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期货

搜索文档
周期拐点政策齐亮相
浙商期货· 2024-05-18 22:16
会议主要讨论的核心内容 - 5月17日住建部和央行出台了大量地产政策,这是一个进入历史的重要时刻 [1][2] - 这些政策的核心目标是解决地产需求问题,包括改善购买力和预期问题 [2][3] - 政策的力度和以往的"小步快跑"有很大不同,代表了最松的政策,观望需求不再有必要 [3][4] - 收储政策的推出对于调节供需平衡非常重要,可能需要7000-8000亿元资金规模 [4][5][6] - 收储政策不同于以往的"旧换新",而是对新房的收购,可以直接缓解房企融资压力 [8][9] 地产反转的可能性分析 - 地产反转通常需要多个政策合力,不会一蹴而就,目前反转可能性已达60% [9][10] - 政策落地执行力度提升,与之前有很大不同,有利于政策效果的发挥 [6][7] - 财政发力拉动投资是关键,决定需求修复的斜率,政策还在等待落地 [10][11] 行业和公司投资机会 - 改善型住房是未来蓝海,相关开发商如建发国际、滨江集团等具有优势 [26][27] - 中介公司如贝壳、我爱我家等也将率先受益于基本面修复 [28] - 部分地方国企如北京城建、上海中华等短期也可能受益于收储政策 [28]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投资人提问** 地产能否真正形成反转?需求是否真的存在? [10][11] **分析师回答** - 地产反转需要多个政策合力,目前反转可能性已达60% - 观望需求积累较多,只需要政策释放就能转化为实际需求 [11][12][13] 问题2 **投资人提问** 收储政策的具体执行力度如何?资金规模是否足够? [6][7] **分析师回答** - 收储政策有明确的执行要求和监督反馈机制,资金规模可能达7000-8000亿元 [6][7] - 与之前保交楼政策不同,银行配合度可能更高 [6][7] 问题3 **投资人提问** 地产股近期的大涨是否已经见顶? [15][16][17] **分析师回答** - 地产股的反弹通常需要半年到一年的时间,目前才刚刚开始 [21][22] - 未来还有三个阶段的估值修复空间,目前估值水平仍处低位 [25][26]
变压器出海专家交流
浙商期货· 2024-05-18 12:43
会议主要讨论的核心内容 - 目前海外变压器市场主要分为北美、欧洲、东南亚和非洲四大区域 [2][3][4][7][8] - 其中需求最旺盛的是北美市场,主要包括配电变压器和光伏发电变压器 [2][3][4] - 欧洲市场也有较大需求,主要集中在光伏储能和工业电力领域 [4][5][6][7] - 东南亚市场相对平缓,澳大利亚数据中心建设带来一定需求 [7][8] - 非洲市场规模较小,主要依赖中国企业的基础设施建设 [8] 进入欧美市场的门槛和认证 - 进入美国市场需要通过严格的UL认证,周期可能需要半年到数年 [10][11] - 欧洲市场门槛主要在政治因素,需要有当地企业的引荐和良好业绩 [11][12][13] - 合资企业可以借助母公司的品牌和技术优势更快进入欧美市场 [12][13] 未来需求趋势 - 北美市场未来2-3年内需求将保持20%-30%的增长 [21][22] - 欧洲市场未来2-3年内需求增长也可能达到20%-30% [23][24] - 东南亚和非洲市场相对平稳,增长较缓慢 [7][8] - 数据中心和新能源领域将成为未来主要增长点 [21][22][23][24]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参会者提问** 询问中国企业进入欧美市场的利润水平和关税影响 [25] **专家回答** - 中国企业进入欧美市场利润较高,主要由于当地价格水平较高 [25][26] - 关税方面,美国对中国变压器征收25%关税,欧洲各国关税一般低于10% [25] 问题2 **参会者提问** 询问哪些中国变压器企业在欧美市场有较好表现 [29][30][31] **专家回答** - 华鹏、金盘等企业在美国市场有一定影响力和业绩 [29][30] - 通过合资或收购欧美品牌的方式,也有一些中国企业进入欧美市场 [12][13] 问题3 **参会者提问** 询问未来2-3年美国变压器市场的补库存需求情况 [44][45][46] **专家回答** - 美国变压器市场在2023-2025年存在大规模补库存需求 [44][45] - 补库存完成后,未来市场需求将恢复到自然增长水平 [46][47]
