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创证券
搜索文档
新产业(300832):2025年中报点评:国内业务阶段性承压,海外持续较快增长
华创证券· 2025-10-09 15:14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报告对新产业公司维持“推荐”评级 [2] - 目标价为82元 [2] - 当前股价为68.30元 [3] 核心财务表现与预测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21.85亿元,同比下降1.18%,归母净利润为7.71亿元,同比下降14.62% [2] - 单季度看,2025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为10.60亿元,同比下降10.88%,归母净利润为3.34亿元,同比下降30.06% [2] - 预测公司2025年至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56亿元、21.62亿元、25.85亿元,对应同比增速分别为1.5%、16.5%、19.6% [2] - 预测公司2025年至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8.72亿元、56.46亿元、66.33亿元,对应同比增速分别为7.4%、15.9%、17.5% [2] - 当前市盈率为29倍,预测2025年至2027年市盈率分别为29倍、25倍、21倍 [2] 国内业务分析 - 2025年上半年国内主营业务收入为12.29亿元,同比下降12.81% [6] - 国内试剂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8.96%,而国内仪器类收入同比增长18.18% [6] - 公司产品服务的三级医院数量达到1,835家,覆盖率为47.60%,其中三甲医院覆盖率达63.51% [6] - 2025年上半年国内市场完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装机774台,其中大型机装机占比达到74.81% [6] 海外业务分析 - 2025年上半年海外主营业务收入达9.52亿元,同比增长19.57% [6] - 海外试剂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6.86% [6] - 2025年上半年海外市场销售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1,971台,中大型高端机型销量占比提升至77.02% [6] 产品研发与市场认可度 - X系列旗舰机型MAGLUMI X10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已取得国内产品注册证,检测速度高达1,000测试/小时 [6] - 高端旗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Biossays C10已于2025年7月取得国内产品注册证,生化模块检测速度达2,000测试/小时 [6] - 旗舰机型MAGLUMI X8累计装量已达4,300台,自主研发的SATLARS T8流水线累计实现全球装机/销售179条 [6] 估值与投资建议 - 根据DCF模型测算,给予公司整体估值641亿元,对应目标价约82元 [6] - 投资建议综合考虑了公司中报业绩和国内业务阶段性承压的现状 [6]
爱美客(300896):2025年中报点评:静待外延并购与新品驱动增长拐点
华创证券· 2025-10-09 14:44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报告对爱美客(300896)的投资评级为“推荐”(维持)[5] - 报告给出的目标价为215.56元,当前股价为181.55元,存在上行空间[5] 核心观点与业绩预测 - 报告核心观点为“静待外延并购与新品驱动增长拐点”,认为公司短期业绩承压,但长期增长动力依然存在[2][9] - 预计公司2025年至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22亿元、20.38亿元、23.50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7.2%、25.7%、15.3%[4] - 对应2025年至2027年每股盈利(EPS)预测分别为5.36元、6.74元、7.77元[4] - 