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平安证券
icon
搜索文档
美业专题:从所有女生的offer2025》看产业变化:大众赛道竞相追逐,百花齐放
平安证券· 2025-10-22 19:14
行业投资评级 - 社会服务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维持)[1] 报告核心观点 - 美妆行业呈现“买方市场”态势,消费者话语权显著提升,品牌方竞争加剧 [3] - 国货品牌和大众品牌在本季《所有女生的offer》中参与度更高,占比更大 [3] - 本季offer谈判结果对消费者更为友好,体现出折扣更深、新品升级不涨价、组合设置更贴近需求的特点 [3] - 国际与国内品牌竞相追逐,行业呈现百花齐放局面,国货品牌竞争力不断增强 [3] 竞争格局与消费者话语权 - 2025年《所有女生的offer》共有88个品牌的166个SKU参与谈判,美业(含美妆、个护、仪器)品牌超过52个,其中国货品牌32个,国际品牌20个,SKU超过120个 [3][10] - 谈判机制升级为“四角攻擂战”,消费者投票权重占60%(60票),李佳琦团队和场外专家团各占20票,共同决定SKU机制和直播间出场顺序 [3][7][10] - 与早期(2021年LVMH专场、2022年雅诗兰黛专场)相比,2025年国际高端品牌参与度降低,国货品牌和大众品牌成为主力 [3][16][18] - 参与谈判的offer中,价格在1000元或以上的仅有十余个,多数offer价格在500元以内,大众品牌更多 [19][21][22] 产品策略与消费者友好度 - 针对老客的囤货套组设置更为“简单、干净”,赠品种类减少便于比价,且折扣力度相较618大促有所加深 [25][26] - 为降低尝新门槛,部分国货新品(如珀莱雅旗下Off&Relax、LAN时光油蜜面膜、颐莲面膜)增加了“不喜可退”机制,拉新更为友好 [28][30] - 多个品牌采取“升级不涨价”策略,部分产品单位价格甚至下降,例如理肤泉全新光电霜升级降价并加赠品 [31][32] - 部分品牌将新品首发放在offer谈判中,如科兰黎VB精华,最终双瓶装机制相当于定价的45折 [31][39] 品牌动态与综合实力 - 国际成熟品牌持续升级新品并夯实基础研究,如资生堂红腰子精华、修丽可抗皱精华等携带新品参与谈判 [42][43] - 国际洗护品牌(如凡士林首次参与)从线下优势渠道延伸至线上,并探索IP联名等玩法触达年轻用户 [42][43][44] - 老国货品牌爆发新活力:百雀羚推出灵玉系列及新经典小蓝罐;相宜本草开发红景天系列并获美白特证;彩棠6年5次迭代爆品修容盘;完美日记携转型后口碑新品参与 [45][46][47] - 国货品牌基础研究实力提升:优时颜2023年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IF=19)发表论文研究递送系统;欧诗漫深耕珍珠美白赛道,发掘1437种珍珠活性成分并推动德清珍珠申遗成功 [50][52] - 众多新兴国货品牌(如纨素之肤、绽媄娅、柳丝木、馥郁满铺、pmpm、OR、函得仕等)为谋求更大曝光和破圈,首次参与节目 [53][55] 投资建议 - 美妆市场处于理性发展期,建议关注能快速响应消费者需求的国货品牌,如毛戈平、珀莱雅、上美股份、爱美客、贝泰妮、润本股份、巨子生物、丸美股份等 [3][59]
科大讯飞(002230):三季度业绩持续向好,大模型应用落地成效明显
平安证券· 2025-10-22 09:21
投资评级 - 报告对科大讯飞的投资评级为“推荐”,且为“维持” [1]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三季度业绩持续向好,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经营性现金流净额等各项核心经营指标均保持正向增长 [9] - 讯飞星火大模型性能保持业界领先水平,应用落地成效明显,第三季度大模型相关项目中标金额达5.45亿元,是第二名至第五名总和的1.88倍 [9][10] - 公司是我国人工智能领域领先企业,坚持核心技术底座自主可控,大模型的持续迭代升级将为长期发展带来较大想象空间 [10] 公司基本数据 - 公司总股本为2,312百万股,总市值约1,216亿元,每股净资产7.70元,资产负债率为56.4% [1]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刘庆峰,大股东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持股10.03% [1] 