重药控股深度解读
浙商期货· 2024-05-14 21:50
公司属性变化 - 公司实控人变更将带来融资能力提升和财务费用率下降,重塑公司价值[3] - 公司属性从地方国企转变为央企,融资成本将显著降低,业务合作与协同将加速[4] 财务状况 - 公司信用减值损失逐渐收窄,利润端弹性显现,2025到2026年信用减值损失对利润端影响逐步优化[6] - 公司24年上半年发债成本下降,新发债率仅为3%左右,主要受市场资金端下行和实控人变动影响[12] - 公司预计财务费用率将继续下降,但具体幅度暂无法确定[13] 业务调整 - 公司在业务上调整,减少或终止回款不佳的业务,以减轻公司负担[11] - 公司去年开始拓展新业务领域,如CSOSTD和器械,业务进展较多[17] 市场表现 - 一季度账期同比延长,公司在北方市场回款压力较大[10] - 一季度器械板块同比下降了10%的点[18] - 一季度新兴业务板块收入增长接近50%[19] 业务展望 - 公司与中国医药在业务上有一定的同业竞争,但在区域上具有互补性,未来可能会进行更多合作[15] - 公司在控股股东变更后,资金成本优势将增大,未来可能会扩大并购或工业板块拓展[16] - 目标是在2025年达到两千家店的门店数量[27]
近期热点话题解读
浙商期货· 2024-05-14 20:51
业绩总结 - 22年的四季度是底部左侧,23年的1月前后是底部右侧,进入新的大势周期[4] - 今年指数宽基是慢牛,预期空间相对较低[9] - 23年以来是结构牛,小盘占优,背后是人工智能产业的崛起[7] - 未来三个月TMT板块更具潜力,特别是在七月前后值得关注[9] - 小盘股未来三个月将启动,主要依靠新兴产业[10] 未来展望 - 未来两到三个月,AI上游主线的扩散将映射到国防、医药、电子等板块上[11] - 今年产业主题非常活跃,科技创新是政策发力的重点[11] - 新制生产力产业扩散是今年的重头戏,包括生物医药、航天等方向[11] 市场趋势 - 本周市场反映金融数据有所震荡,但幅度有限,是布局的时间窗口[9] 其他有价值的信息 - 浙商证券研究所提醒投资者,电话会议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不构成具体证券的投资建议[12] - 嘉宾观点与浙商研究所观点有分歧时,仅作为不同研究视角供投资者参考[13] - 未经合法授权,严禁录音、记录、转发电话会议内容,感谢理解和配合[13]
稳健价值股:船舶
浙商期货· 2024-05-13 22:08
行业趋势 - 船舶行业经历了长达16年的下行周期,目前已经开始进入一个可能长达三到五年以上的上行周期[2] - 船舶行业的订单量和完工量数据显示,预计未来三年内将有较大订单完成,可能导致行业上行周期接近尾声[3] - 中国船舶行业具有明显的成长性,市场份额有望翻番,品类扩张带来的增长潜力较大[5] - 行业竞争格局和市场集中度发生显著变化,中国船舶有望在市场份额上进一步提升[6] 业绩展望 - 中国船舶行业订单需求在2022年下半年开始上涨,船价已上涨40%,目前船价达到历史最高点的96%[10] - 未来三四年可能出现船舶订单和船架的高峰期,船价有望继续上涨,中国船舶企业业绩可能超预期[13] - 中国船舶24年一季度实现盈利,净利润超过4亿美元,同比增长超过800%[19] 公司发展 - 公司认为从民船角度来看,主要推荐中国船舶,其他两家公司也有一定投资潜力[8] - 中国船舶计划在2026年6月底前完成同业竞争问题解决,可能进行资产整合[22] - 中国船舶通过重大资产重组,江南造船、外高桥等公司形成核心集团[24] 技术和市场 - 中国船舶主营业务为造修船,占收入超过90%,技术领先全球[24] - 中国船舶2023年新接订单同比增长104%,保持竞争力[24] - 中国船舶制造市场占比全球13.6%[31]
三年一倍股:中直股份
浙商期货· 2024-05-08 23:04
