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证券

搜索文档
通信行业2025年中期投资策略:智能体应用泛化时刻到来,关注算力与端侧硬件
东莞证券· 2025-06-18 17:58
报告核心观点 - 维持对通信行业超配评级,行业运行稳中有升,电信业务量收入增速回升,上市公司营收与利润同比增长,盈余质量优化,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增长,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建议关注光模块、交换机等连接侧相关标的以及端侧AI物联模组相关标的 [2][106] 通信行业行情回顾及业绩总结 通信板块2025年1 - 5月行情走势与估值 - 2025年1 - 5月SW通信板块行情走势波动大,开年至2月上旬受资本开支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利好表现强势,3 - 4月中上旬受大模型算力低成本化和境外贸易摩擦影响震荡调整,后随财报披露行情回暖,1 - 5月累计下跌4.32个百分点,涨跌幅在申万一级行业中位列第23,跑输沪深300指数1.71个百分点 [11] 通信板块2024年及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情况 - 业绩延续正向增长,2024年营业收入26,584.67亿元,同比上升3.93%,归母净利润2,153.35亿元,同比上升4.96%;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6,677.05亿元,同比增长3.13%,归母净利润535.34亿元,同比上升7.00% [15] - 费用支出有效管控,2024年期间费用率为12.22%,较上年同期下降0.30个百分点,毛利率为27.00%,净利率为8.59%;2025年第一季度期间费用率为11.79%,较上年同期下降0.45个百分点,毛利率为26.65%,净利率为8.56% [23] 通信业运行概况 - 2025年1 - 4月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5985亿元,同比增长1%,按上年不变价计算的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8.2%,移动互联网累计流量达1199亿GB,同比增长15.6%,户均接入流量两位数增长 [27] - 截至2025年4月末,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总数达6.8亿户,1000Mbps及以上接入速率用户达2.2亿户,占比32.4%,占比较上年末提升1.5个百分点 [30] - 截至2024年底全国电话用户总数达19.56亿户,截至4月末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18.03亿户,5G移动电话用户达10.81亿户,占比59.9% [33] 智能体应用泛化时刻到来,AI硬件延续快速发展趋势 大模型多模态与规模竞赛持续升级 - 2025年上半年跨模态数据融合推进,海外厂商如谷歌、xAI、Anthropic等提升大模型能力,国内商汤、阿里、DeepSeek等也有进展 [36][39] 调用大模型门槛降低 - 2023 - 2024年人工智能测试表现提升,大模型调用成本优化,达到GPT - 3.5水平的推理成本两年间下降280倍,硬件成本年递减30%,能效年提升率达40% [40] AI Agent应用正从概念探索迈向大规模商业化 - AI Agent是能感知环境、决策和执行动作的智能实体,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技术进步使其能解决复杂问题,应用泛化能力重构行业运作逻辑 [42][47] - 预计2025年已部署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企业中有25%开展代理式人工智能试点或验证,2027年提升至50%,全球AI智能体市场2024 - 2030年将以45.1%的复合增长率增长,2030年规模有望突破503亿美元 [47] - 企业效率、医疗健康、金融智能化、电商数字人是AI Agent重要领域,微软Copilot Studio、字节Coze等平台可定制专属Agent,京东数字人直播间带动GMV突破140亿 [48] 数智化成为主要通信运营商与头部企业资本开支主要投向 - 2024年三大运营商资本开支下降,2025年预计继续下滑,但云与数字化领域投资上升,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云收入均有增长 [54] - 领先云服务企业AI侧资本开支乐观,阿里巴巴、腾讯资本开支大幅增长,北美四大云厂商2025年第一季度资本开支同比增长64% [60][61] 全球新生成数据量规模持续增长 - GenAI应用泛化推动全球企业数据量高速增长,预计全球新生成数据量规模将从2025年的213.56ZB增长至2029年的527.47ZB,我国2025年将产生51.78ZB,到2029年增长至136.12ZB [63] 全球IDC的资本开支有望上扬至万亿美元规模 - 大模型能力提升使AI集群间数据通信量增加,英伟达预测全球IDC资本开支将上扬至万亿美元,交换机与CPO等硬件迭代发展 [67] - GPU卡数和AI集群间数据通信增长对网络带宽提出高速需求,大带宽容量且高包转发率高速交换机是趋势,CPO交换机进入商用化应用阶段 [68][73] 数据中心与AI能耗激增 - 数据中心电力消耗从2018年的76TWh增至2023年的176TWh,预计2028年达325 - 580TWh,占美国总电力消耗的6.7 - 12%,我国数据中心耗电总量预期持续增长 [77] - CPO在能耗方面优于传统光模块,Yole预测CPO市场规模将从2024年的4600万美元上涨至2030年的81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37% [80][81] 物联网迎来端侧AI机遇,运营商红利属性凸显 物联网行业景气度回暖 - 