三季度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69.89亿元,同比增长14.41% [5][9]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0.67亿元,相比去年同期-3.44亿元大幅减亏 [5][9]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营业收入60.78亿元,同比增长10.02%;归母净利润1.72亿元,同比增长202.40% [9] - 2025年第三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2623.89万元,同比增长76.50%;经营性现金流净额8.95亿元,同比增长25.19% [9] - 2025年前三季度毛利率为40.28%,与去年同期40.45%基本持平;期间费用率为43.83%,同比小幅下降0.6个百分点 [9] 大模型技术进展与应用 - 2025年7月25日,基于全国产算力训练的“讯飞星火X1”升级版上线,实现对OpenAI o3的对标,并在数学、翻译、推理、文本生成等方面保持业界领先 [9] - 大模型在幻觉治理准确率上大幅领先业界主流模型,底座多语言能力扩展支持130多个语种 [9] - 2025年9月17日,发布专为东盟十国打造的星火东盟多语言大模型底座,支持东盟各国行业应用高效安全落地 [10] - 2025年前三季度开发者数量持续高速增长,新增开发者超过122万,其中大模型开发者新增69万 [10]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年至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14亿元、11.86亿元、15.48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40元、0.51元、0.67元 [7][10] - 预计2025年至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76.54亿元、334.63亿元、409.32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8.5%、21.0%、22.3% [7] - 以2025年10月21日收盘价计算,2025年至2027年对应的市盈率(P/E)分别为133.1倍、102.5倍、78.6倍 [7][10] 主要财务比率预测 - 获利能力持续改善,预计净利率从2024年的2.4%提升至2027年的3.8%,净资产收益率(ROE)从2024年的3.1%提升至2027年的7.7% [7][12] - 预计资产负债率从2024年的54.9%逐步上升至2027年的59.4% [12]
五年规划回眸与展望(一):上市公司量质齐升,投资价值持续彰显
平安证券· 2025-10-21 21:25
核心观点 报告认为,“十四五”期间中国资本市场改革深化,推动上市公司实现“量质齐升”,投资价值持续彰显。展望未来,在市场改革与产业升级驱动下,上市公司质量有望继续提升,并酝酿出更多投资机会,尤其看好AI、先进制造等科技领域的龙头企业 [1][2][3][26][27][28] 政策背景 - “十四五”期间资本市场改革深化,2024年新“国九条”及60余项配套规则全方位重构制度基础,提升上市公司质量的监管框架持续完善 [1][6] - 在“入口端”严把发行准入关,提升主板和创业板上市标准,并出台“科创板八条”、“并购六条”等政策,引导融资资源向科技创新领域倾斜 [1][6] - 在“出口端”严格退市监管,“十四五”期间推进两轮退市改革,累计退市公司数量是“十三五”时期的4倍以上,新“国九条”进一步强化退市约束和执行效率 [1][2][7] - 强化持续监管,新“国九条”从信息披露、市值管理、股东回报等方面完善框架,鼓励上市公司制定市值管理策略,提升经营效率和股东回报 [1][7] 市场回顾:总量结构 - 上市公司规模显著跃升,截至2025年9月底,全部A股上市公司数量达5,436家,总市值达105.8万亿元,分别较“十三五”末增长30.0%和33.2% [11] - 结构持续优化,增量上,“十四五”期间新上市公司中“双创”板块占比约六成,新兴产业占比近七成;存量上,新兴产业公司数量和总市值占比分别达49.2%和49.7%,较“十三五”末提升4.4和8.9个百分点 [11] - 