军工板块 - 军工板块近几年涨幅和调整时间基本对称[1] - 军工板块涨幅最高一倍,调整幅度也较大[2] 军工行业投资价值 - 军工行业长期投资价值在于民品和国际市场,直升机板块发展空间较大[4] - 低空经济是军工公司中短期催化剂,通用航空领域有潜力[5] - 中资股份是低空经济核心标的,直升机领域发展前景广阔[6] 公司发展 - 公司在直升机领域具有强大的总体设计能力、气动设计能力和智能化飞控能力[12] - 公司签署了多个民用直升机的销售合同,包括AC322和AC312E等型号,订单数量达到22架[13] - 公司的军品向上,民品订单预计大幅增长,军贸市场也有望大幅增长[15] - 公司认为收购哈飞和昌飞集团是重要的,巩固了直升机领域的地位[17] - 公司在2023年实现了收入和利润的双增长,主要因为产品交付量增加和价格调整[18] - 哈尔滨分部收入增速高于整体收入增速,景德镇分部收入逐步恢复[19] - 公司净利率有望恢复到过去的水平,收购哈飞和昌飞集团后净利率有提升[20] - 公司披露了大量民用直升机的采购订单,包括AC332、AC312E和AC352[21] - 公司的AC352民用直升机是我国先进的7吨级直升机,已获得型号合格证[22] - 公司军用直升机需求量和缺口量大,未来发展前景看好[23] - 公司认为民用直升机市场有望出现拐点,订单量增加,市场规模巨大[24] 市场情况 - 我国军贸出口额仅占军工企业销售额的4.2%[25] - 美国军工企业出口占比高达41.4%[25] - 2023年,中资股份收入中空客直升机业务占比达到41%[27] - 中资股份预计在2024年至2026年实现营收310亿至443亿元[27] - 公司的PE水平在43至29倍之间,预计2020至2026年的公募金利润在7.2至10.8亿之间[28]
威海广泰深度汇报
浙商期货· 2024-05-08 23:04
业绩总结 - 公司业绩稳健增长,未来几年有确定性增长的趋势[8] - 公司在2023年取得的国际订单达到2.8亿,同比增长520%[11] - 公司进行了可转债发行,用于应急救援保障装备生产基地和阳亭基地智能化改造项目[11] - 预计2021年我国民用消防市场设备规模接近1000亿人民币,2025年预计将达到接近1200亿市场规模,增速超过5%[18] - 公司的工业级无人机产品预计在2023年超过1100亿,2024年超过1500亿,发展超过预期[19] 用户数据 - 全球民航业复苏情况良好,2023年全球民航客运总量同比增长37%[15] - 预计未来三年收入增速可达26%,2024年至2026年收入规模分别为30亿、38亿和48亿,增长率分别为27%、26%和25%[21] 未来展望 - 公司空广业务在2023年开始出现拐点趋势[14] - 公司已开始拓展海外业务,海外收入占比增速快[16] - 公司的估值水平相对较低,有一定的提升空间,未来收入和利润有望快速增长[21]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公司的军工业务在2022和2023年出现较大比例下滑,但2024年国防预算增速持平,未来军工业务有望恢复[20]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与TCR公司签订了重大销售合同,合同金额在8到10亿之间[17] 负面信息 - 国际航班恢复、空岗设备需求恢复不及预期、消防设备需求实施等因素可能存在风险[22] - 公司的消防设备收入对空岗业务设备收入影响重要,未来军工业务有望恢复[23]
交运年报一季报总结
浙商期货· 2024-05-08 23:03
航运业务 - 中原海能24Q1规模金利润12.36亿元同比增长12.8%[4] - 中原海能24Q1外贸邮运业务毛利12.17亿元同比下降0.3%[4] - 中原海能24Q1内贸邮运业务毛利3.67亿元同比增加30%[4] - 中原海能24Q1邮运业务规模金利润8.7亿元同比增长13.9%[4] - 中原海能24Q1公司日均TCE接近5万美元[4] - 中原海能24Q1干散货净利润达到3.57亿元同比增长276%[5] - 中原海能24Q1公司计划推出特别分红,分红比例不低于50%[5] 航空业务 - 吉祥在2019年下半年引进了787飞机,国际线增长迅速,需求方面,吉祥的RPK增长14%[9] - 