全球5G网络普及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5G及车载模组需求扩大,政策推动移动物联网发展,预计2029年蜂窝模组全球出货量可达7.05亿片,收入达92.39亿美元 [83][84] 端侧AI带来智联发展机遇 - 端侧AI处于高速发展期,AI与物联网结合使终端能实时处理数据,为行业提供决策支持,端侧AI可实现低延迟、高隐私保护和个性化服务 [90] - 到2030年AI嵌入式蜂窝模组预计占物联网模组出货量的25%,2025年中国端侧AI市场规模预计突破2500亿元,2030年将达1.2万亿元 [90] - 移动手机、PC、汽车等终端设备搭载端侧AI发展迅速,车载端侧AI将重新定义人车关系 [91][95] 运营商营收与利润规模稳中有进 - 2024年三大运营商营业收入增长,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移动、中国电信营业收入微增,中国联通增长3.88%,归母净利润均有增长 [99] 关注股东回报,派息分红比例提升 - 三大运营商重视股东回报,中国移动、中国电信计划三年内现金分红比例提升至75%以上,中国联通利润派息率为60%,较上年同期上升5个百分点 [102][105] 投资建议 - 维持对行业的超配评级,建议关注有望受益于连接侧新需求的光模块、交换机等相关标的,以及端侧AI物联模组的相关标的 [106] - 相关标的包括运营商中国电信;通信设备中兴通讯、烽火通信、星网锐捷;物联网移远通信、广和通;线缆及配套亨通光电、兆龙互联;光模块中际旭创、天孚通信 [107][109]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2025年中期投资策略:万点星河汇碧江,银翼裁云织绿电
东莞证券· 2025-06-18 17:53
报告核心观点 - 国家部委接连出台虚拟电厂相关政策,释放加快发展信号,建议关注虚拟电厂聚合商和技术服务商领域领先企业;海上风电新建项目向深远海开拓布局趋势明确,中国海工装备产能充裕、制造能力领先,建议关注海工装备头部企业 [3] 分组1:虚拟电厂 新能源装机占比持续提升,国内电网工程投资力度加强 -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分加速转型期、总体形成期和巩固完善期三阶段,当前至2030年新能源成发电量增量主体,煤电是安全保障“压舱石”,电网侧大电网形态扩大,分布式智能电网支撑作用凸显 [14] - 2024年底太阳能、风电发电装机容量合计占比42.0%,较2023年提高6.0个百分点,火电和水电装机比重分别降至43.1%和13.0% [17] - 2019 - 2024年全国电源工程投资额逐年增长,2021 - 2024年国内电网工程年度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速逐年加快,2024年达6083亿元,2025年1 - 4月同比+14.6% [19] 虚拟电厂作为新型智能电网技术,向市场化发展阶段迈进 - 虚拟电厂聚合分散资源参与电力系统优化和市场交易,可提供调峰、调频等服务,减少高峰期用电和增加“电力弹性” [24] - 2024年以来国家部委出台多项政策,涉及应用场景、盈利机制等,要求到2027年全国虚拟电厂调节能力达2000万千瓦以上,2030年达5000万千瓦以上 [26][28] - 国外虚拟电厂商业模式成熟,通过电力市场交易等获收益;国内以邀约型为主,部分地区开展第二代试点,未来有望向市场化交易阶段迈进 [31][39] 虚拟电厂聚合商和技术服务商有望受益 - 虚拟电厂参与电力市场分六大阶段,相关机构和市场主体众多,不同主体代表不同运营模式和业态成熟程度 [42] - 专业聚合商聚合分布式资源参与虚拟电厂运行,可减轻电网调度负担,提高经济效益,未来在市场化交易模式下将获收益 [46] - 技术服务商提供物联网等技术支持和服务,如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技术可提高新能源电力利用效率 [47] 分组2:风电行业 国内风机投标价格企稳回升 - 我国风电上网电价从“标杆上网电价”向平价上网转变,2023年中国陆上风电度电成本低至0.019美元/千瓦时,较2017年降幅达67% [49] - 2022 - 2024年国内风机投标价格下滑,2025年一季度企稳回升,3月投标均价达1590元/kW,较2024年12月回升约4.1% [52] - 2024年我国风电技术创新发展,风机大型化趋势明显,海上和陆上风电机组平均单机容量分别同比增长3.9%和9.6%,风电成本进一步下降 [54][58] 全球风电装机容量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 截至2024年年底,全球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1136GW,较2023年年底增长约11.3%,2024 - 2030年预计年均复合增速达10.9% [75][84] - 2024年全球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为8.0GW,同比下降26.3%,中国连续七年位居全球新增海上风电装机量首位 [78][80] - 欧洲多国提高海风规划目标,德国出台财政刺激方案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全球风电装机容量增长空间大 [82][83] 中国海工企业有望受益于欧洲市场发展 - 风电产业链由上中下游组成,上游零部件及设备制造专业化程度高,中游整机制造商和风电场施工商市场集中度高,下游风电场运营商多为大型国有发电集团 [87] - 风电支撑基础结构产品质量关系风电场运营安全、稳定和经济,中国海上风电开发规模大、产业链完整,具备规模化开发条件 [91][99] - 国内具备海上风电支撑基础生产能力的厂商较少且集中度高,头部企业合理规划生产基地,降低运输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中国海工装备产能充裕、制造能力领先,完成多个欧洲项目交付,为开拓海外市场奠定基础 [99][113] 分组3:投资策略和重点公司 虚拟电厂 - 国家政策推动虚拟电厂发展,各细分领域核心企业有望受益,建议关注国电南瑞、四方股份、东方电子、安科瑞、泽宇智能 [120] 风电行业 - 海上风电向深远海发展,中国海工装备优势明显,建议关注东方电缆、金风科技、泰胜风能、海力风电 [121][122]