电子行业市值占比在2025年首次超越银行业,达到12.7%,位居各行业首位;同期金融地产业总市值占比下降至17.1% [11] 市场回顾:经营质量 - 经营规模显著扩大,“十四五”以来A股累计营业收入和净利润较“十三五”时期分别增长43.7%和38.0%,对GDP的贡献比重从52%提升至58% [15] - 收益质量不断夯实,全A经营活动净收益占利润总额的比例从“十三五”末的57.8%提升至2025年中报的68.1%,龙头企业该比例进一步提升至73.0% [15] - 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十四五”以来累计研发支出达7.3万亿元,较“十三五”期间大幅增长101.4%,研发强度从2.5%提升至3.1%,双创板块研发强度显著更高(创业板4.9%,科创板12.0%) [18] - 出口出海步伐加快,“十四五”以来累计境外业务收入达43.7万亿元,较“十三五”增长57.2%,境外收入占比提升至14.0%,新兴产业境外收入贡献度提升至40.6% [20][21] 市场回顾:投资回报 - 股东回报意识显著增强,“十四五”期间A股累计现金分红规模达9.2万亿元,累计股份回购规模达5,941.4亿元,分别较“十三五”时期增长49.4%和148.3% [23] - 政策引导效果明显,监管层通过将分红与减持挂钩、鼓励一年多次分红、设立回购专项工具等举措,引导上市公司完善股东回报机制 [23] 未来展望 - 市场定价已反映上市公司价值提升,“十四五”以来通信、汽车、电子等科技制造行业累计涨幅在20%-130%之间,显著跑赢大盘(上证指数+11.8%),2025年科技板块行情表现突出 [27][31] - 未来资本市场改革将沿新“国九条”指引的高质量发展路径纵深推进,配合产业升级趋势强化对科技创新的服务支持,上市公司治理和投资者回报机制有望持续完善 [28] - 投资机会将持续酝酿,建议重点关注顺应全球技术与产业变革的AI、先进制造等科技领域,尤其是经营质量和技术创新具备优势的龙头企业 [3][28]
美元债与汇率2025年四季度策略:波动回归
平安证券· 2025-10-21 18:28
核心观点 - 报告核心观点为2025年四季度美元债与汇率市场波动性或增大,美债利率展望呈现波动增大但短端确定性更强的特征,美元指数预计维持偏强震荡,美元债信用策略建议警惕关税升级尾部风险并预计利差先上后下,可逢高买入 [2][3][46] 市场回顾 - 2025年三季度美债利率整体下行,10年期美债收益率从7月底的4.4%附近下滑至4%附近,此轮下行主要由非农数据走弱及降息预期发酵驱动 [7] - 三季度美元债风险情绪趋弱,投资级表现跑赢高收益级,其中中资美元债投资级回报率为2.41%,高收益级回报率为1.99%,高收益中资美元债表现不及美国美元债和亚洲美元债,或受地产商债务重组影响 [9][10] - 2025年10月以来,随着美国政府持续停摆及中美关税摩擦升级,投资级和高收益美元债利差均有走阔,高收益债利差走阔幅度大于投资级 [13] 基准利率展望 - 2025年10月,因政府停摆导致数据真空期,对债市扰动较少,美债或维持低位震荡格局 [38] - 2025年11月,市场可能进入因关税谈判及数据重新公布带来的高波动环境,期限利差有走阔压力;若关税谈判不顺利,期限溢价可能攀升,若顺利达成协议则风险偏好修复可能压制美债表现 [38] - 2025年12月至2026年一季度,美国消费季叠加年初企业调价,企业成本转嫁冲动或更大,需关注通胀效应是否加剧 [38] - 2025年11月公布的10月失业率数据可能因政府关门及联邦政府一次性买断计划影响而面临约0.3个百分点的上行压力 [42] 汇率展望 - 预计2025年四季度美元指数将维持偏强震荡,运行区间预计在95-105点,其走势或主要跟随美国国内降息预期变动 [46] - 欧洲方面,德国财政宽松开始落地,但法国面临财政僵局、英国有财政缺口需补充,拖累欧洲整体财政扩张力度,美国与欧洲的利差优势对美元构成支撑 [46][48] - 需警惕2025年11月美国关税摩擦升级的尾部风险,此前关税不确定性曾导致实际美元指数最大较模型低估约5% [46] 美元债策略 - 四季度美元债信用利差预计先上后下,需警惕11月关税升级的尾部风险,若关税摩擦升级可考虑逢高买入 [58] - 从一级交易商头寸看,投资级美元债需求仍然相对旺盛 [58][60] - 行业配置方面,从估值看建议关注必选消费板块;从抗波动角度看,在关税冲击时表现较稳健的板块包括国企、券商和银行普通债 [65][66][69] - 近期中资地产债新发供给增多,主要源于部分地产商进行债务重组 [62]
经济数据推迟发布,联储降息预期升温
平安证券· 2025-10-21 15:58
