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海证券
icon
搜索文档
中孚实业(600595):2024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成本压力明显缓解,业绩弹性可期
国海证券· 2025-04-18 19:0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中孚实业“买入”评级 [1][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受益于行业景气度上行以及成本下降,公司业绩有望迎来持续性改善 [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表现与数据 - 截至2025年4月17日,中孚实业近1个月、3个月、12个月相对沪深300表现分别为-16.6%、11.3%、-13.5%,沪深300对应表现为-5.6%、-1.1%、5.8% [3] - 截至2025年4月17日,中孚实业当前价格3.46元,52周价格区间2.24 - 4.48元,总市值138.73亿元,流通市值138.67亿元,总股本400943.01万股,流通股本400790.51万股,日均成交额3.56亿元,近一月换手1.92% [3] 财务数据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227.61亿元,同比+21.12%;归母净利润7.04亿元,同比-39.3%;扣非归母净利润5.93亿元,同比-38.61% [4] - 2024Q4公司营收60.28亿元,同比+17.05%,环比+5.04%;归母净利润-0.24亿元,同比-106.46%,环比-108.31%;扣非归母净利润-0.95亿元,同比-145.47%,环比-136.15% [4] - 2025Q1公司营收50.21亿元,同比-3.1%,环比-16.7%;归母净利润2.3亿元,同比+426.79%;扣非归母净利润1.83亿元,同比+943.49% [4] 投资要点 成本压力缓解与业绩弹性 - 氧化铝价格回落,生产成本有望下降,2024Q4氧化铝现货平均价环比+35.01%,挤压电解铝利润,2025年Q1均价环比-27.36%,销售毛利率回升,截至4月16日现货价降至2894元/吨 [6] - 四川电费结算价格调整,预计全年平均结算电价降至0.45 - 0.48元/度,单吨成本将下降810 - 1215元 [6] - 权益产能提升,2025年2月中孚铝业成全资子公司,电解铝权益产能升至75万吨,铝精深加工产能69万吨/年,煤炭产能225万吨分布于3家子公司 [6][7] 员工持股与分红计划 - 2025年2月推出员工持股计划,处置2.6亿股股票(占总股本6.47%),参与人数不超6500人 [9] - 4月公布2025 - 2027年股东分红回报计划,每年现金分配利润不少于可分配利润的60% [9] 盈利预测 |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22761|25227|26223|27419| |增长率(%)|21|11|4|5|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704|1683|1931|2276| |增长率(%)|-39|139|15|18| |摊薄每股收益(元)|0.18|0.42|0.48|0.57| |ROE(%)|5|11|12|14| |P/E|15.72|8.24|7.19|6.09| |P/B|0.78|0.94|0.89|0.84| |P/S|0.50|0.55|0.53|0.51| |EV/EBITDA|5.93|4.00|3.35|2.53|[8]
双箭股份(002381):2024年年报点评:2024Q4收入创历史新高,天台项目有序推进
国海证券· 2025-04-18 19:0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11][4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Q4收入创历史新高,公司抢抓市场机遇调整策略,巩固提升市场份额,2024年生产各类橡胶输送带9108.65万平方米,比上年度增长13.41% [7] - 资产减值损失部分拖累业绩,2024Q4公司资产减值损失为0.15亿元,高于2024Q3的0.04亿元和2023Q4的0.08亿元 [9] - 天台项目持续推进,“天台智能制造生产基地项目”一期年产3000万平方米产能已建成,二期年产3000万平方米产能正在建设 [10] - 适度调整公司业绩预期,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2.00、38.80、45.1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1、3.57、4.17亿元,对应PE分别10.9、7.4、6.3倍,看好公司成长性 [11][4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财务数据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13亿元,同比增长4.6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4亿元,同比减少36.49%;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7.20%,同比减少4.71个百分点;销售毛利率17.63%,同比下降3.12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5.68%,同比下降3.72个百分点 [5] - 2024Q4实现营收7.79亿元,同比+5.43%,环比17.99%;归母净利润0.14亿元,同比-82.53%,环比-53.21%;ROE为0.64%,同比减少3.20个百分点,环比减少0.75个百分点;销售毛利率15.53%,同比减少6.46个百分点,环比减少0.87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1.89%,同比减少9.06个百分点,环比减少2.62个百分点 [6] - 2024年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3.75%/3.87%/3.20%/0.38%,同比-0.05/+0.11/-0.22/+1.16pct;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0.75亿元,同比-37.51% [7] - 2024Q4公司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财务费用分别为0.34/0.30/0.26/0.05亿元,同比+0.02/+0.03/+0.03/+0.09亿元,环比+0.10/+0.08/+0.05/+0.01亿元 [9] 盈利预测与评级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2.00、38.80、45.1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1、3.57、4.17亿元,对应PE分别10.9、7.4、6.3倍,维持“买入”评级 [11][43]
国海证券晨会纪要-20250418
国海证券· 2025-04-18 09:03
报告核心观点 - 对地平线机器人-W、爱玛科技、密尔克卫、达梦数据等公司进行点评,预测业绩并给出投资评级,对智能驾驶、煤炭、物流、计算机、金融等行业进行分析,给出行业评级和投资策略 [3][10][25][30][35][38] 各公司及行业报告总结 地平线机器人-W(9660.HK)深度报告 - 公司概况:是领先的ADAS和AD解决方案供应商,定位二级供应商,客户群广阔,发展历程历经初创、合作迭代和稳步前行阶段,股权结构稳定,财务状况良好,2022 - 2024年收入同比高增、毛利率提升、费用率下降、资金充足 [3][4] - 智能驾驶:新能源汽车和自主品牌推动行业增长,智驾功能渗透率提升、价格带下探,产业链参与方多样,市场空间扩容,地平线市占率提升 [5][6] - 核心竞争力:提供软硬件一体解决方案,征程系列芯片优势明显,技术引领,开放生态赋能产业链,授权及服务业务收入高增 [7][8] - 投资建议:预测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4.76/53.40/74.35亿元,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 - 15.04/-8.08/8.63亿元,对应PS为19.30/12.56/9.02X,维持“增持”评级 [9] 爱玛科技公司点评 - 事件:2025年4月15日发布2024年年报,2024年营收216.06亿元,同比+2.71%,归母净利润19.88亿元,同比+5.68% [10][11] - 投资要点:销量平稳,毛利率提升、费用率上升,新国标优化行业格局,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补贴效果好 [12][13] -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预测2025 - 2027E营业收入分别为270.53/302.57/331.7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17/31.10/35.70亿元,对应PE分别为13.48/11.77/10.26X,维持“买入”评级 [13] 行业动态研究(煤炭行业) - 事件:2025年4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3月能源生产情况,原煤和电力生产增速加快 [14][15] - 投资要点:供给端生产加速、进口放缓,需求端火电降幅收窄、非电景气提升,库存有变化,供需基本面宽松但3月环比修复 [16][18][23] - 总结及建议:预计港口库存去化,煤价短期平稳,关注煤炭投资价值,维持行业“推荐”评级,给出重点关注标的 [23][24] 密尔克卫公司点评 - 事件:2025年4月15日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及2025年一季报,业绩增长 [25] - 投资要点:货代高景气,物贸双轮驱动,毛利率微降、费率优化,多元业务布局完善全球战略 [26][27][28] -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34.56/148.85/163.3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51/7.16/7.83亿元,对应PE分别为12/11/10倍,维持“买入”评级 [28][29] AutoGLM行业专题研究 - 投资要点:智谱发布AutoGLM沉思,突破传统AI局限,融合DeepResearch+Operator创造新范式,开源驱动Agent产业加速,未来通用+垂类Agent是方向 [30][31][32] - 行业评级及投资策略:维持计算机行业“推荐”评级,给出相关公司 [33][34] 社融总量资产配置报告 - 投资要点:2025年3月金融数据显示社融存量同比与信贷投放超预期,M1增速超预期、M2增速持平,存款分化,社融存量同比增速升至8.4%,信贷数据向好 [35][36] - 投资策略:关注居民长期需求复苏信号和企业短期贷款增长驱动力 [37] 达梦数据科创板公司普通报告 - 事件:2025年4月15日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营收和净利润增长 [38] - 投资要点:2024年营收同比+31%,数据库一体机收入同比+180%,净利率稳定,研发投入高,市占率领先,信创加速或受益 [39][40][42] -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13.05/16.05/19.26亿元,归母净利润4.63/5.74/6.95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58/47/38X,维持“买入”评级 [43]