2025年中期A股投资策略报告:厚积薄发,芳华可期-20250617
东莞证券· 2025-06-17 17:51
报告核心观点 2025年上半年A股呈"N型"走势,下半年市场在政策发力、信心回暖背景下积蓄上行动能。国际上关税影响未清、全球经济有不确定性,但处降息周期;国内财政货币政策协同,经济增速有望达5%,资本市场改革红利释放。A股估值低、盈利有望修复,虽有波动但回调是布局良机,随着政策兑现、基本面改善、情绪修复和资金入场,市场有望向好[7]。 2025年上半年A股市场回顾 - 大盘呈"N型"走势,年初受海外利空调整,后因DeepSeek、两会等带动春季躁动,沪指3月突破3400点,4月受外部冲击调整,在政策支撑下6月重返3400点上方[7][17] - 截至6月12日,主要指数分化,上证指数涨1.52%,北证50涨37.25%,深成指、创业板指等回调;行业板块多数上涨,有色金属、美容护理等涨幅居前,商贸零售、建筑装饰等表现承压[19] 2025年下半年市场环境分析 全球经济 - 上半年回顾:美国关税政策使全球经济增长动能趋弱、通胀回落、政策不确定,多国面临财政与债务风险、地缘政治不确定;关税负面效应显现,全球经济和贸易承压,5月摩根大通全球制造业PMI降至49.6%;全球通胀震荡下行,预计2025年全球通胀率达4.3%;美联储按兵不动,欧央行等延续降息[25][26][30] - 下半年展望:关税影响或进一步显现,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美国有望软着陆,欧元区弱复苏,日本承压;全球通胀继续回落但高于疫情前;美联储降息放缓,欧央行降息接近尾声,日本央行或加息;多家国际机构下调2025年世界经济增速预测[36][43][51] 国内经济 - 上半年回顾:经济整体平稳向好,一季度GDP同比增5.4%,但内生增长动能需夯实;通胀方面,CPI渐进企稳,PPI在负区间波动;财政政策上,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规模扩大且节奏前置;货币政策适度宽松,5月降准释放流动性,下调LPR和存款利率[55][56][58] - 下半年展望:消费有望成政策重点,需求端扩容、潜力释放;投资端,房地产投资维持低位,制造业投资保持高速增长,基建投资稳中有进;外贸方面,出口有韧性但面临压力,进口有望温和修复;通胀方面,CPI有望边际修复,PPI或维持低位;财政政策积极,支出结构多元;货币政策延续适度宽松,降准、降息有空间;预计2025年GDP实现5%左右增长目标[63][71][89] 资本市场 - 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落地,引导中长期资金加大入市力度[7] - 上市公司运用资本工具箱进行市值管理,通过并购重组转型升级,促进资源配置;机构运用互换便利工具,上市公司响应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政策,增强市场稳定性;一级市场融资节奏更科学,常态化退市机制平稳运行[7] 市场因素 - 盈利:A股盈利能力企稳向好,盈利预期有望延续[7] - 估值:回升明显,有望继续向上修复[7] - 机构持仓:规模环比回落,但汇金、证金、社保等重要机构加大投资力度[7] 2025年下半年市场展望与操作策略 市场展望 当前A股处于"厚积"阶段,虽有波动和抛压,但回调是布局良机,随着政策红利兑现、基本面改善、情绪修复和资金入场,市场有望迎来"薄发"时刻[7] 操作策略及行业配置 - 操作策略:关注红利高股息资产估值重塑、新质生产力、扩内需政策支持下的消费三条主线[4] - 行业配置:建议超配金融、有色金属、基础化工、食品饮料、机械设备、TMT等行业,标配农林牧渔、汽车、交通运输、公用事业等[8]
电子行业2025年中期投资策略:算力需求仍将加大,端侧应用加速落地
东莞证券· 2025-06-17 17:21
报告核心观点 全球AI大模型竞争激烈,国产大模型崛起,算力需求持续加大,AI端侧应用加速落地,建议围绕AI算力和AI端侧两条主线布局,关注相关领域公司[176] 终端复苏及AI创新驱动,2024及25Q1业绩向好 - 行业2024年业绩向好,受益于宏观经济改善、补贴政策和AI大模型导入,智能终端需求复苏,云端算力硬件需求加大,营业收入28036.40亿元,同比增长17.04%,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增长24.10%和36.12% [13] - Q1业绩延续高增,受终端需求复苏和AI创新驱动,营业收入6949.32亿元,同比增长18.47%,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增长26.92%和32.12% [18] - 细分领域业绩亮眼,消费电子、PCB、CCL、面板制造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均有不同程度增长 [26] 国产模型迅速崛起,DeepSeek推动模型平权 - 国产模型迅速崛起,比肩国际领先模型,中美竞争差距缩短,国产模型厂商在27个领先模型中占据22席 [29] - DeepSeek性能不断提升,R1-0528在多项基准测试中接近国际领先模型 [32] - 通义千问和豆包积极更新,具备较强竞争力 [37] - 国产模型API性价比凸显,有助于降低开发者使用门槛,加快AI大模型渗透 [42] 算力需求仍将加大,硬件业绩持续释放 - Scaling Law拓展至后训练、推理阶段,模型厂商在后训练和推理阶段投入更多算力,提升大模型深度思考能力 [47] - 推理带动Token消耗量增加,未来推理算力需求将进一步爆发 [50] - 海内外巨头资本开支高增,主权AI需求有望加速释放 [56][62] - 英伟达业绩略超预期,Blackwell出货加快,台系ODM厂月度营收高增,AI服务器出货动能充足 [63][66] - H20出口受限,国产算力市场打开,华为推出384超节点,集群能力大幅提升 [70][71] - AI服务器PCB迎来量价齐升,HDI需求有望井喷,多家陆系厂加快HDI布局 [76][79][82] - PCB和CCL产业链业绩持续释放,2024年和25Q1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均快速增长 [84][97] AI端侧应用加速落地 AI手机渗透率有望提升,关税影响仍需进一步观察 - 终端需求回暖,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约7%,2025Q1同比增长3% [112][115] - 终端推出系统级智能体助手,有望拉动用户换机需求 [120] - AI手机渗透率有望提升,预计2025年达到34%,同比提升约16个百分点,关注价值量提升环节 [131] - 关税影响仍需进一步观察,短期关注关税政策,中长期AI加持的智能终端有望加快落地 [135] Ray-Ban Meta爆品推动,AI眼镜出货量有望快增 - AI眼镜逐步落地,具备多媒体体验和多模态交互能力,有望加速渗透 [136] - Meta推出AI眼镜产品,出货量超百万,用户接受度提升 [140][144] - 国产终端积极跟进,密集推出多款产品,雷鸟V3具备多种优势 [144][151][153] - AI眼镜出货量有望快速增长,预计2025年达到376万副,2024 - 2028年复合增速为58.86% [155][156] - AI眼镜产业链新增多个环节,芯片是核心部件,AR眼镜光学显示系统成本占比较高 [160][163][169] 投资建议 - 围绕AI算力和AI端侧两条主线布局,关注AI服务器ODM、高端PCB/CCL产能公司,以及智能手机和智能眼镜相关环节 [176][179]
机器人行业2025年中期投资策略:人形脑手领航,工业破局突围
东莞证券· 2025-06-17 17:20
报告核心观点 - 2025年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下半年有望小批量产落地,将刺激板块行情,随着产业化进程提速,核心零部件需求放量,市场规模上限提升 [4][85][86] - 经历两年去库阶段,2025Q1工业机器人销量阶段性回暖,国内企业向中高端市场进一步渗透,细分领域增量与存量替换的结构性机遇为未来市场竞争关键 [6][87] - 维持标配评级,建议关注兆威机电、鸣志电器等多家公司 [6][87] 分组1:人形机器人——脑构智能决策中枢,手筑精密执行生态 多因素催化机器人板块上涨,工业场景率先落地 - 机器人行业成为国家战略重要组成部分,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等提出相关发展重点,多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相关提案 [13] - 2025Q1机器人领域融资案例和金额同比、环比上升,融资案例和金额前五地域占比较高 [15][16] - 2024年至2025年5月,多因素催化机器人板块多次上涨 [16] - 中美人形机器人企业优势明显,中国以高性价比电驱动突围,美国以算法为主导叠高技术壁垒 [18] - 人形机器人短期优先以工业应用为主,汽车工厂是最先落地场景,商用、极端作业、家用服务场景各有特点和发展前景 [20][21][22] 大/小脑:大感知小控制,硬件技术存差异 - 具身智能本质是以机器人为代表的物理实体注入人工智能,国家加速颁布政策助力行业发展 [22][23] - 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发展,具身智能是AI向AGI进步关键,机器人进入技术融合交叉时代 [26] - 人形机器人“大脑”与“小脑”协同运作形成高效闭环,构建智能决策核心 [28][29] - 运动控制器行业分三个细分领域,2023年市场结构占比不同,市场上升空间大,但存在技术、生产、品牌壁垒 [30][35] - 视觉传感器对机器人视觉感知至关重要,2D和3D视觉技术有差异,不同品牌人形机器人产品使用方案不同,2018 - 2027年中国机器人用视觉传感器市场规模呈上升趋势 [36][40][41] 灵巧手:国产加速崛起,关注核心零部件 - 灵巧手具有高度灵活性和精确控制能力,由多个关键部分组成,按驱动和传动方式分类各有特点,在人形机器人应用中有重要作用 [47][48][50] - 预计2026年全球及中国人形机器人灵巧手市场规模可观,行业竞争激烈,全球以欧美厂商为主导,国内厂商快速崛起 [51][56] - 空心杯电机分有刷和无刷,技术壁垒高,全球以海外企业为主导,下游扩展迅速,市场空间不断提升 [57][60][63] - MEMS触觉传感器有优势,市场规模保持增长,海外企业占据主导地位,BioTac触觉传感器应用于人形机器人灵巧手,预计2025年有一定市场规模 [64][67][69] - 电子皮肤未来潜力最大市场为人形机器人行业,目前使用率低,全球行业集中度高,存在技术壁垒 [73][74] 分组2:工业机器人——攻守博弈,突破重围 - 2025年制造业需求分化,库存周期拐点未现,2025Q1工业机器人销量阶段性回暖,协作机器人表现亮眼 [76][80] - 2025Q1电子等行业需求较高,新能源行业中锂电池领域需求回暖,光伏领域仍在消化库存 [80] - 2025Q1内资企业工业机器人市占率环比下滑,海内外品牌竞争加剧,国内企业向中高端市场渗透,细分领域增量与存量替换是关键 [84] 分组3:投资建议 - 维持标配评级,建议关注兆威机电、鸣志电器等多家公司 [6][87]
公用事业行业2025年中期投资策略: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关注细分领域机会
东莞证券· 2025-06-17 17:20