核心观点 - 市场风险偏好呈现结构性变化,美股走强而港股调整,MSCI全球股指上涨1.20% [2] - 美联储降息周期开启确认,但降息幅度存在博弈空间,市场几乎完全预期10月会议将降息25个基点(可能性98.9%) [2] - 特朗普对华关税政策反复,10月10日威胁加征100%新关税,但10月19日又称高关税策略不可持续,中美将举行贸易会谈 [2] - 投资结构上建议关注三条主线:景气向上的科技成长板块(AI/互联网/半导体等)、行业景气有望改善的板块(新能源/建材/传统周期等)、受益于内需政策支持和居民消费结构转型的新消费领域 [2] 基本面:美国经济数据与政策动态 - 美国关键经济数据(9月CPI报告和就业数据统计报告)因联邦政府停摆而推迟发布 [2][5] - 美联储内部对降息步伐存在分歧,新任理事米兰支持10月降息50个基点,而理事沃勒主张维持每次25个基点的谨慎步伐 [2][5] - 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双方在船舶费用、稀土出口管制、反垄断等领域展开博弈,后续需重点关注10月31日至11月1日的APEC领导人峰会及11月11日的中美暂缓关税到期日 [6][8] 政策面:特朗普政府动向 - 特朗普政府政策涉及贸易、联邦招聘及国际关系等多个方面,例如考虑终止与中国有关的食用油业务以报复中国拒绝购买美国大豆,2024年中国进口美国大豆约2700万公吨,价值近128亿美元 [10] -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表示,若中国停止对稀土的出口管制,美国可能延长对中国商品的关税暂停期限 [10] - 白宫提议将TikTok美国业务剥离给包括甲骨文在内的投资者,新实体将受严格规则约束 [10] 流动性环境 - 海外流动性整体呈现边际宽松态势,具体指标变化体现在美债利率、信用利差、美元指数及市场波动率等多个维度 [11][12] 全球大类资产表现 - 全球股市多数上涨,美股表现强劲,道琼斯工业指数上涨1.56%、标普500指数上涨1.70%、纳斯达克指数上涨2.14% [2][14][17] - 债券市场方面,10年期和2年期美债收益率分别下跌3基点和6基点,至4.02%和3.46% [2][18] - 商品及外汇方面,美元指数下跌0.27%至98.56,COMEX黄金上涨5.76%,ICE布油下跌1.21% [2][15][18] 美股市场分析 - 美股主要指数普涨,罗素2000纯价值指数上涨2.5%,通讯服务(+3.6%)和房地产(+3.4%)行业领涨 [25][27][32] - 标普500指数估值处于高位,截至10月17日PE(TTM)为29.34,超过过去十年均值加一倍标准差,位于89.03%历史分位 [25] - 重要个股动态方面,科技行业并购与合作活跃,例如贝莱德和英伟达以400亿美元收购Aligned Data Centers,Meta为其数据中心获得近300亿美元融资 [35] 港股市场分析 - 港股主要股指大幅下跌,恒生科技指数下跌8.0%,恒生指数下跌4.0%,受中美关税策略调整及大型科技股走弱拖累 [2][36][41] - 行业表现分化,公用事业(+1.33%)上涨,而资讯科技业(-8.21%)跌幅居前;概念指数中奢侈品指数(+8.25%)和香港零售指数(+7.74%)表现较好 [43][45] - 南向资金周度净流入451亿港元,规模较上周的26亿港元扩大,主要流向金融业和非必需性消费;外资(国际中介机构)则转为流出 [47][53] - 重要个股方面,泡泡玛特周涨幅达6.1%,而中芯国际周跌幅为10.9%;公司动态包括阿里巴巴与蚂蚁集团投资9.25亿美元设立香港总部等 [55][57] 下周经济事件展望 - 美国将发布多项关键数据,包括9月平均时薪、非农就业人数变动、零售销售及CPI同比与环比数据 [58] - 英国和日本也将分别发布9月CPI数据 [58]
燕京啤酒(000729):U8延续增长,盈利能力提升
平安证券· 2025-10-21 15:54