国海证券晨会纪要-20250417
国海证券· 2025-04-17 09:03
报告核心观点 - 二季度信用债配置正当时,可关注不同期限和区域的信用债机会;多家公司业绩表现良好,各有增长亮点,如腾讯核心业务强劲、浙江龙盛主营产品销量提升等,多数公司维持或首次给予积极投资评级 [3][6][9] 各报告总结 《如何把握二季度信用债行情?--债券研究周报》 - 信用债配置正当时,二季度供给或正常偏低,需求端理财和基金有季节性增量,票息和正 carry 优势仍在 [3] - 短端票息策略可延续,关注一级市场短端高票息城投债,山东、重庆等区域到期高估值城投债规模大 [3] - 关注二级市场短端高估值城投债,昆明、西安等区域存量规模大,风险偏好低的机构可关注湖南等区域 [4] - 二季度可适度拉长信用债参与期限,关注 2 - 3Y、3 - 5Y 高估值、高流动性信用债及相关主体 [4] 《核心业务延续强劲增长,经营杠杆继续释放--腾讯控股/社交Ⅱ(00700/217208) 点评报告(港股美股)》 - 预计 2025Q1 腾讯营业收入 1778 亿元(YoY + 11%),多项业务和利润指标同比增长 [6] - 游戏 2025Q1 营收同比增长 18%,国内/海外分别增长 19%/17%;营销服务营收同比增长 20%;金融科技与企业服务营收同比增长 5% [7] - 调整盈利预期,预计 2025 - 2027 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长,给予目标市值和目标价,维持“买入”评级 [8] 《主营产品销量提升,龙头优势持续强化--浙江龙盛/化学制品(600352/212203) 公司点评》 - 2024 年浙江龙盛营收 158.84 亿元,同比 + 3.8%,归母净利润 20.3 亿元,同比 + 32.4%,各产品营收和毛利率有不同表现 [9][11] - 2024 年染料单价下滑,中间体和染料销量增长,房地产项目进展良好;2024Q4 业绩同环比提升,以量补价扩大市场份额 [12][13] - 染料行业底部企稳回升,公司是全球最大纺织用化学品生产服务商,将打造跨领域特殊化学品综合服务商 [14] - 2024 年拟派发现金红利 8.13 亿元,彰显长期发展信心;预计 2025 - 2027 年业绩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15] 《多领域布局赋能视觉,加速国产 CIS 替代--思特威/半导体(688213/212701) 科创板公司深度研究》 - 思特威是全球领先 CMOS 图像传感器制造商,2024 年营收 59.69 亿元,同比 + 108.91%,归母净利润 3.91 亿元,同比 + 2651.84% [17] - CIS 行业有望迎来成长周期,2022 - 2027 年 CAGR 有望达 6.84%,手机、汽车等领域需求增长 [18] - 思特威技术创新深化,产品矩阵多层次,市场地位稳固,客户资源丰富,供应链合作良好 [19] - 预计 2024 - 2026 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长,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20] 《业绩维持高增,关注用户增长和 AI 赋能--合合信息/软件开发(688615/217104) 科创板公司动态研究》 - 2024 年合合信息营收 14.4 亿元,yoy + 21.2%,归母净利润 4 亿元,yoy + 23.9%,各业务有不同增长表现 [20][21] - 2024 年研发费用 3.9 亿元,yoy + 20.8%,研发人员增加;3 款主要 C 端产品 MAU 达 1.71 亿元,付费用户数增长 [22][23] - 提升 C 端产品 AI 能力,扫描全能王优化功能,蜜蜂试卷推出新功能;预计 2025 - 2027 年业绩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24] 《环泊酚快速增长,创新产品陆续兑现可期--海思科/化学制药(002653/213701) 公司动态研究》 - 2024 年海思科营业收入 37.21 亿元,yoy + 10.92%,归母净利润 3.95 亿元,yoy + 34.00%,Q4 部分指标下滑 [26][27] - 公司有三个已商业化创新药产品,2024 年麻醉药收入增长;研发投入加码,多条创新药研发管线推进 [28] - 预计 2025 - 2027 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29] 《2025Q1 业绩同比高增,迎接 AI 算力浪潮--飞荣达/消费电子(300602/212705) 公司点评》 - 2024 年飞荣达营收 50.31 亿元,同比 + 15.76%,归母净利润 1.89 亿元,同比 + 83.01%;2025Q1 收入和利润同比高增 [30] - 2025Q1 消费电子、通信、新能源汽车业务增长,AI 服务器相关业务量产;2024Q4 消费电子业务拉升营收 [31][32] - 分业务看,消费电子和新能源业务增长,服务器业务开展顺利;预计 2025 - 2027 年业绩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33][35] 《锂电筑底蓄势起,非锂高增潮头立--联赢激光/自动化设备(688518/216407) 科创板公司动态研究》 - 2024 年联赢激光营收 31.50 亿元,同比 - 10.33%,归母净利润 1.66 亿元,同比 - 42.18%,Q4 业绩环比增长 [36] - 2024 年新签订单 30 亿元,非锂电业务订单占比提升;分下游看,动力及储能电池领域收入下降,消费电子领域收入大增 [37] - 2025 年有望受益于锂电头部客户扩产和非锂电业务开拓;预计 2025 - 2027 