报告核心观点 报告认为在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公用事业行业存在细分领域投资机会,申万公用事业指数跑赢沪深300指数且市盈率估值低于近十年中枢,建议关注煤电、新能源发电、水电领域相关公司[2][67]。 各部分总结 公用事业指数涨跌情况回顾 - 截至6月16日,今年申万公用事业指数整体下跌0.68%,跑赢沪深300指数0.87个百分点,在31个申万行业中排第19名[2][9] - 今年申万公用事业指数子板块涨多跌少,4个上涨(热力服务、电能综合服务、火力发电、水力发电),3个下跌(光伏发电、燃气、风力发电)[2][12] - 截至6月16日,申万公用事业指数市盈率估值约18.42倍,低于近十年估值中枢(26.61倍),历史分位数约13%[2][13] 煤电:动力煤价格下降,电力市场体系建设促行业发展 容量电价机制建立促固定成本回收 - 2023年11月提出加快推进电能量、容量、辅助服务市场等协同的电力市场体系建设,构建两部制电价机制[18] - 新增容量电价,电量电价市场化形成,容量电价水平合理确定并调整,合规在运公用煤电机组满足要求且执行调度指令可获容量电费[18][19] - 容量电价按回收一定比例固定成本确定,2024 - 2025年多数地方为30%左右,部分为50%左右,2026年起不低于50%,有助于煤电企业回收成本和行业健康运行[20][21] 辅助服务市场规则进一步完善 - 2024 - 2025年发布相关规则,明确辅助服务交易内容,建立费用传导机制,标志三大交易品种规则顶层设计基本建立[24] - 下一步将推动各地落实,督促规范交易和参与市场,各地需制修订实施细则[26] - 煤电公司积极参与辅助服务市场,如华能国际2024年调峰、调频辅助服务电费净收入可观[27] 煤价下降有望促煤电业绩提升 - 1 - 4月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15.8亿吨,同比增长6.6%,动力煤消费量13.4亿吨,同比下降0.8%,炼焦煤消费量2.0亿吨,同比增长4.5%,整体煤炭消费总量略降[28][29] - 重视电煤中长期合同签订履行,动力煤是煤电主要燃料,成本占比约七成,截至6月13日,秦皇岛港动力煤(Q5500)综合交易价均值同比下降7%,有望提升煤电企业业绩[30][34] 新能源发电:政策支持促发展,系列举措助消纳 政策支持促新能源发展 - 我国实施新能源支持政策,推动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如推进风电光伏基地、海上风电项目建设等[37] - 新能源发电装机快速增长,2018 - 2024年风电装机容量年均复合增速19%,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年均复合增速31%[41] 系列举措有望提升消纳能力 - 西部地区新能源发电量及外送需求可能提升,但当前电网消纳新能源能力不足,1 - 4月风电、光伏发电利用率同比下降[43] - 我国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通过建设智能微电网、共享储能电站、虚拟电厂等举措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49][51] - 国家电网、南方电网明确电网建设计划,未来特高压电网建成投产有助于新能源消纳,如陕北至安徽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53][54] 水电:装机稳步增长,分享发展成果 我国水电装机稳步增长 - 我国出台政策支持水电发展,如推进重大水电工程建设,加快西南水电基地建设[55] - 水电装机稳步增长,2020 - 2024年水电装机容量从3.70亿千瓦增长至4.36亿千瓦,年均复合增速4%[56] 积极与投资者分享发展成果 - 2019 - 2024年申万水电板块保持盈利,2024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运营期现金流通常较好[59] - 2024年度11家水电行业上市公司中9家现金分红,部分公司分红比例高,多家公司对未来利润分配有具体规定[62][66] 投资建议 - 煤电关注华电国际(600027)、国电电力(600795)[2][67] - 新能源发电关注三峡能源(600905)、龙源电力(001289)[2][67] - 水电关注长江电力(600900)、华能水电(600025)、川投能源(600674)[2][69]
计算机行业2025年中期投资策略:AI赋能,国产崛起
东莞证券· 2025-06-17 17:20
报告核心观点 - 维持计算机行业“超配”评级,建议关注AI应用、AI算力、信创领域发展机遇,重点关注相关领域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 [3][4] 计算机行业行情及业绩回顾 - 行情走势:2025年1月至3月上旬,受DeepSeek发布推理大模型影响,SW计算机行业指数攀升;3月中下旬至5月30日,受AI主题投资情绪回落、财报季临近、国际贸易摩擦升级等因素影响,指数进入阶段性调整行情,年初至今累计上涨1.65%,跑赢沪深300指数4.06个百分点 [13] - 业绩表现:2024年行业利润端承压,2025Q1业绩明显改善,营收端加速增长,利润端增速迎来拐点。分板块来看,2025Q1算力基建、信创和网络安全板块营收增速提升,智能驾驶、能源IT、金融IT、网络安全和人工智能板块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同比显著增长 [14] 人工智能蓬勃发展,关注AI应用、AI算力发展机遇 模型端 - 海外科技巨头集中更新大模型,呈现向“长上下文+强推理+低成本+多模态”方向发展趋势,如OpenAI推出GPT - 4.1系列、谷歌更新Gemini 2.5模型等 [25][26] - 国产开源大模型快速崛起,与美国顶级模型性能差距缩小,如DeepSeek - R1、阿里通义千问Qwen2.5 - Max等模型表现优异,有望推动国内AI应用端加速繁荣 [28] 应用端 - 2025年有望成为AI Agent商业爆发元年,AI Agent重塑人机协作方式,可主动与环境及其他主体互动,从“工具附庸”升级为“智能协作者” [31] - 国内通用型AI Agent快速落地,如Monica发布Manus、字节推出扣子空间等产品,资本市场对通用型AI Agent领域偏好更强,其商业应用更成熟 [32][35] - MCP和A2A协议并行运行,MCP协议打通Agent与工具/数据连接,A2A协议解决多Agent间操作,推动AI Agent生态加速繁荣 [38] - AI Agent有望率先在企业服务类和需求简单、容错率较高的消费级场景中落地,办公/OA/ERP/CRM等SaaS厂商有望受益 [42] 算力端 - 训练端算力维持增长态势,AI Agent爆发将拉动推理端算力需求激增,因Agent任务复杂、应用场景拓展需更多算力支持 [43][44] - 2025Q1北美四大云厂商合计资本开支高增,未来全球AI算力需求预计保持高位;国内科技巨头持续加码AI投入,中国AI算力增速高于预期,未来两年将保持高速增长 [45][48] - 