投资评级 - 报告对燕京啤酒的投资评级为“推荐”,且为“维持”评级 [1] 核心观点 - 燕京啤酒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显示,1-3Q25实现营收134亿元,同比增长4.6%,归母净利润17.7亿元,同比增长37.4% [5] - 3Q25单季度实现营收49亿元,同比增长1.5%,归母净利润6.7亿元,同比增长26.0% [5] - 公司核心大单品U8维持良好增长态势,带动产品结构升级、市场形态焕新和盈利水平提升 [8] - 公司通过“全渠道融合+区域深耕”夯实市场基础,并加快数字化建设以提升运营效率 [8] - 成本红利持续释放,3Q25毛利率达50.2%,同比提升2.2个百分点 [8] - 费用控制成效显著,3Q25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同比分别下降0.1/0.9/0.02个百分点 [8] - 3Q25归母净利率提升至13.7%,同比增加2.7个百分点 [8] - 基于U8等中高档产品持续放量及费用控制、子公司减亏,报告看好公司未来盈利能力提升,并上调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15.8/18.6/21.5亿元 [8] 主要财务数据与预测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46.67亿元,预计2025-2027年将分别增长至155.16亿元、162.16亿元和167.80亿元 [7][9] - 2024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10.56亿元,预计2025-2027年将分别达到15.84亿元、18.63亿元和21.47亿元 [7][9] - 盈利能力持续改善,毛利率预计从2024年的40.7%提升至2027年的46.4%,净利率预计从2024年的7.2%提升至2027年的12.8% [7][10] - 净资产收益率(ROE)预计从2024年的7.2%提升至2027年的12.4% [7][10] - 每股收益(EPS)预计从2024年的0.37元增长至2027年的0.76元 [7][10] - 估值方面,基于当前股价,预计市盈率(P/E)将从2024年的33.3倍下降至2027年的16.4倍 [7][10] 运营与销量 - 1-3Q25公司啤酒总销量为350万千升,同比增长1.4% [8] - 3Q25单季度啤酒销量为114万千升,同比增长0.1% [8] - 报告认为3Q25的收入增长主要得益于产品结构升级 [8]
海光信息(688041):算力芯片市场版图扩展,3Q25收入持续高增
平安证券· 2025-10-21 12:37
投资评级 - 报告对海光信息维持“推荐”评级 [1][8] 核心观点 - 海光信息是国产算力核心标的,CPU、DCU系列产品在国内市场竞争力较强,在AI浪潮和信创的加持下,公司业绩有望维持稳定增长 [8] - 公司产品性能优异,生态丰富,竞争力强大,成长潜力可观 [8]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26亿元,同比增长69.60%,收入维持高速增长态势 [5][8]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7.60亿元,同比增长13.04%,利润增速慢于收入增速,主要因少数股东损益大幅增长至4.39亿元(同比增长110.23%)[5][8] - 研发费用与销售费用快速增长,为算力芯片推陈出新、扩大市场版图做好充足保障:2025Q3研发费用10.88亿元(同比增长59.35%),销售费用1.28亿元(同比增长159.98%)[8] - 存货与合同负债显示公司供应链健康、订单饱满:2025Q3末存货65.02亿元,较2025H1末增长4.89亿元;合同负债28.00亿元,较2025H1末下降2.91亿元,但仍处于较高水平 [8] 财务预测与业绩 - 预计2025-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将持续增长:2025E为30.74亿元,2026E为45.11亿元,2027E为62.10亿元 [7][8] - 预计2025-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将持续增长:2025E为142.14亿元,2026E为200.63亿元,2027E为271.10亿元 [7] - 预计2025-2027年公司每股收益(EPS)将持续增长:2025E为1.32元,2026E为1.94元,2027E为2.67元 [7] - 以2025年10月20日收盘价计算,对应2025-2027年市盈率(P/E)分别为172.9倍、117.9倍、85.6倍 [7][8] 盈利能力指标 - 预计毛利率保持稳定:2025E为61.0%,2026E为61.2%,2027E为61.5% [7][11] - 预计净利率稳步提升:2025E为21.6%,2026E为22.5%,2027E为22.9% [7][11] - 预计净资产收益率(ROE)显著改善:2025E为13.5%,2026E为17.0%,2027E为19.6% [7][11] 财务健康状况 - 公司资产负债率较低且预计保持稳定:2024A为20.7%,2025E为14.1%,2026E为14.3%,2027E为14.3% [1][11] - 偿债能力指标强劲:流动比率2024A为4.1,2025E为6.9;速动比率2024A为2.5,2025E为4.0 [11] - 每股净资产预计持续增长:2024A为8.71元,2025E为9.80元,2026E为11.41元,2027E为13.61元 [11]