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长,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37][38] 《下游需求波动造成业绩短期承压,特殊行业订单有望逐步兑现--苏试试验/专业服务(300416/214608) 公司点评》 - 2024 年苏试试验营收 20.3 亿元,同比 - 4.3%,归母净利润 2.29 亿元,同比 - 27%,下游行业需求波动和产能扩张影响业绩 [39][40] - 分产品看,试验设备营收下降,环境可靠性试验服务和集成电路验证与分析服务营收有不同表现 [41] - 深耕细分领域,维持环境可靠性试验服务业务发展韧性;预计 2025 - 2027 年业绩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41][42] 《年报符合预期,分红表现靓丽--凌霄泵业/通用设备(002884/216401) 公司点评》 - 2024 年凌霄泵业营收 15.9 亿元,同比 + 21%,归母净利润 4.4 亿元,同比 + 15.3%,年报符合目标预期 [44][45] - 国内销售渠道优化,营收和新品销售增长;海外销售以线带面,营收增长;2024 年拟高分红,2022 - 2024 年累计分红 10.7 亿元 [45][46] - 预计 2025 - 2027 年业绩增长,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46] 《营养品板块量价齐升,多项目有序推进--新和成/化学制品(002001/212203) 公司点评》 - 2024 年新和成营收 216.10 亿元,同比增加 42.95%,归母净利润 58.69 亿元,同比增加 117.01%,各板块营收增长 [48][51] - 2025Q1 预计归母净利润大幅提升,主营产品价格维持高位,二季度固体蛋氨酸价格有望上行 [50][53][54] - 多项目有序推进,各板块新产能将落地增强竞争优势;预计 2025 - 2027 年业绩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55][56]
合合信息(688615):2024年报点评:业绩维持高增,关注用户增长和AI赋能
国海证券· 2025-04-16 21:0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合合信息是领先的AI+大数据企业,近20年深耕积累了雄厚技术壁垒和庞大用户规模,收入增长稳健可控,是优秀的长跑型公司,维持“买入”评级 [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股价走势 - 截至2025年4月15日,合合信息近1个月相对沪深300表现为-11.7%,近3个月为12.2%;当前价格224.50元,52周价格区间88.93 - 507.00元,总市值224.50亿元,流通市值44.90亿元,总股本10000万股,流通股本2000万股,日均成交额5.19亿元,近一月换手107.87% [5] 业绩情况 - 2024年全年,合合信息收入14.4亿元,同比增长21.2%;归母净利润4亿元,同比增长23.9%,归母净利率27.9%;扣非归母净利润3.7亿元,同比增长23.4%,扣非归母净利率25.5%;毛利率84.3%,同比基本持平。2024年Q4,收入3.9亿元,同比增长21.7%;归母净利润0.9亿元,同比增长99.3%、环比增长9.7%;扣非归母净利润0.88亿元,环比增长20.3%;毛利率84.1%,同比基本持平 [7] - 分业务看,智能文字识别业务中,C端扫描全能王收入9.8亿元、同比增长21%、占比68%;C端名片全能王收入0.3亿元、同比增长16%、占比2%;B端收入0.7亿元、同比增长11%、占比5%。商业大数据业务中,B端收入1.5亿元、同比增长30%、占比10%;C端启信宝收入0.6亿元、同比下降9%、占比4%。互联网广告推广收入1.3亿元、同比增长36%、占比9% [7] - 2024年研发费用3.9亿元,同比增长20.8%,研发费用率27.2%,同比基本持平;新增资本化研发投入0.5亿元。2024年末,研发人员622人,占比58.9%,比上期增加90人,同比增长16.9% [8] 用户与产品 - 2024年,3款主要C端产品MAU达1.71亿,且增速持续提高,2022 - 2024年同比增速分别为5%、9%、14%。2024年累计付费用户数达744万,同比增长22.5%,付费率4% [9] - 重点提升C端产品AI能力,扫描全能王等传统产品优化升级“智能高清滤镜”功能,结合AI提高文档处理效果,加强识别引擎性能;蜜蜂试卷推出智能出卷、智能解题等功能 [9][10]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18.42亿元、22.92亿元、28.16亿元,归母净利润4.46亿元、5.42亿元、6.63亿元,对应PE为50.36X、41.46X、33.86X,PS为12.19X、9.79X、7.97X [11][12]
思特威(688213):科创板公司深度研究:多领域布局赋能视觉,加速国产CIS替代
国海证券· 2025-04-16 16:1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思特威,给予“买入”评级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思特威是全球领先CMOS图像传感器制造商,坚持“智慧安防+智能手机+汽车电子”发展战略,未来有望受益于CMOS图像传感器技术提升、新兴应用场景涌现以及AI应用爆发 [7] - 预计公司2024 - 2026年营收分别为59.69、82.49、100.28亿元,同比分别+109%、+38%、+22%,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91、8.35、12.08亿元,同比分别+2652%、+114%、+45%,对应PE分别为96、45、31倍 [7] 各部分总结 全球领先CMOS图像传感器制造商 - 