英伟达占据全球AI芯片主导地位,其GB300系统将于第三季度面世,AI计算领域持续创新;美国对华芯片出口管控趋严,为国产芯片提供发展窗口,华为昇腾引领国产AI芯片厂商逆势崛起 [53][56] - 全球AI服务器需求旺盛,ODM厂商订单增长强劲,2025Q1头部ODM厂商业绩同比显著增长;2024年中国AI服务器市场规模同比激增134%,IDC预测2029年市场规模将超千亿美元 [62][66] 信创迎来发展新机遇,基础软件替换空间广阔 外部不确定性增强自主可控紧迫性,内部政策及资金支持加速信创落地 - 外部不确定性增强,国际贸易摩擦升级、美国科技制裁加码、信息安全事件频发,以信创为代表的科技自主可控领域或成确定性主线 [67] - 内部政策及资金支持力度加大,政府工作报告强调科技自立自强,安全可靠测评结果公布节奏加快,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化债方案为信创产业提供资金保障和采购意愿支持 [68][70] 核心基础软件国产化率较低,短期或将迎来替换高峰期 - 国产基础软件领域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将迎来替换高峰期,距离2027年100%全面替代目标差距大,政策支持密集,产品矩阵拓展 [74] - 数据库:党政领域替代率达85%,替换向地市和区县下沉;八大行业替代率整体不高,金融、通信及能源为竞争重要阵地,随着2027年节点迫近,有望加速渗透并向核心系统替换突破 [77] - 操作系统:国产操作系统渗透率低,但在政策支持下逐渐突破外资垄断格局,预计2025 - 2027年市场规模将快速增长,在党政及八大关键行业范围内有望加速替换 [90]
农林牧渔行业2025年中期投资策略:关注养殖周期底部回升,看景气赛道成长性变化
东莞证券· 2025-06-17 17:20
报告核心观点 - 维持农林牧渔行业“超配”评级,当前行业整体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建议重点关注牧原股份、温氏股份等多只个股 [5][93] 2025年1 - 5月行情回顾 SW农林牧渔行业跑赢沪深300指数 - 2025年1 - 5月,SW农林牧渔行业整体上涨5.02%,跑赢同期沪深300指数约7.43个百分点;分季度看,Q1下跌0.87%,4 - 5月上涨5.95% [5][13] 多数细分板块录得正收益 - 2025年1 - 5月,SW农林牧渔行业二级细分板块中,仅种植业和渔业录得负收益,分别下跌1.58%和0.07%;动物保健、饲料、农产加工和养殖业均录得正收益,分别上涨20.51%、14.76%、3.26%和2.47% [14] 行业内多数个股录得正收益 - 2025年1 - 5月,SW农林牧渔行业约70%的个股录得正收益,3只个股涨幅超100%,一致魔芋涨幅居首达209.66%;约9.6%的个股涨幅在50% - 100%;约30%的个股录得负收益,荃银高科跌幅居首为22.71%,3只个股跌幅在10% - 20%,其余个股跌幅均在10%以内 [15][18] 估值温和回升 - 2025年1 - 5月,SW农林牧渔行业整体PB由年初低点2.31倍最高回升至2.68倍;截至6月13日,整体PB约2.66倍,较年初低点回升15%,处于行业2006年以来估值中枢约58.4%分位位置,相对较低 [5][20] 行业运行展望 生猪养殖 生猪产能 - 2024年12月起我国能繁母猪逐步去化,截至2025年4月末存栏量4038万头,较2024年11月末去化1%,是正常保有量的103.5%,接近产能调控绿色区域上限;预计2025年我国生猪供给同比回升,Q3出栏持续回升,Q4或回落 [21][23][24] 生猪价格 - 2025年上半年我国生猪价格总体回落,截至6月13日,全国外三元生猪价格14.04元/公斤,较年初下跌10.8%,同比下跌26.1%;预计Q3价格承压大,Q4有望回升 [27] 生猪养殖成本 - 2025年1 - 5月我国主要猪饲料产品价格较年初低点略有回升,截至5月28日,生猪饲料平均价格2.69元/公斤,同比下跌约14.9%,较年初低点回升3.9%;展望下半年,预计饲料价格回升空间受限,将在低位运行 [30][31] 生猪养殖盈利 - 2025年上半年我国生猪养殖头均盈利逐步回落,截至6月13日,自繁自养生猪养殖利润为 - 2.9元/头,外购仔猪养殖利润为 - 210.64元/头;预计下半年盈利承压大 [34] 肉鸡养殖 2025年1 - 5月肉鸡养殖盈利不理想 - 2025年1 - 5月主产区肉鸡苗价格先跌后回升,截至5月30日,均价2.87元/羽,同比下跌6.2%,较年初低点回升46.4%;主产区蛋鸡苗先回升后略有回落,截至5月30日,均价4.1元/羽,同比下跌13.9%,较年初高点回落6.8% [38] - 2025年1 - 5月我国白羽肉鸡养殖盈利不理想,主产区白羽肉鸡价格先回落后回升,截至5月30日,均价7.37元/公斤,同比下跌0.8%,较2月低点回升25.6%;养殖利润多数时间处于亏损或微利状态,截至5月30日,为 - 0.38元/羽 [40] - 2025年1 - 5月我国黄羽鸡价格到达低点后略有回升,总体表现较弱,截至5月30日,三黄鸡批发平均价为15.7元/公斤,同比下降12.2%,较5月初低点回升2.4%;1 - 5月黄羽鸡龙头毛鸡月度销售均价同比仍下降,但2月后略有回升 [43] 预计鸡饲料价格或将低位运行 - 2025年1 - 5月我国主要鸡饲料产品价格同比下降,较年初低点略有回升,截至5月28日,肉鸡、蛋鸡饲料市场平均价分别为3.15元/公斤和2.64元/公斤,分别同比下跌9.7%和9.3%,分别较年初低点回升3.6%和6.9%;展望下半年,预计饲料价格回升空间受限,将在低位运行 [45] 预计下半年供给有望增加 - 2024年我国白羽肉鸡祖代引种量创新高,预计2025年下半年商品代毛鸡供应量增加;2025年1 - 4月引种量同比下降,或导致下半年父母代鸡苗供应趋紧,2026年二季度商品代毛鸡供应量受影响 [48] - 我国黄羽鸡在产祖代存栏量处于高位,预计下半年黄羽鸡供应量相对充足 [50] 饲料 我国2025年饲料总产量有望回升 - 2024年全国工业饲料总产量31503.1万吨,同比下降2.1%;2025年1 - 2月,全国工业饲料产量4920万吨,同比增长9.6%;预计今年饲料总产量有望回升,受益于生猪、肉鸡供给回升 [54] 饲料原材料价格较年初有所回升 - 2025年1 - 