新兴产业 - 2025年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推进融合集群发展,开展应用示范行动,建立投入增长机制,深化两业融合发展试点;2024年巩固扩大优势产业,加快前沿新兴产业发展,打造新增长引擎,制定发展规划,创建先导区 [7] 人工智能 - 2025年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支持大模型应用,发展新一代智能终端和智能制造装备,扩大5G应用,发展工业互联网,优化算力资源布局;2024年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融合,开展“人工智能+”行动 [7] 消费 - 2025年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制定专项措施,释放消费潜力,促进居民增收,安排特别国债支持以旧换新,扩大服务供给,发展新型消费;2024年促进消费稳定增长,综合施策激发潜能,培育壮大新型消费,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 [7] 民生 - 2025年更大力度稳定和扩大就业,强化医疗卫生服务,完善社会保障和服务政策,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2024年多措并举稳就业促增收,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加强社会保障和服务,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7] 对外开放 - 2025年和2024年均提及推动外贸发展、吸引外资、共建“一带一路”、深化多双边和区域经济合作 [7] 2025各地两会增速目标 - 部分省份增速目标下调,如广西、河北、黑龙江等;部分省份不变,如浙江、北京、广东等;天津增速目标上调 [12]
策略化选股月报(2025/03):2月子策略齐发力带动多策略超额显著,3月推荐多配价值风格
华福证券· 2025-03-06 12:59
报告核心观点 2025年2月多策略选股策略超额显著,3月推荐多配价值风格,各选股策略表现有差异,多策略选股、价值股和出清反转策略2月有正超额收益 [2][3][14] 市场回顾 主要市场特征 - 2月整体A股市场大盘上涨,沪深300指数收益率为1.91%,中证1000收益率7.26%,中证500收益率4.84%,创业板收益率5.16% [12] - 2月板块整体表现良好,中信一级行业排名前3的行业有计算机、机械和电子,煤炭、石油石化等行业下跌 [13] 选股策略业绩汇总 - 报告收录多策略选股组合、价值股策略等5个选股策略,2月多策略选股组合、价值股策略和出清反转策略相较对应业绩比较基准均创正超额 [14] - 2月多策略选股组合绝对收益9.55%,超额收益4.69%;高质量选股策略绝对收益4.47%,超额收益 -0.16%;价值股策略绝对收益1.98%,超额收益2.57%;出清反转策略绝对收益7.75%,超额收益2.97%;“红利+”优选股票策略绝对收益 -1.19%,超额收益 -5.57% [17] 多策略选股组合 组合最新持仓 - 包含价值股、成长股、质量选股、出清选股四个子策略,以传统风险平价及动量优化调整权重构建组合,2025年3月价值股策略权重占比最高约51.34%,质量选股策略权重占比最小约10.4% [18] - 3月推荐组合含50只股票,集中于中粮科技等票,行业集中于电子、钢铁和电力设备及新能源,平均市值885.26亿元,2月持仓单边换手率约77.46% [22] 策略月度跟踪 - 2月绝对收益9.55%,相对中证全指超额收益4.69% [31] - 2月持仓在中市值、估值等因子上呈正向暴露,在成长、市值等因子上呈负向暴露,3月持仓因子暴露有变动 [33] 策略历史业绩 - 相对中证全指指数超额收益显著且稳定,2017年初至2025年2月28日年化超额收益14.01%,信息比为1.60 [38] 价值选股策略 组合最新持仓 - 通过PB - ROE定价模型筛选低估股票,叠加四个因子构成30只股票组合,3月新调入11只股票,平均市值62.98亿元,集中于基础化工、交通运输和有色金属行业 [41] 策略月度跟踪及持仓分析 - 2月绝对收益1.98%,相对国证价值指数超额收益2.57%,叠加反转因子的策略表现最佳,月收益15.02%,超额15.68% [50] - 2月持仓在中市值等因子上呈正向暴露,在杠杆等因子上呈负向暴露,3月持仓因子暴露有变动 [53] 策略历史业绩 - 相对国证价值指数超额收益显著且稳定,2016年初至2025年2月28日年化收益13.32%,年化超额收益12.32%,信息比为0.77 [54] 高质量选股策略 策略最新持仓 - 以MSCI中国A股指数为选股池,筛选高质量股票构成组合,3月持仓20只股票,平均市值2770.28亿元,集中于食品饮料行业 [62] 策略月度跟踪 - 2月绝对收益4.47%,相对中证全指超额收益 -0.16% [67] - 2月持仓在流动性等因子上获取正向收益,在杠杆等因子上带来负向收益,3月持仓因子暴露有变动 [70] 策略历史业绩 - 相对中证全指超额收益显著且稳定,2012年初至2025年2月28日年化超额收益13.44%,信息比为0.70 [71] 出清选股策略 