思特威2017年成立,总部在上海,从事CMOS图像传感器芯片研发、设计和销售,业务从安防监控拓展到机器视觉、智能车载电子、智能手机等领域,产品可满足多场景全性能需求 [4][13] - 公司股权结构稳定,创始人徐辰为第一大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与莫要武为一致行动人,核心技术人员均持股,且拥有丰富行业经验 [17] - 2023年思特威发布限制性股权激励计划,授予限制性股票816万股,首次授予692万股,激励对象273人,两次股权激励共需摊销总费用1.85亿元,计划在2024 - 2026年分期完成 [23] - 2019 - 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从6.9亿元增长至28.5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43.22%;归母净利润从 - 2.42亿元增长至0.14亿元。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59.69亿元,同比+108.91%,归母净利润3.91亿元,同比+2651.84% [25] - 2024年前三季度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21.96%和6.49%,盈利能力和经营效率提升显著 [27] - 2021 - 2024H1公司智能安防、汽车电子、智能手机业务收入占比从88.85%/3.29%/7.86%变为39.73%/9.43%/50.84%,智能手机业务成最大收入来源 [30] - 2024年前三季度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75%/1.65%/1.73%/7.63%,销售、管理和财务费用率整体呈下降态势,研发投入维持较高水平 [33] CIS:行业周期性与成长性共振,技术升级叠加需求复苏带动CIS市场增长 CMOS摄像模组核心元器件,市场规模稳步上升 - CIS是镜头模组核心元器件,决定摄像头光线感知和图像质量,工作原理是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再经处理传输图像信息 [38] - 与CCD图像传感器相比,CMOS图像传感器成本低、功耗低、集成度高,逐渐成为市场主流,被广泛应用于手机、汽车、安控等领域 [44][45] - CIS性能受像素总数、像素尺寸、光学尺寸等因素影响,不同下游领域对CIS各项参数要求不同 [49][54] - CIS产业链上游是关键原材料供应,中游涉及芯片设计、制造和封测,有IDM、Fabless、Fab - Lite三种生产模式,下游应用于智能手机、安防监控等多个领域 [49][50] - 目前CIS主要分为FSI、BSI和Stacked三种结构,堆栈式CIS性能更优,主要用于高端应用场景 [55][59] - 2022年全球CIS市场规模达181亿美元,随着存货出清和消费需求复苏,2022 - 2027年CAGR有望达6.84% [60] - 据预测,2023 - 2029年全球CMOS图像传感器市场营收规模有望从218亿美元增长至286亿美元,CAGR达4.7%,出货量有望从68亿颗增长至86亿颗,CAGR达4.0% [62] - 下游各细分领域像素要求随产品定位提升而升高,CIS趋于向高像素、高帧率、高成像效果性能升级,堆栈式CIS是未来主流方向 [65][67] 手机主战场复苏强劲,汽车CIS增长动能十足 - 2018 - 2022年全球手机CIS市场规模从91亿美元增长至123亿美元,2023H2手机需求复苏,2024Q1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11.6%,未来影像功能升级有望带动手机摄像头量价齐升,2022 - 2027年全球手机CIS行业规模复合增速有望达4.19% [70] - 2023年全球智能手机CIS市场中,索尼市场份额达55%,三星超20%,豪威约7% [74] - 单部手机摄像头数量持续增加,2015 - 2019年从2颗提升至3.4颗,年均复合增长率14.3%,2028年平均单部手机摄像头数量将达4.6个 [75] - 终端用户对拍照性能的追求推动CMOS图像传感器向更高像素发展,目前主流旗舰机型主摄像头像素已达4800万 - 6400万,部分机型采用1亿像素摄像头 [78] - 2024年上半年大部分主流机型后置主摄搭载50M方案,国产高像素大底产品崛起,推动高端主摄CIS国产化 [82] - 据预测,2027年全球汽车CIS市场有望增长至49亿美元,2022 - 2027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0.6% [87] - 2022年汽车CIS市场安森美、豪威集团、索尼、思特威市场份额分别为42%、27%、14%、4% [90] - 汽车CIS按应用场景分为舱外和舱内应用,舱外包括车载影像类和智能驾驶ADAS类 [93] - 衡量车载镜头的参数指标包括视场角、探测距离等,车载摄像头车规级要求严苛 [96] - 随着智能驾驶等级升级,单车摄像头数量提升,中国汽车智能化进程由L2向L3迈进,L2及L2 + 中ADAS系统渗透率持续提升 [100] - CIS性能对车载摄像头信号起决定性作用,车载摄像头像素有望持续升级,未来将由800万像素向1200万像素和1600万像素过渡升级 [106] - 2019 -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从121万辆增长至1287万辆,2025年有望达1610万辆,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有望从4.68%提升至49.54% [110] - 2025年比亚迪发布全民智驾战略,全系车型将搭载高阶智驾技术,或将带来超300万台智驾汽车销量,汽车电动智能化有望持续渗透,汽车CIS需求有望持续释放 [111] 全球安防CIS需求回升,技术迭代推动产品升级 - 2024年安防CIS市场需求回暖,预计出货数量达4.9亿颗,同比增长约2%,2027年全球安防CIS市场规模有望达15亿美元 [113] - 2023年思特威与豪威集团在安防领域CIS出货量份额合计占比约70%,Sony深耕专业安防市场,产品附加值相对较高 [117]