基于2026年业绩给予32倍市盈率(PE),对应目标估值652亿元,得出目标价[9] 历史与近期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总收入为30.26亿元(同比增长5.4%),归母净利润为19.58亿元(同比增长5.3%)[4] - 2025年上半年总营收12.99亿元(同比-21.6%),归母净利润7.89亿元(同比-29.6%),业绩下滑主要受医美消费疲软及行业竞争加剧影响[9] - 2025年第二季度单季营收6.36亿元(同比-25.1%),归母净利润3.46亿元(同比-41.8%)[9]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为93.4%(同比-1.48个百分点),净利率为60.9%(同比-6.8个百分点),但仍处于行业高位[9] 业务分项与运营状况 - 按产品拆分,2025年上半年溶液类注射产品收入7.44亿元(同比-23.8%),占比57.3%;凝胶类注射产品收入4.93亿元(同比-24.0%)[9] - 公司持续加大创新投入,2025年上半年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1.1%/5.3%/12.0%(同比分别+2.6/+1.3/+4.5个百分点)[9] - 公司资产负债率较低,为8.34%,每股净资产为24.64元[6] 战略发展与未来增长点 - 公司于2025年上半年完成对韩国REGEN公司85%股权的收购,该并购短期可贡献业绩增量并解决产能瓶颈,长期可借助其国际注册经验和分销网络作为自有产品出海平台[9] - 公司在研项目储备丰富,覆盖A型肉毒毒素、第二代面部埋植线、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和注射用透明质酸酶等前沿领域,为业务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9] - 公司正从产品型公司向平台型公司、从本土龙头向全球产业链参与者迈进[9]
贝泰妮(300957):2025年中报点评:品牌矩阵与研发创新蓄力长期复苏
华创证券· 2025-10-09 14:44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报告对贝泰妮的投资评级为“中性”,并维持该评级 [2] - 报告给出的目标价为47.75元 [2] 核心观点与业绩表现 - 报告认为公司短期业绩承压,但品牌矩阵与研发创新为长期复苏蓄力 [2]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总营收为23.72亿元,同比下降15.4%,归母净利润为2.47亿元,同比下降49.0% [8] - 公司毛利率逆势提升至76.0%,同比增加3.4个百分点,但净利率下降至10.5%,同比下降6.5个百分点 [8] - 销售费用率显著上升至54.2%,同比增加8.6个百分点 [8] 分渠道收入表现 - 线上渠道收入为17.43亿元,同比下降6%,其中抖音等新兴内容电商实现逆势增长 [8] - 线下渠道收入为4.24亿元,同比下降42%,呈现战略性收缩 [8] - OMO渠道收入为1.91亿元,同比下降10% [8] 公司战略与运营举措 - 产品端通过精简SKU、聚焦核心大单品(如薇诺娜舒敏系列)来优化结构,减少低效促销 [8] - 会员运营方面,通过分层运营新增注册用户43万,以提升复购率和用户生命周期价值 [8] - 研发投入聚焦“成分协同+渗透技术”,例如马齿苋提取物的基础研究突破 [8] - 渠道端进行精细化运营,线上从流量获取转向用户运营,线下从销售网点转向品牌体验中心 [8] 多品牌矩阵与发展前景 - 主品牌薇诺娜通过“大单品+品类拓展”(如抗老、美白)巩固敏感肌市场基本盘 [8] - 新品牌瑷科缦(高端抗衰)和薇诺娜宝贝(婴童护理)精准卡位细分蓝海市场,被视为长期增长的第二曲线 [8] - 收购泊美后重启大众线,完善了“高端—大众—婴童”的全场景品牌布局 [8] - 报告预计公司2025年至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47亿元、6.42亿元、7.77亿元 [8] - 对应每股收益分别为1.29元、1.51元、1.83元,当前股价对应市盈率分别为35倍、30倍、25倍 [4][8]
三诺生物(300298):2025年中报点评:血糖类监测产品稳健增长,积极推进CGM全球市场开拓
华创证券· 2025-10-09 14:12