6月,我国玉米现货价由年初约2122元/吨持续回升至2400元/吨以上,截至6月13日,约为2405.1元/吨,同比回落2.3%,较年初回升13.3%;豆粕现货价先由年初的2866元/吨回升至3872元/吨后逐步回落至2980元/吨附近,截至6月12日,约为2982元/吨,同比回落12.4%,较年初回升4% [56][57] - 预计2025/26年度全球玉米供给偏宽松,价格回升空间受限;我国玉米供需格局总体偏宽松,价格回升空间受限;全球大豆供给维持宽松,价格承压大;我国大豆价格中枢与2024/2025相当 [59][61][62][64] 龙头集中度持续上升 - 2024年TOP20饲料企业合计产量2.04亿吨,市场占有率65%,前7家头部企业占比超41%;饲料龙头海大集团2024年饲料产量2656.5万吨,首次超新希望成行业第一,占我国饲料总产量比重为8.43%,同比提升0.88个百分点;我国饲料产业前三大龙头产量占比约为24.66%,同比提升1.02个百分点,但与德国、日本相比,我国龙头集中度还有提升空间 [66] 动保 业绩有望逐步回升 - 2025Q1,SW动保板块实现营业总收入46.7亿元,同比增长23.9%;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1亿元,同比增长32.8%;今年生猪供给有望回升,相关动保产品销量有望回升 [68] 研发投入增速有所回升 - 2022 - 2024年,SW动保板块研发费用由8.6亿元增长至9.8亿元,CAGR约为6.94%,研发费用增速快于营收增速;2024年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0.8%,增速回升;2025年一季度,研发费用约为2.3亿元,同比增长17.4%,增速显著回升 [70] 宠物动保市场保持较快增长 - 2024年,我国宠物动保消费市场规模达372亿元,同比增长7.5%,2018 - 2024年CAGR约为27.8%,占宠物行业整体市场规模的比例由2018年的5%提升至12.4%;未来宠物动保市场有望保持较快增长 [73] 宠物 国内市场仍有扩容空间 - 2018 - 2024年,我国城镇宠物犬猫数量、宠主数量总体上升;城镇宠物(犬猫)消费市场规模由1708亿元增长至3002亿元,CAGR约为9.9%;预计到2027年,有望达到4042亿元 [74][76][77] - 2018 - 2024年,我国宠物(犬猫)食品市场规模由891亿元增长至1585亿元,CAGR约为10.1%;宠物(犬猫)用品市场规模由314亿元增长至372亿元,CAGR约为2.9% [80][81] - 我国养宠渗透率较低,单只宠物年均支出与成熟市场相比也较低,未来随着经济发展、人均收入提升,养宠人数和单只宠物年均支出有望增加,带动宠物食品市场增长 [83][86] 我国宠物市场竞争格局较为分散 - 我国宠物行业竞争者多,2023年,我国宠物行业CR3和CR5分别为3.6%和4.5%,竞争格局分散,优质宠物龙头集中度有提升空间 [90]
市场全天震荡反弹,创业板领涨
东莞证券· 2025-06-17 07:30
报告核心观点 - 周一市场全天震荡反弹创业板领涨,短期内市场维持区间震荡走势但总体良性,回调或为布局良机,中期大盘有上行动力,中长期市场有望逐步向上修复,建议关注金融、有色金属、大消费和TMT等板块 [1][4][7] 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收盘点位3388.73涨0.35%,深证成指收盘点位10163.55涨0.41%,沪深300收盘点位3873.80涨0.25%,创业板收盘点位2057.32涨0.66%,科创50收盘点位970.89跌0.21%,北证50收盘点位1408.15涨1.84% [2] - 申万行业表现前五的是传媒涨2.70%、通信涨2.11%、计算机涨1.99%、房地产涨1.85%、综合涨1.76%;后五的是农林牧渔跌0.76%、美容护理跌0.49%、有色金属跌0.43%、纺织服饰跌0.33%、医药生物跌0.28% [3] - 概念板块表现前五的是数字货币涨4.72%、蚂蚁金服概念涨4.40%、电子身份证涨4.07%、跨境支付(CIPS)涨3.83%、Web3.0涨3.64%;后五的是毛发医疗跌0.99%、青蒿素跌0.92%、金属锌跌0.92%、金属铅跌0.71%、黄金概念跌0.59% [3] 后市展望 - 早盘市场低开后震荡回升,IP经济概念、稳定币概念、油气股表现活跃,创新药概念冲高回落,午后指数横盘震荡,个股涨多跌少,全市场超3500只个股上涨 [4] 消息方面 - 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326亿元同比增长6.4%,除汽车以外消费品零售额37316亿元增长7.0%;1 - 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3171亿元增长5.0%,除汽车以外消费品零售额184324亿元增长5.6% [6] - 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5.8%,环比增长0.61%;1 - 5月份同比增长6.3% [6] - 5月份70个大中城市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同比降幅继续收窄,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由上月持平转为下降0.2%,上海上涨0.7%,北京、广州和深圳分别下降0.4%、0.8%和0.4% [6] 资金与海外市场情况 - 两市成交额缩量,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1.22万亿元,较上个交易日缩量2522亿 [7] - 美国6月份消费者信心指数初值为60.5,较上月上升16%,高于预期值54,是去年12月以来首次上升 [7] 经济形势与政策 - 5月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工业生产平稳增长,服务业和制造业投资增长加快,市场销售明显回升,固定资产投资继续扩大 [7] - 国家统计局表示政策工具箱储备充足,宏观政策留有后手,可动态调整积极应对,为经济稳定运行保驾护航 [7] 市场走势预测 - 短期内市场维持区间震荡走势但总体良性,回调或为布局良机 [7] - 中期在经济韧性与政策支撑下大盘有上行动力 [7] - 中长期市场有望呈现逐步向上的修复走势 [7] 板块建议 - 建议关注金融、有色金属、大消费和TMT等板块 [7]