浙江龙盛(600352):2024年报点评:主营产品销量提升,龙头优势持续强化
国海证券· 2025-04-16 15:0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浙江龙盛主营产品销量提升,地产业务业绩贡献显著,染料、中间体以量补价,Q4业绩同环比提升,行业底部企稳回升,公司龙头优势持续强化,且持续回报股东彰显长期发展信心,预计2025 - 2027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6][8][9][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分产品经营数据 - 2024年染料营收75.91亿元,同比+0.94%,毛利率31.67%,同比+3.83个pct,销量23.84万吨,同比+7.17% [6][13] - 2024年中间体营收32.82亿元,同比+4.58%,毛利率29.40%,同比-2.61个pct,销量10.62万吨,同比+16.55% [6][13] - 2024年助剂营收10.02亿元,同比+7.63%,毛利率28.75%,同比+4.99个pct [6][13] - 2024年房地产业务营收24.82亿元,同比+87.26%,毛利率27.87%,同比-2.42个pct [6][13] 主要产品价格情况 - 2024年分散染料和活性染料均价分别为17.6元/千克、20.5元/千克,同比分别下降1.95元/千克、0.24元/千克 [7] - 2024Q4分散染料和活性染料市场均价分别为17.5、21.4元/千克,环比Q3持平、+1.28元/千克 [9] 公司财务数据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58.84亿元,同比+3.8%;归母净利润20.3亿元,同比+32.4%;扣非归母净利润18.38亿元,同比+12.8%;销售毛利率27.87%,同比+1.74个pct;销售净利率14.83%,同比+3.5个pct;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92.65亿元 [5] - 2024年Q4单季度,营业收入52.74亿元,同比+17.9%,环比+44.3%;归母净利润6.77亿元,同比+6.7%,环比+50.0%;扣非后归母净利润6.9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54.72亿元;销售毛利率为26.38%,同比+0.59个pct,环比-3.52个pct;销售净利率15.10%,同比-1.39个pct,环比+0.51个pct [5] - 预计2025/2026/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63.50、178.91、189.7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71、23.98、25.39亿元,对应PE为14.5、13.1、12.4倍 [10]
腾讯控股(00700):2025Q1财报前瞻:核心业务延续强劲增长,经营杠杆继续释放
国海证券· 2025-04-16 11:3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4][2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腾讯核心业务延续强劲增长,经营杠杆继续释放,游戏及广告等核心业务表现强劲、AI持续赋能全生态 [1][4][2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主要财务指标前瞻 - 预计2025Q1实现营业收入1778亿元(YoY+11%),其中增值服务887亿元(YoY+13%),游戏业务569亿元(YoY+18%)、社交网络318亿元(YoY+4%),在线广告业务317亿元(YoY+20%),金融科技和企业服务551亿元(YoY+5%) [4][7] - 预计2025Q1毛利率54%(YoY+1.6pct),毛利润964亿元(YoY+15%);NON - IFRS经营利润672亿元,同比增长15%;NON - IFRS归母净利润617亿元,同比增长23%;NON - IFRS经营利润率38%(YoY+1pct)、NON - IFRS归母净利率35%(YoY+3.2pct) [4][7] 分业务前瞻 游戏 - 预计2025Q1营收同比增长18%,其中国内/海外分别增长19%/17%,国内长青游戏春节期间流水表现强劲,海外游戏前期递延收入逐步确认,新品储备逐步释放 [4][8] - 国内手游流水强劲增长,头部长青游戏稳健,《穿越火线 - 枪战王者》等表现强势,《王者荣耀》等用户活跃度和消费提升;端游《英雄联盟》等保持高热度,《三角洲行动》带来增量,《穿越火线》“怀旧模式”有望驱动收入增长 [11] - 海外游戏前期递延收入逐步确认,新游《流放之路2》上线表现良好,《PUBG》等流水同比增长,Supercell旗下游戏受去年基数影响同比承压但递延收入贡献预计延伸至2025年 [12] - 后续产品储备国内关注《爆裂小队》等,海外关注《沙丘:觉醒》等 [17] 营销服务 - 预计2025Q1营收同比增长20%,视频号、小程序、搜一搜广告表现强劲,直营电商、短剧、教育等行业投放近期表现良好,AI持续赋能精准营销提升个性化推荐能力和广告转化率 [4][18] - 广告位驱动方面,视频号流量和广告加载率同比提升,小程序增长强劲,搜一搜保持翻倍以上同比增速 [19] - 行业驱动主要来自直营电商、教育、短剧、小游戏等,微信小店电商GMV高速增长带动直营电商投放,短剧等小程序投放素材保持高位 [20] - AI持续赋能营销服务,混元大模型提升广告投放效率和精准度,腾讯取得兴趣画像扩展专利有望提升精准营销能力 [25] 金融科技与企业服务 - 