英伟达发布800VDC白皮书,关注GaN及SiC功率器件
平安证券· 2025-10-21 11:16
行业投资评级 - 电子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维持)[1] 核心观点总结 - 英伟达发布白皮书指出,能耗是影响当前及下一代AI数据中心发展的核心变量,GPU机架功率密度接近Web服务器的100倍且呈指数级增长[3] - 为满足AI数据中心能耗需求,800VDC架构通过简化电源路径、提升传输电压可有效提升整体能量效率和密度,其性能表现依赖GaN及SiC功率半导体[3] - GaN功率器件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的3.9亿美元攀升至2030年的35.1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44%,增长近10倍[3] - 投资建议关注氮化镓及碳化硅产业链相关公司[3] 智能手机市场动态 - 2025年第三季度中国大陆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6720万台,同比下降3%[6][9] - vivo以1180万台出货量重夺榜首,市场份额18%;华为出货1050万台,份额16%;苹果出货1010万台,排名升至第三[6][9] - 2025年7月国内手机出货量2809.3万部,同比增长16.1%,其中5G手机出货2262.1万部,占比80.5%[11] - 2025年1-7月国内手机累计出货1.69亿部,同比下降1.1%,5G手机出货1.43亿部,占比84.7%[11] 半导体与存储芯片市场 - 三星电子第三季度存储芯片销售额达194亿美元,环比增长25%,重夺全球第一;SK海力士销售额175亿美元,同比增长13%[15][17] - 美国费城半导体指数本周(截至10月17日)报6777.98点,较10月13日上涨0.81%;中国台湾半导体指数报845.62点,上涨2.41%[22] 可穿戴设备市场 - 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可穿戴腕带设备出货量5020万台,同比增长13%[20] - 小米第二季度出货950万台,同比暴增61%,增幅最大;华为出货880万台,同比增长47%[20] 电子行业市场表现 - 本周申万半导体指数下跌6.53%,电子行业及细分领域指数均下跌,光学光电子板块跌幅最小为6.23%[23] - 电子行业485只A股成分股中,46只上涨,2只持平,437只下跌;雅创电子涨幅24.47%,艾比森涨幅21.89%[25]
2025年前三季度经济增长数据点评
平安证券· 2025-10-21 09:56
宏观经济总体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实际GDP同比增长5.2%,为完成全年目标打下基础[2] - 三季度实际GDP单季同比增长4.8%,较二季度回落0.4个百分点[2] - 三季度名义GDP同比增速为3.73%,GDP平减指数增速为-1.1%,较二季度提升0.2个百分点,价格出现边际改善[2] 经济增长驱动力分析 - 支出法角度看,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实际GDP的拉动为2.7个百分点,货物和服务净出口拉动1.2个百分点,二者支撑延续[2] - 仅资本形成总额对实际GDP增速的拉动较二季度减弱[2] - 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后,1-9月项目投资同比增长3.0%[2] 工业生产与服务业 - 9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较上月提升1.3个百分点,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3.8%,较上月提升4.2个百分点[2] - 