24年一季度,吉祥的客座率增长0.2%,单位RPK营收增长0.7%[10] - 吉祥的机队利用率从19年的8.4小时恢复到了24年的8小时,人民币汇率贬值0.2%[11] 港口业务 - 港口业绩增速:唐山港增长4.8%,中山港口增长22%,青岛港增长4.6%,宁波港增长13.3%,上港集团增长4.1%,秦港股份增长3.8%[26] - 招商港口集装箱业务量同比增长11%[27] 快递行业 - 快递行业整体业务量同比增长25%[18] - 快递行业中通份额达到22.9%,同比提升0.8个百分点[20] - 24年一季度快递与包裹服务品牌集中度指数CR8为85.1%[21] 其他行业 - 金库高铁24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19年增长33%[17] - 甘其茅都口岸进口煤炭数量持续增长,运输量增长[22] - 东航物流24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滑23%[24] - SCFI浦东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同比增长107%[24] - 中央海控一季度实现规模经济利润67.55亿,同比下降5%[25] - 中股物流一季度净利润3.89亿,同比下滑36%[25]
早八点 黄金半小时
浙商期货· 2024-05-08 09:45
会议主要讨论的核心内容 - 中值股份作为浙商深度白马和三年一倍股推荐的核心逻辑是低空经济的核心标的,受益于军品和民品内需以及外贸的双重提升 [1][2][3] - 中值股份超预期的点包括:1)民用直升机与EVTO是互补关系,中值股份在EVTO领域有技术能力和前瞻性布局;2)公司盈利能力有望逐步提升,2023年营收和利润有拐点向上 [2][3][4] - 中值股份的核心壁垒在于其在直升机领域的领军地位,是国内规模最大、产值最高的直升机制造商 [5][6] - 中值股份与海外龙头空客直升机相比,盈利能力有较大提升空间 [6][7] - 公司预计2024-2026年收入和利润将保持20%左右的增长,估值合理 [7]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主持人提问** 您认为中值股份的核心驱动因素有哪些? [4][5] **王华军回答** 1) 军用直升机市场空间大,美国装备数量是中国的6倍,未来发展空间大;2)民用直升机市场需求将超500架,市场规模可达250-300亿元 [4][5] 问题2 **主持人提问** 您认为中值股份的主要核心壁垒在哪里? [6] **王华军回答** 中值股份在直升机领域具有领军地位,是国内规模最大、产值最高的直升机制造商,拥有全面的产品线和技术能力 [6] 问题3 **主持人提问** 您如何看待中值股份与海外龙头的对比? [6][7] **王华军回答** 与空客直升机相比,中值股份的盈利能力有较大提升空间,未来几年收入和利润有望保持20%左右的增长 [6][7]
美国301调查案对船厂影响几何?
浙商期货· 2024-05-07 22:53
造船市场 - 美国在全球造船市场的份额不足0.1%,活跃船厂数量仅有25艘[3] - 中日韩三国占据全球造船市场的主导地位,占比分别为96%、97%、97%[6] - 美国船厂手持订单数量有限,仅为25艘[7] - 美国船队规模全球占比仅为4.2%,属于第五大传统国[8] - 韩国是美国传动公司最主要的合作下单船厂,占比达到30%[9] - 欧洲是中国传动公司的主要客户,占比达到36%,新加坡占比为6.6%[10] - 亚洲市场的钢材价格指数较北美市场低,但日本和韩国的船用钢板价格比中国高33%和41%[11] - 美国船厂新造船价格为亚洲船厂的1到5倍,美国对中国船只征收额外过路费的影响有限[12] 产能和订单 - 中国造船完工量全球占比为50%,手持订单量全球占比为55%[18] - 产能效率和竞争能力得到显著提高,高级集装箱船和LNG船订单占比显著提升[18] - 全球活跃船厂数量大幅减少,中国、日本和韩国均下降,供给持续收缩驱动船价进入新高[20] 行业趋势 - 美国造船业因过度保护失去竞争优势,中国船舶产业链处于中游,具备技术创新和市场竞争优势[16] - 中国船舶行业整体稳固,行业景气上行,船厂持续盈利改善[21]