投资评级与目标 - 报告对三诺生物的投资评级为“推荐”(维持)[1] - 基于DCF模型测算,给予公司整体估值153亿元,对应目标价27元,当前股价为19.93元,存在约35%的上涨空间 [3][7] 核心财务表现与预测 - **2025年中报业绩**:25H1营业收入22.64亿元,同比增长6.12%;归母净利润1.81亿元,同比下降8.52% [1][7] - **2025年第二季度业绩**:25Q2营业收入12.22亿元,同比增长9.17%;归母净利润1.09亿元,同比下降6.87% [1] - **未来业绩预测**: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34亿元、5.22亿元、6.27亿元,对应同比增速分别为33.0%、20.2%、20.2% [3] - **盈利能力展望**:预测毛利率将从2024年的54.9%提升至2027年的58.5%;净利率从2024年的7.8%提升至2027年的10.6% [8] - **估值水平**:对应2025-2027年市盈率(PE)分别为26倍、21倍、18倍 [3] 业务分项表现 - **血糖监测产品**:25H1血糖类监测产品收入约16.59亿元,收入占比73.29%,同比增长6.88%,传统业务稳健增长 [7] - **海外市场拓展**:25H1公司实现海外收入9.97亿元,收入占比达44.06%,同比增长7.06% [7] - **持续葡萄糖监测(CGM)业务**:CGM收入实现快速增长,第二代产品获得欧盟MDR认证,并扩大了适用场景 [7] 全球市场开拓进展 - **注册认证扩大**:25H1公司CGM产品新增巴西、伊朗、尼泊尔等多个国家获批注册证 [7] - **欧洲市场**:与Menarini建立深度合作,产品已进入英国、奥地利国家医保目录,并在瑞典、西班牙等国家招标中中标 [7] - **新兴市场策略**:在东南亚、中东、东欧等市场通过与本地经销商合作拓展业务;在印度尼西亚、印度等地通过成立子公司实施本地化精耕策略 [7] - **线上渠道布局**:在eBay、Amazon、AliExpress、Lazada等多个第三方国际平台布局了线上店铺 [7] 利润承压原因分析 - **美国子公司影响**:美国子公司Trividia增加血糖监测仪器的市场投放导致产品毛利率下降,同时受汇兑损益和管理费用增加影响 [7] - **其他子公司影响**:子公司PTS受墨西哥环境政策影响,政府采购订单下降,导致其收入规模和盈利水平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 [7] - **新品投入影响**:CGM第二代新产品投入以及BGM新品的投放短期内影响血糖类监测产品整体毛利率,同时市场费用增加 [7]
华熙生物(688363):2025年中报点评:仍处系统性调整阶段,利润端初见成效
华创证券· 2025-10-09 13:08
投资评级与目标 - 投资评级为“推荐”(维持)[2] - 目标价为64.13元,当前股价为55.42元,存在上行空间[4] 核心观点与业绩表现 - 公司仍处于系统性调整阶段,但利润端已初见成效,第二季度业绩出现拐点[2] - 2025年上半年收入22.61亿元,同比下降19.57%;归母净利润2.21亿元,同比下降35.38%[2] - 2025年第二季度收入11.83亿元,同比下降18.44%;归母净利润1.19亿元,同比转正增长20.89%[2] - 业绩拐点主要得益于战略性缩减营销投放,费用管控成效显著,第二季度销售费用率同比大幅下降12个百分点[8] 盈利能力分析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为70.99%,同比下降3.53个百分点;净利率为9.77%,同比下降2.39个百分点[8] - 2025年第二季度净利率为10.1%,同比提升3个百分点,是自2024年第一季度以来首次同比上升[8] - 盈利能力回升得益于公司推动品牌传播向“效益导向”转型,主动压缩以销售额为单一指标的营销投放[8] 分业务表现 - 原料业务收入6.26亿元,同比微降0.58%,占比27.70%,基本盘稳固,其中医药级透明质酸原料毛利率高达85.09%[8] - 医疗终端业务收入6.73亿元,同比下降9.44%,占比29.77%,其中三类医疗器械销量同比增长20%,注射用透明质酸凝胶产品毛利率维持89.90%的高位[8] - 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收入9.12亿元,同比下降33.97%,占比40.36%,是上半年收入下滑的主要原因,该业务正处于从流量驱动向科学传播逻辑的转型调整期[8] - 营养科学创新转化业务收入0.38亿元,同比增长32.40%,但基数较小[8] 组织变革与战略展望 - 2025年公司总经理重返业务一线,对经营理念、业务方向及组织模式进行系统性调整,转向内部培养创业型人才[8] - BM肌活、米蓓尔等品牌已率先完成组织优化,人效提升,经营质量改善[8] - 