策略月度跟踪 - 2025年2月绝对收益7.75%,相对中证全指超额收益2.97%,今年以来截至2月28日,绝对收益2.35%,超额收益0.31% [83] - 2月持仓在中市值等因子上呈正向暴露,在成长等因子上呈负向暴露,3月持仓因子暴露有较大变动 [88] 策略历史业绩 - 相对中证全指指数超额收益显著,2015年1月5日至2025年2月28日年化超额收益9.56%,信息比为0.48 [92] “红利+”优选股票策略 组合最新持仓 - 在红利策略基础上筛选股票,构成30只股票组合,最新持仓平均市值1007.38亿元,集中于银行和交通运输行业 [98] 策略月度跟踪 - 2025年2月绝对收益 -1.19%,相对中证全指指数超额收益 -5.57%,相对红利收益指数超额收益1.94%,今年以来截至2月28日,绝对收益 -3.11%,相对中证全指指数超额收益 -5.04%,相对红利收益指数超额收益2.89% [101] - 2月持仓在估值等因子上呈正向暴露,在成长等因子上呈负向暴露,3月持仓因子暴露有变动 [103][107] 策略历史跟踪 - 相对中证全指超额收益显著且稳定,2011年5月3日至2025年2月28日年化收益14.13%,年化超额收益11.86%,信息比为1.20,相对红利收益指数超额收益为6.97% [109]
策略快评报告:两会提出将更大力度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万联证券· 2025-03-06 12:59
报告核心观点 - 两会提出更大力度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明确改革思路,推动优化市场生态,建议关注指数化投资、蓝筹股及新兴产业优质成长股投资机遇 [4] 相关内容总结 政策内容 - 2025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适时降准降息,更大力度促进楼市股市健康发展,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加强战略性力量储备和稳市机制建设,改革优化股票发行上市和并购重组制度,加快多层次债券市场发展 [4] - 已有政策工具扩面增量,创新性工具或将出台,拓展中央银行宏观审慎与金融稳定功能,创新金融工具维护金融市场稳定,提升已有工具使用便利性,扩大支持范围,出台更多创新金融工具完善资本市场生态等 [4] - 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完善市场机制建设,投资端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改善市场流动性等,融资端改革优化股票发行上市和并购重组制度,提高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促进资本向新质生产力等领域集聚 [4] 政策落实举措 - 预计政策后续落实坚持稳字当头,巩固市场回稳向好势头,投资端推动各类中长期资金建立长周期考核机制,深化公募基金改革,融资端研究制定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政策,扩大对新质生产力企业上市包容性,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优化境外上市备案等制度 [4] 投资建议 - 关注政策推进中长期资金入市带来的指数化投资机遇 [4] - 业绩稳定、盈利能力强、股息率较高的蓝筹股资金流入规模有望增大 [4] - 政策支持下成长红利有望释放,积极布局科技创新、高端制造等新兴产业中的优质成长股 [4]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点评:择时而入,乘势而上
甬兴证券· 2025-03-06 09:58
策略研究/策略点评 择时而入,乘势而上 ——2025 年政府工作报告点评 ◼ 核心观点 ◼ 投资建议 我们看好新质生产力背景下科技创新的长期趋势,投资有望围绕"人 工智能+"的方向逐级展开,从商业化落地进程和技术发展节奏角度, 建议持续关注智能驾驶/人形机器人/卫星互联网(低空经济)赛道。 ◼ 风险提示 财政支持力度不及预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不及预期。 | 分析师: | 唐文卿 | | --- | --- | | E-mail: | tangwenqing@yongxi | | | ngsec.com | | SAC编号: | S1760524050001 | | 相关报告: | | 《3 月金股:政策暖风 科技慢牛》 ——2025 年 03 月 02 日 《2 月金股:创新崛起,生态重塑》 ——2025 年 02 月 05 日 《务天时,则财生》 ——2025 年 01 月 11 日 大力提振消费和提高投资效益是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和 稳定锚。在提振消费方面,中央安排 3000 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以 旧换新政策。同时,通过多渠道促进居民增收、创新消费场景、扩容 服务消费等措施,释放消费潜力, ...