预计2025Q1营收同比增长5%,支付业务同比进一步改善,理财小贷等业务健康增长;云业务潜力有望于Q2开启加速,微信小店电商技术服务费贡献持续提升 [4][26] - 金融科技方面,支付业务增速受消费复苏带动有望改善,理财小贷业务健康增长,腾讯小贷获批注册ABN有望带动小贷业务推进和利润结构改善 [26] - 企业服务方面,云业务潜力蓄势待发,Q2有望加速增长,微信小店电商技术服务费持续提升,腾讯云接入双模型、上线云原生构建等推动业务发展 [26]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收分别为7243/7891/8604亿元,NON - IFRS口径归母净利润为2554/2891/3235亿元,对应Non - IFRS口径EPS为28/31/35元,对应Non - IFRS口径PE分别为15/13/12X [4][27][28] - 根据SOTP估值方法,给予2025年腾讯控股各项业务合计目标市值5.0万亿元人民币/5.4万亿港元,对应目标价603港元,维持“买入”评级 [4][28]
国海证券晨会纪要-20250416
国海证券· 2025-04-16 09:04
报告核心观点 报告涵盖多个公司和行业研究,涉及医疗器械、养殖业、汽车、风电设备、白酒、电网设备、固定收益、计算机设备、出版、房地产等领域,对各公司业绩、行业趋势进行分析并给出投资建议,如看好澳华内镜、圣农发展等公司长期发展,认为汽车板块有望进入销量、事件、产业趋势共振阶段等[2]。 各公司及行业研究要点 澳华内镜/医疗器械 - 2024 年主业承压,营收 7.50 亿元同比增 10.54%,归母净利润 2101 万元同比降 63.68%,扣非归母净利润 -629 万元,受海外布局、研发投入、激励计划考核等因素影响[3][4] - 聚焦研发创新,发布多款新品,AQ - 300 持续放量,2024 年中高端机型主机、镜体在三级医院装机数量可观[5] - 预计 2025 - 2027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8.92、10.72、12.60 亿元,归母净利润 0.97、1.46、1.89 亿元,维持“买入”评级[5] 美国关税相关行业 - 美国多重关税加码致全球资产大幅波动,后部分关税暂缓 90 天市场情绪修复,本周美元指数跌破 100,美债下跌,流动性风险抬升[7] - 国内宏观情绪受海外影响,经济数据稳定,3 月 CPI 同比降 0.1%,外汇储备规模环比 +0.4%,央行连续 5 个月增持黄金[8] - 黑色、有色、原油、纯碱等商品价格受关税政策影响波动,预计螺纹短期企稳,铁矿震荡,煤焦现货企稳,动力煤偏弱震荡,铜宽幅震荡,铝高位震荡,油价上行需新利好,纯碱震荡[9][10][11] 圣农发展/养殖业 - 2024 年营收 185.86 亿元同比 +0.53%,归母净利润 7.24 亿元同比 +9.03%,主营业务稳定增长,盈利能力逆势提升[12] - 圣泽种鸡性能提升,种源自主可控,市占率进一步提升,“圣泽 901plus”外销增长超 30%[13] - 食品端全渠道发力,B 端出口业务增长 17.29%,C 端业务收入增长 23.40%,F 端提升原料整体价值[14] - 调整 2024 - 2026 年公司总营收为 208.89/231.06/257.06 亿元,归母净利润为 10.76/15.83/19.46 亿元,维持“买入”评级[14] 汽车行业 - 2025.4.7 - 4.11 A 股汽车板块跑输上证综指,港股汽车整车多数下跌,汽车板块周度成交额环比上升[16] - 零跑 B10、比亚迪汉 L 上市,吉利星耀 8 开启预售,特斯拉拟在摩洛哥建厂,有望带动供应链投资机会[17][18] - 汽车有望进入销量景气、事件催化、产业趋势共振阶段,继续看好汽车板块机会,推荐多方面投资机会[19][20] 新强联/风电设备 - 2025 年风电需求有望达 124GW 同比增 34%,TRB 主轴承需求爆发,公司主轴承有望优势兑现,2025、2026 年营收有望分别达 8.6、11.6 亿元[21] - 融资扩产周期或接近尾声,产能有望加速释放,带动业绩反转[22] - 精密轴承放量在即,2025、2026 年营收有望分别达 2.4、6.0 亿元,有望切入更多精密轴承领域[22] - 多业务协同发展,产业一体化彰显潜力,预计 2024 - 2026 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 28.96、42.50、50.60 亿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23] 金徽酒/白酒Ⅱ - 2025Q1 公司营收 11.08 亿元同比 +3.04%,归母净利润 2.34 亿元同比 +5.77%,业绩增速稳健,产品结构持续升级,省外占比进一步提升[25][26] - 盈利能力提升,费用结构优化,销售毛利率同比 +1.41pct,销售/管理费用率同比分别 -1.18pct/-0.90pct[27] - 预计 2025 - 2027 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 32.80/36.18/40.41 亿元,归母净利润 4.08/4.53/5.11 亿元,维持“增持”评级[27] 许继电气/电网设备 - 2024 年公司收缩低毛利集成业务,直流业务快速增长,2025 年直流行业需求景气,公司有望受益[29][31][32] - 预计 2025 - 2027 年公司有望实现营业收入 183/200/221 亿元,归母净利润为 14.5/17.7/21.3 亿元,维持“买入”评级[32] 转债市场 - 中国经济有韧性,转债市场迎来入场良机,价格回落至相对低位,性价比提升,投资者可关注“双低”指标选券[35] - 基建、一带一路、半导体国产替代方向转债标的值得关注,兼具防御性与成长性[36] 思维列控/计算机设备 - 2024 年公司营收 15.15 亿元同比 +28.38%,归母净利润 5.48 亿元同比 +33.08%,三大主业齐头并进,核心产品市占率领先[37][39] - 营收结构持续优化,2024 年毛利率同比 +3.67pct,新品持续发力,产品体系进一步丰富[41][42] - 预计 2025 - 