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源证券

搜索文档
奥迪威(832491):智驾与机器人行业带动收入高增,布局水下测距传感器进军深海科技
华源证券· 2025-03-27 22:5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5][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看好公司坚持以技术创新驱动发展,积极把握新的发展机遇,促进业绩持续稳步增长 [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表现 - 收盘价31.81元,一年内最低/最高为10.64/42.88元,总市值44.8993亿元,流通市值36.299亿元,总股本1.4115亿股,资产负债率15.14%,每股净资产7.13元 [3] 投资要点 事件 - 发布2024年年报,全年实现营业收入6.17亿元(yoy+32.13%),归母净利润8766万元(yoy+13.87%) [6] - 发布2024年权益分派预案,每10股派发3.00元(含税),共预计派发现金红利4234万元 [6] - 无铅压电新材料技术取得阶段性成果,拥有核心技术及相关发明专利,可批量生产,联合开发的超声波无铅流量计量方案已发布 [6] - 发布精密制造设备,六轴多头精密点胶机器研发成功 [6] - 拟投资约2亿元建设“新一代智能传感器研发制造基地项目” [6] 业务营收 - 2024年传感器营收4.7873亿元(yoy+34%),执行器营收1.2526亿元(yoy+26%) [6] - 2024年境内收入3.3056亿元(yoy+43%),境外收入2.8661亿元(yoy+21%) [6] 专利与产能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专利301项,其中发明专利69项 [6] - 当前传感器和执行器产量分别为7060.20万个、8176.17万个,产能利用率分别为80%、63% [6] - 高性能超声波传感器在建产能6160万件/年,预计2025年年末投产 [6] 各领域情况 - **汽车领域**:发布智能汽车方向盘应用的触觉固态按钮方案,多模态行泊复用车载超声波传感器完成量产验证,佐思汽研预计2028年泊一体装配率将达25%左右 [6] - **智能仪表领域**:参股企业奥感微专注新型柔性传感器,超声波智能水表国家标准有望带动智能水表渗透率提升 [6][7] - **家居&机器人领域**:传感设备与智能家居系统深度绑定,参股企业智感源动拓展新应用领域,2024年扩大机器人应用市场推广,未来有望以电子皮肤技术等加快机器人产业化落地 [9] - **消费电子领域**:多层触觉及反馈微执行器有望替代线性马达和转子马达,在建产能32000万件/年,预计2026年年末投产 [9]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项目 | 2023 | 2024 | 2025E | 2026E | 2027E | |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 | 467 | 617 | 753 | 948 | 1104 | | 同比增长率(%) | 23.58% | 32.13% | 21.99% | 25.89% | 16.44% | |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 | 77 | 88 | 106 | 132 | 156 | | 同比增长率(%) | 45.32% | 13.87% | 20.85% | 24.38% | 18.52% | | 每股收益(元/股) | 0.55 | 0.62 | 0.75 | 0.93 | 1.11 | | ROE(%) | 8.32% | 8.71% | 9.80% | 11.22% | 12.15% | | 市盈率(P/E) | 58.33 | 51.22 | 42.39 | 34.08 | 28.75 | [8] 附录:财务预测摘要 资产负债表(百万元) | 会计年度 | 2024 | 2025E | 2026E | 2027E | | --- | --- | --- | --- | --- | | 货币资金 | 486 | 458 | 489 | 567 | | 应收票据及账款 | 247 | 285 | 343 | 384 | | 预付账款 | 5 | 6 | 8 | 9 | | 其他应收款 | 3 | 3 | 4 | 5 | | 存货 | 103 | 128 | 161 | 187 | | 其他流动资产 | 7 | 9 | 11 | 13 | | 流动资产总计 | 852 | 889 | 1017 | 1165 | | 长期股权投资 | 56 | 54 | 53 | 51 | | 固定资产 | 182 | 190 | 212 | 240 | | 在建工程 | 10 | 73 | 54 | 10 | | 无形资产 | 45 | 43 | 42 | 40 | | 长期待摊费用 | 20 | 22 | 23 | 24 | | 其他非流动资产 | 22 | 23 | 22 | 23 | | 非流动资产合计 | 334 | 405 | 406 | 388 | | 资产总计 | 1186 | 1294 | 1423 | 1553 | | 短期借款 | 0 | 0 | 0 | 0 | | 应付票据及账款 | 65 | 83 | 99 | 107 | | 其他流动负债 | 78 | 96 | 120 | 139 | | 流动负债合计 | 144 | 179 | 220 | 247 | | 长期借款 | 27 | 26 | 20 | 12 | | 其他非流动负债 | 9 | 9 | 9 | 9 | | 非流动负债合计 | 36 | 35 | 29 | 20 | | 负债合计 | 180 | 214 | 248 | 267 | | 股本 | 141 | 141 | 141 | 141 | | 资本公积 | 478 | 478 | 479 | 481 | | 留存收益 | 387 | 462 | 554 | 664 | | 归属母公司权益 | 1006 | 1081 | 1174 | 1286 | | 少数股东权益 | 0 | 0 | 0 | 0 | | 股东权益合计 | 1006 | 1081 | 1174 | 1286 | | 负债和股东权益合计 | 1186 | 1294 | 1423 | 1553 | [10] 利润表(百万元) | 会计年度 | 2024 | 2025E | 2026E | 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 | 617 | 753 | 948 | 1104 | | 营业成本 | 402 | 491 | 618 | 714 | | 税金及附加 | 7 | 9 | 11 | 13 | | 销售费用 | 26 | 29 | 39 | 45 | | 管理费用 | 50 | 60 | 76 | 88 | | 研发费用 | 51 | 60 | 76 | 90 | | 财务费用 | -12 | -9 | -9 | -11 | | 资产减值损失 | -1 | 0 | -1 | -1 | | 