9月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5.6%,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12.8%,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7.8%[2] 消费市场表现 - 9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0%,较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商品零售增速快于餐饮收入[2] - 前三季度人均可支配收入累计同比增长5.1%,人均支出增长4.6%,服务性消费支出增长4.1%[2] - 得益于以旧换新政策,商品消费成为前三季度居民消费的主要带动[2] 投资情况 - 1-9月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同比-0.5%,较上月回落1个百分点,主要受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13.9%的影响[2] - 投资支撑在于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4.0%,拉动全部投资增长2.0个百分点,以及广义基建和制造业投资累计同比分别为3.3%和4.0%[2] 政策展望 - 四季度财政稳投资力度提升,5000亿元新型政策性工具9月末开始投放,近期财政部又下达5000亿元地方债限额结存[2]
国家统计局公布2025年1-9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及销售数据:单月销售降幅收窄,开竣工增速反弹
平安证券· 2025-10-20 17:34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强于大市”,且为维持评级 [1] 报告核心观点 - 房地产行业仍朝着止跌回稳方向迈进,但市场修复需要过程 [5] - 后续降息降成本以提升租金回报率吸引力、加速推进收储仍为实现止跌回稳关键举措 [5] - 在资本市场波动加大背景下,优质地产配置价值凸显 [5] 市场销售表现 - 9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8531万平米,同比下降10.5%,降幅较8月收窄0.01个百分点 [5] - 9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金额8025亿元,同比下降11.8%,降幅较8月收窄2.2个百分点 [5] - 1-9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销售金额累计同比下降5.5%、7.9%,降幅较1-8月扩大0.8个、0.6个百分点,但分别较2024年全年收窄7.4个、9.2个百分点 [5] - 9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7.6亿平米,连续7个月减少,去库存成效继续显现 [5] 投资与建设情况 - 9月全国房地产投资同比下降21.3%,降幅较8月扩大1.7个百分点 [5] - 9月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14.4%,降幅较8月收窄5.9个百分点 [5] - 9月竣工面积同比增长1.5%,增幅较8月提升22.9个百分点 [5] - 9月百城土地成交溢价率降至2.9%,其中一线城市土地成交溢价率为12.3%,仍维持一定热度 [5] 企业资金状况 - 9月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同比下降11%,降幅较8月收窄1.5个百分点 [5] - 国内贷款同比下降14.5%,降幅较8月扩大15.7个百分点 [5] - 定金及预收款同比下降8.6%,降幅较8月收窄6.6个百分点 [5] - 个人按揭贷款同比下降11.5%,降幅较8月收窄8.0个百分点 [5] 投资建议 - 从板块轮动及补涨角度关注中国海外发展、招商蛇口、绿城中国、越秀地产、贝壳-W、滨江集团 [5] - 中期受益“好房子”建设且股息率有吸引力的建发国际集团、华润置地 [5] - 持续看好华润万象生活、保利物业、招商积余、中海物业、绿城服务等细分领域头部企业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