公司聚焦高壁垒科技资产转化,2025年上半年推出国内首款合规含麻水光“润百颜·玻玻”与首款合规动能素“润致·缇透”,有望为医美业务带来新增量[8] 财务预测与估值 - 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58亿元、6.18亿元、7.48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62.9%、34.9%、21.1%[4]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市盈率分别为58倍、43倍、36倍[4] - 基于2026年业绩给予50倍市盈率,得出目标估值308.9亿元,对应目标价64.13元[8]
需求边际修复,供给持续出清:白酒行业双节动销反馈
华创证券· 2025-10-09 12:43
行业投资评级 - 白酒行业投资评级为“推荐(维持)” [2] 核心观点 - 白酒行业呈现“需求边际修复,供给持续出清”的态势,当前周期处于加速筑底阶段 [2][5] - 双节动销整体符合节前预期,预计同比下滑约20%,但细分领域不乏亮点,如高端酒周转良好、大众宴席需求坚挺 [5] - 渠道库存微弱去化但仍处高位,价盘平稳微升,预计第四季度仍有下探压力 [5] - 酒企普遍收缩费用投入,回款进度总体同比慢10%以上,策略出现分化 [5] - 投资建议优先关注业绩风险低、有望确认底部及深度变革的三类标的 [5] 双节动销整体表现 - 国庆消费整体相对温和,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前四天同比增长3.3%,国庆档票房同比下滑19.2% [5] - 白酒双节动销预计整体同比下滑20%左右,符合节前预期 [5] - 动销在假期前一周出现边际加速,后逐步趋缓 [5] 分场景表现 - 大众宴席需求韧性仍强,受益于假期合并,江苏、河南、四川等地反馈有正增长,家宴需求提升 [5] - 高端礼赠节前动销迎来改善,各地反馈动销在持平至下滑20%不等 [5] - 次高端商务团购暂无明显修复,普遍反馈下滑30%以上 [5] 分区域表现 - 省份间延续分化态势,河南、山东、四川表现略好于预期 [5] - 河南、山东下滑幅度为双位数,略好于预期;四川动销下滑近20%略好于节前预期;湖南、江苏下滑20%以上符合预期;安徽下滑20%-30%略不及预期 [5] 分品牌表现 - 茅台、五粮液出货情况较好,1935保持正增长;泸州老窖坚持挺价,出货量下降双位数 [5] - 地产酒降幅为双位数,洋河动销反馈下滑20%以上,今世缘下滑双位数;古井贡酒动销反馈下滑10%以上,迎驾贡酒下滑双位数 [5] - 次高端品牌压力仍存,舍得等动销反馈下滑30%以上 [5] - 汾酒在环山西地区反馈出货增长,湖南等地动销下滑双位数 [5] 渠道库存与价盘 - 渠道库存微弱去化但仍在高位,进货量与出货量保持相对平衡,渠道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至2026年上半年将以消化库存为主 [5] - 双节期间价盘平稳微升,飞天茅台/普五批价相对稳定在1780元/810元,剑南春、青花20价盘相对坚挺,洋河部分产品批价有回升 [5] - 考虑到后续任务量、年末淡季资金压力及电商补贴等因素,预计10-11月价盘仍有一定下探压力 [5] 酒企策略与回款 - 酒企普遍收缩双节费用投入力度,费用投放倾斜C端及副线产品以稳定主品价盘 [5] - 酒企未明显追加回款与发货,茅台、汾酒回款进度同比持平,其余酒企回款进度总体较去年慢10%以上,长尾品牌进度较慢 [5] - 酒企策略出现分化,老窖、洋河侧重去库挺价,五粮液、今世缘侧重保障份额 [5] 投资建议 - 建议优先把握三类标的构建组合:一是业绩下修风险低的茅台、汾酒;二是今年有望确认业绩底部并通过份额驱动创新高的古井贡酒(推荐),关注今世缘;三是关注深度变革者洋河及模式创新的珍酒李渡 [5] - 建议从股息率视角布局五粮液,并紧盯泸州老窖的出清进度以布局反转弹性 [5]
买断式前置投放,呵护思路延续:——10月流动性月报-20251009