2027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18.37/22.76/27.42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6.74/8.19/10.18 亿元,维持“买入”评级[42] 小鹏汽车 - W/乘用车 - 电车业务为核心,2025 年或有 7 款新车或改款车发布,交付量或比 2024 年增长一倍以上,出海规划未来 10 年海外销量占比或一半以上[44] - 智驾技术处于第一梯队,2025 年计划实现百公里接管一次,Robotaxi 或专注产品制造,2025 - 2030 年有望带来 197 亿元累计营收增量[45][46] - 预计 2025 - 2027 年营收分别为 789.13、1159.86、1393.70 亿元,维持“买入”评级[48][49] 山东出版/出版 - 2024 年实现收入 117.2 亿元同比 -3.6%,归母净利润 12.7 亿元同比 -46.5%,每股分红 0.31 元,分红率提升 1.8pct[50][51] - 2024Q4 市场教辅收缩、费用确认较多影响业绩,教材、评议教辅稳中有增,一般图书实洋占有率提升 1 位[52][53][55] - 预计 2025 - 2027 年实现营业收入 119.8/123.7/128.1 亿元,归母净利润 15.7/16.5/17.6 亿元,维持“买入”评级[57] 房地产市场 - 2025 年一季度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二手房成为回暖主要动力,新房市场有韧性,市场联动修复,政策支持是关键[58][59][60] - 未来政策可进一步因城施策调减限制性措施,取消二手房交易个人所得税[67] 皖新传媒/出版 - 2024 年实现收入 107.5 亿元同比 -4.4%,归母净利润 7 亿元同比 -24.7%,每股分红 0.2 元,含回购股息率达 4.2%[68][69] - 2024 全年扣非净利率小幅提升,2024Q4 管理费用控制效果明显,研学、电商、IP、智慧教育等创新业态加速突破[70][72] - 预计 2025 - 2027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110/112/113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8.9/9.3/9.9 亿元,维持“买入”评级[73] 韦尔股份/半导体 - 全球领先 CIS 龙头,产品多元化布局,2024 年前三季度营收 189.08 亿元同比 +25.38%,归母净利润 23.75 亿元同比 +544.74%[75] - 行业周期性与成长性共振,技术升级叠加需求复苏带动 CIS 市场增长,公司多领域布局关键技术,产品线丰富[76][77] - 预计 2024 - 2026 年营收分别为 257.55、309.95、370.23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1.82、42.05、57.05 亿元,维持“买入”评级[78] 顶点软件/软件开发 - 2024 年受市场环境影响业绩短暂承压,公司加大降本增效力度,各业务线稳步推进,2025 年金融信创有望加速发展[80][81][82] - 联合华为/腾讯生态发布新品,融合 DeepSeek 全线升级产品矩阵,AI 加速赋能[85] - 预计 2025 - 2027 年公司营收 7.86/9.43/11.54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32/2.88/3.58 亿元,维持“增持”评级[86]
宏观深度研究: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新特征
国海证券· 2025-04-15 23:2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2025年一季度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政策支持和住房需求释放使市场修复明显,二手房成回暖主力,新房有韧性,市场联动修复,政策支持是关键,未来仍需政策呵护以促进良性发展 [5][2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二手房成为市场回暖的主要动力 - 2025年1 - 3月一线城市新房网签面积同比涨6%,北上深二手房网签量同比涨45%成交占比达64%,二手房交易活跃成回暖主力 [6][21] - 二手房交易是置换重要一环,其回暖带动市场复苏,价格稳定改善购房者信心推动市场止跌回稳 [6][21] - 二手房销售分化,核心区次新房等价格稳定去化周期短,部分房龄老房源去化长,性价比是去化关键,市场理性化 [6][24] 新房市场有韧性 - 一线城市高品质新房韧性足,如上海壹号院二批次、北京海淀功德寺项目热销,凭借区位、产品、金融避险等优势 [7][25] - 购房者关注安全、舒适等,多城市出台新规提升住房品质,按新规设计项目受认可,改善购房者对新房偏好 [7][25] - 新房与二手房市场功能分化互补,新房主力为置换、改善购房者,二手房是刚需渠道,一二手房置换链条通畅助市场企稳 [10][31] 市场联动修复 - 新房成交回暖激活土拍形成正向循环,开发商现金流改善补库存需求上升,地方政府调整供地结构,推动土拍升温 [11][34] - 2025年一季度各地住宅用地土拍溢价率普遍回升,如北京、上海、深圳等,反映房企对市场信心增长 [11][34] 政策支持是关键 - 政策红利释放,放松限购重要,核心城市因调控晚仍处红利期,2024年四季度一线城市新房销售面积环比增45%,二手房成交量高位 [12][37] - 城中村改造助力市场回稳,通过安置方式消化存量房,调节土地供应结构,多个城市推出房票安置加快去库存 [14][38] - 未来政策可因城施策调减限制措施,取消二手房交易个人所得税,促进市场良性发展 [1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