信用减值损失 | -2 | 0 | 0 | 0 | | 其他经营损益 | 0 | 0 | 0 | 0 | | 投资收益 | -1 | 1 | 0 | 0 | |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 0 | 0 | 1 | 2 | | 资产处置收益 | -1 | 0 | 0 | 0 | | 其他收益 | 7 | 5 | 7 | 6 | | 营业利润 | 96 | 117 | 145 | 171 | | 营业外收入 | 2 | 1 | 1 | 2 | | 营业外支出 | 1 | 1 | 1 | 1 | | 其他非经营损益 | 0 | 0 | 0 | 0 | | 利润总额 | 97 | 117 | 145 | 172 | | 所得税 | 9 | 11 | 13 | 16 | | 净利润 | 88 | 106 | 132 | 156 | | 少数股东损益 | 0 | 0 | 0 | 0 | | 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 | 88 | 106 | 132 | 156 | | EPS(元) | 0.62 | 0.75 | 0.93 | 1.11 | [10] 现金流量表(百万元) | 会计年度 | 2024 | 2025E | 2026E | 2027E | | --- | --- | --- | --- | --- | | 税后经营利润 | 88 | 101 | 124 | 147 | | 折旧与摊销 | 34 | 34 | 38 | 44 | | 财务费用 | -12 | -9 | -9 | -11 | | 投资损失 | 1 | -1 | 0 | 0 | | 营运资金变动 | -48 | -31 | -55 | -44 | | 其他经营现金流 | 14 | 5 | 8 | 8 | | 经营性现金净流量 | 77 | 100 | 106 | 144 | | 投资性现金净流量 | -96 | -105 | -38 | -23 | | 筹资性现金净流量 | -54 | -23 | -36 | -43 | | 现金流量净额 | -70 | -29 | 32 | 78 | [10] 主要财务比率 | 项目 | 2024 | 2025E | 2026E | 2027E | | --- | --- | --- | --- | --- | | 成长能力 | | | | | | 营收增长率 | 32.13% | 21.99% | 25.89% | 16.44% | | 营业利润增长率 | 13.87% | 21.56% | 23.65% | 18.12% | |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 | 13.87% | 20.85% | 24.38% | 18.52% | | 经营现金流增长率 | 7.99% | 29.86% | 5.25% | 36.33% | | 盈利能力 | | | | | | 毛利率 | 34.81% | 34.73% | 34.82% | 35.26% | | 净利率 | 14.20% | 14.07% | 13.90% | 14.15% | | ROE | 8.71% | 9.80% | 11.22% | 12.15% | | ROA | 7.39% | 8.19% | 9.26% | 10.06% | | ROIC | 15.15% | 16.13% | 16.87% | 17.97% | | 估值倍数 | | | | | | P/E | 51.22 | 42.39 | 34.08 | 28.75 | | P/S | 7.28 | 5.96 | 4.74 | 4.07 | | P/B | 4.46 | 4.16 | 3.82 | 3.49 | | 股息率 | 0.00% | 0.70% | 0.87% | 1.04% | | EV/EBITDA | 22 | 29 | 24 | 20 | [10]
深圳国际(00152):转型升级驱动业绩大幅增长,高股息支撑价值回归
华源证券· 2025-03-27 14:4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深圳国际华南物流园区转型升级项目进入兑现期,土地整备提供利润增量,分红提升下公司价值凸显,虽物流园业务竞争环境加剧,收费公路和大环保业务短期承压,但仍维持“买入”评级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基本数据 - 2025年3月26日收盘价7.71港元,一年内最高/最低7.80/5.68港元,总市值18578.32百万港元,流通市值18578.32百万港元,资产负债率59.91% [2] 事件 - 2024年公司实现收入155.71亿港元,同比-24.13%;股东应占盈利28.72亿港元,同比+51.05%;每股基本盈利1.20港元,拟派发末期股息每股0.598港元,派息率约50% [6] 市场表现 - 华南物流园转型升级项目兑现收益,2025 - 2026年利润有望进一步增厚,后续仍有约47.51万平方米土地预计分两期确认,约82亿港元土地置换税后收益有待释放;2024H1成功发行公募REITs录得税后收益约5.87亿港元,物流运营收益有望稳健增长 [6] - 收费公路业务较为稳定,路费收入及净利润分别同比-8%及-12%,剔除益常项目,公路业务收入同比基本持平;大环保业务收入同比-15%,录得净亏损约6.83亿港元 [6] - 债务结构优化,剔除深高速公司负债为100%人民币借贷,净汇兑亏损较2023年大幅减少5.28亿港元,总部业务减亏58%;维持50%派息率,随着华南物流园转型升级利润逐步兑现,股息率有望维持高位,公司有望回归价值区间 [6] 盈利预测与估值 |年份|营业收入(百万港元)|同比增长率(%)|归母净利润(百万港元)|同比增长率(%)|每股收益(元/股)|ROE(%)|市盈率(P/E)| | ---- | ---- | ---- | ---- | ---- | ---- | ---- | ---- | |2023|20523.8|32.2|1901.6|51.7|0.80|6.0|7.69| |2024|15570.6|-24.1|2872.4|51.1|1.20|8.8|5.65| |2025E|15514.3|-0.4|3637.9|26.6|1.51|10.1|4.77| |2026E|16400.6|5.7|3654.4|0.5|1.52|9.2|4.75| |2027E|17250.2|5.2|2795.9|-23.5|1.16|6.6|6.21|[5] 附录:财务预测摘要 - 包含资产负债表、比率分析、每股指标、回报率、增长率、资产管理能力、偿债能力等多方面财务数据预测 [7]
洛阳钼业(603993):量价齐升与降本并进,世界级铜资源行稳致远