华创证券· 2025-10-09 11:4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9月资金面季末有短暂摩擦但中枢持稳,央行在多方面推进工作;10月流动性缺口约2.88万亿,考虑已续作的买断式逆回购,资金缺口压力有限,资金中枢大概率维持1.5%附近,有望延续平稳宽松,资金收紧风险有限 [1][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9月资金面和流动性回顾 - 资金面回顾:季末资金小幅波动,隔夜和7D资金波动区间较上月走扩,未出现倒挂;税期央行投放克制叠加北交所打新,资金价格波动,DR007短暂突破1.6%,季末在逆回购及MLF呵护下资金面平稳 [8][9] - 资金分层:9月分层压力走扩,但利差整体处于季节性低位 [14] - 资金波动率:隔夜、7D资金波动率整体处于季节性低位 [21] - 交易量:9月银行间质押式回购日均成交规模较上月小幅下行,月度合计规模在159万亿附近 [22] - 融出行为:国有大行净融出规模先降后升,股份行净融出处于季节性低位,货币基金净融出先升后降 [25] - 流动性总量:9月基础货币增加1.2万亿,月末超储增加7231亿,超储率1.55%左右,扣除逆回购的狭义超储水平约0.6%,仍偏低 [1][31] - 公开市场操作:逆回购小幅加码,当月净投放3902亿元,月末余额2.66万亿;MLF投放6000亿元,到期3000亿,余额5.86万亿;买断式逆回购净投放3000亿元,余额5.4万亿;开展1500亿元国库定存操作,到期1200亿元 [33][40][43] 9月货币政策追踪 - 财政协同:财政部与央行联合工作组召开第二次会议,聚焦政府债券发行等议题,强化协同 [49][52] - 一级交易商考评优化:央行优化考评机制,精简指标并分类考核,引导平抑市场波动 [49][53] - 工具改革:14天期逆回购操作调整为固定数量多重价格招标,强化7天期逆回购政策利率核心地位;三季度货政例会淡化增量政策表述,降准降息概率偏低 [49][54][55] 10月缺口预判 - 刚性缺口:10月一般存款环比减少释放超储约800亿;MLF到期7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到期1.3万亿,3M期限已宣布续作1.1万亿 [60] - 外生冲击:取现和非金融机构存款小幅释放超储,分别约400亿和800亿 [65] - 财政因素:政府存款对超储的吸收约1万亿元,10月税期规模大,政府债发行约0.8万亿 [67] - 综合判断:10月流动性缺口约2.88万亿,考虑已续作的买断式逆回购,资金缺口压力有限,资金中枢大概率维持1.5%附近,关注月初短期逆回购到期摩擦及月末税期扰动 [2][71]
物价的三个变化——9月经济数据前瞻
华创证券· 2025-10-08 21:50
宏观经济表现 - 预计前三季度GDP累计增速为5.1%,三季度当季增速为4.8%[1][3][9] - 预计1-9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速为-0.2%,其中房地产投资累计增速为-13.2%,基建(不含电力)累计增速为1.1%[1][4][18] - 预计9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为3.2%,较二季度均值5.4%有所回落[1][3][4][10] - 预计9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为6.0%,三季度工增均速约为5.6%[3][4][13] 物价与金融指标 - 预计9月CPI环比上涨0.2%,同比回升至-0.2%;PPI环比下降0.2%,同比从-2.9%收窄至-2.5%[4][11][12] - 预计9月M1同比增速回落至5.6%(8月为6.0%),M2同比为8.4%,社融存量增速回落至8.6%[1][4][22] - 预计1-9月制造业投资累计增速降至4.0%,为2021年以来首次低于GDP累计增速[1][4][18] 外贸与政策动向 - 预计9月出口同比增速为6%,进口为1%,受低基数及非美需求支撑[1][4][16] - 政策微调包括一线城市地产限购放松、5000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推进、第四批690亿元以旧换新资金下达[2][5][18] - 风险提示包括物价偏弱与房价偏弱,需关注短期经济运行并在终端需求层面适时加力[1][5]
国庆海内外十件大事——策略周聚焦
华创证券· 2025-10-08 20:14
全球大类资产表现 - 受益于美联储降息预期增强,全球主要股指在10月1-7日多数收涨,其中亚洲市场表现尤为强劲,日经225指数上涨6.7%,韩国综合指数上涨3.6% [2] - 贵金属价格因美联储降息预期及疲弱就业数据支撑而走高,COMEX黄金上涨3.1%,伦敦金现突破4000美元/盎司;同时受矿难影响,铜价大涨4.4% [2] - 比特币价格再创新高,CME比特币期货在10月1-7日累计上涨6.55%,并于10月5日一度升至125,689美元 [3] 海外时政动态 - 美国联邦政府停摆导致官方就业数据发布暂停,私营数据显示9月ADP就业人数减少3.2万人,市场对美联储年内降息两次的预期增强,预计10月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94.6% [4] - 