策略专题:2025年两会政策信号和A股主线线索-科技为矛,内需为盾
华鑫证券· 2025-03-06 08:22
核心观点 - 两会政策信号包括总量政策稳中有进、内需政策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产业政策重视科技和AI+、资本市场顶层设计高度重视 [2] - A股短期震荡偏强,全年科技为矛内需为盾,两会行情有日历效应,主线与产业政策定调相关 [3] 各部分总结 总量政策 - GDP增长目标5%左右、CPI增长目标2%左右,财政政策“更加积极”,货币政策“适度宽松”,整体基调符合预期 [12] 内需政策 - 政策发力点转向惠民生、促消费,先手是两重(7350亿,较24年增加5%)和两新(3000亿消费品以旧换新,较24年翻倍;2650亿用于设备更新,较24年增加76.7%),后续可期待居民增收减负等 [13] 产业政策 - 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利好智驾等应用端,新兴产业提及商业航天等,未来产业新增具身智能和6G等,重申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 [14] 资本市场 - “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供需两端同步发力,需求端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供给端优化IPO和并购重组 [15] 对A股影响 - 短期3月A股震荡偏强,聚焦两会政策和资金动向,关注成长补涨和政策支持方向;会后科技成长方向走强;全年科技为矛内需为盾,AI+和机器人为科技双主线,PPI转正可关注内需带动的消费和周期等 [3][16]
政府工作报告学习:降息落地的可能条件及影响
开源证券· 2025-03-06 08:22
报告核心观点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主要延续2024年底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政策思路,政策目标和力度大概率符合预期;“降息”大概率不会落地;债市继续提示关注长债收益率上行;看好2025年转债行情,重点关注小盘转债和顺周期板块 [5][7][8][9] 经济目标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2%左右,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经济目标设定基本符合预期 [5] 降息分析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及“适时降准降息”,但“降息”或只是政策储备,大概率不会落地,历史上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及相关内容后全年未降息 [6][7] - “降息落地”需经济重新面临向下压力,2025年发生概率较低,因政策基调是“宽信用+宽财政”、地产对经济拖累减小、出口压力窗口期或至少到三季度、中美贸易关税不一定导致出口下降 [7] - 通胀方面,政策目标调至2%,或意味着通胀率回到2%之前“扩大内需、宽财政、宽信用”持续发力,发改委相关措施有望推动2025年通胀和企业利润回升 [7] 债市观点 - 市场存在降息预期,但“适度宽松”不等于大幅降息,即使2025年政策降息,若资金利率未跟随下降,债市难形成实质性利好 [8] - 考虑“紧资金+宽财政+宽信用”政策组合及市场叙事方式变化,“降息预期”将继续减弱,收益率有望进一步上行,近期长债收益率上行处于初期,若两会提及降息致预期回升,投资者可择机降低久期 [8] 转债观点 - 看好2025年转债行情,国内政策转向扩张性政策,财政和信用政策大概率宽松,转债市场有投资机会,重点关注小盘转债 [9] - 当前市场对经济、政策效果预期较低,地产有望出现拐点,建议关注顺周期板块 [9]
重要会议点评:政策靠前发力,把握行业轮动机会
华安证券· 2025-03-06 00:11
报告核心观点 - 政府工作报告整体符合市场预期,政策增量约3万亿有望靠前发力,建议把握行业轮动下的结构性机会 [3][12] 总量政策 - 内外部挑战增多,年内政策存加码可能,2025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除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下调外其余与上年一致,价格目标下调更务实,若内外部挑战增多政策力度或加码 [3] - 政策实施节奏靠前、力度高于2024年,财政政策进一步加码新增债务规模达2.9万亿,货币政策关注降准降息,要打好政策“组合拳”加强政策一致性,财政靠前发力可期 [4][7] - “标志性改革举措”值得关注,如高质量完成国企改革、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等 [7] 行业 - 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全方位扩大内需,安排3000亿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促消费或在服务消费上发力 [8] - “新质生产力”引领下发展重点产业方向清晰,包括培育壮大新兴和未来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 [9] 防范风险 - 房地产领域以收储和需求端调控为主要手段,地方政府债务领域强调在发展中化债,金融风险领域推进地方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处置和转型发展 [9][12] 投资机会 - 把握行业轮动机会,关注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汽车、家电板块,医药板块,新质生产力引领下的产业机会 [13] - 关注银行、保险等红利资产,经济基本面修复和风险化解有望改善银行资产质量,政策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提高高股息红利板块吸引力 [13]
《政府工作报告》解读:扩财政促内需的含金量正在上升
华金证券· 2025-03-05 22:07