华源证券· 2025-03-26 22:4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营业收入首破2000亿元,归母净利润首破百亿元,主要矿产品产量全面突破指引,财务状况持续改善,钴价困境反转,铜产品量价齐升,贸易业务协同增效,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持续高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表现 - 收盘价7.98元,总市值171,563.94百万元,流通市值171,563.94百万元,总股本21,499.24百万股,每股净资产3.24元/股,资产负债率49.52% [3] 公司事件 - 3月21日公司发布业绩报告,2024年营业收入2130.29亿元,同比增长14.37%;归母净利润135.32亿元,同比增长64.03%;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31.19亿元,同比增长110.48%;每股收益0.63元,同比增长65.79% [6] 产量与成本 - 铜全年产量65.02万吨,同比+55%;钴产量11.42万吨,同比+106%;铌产量首破万吨至10,024吨,同比+5%;磷肥产量118万吨,同比+1% [6] - 铜单位营业成本3.02万元/吨,同比-12.52%;钴5.27万元/吨,同比-26.91%;铌18.44万元/吨,同比-0.33%;磷肥0.24万元/吨,同比-6.92% [6] - 铜单位毛利3.05万元/吨,同比+6.74%;钴2.76万元/吨,同比-35.00%;铌11.04万元/吨,同比+15.85%;磷肥0.08万元/吨,同比+50.14% [6] 财务状况 -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达323.87亿元,同比增长108.38%,资产负债率降至49.52%,同比下降8.88个百分点,实现“三连降” [6] - 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同比分别下降10.85%和40.27%,毛利率同比上升6.83个百分点至16.55%,ROE达19.05%,矿山业务毛利率提升至45.14%,同比增加4.64个百分点 [6] 业务展望 - 2024年全球铜矿端紧平衡,刚果金暂停钴出口,铜钴价格中枢有望抬升,公司铜钴业务有望放量增长,规划2028年铜产量目标80万 - 100万吨,并推进配套项目 [6] - IXM贸易板块2024年归母净利润13.53亿元,创历史新高,铜、镍贸易量分别增长21.21%和98.10%,期现结合模式有效对冲周期波动,未来有望强化全产业链协同效应 [6]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5.71/180.77/198.3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5.07%/16.09%/9.71%,当前股价对应的PE分别为11.02/9.49/8.65倍 [6] 附录:财务预测摘要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展示了2024 - 2027E各项目数据及变化情况,如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净利润等,还给出了成长能力、盈利能力、估值倍数等财务比率 [8][9]
德明利(001309):受益闪存行业复苏业绩高增长,自研主控芯片+企业级存储开启未来
华源证券· 2025-03-26 22:4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德明利,给予“买入”评级 [5][8][5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德明利受益闪存行业复苏业绩高增长,自研主控芯片与企业级存储开启未来 [5] - 预计公司 2024 - 2026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97/6.57/10.08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1489.09%/65.31%/53.45%,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51.11/30.92/20.15 倍,鉴于产业周期复苏推动的业绩弹性以及主控芯片 + 企业级存储推动的业绩增长潜力,给予“买入”评级 [7][8][5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介绍 - 德明利是全国领先的自研主控芯片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2008 年起步于闪存主控芯片与方案设计,逐步拓宽产品线,推进存储主控芯片量产与存储模组销售,为不同领域提供产品与定制化方案,已初步接洽多家国产云服务企业 [14] - 公司实际控制股东为李虎,李虎和田华夫妇共同控制公司,截至 2025 年 1 月 23 日,李虎直接持股 36.91%,前四大股东股权占比分别为 36.91%/5.35%/5.01%/4.05% [16] - 公司主要产品有固态硬盘、嵌入式存储、移动存储和内存条,应用于多领域,存储管理方案支持多家原厂存储晶圆产品,自研主控芯片性能多样,SSD 产品形态多、支持多协议接口,eMMC 产品覆盖多市场,内存条规划覆盖多系列规格 [20][21][22] - 公司营业收入自 2019 年 6.5 亿元增长至 2023 年 17.8 亿元,2024 年前三季度达 35.97 亿元,同比增长 268.5%,增长得益于市场需求、主营业务突破和战略储备 [25] - 公司毛利率 2019 - 2023 年维持在一定区间,2024Q1 - 3 为 23.13%,高于过去五年,2024 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达 4.22 亿,同比增长 481.14%,销售费用率低于可比公司,管理费率稳健,重视研发,人员与费用持续增长 [27][30][33] 闪存行业市场 - 2024 年全球 AI 需求激增驱动 Nand Flash 存储市场增长,全年市场规模达 696 亿美元,2025 年高容量 QLC 企业 SSD 与 UFS 崛起、厂商减产推动价格反弹,市场规模预计达 870 亿美元,德明利业绩有望边际高增长 [37][38] - 2024 年 AI 服务器带动企业级 SSD 需求增长,Q1 - 3 原厂营收持续上升,5G 时代智能手机出货量 2024 年达 12.2 亿部,同比增长 7%,下游需求或推动公司消费级业务成长 [39][40] - 人工智能热潮下,全球 AI 服务器市场规模预计扩大,2024 年出货量增幅 46%,推理服务器有望成主流,2024 年全球 AI 服务器产值 2050 亿美元,2025 年有望升至 2980 亿美元,中国 AI 服务器市场规模稳步发展,需求增长推动企业级 SSD 需求,为德明利带来市场机会 [44][45] 盈利预测与评级 - 移动存储业务 2024 - 2026 年收入同比增长 50.0%/25.0%/20.0%;固态硬盘业务 2024 - 2026 年收入同比增长 270.0%/25.0%/20.0%;企业级存储业务 2025 - 2026 年收入同比增长 1000.0%/80.0%;嵌入式业务 2024 - 2026 年收入同比增长 800.0%/80.0%/35.0% [9][48] - 预计公司 2024 - 2026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97/6.57/10.08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1489.09%/65.31%/53.45%,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51.11/30.92/20.15 倍,选取江波龙等为可比公司,2024 - 2026 年平均 PE 分别为 73.3/44.3/34.9,鉴于产业周期复苏和业务增长潜力,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7][8][51]