日本自民党总裁选举高市早苗当选,其主张的大规模财政刺激与宽松货币政策推动日经225指数上涨6.7%,但亦加剧市场对日本债务风险的担忧 [4] - 新一轮加沙停火谈判在埃及举行,巴以双方在释放被扣押人员、加沙未来治理等问题上仍存分歧 [4] 国内经济与市场 - 国庆假期全国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累计21.4亿人次,同比增长6.9%,航班执行数量达11.8万架,为过去5年新高;但一线城市地铁客运量日均2665万人次,低于2023年及2024年同期水平 [5] - 国庆档电影票房表现偏弱,累计收入17.3亿元,仅高于2022年同期 [5] - 《人民日报》连续发布8篇"钟才文"文章,系统阐述"十四五"经济发展成果,指出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预计达63%,并明确产业升级、科技创新等六大发展方向 [5] 国内股市回顾 - 今年以来A股市场小盘成长风格占优,万得全A上涨26%,创业板指与科创50均涨51%;行业层面,有色金属、通信、电力设备涨幅居前,分别达68%、63%、44% [5] - 公募基金超额收益显著,中证偏股基金指数上涨32%,较上证指数超额收益达16.4个百分点,75%的主动偏股型基金跑赢上证指数 [5] - 7月以来A股减持规模显著放大,7-9月累计减持1221亿元,主要集中在电子、机械设备、计算机等行业,其中电子行业减持规模达321亿元 [5]
房地产行业周报(2025年第40周):招商蛇口计划募资特定股,受假期影响新房二手房成交环比下降-20251008
华创证券· 2025-10-08 18:43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推荐”(维持)[2]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房地产市场三个问题仍需关注:新房需求中枢下滑、库存尚未解决、土地财政对经济的拖累 [32] - 上半年部分城市的阶段性新房成交热度来自供给驱动,可持续性可能不强,二手房价或将是地产见底的观测指标 [32] - 精准拿地是房企逐步摆脱历史土储包袱的前提,预计部分资产负债表稳定、拿地精准度高的公司可以逐步从PB估值切换到PS估值 [32] - 建议关注具备好产品护城河的房企、优质商业地产公司的租金稳定性以及存量房中介业务方向 [32] 板块行情 - 第40周(9月29日-9月30日)申万房地产指数上涨3%,在31个一级行业板块中排名第4 [5][8] - A股板块内涨幅第一为万业企业,周涨幅达19.9%;港股板块内涨幅第一为龙光集团,上涨14.2% [10][15] 政策要闻 - 武汉发布新政,提高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双缴存人家庭最高150万元),并给予贷款利息补贴、商办房屋契税补助等 [17][19] - 成都印发房地产企业合规经营指南,规范开发经营行为 [17][19] - 合肥发布通知,旨在增加差异化、品质化住宅供给,建设“好房子” [17][19] - 海南明确2026年省重大项目申报要求,不得将纯商业住宅房地产项目申报为省重大项目 [17][19] 公司动态 - 中国海外发展以3.24亿元总价竞得沈阳皇姑区两宗地块,继续加码核心商圈 [20][21] - 招商蛇口计划发行不超过8200万股优先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82亿元,主要用于“保交楼、保民生”房地产项目的建设,涉及总投资金额达456.7亿元 [20][21] 销售端表现 - 第40周20城新房成交面积183万方,日平均成交面积26.2万方,环比减少17%,同比增加8%;年初至今累计成交面积7638万方,累计同比减少8% [5][22][24] - 第40周11城二手房成交面积93万方,日平均成交面积13.3万方,环比减少54%,同比增加26%;年初至今累计成交面积7595万方,同比增加13% [5][25][27] - 分城市级别看,第40周一线城市新房成交面积同比增加37%,二手房成交面积同比增加25%;二线城市新房成交面积同比减少12%,二手房成交面积同比增加31% [24][29] 融资端情况 - 第40周发债企业均为地方国企,大雅置业发行规模最大,共发行四只证监会主管ABS合计14.3亿元 [30][32] 投资建议关注公司 - 报告建议重点关注贝壳-W、绿城中国、太古地产、希慎兴业、华润置地、华润万象生活等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