消费者服务行业2025年中期投资策略:主题游热度高,出游转型新阶段
东莞证券· 2025-06-16 17:22
报告核心观点 2025年以来消费者服务行业受性价比消费抬头与消费意愿修复等因素影响,服务消费延续量增价减趋势,企业盈利压力增大,行业分母端提升较小 展望2025年下半年,暑期旅游热度或增长,对板块分子端有提振作用,“苏超”等主题对旅游经济拉动显著 更长周期看,行业需政策兑现改善消费预期,经济回暖踩实估值拐点 建议关注景区及OTA、人力资源服务、酒店板块 [6][7][68] 2025年上半年消费者服务板块回顾 - 行业指数相对稳定但近期跑输沪深300指数 2025年初以来消费者服务指数走势稳定、波动率小,截至6月13日整体下跌3.43%,近期走势弱于沪深300指数 [16] - 细分板块走势分化 截至6月13日,仅综合服务指数、教育指数取得正收益,分别上涨7.67%、0.30%,旅游休闲及酒店餐饮受人均旅游消费下行影响走弱,分别下降1.26%、8.91% [17] - 2024年社零消费稳定增长,消费者意愿持续修复 2024年以来社零总额稳定增长,924后消费意愿加速修复,消费者服务指数景气度有望随消费升温复苏 [20] - 2025年第一季度基金持仓下降,降幅收窄 2025年一季度,中信消费者服务行业基金持仓比例为2.38%,同比小幅下降但降幅收窄,长周期看持仓比例趋于稳定 [22] 旅游景区OTA:出游需求持续恢复,景区及OTA有望受益 - 国内出游人数快速恢复,旅游行为改变 2025年一季度国内出游人次达17.94亿人次,同比增长26.43%,但人均消费1003.34元,未延续上涨趋势 旅游需求旺盛,游客转向高性价比出游方式,长期旅游或单价下降但频次提升,部分自然和人工景区有望受益 [25] - 2025年节假日制度变化带动出游火热,人均消费增长 春节到端午假期出游人数与旅游消费稳定增长,春节到五一假期人均旅游支出同比增长,端午假期因暴雨小幅下降 长线旅游向节假日集中,或促使地方落实节假日和调休制度 [27] 免税:海南市场降幅收窄,外部环境改善 - 海南免税销售额下滑但降幅收窄 2025年1 - 4月海南离岛免税销售额133.30亿元,同比下降10.75%,降幅较2024年同期大幅收窄 购物人数及件数下降,但客单价触底回升,2月达8319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5.11% [32] - 代购竞争力或弱化 疫情后韩国免税渠道为清库存提高对大型代购商折扣,近年国内相关消费需求减少,韩免商销售额下降、利润承压 乐天免税店终止MG代购模式,有助于中国免税渠道价格竞争力提升 [35] - 国际客流快速恢复,国际航线集中利好枢纽城市口岸及市内免税 入出境游快速复苏,至2025年4月,首都机场国外航线客流量、浦东机场国际+地区旅客吞吐量恢复至接近疫情前水平 国际航线向国际枢纽机场集中,带动枢纽城市口岸及市内免税店发展 [37] - 市内免税店快速铺开,或成国货出海新渠道 政策对市内免税店支持力度持续加码,商务部和文旅部推动国货“潮品”进入市内免税店,其或成为国货出海重要渠道 [40] 酒店:竞争高压方显龙头盈利韧性,下沉市场错位竞争维持扩张 - 酒店数量快速增长,竞争压力加剧 2023年防疫措施取消后住宿业供给快速增长,截至2024年末,全国住宿业设施数下降但客房规模增长 酒店价格下调挤出部分其他住宿业设施 [42] - 特殊事件结束后两年中低端酒店供给增长最多,竞争压力较大 2021年来经济型酒店数量增长最多,中档、高档酒店同比增速更高 中低档酒店供给大幅增长,经济型酒店竞争压力大 [47] - 价格竞争挤压低档酒店,中高端化与品牌价值赋予连锁酒店集团强劲竞争力 游客注重质价比,酒店价格体系受冲击,价格下探挤压经济型酒店利润率,凸显连锁酒店品牌溢价,利好中高端酒店 龙头酒店集团品牌黏性强,利润率有优势 [51] - 龙头集团在下沉市场错位竞争维持扩张 下沉市场旅游热度提升,带动消费升级 连锁酒店在下沉市场更具竞争力,龙头有望开拓下沉市场,维持扩张趋势 [54] - 三大酒店龙头开店稳步增长,储备店庞大,看好龙头业绩逆势增长 酒店行业供给压力延续,但三大酒店集团品牌附加值高,RevPAR表现稳定,吸引加盟 2025年一季度新开门店数量同比增长,储备门店数量稳定,预计未来开店速度高、实现利润增长 [54] 人力资源服务:就业回暖,政策持续发力 - 就业压力小幅上行,人力资源服务稳就业重要性提升 2020年以来就业人数加速下降,2024年仍同比下降 2025年以来城镇调查失业率同比略有上升,主要源于毕业人口 就业压力上行,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对稳就业重要性提升 [57] - 促就业政策频出 2023年以来多个政策通过扩岗支持、就业补贴等推动就业增长 2024年国务院提出就业优先导向,2025年4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鼓励企业稳定就业等具体举措 [61] - 企业降本大环境下,人力资源服务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受国内经济增长、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比波动向上等因素影响,人力资源服务市场稳步扩张 预计2023 - 2028年CAGR达12.7%,2028年市场规模将达5.03万亿元 [64] - AI赋能人力资源服务 多部门重视“人工智能+消费”,人力资源服务行业标准化程度高、重复性工作多,有望成为人工智能在消费侧率先落地场景之一 科锐国际探索AI大模型与招聘深度融合,提升人才匹配效率 [65] 投资策略 - 维持对行业的超配评级 建议关注热点频出、需求旺盛的景区及OTA板块,顺周期业绩逐步改善的人力资源服务板块,规模有望逆势扩张的酒店板块 [68] - 细分板块投资要点 - 旅游景区OTA:关注长白山、峨眉山A、众信旅游、祥源文旅、宋城演艺 [69] - 酒店:关注首旅酒店、君亭酒店 [69] - 免税板块:关注中国中免 [70] - 人力资源服务:关注科锐国际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