东睦股份(600114):粉末冶金平台龙头,MIM铰链+关节电机打开成长增量
华源证券· 2025-03-26 19:0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东睦股份,给予“买入”评级 [6][9][7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预计公司2024 - 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95/5.41/6.53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99.5%/37.1%/20.7%,当前股价对应的PE分别为30/22/18倍;选取铂科新材、龙磁科技作为可比公司,可比公司2024 - 2026年平均PE分别为38/25/18倍;作为国内粉末冶金平台龙头,公司MIM受益折叠屏铰链景气传导加速,轴向电机切入机器人赛道 [9] - MIM业务贡献业绩弹性,2023 - 2027年全球折叠屏铰链模组件市场空间有望由41.7提升至125.0亿元,4年CAGR达31.56%,公司已建成5条模组产线,实现MIM零件+模组的跨越式发展 [11] - 轴向电机业务打开远期空间,公司参股小象电动新增轴向电机业务,在机器人等领域商业化应用广阔,公司具备PS减速器+SMC软磁定子产能,与小象电动形成协同生态,已完成1000平车间建设 [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东睦股份:粉末冶金平台龙头,MIM+SMC+PS三大业务协同效应显著 - 公司历经发展目前拥有MIM+SMC+PS三大协同业务,1994 - 2004年深耕粉末冶金业务并上市,2004 - 2022年并购拓展形成业务增量,2023年上海富驰引入投资者,2025年3月拟收购上海富驰剩余股权 [16] - 公司股权结构稳定,前三大股东为睦特殊金属工业株式会社、宁波金广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宁波新金广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通过子公司布局材料版图,持股富驰高科布局MIM业务,持股浙江东睦科达等完成SMC业务一体化布局,持股多家粉末冶金企业布局PS业务,参股小象电动切入轴向电机赛道 [17] - 2018 - 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由19.2亿元提升至38.6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36.1亿元,同比+29.8%;2020 - 2022年归母净利润承压,2023年利润探底回升,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2.8亿元,同比+158.7%;2018 - 2024前三季度期间整体费用率由15.8%下降至14.5%,2024年MIM业务弹性贡献显著 [20][21] MIM业务:折叠屏铰链开启新景气周期,零部件到模组件的跨越提升 - MIM是一种零部件新型“近净成形”技术,可快速制造高精度、高密度、三维复杂形状的结构零件,适合大批量生产;MIM全球市场从2018年的26.3亿美元增长至2022年的38.8亿美元,四年CAGR达10.21%,中国市场增速高于全球 [25][30] - 智能手机市场增速放缓,折叠屏手机成为主力消费产品,2021 - 2025年中国折叠屏手机出货量有望从140万台增长至1760万台,4年CAGR达88.30%;铰链是折叠屏手机成本的关键零组件,MIM工艺匹配其制造需求;预计2023 - 2027年全球折叠屏铰链模组件市场空间分别为41.7/49.7/66.5/91.6/125.0亿元,4年CAGR为31.56% [31][34][37] - 公司形成上海富驰+东莞华晶+连云港三基地布局,已建成5条模组生产线,实现折叠机MIM零件向MIM零件+模组的跨越式发展;战略性布局钛合金MIM粉末原料技术和生产技术,有望推动3C领域商业化进程;2025年3月拟收购上海富驰剩余股权,提升MIM产业竞争力 [39][40][41] SMC业务:合金软磁粉芯景气度持续,一体化优势配合山西基地扩产 - 合金软磁粉芯站稳新能源赛道,公司实现一体化产业链布局,具备合金软磁粉+合金软磁粉芯+芯片电感产品矩阵,应用场景广泛,自研芯片电感已形成一定营收规模 [43] - 软磁材料分为金属软磁材料、铁氧体软磁材料等,金属软磁粉芯兼具高Bs值、高电阻率、低损耗,适用于相对高频率高功率的工作环境 [45][47] - 合金软磁粉芯下游应用广泛,光储领域受益光伏装机量提升需求持续释放,新能源汽车领域受益景气度传导需求加速提振;预计2022 - 2025年全球合金软磁粉芯市场空间达45.9/65.6/91.4/109.3亿元,3年CAGR达33.5% [48][51][53] - 公司完成德清鑫晨新材料有限公司股权收购,实现从粉体到粉芯的一体化布局,完成多款新一代高性能软磁复合材料研发,全集团SMC生产能力达到7万吨/年;高性能铁镍系和铁硅系产品完成推广,为大客户研发的芯片电感销售逐步增量,2023年芯片电感和服务器电源软磁材料营收达6854万元,2024年上半年该领域营收达5299万元 [56][57] PS业务:粉末冶金零部件需求稳定,参股小象电动切入机器人赛道 - 粉末冶金零部件以金属或非金属粉末为原料,具有节能等优势,汽车是其最主要终端应用,2023年汽车零件销售占公司粉末冶金零部件业务营收78%,家电占比18%;国内单车粉末冶金制品用量空间广阔,公司在车用粉末冶金领域具备增量空间 [59][60] - 轴向磁通电机具备小体积+高扭矩+高功率密度优势,在新能源汽车、机器人等领域商业化应用空间广阔;公司通过宁波东睦广泰增持小象电动并持有22%股权,小象电动拥有核心技术,公司配套PS减速器齿轮和SMC软磁定子生产能力,形成协同生态;已完成1000平方米的轴向磁通电机生产车间基建建设,并组建了1条轴向磁通电机装配生产线 [61][63] 盈利预测与评级 - 预测公司2024 - 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1.5/61.3/70.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95/5.41/6.53亿元 [70] - 选取铂科新材、龙磁科技作为可比公司,可比公司2024 - 2026年平均PE分别为38/25/18倍,作为国内粉末冶金平台龙头,公司MIM受益折叠屏铰链景气传导加速,轴向电机切入机器人赛道,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73]