报告核心观点 2025 年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净出口对经济增长拉动减弱,为实现 5%左右增长目标,需宏观政策积极促进消费投资内需;赤字率升至 4%、特别国债和专项债扩容、货币适度宽松落实为积极信用扩张、专项债收购存量房等政策,将支撑经济增长,预计 2025 年最终消费、资本形成、净出口分别对经济增长贡献 2.5、2.0、0.5 个百分点,基建投资同比增速约 10%,年中附近房地产市场或见 L 型拐点 [1][7][16][26] 各部分总结 目标维持 5%并突出外部风险,促进消费投资内需决心坚定 - 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加剧、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净出口对经济增长拉动或减弱,预计 2025 年净出口贡献降至 0.5%左右 [1][4] - 国内内生性有效需求不足,消费不振,2024 年最终消费贡献仅 2.2%,需政策发力扩大消费投资内需 [6][7] - 预计 2025 年最终消费、资本形成、净出口分别对经济增长贡献 2.5、2.0、0.5 个百分点,较 2024 年分别提升 0.3 和 0.7 个百分点 [1][7] 赤字率大幅升至 4%,消费补贴低于预期但有年中加码可能 - 赤字率提升 1 个百分点至 4%,财政支出增长约 4.4%,符合预期,从经常性财政支出和预算内投资支出两方面支撑 5%左右增长目标 [1][9] - 安排 3000 亿消费补贴资金低于预期,但赤字率充足、特别国债规模提升,若一二季度耐用品消费动能衰减快,年中可能加码补贴 [1][12] - 维持 2025 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限额以上商品零售同比分别为 4.6%、6.0%的预测不变,耐用消费品是内需提振目标方向 [13] 特别国债专项债大幅扩容,化债发展并举,基建空间打开 - 特别国债计划发行 1.8 万亿,为“两重”建设提供高效资金支持 [15] - 新增专项债 4.4 万亿,多安排 5000 亿,保证投资建设资金,下放审核权限、简化流程,促进基建投资靠前发力 [15][16] - 要求在发展中化债、在化债中发展,上修广义基建投资 2025 年同比增速预期至约 10% [16] 货币“适度宽松”落实为更加积极的信用扩张要求 - 货币政策延续“适度宽松”,删除暗示信用扩张需求放缓内容,预计 2025 年贷款、社融存量同比增速下行斜率放缓 [1][18] - 上修 2025 年新增贷款、社融规模分别至 17.3 万亿和 33.4 万亿,年底贷款余额同比和存量社融同比增速预计分别为 6.8%和 7.7% [19] - 利率和汇率约束下,央行或调整数量型工具,降准是优选,力度更果断,近期美元走弱或提供降息窗口 [21] 专项债收购存量房,缓解商品 + 保障房市场双向供需矛盾 - 房地产调控从需求 - 供给循环和商品 + 保障双轨市场建设两方面构建新模式,专项债收购存量房是关键 [23] - 需求侧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预计 2025 年以“房票”等方式促进新增地产需求 [24] - 供给侧合理控制新增用地供应,盘活存量,专项债用于土地收储和收购存量商品房额度预计 6000 - 8000 亿 [25][26] - 预计 2025 年中附近房地产市场迎来“L 型”底部,走上双轨新模式 [26]
策略点评报告:解读2025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科技为矛,宏观为盾
华福证券· 2025-03-05 21:25
报告核心观点 - 2025年3月5日李强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清晰分析中国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并提出应对之策,总体思路是科技为矛、宏观为盾,将助力中国经济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1][2][11] 各部分总结 外部环境挑战分析 - 报告指出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对中国崛起进程中的外部风险和挑战有清醒认识 [1][11] - 对比2023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2025年用149字全面表述外部风险,涉及经济动能、贸易产业、地缘政治,显示领导层评估全面深刻 [12] 应对之策 发展科技 - 科技发展是应对百年变局的关键抓手,我国将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数字经济激发活力一个都不能少 [2][13] - 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方面,2025年除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产业发展,还首次提出推动具身智能等产业、6G发展 [15] - 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方面,2025年增加大模型、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AI相关产业,还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纳入 [15] - 传统产业升级方面,2025年继续大力投入财政资金补助,助推制造业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和大规模设备更新 [15] - 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大人才储备、基础科研储备,2025年全方位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开展科研工作 [16] 稳定宏观经济 - 采取更加积极的宏观政策为经济发展添油加力,财政政策上2025年财政赤字率提高到4%,超长期特别国债1.3万亿,地方政府专项债4.4万亿,均比2024年显著增加 [2][16] - 货币政策适度宽松,进一步降息降准,为实体经济提供宽裕流动性,且宏观政策更聚焦需求端,着力解决有效需求不足问题 [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