麦澜德(688273):女性健康业务加速拓展,积极布局脑机业务
华源证券· 2025-03-26 18:5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5][11][5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立足于女性盆底康复,积极拓展全生命周期诊疗需求,未来三年将向“更严肃”及“更消费”两大领域发展,初步完成健康与美的战略规划 [6] - 脑机医疗领域应用潜力大,全球脑机接口市场规模预计快速增长,公司相关产品进入国家和省级重点科研计划,产学结合加速前沿技术落地 [7] - 控股子公司小肤科技拥有多款专业测肤产品,推出全链路生态,已累计亿级皮肤影像数据,在医美智能体方面潜力可期 [8] - 预计公司 2024 - 2026 年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均实现增长,基于公司在盆底康复领域的领先位置和康复产线多元化布局,维持“买入”评级 [9][11][5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表现 - 2025 年 3 月 25 日,公司收盘价 28.88 元,一年内最高/最低为 32.70/18.37 元,总市值 28.88 亿元,流通市值 10.64 亿元,总股本 1 亿股,资产负债率 11.05%,每股净资产 13.45 元 [3] 投资案件 投资评级与估值 - 预计公司 2024 - 2026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4.23/5.27/6.69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24.02%/24.65%/27.0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02/1.30/1.69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13.75%/27.51%/30.08%;当前股价对应的 PE 分别为 28/22/17 倍;选取伟思医疗、翔宇医疗、普门科技作为可比公司,维持“买入”评级 [9][11][54] 关键假设 - 盆底及产后康复设备:阶段性外部影响消退,国内渗透率低,公司产品力领先,磁刺激与电刺激互补,假设 2024 - 2026 年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 19.00%、18.00%、18.00% [12][50] - 耗材及配件:盆底康复设备推广恢复常态,装机量提升带动耗材放量,假设 2024 - 2026 年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 10.00%、14.00%、18.50% [12][50] - 生殖康复:公司加大非盆底业务投入,产品成熟,有望成为新增长点,假设 2024 - 2026 年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 74.60%、55.00%、52.00% [12][50] 投资逻辑要点 - 国内盆底及产后康复产品渗透率低,公司产品力和品牌力强,有望受益于生殖政策;基于盆底经验拓展医美、运动康复品类,在新应用积极布局,有望贡献长期收入 [13] 立足产后盆底,持续拓展康复业务 - 公司是国内女性全生命周期物理康复干预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从事盆底及产后康复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拓展多领域业务,产品类型持续丰富 [17] - 2024 年公司营收 4.23 亿,同比增长 24.02%,归母净利润 1.02 亿,同比增长 13.75%,扣非归母净利润 0.90 亿,同比增长 26.42%,经营恢复稳定,有望持续增长 [19] 百亿脑机市场方兴未艾 收费立项加速前沿技术落地 - 脑机接口在大脑与外部建立交流与控制通道,分为侵入式和非侵入式,医疗是应用占比最大领域,研究重点集中在神经系统疾病 [22][25] - 2024 年全球脑机接口市场规模约 26.2 亿美元,预计 2034 年达 124.0 亿美元,2025 - 2034 年复合增速 17.4% [23] - 国家医保局为脑机接口新技术单独立项,各地对接落实后,脑机接口医疗收费将有据可依 [28] 产学结合多项目推进 - 子公司锐诗得涉及脑机接口领域多项技术,“中枢 - 外周 - 中枢”闭环系统有助于脑卒中患者康复 [31][32] - 国内部分省份对磁刺激形成收费目录,随着技术成熟,有望全国普及 [40] - 公司牵头的两个重点研发项目分别进入国家和江苏省重点科研计划,对神经退行性疾病和脑卒中康复治疗有积极作用 [42] AI 赋能皮肤医美 - 控股子公司小肤科技拥有多款专业测肤产品,服务全球 9 个国家,为 1 亿人提供测肤服务 [43] - 基于美际 3D 皮肤分析仪,能实现高精度影像拍摄和智能化分析,引入美际 AI 皮肤分析大模型“颜佳”,将皮肤诊断量化 [45][47] 盈利预测与评级 - 预计公司 2024 - 2026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4.23/5.27/6.69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24.02%/24.65%/27.0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02/1.30/1.69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13.75%/27.51%/30.08%;维持“买入”评级 [9][11][54]
中国生物制药(01177):收入利润实现双位数增长,关注创新管线全球进展
华源证券· 2025-03-26 18:3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3月20日中国生物制药公告2024年度业绩,收入净利双位数增长,创新转型加速,创新收入占比提高,预计2025年业绩持续双位数增长,力争今年底明年初创新产品收入过半 [7] - 公司通过“自研 + BD”加强创新管线厚度,在研创新管线储备丰富,高潜力品种具备出海逻辑 [7] - 公司降本增效,管理效率提升成果显著,研、产、销合力推动利润率上升,财务状况稳健,长期稳定派息 [7] - 考虑经营性利润增长及科兴分红等因素,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6.39、50.03、54.05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2.56%、7.84%、8.05%,对应PE分别为14、13、12倍,鉴于创新转型成果显著,创新管线具备出海潜力,维持“买入”评级 [7] 市场表现 - 2025年3月26日收盘价3.60港元,一年内最高/最低4.25/2.29港元,总市值67,570.98百万港元,流通市值67,570.98百万港元,资产负债率34.60%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年份|营业收入(百万元)|同比增长率(%)|归母净利润(百万元)|同比增长率(%)|每股收益(元/股)|ROE(%)|市盈率(P/E)| | ---- | ---- | ---- | ---- | ---- | ---- | ---- | ---- | |2023|26199|-8.97%|2332|-8.32%|0.13|7.7%|25.63| |2024|28866|10.18%|3500|50.08%|0.19|11.0%|15.56| |2025E|32562|12.80%|4639|32.56%|0.25|12.7%|13.55| |2026E|36315|11.53%|5003|7.84%|0.27|12.0%|12.56| |2027E|40723|12.14%|5405|8.05%|0.29|11.5%|11.63|[6] 附录:财务预测摘要 主要财务指标预测 |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28866|32562|36315|40723| |增长率(%)|10.2|12.8|11.5|12.1| |成本(百万元)|5336|6088|6723|7528| |销售收入占比(%)|18.5|18.7|18.5|18.5| |销售费用(百万元)|10078|11234|12347|13642| |销售收入占比(%)|34.9|34.5|34.0|33.5| |税前利润(EBIT,百万元)|5073|7698|9110|10702| |销售收入占比(%)|17.6|23.6|25.1|26.3|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3500|4639|5003|5405| |增长率(%)|50.1|32.6|7.8|8.0|[8] 资产负债表预测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货币资金(百万元)|6232|11876|19202|26800| |应收款项(百万元)|7715|8683|9119|9887| |存货(百万元)|2373|2029|2054|2091| |流动资产(百万元)|24685|32305|40304|49250| |固定资产(百万元)|8691|8868|9134|9483| |无形资产(百万元)|4658|4975|5166|5338| |非流动资产(百万元)|40723|42517|44274|46095| |资产总计(百万元)|65408|74822|84578|95345| |应付款项(百万元)|1497|1488|1587|1777| |短期借款(百万元)|7586|6586|6386|6186| |流动负债(百万元)|19556|20789|21426|22233| |长期债务(百万元)|1997|1947|1997|1947| |非流动负债(百万元)|3078|3028|3078|3028| |负债总计(百万元)|22634|23817|24503|25260|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百万元)|31961|36600|41603|47008| |少数股东权益(百万元)|10813|14406|18471|23077| |负债股东权益合计(百万元)|65408|74822|84578|95345|[8] 比率分析 |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每股收益(元/股)|0.19|0.25|0.27|0.29| |每股净资产(元/股)|1.70|1.95|2.22|2.50| |每股经营现金净流(元/股)|0.00|0.53|0.56|0.58| |每股股利(元/股)|0.00|0.00|0.00|0.00| |净资产收益率(%)|10.95|12.68|12.03|11.50| |总资产收益率(%)|5.35|6.20|5.92|5.67| |投入资本收益率(%)|8.78|11.12|11.44|11.63| |营业收入增长率(%)|10.18|12.80|11.53|12.14| |EBIT增长率(%)|-11.29|51.74|18.35|17.47| |净利润增长率(%)|50.08|32.56|7.84|8.05| |总资产增长率(%)|2.84|14.39|13.04|12.73|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天)|59.1|57.5|55.9|53.4| |存货周转天数(天)|147.3|130.2|109.3|99.1| |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天)|95.5|88.3|82.3|80.5| |固定资产周转天数(天)|104.6|97.1|89.2|82.3| |流动比率|1.26|1.55|1.88|2.22| |速动比率|1.14|1.43|1.77|2.10| |净负债/股东权益(%)|7.83|-6.56|-18.01|-26.63| |EBIT利息保障倍数|17.2|23.5|29.7|35.7| |资产负债率(%)|34.60|31.83|28.97|26.49|[8]
新天绿色能源(00956):风速下降及减值等拖累业绩装机成长较为确定
华源证券· 2025-03-26 18:3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业绩受风速下降、减值等因素拖累,但装机成长较为确定,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34.3%/11.3%/9.9%,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6.6/5.9/5.4倍,具备较高配置价值,维持“买入”评级 [4][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基本数据 - 2025年3月25日收盘价3.86港元,一年内最高/最低4.40/2.87港元,总市值16233.98百万港元,流通市值7098.56百万港元,资产负债率67.57% [2] 事件 - 发布2024年业绩,全年营收21.37亿元,同比增长5.38%;归母净利润16.72亿元,同比下滑5.35亿元或下降24.24%,业绩低于市场预期,主要因风电场可利用小时数、平均上网电价、天然气单方毛利下降及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增加;拟派发每股现金红利0.21元/股(含税),现金分红金额占当年度归母净利润的52.81%,2023年同期为40.82% [6] 市场表现 - 除气候原因外,非付现成本上升是业绩下滑主要原因。风电和光伏分部净利润下降3.62亿元,因风电利用小时数同比下降193小时、发电量下降1.23%以及资产减值2.98亿元;天然气分部净利润下滑4.85亿元,因暖冬致四季度气量下滑、折旧摊销同比增长6.05亿元。3家核心子公司合计贡献2024年归母净利润的70%,建投新能源、河北天然气分别致归母业绩下滑4.66/1.64亿元,主因非付现成本增长 [6] 风电 - 2024年新增控股装机容量322.1MW,累计风电控股装机容量6587.35MW;全年新增核准容量3780.18MW,为当前控股装机容量的57.4%;截至2024年底,风电控股在建装机容量964.4MW,在建及核准风电装机奠定未来3年优质成长性。2024年风电平均利用小时数2226小时,为2017年以来最低,期待2025年风资源恢复带动业绩弹性释放 [6] 天然气 - 2024年售气量达51.58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4.55%,四季度暖冬天气拖累全年售气量增速。若不考虑应收及应付账款金额变动等影响,天然气分部2023/2024年现金创造能力分别约11.98亿元/13.17亿元,折旧摊销等非付现成本掩盖实际经营趋势,随着唐山LNG项目利用率提升,天然气业务将贡献更多现金流 [6] 盈利预测与估值 |项目|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20282|21372|24660|27293|30507| |同比增长率(%)|9.3%|5.4%|15.4%|10.7%|11.8%|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2207|1672|2246|2500|2748| |同比增长率(%)|-3.8%|-24.2%|34.3%|11.3%|9.9%| |每股收益(元/股)|0.52|0.40|0.53|0.59|0.65| |ROE(%)|10.1%|7.7%|9.4%|9.5%|9.4%| |市盈率(P/E)| - | - |6.6|5.9|5.4| [5] 利润表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20281.79|21372.12|24660.46|27292.55|30507.30| |营业成本|15206.40|17167.81|19591.85|21775.39|24549.57| |税金及附加|82.42|89.46|103.22|114.24|127.70| |销售费用|3.87|6.04|6.97|7.70|8.76| |管理费用|709.65|706.36|741.67|778.76|817.69| |研发费用|371.59|376.61|376.61|376.61|376.61| |财务费用|1066.35|1217.54|1409.10|1537.86|1655.01| |资产减值损失|-115.70|-307.77|-197.28|-191.05|-183.04| |信用减值损失|-15.81|-20.44|0.00|0.00|0.00| |投资收益|365.63|148.14|227.58|234.58|241.58| |其他收益|289.83|710.40|600.00|660.00|726.00| |营业利润|3362.11|2339.26|3061.33|3405.53|3756.50| |利润总额|3368.36|2346.69|3068.77|3412.97|3763.93| |所得税|634.08|446.33|583.67|649.13|715.89| |净利润|2734.28|1900.36|2485.10|2763.83|3048.05| |少数股东损益|526.81|227.99|238.92|263.92|300.10| |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2207.47|1672.37|2246.18|2499.91|2747.94| |EPS(元)|0.52|0.40|0.53|0.59|0.65| [7]
申洲国际(02313):产能利用率提升助利润增长,期待客户及产能拓新
华源证券· 2025-03-26 18:3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申洲国际作为世界运动服饰代工龙头公司,具备客户资源优质、代工技术成熟、产能多元化分布以及员工人效高等优势形成竞争壁垒,伴随海外补库、产能向海外扩张以及期间费率优势,未来增长空间较大,维持“买入”评级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表现 - 2025年3月25日收盘价为55.30港元,一年内最高/最低为86.90/54.80港元,总市值和流通市值均为83,128.20百万港元,资产负债率为32.49%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年份|营业收入(百万元)|同比增长率(%)|归母净利润(百万元)|同比增长率(%)|每股收益(元/股)|ROE(%)|市盈率(P/E)| | ---- | ---- | ---- | ---- | ---- | ---- | ---- | ---- | |2023|24995.68|-10.14%|4557.26|-0.12%|3.03|13.87%|17.06| |2024|28662.94|14.67%|6240.58|36.94%|4.15|17.41%|12.45| |2025E|31906.94|11.32%|6612.20|5.95%|4.40|15.57%|11.75| |2026E|35266.51|10.53%|7468.60|12.95%|4.97|14.96%|10.40| |2027E|38918.06|10.35%|8375.66|12.14%|5.57|14.36%|9.28|[6] 业绩情况 - 2024年度营收286.63亿元,同比+14.8%,系有效拓展客户、产能利用率提升及海外产能规模提升;毛利润80.54亿元,同比+32.9%,毛利率28.1%,同比+3.8pct,系产能利用率提高及海外工厂运行效率提升;归母净利润62.41亿元,同比+36.9%;全年共派息2.53港元/普通股,派息比率约为55.8% [7] 分品类营收情况 - 运动类产品营收197.99亿元,同比+9.8%,因中国大陆及美国市场需求增加;休闲类产品营收72.07亿元,同比+27.1%,因日本及其他市场需求增加,营收占比同比增长2.4pct至25.1%;内衣类产品营收14.36亿元,同比+34.6%,因日本市场需求增长明显 [7] 分市场营收情况 - 日本市场营收48.34亿元,同比+31.5%,营收占比提升2.2pct至16.9%;美国及中国国内营收同比分别+18.9%/13.2% [7] 客户与产能情况 - 与Adidas、Nike、Puma及UNIQLO等核心客户长期合作,2024年客户营收占比为80.7%,较2023年提升1.1pct;未来将依托多渠道、多产品拓展市场需求,叠加海外新产能逐步释放,有望夯实头部服饰制造商地位 [7] 附录:财务预测摘要 |项目|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31907|35267|38918| |增长率(%)|11.3|10.5|10.4| |营业成本(百万元)|22973|25374|27982| |%销售收入|72.0%|72.0%|71.9%| |毛利(百万元)|8934|9892|10936| |%销售收入|28.0%|28.1%|28.1%| |销售费用(百万元)|287|310|335| |%销售收入|0.9%|0.9%|0.9%| |管理费用(百万元)|2106|2292|2491| |%销售收入|6.6%|6.5%|6.4%| |息税前利润(EBIT,百万元)|7357|8085|8871| |%销售收入|23.1%|22.9%|22.8%| |除税前利润(百万元)|7258|8196|9190| |利润率(%)|22.7|23.2|23.6| |所得税(百万元)|646|728|814| |所得税率(%)|8.9|8.9|8.9| |净利润(含少数股东损益,百万元)|6612|7469|8376| |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百万元)|6612|7469|8376| |增长率(%)|6.0|13.0|12.1| |净利率(%)|20.7|21.2|21.5| |每股收益(元/股)|4.40|4.97|5.57| |每股净资产(元/股)|28.25|33.22|38.79| |每股经营现金净流(元/股)|5.08|5.03|5.47| |净资产收益率(%)|15.57|14.96|14.36| |总资产收益率(%)|11.10|11.11|11.04| |投入资本收益率(%)|12.12|11.74|11.37|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百万元)|7631|7565|8220|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百万元)|405|376|334|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百万元)|-397|-397|-397| |现金净变动(百万元)|7639|7544|8157| |资产负债率(%)|28.70|25.75|23.15|[8]
2025夏航季航班换季计划解读
华源证券· 2025-03-26 13:5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夏航季客运航班周总量13.0万班,同比19夏增15%、同比24夏降3.3%,环比24冬增2.4%;总航班缩量受去年同期高基数影响,国际航线恢复程度高于去年同期,供给缩量有望抬升票价 [6] - 国内客运航班中支线机场投产、国产支线飞机大规模投用,带动支线互联供给扩容明显;干线互联航班量同比收窄,干线与支线连接的航班降幅更大 [13] - 国际客运航班周总量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5%;国际航司份额较上一航季有所回升,达42%,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1%,仍低于境内航司恢复程度 [19] - 上市航司中,除华夏航空外,所有航司客运航班量同比均减少;华夏、春秋、国航航班量对比2019夏增长显著,客运航班量市场份额扩张明显 [24][29] - 对比2019夏,前20大机场中部分机场航班扩容超15%,一级机场中广州、浦东机场航班增速超10%,北京、成都产能紧张缓解,干线优质资源释放;但同比2024夏,仅部分机场维持正增长,头部机场产能趋向饱和 [35] - 2025年夏航季北上广深四地航班量同比有增有减,比2019夏均增长;各地航司份额有不同变化 [43] - 2025夏航季货运航班周总量同比19夏增66.7%、同比24夏降4.8%,环比24冬降0.4% [4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客运总量 - 2025年夏航季客运航班周总量13.0万班,同比19夏增15%、同比24夏降3.3%,环比24冬增2.4%;其中国内11.3万班,同比19夏增22.4%、同比24夏降3.8%,环比24冬增2.3%,国际1.5万班,同比19夏降16.4%、同比24夏增4%,环比24冬增4.8% [6] 国内 - 2025年夏航季国内客运航班112569班/周,干干/干支/支支分别占比57.1%/36.3%/6.6%;干干航班同比2024夏降2.7%,环比2024冬增0.1%,比2019夏增20.6%;干支航班同比2024夏降6.6%,环比2024冬增2.4%,比2019夏增20.5%;支支航班同比2024夏增2.3%,环比2024冬增25.6%,比2019夏增55.4% [13] 国际 - 2025年夏航季国际客运航班周总量14780班,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5%;国际航司份额较上一航季有所回升,达42%,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1%,低于境内航司恢复程度 [19] - 分区域看恢复率,东南亚84%、东亚90%、北美27%、西欧81%、欧洲其他74%、大洋洲80%、亚非其他98%;日韩地区恢复率高于东南亚,东南亚环比与同比改善程度更高;北美市场同比、环比增幅最高但仍处较低水平;西欧同比、环比改善较明显;大洋洲是唯一环比缩量区域,与季节性差异有关 [21] 航司 - 上市航司中,除华夏航空外,所有航司客运航班量同比均减少;吉祥、海航、南航同比降幅前三;环比上海航、南航减少,其余航司增长,华夏、春秋、东航为环比增幅前三;对比2019夏,华夏、春秋、国航航班量增长显著,增速分别达48%、39%、17% [24] - 客运航班量市场份额上海航、南航、吉祥环比、同比份额减少,其他航司增长;对比2019夏,海航、南航、东航份额减少,而华夏、春秋、国航市场份额扩张显著,分别提升了0.58、0.53、0.28pcts [29] 机场 - 对比2019夏,前20大机场中,海口、武汉、杭州、长沙、深圳、郑州机场航班扩容超过15%;一级机场中,广州、浦东机场航班增速均超过10%,北京、成都产能紧张程度得到有效缓解,干线优质资源得到释放;但同比2024夏,仅浦东、杭州、南京、海口四个机场维持正增长,头部机场产能逐步趋向饱和;考虑一市两场情况,总量同比缩减下,北、上实现同比正增长,成都基本持平 [35] 北上广深航司份额 - 2025年夏航季北上广深四地航班量分别14276、14347、9931、7890班,同比2024夏,分别增0.3%、1%、0.1%、降0.6%;比2019夏,分别增长34.7%、12.1%、14.6%、18.4% [43] - 各地份额看,北京国航枢纽优势巩固,环、同比均提升,东航份额提升、南航环、同比减少;上海剔除季节性因素,各航司份额较稳定;广州国航、春秋、海航环比、同比份额提升;深圳国航、南航环比、同比份额提升,东航有所减少,小航变动不大 [43] 货运 - 2025夏航季货运航班周总量7561班,同比19夏增66.7%、同比24夏降4.8%,环比24冬降0.4%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